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目标,在研究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探求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管理人员如何管3大主题;突出强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包括晋商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思想熏陶、数十家实践基地实训、管理案例与创新创业大赛和营销策划大赛、企业运营仿真模拟实验、振东管理大讲堂和管理智慧大讲堂听讲、国际化视野开拓6项特色教学活动,进行新时代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1+3+6”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等学校应根据新时代国家新文科和新商科建设的新要求,及时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山西财经大学作为地方财经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其主要职能之一。其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以培养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为主要目标,2005年入选山西省品牌专业,2012年入选山西省特色专业,2018年入选山西省优势特色专业,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2019年入选山西省省级一流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新时代工商管理专业“1+3+6”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应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尤其是资源型经济转型新路所需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目标。

一、研究新时代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

根据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对企业的要求,认为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包含政治、文化、心理、身体素质。知识包含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能力包含经营管理、人际关系、创新、协调、承担风险、担当作为能力等具体内容(见图1)。素质、知识、能力框架突出了在新时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初心、使命和担当作为的企业家精神,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经营管理、人际关系、创新、协调、承担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强化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所需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具备坚韧的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素质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形成了以培养目标为靶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

一是瞄准培养新时代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目标,提出了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以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设置核心课程;以新时代和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要求设置特色课程,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增强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专业基础课;以6项特色教学实践要求设置实践学分。二是凝练构建了“1+3+6”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新时代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在多年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过程中,凝练提出了“1+3+6”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1”——以培养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使命和目标;“3”——从“教”“学”“管”三个层面为保障培养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6”——以晋商创新创业精神和管理思想熏陶、数十家实践基地实训、管理案例与创新创业大赛和营销策划大赛、企业运营仿真模拟实验、振东管理大讲堂和管理智慧大讲堂听讲、国际化视野开拓六个特色教学手段,提高培养新时代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

一是引导和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进行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尤其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大地上,避免教师做脱离实际的科研;二是通过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观摩比赛和在教研室活动中交流探讨教学方法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将教学、科研、学科、导师团队合一,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团队科研攻关中,创新教学内容,在科学研究中,提高教师水平;四是组成教学团队,每门课由3—5人共同开设,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程教学研讨,在研讨中,提高教师水平与教学质量;五是派教师到国外与国内名校学习、观摩教学,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能力;六是与实际管理部门和企业家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教学,提高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融合效果;七是发挥学院教指委作用,对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八是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背对背评价反馈,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九是成立案例中心,鼓励教师根据企业实践编写教学案例,通过自编案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基于实践的教学能力;十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成为新时代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为国为民初心与使命。

四、创新教学内容

依据新时代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对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创新的教学内容形成了系列教材。2020年对2009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修订再版,形成了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材;2019年对2013年出版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管理学通论》进行了修订再版,形成了《管理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创新之处表现在:针对微宏观管理脱节问题,用市场机制贯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使学生对微观企业管理的理解能够与企业战略与宏观经济环境相联系。针对学生知道怎样管多、知道为什么这样管少的问题,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比较研究框架下,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将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极具启发意义的晋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型企业管理作为专题融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服务。针对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问题,一是将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中蕴含的“人本管理”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本管理理念;二是通过讲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看不见的手”相融合的内在机理,使学生们更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通过课程内容设计与课堂研讨机制,使学生树立个人、团队、组织、社会合作共赢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理念。针对学生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与中国情境脱节的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管理体制的内在机制作为《管理学》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理论与原有理论相融合,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与法约尔十四条管理法则、实事求是与权变管理的科学相通性。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多有涉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易理解的问题,编写了《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教程》。

五、改革教学方法

一是课堂教学方法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服务于培养新时代和资源型经济转型所需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建设使命,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由教师、企业家、家里有企业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传统教师单一讲述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研究型、案例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为主,教师、学生与企业家协作“会诊”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此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推论知识、发现知识、构建理论,用推论、发现的知识,构建的理论解释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由实践—理论—实践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认知思维与管理者应有的行为规范。二是实践、实验教学方法论。在原有的数十家实践与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对这些基地企业进行优选增减;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深度联系,以学生与教师共同编写企业案例用于课程教学,并在此过程中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等方式,既为资源型本土企业服务,又在深度解析资源型本土企业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从实践中体验管理和感悟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ERP企业实验模拟课程到企业运营仿真模拟的不断完善,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决策实践能力和对实践中各种决策条件之间复杂联系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此外,通过为学生提供振东管理大讲堂和管理智慧大讲堂两个讲座平台,从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在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管理实践的专业敏感度和理性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管理工作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管理实践与理论相比较融合的教学方法论。针对理论科学性与科学理论在应用于管理实践中的灵活性、艺术性讲解不够,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等问题,将课程团队的科研成果,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上,通过与学生共同破解难题,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建议与管理策略等,使学生感悟理论科学性与管理实践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开发资源型企业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升人才培养服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效果。

六、践行理想信念教育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将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探索如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专业学习置于坚定的政治觉悟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尤其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想信念以及良好的伦理道德观下,塑造学生知行合一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以塑造学生灵魂、以文化人、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思想培育等为主的柔性管理思想,在“三全育人”基础上,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晋商精神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服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还能有家国天下的理想信念、创新创业的事业激情以及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献计献策的主动性,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奠定思想政治素质,打造未来竞争的软实力。

七、做好开放办学

针对地方普通院校对外交流不多、国际化视野受限问题,以开放办学理念为指导,主要从请进来、走出去、参与国际认证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一是积极引进海外留学生与选送优秀学生到海外学习及遴选学生参加国际交换项目,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二是合作研究与举办国际研讨会,2018年4月,以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院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FOM)签署了德中经济科技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举办了2018年德国制造4.0与中国制造2025研讨会、中小企业发展的德国经验研讨会;三是聘请国外高校知名学者给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如由国际知名工商管理研究学者“百人计划”专家英国杜伦大学邓红教授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线上系列研究课程;四是选派教师到美国、欧洲国家及国内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教学观摩;五是通过全力推进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BGA)金牌认证,加大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力度;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符合新时代和资源型经济转型要求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八、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科研活动

为强化培养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所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组织科研活动,培养学生服务资源型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能力。2018年5月,举办了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论坛;2020年9月,承办了第三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论坛期间就山西如何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迈出更大步伐,如何在转型发展中率先出一条新路来等问题进行研讨;2020年12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签署了有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以期通过与国内顶级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拓宽思路,服务资源型经济转型。近年来,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山西中小微企业服务需求调查数据分析”“山西新创中小微企业研究”“山西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山西中小微企业用地情况研究”等研究项目。

作者:杨俊青 杨菊兰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