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育统计主体意识缺失下高校管理论文

教育统计主体意识缺失下高校管理论文

一、教育统计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高校的管理的保持高校快速发展的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各种执行要素的变化情况了解和统计,可借助教育统计数据信息来进行相关的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明确,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借以调控和指导后续计划的的执行过程,完善高校的管理。在某一项具体工作完成后,经过运用教育统计的方式对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检测,实现对各个阶段以及整个管理计划的有效评估,登记入案,为高校的后续发展中实施的管理计划进行参考和借鉴,提高高校的管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估工作的工作效益,促进高校管理计划的完善实施。

二、新时期高校教育统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育统计的内容与方法

(1)教育统计的内容及视角存在“内视倾向”

为了推进新时期高校的更好发展,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定的教育统计内容包括了学生信息子集、研究生非学历教育信息子集、学校基本情况子集等12大项的内容,囊括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综合来看,统计的内容及相应指标都是从外部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的发展,形成了对高校全方位的审视,这也使得所有统计的指标集及指标将限定在高校的内部,脱离了高校所处社会环境与自身发展的联系,使得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统计缺少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及分析等,仅仅是以搜集内部数据为主,像《普通高校基层统计报表》等,其的存在与发本来就是有统计部门等编制的,为了实现上级部门对新时期高校的发展中各种状况进行了解掌握,这种形势下,就使得教育统计并不是基于高校管理及自身事务的需要而实施的,使得教育统计信息的用途狭隘化,为高校自身的发展及管理意义不大。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统计视角单一、狭隘,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对高校的影响,使得统计指标体系发生了“瘫痪”现象,新时期的教育统计进表现为十几套报表,使得教育统计信息“统计信息不足”及“严重重复”现象共存,淡漠和忽略了复杂的社会动态和外部环境,而存在着严重的“内视倾向”,遮蔽了高校发展中望向更高处的“眼睛”,不利于高校的更好发展。

(2)总量数据统计静态孤立方面

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统计具体表现为年底填制统计报表,实现对该年高校运作中指标总量的统计数据进行采集汇总,这一过程中不涉及往年的历史指标。然后的后续的数据处理中将去所采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实施处理,但是这一过程并没有进行对教育统计数据的汇编和加工,使得对整个数据的处理仍然停留在报表处理的阶段,究其实质,电子统计数据库仅仅是对纸质统计报表的简单复制。除上述原因外,统计指标历年的数据均是按照不同年份的统计报表登记的,这就使得统计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报表中的数据指标不具历史延续性,专项调查没有实施和体现出来,使得新时期的教育统计信息所提供和反映的信息相当有限,仅仅是一些孤立、静态的统计数据,仅仅能说明的、是进行统计的当年该校各项指标的数值,但是事物往往是变化发展的,只有经过对各种情况、不同时间段的情况就行比对才能真正意义上发现这种内在的联系,而当前的这种孤立。静态的数据信息统计限额按削弱了统计信息的功能,没有形成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有机结合,也没有进行专项统计与定期调查统计,致使教育统计数据不及时,影响了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客观描述及评价,这种形势下,新时期高校的教育统计便失去了信息反馈与信息依据的作用,严重削弱了其应当拥有的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二)统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责界定方面

新时期的高校中,统计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的界定是对其在高校管理中作用和地位的有效反映,有的高校的单独设置了信息科,进行学校相关方面的综合统计,如湖南工业大学,由校办调研督办科负责,与其同在一个省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则是由党政办公室综合科负责等,综合分析可发现,没有哪所本科院校的统计人员是专职的,除综合统计工作外,这些高校的工作人员好要负责大量的其他相关工作,并不是将教育统计当做自己的专项工作去做,这样就使得高校统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处高校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和监测,这种形势下,就使得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数据的无法进行深加工及深层次侧分析,进而得到的教育统计信息质量不高不能有效指导高校进行相关决策等。根据教育部的《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新时期的高校对统计人员进行了岗位职责的规定,其中,重点突出其作用是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向教育、统计行政部门提供统计服务,如湖南大学的相关规定是“负责学校统计工作的归口管理……实施统计数据‘建库上网’和电子台账”等,从这些高校对统计人员工作职责的规定中可看出,高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成为了高校统计服务为唯一对象,进而忽略了高校本身的管理机发展,也就是说,当前高校的教育统计淡忘了自我服务,仅仅是限定在纯粹的为他服务方面,这就大幅削弱了教育统计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重点体现了其在发展及实施过程中的客观性及被动性,长此以往,逐渐使得高校的教育统计流于形式,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统而计,局限化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三、缺乏教育统计支撑的现行高校管理

(一)管理的片面化和短视性

当前的高校发展中,服务社会的功能被不断强化,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国家化趋势的发展,使得新时期的中国高校逐渐汇入了全球化的大竞争及大交流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信息化时生了深刻的巨变,进而促使当前高校的面对的着快速变化又纷繁复杂的环境,基于当前高校教育统计的狭隘性和内视性,导致我国高校不能有效、融入和应对外部世界的竞争环境,促使高校的、管理逐渐陷入了片面化及偏见性,中国高校对自身的管理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另一方面,当前教育统计中实施的这种定期、孤立、静态的事后统计,为高校提供的更多的信息具有严重的非延续性和滞后性,积极是一些年底的表面数据的统计,试想,一种离开了原有的整个体系和动态时间数列的统计数据,其时效性及决策性意义已丧失殆尽,脱离了新时期高校的动态历史进程,静态孤立的数据信息根本无法“突出”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实施过程中潜在的异常及问题也不能实现真实有效地披露,长此发展下去,必将使高校管理陷入肤浅和短视以及麻痹,对高校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在传统高校管理理念下,主体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是高校教育统计最为缺乏的观念,这就导致了教育统计与高校管理之间关系被割裂的严重现状,二者若即若离,虽说高校领导层管理着教育统计的实施,彼此之间存在着关联的关系,但实际上是游离于高校管理的核心,久而久之,便表现出了高校管理的边缘化的倾向,导致的后果便是加剧了高校管理的片面。麻痹和短视,在实际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实现流水线生产,且大幅圈地造楼,债台高筑,师生配比不合理、图书设施等基本条件不达标、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不顾自身教学水平大量“进口”热点专业等等,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也使得所在学校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高校办学定位趋同现象逐渐严重,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严重隐患。

(二)高校管理的经验化、制度化和权力化

(1)教育统计下的经验管理

由于当前发展中教育统计提供给高校管理的数据支撑极为有限,这也致使新时期的高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的管理中,高校领导对高校的各方面管理更多的是依靠经验来实施,也就是所谓的“经验管理”,这之中提到的经验,不但有个人经验,更有从同行同僚切磋交流得来的经验、从著述文献中得来的经验以及教学方面的前辈传授的经验等,在进行高校管理决策中,高校领导依靠各种总结积累得到的经验作为主要依据,综合而言,经验具有感性和具体的特征,不能摆正符合普遍的理性,使得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体而言,首先,在时间方面,经验只能属于过去,但反观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其本身具有先导性和现时性,这种形势下,在管理的过程中将过去的经验用于具有现时性和先导性的高校,显然具有一定的风险,表现出“守株待兔”般的高校管理,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其次,基于性质方面考虑,过去发展中总结出的经验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容易受到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会做出有失公允的管理,套用没有严格周密论证的经验,无法满足新时高校组织复杂及功能多样的要求。

(2)教育统计下的制度管理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制度管理是组组织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其在实施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以惩戒作为坚强的后盾,本身形成了强制执行的效力。制度管理以公平公正、快速高效为其主要特点,保证了组织正常有序的运转,进而避免了“人治”的随意性带来的种种弊端。高校在运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将管理对象视为可控的静态封闭系统,进而运用自己的职权进行对其的有序化刚性管理,追根究底,制度管理是经验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制度管理忽视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是对高校教育中教师的本质特征及之间的差异性选择了忽视,只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将人视为被动的工具,进行了对其机械的管理,制造出的是一种“无人的组织”,随着知识分子教师“人”的意识的觉醒,他们会反抗这种制度化管理,质疑这种繁文缛节的制度管理,有的人甚至会愤然辞职,清华大学的陈丹青和北京大学的邹恒甫就是真实的案例。除上述两种管理外,还存在一种管理模式,、那就是权利管理。其以不容驳辩的行政权力强行决断执行,进行对被管理者行为的规范管理,如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浙江大学大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等。使得这种行政权利的机关化色彩过于浓烈,不仅使得高校的教授完全沦为被管理者,就连招生考试科目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都归属行政机关管理,抹杀了大学教授的主体性和大学本身的自主性,彰显了世俗权利的对学术自由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旁落。

(三)以过程为代价的静态目标管理

新时期的大学管理中,静态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的传统化管理,忽略了大学内部和外部的可变性和复杂性,将新时期的大学视作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使得被管理者只能按照管理者的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活动,其规范性有余,但灵活性不足,且重结果而轻过程,粗放有余而精细不足,久而久之,在组织内部产生了一种惰性,虽达到了管理目标,却是为这个管理的结果付出了超长的代价,影响了新时期高校更快速更完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统计与高校管理之间存在的着紧密的联系,基于当前的现状,高校在发展缺乏教育统计的有效支撑,暴露了管理中的种种弊端,无视高校内外部复杂性及多变性的情况下,重结果轻过程,造成了新时期高校发展中的停滞不前及倒退现象,分析得出,没有充足的统计信息,即便高校有着科学的管理办法,也不能带领高校走出管理滞后的怪圈,必须合理使用二者,双管齐下,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高校的科学管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谢丽春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