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学生评教的探索

高职教育学生评教的探索

一、高职教育学生评教的方法与内容

传统的高职教育学生评教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标准化问卷调查来进行的,或者附加有学生的学科抽考和座谈等方式。现在,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校纷纷开始推行网上评价的方式,先由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行身份认证,再按要求和相关程序来填写相关课程评价表,最后才能查看到自己的相关学科成绩。采用网络化评教避免了组织学生施测及汇总统计数据的工作量,使得学生全员参与评教成为可能,也因为扩大了抽样样本容量,减少了代表性评教误差;这种评教形式避免了学生评教受时间与空间的过分制约,对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也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因此,网络化评教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主流形式。由于学生对不同课程的爱好是不同的,这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导致对不同的课程必然产生差异化的评价。高校课程大致可细分为六大类:专业课和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等。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专业课比基础课得分高;选修课程比必修课得分高;实验课相比理论课会得到更高的评分;规模越小的班级评分越高。由于高校课程设置、课程性质和体系的不同,就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另外,不同的课程所适用的教学模式也不同,每位教师的个性决定了其不同的教学风格,因此高职教育的评教指标体系也应该是多样化的。理想的学生评教体系在其设计、开发与更新过程中,应该由多方共同参与。教学的利益相关人有:专家、教师、家长、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一份完整的评价表应该包括:指导语、操作说明、身份识别、固定问题、附加问题、教师自拟问题和学生意见。其中,固定问题主要包含师德教风、教学内容、教学技能和方法、教学效果等评估项目,不同课程的评教体系固定问题都一样;附加问题,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构建的问题,如外语课程可附加评价项目:我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我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等;选修课附加评价项目:我选这门的原因,作业难易程度等;教师自拟问题,是为了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评教中心特供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拟定更适当的问题;学生意见这部分是质性评价,可以补充前面的项目,获得学生对有关教师和课程的评价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经过多方面的协调,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尽量做到每门课程的教师都有不同的评教表可供选择。

二、建立及时反馈机制与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目前的学生评教工作流程是先统计出得分数据,再反馈到二级学院,而具体的分数或等级教师本人不大可能会得知,具体的学生意见就更不敢指望了,评教工作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了。学生评教不能想当然是一个简单得出分数再排名的过程,怎样把评教信息反馈回利益相关人才是重点。最后的反馈对象不能只到二级学院,应落实到相应的任课教师,还有教育质量提高的真正受益者学生,只有这样整个流程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当二级学院获得评价信息时,应该稍作处理,再反馈给教研室、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情况,深刻反思评教结果,对学生评教意见要逐条分析,若出现不客观不公正时,要究其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确实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然后整理成稿上交教研室,最后通过学校汇总,相应班级将会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至此,整个流程结束。只有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看到教学改革了,质量提高了,从而加强了彼此对学生评教的认同,并积极参与,学生评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此踏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一方面切忌评价结果的简单化、绝对化。学校不应该简单地公布分数或排序,评价统计中心必须通过适当的调查,再做人性化的处理,然后按一定的模式和要求,给出一个适合的综合性评价结果。同时,学校要排除影响因素的干扰,保证评教客观和公正,并要对评教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是对教师尊严和隐私的保护,应对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进行一定的界限。目前的学生评教主要在教师晋升、工作评估、优秀教学奖等活动中用得比较多,这些都与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将改进教学作为评教的真正目的反而被忽视了。学生评教是以教学为出发点,也应该以教学为终止点。

作者:赵庆新 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