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财务管理中经济管理目标的作用

财务管理中经济管理目标的作用

摘要:事业单位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会中教育、科研、文化和公共卫生都是由事业单位来承担的,属于非营利性的机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传统的经济管理目标不符合改革的发展需求。经济管理目标是所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中也不例外。有关事业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好经济管理目标工作,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促进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目标;必要性;具体措施

引言

经济管理目标是指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机构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经营活动中进行经济管理活动希望达到的目的和成果,而事业单位在非营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最终实现经济管理目标,提高其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其目标的制定确定了事业单位的服务方向,对服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研究中主要分析了筹集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目标、管理重点、经济目标分配和人才管理几个方面,分析了经济管理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现进行如下阐述。

一、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经济管理目标的必然意义

(一)必然性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从事教育、公共卫生等公益性项目的服务,从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构建相关相关经济活动。事业单位由国家有关部门管理,与企业的经济经营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经济管理目标的必要性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第一,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途径。在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中控制成本是重要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国家对社会公共设施等公益性事业资金的大力投入,成本控制与加大创收则是新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是事业单位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必然选择[1]。第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改革的新时期,对社会各行业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单位都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为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事业单位正不断地将市场经济管理方式引入到自身的经济管理当中来,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要兼顾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二)作用经济管理目标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指的是通过具体的经济管理方式对未来的活动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并实现预期目标的经济管理行为。事业单位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为国家和公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国家更加明白社会所需,逐步健全社会各项公共服务制度和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传统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大,服务于社会中的某种公共项目,因此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资金投入来源,面向社会各个行业完成改革,这样不仅减轻了国家的财政压力,还有益于社会企业的进步。经济管理目标有利于事业单位发挥自身的职能,履行自身的义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事业单位中的不断应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财务风险也随之而来,目前还有部分事业单位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办法,对各种财务风险无法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避免,在风险发生时也缺乏降低风险减小损失的措施。在新形势下造成事业单位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目前还有部分落后地区的基层事业单位没有形成科学的财务经济管理模式,有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指导思想,部分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3]。第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虽然顺应了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设立了会计内控控制制度,但是缺乏队形的约束制度,这就导致部分领导在做出重要决策时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导致了各自执政现象的出现。

(二)资金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一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同时由行政单位管理,由于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特点让人们将其与行政单位混淆,认为事业单位不需要经济管理,从而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阻碍。目前事业单位中资金使用的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是经济管理中重要问题之一,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资金浪费和急于求成。首先,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会存在攀比现象,在无原则条件下,服务性质相同的事业单位会在业务上存在攀比的现象,在单独事业单位中由于资金由国家提供,在办公用品使用中会存在浪费的现。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事业单位,在项目建设方面急于求成,对于项目建设过于盲目,在建设之前缺乏对建设施工条件和实际情况的调查与深入研究,没有下到基层,盲目的、迅速地完成项目建设,过于追求政绩,在盲目建设的过程中对资金成本没有进行合理和科学的控制,导致资金的使用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扩大了建设成本,同时还为贪污腐败提供了环境。

(三)经济管理机制不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应用中仍然存在着经济管理机制不规范的现象。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仍然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缺乏科学化管理。在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中缺乏新的经济管理理念的渗入。此外,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工作的标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中绩效最大化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事业单位中收支平衡是首要目标,在实现经济收支平衡后才考虑经济收益的最大化问题,有的国家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也将成本最小化作为非营利性单位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在借鉴其他经济管理目标的同时还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将绩效最大化作为事业单位的首要经济管理目标,在这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致力于服务人民群众。

(一)筹资管理目标在传统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但是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跟紧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资金筹集的多种类和多渠道,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基于此,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不能一味地只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要将眼光放宽、放长远,将资金的筹集面向社会的各个行业中,丰富资金的来源、种类和筹集渠道,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筹资体系[4]。在丰富筹集资金的同时更要做好自身的经济管理,为防止筹集资金的不规范、不合理使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既要保证资金来源渠道的广泛性,又要保证资金来源渠道的安全性与合法性,对相关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提高威慑力。

(二)投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事业单位的投资行为在国有投资行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投资范围不断地扩大,投资内容越来越丰富,投资金额也越来越大,这就给事业单位的投资带了巨大的投资风险,为预防和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科学的、完整的经济投资管理目标。为实现投资管理的最优化应该先对内部的资金管理实现最优化,在事业单位中应该实现资金运转的透明化,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实现自身资金的合理分配和调整。其次,在完成对内资金管理目标的同时也要对外进行资金控制和管理,确定外部资金的管理方式和目标,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要求,使事业单位以外的资金更加的安全化和可控化,降低市场经济给事业单位带来的投资风险,为事业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无论是在社会各行业的大小企业中还是非营利性机构中都是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成本收益比中成本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地进行自身改革,将各类收入列入成本管理当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制定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管理方式,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环境的成本,将眼光放长远,不要总是拘泥于传统的收支项目,将收支水平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要创新成本管理理念,吸取社会成功企业中的成本管理方式,例如绩效考核等。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目标中应用绩效考核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与监督,形成一个以绩效为中心的成本核算机制,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获得事业单位的活力[5]。

(四)确定经济管理目标重点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与体系,将计划控制、成本管理相结合,在预算初期建立一个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明确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重点,采取监督、管控相结合的经济目标管理方式。首先,相关单位应该加强集中管理,明确负责人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经济方面的主导权,在经济活动中根据各方面提供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将经济活动负责人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实现事业单位领导层对经济活动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在经济核算中实现集中管理,将核算作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本单位资金的运行特点,对整体资金运行系统展开功能性核算,对本单位内的存量资金进行盘差,盘差完毕后可以利用相关经济活动将其盘活,缓解事业单位资金紧张的问题,对单位内是否存在资金挪用、资金浪费等现象进行一一核实,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定期的考核,实现集中调控,抓住调控重点,找出影响资金流通的关键节点,落实经济负责人的职责,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效率。

(五)做好经济管理人才的管理在事业单位中良好的员工素养是做好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人才管理方式有利于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基于此,事业单位要做好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加强财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引入外部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工作人员。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常年以往的循环往复,部分工作人员早就产生了厌烦的工作心理,在处理相关财务工作时常常忽略细致的财务信息,给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带来了阻碍。为激发相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相关人事部门应该健全员工的奖惩机制,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对于不合格的予以相关的惩罚,反之则予以奖励[6]。此外,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市场经济的最新金融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座谈会和培训会,会中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时事讲解相关最新财务经济管理知识,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在经济管理目标在事业单位和国有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提升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加强经济管理目标改革。

参考文献

[1]那俊颖.有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7(11):106–107.

[2]孙永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26.

[3]冯志麒.新形势下对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5(33):2091–2092.

[4]彭秀.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路径探究[J].智富时代,2018,75(01):56.

[5]黄艾妮.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初探[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5):36.

[6]杜锦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120.

作者:汪沛然 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