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人护理论文

糖尿病人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2],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以及认知障碍无法依从护理的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30~75(52.56±1.32)岁。

1.2方法

在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前,需要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糖尿病护理的规范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此过程中需要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

(1)建立糖尿病小组:在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组建健康小组,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从各个科室中筛选20名护士,通过护士长评估的形式对所有护士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估,最终确定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成员。

(2)制定培训计划:在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确定完成后,需要定期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低血糖体征、糖尿病自我监测方法以及胰岛素不良反应等。通过专业培训的形式帮助所有护士熟练的掌握糖尿病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

(3)实施: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糖尿病护理小组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的教育,包括血糖以及糖尿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如糖尿病发病机制、饮食注意要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胰岛素注射方法等。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促使患者自觉的增强预防意识。在糖尿病护理小组内部需要定期的展开相关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能够明确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出解决办法,提升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专业水平以及护理质量。

1.3临床观察指标

在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6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调查,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红蛋白等指标。

1.4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熊学勤等的疗效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至正常状态;有效:患者临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无任何好转或加重。

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前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后的护理有效率96%明显优于设立前的护理有效率8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病情知晓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

2.3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红蛋白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出现生物学障碍而导致的血糖处于一种较高水平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同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随时对血糖情况进行相应的监测,并需要为患者提供胰岛素进行治疗,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若患者在此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控制血糖,会出现极为严重的后果,造成较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设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后,护理总有效率、病情知晓率和依从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各项指标上均得到改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糖尿病自身的特点,有较多细节需要注意,同时进行糖尿病护理的过程中专业性较强,因此若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效果往往不佳,甚至会造成并发症的发生。而通过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形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通过专业培训的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技巧,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更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华 阳爱芳 张翠娟 罗文静 张东常 谭力学 单位:东莞市常平医院重症医学科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