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精选(九篇)

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

第1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初次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规范治疗、运动治疗、合理饮食等方面,在教育后均有好转。空腹血糖浓度从平均8.7 mol/L降低到5.9mol/L。结论:健康教育能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1 绪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从而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为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全球范围内其均为重要病因,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发病尤为严重[2]。糖尿病除了可以用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治疗措施。为了评价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从2003年5月起对门诊初次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对此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性资料:选择2003年5月到2010年3月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4例,其中男82例,女72例,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65.3岁。文化程度:文盲8例,小学24例,初中33例,高中45例,大专以上44例。

2.2 方法:根据个体间的性格差异、文化背景和职业特征,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在患者就诊时,护士需认真与患者交流,针对患者缺乏的知识,采取患者问护士解答的方法或者护士主动讲解的方法教育。同时,护士主动进行示范指导,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如何使用血糖仪。通过宣传栏,发放小册子的方法不断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

2.3 调查与资料收集: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规范治疗、按时复查以及血糖指标变化等。

3 结果

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规范治疗、运动治疗、合理饮食等方面,在教育后均有好转。按时服药的比例提高了51.9%,按时复查的比例提高了50.6%,规范治疗的比例提高了48.5%,合理饮食的比例提高了61.1%,运动治疗的比例提高了53.3%。空腹血糖浓度从平均8.7 mol/L降低到5.9mol/L,根据统计学分析,p

4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危害,患者如果在平时不注意必要的检查和正确的治疗,一旦发生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或者不可逆转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因此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医学专家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4]。

在我国,中老年人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在本次研究中154名患者,其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8例,小学24例,初中33例,高中45例,大专以上44例。因此患者对科学规范治疗的认识不够,导致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不佳。为了促进让患者能够规范治疗,加强患者对糖尿病危害及治疗的认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是一种治疗措施,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知识、培养技巧,最重要的是改变行为,通过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严格的代谢控制,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一些文献也有所报道,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指导患者的行为改变,而正确的行为改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并控制体重,从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5]。在本次研究中,154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规范治疗、运动治疗、合理饮食等方面,如在教育前仅有28.6%的患者能按时服药,而教育后则有80.5%的患者能按时服药。在健康教育后均有好转。其中其中空腹血糖浓度从平均8.7 mol/L降低到5.9 mol/L,根据统计学分析,p

总而言之,健康教育能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秀珍.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

[2] 张绍维,卢爱玲,郭俊香,等.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1999;11(15):58

[3]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

第2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综合分析信息,针对患者存在健康问题,责任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有针对性教育计划。执行教育计划教育计划的焦点内容为理论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糖尿病的危害性、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治疗、康复训练计划、病情自我监控与疾病控制等。教育目标是患者能全面达标,是其得到系统、规范、综合的康复护理,尽早恢复各项功能。教育方法是责任护士每周组织自己所分管的患者学习教育计划重点内容,一项一项的学,由浅入深,根据患者情况还要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教育,每日上午保证1小时的学习、交流时间,次日对前一天倾诉内容进行反馈教育,查找影响教育目标的原因,对未掌握的知识、未改进坚持的行为再次强化教育,真正掌握改进。同时要对探视家属进行教育,将院内编导的健康知识小册子发放给他们,让他们认真学习领悟并让家属在情感、经济上给予对患者的大力支持,使患者始终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解释,确保患者掌握教育计划的重点内容。评价评价贯穿与健康教育的始终,目的在于及时修改计划内容,监测教育目标完成情况,通过直接观察患者,向患者提问,请患者复述有关糖尿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以评价教育方法是否适宜,教育目标是否达标,分析原因,修改教育方案。

2评价方法

在统一指导下,患者自行填写自编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收集。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1周内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知识问卷评价表,糖尿病知识占40%,精神病常规知识占20%,康复知识占20%,药物知识占10%,自我监测占10%,得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70分为差,>70分为有效。数据采用χ2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美国护理专家将个人系统、人际关系、社会系统融为一体,形成开放结构发展为达标理论,强调护理目标的是帮助每个人维护健康。糖尿病以其高发病率,特别是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治疗难度之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精神病伴发糖尿病采用健康教育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必须由责任护士、患者、家属的相互合作。本研究在精神病伴发糖尿病中的健康教育中,体现责任护士、患者、家属三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使患者更好的掌握糖尿病及精神病常规知识,更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第3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护理干预;康复

肺结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结核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8倍[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发病快、起病急,空洞率、痰菌阳性率及复发率都非常高,两病并存,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度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承受能力[2]。为了提高临床上效果,本文研究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给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经临床生诊断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0~75岁;43例患有继发型肺结核,14例伴有咳血,8例形成空洞,5例患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1例合并有1型糖尿病,59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对干预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包括饮食、用药、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护理患者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终身治疗且肺结核的传染性,常常会产生自卑、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压力,要针对不同的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1.2.2饮食干预护理给患者和家属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发放饮食禁忌卡,介绍接种常用的食疗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慢性消耗性的活动性肺结核而营养状况比较差,因而需要摄入的蛋白质量和热量高于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可以通过降糖药甚至是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高的患者。在饮食上要给予糖尿病患者热源质营养饮食,总热量中糖类占了60%以上,患者食用高糖能够增加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4]。

1.2.3药物干预护理给患者讲解中断治疗后容易出现耐药结核、病情反复的发生以及化疗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服用结核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作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和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

1.3血糖控制标准血糖控制不良:空腹时血糖量>8.3mmol/L,用餐后2h血糖量>13.8mmol/L,治疗后糖尿病的症状没有消失;血糖良好控制:空腹时血糖量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肺结核逐渐上升的发病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高出正常人的4~8倍,因为大多数普通人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在患病后不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全程的化疗不能完全坚持,导致耐药和耐多药结核和病情反复不愈,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传染源。由于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性和长期不愈性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医护人员讲解两种疾病的关系和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缓解他们的压力,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合理地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还要进行药物指导,观察药物和血糖的疗效。通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患者例数明显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住院康复的时间,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燕.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4002-4003.

[2]张韵,刘根娥,周晓燕.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71.

第4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康复护理;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指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1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re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Methods 106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53 case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53 cases)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care,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rum creatinine (Scr),blood urea nitrogen (BUN),differences in renal function index 24 h urine protein,and quality of life scale (SF-36)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nursing care after,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cr,BUN, renal function indexes 24 h urine protei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good,compared with the score before nursing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Diabetic nephropathy;Renal function index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代谢疾病,患者常由于体内持续性居高不下的血糖含量而导致自身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各项组织出现慢性损害乃至功能障碍症状,肾功能障碍就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也极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类型,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症状[1]。临床护理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涵盖患者药物、生活、锻炼等多个方面[2]。而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3-4],个性化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进程中有良好效果,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均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以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8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患者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50~85岁,平均(70.2±6.2)岁;糖尿病病程4~15年,平均(8.4±2.5)年。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50~84岁,平均(69.6±6.5)岁;糖尿病病程4~16年,平均(8.6±2.2)年。两组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及分级标准[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并征得其同意后签订责任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包括病情观察、血糖监测、用药指导、对症治疗等多项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饮食习惯为其制定健康食谱,针对患者当前病情发展、营养补充需要以及忌口情况选取食物内容,在增强患者食欲的同时积极提升患者身体抵抗能力以及免疫能力。②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该联合患者家属及其他社会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进程进行鼓励、宽慰、激励,使患者充满信心的面对治疗;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介绍已经治愈的病友进行交流,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③生活习惯纠正: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以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进行积极纠正,叮嘱患者戒酒、戒烟的同时指导其健康作息,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并适量运动,习惯病发后的康复生活模式。④运动康复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运动锻炼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开展散步、太极、乒乓球等运动措施,注意控制患者实际运动量以及持续运动时间。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要求患者家属做好运动时的看护工作,常备抢救药物。⑤健康宣传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其病情发展、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方法以及剂量,教导患者学会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并定期记录患者用药、血糖等各项内容,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认识。

1.3 观察指标

①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的差异[6]。②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统计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差异[7],包括患者身体健康、情感状况、社会功能、生活满意情况等进行调查,得分越高则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测定两组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以血压、血糖水平上升,患者检测出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上升症状,而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时将表现出明显的肾功能衰竭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威胁[8]。多项临床统计显示[9-10],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自身体内代谢极为紊乱复杂,患者相较于普通肾病患者治疗难度更高,护理要求也更高,医护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变化,做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工作[11-12]。

个性化康复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不同症状来制定、实施不同的护理康复计划[13]。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均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互利原则,加强人文关怀应用,加强对患者的尊重、理解以及关怀程度,最终达到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14-15]。本次研究将个性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观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环境、饮食、心理、习惯、运动、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护理干预,注重结合患者的实际生活、病史、家庭、性格等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下,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以及治疗需要展开持续性、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多项内容进行健康规划,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生理与心理状态,维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以及生活习惯,有效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对患者自身生理指标的不利影响,提升患者身体康复状态,使患者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同时积极提高其生活质量。而护理人员也应该确保护理内容优质、护理方向正确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便利性,有效避免以往常规护理过程中个体化差异造成的护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16]。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个性化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等肾功能指标,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靖梅.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79-1581.

[2]秦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27-129.

[3]张晶.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262.

[4]张丽辉.个性化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210.

[5]王丽颖.糖尿病肾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23):44-46.

[6]陈玲.个性化康复护理指导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5):200.

[7]王倩,郑燕,王歌.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239-240.

[8]徐立华.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5):176-177.

[9]叶爱玲.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92-93.

[10]齐颜颜.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28-29.

[11]贾焕香.多专业合作型康复护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0):2422-2425.

[12]王月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38-139.

[13]王莺,孔梅,张晓霞.162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242-243.

[14]谷红东.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24):155-156.

[15]徐泽兰,钟慧红,黄杏芬.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36-37.

第5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104-01

糖尿病是一组糖耐量减少、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将充当患者的照顾者、督促者及教育者,现将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内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并发酮症酸中毒26例,糖尿病足10例,白内障13例。男57例,女69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9岁,平均68岁;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占85%。

1.2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对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嘱其加强个人卫生,并避免发生意外创伤。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足浴对防治糖尿病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常进行足浴治疗能使足部温度升高,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在足部的积累,加速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同时对四肢末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良性温和的刺激,有利于防治肢端末梢神经病变[1-2]。

1.2.2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是平衡膳食,所含的营养成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当,做到定时、定量、主副食合理,营养平衡,粗细粮搭配合理[3]。早餐为总热量的1/5,中、晚餐各为2/5。亦可在3次正餐中间适当加餐,但加餐的食物应计入总热量控制。要求食用低盐、低热能和低脂肪食物,限制淀粉的摄入量,可将主食大米、白面改为适当吃些粗粮,如荞麦、玉米、小米等,严格禁止饮酒、吸烟,忌食肥甘厚味,饮食宜清淡,富含粗纤维(达60%以上既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又可以降低血脂和润肠通便,减缓糖分吸收),这对糖尿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1.2.3 病情观察及给药护理患者应每周测体重1次,每天计24 h出入量,注意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意识、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发现患者厌食、呕吐、腹痛、口中有烂苹果味,应警惕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时报告社区医生,准备抢救措施,并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使用胰岛素者,应准确掌握时间和剂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服用西药降糖药时,必须按医嘱严格执行给药时间、剂量,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低血糖休克。

1.2.4健康教育患者住院期间要不间断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运动治疗、低血糖、糖尿病足等相关知识,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加配合治疗和护理主动性,减少并发症,此外,还应嘱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姓名、病名、住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等,以为发生意外时提供方便,便于及时救治。因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施自行服药治疗。护理人员应给予用药指导,嘱其按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诊检查或准确地自测血(尿)糖指标。教给患者或家属注射药物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使用中的实际困难,如注射器的选择,消毒、药的抽取、部位的选择、注射的方法等[4-5]。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结构,直接关系到康复质量。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庭成员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时,注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获得理想的代谢指标,运动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适量、经常、个体化运动疗法[6]。

2 结果

126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出院后随访在知、信、行3个方面有很大改善。患者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识,掌握了一定有关疾病知识,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其中完全遵医占71.4%,不完全遵医占24.7%,完全不遵医占3.9%。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它虽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治。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还要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正确的治疗和自我护理,这也正是今后糖尿病护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郭秀珍,冯霞.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60例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4):2238.

[2]方巍.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9-90.

[3]杨荣礼,李雷,李晓兵,等.动态监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56-57.

[4]李明霞,张洪兰,马丰庆.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64.

[5]王旭红,张健,张之农.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短期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46-47.

第6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压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38-0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是由于人体局部组织骨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迫作用,导致血流障碍而产生的皮肤和深层组织坏死【1】。压疮在长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由于持续性缺血、缺氧、组织坏死,其局部治疗的时间较长,效果缓慢,完全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老年糖尿病压疮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我科从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压疮患者32人,通过全身控制糖尿病和局部外用治疗压疮相结合,全身护理和局部护理相结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32例,均符合糖尿病压疮诊断标准。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60~90岁,平均74岁,糖尿病病情1~10年,压疮发病1个月~半年,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以下20例,文盲9例。并于22例未接受规范综合治疗的门诊患者或家庭病房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尿中泡沫增多、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大汗,障碍。反复的皮肤感染,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女性外阴瘙痒等。 皮肤感染的主要发病部位为臀部及大腿外侧,卧床容易受压的部位,下肢及足底等也是主要的发病部位。

1.2护理方法

1.2.1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全身治疗的重要指标就是血糖的 控制,只有有效控制好血糖,才能有利于患者向好的方面转化,口服降糖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在餐前服用,有肝肾功能障碍的不宜使用。胰岛素根据类型分餐前半小时或15分钟,餐时注射,长效的每天一次,时间要固定。

注射的 部位、深度、每次注射的位置间隔等都要按要求去做,特别是有些患者自己注射的,更要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操作。餐前注射胰岛素有利于确保进餐后血糖升高与胰岛素起效作用时间一致,否则容易诱发低血糖反应。

1.2.2饮食护理

控制饮食,合理分配一日三餐,因人而异、按照每公斤体重日消耗30之35千卡的热量,合理选择食物,分配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物质的合理食物量,确保每天的摄入与消耗的平衡。

1.2.3压疮的局部和全身治疗与护理

首先要注意预防,建立翻身登记表格,记录每天翻身次数和间隔时间,特别是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的 患者,要专人负责,勤清洗皮肤,勤换内衣、被褥、容易受压的部位应经常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用踝及足跟保护垫,避免不当的摩擦,避免出汗引起潮湿刺激皮肤,同时做好大小便的护理。对于那些经常受压的部位要重点关注,出现红肿热痛、但还没有出现水泡、感染的,给于中药金黄散外敷,潮湿的部位经常使用爽身粉,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现水泡、破溃、感染者应给于湿敷,及抗生素药膏外用,必要时给于全身抗生素治疗。

1.2.4心理护理

为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尽量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所担心的 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解决患者的顾虑。有些患者由于刚入院,对医院的 环境、医护人员、一些规章制度不了解,存在陌生环境不适应、对医院产生恐惧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耐心讲解、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病人,使其有在家一样的感觉,尽量消除不利于治疗的因素,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些病人因为治疗效果不理想,产生悲观思想,护理人员要针对这种悲观、烦躁、敏感猜疑等心理,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讲述疾病发展的过程规律,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1.2.5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于每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在患病初期就应该重视该项工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往往是伴随护理的 全过程,逐步完成。针对患者及家属,手把手施教、不厌其烦的示范,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进行施教,健康教育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细致,把糖尿病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经过、愈后情况、自我保健等基本知识传授给他们。方式可以多样化,发放宣传小册、多媒体录像、床头宣传、成立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为主的糖尿病协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对32例糖尿病压疮患者的综合治疗并随访观察12个月,并于22例未接受健康教育和综合治疗的 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分别有15例和4例治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压疮高危病人出院回家后,社区护理人员没有及时介入家庭护理,照顾者相关知识缺乏,压疮的高位人群的压疮发病率处于很高水平【2】。有些养老机构的护理能力和设备条件还比较低,压疮的发生率越来越高【3】。通过对患者病史分析和健康咨询,了解到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压疮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才导致发病和病情加重。有资料显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压疮临床表现认识和了解的比例分别为30.5%和85.3%,而对于足部主动护理的分别为13.4%和81.7%。【4】因此,针对住院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不论有无压疮发生,必要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因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能够与病人面对面交流,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在护理时还要积极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病情加重,要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5]。同时患者面对护理人员有些不懂的知识可以随时请教,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主动进行自我防护,这样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健康教育的同时还结合多媒体录像,光碟、音频文件、糖尿病知识手册等材料,成立糖尿病协会等方法,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通过细致全面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也降低了糖尿病压疮的发病率,最大限度的避免畸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6-167.

[2] 孟宝亲,程永刚,柳小红.压疮患者居家换药护理管理模式探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6-79.

[3] 陈雪英,王晓琼,王慧。延续护理在托老院压疮高危人群中应用及成效【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36.

第7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率达到9.7%。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最主要的是由于患者缺乏对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的了解以至诊断不及时,治疗盲目所造成的[1]。为了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控制达标,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长期治疗以获得良好疗效,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密切配合,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2.37±7.82)岁,病程1个月-17年,平均病程(6.74±3.12)年,合并高血压者42例,高血脂者38例,冠心病者18例。所有患者在进行正确地降糖。降压、降脂及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2 护理方法

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病因、病机、并发症及治疗),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并讲解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的重要性,合理用药及按时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快速便携式血糖仪,以便于患者学会自我血糖监测,使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能够长期坚持合理治疗,坚持定期检查及复诊。

2.2 饮食护理 饮食应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减轻胰岛负担,限制脂肪饮食,避免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3]。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总原则为“总量不变,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合理膳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指导患者应做到严格、长期的坚持。以维持理想体重,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来保证正常机体所需要的生理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及含脂肪较高的食物。一天的饮食要搭配合理,一天中碳水化合物占一天所需总热量的55%-60%;脂肪占25%左右,蛋白质占15%左右;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每日三餐分配可按早早1/3,中1/3,晚1/3或1/5,中2/5,晚2/5分配。应多食新鲜蔬菜,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3 运动护理 运动能促进糖的氧化作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患者运动前要正确评估自己目前的病情,包括血糖、血压、有无并发症等,有并发症者不适宜运动治疗。运动前要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做l5分钟热身运动,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先运动起来,避免拉伤。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止,最好再做几分钟运动,注意放慢节奏;运动的强度要由低级开始,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并且不宜在清晨空腹运动。可以选择如慢跑、打太极拳、打球等有氧运动,运动的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量少达不到运动治疗的效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比如低血糖等。运动时间以每周3-5次,每次运动时间20-30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为宜。另外运动时要携带手表、毛巾、舒适的运动鞋、急救卡及糖块或饮料。

2.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只能终身控制,不能根治。另外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由于其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还需要长期饮食控制,长期坚持服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所以有些患者会产生抑郁、悲观、恐惧、焦虑的情绪。患者的态度对疾病控制和预后有很大影响[5]。因此针对这些患者,医务人员要主动开导、沟通和关心,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糖尿病、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患者可以带病延年。从而消除患者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轻松,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2.5 用药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用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用药时间有其特殊性,用药时间及应用方法必须正确无误,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制、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7]。应用胰岛素者应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注意事项等。

2.6 低血糖护理 低血糖在临床中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反应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患者高血糖造成的危害,所以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要及时进行纠正或抢救。教育患者如果出现心慌、出冷汗、乏力、手抖、头晕甚至昏迷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处理,轻者可以给予碳水化合物食用,重者静脉给予葡萄糖,如果无效反复给予。所以患者手边要常备一些含糖食品,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口服以缓解低血糖反应。

3 结果

经过对67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用药及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及血糖水平均控制理想,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疗效显著。

4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等指标,还必须要阻止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在糖尿病正规正确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促进血糖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临床护理观察显示,患者经过临床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给予正确的临床综合护理指导,使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受益,还使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坚持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 肖文娟,陈冬梅.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123.

[2] 郭华英.200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9):125.

[3] 柯秀菊.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2,25(9):160.

[4] 郝丽颖.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8.

[5] 石莲桂,吴艳平,张丽芳.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积极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5):10-12.

第8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145-02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1]。不仅会使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感到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1.2%[2]。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提高饮食管理与科学运动,对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该院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100例,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锻炼、药物护理及自我检测血糖等方面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在(50.3±13.9)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在(52.5±8.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诊断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新发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均取得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入院护理,即一般的口头宣教和发放相关资料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从饮食护理、药物护理、运动锻炼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3.1 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饮食宜以低脂、低糖、低胆固醇为主,日常健康教育中告知患者不能饮酒、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饮食宜每天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配合药物治疗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注意搭配均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1.3.2 运动锻炼 适量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还能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代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耐心地告知患者日常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等,切记不可运动过量,以半小时左右为宜,以免病情加重。外出运动的时候记得随身携带医院制定的糖尿病监测卡,运动后把结果写在卡片上,以便观察有氧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1.3.3 药物护理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告诉患者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止皮肤硬结。注射胰岛素必须在无菌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发生感染。遵医嘱给予磺胺类药物,协助病人于早餐前30 min服用,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3.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其它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通过与其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永久性服用药物的疾病,使患者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出现焦虑、压抑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要认真查看患者的身体状况,让患者能够掌握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告知患者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正确对待疾病。

1.4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前后晨起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

1.5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血糖的比较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措施,所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新发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其身心饱受疾病的折磨,使得新发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项指标不断退化,相应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力、听力和视力都开始逐步退缩[3]。为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可以加大说话的音量,确保熟知每位患者的具体需求,协助新发糖尿病患者更好地适应康复过程。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以调整[4]。这就表明良好的健康教育为护理工作人员的诊疗计划提供了相关资料,可以使得健康教育能够顺利实施和开展,为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第9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70-03

糖尿病为慢性病,在人群中十分多见,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病症,更是诱导临床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直接诱因、高危诱因。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脑梗死,其生命健康将会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在临床中,糖尿病不仅有着较长的病程,而且会损伤患者机体的众多器官,总之,十分危害人体健康。鉴于此,在长期的诊疗中,不仅要积极予以诊治,更要积极予以护理。据临床实践结果显示,脑卒中为糖尿病并发症,也是诱发糖尿病病人病残、病死的重要、直接原因,优异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使病人病情、生活质量得到控制、改善,因此当重视护理的临床意义。多元化护理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护理模式,其是指把多种文化与护理糅合的一个临床过程,能使病人的精神文化、身心需求得到满足,临床效用极大。由于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病,多数患者伴有脑梗死[1],为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多元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该院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研究主要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180例患者护理后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该院确诊为II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1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0例,男女比例44∶46,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5.4±5.3)岁,糖尿病病程5~15年不等,平均(9.4±2.3)年,空腹血糖6~14mmol/L,平均(10.32±2.14)mmol/L;对照组90例,男女比例43∶47,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5.6±5.4)岁,糖尿病病程5~15年不等,平均(9.3±2.1)年,空腹血糖6~14 mmol/L,平均(10.24±2.47)mmol/L。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决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昏迷、痴呆及不愿参与该次研究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例如:为患者指定床位,并通知医生监测患者病情;保持病室整洁、干净;进行药物查对以及基本的诊治辅助操作;向患者讲解病情并予以对应护理等。研究组患者予以多元化护理干预。研究组多元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健康宣教:①向患者发放该院自行编制的《脑卒中健康教育指南》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手册》,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疾病的成因及其危害性,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干预。②了解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的家庭支持情况,以及患者的文化背景,以此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基本情况的熟悉程度。

第二,心理护理干预:①以温和的态度及言语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决心和斗志,帮助患者减轻因治疗而产生的不良情绪。②对患者心理压力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定时对患者展开心理辅导,劝说患者放松心态。部分患者残疾后过于依赖身边的人,具体表现为行为和心理上的倒退,护理人员应从患者角度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鼓励、安慰,当患者康复中有一点进步时,应给予支持和肯定;存在挛缩、肩手综合征、肌肉痉挛的患者对康复训练存在恐惧心理,应适当给予生物反馈及松弛训练。

第三,饮食护理:①护理人员严格遵从医嘱,科学合理的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规范患者的饮食量和饮食时间。②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饮用食物,适当的控制血糖量,抑制患者血糖水平。③予以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食物,鼓励患者多食蔬菜,严忌暴饮暴食。

第四,康复护理:①根据患者偏瘫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肢体功能训练;②护理人员应从完全辅助至部分辅助,直至患者独立完成肢体功能训练;③对患者肌肉僵硬或不便部位,给予有规律性且轻缓按摩;④要求患者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伸缩上肢和下肢3次/d,10下/次;⑤对患者体力恢复一定程度后,进行适当的转化和摆放。如,侧翻身、四点跪位以及床边坐位等。

第五,用药指导:①指导患者了解降糖药物的基本知识,如口服剂量、口服时间及降糖药物作用时间、作用机制及副作用;②护理人员教会胰岛素注射患者如何自行注射,并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③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血糖和血压进行监测,若患者出现昏迷、意识障碍或休克应及时送往大医院进行救治。

第六,血糖监测: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密切监测血糖,保证血糖平稳,尽量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旦患者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应立即送诊。

第七,其他护理: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尿路感染,应2 h为患者翻身1次,保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责任护士应定时清洗导尿管。

1.3 参考评价标准

以国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HADM)作为评分依据,并对患者护理前后ADL和HAMD评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3]。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完成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3 讨论

脑卒中为糖尿病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病残、病死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和并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长,临床治疗依从性较差。该研究中,分别予以患者不同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临床资料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多元化护理干预后HADM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后HADM情况。与魏玲玲等研究结果中,多元化护理干预中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减少患者因病痛而产生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等结果相一致[4]。表明,多元化护理可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和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同时,该研究对患者护理后ADL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唐月嫦等研究中,用药指导和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增强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等原因有密切关系[5]。临床护理结果与王霞等研究的相关结果极其相符[6-7]。表明,多元化护理干预中康复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病情缓解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血糖控制总改善率为83.3%(45例改善,30例稳定,15例不稳定),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近似于相关文献[8-9],提示多元性护理干预措施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防止疾病发展,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多元性护理最先由Leininger女士提出,多元化护理渗透了多种文化,可满足患者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及身心需求,糖尿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脑梗死偏瘫会给患者、患者家庭甚至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做好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具有十分积极的医学意义。有研究人员指出[10-11],有效的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速度,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王霞[12]探讨了多元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的影响,将1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分成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80例(多元性护理手段),结果显示,干预组HADM、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多元化护理干预是一项全程、多元化护理干预手段,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其获得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较高[13-14],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可促进机体生理、心理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多元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应建立“一医一护对一患者”的卫生服务关系[15], 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患者各种心理障碍,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此外,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及理论知识,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有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态度和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雪竹,王建枝.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0):161-163.

[2] 魏玲玲,刘丽娜,杨利红.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3,11(22):350-351.

[3] 唐月嫦,张丽,李凤桃.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2,19(19):151-153.

[4] 王霞.多元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68-1870.

[5] 黄文清,范小艳,刘景辉,等. 甲钴胺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房,2011,8(1):695-697.

[6] 付艳芹,辛雅萍,张东铭,等.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5(1):47-48.

[7] 梁秀珍,霍云霞,刘红.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 河北医药,2011,17(10):2617-2618.

[8] 熊新华.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3(10)17-19.

[9] 周金华. 54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10):137-138.

[10] 陈仲进.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12(11):1811-1812.

[11] 巩天玲,刘健美,王道云,等.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9,23(10):72-74.

[12] 尤志,汪健,周少华,等.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6(6):352-354.

[13] 房玲玲,马丽娜,张启华.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实用医学,2012,5(4):338-339,352.

[14] 王霞.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11(10):1868-186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