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精选(九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

第1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R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6)12(a)-0154-02

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临床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这与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具有一定关系[1]。另外,糖尿病病程时间的增长,加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所以造成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增多[2]。糖尿病治疗具有终身性特点,患者由于长期治疗或者自身病情治疗中并未改善,逐渐开始不遵循医嘱用药、锻炼、饮食,影响到糖尿病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3]。所以,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加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就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医院糖尿病护理家园健康宣教以及常规健康宣教下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总计100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入选标准:患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糖尿病相关症状。排除标准:近期接受过相关临床治疗、身体器质性病变患者[4]。100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42~72岁之间,平均年龄55.0岁;病程在0.5~8年之间,平均病程3.0年。按照临床健康宣教方案的不同,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该组50例糖尿病患者均行常规健康宣教,即在医院内张贴疾病相关知识图片,叮嘱患者复诊并进行知识问卷调查。实验组:该组50例糖尿病患者均在参照组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行医院糖尿病护理家园健康宣教。首先,建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护士以及专科医师,在小组讨论后制定《糖尿病护理家园申请表》,成员资料的完善通过就诊以及随诊等方式完成,在综合了解每位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健康宣教内容[5]。具体宣教内容包括:患者疾病发生原因、糖尿病概念、久病并发症、临床症状、如何进行血糖控制、饮食、运动等,并告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以及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如何预防。其次,制定糖尿病患者家园活动。一般家园活动是按照2次/月的频率开展,具体活动内容包括活动的具体形式、地点、内容、涉及人员、主讲人员等,一般时间设定在周末,这样患者家人也会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的形式可以包含病友会、知识讲座、咨询等。再次,护理家园实施方法。对医院就诊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健康宣教,安排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介绍护理家园相关内容,指导患者填写《糖尿病护理家园申请表》。对患者填写完的申请表进行分析和统计,包括患者的例数、血糖情况、糖尿病了解程度等情况,安排对应护士在患者空腹状态下、餐后2h进行血糖测量,综合血糖测量结果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患者强化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意识。最后,健康宣教遵循自愿原则。护理工作人员保管好患者的基本资料、随访内容等,并形成档案,避免隐私信息流出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糖尿病患者空腹状态下、餐后2h血糖、并发症、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SAS、SDS评分情况。

1.4疗效评定

显效: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血糖恢复与正常人一致。有效: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血糖有所控制。无效: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以上效果均未实现。

1.5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研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干预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护理满意度以(%)形式展开,进行χ2检验;患者空腹状态下、餐后2h血糖以及SAS、SDS评分等指标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樽榧涮悄虿∈笛槭?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对比

对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详细数据见下表1,综合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间并发症对比

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了并发症问题,具体并发症结果见下表2,表中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组间SAS、SDS评分情况对比

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结果,见下表3。综合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前两组SAS、SD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两项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组间空腹、餐后2h血糖情况对比?勺樘悄虿颊卟煌?时间段血糖情况,见下表4。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P=-0.0138)。

3讨论

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这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工作习惯等方面具有直接联系[6]。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所以患者存在明显的不遵医嘱行为,严重影响预期治疗效果的实现。有报道提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总体治疗效果[7]。

结合该次实验研究内容来看,将选择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健康宣教方案的不同分为采取常规宣教的参照组以及医院糖尿病护理家园形式健康宣教的实验组,最终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无论是并发症、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同时间血糖情况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实验组健康宣教方案,其优势有以下几点:①方案执行方便、经济,服务形式中使用图文并茂形式进行授课,可提高患者的掌掌握度;②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降低患者负面情绪;③宣教方案是在综合患者病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基础上制定的专属护理计划。

第2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 目的:将循证护理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对本院15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从对糖尿病认识、治疗目的、饮食控制、运动治疗、遵医用药、血糖监测、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生活方式明显改善,提高了血糖控制率,减少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开展循证护理,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关键词] 循证护理;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b)-131-02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求证据,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它既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是护理顺应时展的必然产物[1],其重要性越来越被护理专业人员重视学习并不断发展。糖尿病(DM)为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其基本特征是持续的高血糖,主要因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因胰岛素抵抗,或是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2007年3月~2009年12月,笔者将循证护理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对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56例,其中,男125例,女31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9.5岁,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新建议标准。

1.2 方法

1.2.1 循证问题。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存在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要循证。

1.2.2 针对问题搜集证据支持。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检索关键词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检索证据,查阅资料,获得检索结果。通过查询发现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有:糖尿病的认识、治疗目的、饮食控制、运动治疗、遵医服药、血糖监控、并发症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有:①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告知患者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在糖尿病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②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严格制定和执行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并长期坚持,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化,忌吃甜食,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每周测量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③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等。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④血糖监测。教会患者或家属自我操作血糖仪,掌握监测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方法,并做好记录,为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提供依据。⑤药物治疗。为患者讲解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量,严格在医师指导下用药。⑥心理指导。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常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心理,耐心做好心理指导,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⑦并发症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熟悉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表现,观察方法及处理措施,如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1.2.3 对资料证据进行评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目前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有不同的方法,因此需应用EBN对所获取的结论进行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价,制定出合理的教育计划。加强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身健康的能力[3]。根据以上证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临床专科护士针对患者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1.2.4 方案的临床应用。将获得的针对患者最适合的教育方案告诉患者,以征求患者的意见和愿望,再结合临床经验,从而制定出最佳个体教育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些患者特别是无明显症状不重视治疗的患者,经健康教育,使之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血糖控制率,预防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讨论

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1991年由加拿大Alba Dicenso教授提出,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此观点迅速被关注与研究,它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证据实施护理,核心思想是护理人员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当前所获得最后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试验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个体需要的完整的护理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血糖控制不好,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的损害。而EBN强调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应将个人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现有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将EBN的方式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更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程度,增强了患者自我意识,并能正确进行自我保健,积极配合治疗,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EBN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即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工作的发展,促进了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5.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6.

第3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观察;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DKA约占急性并发症的80%,多数情况病情危急,患者需入住监护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对症护理。DKA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主要与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手术、创伤等有关。临床特点是糖尿病症状突然加重、恶心、呕吐、脱水或休克,出现神志异常,严重者可导致昏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的痛苦,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卫生大问题。

1临床资料

随机择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酮症酸中毒者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18~38岁,平均26岁。其中Ⅰ型糖尿病40例,Ⅱ型糖尿病18例。

2 病情观察及护理

2.1发热的护理

本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40℃,需按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高热时慎用退热剂,以免患者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首选温水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降温后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汗湿的被褥衣裤。

2.2饮食护理

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指导饮食,如果早期症状轻,脱水不严重,神志清楚病人,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清淡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对昏迷病人应插胃管,以保证饮食量的摄入,并注意进食时间与胰岛素注射时间配合,防止低血糖发生,如果进食量少时,应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对呕吐物和排泄物应及时清除,避免恶性刺激,影响进食。

2.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

酮症酸中毒时,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紊乱,致使心肌收缩力减低,搏出量减少,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脱水和血容量不足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休克。当pH

2.4酸中毒时循环功能失常

发生酸中毒时,患者循环功能失常,加之由于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致严重失水,致使周围循环衰竭和肾灌注量降低。肾滤过量减少可引起少尿或尿闭从而加重肾损害。同时由于体内大量失水,钾、钠、氯也会随之流失,引起电解质紊乱,应定时监测离子变化,特别是血钾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低钾血症的表现[2]。

2.5记录出入液量

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输入。静脉输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措施。要求在最初2h内输入液体达1000~2000ml,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等情况决定输液量和速度。意识清醒者鼓励其多饮水,促进酮体排出。昏迷者可留置导尿管和胃管,详细掌握出入液量。

2.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2.6.1调整患者的心态。

2.6.2严格做好饮食管理。

2.6.3嘱患者必须坚持及定期复诊,不可擅自停药、减量、减药、改用其他药物及乱用药。

2.6.4预防各种感染及外伤。

2.6.5教会患者自测及注射胰岛素。

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58例患者血糖均降至6.20~9.57mmol/L,k+、Na+、Cl-、CO2CP恢复正常,尿酮消失,46例尿糖转阴,全部痊愈出院。详见表1。

4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日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应受到高度重视。文中我们对58例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提高了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急慢性并发

组患者经以上方案护理后明显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血糖水平也能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自我预防和保健意识增强,能正确处理自我检测到病情变化,对预防并发症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可知,正确良好的护理,特别是饮食护理和教育,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程中不但有促进治疗效果的作用,同时,在预防复发和抑制病情恶化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属于危重患者,护理专科性强[4],难度大。因此护士要全面撑握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准确记录出入量[5]。

参考文献

[1]陆云霞.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628-629.

[2]万萍,李宏洋.谈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6):261.

[3]胡绍文.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社,2003:47-62.

第4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76-01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帮助患者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我院对收治的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实施系统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106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6±13.1)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4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程1~16年。96例患者出现1种并发症,10例患者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其中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视网膜病变30例,糖尿病肾病20例,酮症酸中毒15例,感染14例,低血糖8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种类和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仪使用方法等系统的护理干预。针对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类型,指导患者掌握常见急性并发症的处理方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如有剧烈疼痛,应用止痛剂之外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一旦发生溃疡,应进行抗感染治疗。有膀胱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使用导尿管,以防感染,可酌情使用药物或针灸治疗。

指导糖尿病肾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限制饮食中钠盐摄入量,禁食豆制品等高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控制血压,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2]。

酮症酸中毒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给予小流量持续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气味、皮肤弹性等。遵医嘱给予双管输液,一管专用于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另一管用于补液,以“先盐后糖、先快后慢”为原则[3]。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每日使用温水擦身或沐浴,尽量避免外伤。保持足部清洁,选择合适的鞋袜,不宜过紧,并每日换洗;清洗足部时使用50~60℃温水以防烫伤;保持趾间干燥,同时又要防止皮肤干裂,修剪趾甲时注意磨平,以免造成足部外伤。一旦发生溃疡或坏疽时及时采用红外线灯照射、高压氧治疗,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形成化脓灶者应尽早切开排脓,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每日换药。

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血糖监测,严格遵医嘱合理用药,预防不合理用药、剧烈运动或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导致的低血糖。随身携带病情卡和糖果备用[4]。

1.3 疗效判断

显效:血糖控制良好,原有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效缓解,未出现新的并发症;

有效:血糖控制良好,原有并发症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或无变化,未出现新的并发症;

无效: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原有并发症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出现新的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2年,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3.58%;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5%。两组患者均无一例死亡,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导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造成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多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两大类[5]。

糖尿病并发症的后果比较严重,但在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系统的护理干预之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降糖药物配合健康宣教等,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进行适当运动,可有效控制血糖。对各类型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并发症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可以有效减少或延迟新的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翠竹.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156.

[2]蔡维云,柯涓,吴少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急性并发症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8,29(6):1063~1064.

[3]李会芬.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181.

第5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2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1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86岁。患者都处于严重代谢紊乱。

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合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转危为安。60例酮症酸中毒患者除3例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脑梗死死亡外,其余57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护理

快速血糖监测,了解血糖值,按医嘱准确足量使用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使用中量胰岛素与及时补充液体是非常重要的同步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准确纪录24小时出入量,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声调等,如发现患者心率明显加快至140~160次/分,呼吸加快加深,这说明酮症酸中毒症状仍未改善,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基础护理:①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昏迷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减少口腔气味,防止口腔溃疡。抽搐患者口腔内应用牙舌板,防止舌咬伤。并用湿棉签湿润口唇,外涂石腊油,防止口唇干燥。②预防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减少感染机会,减轻患者痛苦,其中皮肤护理尤为重要。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定时翻身,避免拖拉。按摩受压皮肤,可用50%酒精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③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足,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袜紧鞋硬,防止血管阻塞而引起坏死。

心理护理:首先使患者情绪安定消除顾虑、了解病情及发病机理,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多数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好,能密切与医护人员配合,希望更多的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帮助[1]。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定时做血糖、血清钾、钠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症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耐心疏导病人的心理障碍,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正确进行出院指导、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重型的2型糖尿病,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如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体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便发生代谢酸中毒[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要让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更好地把握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缺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本身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握疾病知识全面,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讲解糖尿病知识及饮食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低血糖及高血糖症状及防治,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及家属从思想上行为上熟悉到糖尿病对身心造成伤害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血糖控制不佳,且糖尿病史较长、合并症多,病情复杂,除做好相应的紧急处理,注重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血糖变化,积极消除诱因,迅速纠正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外,还应及时监测血糖、尿糖、血酮体、尿酮体等,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其他并发症。

参考文献

第6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Orem护理模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自我照护

Orem护理模式是由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是围绕护理目标,即最大限度的维持及促进病人的自理而组织的。护理系统是在出现自理缺陷时护理活动的体现。Orem提出了三个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支持系统。全补偿系统: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所有的自理需要全靠护士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一部分的自理需要,但一部分由护士来满足;辅助支持系统:有些自理需要病人能够自己满足,但必须要护士提供咨询、指导教育才能完成[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易发生于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以及遇有急性应激情况时,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使酮体生成超过了利用,以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如酮体进一步聚积、蛋白质分解、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血pH值下降则产生中毒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要紧急治疗,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引起心、脑、肾及消化系统等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而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正确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我院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引入了Orem 的“自我照护”护理理论,根据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支持系统三个层次为病人提供连续的自我护理。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期间的护理

1.1 护理评估与护理问题。病人有明显的脱水、营养失调、低效性呼吸形态酸中毒性呼吸、有潜在的感染及潜在的口腔粘膜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嗜睡、昏迷。病人由于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1.2 选择护理系统。依据上述病情,病人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应选择全补偿系统给予帮助,以满足病人自理需要。

1.3 护理方法的实施:①建立特别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神志、血糖、尿量、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每0.5~1小时测血压、呼吸、脉搏1次,记录出入量,每2小时查尿糖和酮体1次,2~4小时查血糖及电解质1次。②吸氧,对昏迷病人应注意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使体力消耗达最低水平,以减少蛋白质分解。④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纠正酮症症状。⑤遵医嘱运用正规胰岛素。⑥协助处理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及时预防治疗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⑦饮食护理:昏迷患者禁食,待昏迷缓解后改为糖尿病半流质或糖尿病饮食。⑧基础护理:第一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第二勤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第三女性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第四昏迷病人置尿管,胃扩张者留置胃管。⑨心理护理:此期病人因对医治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予关心、安慰作好解释工作。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缓解期及稳定期护理

2.1 护理评估和护理问题。此期病人病情稳定、神志清醒、体力得到恢复,已具备一些基本自理能力如翻身、漱口、饮食等,目前病人的需要即是继续执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坚持胰岛素的治疗,允许时可改为皮下注射,并及时监测血糖,确保全天血糖平稳。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诱因,防治并发症,防治酮体反跳。

2.2 选择护理模式。此期病人的病情稳定能完成基本的自理需求,可选择部分补偿系统,要求护士共同参与完成自理需求。

2.3 护理方案的实施:①依据医嘱继续进行治疗护理。②加强用药的依从性指导其正确服药,用药不当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应用胰岛素的病人,护士在为其注射胰岛素时应该有意识向病人及家属示范如何计算注射量、注射时间和速度、注射方法以及注射部位的轮换选择,让病人或家属在护士的指导下亲自注射直至符合要求,为出院后继续注射胰岛素做准备。③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帮助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及三餐比例,调剂主食和副食搭配及饮食种类,鼓励患者多食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限制钠盐摄入,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等。④预防感染。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应教会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协助保持会、口腔清洁,避免着凉感冒、避免皮肤损伤。⑤减轻心理压力。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需终身治疗、严格控制饮食,易使糖尿病患者失去生活乐趣,患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认真治疗,导致严重的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其主诉及时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并提供心理支持,指导患者调适心理冲突,避免劳累、精神刺激,鼓励其参加有关的活动,与患者互相交流心得,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关心和支持其治疗,使其得到心理安慰。

3 病人康复期护理及出院指导

3.1 护理评估和护理问题。此期病人病情已得到控制,但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如病人不注意合理的、系统的防治就会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士的宣传教育和健康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3.2 护理模式的选择。此期通过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和宣传教育,使病人通过学习达到完成自理的需要,因此选用辅助教育系统。

3.3 辅助教育系统模式的应用:①心理支持。让病人树立信心,相信通过学习和有利的自理可以使疾病的进展控制到最低。②让病人坚持写日记。每天记录血糖、尿糖的结果及不舒适的感觉和饮食运动情况,以便将来就诊时做为医生调整药量、更改药物的依据。③把住院期间教会病人的各种知识让病人回忆并予以提醒和补充。让病人和家属能独立完成饮食的调配、胰岛素的注射等,让病人出院后能很快回归社会。④教会病人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量,首选散步,一般在饭后1~1.5小时开始。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避开胰岛素高峰时间进行活动并随身携带糖果以免发生低血糖。⑤足部自我护理方法的指导。每日坚持检查足部皮肤,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感染、水疱、烫伤,每日用温水泡脚(水温40℃左右),时间定为10分钟左右。⑥出院后定期回访病人,提供服务指导,使辅助教育系统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第7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方法:搜集在医院进行就诊的8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资料,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只是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最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12小时之后的诊治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进行治疗12小时之后,其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稳定医护人员及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36-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急速上升导致胰岛素分泌极度缺乏而引起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血糖高、血酮等临床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糖尿病引起的,通常发病快且容易变化,如果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会昏迷,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糖尿病酮症酸患者的诊治和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8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包括男病例35例,女病例45例,年龄在23-71岁之间。因感染诱发中毒的患者40例,因胰岛素中断治疗诱发中毒的患者17例,因治疗剂量不足而诱发中毒的患者11例,因精神方面诱发中毒的患者12例。血糖含量15.9-31.2mmol/L,血液PH值6.5-7.1。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年龄、血糖等信息进行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只是进行常规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24小时监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对昏迷患者进行吸痰等护理;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定时定量。

对观察组患者则不仅进行常规护理,还要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包括输液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

1.3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专业软件对患者的各种身体状况数据进行分析。技术资料用%进行表示,并利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12h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见表1。

3讨论

在急诊科常见的几种疾病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其中一种。糖尿病患者在酮症酸中毒后,会出现血糖含量急速增加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大量的胰岛素注射治疗,同时配合其它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但是患者需要长时间来进行恢复。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使患者的多个脏器同时受到损害,加重感染的程度。患者一旦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是出现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不合格的现象,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常规护理往往只是重视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观察,保证对患者身体的护理工作不出现差错,忽视了对患者饮食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一方面,医护人员要做好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并发症做好预防性护理。不仅要预防手术后伤口的感染,保持伤口的洁净,并仔细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流液现象,还要在伤口出现感染状况之后,使用双氧水将伤口进行全面的清洗,冲掉异物,并实施封闭性的灌注引流。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性指导。首先,严格控制血糖,不可擅自减、停药物。生活规律化做到起居有常,进餐定时定量,戒烟忌酒,切忌暴饮暴食、过劳熬夜,避免血糖波动。其次预防感染,感染是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受凉感冒。同时要防止脱水,糖尿病人在活动时容易出汗,遇劳累或夏天时出汗更多,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陈星波.整体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2(07)

第8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率达到9.7%。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最主要的是由于患者缺乏对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的了解以至诊断不及时,治疗盲目所造成的[1]。为了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控制达标,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长期治疗以获得良好疗效,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密切配合,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2.37±7.82)岁,病程1个月-17年,平均病程(6.74±3.12)年,合并高血压者42例,高血脂者38例,冠心病者18例。所有患者在进行正确地降糖。降压、降脂及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2 护理方法

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病因、病机、并发症及治疗),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并讲解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的重要性,合理用药及按时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快速便携式血糖仪,以便于患者学会自我血糖监测,使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能够长期坚持合理治疗,坚持定期检查及复诊。

2.2 饮食护理 饮食应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减轻胰岛负担,限制脂肪饮食,避免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3]。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总原则为“总量不变,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合理膳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指导患者应做到严格、长期的坚持。以维持理想体重,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来保证正常机体所需要的生理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及含脂肪较高的食物。一天的饮食要搭配合理,一天中碳水化合物占一天所需总热量的55%-60%;脂肪占25%左右,蛋白质占15%左右;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每日三餐分配可按早早1/3,中1/3,晚1/3或1/5,中2/5,晚2/5分配。应多食新鲜蔬菜,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3 运动护理 运动能促进糖的氧化作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患者运动前要正确评估自己目前的病情,包括血糖、血压、有无并发症等,有并发症者不适宜运动治疗。运动前要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做l5分钟热身运动,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先运动起来,避免拉伤。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止,最好再做几分钟运动,注意放慢节奏;运动的强度要由低级开始,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并且不宜在清晨空腹运动。可以选择如慢跑、打太极拳、打球等有氧运动,运动的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量少达不到运动治疗的效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比如低血糖等。运动时间以每周3-5次,每次运动时间20-30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为宜。另外运动时要携带手表、毛巾、舒适的运动鞋、急救卡及糖块或饮料。

2.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只能终身控制,不能根治。另外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由于其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还需要长期饮食控制,长期坚持服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所以有些患者会产生抑郁、悲观、恐惧、焦虑的情绪。患者的态度对疾病控制和预后有很大影响[5]。因此针对这些患者,医务人员要主动开导、沟通和关心,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糖尿病、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患者可以带病延年。从而消除患者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轻松,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2.5 用药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用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用药时间有其特殊性,用药时间及应用方法必须正确无误,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制、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7]。应用胰岛素者应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注意事项等。

2.6 低血糖护理 低血糖在临床中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反应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患者高血糖造成的危害,所以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要及时进行纠正或抢救。教育患者如果出现心慌、出冷汗、乏力、手抖、头晕甚至昏迷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处理,轻者可以给予碳水化合物食用,重者静脉给予葡萄糖,如果无效反复给予。所以患者手边要常备一些含糖食品,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口服以缓解低血糖反应。

3 结果

经过对67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用药及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及血糖水平均控制理想,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疗效显著。

4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等指标,还必须要阻止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在糖尿病正规正确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促进血糖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临床护理观察显示,患者经过临床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给予正确的临床综合护理指导,使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受益,还使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坚持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 肖文娟,陈冬梅.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123.

[2] 郭华英.200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9):125.

[3] 柯秀菊.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2,25(9):160.

[4] 郝丽颖.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8.

[5] 石莲桂,吴艳平,张丽芳.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积极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5):10-12.

第9篇:糖尿病并发症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35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对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管病变情况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优于护理前(P<0.05);血管病变发生情况低于护理前(P<0.05),患者对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基础药物治疗与综合护理措施是缺一不可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更多地了解糖尿病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其终身获益。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并发症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12

作者单位:51030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卡:女,本科,主管护师

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深入,使对该病及其并发症的控制有了初步的进展[1],通过心理、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运动及用药等方面的干预,使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对糖尿病护理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本研究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综合护理措施和定期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35例糖尿病患者,男66例,女69例。年龄41~69岁,平均(53.5±12.5)岁。病程3~16年,平均(7.5±2.5)年。其中1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1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基础治疗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和定期随访。

1.2护理方法

1.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与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单一的药物治疗只能达到血糖一时控制的目的,而要想长期有效地控制,还要靠患者主观积极地配合,加强自身的管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在护理初期每2周举办1次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主要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口服药指导、胰岛素使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通过录像、图片等方式,结合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系统、形象的讲解,持续举办3个月后,每月进行1次,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以科学、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护理。

1.2.2心理护理研究显示[2],由于糖尿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并发症多,特别是血管病变,与患者的病程及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护理中通过与患者长期的沟通和了解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还有部分患者不愿正视自己的病情。针对患者此种心态,应在治疗的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向其讲解心理状态对于血糖控制及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影响,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1.2.3饮食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制定科学、个性化的食谱,做到每天定时定量进餐,忌食糖类,少食糖含量高的水果,控制热量和盐的摄入,多食绿色蔬菜,主食以粗粮为主,少食煎炸食品。

1.2.4运动护理合理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3]。根据患者的年龄、爱好、体重、身体状况酌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督导其完成,运动的宗旨以不疲劳为宜。饭后1 h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同时也利于减轻体重。

1.2.5用药护理药物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手段之一[4]。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有效控制血糖,除做到上述四点外,还必须提高治疗依从性,坚持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在护理中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52例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改为注射胰岛素,以提高降糖效果。

1.2.6预防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主要针对血管并发症采取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如5例吸烟患者劝其戒烟;肥胖患者指导其积极锻炼,控制体重[5];4例绝经期后女性患者给予激素替代治疗;病程达5年的患者均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并定期做肾功能、尿常规、微量蛋白定量检查。所有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12个月,对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管病变情况及对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进行比较。(1)血糖控制标准:良,空腹血糖<7.0 mmol/L;一般,空腹血糖7.0~8.0 mmol/L;差,空腹血糖>8.0 mmol/L。(2)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大血管病变主要指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下肢坏疽,微血管病变主要指视网膜、肾脏及皮肤等处的微血管病变。(3)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35例患者糖尿病护理知识和健康行为的知晓率进行调查,共10个项目,对比护理前后的知晓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对护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情况进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对护理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健康行为的知晓情况采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135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表1)

2.2135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管病变发生情况比较(表2)

2.3护理前后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同时也是终身性疾病,以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为主要特点。糖尿病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微血管病变等,后期会引起冠心病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6],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有30%~40%存在一种或几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在5,10,20年分别为30%,60%,90%。

本研究结果显示,135例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及定期随访后,在对血糖的监测结果中看到血糖稳步下降,血糖控制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后,全身症状随之改善,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倍增。同时,135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定期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提高了对糖尿病疾病基础知识、口服药指导、胰岛素使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认知,更加积极和主动地配合了综合护理措施和定期随访,从而进一步有效阻止和延缓了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5个要素,被形象地比喻为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五驾马车”[7]。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首先要从血糖的控制入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对其行为和生活方式多方面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可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情况,降低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帮助患者更多地了解糖尿病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其终身获益。

参考文献

[1]李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并发症的社区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6):204-205.

[2]潘馨,王海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97-1998.

[3]黄庆娟.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及其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49-1450,1452.

[4]李青,何朝珠,何雪莹,等.南昌市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94-497.

[5]管玉香,方朝晖,王小云.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和护理干预6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59-60.

[6]许富末.探析护理学对糖尿病的重要性[J].首都医药,2013,20(4):48.

[7]欧阳素琴,陈晶华,高璟,等.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3):28-3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