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路径探析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逐渐上升,但在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仍存在着众多明显问题,这些问题正潜移默化地对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造成影响。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应当努力改正自身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错误理念,积极改善各项教育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

在现代社会,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大职责,社会上大量需要技术支撑的岗位空缺,大多都将由这些学生来进行填补。我国是重点发展制造业的国家,因此,我国经济越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多,制造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和选取,会更加看重其能力和实际技能的掌握,诚然。企业招聘并不仅仅面向学生,不是同高职院校一对一对接,但是在与社会人士的竞争中拥有专业学科技术知识的高职院校优秀人才,显然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强的专业匹配度,在企业招聘过程中,也更容易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继而快速就业,快速上岗。因此,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应当贴合实际,在就业导向下,以完善学生就业为基础,革新自身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高职院校中能够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走进社会后能迅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就业导向下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理念落后现如今,受到社会中各个行业瞬息万变的变化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的教育落后问题已不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就业的关键问题。在这种关键时刻,高职院校急需做出相应改变,让学生在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满足人才市场需求[1]。然而,在各大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采用按部就班、死搬书本的教学模式,以课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既不更新专业相关实用的新知识,也不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细化和改良。也就是说,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方法和模式停滞不前,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不再具有突破性发展,而是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中不受重视的部分,渐渐被教师和学校所遗忘。同时,教师的课堂教育也开始倾向于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需求,不积极做出改变,教育理念落后。

(二)缺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无论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堂,还是高中大学课堂,乃至高职教育课堂,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缺失,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渐渐受到了各大院校的重视,教师们渐渐明白,课堂应当是学生的主战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在的高职院校教育,更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占据领导者的地位,对学生的相关学习任务进行规划和引导。用更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这种关系,就是保姆和孩子的关系。在家里,保姆照料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孩子依赖保姆。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与学习相关的一切任务,在教学内容上为学生安排好了一切,学生依赖教师,同时顺从教师的安排。这是一种被动学习,从长远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没有丝毫益处,甚至会让学生依赖心理严重,越来越缺乏独自面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尚未有效结合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不再像小学、初中、高中那样,仅仅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是要将文化课与现实实践进行相应的结合,在日常实践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以便学生在将来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在面对机遇时牢牢把握住机遇。但是现如今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依旧不够完善[3]。有些学科,理论课与实践课难度有所脱节,实践课完全无法将理论课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练习,只是进行了基础简单的操作练习。这种练习不仅无法达到对知识进行巩固应用的作用,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倘若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通过学科的实践课来磨练自身专业技能,学到一身熟练且优秀的本领,那么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技能方面的特长会为其提供足够的优势,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因此,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应成为高职院校检验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相关标准,唯有如此,实践课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路径

(一)优化教学管理组织高职院校若想取得真正的发展,则必然要经历教育管理质量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艰难的,但从理论上讲,依旧有方法可行。要想做好优化教学管理组织的任务,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对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具体解决办法是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优化和深化。教育不应当是闭门造车的活动,而应当是打开门来,走出去,积极汲取新知识,洞察社会风向的活动。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地与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将高校实践部分与企业新人培训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对相关理论和知识有简单的了解,对相应流程和方法也有提前适应的过程;第二,强化校企合作,实施定向式培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措施,力求做到双赢。一方面,高职院校制定与企业衔接流畅的教学计划,进而配合企业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企业负责的部分也应当加以完善。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有效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在现如今的高职院校中,大多依旧以理论教学为教学的主要部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十分看重。因此,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具有极其强大的理论知识基础。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无法满足实际操作中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有教育模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人才,是能够适应各个企业对于高职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人才,而不是仅仅擅长理论知识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老师们应当严格按照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随时留意两者的难度平衡,既不能过分重视理论,也不能过分倾向于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强学生的实践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更好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有的知识点看似困难,在实践中却十分简单,加强实践可以解决这一类的知识理解。其次,便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磨炼努力、敬业的工作品格,以及适应相应工作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后,不至于有太大的落差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专业建设在当今就业导向下,只有高职院校完善自身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教学服务。面对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大环境,高校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避免出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高职院校应当开展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调查工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在甲方乙方的较量中,只有充分了解甲方的需求,乙方才能给出完美的答卷。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市场进行定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当今人才需求方向和内容,在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今就业发展趋势,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哪种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继而针对市场需求,对自身技能和能力掌握进行调整。同时,这种调查也能有效地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此外,高校也应当在扩招和招生环节,针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整,改进招生标准,尤其是扩招,应当结合相关专业市场,而不是盲目进行扩招。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学校应当及时了解行业风向,多与社会上的优秀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努力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出路,同时积极帮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对应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以便学生在站上对应岗位后,能够更加从容。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模块都十分精通的教师。这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理论过程中的掌握熟练度,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回顾设计,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这种人才对于当今高职院校教育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一种是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专业人员定期进校培训的方式,提高学校教师实践水平;一种是选派教师进企业学习相关实践流程和操作技能。

三、结语

高职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人才教育占比极大的一部分,因此,绝不能轻易忽视,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组织本身,都应当对高级职业型人才培养和教育给予极大的重视,也应以为社会输送优秀合格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最终的培养目标。同时,各大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改正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真实需求进行连接,让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继而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迎来光明前途。

参考文献:

[1]蔡华.就业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12):139-141.

[2]任云.就业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路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64.

[3]杨红芳.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12-13.

作者:罗晓明 单位:荆州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