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摘要]经济法是高职会计专业中的基础课程,不仅是在培养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是对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俨然已经进入数字时代,为整个教育教学行业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怎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是否能更加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是否能进一步发挥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文章具体通过在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运用的教学模式为案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高职会计专业中经济法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的具体研究,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实践给出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0引言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领域。接纳学习新的技术方法已经势在必行[1]。在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教育教学既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等优点,又有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陈旧、教学方式刻板等我们无法回避的弊端,这时智能化、网络化的互联网教学就显现出了优点,这就造就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结合了实体课程以及在线教学两者的优点,为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营造出了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强调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更加适合“经济法”的教育教学。

1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课堂直接讲授,“填鸭式”的讲课形式没有注意到群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理解知识的速度和程度完全不一样,老师像是完成任务一般完成教授课程,久而久之,好的学生越来越好,理解跟不上的学生却变得越来越差,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不光要从技术上有进步,也要在教学理念上提高认知,高职会计专业教授“经济法”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发展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刚好弥补了其中的缺陷[2]。互联网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课程资源,增加了功能强大的教学设施,比如修建的无线网络设施、录播教室、投影设备等。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经济法”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

2.1打破传统

首先打破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不分专业特点的笼统的讲解方式,结合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分门别类地设立“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并且付诸实践。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前要具体分析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网络教学,哪一部分放在传统教学中更加合适。分解教学内容,重新设定教学步骤。并准备逐步建立线上课程资源,将前期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成果上传推广到网络平台,积极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3]。

2.2完善课程资源

在前期的实践成果基础上,我们合理运用这些已有的线上课程资源进行线上实践,在线上实践资源中再进一步完善线上课程资源。与此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运用翻转课堂手段。翻转课堂需要老师制作视频,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家中或者是课堂上反复观看老师的讲解视频,学习时间不限,学习地点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对于遇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又可以在回到传统课堂时和老师面对面地解决遇到的问题。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在“经济法”课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更加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去解决在经济法课程中产生的问题[4]。

2.3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要想构建“经济法”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要谨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原则,一共分为在课前、在课中、在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微视频进行自学,对老师布置的问题有一个熟悉以及思考的过程;在课中,又回到了一个由老师引导参与项目案例教学,从而可以达到对知识的消化内收,最好是以分组比赛的形式来展示一下学习成果;在课后,又可以回到学生们各自观看课堂回看来弥补错过或者来不及消化吸收的知识,以便能有一个总结和升华。具体实践如下:(1)课前布置具体问题让学生记录自己遇到的或者是视频中的案例以此来导入新的知识点,导入课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程度,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2)课中教师讲解此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让学生们明确此次学习中将会学习到的知识,一定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琐碎。(3)教师通过雨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了解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情况。(4)回归到传统课堂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是分小组的,比如小组讨论,辩论赛,互相评论等多种方式,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随机发生,也可以是特意设计的,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5)教师当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测评,并带领全体学生对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总结、反思进而提高。(6)课后可以和老师进行在线互动,线上观看课堂回放,回放视频需要具有快进、慢放、暂停、后退等功能,方便学生反复灵活的自主学习。

3“经济法”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分析

3.1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应用中的优势

有效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延伸课前以及课后的预习资料、复习资料、总结资料的及时输送,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链,及时巩固,提高了学习效率[6]。课前,有导入课的帮助,学生们能及时地获取学习目标;课上,有老师的引导,及时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课后,又可以以布置的作业任务及时地巩固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步骤。此外,学生考勤只需要学生扫码进入课程,老师对学生到课情况一目了然,大大增加了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了互联网信息的支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也是简单明了,及时地了解学情,有助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案例的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上教学。

3.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应用中的不足

高职经济法课程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它更加偏向于现实经济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缺乏专业的系统法律知识,又缺乏对整个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的了解,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仅仅注重理论,不注重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律性情况参差不齐,直接导致了课前预习导入知识的情况不一,高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的学生“挂机刷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课后仅靠作业成绩不够客观,因其中还包含了与同学的交流讨论,借鉴学习等,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个人真实能力。网络上的资源展现形式存在分类不够合理,条理不清晰等问题,学生需要花费时间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不能快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点[7]。学习视频制作形式单一,功能不够丰富,视频内容繁杂冗长。

3.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应用中的建议

建议在此后的教学中,将在课前的预习情况也加入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当中。另外在线上教学资源中教师也可以加入现实经济法最新动态,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再是纸上谈兵。推送的方式可以很多,比如微视频、微短文、微测试等方式,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阅读。线上教学视频的时间长度、视觉效果等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学视频要求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说清重点,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时间最好是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同时要注意视频的节奏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性。结合整个的学习过程,将线上学习知识资源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针对每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分别录制视频。另外在录制视频的风格上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课件讲解,实操演示,白板讲解等。只有合理的展示形式,才能便于学生查找学习资料,在网上学习以及自我检测等。在整个的高职经济专业“经济法”课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在线上阶段性地加入问卷调查表,方便检测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混合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教师也能从中总结出优缺点,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灵活更改教学设计。

4结语

从进行的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吸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网络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坐着接受的一方,老师也不是死板机械输出的一方。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双方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完善了教师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深度整合。有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将不再拘泥于有限的一段讲堂时间,实现了学生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学习,轻易地获取知识。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形式,内容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应边实践边反思边完善,争取让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能够应用在其他职业教育行业中。

参考文献

[1]朱保一.考证视角下《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2(3):84-86.

[2]张新莉.高职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7):202-203.

[3]廖春晓,黄小玲.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职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会计,2020(19):10-12.

[4]王艳玲.智慧课堂:高职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1):31-36,42.

[5]刘春梅.混合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29):14-15.

[6]林何,砾苑王,文菁黄,等.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10):14.

[7]王蕾.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项目化教学改革思考[J].投资与合作,2020(5):119-121.

作者:牛佳琪 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