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路径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路径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各大企业对学生计算机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面向就业要求,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针对面向就业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展开了探讨,以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就业;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面向就业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新要求

高职计算机教学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加以完善。依据具体工作任务、过程、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形成面向就业需求的教学、实训项目。其次,为了促进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在开展计算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职业观,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在开展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锻炼职业技能,坚持围绕就业要求,增强计算机专业结构,对其就职方向加以整合,面向就业对计算机教学模式加以优化,适当加强就业教育,以便更具针对性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再次,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紧密结合计算机专业对于实践性的要求,适当增大实训教学比重,增强与企业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培养其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实训计算机教学评价的职业化、社会化,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计算机教学的日趋关注,计算机教学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实训投入不足,学生操作能力有待加强

一直以来,受制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众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设施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特别对于扩招院校而言,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现有实验、实习设备已无法满足当前计算机实训教学的要求。加上多数教师业务能力欠缺,也极大地影响了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操作能力亟待加强。

(二)教材内容陈旧,难以适应社会及学生需求

当前,计算机课程均被设置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而教材的内容多包括计算机基础、Office办公软件、Internet应用等,而此类内容在前期计算机学习中早已涉及,多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此类知识。不仅如此,对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而言,计算机基础显著高于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而当前计算机教学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加上企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现有计算机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化、理论化,无法满足市场及企业的要求,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模式僵化,无益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因此,虽然多数计算机教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但由于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未跟上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速度,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当前,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仍沿用传统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主体地位遭致颠覆,师生、生生间互动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动力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无益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考评方式单一,与市场及企业需求不适应

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考评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过分关注笔试结果,不注重过程考评与技能评价;2.考试内容受困于教材知识,仅考察共性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察内容过于单一化,无法彰显学生的个性,也难以对学生计算机专业素养展开全面、深入地考核;3.考评过程与就业、职业环境相脱离,难以适应市场及企业的需求,也出现了与市场相脱轨等问题,无益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面向就业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及企业用人需求,应面向就业,就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面向企业标准,调整教学内容

职院校旨在培养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将企业标准引入教学模式之中,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就业率。因此要求教师应全面考察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兴趣喜好,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面向社会视角、立足企业需求,调整计算机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培养一个适应于社会、市场发展的新型职业人才。以表格制作教学为例,其作为基础办公工具,要求学生必须扎实地掌握表格的制作及使用办法,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教学素材、内容,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依据职业要求,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操作运用技能以外,还应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投身于计算机学习中来。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创新,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适应市场的用人需求。如此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化就业理念,使学生提升对就业的重视度,并使其感受到危机感、竞争感,如此方可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力。以C语言教学为例,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创新。作为运用最早的高级语言,C语言在科学计算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其不仅可用来编写软件,还可用来开发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提升C语言程序的执行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解度,教学时除了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三)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实训教学

企业用人要求之中,通常将重点放在对员工计算机运用能力的考察方面,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也应全面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及企业的用人要求,着重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一方面,要求计算机教师应对当前该领域发展前沿及市场变化加以时时关注,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中,注重提升高职生的实践技能,以企业用人标准严格要求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提升高职学生的操作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快对计算机实训设施的完善,热烈邀请企业深入高职院校中,并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创设实践型教学基地,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此外,还应依据企业岗位设置及竞争情况,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课时比重,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实践活动中,教学中也应积极引入典型案例,加强课件分析,切实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配合实践基地的实训活动,使学生加强专业操作,拉近其与企业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就业精神的同时,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升。

(四)面向就业方向,改善考评方式

为了全面面向就业要求,还应对计算机教学考评方式加以优化,适当提升过程评价、实践运用能力评价力度,引导教师、学生全面提高认识,加强对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重视。不仅如此,在考试形式的选取方面,除了传统笔试以外,还应结合口试、上机实践操作考试等多元化方式,将考核重点放在应用性、实践性知识方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以外,还应面向就业需求,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师资格进行考察,结合就业岗位的指向性,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更新传统知识结构与理念,全面提升自我业务能力,由传统的“教书匠”,一跃转变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应加快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推行“双证”上岗制,还应积极聘请企业、社会优秀计算机专业人士前来讲座、教学,实现计算机教学的优势互补。综上所述,面向就业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还有助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于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还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完善计算机教学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现代化优秀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树军,李继然.以就业为指导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40—41.

[2]焦煜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5(4):122—126.

[3]陈航,何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17-119.

[4]许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4):82-83.

作者:杨冰 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