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有效控制浅析

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有效控制浅析

摘要:现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金融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也会受到金融风险的影响。金融会计能够反馈出企业在涉及金融活动时的运转效率和财务状况,作为企业在运维金融活动时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金融会计存在漏洞,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核算结算步骤不够合理,提升了企业运营风险,阻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重视金融会计的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控制措施,降低金融会计风险,从而保障企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风险防范;企业金融会计;防范措施

引言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金融会计作为金融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企业的良好发展,还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应重视金融会计的风险防控,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控制策略,优化当前金融会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确保金融会计体系具有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金融会计的主要作用和发展

(一)金融会计的主要作用

首先,金融会计主要是管控企业金融活动的运转资金,会计人员结合相关规范和准则开展财务数据记录以及管控,了解金融活动运转状态,通过核算的方式了解金融活动存在的财务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置。其次,金融会计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金融业务涉及的数据较多,会计人员需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理解,形成财务预测报告、资产管理方案和金融风险分析等文件,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有效数据。

(二)金融会计的发展

金融会计这一概念最开始是表达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会计核算的统称。会计管理人员结合会计基本管理,对银行或金融机构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和监督,并将监督记录结果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与企业高度融合,诸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涉及了金融活动。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家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对于金融相关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提升了金融工具的利用率,也拓宽了金融会计的范围。金融会计不再是金融机构和银行的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的金融活动也将作为金融会计的一部分,企业运营的金融活动将受到金融风险的持续影响。因此,企业中的金融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的运营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会计对于企业的运营治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企业金融会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会计核算部分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我国金融会计管理制度已经与国际会计管理准则逐渐接轨,但制度仍不够完善。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风险需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保障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人员在计量金融资产价值时,需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此阶段中,需要接触到大量的数据,会计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数据统计工作,有市价需求时,需要收集成熟金融市场的数据;无市价需求时,需要运用估价模型开展计算工作。这些数据的假设没有完善的标准,财务核算结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存在判断不合理的情况。与此同时,一旦不同企业对同种类的资产公允价值进行不同方式计量,那么将会出现企业可比财务信息失去比较价值,对于企业后续的战略管理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此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普及改变了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会计软件的完善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二)金融结算部分

在开展金融结算时,一旦会计人员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或结算过程中存在纰漏,将带来严重的结算风险。大部分结算风险出现在制度不够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不达标时。尽管部分企业具有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但尚未形成金融会计管理制度,结算流程不够合理,结算工作存在纰漏,为企业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

(三)人员方面

当前,部分企业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水平不达标,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比如,大部分企业刚刚经营与金融相关的活动,会计人员对于金融管理方面不够了解,尽管从业时间较长,但仍然选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不能完全掌握新会计准则。近年来,金融会计准则持续更新,对于金融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和专业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金融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承担传统的核算记账工作,还需结合核算结果对金融项目进行专业的判断和评估,分析金融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向决策人员提出预警方案。传统会计人员在面临着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内容时,由于自身专业程度不足,难以正确核算金融项目资产运转情况,也无法预警风险。此外,金融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还需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提升思想水平,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风险,降低风险对于金融项目运转产生的负面作用。企业也需引导金融会计人员,保障其能够意识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监管部分

会计监督管理作为风险防控的主要方式,审核会计核算内容以及核算结果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确保能够及时找出会计核算文件中存在的漏洞,降低会计核算涉及的金融风险。企业需在开展监督管理前,需重视内部监管制度的完善,配置经验丰富的监督管理人员,保障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五)决策部分

企业在经营管理金融活动时,需要进行多个决策,金融活动相关数据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一旦数据准确性不高或真实程度不够,将导致经营决策战略失误,对企业也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企业管理人员做出决策的过程十分复杂,数据将是决定决策方向的主要依据和相关基础,金融会计的核算工作能够提升决策需要数据的准确性,保障企业当前财务状态,经营情况能够反馈到管理人员手中。在制度决策时,管理人员还需对当前掌握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因此,一旦数据和信息失真,在实际分析阶段,就会发生失误,对应的决策也将阻碍企业发展。金融决策将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降低决策风险,才能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元素逐渐融入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逐渐对金融会计工作引起了重视。一旦企业忽视风险管理工作,将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会将降低对金融会计的信任程度,对于整个行业口碑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应结合金融风险类别,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企业平稳运营,为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金融会计监督管控

企业在运营金融活动时,会计核算及监督管理工作方面必须进行强化管理。一些企业存在表面经营和内部运营不合理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监督人员职能未得到正确发挥。因此,企业内部要具有良好的监督管理秩序。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稽查制度,严格按照监督制度,并将其与绩效管理考核制度进行衔接,提升稽查监督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时完善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与此同时,需要结合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不断革新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环境,避免出现新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应将责任落实到负责人,保证企业内部具备岗位分离,稽核机制尽可能做到交叉,各部分稽核人员相互制约,保障监督部门内部可控。此外,应对于金融活动运营全过程予以监督,对于部分一线管理人员不规范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从根源提升监督管理效果。对于情形严重的人员,应向司法机关报案。

(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与金融相关的新会计准则,并完善了相应的会计名词解释。但在部分企业开展会计核算过程中,建立会计核算制度的部门仍然对于这些准则不能进行充分掌握,制度制定时仍然听取基层的建议,制度与国际准则不相符,这样的制度也将难以适应企业正常发展。因此,企业需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方式,并且制度需与国际准则接轨,但不可一味地趋近于国际准则。例如在开展公允价值分析核算过程中,国外金融市场发展完善,大部分金融工具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价值的方式确定;而我国金融市场的定价仍然属于不完善的阶段,在开展财务报表调整时,市场定价信息将不够合理,管理人员如果直接采用市场调研数据,将导致财务报表数据失真,严重影响金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企业发展受到负面影响。此外,除了金融会计准则的执行和制定以外,还应对核算软件进行完善。企业需要引进熟练掌控会计核算以及电子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电算化核算制度,及时了解电算化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决,确保会计电算化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为后续金融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内部控制环境营造

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控制与防护,不仅仅是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核心职责,还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职责。由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将是引发风险的源头,因此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员工管理,宣传金融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重视会计风险防控工作。企业应先让员工明确自身工作对于企业会计管理的影响,确保员工了解自身的不当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样才能保障每一位员工都有良好的风险规避意识,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完善自我管理,小心行事。此外,企业需不断完善当前的岗位管理体制,引进其他各个公司的经验和先进成果,保障风险管控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开展。最后,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保障其拥有良好的风险控制和化解的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还应重视人才选拔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聘请高水平、经验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确保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会计从业人员还需具有责任心,这样能够从根源上降低人为风险发生概率,完善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控工作。

(四)保障金融决策水平

企业管理人员在防控金融会计风险过程中,不仅需要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还应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保障金融决策水平。决策阶段管理人员应重视风险预警、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规避。在做出决策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判断金融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管理层对金融核算全过程进行了解,并且对核算全过程进行掌控,不能仅仅相信数据,而是要结合数据形成方式,了解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在风险预警防控部分,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当前金融环境情况,力求做出最合理的决策。最后,管理人员应结合金融风险特征建立应急预案,设置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措施,将企业运营金融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

(五)提升会计人员职业水平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在会计改革中对于金融会计相关准则进行了革新和解释。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准则不能落到实处,准则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对于新会计准则理解不到位。因此,企业应重视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培训工作。首先,应结合新会计准则开展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理解准则中的内容,不断拓宽金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强化其对新会计准则理解。其次,应不断提升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意识和道德水平,设立对应的奖惩机制,确保能够激发其责任感,保障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更加负责认真,不断促进企业规范化发展,形成完善的企业核算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应结合培训进度,定期检测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开展会计人员素质考核工作,对于职业水准优秀的人员予以提拔,建立更为专业的金融会计队伍,将新会计准则传达下去,确保会计人员能够理解当前的新政策,避免违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督促从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自主学习,通过奖励等形式激发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学习意识,为后续的会计管理工作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落实会计责任制

企业在防控金融会计风险时,应树立责任会计理念。通常情况下,这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责任会计理念将作为防控金融会计风险的核心环节。因此,企业在开展金融会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应结合自身运营情况,依照分散性原则,采用多种途径不断化解企业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金融会计风险,并且不断强调分散责任这一概念。分散责任主要是指将整体金融会计责任分散到各个会计从业人员中,根据科学求是的精神,建立完善的、有序的责任中心以及责任体系,改变传统风险承担思想,让每一位金融会计从业人员都承担着责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在应对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时候,能够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此外,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应在这种会计责任制基础上,建立素质较高的金融会计队伍,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工作,提升会计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断规范其行为,让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金融会计风险管控过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金融会计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会计人员应不断分析当前企业运营情况,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提升职业水平,保障胜任能力。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需要重视金融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数据来源和数据生成,重视经营决策等过程,建立更为完善的制度。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各项制度管理层还应重视团队的建设工作,不断强化人员培训工作,提升整个队伍职业素质。与此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确定能够留住复合型人才,以应对金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只有确保金融会计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优势,核算准确真实,监督管理到位,决策有效才能够从根源上保障企业良好发展,合理规避金融会计风险。

参考文献

[1]简政.企业中的金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20(07):142–143.

[2]赵思栋.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1):82–83.

[3]邓一仪.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商业文化,2021(23):50–51.

[4]高望宇.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05):136–137.

作者:王佳丽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