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会计核算研究(6篇)

企业会计核算研究(6篇)

第一篇:中小商业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摘要:房地产行业在高速发展过后,现在已经开始在宏观调控和税务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调整。许多房地产公司在资金上出现短缺现象,楼盘销售停滞,一些项目出现了“烂尾楼”现象。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许多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将面临严苛的生存问题。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现状,然后分析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关注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商业房地产;税费;会计核算;问题

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通常是对企业收入、成本支出等方面进行整理、分类。但在房地产行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普通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要求。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的商业房地产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有清晰的认识,知道会计工作应该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开始投入建设项目之前就对整体进行规划。

一、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现状

目前,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要面临来自政策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压力,生存环境十分严峻。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税收,而且收归国有的土地价格水涨船高。这些房地产企业虽然以商业性的项目为主,但房地产终究不是纯粹的商品市场,在不断的压力下,资金链很难得以维持。房地产企业面对的税费和收费极为繁多。以税费为例,企业取得土地后,要交纳国土出让金、地价款、契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建成房地产项目后,还要交纳房产税、车船税和印花税,在项目允许进行销售之后,还要交纳城建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各类附加的地方税。加上企业自身运营还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要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是税费当中企业的负担最重的两项。而且在许多税收项目中,国家政策都是要求预交,这对于很多资金不够雄厚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负担更为沉重。

二、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会计核算的思路应当是对资金的总体把握,在项目开始建设前就做好资金上的预算,妥善进行规划。对资金的考虑主要以开发投入资金、税费、营业收入为主。其中投入资金和税费是在会计核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投入资金

会计核算首先应当对行业特点和资金预算有清醒的认识。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上的投入有着很高的风险,其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在市场上也属于不可控的范畴。这使得对商品房的投入要时刻关注市场信息,一旦出现了市场上的波动,企业很容易出现亏损。而对于企业来说,还有一些可控的费用支出,例如人员管理费用、宣传费用等,这些费用支出主要取决于投入的资金、人事规划等。到了项目建设阶段时,房地产商往往需要预先投入资金对房子进行装修,但经常会出现房子已经修好,销售却处于停滞状态的尴尬情况。这对于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来说有着极大的压力。为了使销售顺畅,房地产企业还要在宣传上加大成本,以使销售额达到市场预期。

2.税费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税费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房地产商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契税等与土地的成交价有关,而土地的价格在近几年处于一直攀升的趋势,并且由于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控制越来越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地价格也是只增不减。而在项目建成后,如果房子的销售成绩不理想,或者由于市场波动房价被迫下调,繁重的税费很容易使企业造成亏损。中小房地产企业往往由于资金储备不足,如果在项目建设前没有对市场进行合适的战略规划,在众多的税费压力下,资金链极易断裂。

三、针对企业会计核算中所关注问题的对策

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能否顺利生存,除了在项目开发之前对市场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还应在管理与核算资金上做足工作。企业会计在对资金的核算上应当做到准确,帮助企业做好对资金的掌控,尽量使企业的费用支出能够降低或者延后。

1.对企业收入适时延后

房地产企业要交纳的税费很大一部分与企业的收入有关。通常从收入方面控制税费的方式是延迟收入上的确认,或者在合法情况下减少一部分收入的统计。企业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应当与销售部门紧密联系,通过对企业收入的时间和金额上尽力争取调整与税费的差值,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在充分了解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一部分房产转移的过程中,国家政策规定将其视为与房地产销售相同,企业获得的收入与当地当年的同一类的房地产收入视为等同。这意味着企业可以较为自由地按照销售价格确认收入,以便于在计算税费时可以适当地税费交纳的数额。会计可以配合房产销售部门,将视同销售房产的项目所造成的收入延迟到最后的项目清算时再进行确认,这可以使企业的营业税、政府预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可以延迟交纳,以使得企业在资金的运用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缓冲时间,维持资金链的稳定。而且视同销售的项目在计算收入时可以有较为宽松的空间,最终按照收入计算税费时可以减少计算的收入额,从而降低部分税费支出。

2.适当分类核算收入

商业房地产项目中通常会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增加许多不同的物业形态,比如停车场、商住两用房等。会计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应当按照不同的物业形态区分收入,分类进行核算。这样在对不同税费的核算时,可以比较清楚地进行计算。而且在分类之后,可以对相关的增值项目进行重点核算。对增值项目的分类尤为重要,比如将装修的收入与房款的收入分开核算,可以防止增值额的过度上升,使项目的增值率加大,避免最后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多交税。而且还有利于项目当中出现质量问题时,装修质量问题与房屋质量问题不会相互影响,房子可以及时交付使用。在进行分类核算时,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要依照国家在税务方面的规定,严谨分析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较。有时候房地产企业进行销售推广时,在销售过程中加大对买主的回馈,相当于是将装修与房价统一计算。在土地增值税中,如果房产商还没有取得利息证明,房产项目的开发费用根据项目的投入成本和土地成本进行计算,投入成本越高,开发的费用就越高,这时装修的成本可以计算到项目建设成本当中。在这样的计算下,房地产商也不用交纳过多土地增值税。

3.以权责发生制核算项目开发的成本

房地产企业在土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上的负担最为沉重,而政府税务机关在这两项税费的征收中对企业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两项税费主要与企业收入和项目开发成本挂钩。对于企业来说,项目的收入一般是较为确定的,因此项目的开发成本大小对税费的影响至关重要。会计在核算项目开发费用时,应当认真研究税法,仔细分析市场,使成本规划在一个较为可行的基础上。在项目开发直到房屋交付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多家单位。而负责税收的税务机关不可能核实每一家的收入情况,因此通常对开发项目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征收。会计在核算开发成本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分类,以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权责发生制指的是在支出和收入的确认上以实际的权利或者义务已经发生作为标准,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发生决定企业在收入和费用上的归属。在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规定中,房地产开发的成本费用与是否取得金融机构的证明有关。对于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对开发费用的扣除由获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和项目开发的成本预算而决定。前者在项目开发前就需要支付到位,而后者可以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支付。因此核算时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减少要交纳的土地增值税。比如用于独立商铺的房子,对其成本按照建筑面积结转至销售的成本。用于出租经营的房子,则结转至出租类产品的核算中。

四、结束语

中小商业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行业中是较为“弱势”的一个群体,需要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应对行业中存在的各种压力。面对瞬息变幻的市场以及繁重的税务压力,企业应当提高会计人员水平,充分了解国家税收的政策法规,然后通过严谨的会计核算“精打细算”,将成本、收入和税费控制在合理范围,保持资金的充足。如此才能在庞大的房地产市场中求得生存空间,不至于因为倒闭而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文献:

[1]李映兰.中小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应关注的问题[J].理论月刊,2009,02:167-169.

[2]王津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1,04:162-163.

[3]袁灵红.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1,20:246-247.

[4]李瑶.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263+271.

[5]邓宜春.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92-93.

作者:蔡骥 单位:大连泰达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第二篇: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各产业领域均在思考如何应对和运用营改增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房地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2015年5月正式将其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这也标志着营改增与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间的关系研究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点与热点。明晰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影响,更有利于有效的制定纳税筹划、应对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营改增的基础阐释,着重于两方面研究,一是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二是房地产企业如何利用营改增带来的机遇和如何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企业;纳税

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税制改革方案,2012年首次在上海进行试点,2015年将房地产产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6年5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向全国全行业。营改增的提出对各行各业而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尤其表现在税负影响方面。房地产产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近十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由于房地产产业具有周期长、资金额大等独特的特征,因此,明晰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与纳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对企业有效纳税筹划、降低资金风险、最大化利用闲置资金和盈余管理均具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营改增的来源、演变等进行基础阐释,提出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双面影响,并提出应对影响的策略。

一、营改增概述

我国历史上针对增值税共有三次重大税制改革,但营改增税制改革是三次中最为重大的一次。在营改增前,营业税主要是以销售额为计税基础,重复征税严重程度与商品或服务的流通环节多少成正比,即流转的循环链条越长,重复征税现象越严重,这使得计征营业税的行业在产业链循环流动的过程中税负如“滚雪球”一般增长,这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成本。而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沉重的税负,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面临成本压力。因此,如何避免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成为财税研究的重点。由于增值税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各环节的增值额进行征税,避免重复征税,这可能对房地产这样周期长、环节多的产业而言获得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因此,财政部在2011年正式提出了营改增财税改革方案,本着“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将此进程逐步推进。营改增财税改革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对具有环节复杂、产业链条较长的房地产产业而言,税负的减小可以缓解房价上升,降低房产市场准入,促进小型企业进入房地产市场自由竞争。增值税的发票抵扣也在一定程度上益于房地产企业选择供应商和合作商、优化产业链,减少行业偷税漏税行为。因此,营改增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积极影响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避免重复征税、业务整合、税负、纳税意识和管理水平四方面。

1.营改增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征税,增值税主要是根据各环节增值额进行征税的,而营业税主要是根据销售额进行征税的,房地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建安成本、土地成本等,其中,材料成本和建安成本原来已经承担过税负,但是在房产销售时仍然需要缴纳营业税,造成二次缴税。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后,只需要在每个增值环节进行缴税,以材料成本和建安成本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进行抵扣,降低企业税负。

2.营改增有益于房地产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原来营业税的报销主要是以单据形式移交财务部门,而采购部门单据来源和单据类别并不进行区分,这就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繁重,业务部门的单据任务简单,尤其是在项目金额重大、项目环节繁琐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数据形式简单,但内容杂乱无章。而营改增后,不再以单据的形式进行报销,而是以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进行抵扣,财务部门只负责对增值税发票进行审核,而业务部门需要为财务部门提供合格的增值税发票。这样就由原来税票重心在于财务部门转变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协调。因此,营改增推动房地产企业的业务财务票据整合。

3.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营改增前后的平衡率为56%,即如果房地产企业的毛利率在56%以下,那么营改增会降低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利润,但如果房地产企业的毛利率在56%以上,那么营改增将会为企业带来税负的增加,经研究机构测算,我国大部分房产企业毛利率均在56%以下。根据历史文献研究发现,原来营业税时期,按照营业税5%的税率计算,综合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等后,税率为14.97%,但是,营改增后按照11%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后,综合税率为14.49%,因此,理论上营改增益于企业税负的减少。

4.营改增对企业纳税意识、纳税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营改增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会对企业的票据审核更加严格,测算更加细致,规范企业的纳税制度,对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的税务素质和税务意识更加重视,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渐关注。营改增使得企业上下形成一致的税负降低意识。

(二)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消极影响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于税负、财务报表和财务核算三方面。

1.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原来征收的营业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部扣除,但改为增值税后,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这样就增加了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甚至一些成本费用原来是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比例进行税前扣除的,但是,营改增后一些费用(如运输费用)的进项税额无法进行税前扣除。此外,一些设备等固定资产原来是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后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不包含增值税,而要包含一些如部分运输费用的相关费用成本。其次,体现在税负的变化,增值税理论上是可以进行抵扣的,关键在于增值税发票的取得,房地产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沙石、水泥等原材料和劳务费用(农民工和劳务公司)很难取得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而且这部分的金额占比较大,房地产企业的劳务费用在总工程中的占比为20%-30%,这间接增加企业的税负。

2.营改增对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资产负债表,营改增前不动产购置的营业税需要作为成本入账,营改增后不动产购置可以以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降低入账价值,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二是利润表,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增值税额需要从营业收入中减掉,降低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所述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增加税负成本。三是现金流量表,增值税发票是要在工程结束时取得,这就需要企业垫付大量资金,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3.营改增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为财务核算增加了难度,原来营业税的核算只需要按照一个税率、一个会计科目进行计算,但是增值税需要十几个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且增值税采用认证抵扣和网上申报形式,不仅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挑战,而且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应对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影响的策略

(一)强化票据管理,完善税务筹划

增值税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的原因是只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而增值额计税是通过进项税发票与销项税发票的抵扣实现的,因此,票据管理对增值税非常重要。一是尽量不要与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合作,如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和小规模纳税人,涉及到劳务时要与外包企业进行合作,需要农产品时尽量选择考虑与农户合作,因为增值税对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在增值税发票的取得时间上与合作商进行协商,不能延期申报,占用流动资金;三是要规范财务部门的票据管理,审核更加严格,对票据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防止票据暗箱操作。明晰营改增对房地产会计核算与纳税的影响,其重要目的就是更好的进行纳税筹划,尤其是成本税务筹划。一是由于房地产项目涉及金额大、周期长的特点,企业必须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交流,了解当地最新的税务优惠政策;二是可以将整个项目的开发成本进行期间分摊,这样要比一次性核算所承担税负少,同时,也可以在销售环节进行成本筹划,例如,房产与装修分离,房产的增值税税率是11%,而装修的增值税税率是6%,这样可以间接降低税负;三是由于房地产流转税是多个产业流转后的末端体现,因此,企业对房产上游产业的税务结构研究也非常必要。

(二)强化全员培训,优化账务处理

首先,企业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主体,其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税务筹划有效性。增值税的票据管理会将税务重心转移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更加注重二者的协调,因此,企业全员纳税意识和培训力度、规范票据取得和管理对应对营改增影响非常重要。其次,营改增对会计报表具有很强的消极影响,增值税要求账务要“细”,对每一个一级会计科目都要有详细二级会计科目记录,对增值税产生及抵扣环节均要反映申报。此外,企业要对“老”财务人员进行税务做账培训:一是培训计算机会计做账与税务申报,二是培训“老人”带“新人”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交接要严谨、完整。最后,要结合互联网环境,对财务信息智能化和共享化实行内部控制,避免不必要的税务与财务风险。

四、结语

营改增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重大的财税改革,它对各行各业均有重大影响,房地产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营改增对其影响也不例外。实际上,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变是一个过程,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企业内控环境均需要时间适应。所以,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市场中可能有小微企业不能适应这样的巨变被迫淘汰。因此,明晰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及纳税的影响对企业的纳税筹划、竞争优势优化与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的影响主要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于避免重复征税、业务整合、税负、纳税意识和管理水平四方面,而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于税负、财务报表和财务核算三方面。本文通过对其影响的分析,进而提出应对营改增的影响策略。但是,限于时间和篇幅,文章并不能详尽的阐释影响和对策,建议后续研究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钟智远.“营改增”将对房地产企业影响几何[J].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15(34).

[2]毛贤丰.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

[3]寿荣英.浅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影响及筹划对策[J].财会学习,2016(10).

作者:孙建华 单位:连云港正择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篇:信息化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思考

[摘要]健全有效的会计核算,能促进企业的经营成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信息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有利方面能够降低核算成本、提高时效性,但同时又会使会计核算复杂性提高,安全性和保密性风险加大等等。为使企业会计核算适应新的会计信息化背景,企业管理层要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机制和监督,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化;影响研究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会计工作出现重大变革,然而国内外会计造假事件却频繁发生,让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会计队伍的专业性产生怀疑,虽然我国财政部在监督会计核算和整顿企业经济秩序做出了不少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专家学者对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研究,并非做到完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也处于基础阶段。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显然欠缺相关理论指导,我国现行的有关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法规制度出台的较少。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部门,财务会计部门的日常工作包括:对外向投资者展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帮助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经营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合理地做出投资决策;对内向管理层提供改善企业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完整化建议。J.Motwanieral(2013)指出,如果会计行业不按照信息技术重新塑造自己的话,那么它将可能被推到一边,甚至被另一行业———对提供信息、分析、签证服务有着更加创新的行业所代替。企业自身只有改变生产运营管理模式,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骆良彬等(2012)《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会计核算问题研究》中分析了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代码体系,指出分段的编码模式被很多ERP系统总账模块中的会计科目代码采用。王棣华(2013)《浅析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会计核算》中指出在现代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下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创新出了不同的财务会计核算的模式,在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核算工作的不足以及优势的发挥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提高会计核算的时效性。传统会计核算是由人工进行记账、算账和核算,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容易出现工作错误,并增加了企业成本。信息化会计核算为企业搭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所有会计数据和业务的网上操作,所有信息即时传递,减缓了时间延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产生和提供的时效性,会计分期对企业的制约很小,管理层可以随时查看最新或者往期的财务数据,即时反复处理数据,生成财务报告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降低企业会计核算成本。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很小,缺乏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下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尤其是以会计软件为代表的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了各项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了财务信息资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了财务数据的一体化和科学化。同时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可以随时对公司会计信息进行调阅,通过设置数据访问权限,又避免了会计信息的流失,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会计成本。

(二)不利影响

1.复杂性影响。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不易于安装,而且不易于操作。有的会计信息化开发公司,开发设计的信息化软件系统过于复杂,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设计的软件具有多种功能但不细化,希望利用自己软件的功能全这一优点占领市场,争取包涵各种会计业务,其中具备的核算子系统缺乏必要的联系,会计数据不能实现及时传输,这样的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存在一定的缺点,有的软件还不易于操作,具有异常繁琐的操作顺序与层次,这样的信息化软件系统不能保证其安全性。

2.安全性与保密性影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应用的会计信息化软件都是依托互联网完成数据的传输,而这种模式本身就具有很多漏洞和后门,黑客轻易就能进入系统当中,窃取信息,改变数据,虚假信息等。现代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是依靠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的,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时,很可能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不稳定,导致会计信息的丢失或损坏,这样就会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3.基础工作影响。很多单位不重视会计工作,单位内部不具备完善的会计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具备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订了制度但也不认真执行,随意做假账,对会计报表数据任意改动。会计法制建设不能落到实处,存在大量的执法不严现象,甚至某些企业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私欲,徇私舞弊,干涉会计的行为,侵害国家财产,使国家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传统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缺乏时效性

会计核算的时效性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时效特性十分明显,企业的经济利益受会计核算的发生时间与信息供给时间的间隔影响。产生与供给信息的时间间隔越长久,企业的经济利益就越低下。然而,因为手工的会计核算手段极其简陋,导致其核算时效滞后,给企业带来了无法避免的损害。

(二)会计核算深度不够

会计核算的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水平和关联水平。通常,会计核算的程度并不是越粗糙就越不好,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经营者重点考虑问题。因为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主要使用手工操作,核算手段十分粗糙,核算深度不够,关联度低。管理者不能清晰了解各项核算指标在不同财务报表中的内在联系,内在联系被完全割断,所提供的核算内容十分肤浅。

(三)会计核算方法和指标单一

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只能提供反映单一经济内容的单一本位币货币指标,然而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下能够反映实物量指标和外币指标。传统会计模式下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但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管理者对企业成本产生的过程进行有效管控,所以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对整个企业的成长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一)企业管理层要重视信息化建设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改革时,不仅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业务中,也要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整合,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将会计信息化与其相联合,从而改良企业运行模式,精简和统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企业会计核算职员要做到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搜集和共享财务数据,以取得精确的数据,并准确完整反映出财务的日常经营活动。

(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机制和监督

要获得准确的财务数据,企业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的财务规章制度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部门内部管理工作的合理保证。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也需要建立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体系的完善。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监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一方面,成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聘请具备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组成内部审计项目组,对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审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实现内部监督。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机构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例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独立董事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针对财会人员的培训体系,应当进行有效果并且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信息化相关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实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同时,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会计人员提供便利的远程教育服务。

五、结论

在国家深化信息化改革的战略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并且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某些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企业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会计信息化数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研究,深入剖析了会计信息化环境的新形势下的影响因素,找出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从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两大方面分别提出了改善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建议,通过企业管理层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机制和监督,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企业信息化与财务信息化之间的配套建设,做好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政府积极引导信息化建设和加强对企业信息化核算的监督这几方面改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由于政府大力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了财务信息化的实施,而专家学者对于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十分深入透彻的阶段,所以对于信息化与企业会计核算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JMotwanieral.SuccessfulimplementationofERPprojects:Evidencefromcasestudies[J].Int.J.ProductionEconomies,2013(75):83-96

[2]骆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2(5):69-75

[3]王棣华.浅析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会计核算[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3(34):51-52

作者:崔鸿英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财务处

第四篇: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会计核算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帮助管理者清晰的了解企业财务情况,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健康以及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对策,希望给予我国企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在经济新形势下提高行业竞争力,获取健康以及稳定的发展,一定要更新管理以及经营理念,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寻求多领域以及多层次的合作,而会计核算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会计核算也变得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当前,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企业要以发展目标和经营实际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前提,对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进而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良好的财务管理作为基础,因此,对企业财务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核算十分必要。会计核算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可以让企业管理者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而会计核算还可以准确的反映出费用支出、生产成本以及员工工资等情况,同时,企业的采购和预算也需要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撑。可见,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十分关键,其可以促使企业合理以及科学的分配支出,调整预算,进而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会计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让企业在合理的会计制度下,制定采购、薪资以及费用的预算,确保预算的有效和精确,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意识

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要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当前,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正确的会计核算意识,影响了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2.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核算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工作基本都是在简单的制度下开展,影响了工作的有效性、规范性以及准确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企业一定要完善相关制度,进而确保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监督工作不到位

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减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数据更加可靠真实,提高会计人员的信心,实现企业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缺乏监督意识,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会计核算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开展,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对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企业想要实现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一定要强化监督工作,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4.会计基础相对薄弱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基础相对薄弱,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各方面的问题,而由于原始凭证不真实、不规范而导致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一些会计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以及制度开展,导致会计工作出现混乱、会计信息出现失误。

5.电算程度低

当前是信息的时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信息时代下,企业会计核算一定要转变观念,与网络实现接轨,提高会计电算化程度。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并不重视,依然沿用以往的会计工作模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6.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想要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人才建设是重要基础,但是,我国企业并不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难以发挥其价值。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可以促进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人才建设,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引入专业人才这两条途径,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

三、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相关影响

1.财务混乱

如果会计核算出现问题,会致使企业财务出现混乱的情况,由于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数据会出现误差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对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时,混乱的财务状况也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十分不利。

2.影响企业决策

会计核算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只有正确的核算数据,才可以对企业的资金以及财务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如果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会对企业决策造成严重影响。

3.影响企业计划

企业想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需要核算资料和数据作为重要参考,在正确的会计信息下,企业才能够制定详尽和有效的发展计划,为企业健康发展寻求机会,确保企业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如果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会导致企业制定计划不合理,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相关措施

1.强化员工会计核算意识

意识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意识能够促使人做好准确,并且指引人们向既定的方向努力。因此,想要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就要强化员工的会计核算意识,向员工宣传正确的会计核算理念,帮助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企业开展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员工意识,其可以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平台。

2.健全相关制度

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关键保障是科学合理的核算制度,因此,想要增强会计核算的质量,企业一定要建立以及完善相关的核算制度。同时,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能够促使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和规范,保证相关会计数据可以做到有据可查,进而提高会计核算的高效性以及合理性,促进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3.完善监督工作

想要促使会计核算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一定要对会计核算开展有效监督,完善监督工作。监督工作是确保会计核算质量的关键措施,能够避免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提高会计人员的注意力,端正工作态度,更加细致和认真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4.加强基础建设

会计基础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关键因素,因此,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与企业会计基础具有直接关系,企业只有对会计基础进行不断改革和推进,才能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会计基础并不是简单的将会计基础工作落实,同时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会计素质,通过相关考核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企业还要注重原始凭证,稳固企业会计基础。

5.提高电算水平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以及信息时代,因此,企业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对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与网络实现接轨,通过提高会计核算的电算化程度,进而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企业相关领导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以及办公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让企业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造和创新。

6.提高人员素质

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相关要求也十分苛刻。企业想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一定要充分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以及运用相关知识,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原动力。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提高企业软实力,进而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五、结语

会计核算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要建立以及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并且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和完善,为企业的健康以及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孙丽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6-47.

[2]李洪维,韩云霄.沧州市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199-200.

[3]于欢,李泽清,李倩雯.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7:217-219.

[4]陈敏.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151-153.

作者:苏爱莉 单位:河南电视台

第五篇: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企业的存在缓解了国内严峻的就业压力、活跃了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小企业目前现状的分析,讲述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善的方法与建议,希望对小企业会计的规范化有所帮助,让小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

对于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阶层的不同人士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我国政府和不同的组织机构也在不断地颁布政策,希望以此来支持和鼓励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其中最突出的几个文件是,我国财政部在2011年10月18日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国家对小企业的重视,但这些准则和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企业资源缺乏,经营经验不足,融资途径的选择上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问题统统都会阻碍会计工作的进展,进而对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正是因为小企业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约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不符合相关政策所规定的标准,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由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因此,对小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会计核算作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强有力的执行下去。

二、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明确

由于某些原因,小企业的产权与业主的财产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从而造成了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十分的明朗,从现实的状况来看,许多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和投资者通常是同一个人或群体,企业财物和个人财产之间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往往是彼此互相占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增加会计从业人员核算工作以及账务处理工作的难度。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方便起见,偷偷把会计程序进行简单处理,或者为了利益进行非法账户的建立,导致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此外,有些小企业直接用原始票据或凭证代替账本,又或者是准备了专门用于记账的账本,但是账本内容鱼龙混杂,不清楚不准确,导致建账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一些企业通过制造虚假经营成本等方式来逃税;在实际的会计核算操作过程当中,有部分企业不按照有关的政策制度进行操作,而是以企业自身的需求作为主要的操作依据,进行各种各样会计处理活动。以上这些违规行为将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二)小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涉及到的业务也是单一的或是范围很窄的,再加上原始资金以及后来的资金融资都有困难,所以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费用的发生,小企业通常只设立一个很小规模的金融部门,有的甚至只招聘一个或两个人从事会计工作,很明显这样根本不能建立完善的财务部门和会计制度,也就无法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就连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的财务知识是有限的,所以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供外在的税务部门或工商部门使用,而不是为了管理者进行决策时使用,这导致报表的内容并不全面充分。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对于小企业来说想要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财务会计制度是非常难的,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治理失去控制,风险监管制度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三)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

第一,许多小型企业为了节约资源,简化了很多进行会计工作时所必须的程序,不按照有关规定的方法或不依法建立账簿,或是因为没有约束可供规范或是不准备根据法律依法建立账户,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很多非法行为存在,如设置两套账户,甚至更多的账户,又或是有的企业通过虚增成本费用来减少收入或收入不入账等方式减少税收或直接逃避税收。第二,企业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不要发票,这两种的交易价格是有区别的,因为想要获取原始凭证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如果选择要发票,则意味着交易价格要被提高,反之,则价格相对较低,由此就产生了税款,税款就是价高者与价低者的差额。而小企业在资金上非常短缺,因而通常寄希望于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促成交易,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样一来可能无法取得合法有效的记账时所需要的凭证。另一方面,小企业可能由于自身的缺陷根本无法获得发票收据,因此,小企业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或者手段来获得不符合规定的收据,亦或是压根不合法的发票。第三,成本核算对象不规范。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有必要对每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确定,以确保成本在未来可以衡量。从而实现与收入的配比,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就要解决发生的成本应该计入哪里,发生的费用应该由谁来承担由谁来分配等问题。这种成本费用的确认问题,对于小企业来说是不容易的,再加上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根本不重视成本核算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无论产品的品种和规模如何,都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核算。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账目不真实,因为每个产品的成本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产品的单位成本也是不同的,不同种类的产品销售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计算的利润和损失是不真实的。

(四)小企业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目前,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和费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税收筹划进行合理避税,以减少税收支出,在这期间不可避免的是,许多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由于处理和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使得企业本来合法的避税行为演变成了违法的偷税漏税行为,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并有可能引发法律责任,使企业陷入困境。一旦这些违规操作的行为被税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检查出来,企业将付出严重的代价。

(五)不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率低

多数小企业都想尽可能的控制成本,从而有一个问题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小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小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用于存放会计资料的地方,有的企业甚至都没有安排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看管或是定期的收查,只是随意的放置,这导致会计信息严重损失,损害的程度也是十分严重,殊不知,这些对企业的长期经营管理和成长发展都是有害的,应当得到小企业的足够关注。财务报告编制率低。很多小企业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没有意识到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基本上只有在年末的时候才会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甚至有的企业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编制财务报表只是为了进行简单的纳税申报以及缴纳税款。更严重的是,有的财务报告编制出来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里面的数据也只是随意编凑的,这使得会计信息和资料严重失真。

三、针对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会计核算主体

很显然,小企业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会计准则的定义,以确保会计制度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的应用。只要是会计主体都有必要进行独立的核算。会计核算必须要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产生混淆或是交错。会计主体最为规范会计空间范围的依据。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会计主体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该企业能否进行独立核算,能够进行独立核算,就是一个单独的会计主体,反之就不是。

(二)构建完善的会计机构

第一,企业是否应当设置会计机构,应考虑的因素就两个,一是关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大小,二是经济业务的多少。在考虑经营规模时,如果小企业的规模相对来说较大,经济业务发生的频率又高的话,那么有必要成立单独的会计机构。如果企业的工作人员不多,或者不具备成立独立会计机构的条件时,就可以选择在其他的部门中融入会计业务或者委托外面部门进行记账。除开考虑企业的规模,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以及财务收支的繁简来确定要不要设置会计机构。如果企业经济运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经常发生财务的收入与支出,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选择单独设置财务部门。第二,上面已经介绍了会计机构的设置应该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是否设置会计机构还得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对于不适合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小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把会计工作融入到其它相关的职能部门中,并在相关部门设置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工作以及账务处理。在这里值得一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里有相关规定,企业必须设有会计主管的职位。这个规定是为了加强责任追究的能力,防止在出现会计工作的问题时却没有人承担责任。第三,除开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小企业还可以委托有记账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企业进行账目的登记与核算。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和人员负担,又可以解决企业会计工作的难题。

(三)改进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小企业账本建立的程序,小企业不依法建立账本或者建立账本但不规范的现象十分常见,有的是思想上认识还不够,有的是其能力有限。对于思想认识有误的企业,应该做好宣传思想的工作,鼓励企业建立发展自身的规章制度,并让企业意识到建账不是纯粹的应付上面的检查,它对企业自身发展也非常有益。针对自身能力不足的小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培训,给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上的帮助,除此之外,要加强引导,建立一个企业税务账户指导机制,明确账户之间联系。第二,关于利用虚假发票或原始凭证登记入账的行为,有些小企业企图通过以虚假的发票或者是凭证计入账簿,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增加企业成本从而少缴税款。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税务机关应该从源头抓起,在会计工作人员或企业管理人领取发票时进行严格的登记和验证,在这之后还要进行后续的跟踪管理,对于一些不法商人不顾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销售虚假发票和凭证的行为,相关部门必须坚决打击,并予以相应的惩罚。然后,对于发票窗口的严格管理也是税务机关需要做的,税务人员应按照规定实施细则,实行发票管理,地方税务机关为单位和个人开具发票,都应该要求单位或个人要提供真实发生的购销业务清单、接受劳务活动的书面材料或相关证明。第三,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对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方式和流程,经营和管理的要求也不同,自然而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在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确认时,应遵循谁生产谁承担的原则。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生产了几种产品,但每种产品又能够被划分成好几种不同的规格参数的产品时,企业应以每一种独立的产品作为核算对象,针对这种情况,最常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就是品种法,品种法要求按照不同的产品种类进行不同的成本核算。对于有的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又生产少量副产品的,应当将主要产品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与此同时,随主产品生产出来的其他副产品应被归为另一类,作为成本计算的对象,然后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来计算分类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应尽可能的做到针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应该分来来核算。第四,小企业毕竟和大企业不一样,所以在财务报告模式的选择上也可以有别于大企业。例如,对于小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可以是提供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会计重要性的角度看,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能否给管理者的决策起到有益的作用是首要的考虑因素,例如,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可能是大企业会计用户的有意信息,但可能成为小型企业信息用户的无意义的数据。因此不难看出,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就能够应付信息使用者了,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满足了,而且可以使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或多或少的具有针对性,让企业会计工作更加有序、有效。

(四)从税收征管角度促进小企业的财务规范

税收征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要学习税法和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要求纳税人员依法诚信纳税,而作为监管税务人员的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务人员的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遇到违法的,应该坚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切不可让他们存在侥幸心理。税收征管的关键是税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诚信的品质。税务人员在对小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更容易收受贿赂,帮助小企业减少应纳税额。所以,税务部门、财政、司法等部门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检查措施,严格执行法律的规定,而且要经常与企业财务部门或是管理人员保持联系,当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小企业并做出相关的说明,与此同时,始终保持对小企业财务状况的关注,在小企业遇到困难时应对其给予实际的指导。当然,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社会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对企业会计的重要影响作用,激励小企业多邀请注册会计师参与到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对小企业的财务监督和审计职能。

(五)加强会计档案的保管

许多小企业为了节约保管成本或是由于其他原因,根本不重视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小企业应加倍加强对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严格执行档案销毁程序,因为这些会计信息都是会计计量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首要史料和证据,企业必须对这些会计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和保管,这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保管的会计资料过期,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建立销毁,并在获得批准后销毁。

参考文献:

[1]孙光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文铭.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3]左桂云.“小企业会计准则”解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

[4]李军改.彭智军.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J].现代商业,2007.

[5]周一萍.“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内容略解[J].财务与会计,2012(5).

作者:夏皓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第六篇: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摘要:根据财政部当前颁布的2016年新会计准则,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职工薪酬、企业合并报表、企业税收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2016年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一、2016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2016年新会计准则具有如下的特点:其一,更加接近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优势是可以使海外投资者和海外报表使用者更加容易理解国内企业的会计报表,以降低国内企业制作会计报表的成本。其二,公允价值的运用。2016年新会计准则在房地产投资、金融工具、非货币交易等各方面都应用了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模式,主要是通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有价值和市场价值作为资产负债的的计量模式。其三,对会计业务制定了新的规范。即将原来的表外项目合并入了表内,从而进行核算,主要有金融工具、股份支付等等。其四,对特殊行业制定了新的准则,包括金融业、农业、石油开采行业等相关的会计准则,比如金融业的保费确认方法、准备金评估利率的规定都与旧准则中的规定所不同。其五,对企业的合并、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会计事项加以规范。其六,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都规定了减值的准备,即这些资产一经提取,无法转回。

二、2016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影响

1、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

2016年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影响、对后续计量方法的影响、对被投资的公司在亏损时会计处理的影响、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提取的影响以及对内容披露的影响。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影响:新准则规定核算范围仅仅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在内,而长期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不包括在内。对后续计量方法的影响:新准则规定权益法的核算范围是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拥有共同控制长期股权投资的能力、投资企业通过控制被投资企业这两种情况,从而采用成本法。对被投资的公司在亏损时会计处理的影响:原本的准则规定了被投资企业亏损时的确认是以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是以零为限制,而新准则规定了被投资企业亏损的确认,企业的亏损是以被投资企业净投资的价值减至零为限制。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提取的影响:原本的规定是企业应该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做出定期的检查,保证长期股权投资在减值时企业可以转回损失的价值,而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发生时不可以转回损失。对内容披露的影响:原来的准则规定所披露的内容包括了投资净损益、投资余额、投资计量方法、投资总额占的比例、投资损失准备等等。而新准则规定了所披露的内容有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有财务信息、企业转移资金的情况、产生负债的情况等。

2、对职工薪酬的影响

2016年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对于劳务派遣员工薪酬的处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向企业进行过服务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围。其二,对于短期薪酬的确认,即企业在原本准则的规定下支付薪酬时往往是实际支付的金额少于应该支付的金额,而新准则则有效的更正了这方面的问题。其三,加入了带薪缺勤的概念,即带薪休假。新准则中规定带薪缺勤包括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计带薪缺勤两种,带薪缺勤指本阶段内未使用的带薪休假可以在下一个阶段内使用,而非累计带薪缺勤则不可以,并且在职工辞职即使没有使用也得不到相关的赔偿。其四,离职之后拥有的福利。新准则规定离职之后的福利总共有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企业所缴纳的员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都转移为离职之后的福利。其五,报表披露存在差异。主要是在离职之后的福利上的披露。新准则对于职工薪酬的定义、处理、披露更加的科学、合理、详细。

3、对企业合并报表的影响

2016年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报表的影响在于,第一,改变了合并范围,取消了比例合并的规定。第二,改变了合并报表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包含了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分配表的变化,还包括了合并现金流量表等变化。

4、对企业所税的影响

2016年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税的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存货计价方法。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使企业可以通过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来改变利润水平这种方式起不到任何作用。其二,资产的减值。新准则使企业通过减值来控制利润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其三,债务重组。新准则对企业债务重组以及损失确认做出了新的规定,即债务重组所产生的无论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作为损益计算。这项规定对企业在税收方面存在漏洞,但是对集团企业税收而言是很有作用的。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新会计准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第二,企业对于利润的控制和税收的问题仍然存在缺陷。第三,新会计准则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第四,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职业道德等等还有待提高。

2、解决措施

对于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存中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解决。1)政府部门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对新会计准则的宣传工作、培训工作以及教育工作;在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大监督力度;在新准则实施之后应该进行跟踪分析。2)企业自身方面。企业应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然后通过新会计准则调整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对公司的管理机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四、总结

总而言之,2016年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原本的准则上做出了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在企业税收和职工薪酬这两个方面。这些改变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操作和会计的处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更加正确的财务决策。

参考文献

[1]宋芳丽.新修订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交通财会.2015.

[2]黄源源.探讨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变化及影响[J].品牌.2015.

[3]韦翠莉.探究新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

作者:石永 单位:贵州省毕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