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信息系统论文7篇

会计信息系统论文7篇

第一篇: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面临的新挑战

(一)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会计系统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

现代企业制度多元化、集团化以及呈现出的跨区域乃至跨国经营的特征,又由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人问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产生的管理问题,都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更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强化会计系统的管理职能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快企业会计系统由核算型至管理型的转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会计系统职能的转变,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支持,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实现会计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信息化增加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难度

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也为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于信息技术化的会计信息处理与储存手段,导致的财务信息失真与丢失的风险。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导致错误的重复出现性;由于财务信息的统一处理与储存而导致的财务信息风险增加;由于财务处理软件的不够智能性,导致无法识别不合理业务等。其次,由于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对授权制度的弱化,导致组织控制能力的削弱等。因此,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策略

强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有效实现会计系统职能转变,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系统信息化导致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会计职能的转变要求转变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细化的会计管理体系,并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防范要求改善网络环境,并建立完善明晰的组织制度,采取有效手段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一)强化会计系统的管理职能,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构建包含一般会计、责任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三层次会计管理体系,会计管理体系应包含一般会计、责任会计与管理会计三个层次。一般会计是指传统的会计,即对公司经济活动的系统详细记录,它是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一般会计可以实现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的全面反映,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责任会计是指为明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责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由于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内部成立较多的事业部门,如何协调、管理、监督各事业部门的运行成为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责任会计是控制各事业部门的主要形式。责任会计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成本与成果的核算和监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利,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优化。管理会计则是指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的收集积累,并向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提高企业经济决策水平。只有三者充分合作,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提高。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内容和组织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内容上:预算项目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企业具体的业务类型,将预算从分细化为具体的会计科目,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与具体性。组织上,在企业内部要建立“金字塔”型的预算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各部门预算方案的审核批准,同时负责监督各部门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适应会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

改善网络安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数据的集中化处理与储存使得企业财务信息风险暴露巨大,因此改善网络环境对防范企业会计信息面对的失窃、伪造等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改善网络安全环境,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将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层层密码,化解整个系统的系统风险。其次,对于非法入侵的用户,要记录有关信息,冻结该用户,封锁用户终端。再次,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防火墙,积极防范外来非法用户以及病毒的入侵。建立完善职责明确的组织制度。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不同岗位,同时明确各岗位的职权范围,制定科学流畅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根据本企业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不同岗位设定责任、操作管理制度等全面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利用财务软件实现各部门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最后,组织控制要遵循不相容的职责由不同人或者部门来承担的原则。如,电子信息处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分离以及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等。

三、小结

积极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控制、系统开发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系统的操作控制主要是指制定和执行各种操作标准,主要内容为完善机房管理制度,规范上机人员的资格验证,建立系统的上机人员记录日志。系统开发控制主要目的为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集中化处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其主要内容:一是在财务软件开发前充分调研企业财务工作的需求,对财务软件的具体功能要求等,使得财务系统软件符合会计工作以及公司发展前景的要求。二是在开发研究过程中,要对工作进行详实记录,以备日后审计部门的审查工作。三是财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前,有关部门要向主管部门上交详细的财务软件分析报告,成分论证给该系统对本企业的适用性以及稳定性等具体情况。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效审查与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效果,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内部控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审计工作应涵盖从财务软件的开发到日常使用的各个环节,针对开发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并监督各部门使用财务软件的具体操作过程,检查各部门的操作过程是否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

作者:张秀梅 单位:广州至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第二篇: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一、明确与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理论导向作用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离不开理论的导向指引。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理论多是一些模糊的认识或者是一些零散不系统的阐释。要想很好的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弄清楚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有其内涵很重要,如果这种基础性的理论都不搞清楚,那也就无所谓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目前,由于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的偏差,导致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以特定的财务软件为基本工具,对单位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等进行科学管理、核算的信息系统。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实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特别是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会计信息系统除了能很好的实现会计电算化功能与工作外,最重要的是能优化企事业单位的行业务管理。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是采用原始单据流管理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企事业单位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二、制定行业标准规程,规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需要从行业上予以管理和规范运作。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上,仅有少数的几个会计电算化规范性文件参考,还没有真正的会计信息系统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可供建设,这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的滞后和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多是国外设计理念,以及凭经验依据客户的简单需求来开发财务软件;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一些相对著名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但他们也只是各自为阵、自成体系,开发的软件系统组成和功能结构等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更缺乏兼容性,非常不利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行业标准与技术规程层面分析、解决,有必要制定与规范相应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

三、科学与合理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模块构成

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构成等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块构成不够科学。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至少要由财务会计、业务管理和信息分析三个无缝链接的计算机联网系统构成,才能称为是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设计。财务会计系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会计电算化”,它以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主要包括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会计报表和往来管理几个子系统,侧重于企事业单位资金流的管理。业务管理系统;就不同会事业单位来说其业务管理系统的具体组成可能不同,但其都包括业务循环、业务核算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循环子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内部原始单据为手段,对各项业务的付款循环、收款循环或得仓储物流循环等进行管理。业务核算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核算业务循环子系统中的原始单据,以及生成相应记账凭证后传递到账务处理系统供财务管理人员使用,实现了单位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信息分析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主要用于单位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支出预算、以及具体业务分析等子系统,功能在于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查询、分析、加工等信息与决策支持作用。

四、务必理清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之间的关系

依据调查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信息系统都是采用封闭方式运行,不用说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各部门之间也很少能用到对方的数据,极不适应单位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强大、高校的管理功能,有必要将其各系统进行集成,优化与再造单位的业务流程。而要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是了解与理清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明确区分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边界,科学设计子系统数据接口,保证数据流向与访问权限的科学合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业务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应该是一种双向控制联系,而信息分析系统也可以从以上两个子系统中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同样可以供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使用,有效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

作者:王珍瑛 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第三篇:会计信息系统中辅助核算应用

一、企业应用辅助核算的现状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快速普及,辅助核算也逐渐走进了企业用户的视野,得到了全面的关注。但目前企业应用辅助核算的现状并不理想,设置简单,核算单一,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在辅助核算的应用实务中,多数财务人员对财务软件本身的功能缺乏良好的认知,对辅助核算的认识不清晰、不深刻,对其设置和使用也只是简单地按照软件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对于少数已经立体交叉设置的辅助核算项目,因设置的局限性,使得数据的综合加工应用能力减弱,影响了分析效果和决策。总而言之,辅助核算的现状是认识不深刻、设置不全面、应用不广泛,导致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多角度的信息查询需求,无法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目前企业的常规做法是: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设置为客户核算;其他应收款分一级明细科目应收单位款和应收个人款,分别设置为客户核算和个人核算;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设置为供应商核算;应付职工薪酬设置为部门核算或个人核算;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设置为部门核算;生产成本和在建工程设置为项目核算。这些比较单一的设置,虽然满足了稳定、简化会计科目体系的要求,但要达到减少工作量、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目标还远远不够。

二、深度挖掘辅助核算的管理功能

如何在现有的应用基础上,深度挖掘会计信息系统中辅助核算的管理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有目的地设置辅助核算,真正地实现企业的高品质管理,是现阶段要探究的内容。下面从会计科目的角度出发,突破性地设置辅助核算,以期满足企业提供多元信息的核算目标。

2.1销售收入的深度挖掘

2.1.1销售收入的单一设置

经济利益的流入即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和分析,可以客观地了解客户的购买能力、产品的贡献能力、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部门的业绩等。将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客户核算。可以根据企业和客户的销售交易情况,将商品销售进行流向分析,来反映各客户的购买排序和比重情况,将客户按客户价值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这样企业才可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财力放在高价值的客户身上。关注目标客户,剔除负价值客户,从而可以减少操作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永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将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项目核算。根据企业的分析目标,将不同的分类看成项目。如不同系列的商品、不同的销售渠道(经销、直销、代销;专卖店、大卖场、连锁超市等;客户、企业、个人客户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段,都可以看作项目。当企业需要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来准确掌握整个企业销售收入的分布情况时,就可以将各地区看作不同的项目。当零售企业需要分析不同系列商品的贡献度时,就可以将日常用品、家居、文具等设为不同的项目。记录各类客户的采购频率和购物结构,分析客户的需求动态和发展趋势,使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对客户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将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部门核算。当企业的销售部门不止一个时,可以将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部门核算,对部门业绩的考核可以作为各级销售经理和业务员绩效评估的依据,同时要找出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分析原因,为未来的销售计划做基础。比较各部门的销售收入,找出差异,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2.1.2销售收入的交叉设置

对主营业务收入辅助核算的单一设置,使人们清楚了分析销售收入的角度。这样从简到繁,立体交叉设置辅助核算,才可以轻松地掌握分析销售收入的思路。将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个人核算和项目核算。这里的项目指的是不同类别的商品。通过这样的设置来反映不同业务员、不同商品的销售情况。首先,可以多角度地对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各业务员对不同商品、各业务员对所有商品、各商品对不同业务员、各商品对所有业务员的销售情况的统计分析。其次,可以多角度地对销售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对各业务员、不同商品的交叉趋势分析以及对企业销售总额的趋势分析,便于企业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最后,可以多角度地对销售情况进行比例分析。对各业务员和不同商品的交叉构成比例分析,便于企业把握重点,制定符合企业的营销策略。将主营业务收入设置为部门核算和客户核算。一方面,可以衡量企业与客户的销售交易情况,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达到双赢状态;另一方面,可以统计分析部门的销售业绩,便于奖惩,加强部门管理。通过辅助核算功能可全方位地实现对部门和客户的信息查询。首先,横向可以查询不同部门对同一客户,不同部门对不同客户的销售情况;其次,纵向可以查询往来客户的购买能力、信用额度等信息;最后,综合分析部门和客户对销售收入的影响,找出优势继续保持,找出不足努力改善。

2.2管理费用的深度挖掘

2.2.1管理费用的单一设置

开源节流,才是企业利润增加的关键。在提高营业收入的同时,还要降低成本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各项支援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与企业的每个部门和员工都息息相关。加强管理费用控制,进行责任成本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管理费用设置为项目核算。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既繁多又杂乱,存在企业人员将个人费用以企业名义报销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将汽油费、通信费、福利费等管理费用下设科目设置为项目核算,可以对相同会计期间内的费用额度做分析,找出费用异常的时间段以及费用异常的原因。例如汽油费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企业可以通过辅助核算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是有外地业务的原因,还是油价提升的原因,还是报销人员多报费用的原因。分析费用的异常,加强费用的控制,将节流具体到费用的方方面面并持之以恒,才真正加强了企业的管理。

2.2.2管理费用的交叉设置

将管理费用设置为部门核算和个人核算。可以对企业不同时间段的耗费情况做出多角度的分解,找出耗费变动的真正原因。同理于主营业务收入的部门核算和客户核算。首先,统计分析各部门、各人员的耗费情况。其次,对各部门的费用总额、各人员的耗费情况进行趋势分析。最后,对各部门以及部门各人员的耗费情况进行构成比例分析。结合管理费用明细账,分析是人员变动导致工资福利、办公费大量变动,还是为打开市场导致差旅费、客户招待费增加,而部门的查旅费、招待费的增减与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是否同方向变化等可能出现的原因。

2.3其他科目的深度挖掘

2.3.1销售费用的交叉设置

将销售费用设置为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分析不同部门对同类型项目的耗费情况,同一项目在不同部门的费用分配情况,与以往的耗费情况作对比,查找增减变动的原因,预测以后的耗费方向,为日后的销售策略做铺垫。销售费用和销售额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项目核算,将销售费用和销售额紧密联系起来。销售费用是否超出预算,销售额是否达标,比重是否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内,通过项目的实施原因、实施人员、地点、类型等来做详细的分析,制定销售策略。

2.3.2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单一设置

将待处理财产损溢设置为项目核算。对有些企业来说,很多资产的报废申请提出与批准答复相隔很长的时间,每年的资产清查或决算都要重新明确此科目的组成内容。通过该项设置,待处理资产的名称、规格、金额等信息一目了然,极大程度上减小了误差,降低了工作量。

作者:卢舒杰 柳杭 杨宁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

第四篇: 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

一、会计信息系统及相关课程教学重点和教学要求的界定问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前,会计信息系统及其相关课程中,《基础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综合实验》、《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学要求较为清晰。《基础会计学》教学重点是会计的核算方法,如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教学要求是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企业财务处理。《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重点围绕会计要素来展开,包括:货币资金的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存货的核算、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报表的核算。教学要求在于了解产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熟练掌握要素费用、综合费用的核算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掌握品种法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材料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各种费用项目的归集与分配。《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要点包括: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管理及安全,数据库,信息技术概论。金蝶、用友软件的操作。教学要求: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以及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编写部分具备基本功能的会计核算功能模块,掌握财务软件的处理原理和应用方法。具有熟练运用、维护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高级财务会计》结合我国会计的实际情况,对财务会计学未涉及或深入论述的一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研究,弥补一般财务会计学的不足,从而与一般财务会计学共同形成财务会计学的完整体系。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特殊经济业务、特殊会计事项和特殊行业的会计理论与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处理特殊会计业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外币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租赁、债务重组、或有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会计综合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将所学会计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通过手工模拟,让学生学会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及方法;掌握填审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的业务技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后,由于会计核算工具、信息载体、记账规则及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以上系列课程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的界定显然存在内容陈旧、重叠、无效等问题。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

为解决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后,会计信息系统及相关课程教学重点、教学要求中存在的内容陈旧、重叠无效等问题,有必要重新设定会计系列课程,界定各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要求维持不变。《会计信息系统》分设为《会计信息系统基础》和《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两门课程。在课程定位上,《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主要解决会计信息系统入门知识和技能,以获取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达到会计从业资格会计技能要求为目标。讲授从业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计算机基本操作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五大内容。《会计信息系统运用》则强调会计信息系统拓展知识和技能,以宽口径方式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将基础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会常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及软件处理能力。在内容分配上,《会计信息系统运用》拟以金蝶系列财务软件和用友财务软件为例,分别编辑适应小型企业的金蝶KIS软件、用友通软件,适应大中型企业的金蝶K/3软件、用友U860软件四个教学案例,从建账、账套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工资处理、固定资产处理到期末处理及进销存处理八大模块的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学生水平及专业课程要求,实验中有关的项目可以根据授课对象及课时数灵活选择使用。取消《会计综合实验》课程,将手工会计模拟并入《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课程。设置一套特定会计数据,同时应用于手工会计系统和电算化会计系统,实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的融合。学生使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相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致的会计信息。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明了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减轻其他课程的压力,提高课时的利用率。会计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储存和处理,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向使用者输出所需会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管理、预测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教学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以外,需要更多地使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体验式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软件初始化过程中,要求学生拟定会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会计单位名称、软件应用模式、账套参数及基础资料等。在会计处理中,虚拟会计单位的各类业务,包括:外币类业务、存货类业务、往来类业务、多项目核算业务;固定资产业务、自动转账业务等。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会计软件操作技能训练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不同系列(金蝶、用友)不同版本(kis/k3/t3/u8)的会计软件完成建账、账套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工资处理、固定资产处理、期末处理及进销存处理基本模块和辅助模块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得出及时、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代入角色,体验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员、审核员、记账员及预算员、资金管理员的工作内容。无论是一个学生在一个账套内依次完成不同角色的转换,还是几个学生组成团队分担一个账套中的不同角色,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完成技能训练。

经过以上改革,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理论及技能初中高层次得以清晰、内容相对更规范。特别是通过整合,把手工会计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加入会计信息系统,学生使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相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深刻体会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证账表处理中,手工填制凭证与计算机制单的区别在于:手工填制凭证只需在第一条分录书写摘要,计算机制单必须给每条分录输入摘要,计算机制单可以通过辅助录入窗口丰富凭证反映的核算内容;手工环境下,所有经济业务发生后都需要手工填制凭证,计算机环境下除制单员录入凭证外,计算机功能模块会自动生成凭证,如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增减变动、期末损益结转、存货的收发存等;手工环境下,会计工作存在证证核对、证账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以及表表核对,计算机环境下只要凭证录入无误(保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相符)、表格公式设置正确,会计处理中的记账、报表生成瞬间即可完成,且无需证账表核对。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融合的关键在于特定会计数据的设计,要保证学生使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相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致的会计信息,设计会计数据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初始数据必须尽可能详细。比如固定资产资料中必须列明资产的原始价值、累计折旧、预计残值、用途、入账日期及使用年限等,便于电算化处理时自动计提折旧;往来业务必须列明业务发生的时间、业务编号、摘要、往来单位、发生额及余额,便于电算化处理时的往来核销;期初在产品成本必须列明各成本项目的详细资料,便于电算化处理时生成生产成本明细账;存货必须列明数量、单价、计量单位、计价方法等,便于进行存货数量金额核算;除具备单位基本信息外,还需要设定部门档案、职员档案,便于工资核算。二是要合理确定会计期及分段业务内容。目前,各高校使用的会计软件均为教学版,只能处理不超过三个月的业务。要明确分段业务的处理流程,例如损益结转前必须完成损益类业务凭证的审核与记账等。三是设计的会计资料要便于使用相同的会计处理组织程序,例如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组织程序既适应手工环境也适应电算化。手工环境适应的汇总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组织程序和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组织程序,电算化环境已经不再使用。

作者:刘明飞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第五篇:会计信息系统的国际化与网络化

一、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通用性差。目前开发的各种会计信息系统,基本上包括账务、往来账、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报表等模块,主要功能是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记账和报表处理效率,功能大同小异,应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用性较差。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衔接性、数据共享性差。由于多数系统软件都着重开发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对于成本核算、市场预测等功能开发力度小,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自动转换数据格式,不能实现数据共享,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使软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但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信息还不能完全共享,使现有的财务提供的信息单一、滞后且缺乏前瞻性,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三)会计信息系统实用性不强、可操作性差。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核算,并没有实现预想的管理、控制及预测、决策功能。现实情况是一些功能用不上,而需要的功能不具备,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会计信息一般以表格形式输出,比较单调,操作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

(四)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工作薄弱。实施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建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系统管理也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加快会计信息系统国际化与网络化的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系统国际化进程的措施。

面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比较会计。一是系统应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多国语言和多币种核算,可将会计信息按照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者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互转换、翻译,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二是全方位开放体系,支持电子商务。国际财务软件支持各大型数据库系统,还支持各种网络操作平台以满足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对金融、财税、审计和第三方软件对接或者与企业前台交易系统的衔接,都能开放和兼容,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及其全面的开放性。

(二)加快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进程的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2.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网络安全在技术上对整个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目前常用网络安全技术一般有安全网关(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隧道技术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加以应用。

3.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智能化。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以顺应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努力使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向更高领域发展。企业在完成DOS向Windows平台过渡后,可加大对0RACLE数据库的利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对Internet的适应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的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在人才选取方面,网络会计管理人员不应当仅仅具备专业知识,还应掌握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安全知识,此外,最重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作者:陶虹 赵华 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第六篇: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探讨

一、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

1.1技术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某种技术,这些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就是技术风险。

1.1.1软件带来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软件的设计者与使用者并不是同一个人,软件的设计者并不能够完全了解软件的使用目的与使用规章,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缺陷,使会计信息系统产生风险。

1.1.2运行维护带来的风险

软件在开发或购买之后伪劣适应软件环境,需要对相关的使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全部由计算机完成,运行中发生的错误会导致会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1.1.3计算机口令权限存在风险

会计电算化实现之后,很多业务的操作和权限都是通过口令来进行授权、实现的,这些权限口令又全部存放在计算机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全性,有潜在的风险。如果有人非法得到了这些口令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并没有像手工做账时把代表授权的印章进行保管那样安全。

1.2操控风险

1.2.1操作风险

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有了很大的变化。手工操作过程中,在复核的时候能够发现一些简单的错误,修改也较为方便。但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大都是计算机的软硬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会计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会计原始信息的输入。错误的指令或者信息输入很不容易被发现,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错误修改方面也非常吃力。而且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错误信息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出现错误。

1.2.2数据操纵风险相关人员操纵和破坏会计数据所带来的风险就是操纵风险。为了集中存储与加工数据,一般在会计信息系统中都采用权限集中的管理办法。这种权限集中的管理办法采用了集中的数据库技术,导致了数据容易被操纵和控制,增加了数据操纵的风险。手工条件下的数据则不容易被操纵和控制,因为,这些数据都有不同的人员进行专门的保管,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1.3安全风险

计算机环境下,数据使用及存储方面的风险就是安全风险。

1.3.1数据存储风险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都对温度、湿度、防尘、防磁等有着特定的要求,如果不能够满足这些特定的要求就可能会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或者程序的损坏。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病毒不断猖獗,会计信息的共享与分布等情况,加大了会计信息收到攻击的可能性,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损失。

1.3.2社会道德风险

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非法侵入或者破坏,再加上仿冒、窃听、病毒、截收等网络信息破坏手段,导致了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风险。有些程序设计人员与专业工作人员利用工作的便利,对会计信息的服务程序进行修改,以谋求非法的个人私利。程序设计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对于计算机舞弊的线索一些非专业的人员很难发现,即使是专家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些非法的内容,这类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1.4岗位牵制风险

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自动化、效率化的特征,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使得会计工作人员比之前大大减少,各种业务的核算手续均由计算机来进行,使得会计手工做账时那种通过岗位分离而实现的业务牵制的形式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性。岗位牵制的失效,可能会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风险。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

2.1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要完善

计算机软件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系统软件和一部分应用软件都需要从外部进行购买,为了确保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安全,在购置这些软件时要对软件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可靠程度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对购置的这些软件进行审核时,要确定这些软件符合安全标准,还要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核而且具备详细的操作说明才能够购买。如果要采用单位自行研发的软件,必须要对这些软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在研制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开发完成后要及格过有关部门的评审、鉴定并有齐全的文档资料之后才能够投入运行;软件要通过试运行的验证之后在投入正式运行。在源头上对这些进行控制,防范会计信息系统风险。

2.2会计信息系统操作要规范

2.2.1规范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

在遵循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规范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通过操作日志加强对每个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的规范。操作日志就是将当日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的人员、姓名、时间、内容等进行记录;对已经结算完毕的账目和日记账设置不可操作的限制,如需修改必须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冲正或补充登记,从规范人员操作来保护数据的完整和真实,防范会计信息系统风险。

2.2.2加强对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控制

数据整理、输入、处理、通讯、保持、输出是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部分,这些环境都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会计信息系统数据输入主要是依靠人工输入来完成,输入前还要人工进行审核确认,信息系统处理后得到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数据输入时的准确度,因此要保证数据输入时不出错;数据输出时大多采用磁性介质,而这种介质又会使数据容易泄露而不被发现,会计数据是企业的绝对机密,泄露之后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不管会计数据用何种形式进行输出,输出完成之后都要妥善的保管。通过上述方式在数据的输入和数据输出方面加强管理,防范会计信息系统风险。

2.2.3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

会计业务数据的处理结果取决于其他业务的处理结果,具有时效性。要建立内定期检查制度,对会计信息账务系统处理、审核费用签字、凭证附件等会计资料进行定期的检查。对计算机内部数据进行审核,看其是否与书面材料一致。要利用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病毒查杀。这对计算机犯罪非常隐蔽的特点,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和威慑作用。

2.3确保数据资源安全

信息技术会不断的发展,网络环境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针对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不断地探索。如企业设置限制数据库访问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备份数据加密并定点存放、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等。

2.4内部控制要加强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完善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提高企业防范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技术。企业应该合理的设置岗位,岗位是设置不仅要满足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要求,而且要满足企业会计工作的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在岗位分工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同的人员或部门来担任不相容的职位,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或部门共同处理同一事项,使人员、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监督、相互印证,通过内部牵制的加强来防范舞弊、欺诈等风险发生。

2.5培养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以及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培养大批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规避会计信息系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促使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但是也会存在着一些风险。本文从技术、操作、安全、岗位牵制等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了总结,并找出了存在这些风险的根本原因。在分析风险与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会规范计信息系统操作要、确保数据资源安全、加强内部控制等防范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甚至消除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作者:李香石 王海东 单位:佳木斯大学

第七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

1.1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差。在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对于各种分散性的交易数据经常都是被集中的进行统一的存储,一般都会统一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中央存储器里面,这样就使得会计的数据泄露和损失增加了很大的风险,再加上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数据进行访问处理,因此对于相关的核心数据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被进行非法的篡改、访问和泄密,对于内部风险的控制难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增加了不少。很多时候由于受到人为的或是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使得企业的会计数据得到一定的泄露、篡改或是破坏,或是因为多样性的信息来源,使企业的数据信息遭到泄露,缺乏相应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1.2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大。虽然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时候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都只是个形式,归根到底这主要还是由于对此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大,不够严格。例如在进行记账的时候,要利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工的操作按照财政部相关的财务规定来说,必须是要符合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条件,并且还需要有相关财政主管部门的批示,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大部分的单位在记账的时候没有达到客观条件也未曾经过相关财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就直接使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记账。使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记账实际上是需要有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的,但是有的企业在内部就没有建立相关的控制制度或者是有建立相对应的制度却没有很好的根据制度执行。

1.3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判断力。目前,在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有很多对于计算机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其操作能力就特别的差,更别说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对于更具高层次的内部控制工作更是无法说起。由于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无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时候即使发生了风险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再加上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意识相当的淡薄,而各个部门之间也缺乏一些必要性的沟通和协调,所以当出现问题信息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无法抓住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重点,也就无法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加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2.1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使内部控制风险降低。对于如何对财务制度能够进行监督和进行健全的核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内部审计,这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通过对内部控制工作按照管理和制度进行行之有效的审计,对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发现,从而使管理工作中薄弱的环节能够及时的找出,对于被审计的单位进行管理的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其的管理工作水平,进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将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合理的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对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展有效的审计,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将风险大大的减少,保证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安全正常稳定的运行。一般来说,在现阶段使用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有对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对会计数据文件进行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设计、综合性审计和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

2.2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操作规划流程。在现阶段,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像以往一样就是一贯的进行守旧,没有变通,现在的会计工作必须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要与经济形势的现在发展形式相适应。因此,为了能够使会计行业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就应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在此基础之上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功效和功能进行积极的建立和完善,并且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性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作为工作指导,将操作的规程作为工作的具体指导方针,从根本上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的进行完善,促进会计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想能够对现代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能够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灵活的应用,那么就不能只是单纯的满足于在对表、对账的核对上,这在现代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中只属于相当小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除了要将各种所必要的会计知识进行充分全面的掌握之外,还要对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理论进行更加努力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原理有所了解,也能够明白数据其的具体组织存储方式。只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够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加强和发挥,才能够使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水平以及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了现行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企业能够在经济社会中得到发展和立足,对企业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工作进行加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对企业的内部结构具有完整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才能够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游洋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