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究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使命,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加强完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使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具体提出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高职学生

职业教育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供给侧作用,基于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人才培养环节,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创业就业能力作为职业能力提升的核心。因此,相关高职院校要提高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基于课程体系改革、核心素养、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促使会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更好满足社会实际岗位需求。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点看,更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确保学生通过专业化的教育培养,更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社会企业岗位对高职会计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会计专业学生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切实将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基于此,高职院校加快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基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来看,高职院校有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加快更新了会计专业学生知识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满足会计专业学生考学、参加工作需要,尤其当前企业中对会计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要求会计专业人才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专业化素养更高;基于此,为培养大量的会计岗位主力军,高职院校基于职业教育背景下加快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就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情况看,课程体系不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会计岗位之间出现脱轨的现象,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较差,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致使会计专业毕业生遭遇就业难困境;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岗位工作中,再教育和培训难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会计岗位工作中,彰显自身的道德观、金钱观等,运用自身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推动会计岗位各项业务的开展;高职院校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取得一些成绩,然而在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未能清晰化定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未积极引入企业会计项目案例融合教学,渗透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制约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的整合,积极引入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结合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然而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定位上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降低了学生在会计岗位的竞争力水平。同时,高职院校未结合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设计会计课程,重视财务预算方面的教育教学,忽视了学生会计学生管理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际参与教学活动中,较少接触实训课程,致使会计专业学生与企业会计岗位需求出现偏差[1]。另外,高职院校未能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性较强,忽视了会计专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计专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并且高职院校未建立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难以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专业素质等方面的信息;基于此,高职院校要树立新思维、新理念,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新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制定明确的会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任务。

三、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高职院校要基于会计专业学生自身学习需求,结合企业会计岗位人才需求标准,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的对接,加快推动校企合作办学需求。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上要积极进行转变,树立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培养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推动会计课程升级。基于开放的线上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要积极进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加大校园局域网建设,依托互联网载体,加快碎片化资源整合,搭建班级学习平台,实现优质的会计课程资源共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线上课程的开展。可增设外贸会计课程、开设连锁企业会计课程、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等课程,旨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灵活应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要针对我国当前国际汇率和出口退税等实际问题,加强渗透在学生实训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外汇业务核算、出口货物退税核算等相关业务能力;加强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会计课程设置,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在课程体系更新过程中,掌握会计专业技能[2]。

(二)搭建校内会计专业学生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模式下,要不断加快校企团队建设,积极打造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服务,将企业会计岗位业务实例引入到校内项目教学中,确保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加强与企业岗位需求上的衔接;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拓宽会计专业学生学科领域;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台,促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育环节,促使教育公平,为高职院校会计管理型人才培养提教育资源支撑。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会计操作设备、软件等,建设多媒体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企业职业工作场景,确保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验企业会计岗位属性和工作性质;刷新会计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知。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将“考证”与就业相结合,在实训环节设计上,要具体结合地区行业能力需要,将行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引入项目中,可就行业岗位需要创设会计实训课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生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制作等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提升会计职业能力,进而提高人才竞争能力;扩大高职学生的就业面,更好满足不同职业岗位需求,并逐步打造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中蕴藏了专业素质较高的会计类人才,具备较强的职业实战经验;高职院校则是拥有丰富的理论学习体系,缺乏真实的工作场景和职业技能,企业中恰恰拥有这些宝贵资源,制定了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员工晋升制度等,基于此,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可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多样性教育;互相促进,共同为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贡献力量;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输送率,学校定期安排实习生到企业中学习和培训,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并在企业“师父”指导下,更好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会计基础知识的验证;为学生日后考学、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智能化、信息化财务跨级软件和设备,认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紧跟行业职业岗位步伐;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实习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企业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学模式,拓宽实习生会计专业领域的知识面,为实习上提供专业化的岗位培训,渗透大量鉴证、审计、税收、企业会计、管理会计、破产清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更新实习生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企业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加强实习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实习生提供真环境、真实干、真项目学习场景,进一步扎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并在实际场景应用中,加快系统性知识的输出,有效强化了“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的融合度;同时,企业在实习生实习结束后,运用评价机制进行评定和成果考查,考核实习生是否满足职场需求、是否具备执业资格;确保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受益匪浅,自身专业化能力切实得到提升,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好完成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对接,提高人才利用率,避免人才出现人才过剩现象。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会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要结合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优化会计课程体系,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在教育教学层面上,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结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积极将企业项目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加强学生与企业会计岗位之间的衔接,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型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0(16):189-190.

[2]张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智库时代,2020(06):180-181.

[3]李晓娟.Y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作者:陈巧会 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