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摘要:现代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腾飞,而全面信息化的实施则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契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无论是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阶层,都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实施高效全面的信息化建设。但是现阶段信息化实施的进程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寻求高效的信息化普及方案对于大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国际化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财务数据真实性;信息系统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管理逐渐从过去的以人为基础转变成以人和信息系统共同为基础的内部控制。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并实施了对企业管理信息提供的建设之中。信息系统开发者对企业的需求做了大量调查、沟通和分析,按功能需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业务的过程管理,即实施计划、过程记录、进度控制和数据分析的实时动态管理;另一种是核心资源的结果管理,即人、财、物等易违规环节的严格审核与管控。又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概念,是一个贯穿某具体项目建设和运维阶段以资产为主线的数据信息平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数据量大而全,任何数据修改痕迹和周边数据都可能成为事故调查的线索;二是录入快而实时,日志式记录(应该是秒志)才能使数据的生命真实、完整且流畅;三是查询多样化,可以时间点追溯当时所有数据项的值,可以某数据项查其历史变化,可以单体工程或物资查其各时间点的某数据项的值(状态)。落后的信息技术生产及管理模式,不仅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限制了经营信息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使得大量商业信息白白流失。提升企业市场信息的获取、处理及管理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于生产经营能力较弱及缺乏必要信息技术人才的企业来说,为使其全方位改善经营状况,建设高效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已是迫在眉睫。

二、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活动的促进作用

国有企业的管理与某些大型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相比,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手段较为原始,电脑只是简单替代了手工,目标设定缺乏数据支撑和依据,计划编制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成本控制与进度跟踪脱节,各项制度和流程不健全,现有制度得不到落实,激励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活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精细化管理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选择性地梳理、再造某些制度和流程,完善、修订、详尽这些制度和流程,还要针对某些具体项目制定工作分解结构(WBS)、组织分解结构(OBS)和成本分解结构(CBS),最终编造成册下发,让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精细化成果促进信息化开发,信息化应用促成精细化运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精细化已经完成,各项制度和流程已经建立并经验证可以顺畅实施。同时,信息化应用也使精细化的各项制度和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方便快捷,更有效率。

(二)目标成本控制的提升

目标成本的计划一直缺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靠人的经验。实际成本的也只是靠传统的、简单的报表获取,错误率较高,纠错成本较高。信息化应用之后,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能实时比对,同时,实际成本也与进度跟踪挂钩,更为准确。

(三)管理视图的提升

以前决策者只能看到下属上报的报表和简单的管理视图。经过信息化平台开发者的处理,决策者能看到管理视图更多了,形式丰富多样,也更快了,只要报表上报,管理视图自动生成。

(四)考核与激励的提升

绩效考核系统应用后,无纸化考核节省了时间和纸张,考核结果系统自动计算、公开透明。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和反馈信息更为关注,考核结果可以用于薪酬分配和晋升通道,起到了明显的激励效果。

三、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途径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不仅为企业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为整个经济市场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以下就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途径进行详细分析。

(一)以科学为依据,全员参与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工作作为信息系统建立的最根本工作,系统开发工作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因而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全员参与。就是首先需要用科学的意识和标准去规范系统开发过程中应该遵从和利用的条件,如管理层的重视、资金投入、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都将影响系统的整体开发进程和开发效率。此外,一个完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全员的参与,能够使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拓展。高层管理层制定系统的战略目的,中层管理层及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开发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及经验为系统开发提供建议。这样不但保证了系统的开发,也培养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开发过程的科学化、标准化

科学化、标准化即要求企业根据系统开发的需求情况制定开发过程化管理,充分的利用当前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工程管理办法,明确系统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开发重点,制定阶段计划,规划好阶段工作进度,确保工程计划执行的检查与调整。同时也要遵从技术管理标准,对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安全管理。此外,工程化、标准化管理,可实时对系统的开发的目标、预算、进度、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所有的文档和工作成果都要按标准存档,对后期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扩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合理配置系统,确保信息化人才投入

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一项巨大工程,一旦出现系统功能和其自身生产经营模式不同的状况,后期的工作对其自身来说也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因而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系统的配置情况,确保企业高层对于战略的把握,内部信息化人才的积极参与。系统的管理配置也应同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一样,战略、策略、战术、底层生产控制层逐层实现业务管理和信息沟通,比如在具体的数据库管理中可利用云计算,在生产环节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对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挖掘处理,寻找最优的生产方案。此外,每一层的良好信息交流都离开信息技术的保障,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信息化教育,提高员工的信息化认识水平,才能从根本提升系统后期的运行效益。

(四)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

开发计划通常主要包含:可选择的开发方式、具体的开发方法和系统开发过程的资金预算等。要开发出先进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就必须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开发方式,社会发展迅速,技术亦是日益更新,只有最新的技术和开发方式才能尽可能确保系统的效率。其中,现通常使用的开发方式有以下四种:1.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2.委托具有一定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进行开发;3.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方式;4.和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进行合作共同来完成系统的开发任务。对于企业来说,资金也为影响其经营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开发管理信息化系统也是一项比较耗时、耗财力的工程,因此在系统的开发前期,一定要做好系统的开发资金预算。

四、总结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各行各业的数据种类和数据量都呈现指数级的增长,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从管理的角度看,信息化对企业方方面面进行管控后,导致战略、机构、管理思路和方法不能随机调整,削弱了创新意识。所以,那些面向市场竞争环境的国有企业,要慎重使用信息化,不是所有企业不论规模、战略、性质、所处行业类型和地位都应建设庞大的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分挖掘经营数据资源,能有效提升其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能力,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升级,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保证企业运作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于静,吕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的思考与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

[2]周东海.企业信息化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China'sForeignTrade,2011(12).

[3]张延斌.成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素[J].中国招标,2011(33).

作者:李宁 单位:中色卢安夏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