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篇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开放性,自由性的平台。正是互联网独有的特性,使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信息,学习和交流思想。但是,由于国家网络监管部门监控水平不足,国家网络立法跟不上等原因,致使“黄赌毒”等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在网络上屡禁不止。由于社会的不良竞争,网页弹窗不断,其内容多为黄惑和网络游戏,深深毒害广大网民。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例如,国内外的“有心人”钻国家网络监管的漏洞,利用网络疯传“穿墙软件”———“自由门”(软件)、“GoAgent”等,通过网络信息误导,诱导等方式扭曲高等院校学生的“三观”。总之,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式信息,部分不良信息具有诱惑性、欺骗性和攻击性,进一步加剧了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会危害网民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而危害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可见,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四)与网络接触的学生群体的自身缺陷与不足网络资源纷繁复杂,有利于学习的,利于生活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黄赌毒”,“和平演变”等种种不良信息。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大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它自身存在着种种不足:其一,高等院校学生自制能力有限,辨别能力弱,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受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不同价值理念的冲击,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其二,高等院校学生好奇心重,接受能力强。在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事物时,或许能抵制一时的网络不良诱惑。但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未必最终能抵制了网络的不良诱惑。其三,高等院校学生自尊心强,当受到委屈和不满想要发泄时,网络往往成为学生发泄的平台。但是,网络是虚拟的,缺乏相应的管制,学生以匿名的方式通过谩骂,打暴力游戏等途径发泄自己的不满,这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同时,学生时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只有关注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解决网络带来的各种弊病。

二、当前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难

(一)对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有部分进步,但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等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只是为了迎合国家的大趋势,学校网站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只是摆设,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其充其量是形象工程。同时,部分高等院校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所谓。另外,部分高等院校对学生的上网行为仍旧采取封堵的策略,不是通过网络的手段教育学生,而是教育他们远离网络。殊不知,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和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味的封堵导致的将是相反的结局。“思想政治工作,是各个部门都要履行的责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网络的手段进行。由于国家信息监管部门网络监控技术与监控手段不足,国家网络立法相对滞后,致使部分不良信息依然在网络流传,对于一些网络违法行为无法可依。这些不良信息和恶劣事件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无疑不是最大的危害。此外,国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教育工作。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

当前,各高等院校大都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但是大多数网站尽是枯燥的理论灌输和说教式,填鸭式的说教,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缺乏结合实际生活与实例的旁敲侧击,没有吸引力和创新点,难以赢得学生的兴趣。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互动性的过程。各高等院校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无法吸引学生,得不到学生的互动性参与。实际上,这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生群体视为主体,而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也无法发挥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等院校得不到学生的思想反馈,学生得不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失去了建设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适应性不足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处于领袖的地位。学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能否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导手段及能力。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尤其是掌握计算机网络运用的相关知识,这是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但是有些教育者因为自身年龄等方面的原因,对计算机的掌握不够熟练,对网络文化不够熟悉,对学生运用的网络工具等不够了解,致使在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法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无法与学生进行互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交谈,最终致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无法实现。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介———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于这样一个移动化的教育平台,如果教育者无法了解和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将无法达到有效利用这一新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无法遏制这一新的网络传播媒介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的不良影响。总之,教育者需要增强运用网络的能力,加强自身建设。

三、增强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对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国家应积极出台新的网络法律法规,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环境,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起网络规范制度,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监控技术的研发,加大对网络信息的过滤程度,加强网络监管。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宣传等方式,促进各高等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理论灌输,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守不攻”的封堵策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如何构建“三观”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总之,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运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寓教于管、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加强对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丰富传播载体,鼓励和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加活动

教育载体是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托,载体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高等院校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只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作用,就必须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其形成有别于其他网站的独立风格,使受教育者觉得在网站上可以学到东西,可以收获欢乐,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使受教育者乐于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平等性,开放性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参与者身份隐秘性的特点,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教育者可以充分了解被教育者的真实思想,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例如,微信时代,教育者要主动占领微信新阵地,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引导学生思想发展,将非理性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此外,可以开发研制新软件,通过各种软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网络游戏,网络活动中,已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与其让受教育者漫无目的的游戏,不如加以引导用来构建思想新观念。例如,游戏软件《光荣使命》在军队中的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和引导效果。

(三)增强教育者的适应性,引导并弥补受教育者的不足

网络发挥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以革命性的变革。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增强教育者的适应性才能真正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最大贡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信息化时代要求教育者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变革。一方面,通过培训的方式对教育者进行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培训,提高教育者的网络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构建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大对网络媒体的学习和手机客户端的了解,熟悉网络文化,掌握网络工具,缩短与受教育者的距离。此外,要突显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或者网络自由化的匿名性平台,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交流知识,学习经验,使学生感到被尊重,消减他们的逆反心理。可以通过网络语言的交流消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隔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感情。总之,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和弥补受教育者自制力差,易冲动等缺陷与不足,已达到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高等院校应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机制,分析机制和处理机制。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运作,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时收集、分析、整理网络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针对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展合适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应重点培养一批网络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和新手段的运用,加强课堂内外的显性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发挥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作者:亓志峰 单位:江苏大学

第二篇

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点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又称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是说“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环境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根本特点就是其条件性,它的这种条件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具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历史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可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大环境与小环境;软环境与硬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积极环境与消极环境。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环境状态的评估是分析制定整体和宏观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虚拟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估,虚拟环境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一直是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项重要课题。

2.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和决策部门

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决策部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挥和总调度,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决策体系中,处于总指挥和总调度的位置,因而具有纵览全局的功能。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和决策部门的评估主要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决策部门的决策、管理、指导、监督、协调是否得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是否充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是否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承诺是否落实和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是否全面等。对以上内容的评估,可以组织专家进行,也可以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相关决策部门内部自行检查。

3.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时刻以规范完整的系统样态在运行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系统的评估,能够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了解程度。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估,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评估中明确和解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当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强点,哪些方面的弱点,哪些方面出现先进典型经验,哪些方面出现薄弱环节。通过这样的评估,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系统运行趋向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运转。

二、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途径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高等院校大学生成才素质体系中德育这一素质教育灵魂和核心的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注重师德建设。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为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有必要将师德建设作为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估重要内容。为此,各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措施。构建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高等院校及主管部门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对师德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各类社会评估中比较复杂的一类评估,因为其工作内容较容易与学校党政机关的相关工作混淆,因而具体实施和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一般而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途径主要是指由哪些方面、通过何种途径来组织和实施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工作。

1.由中央各部委组织的全国性评估

此类评估因为由中央国家机关负责牵头运作,涉及面广,调查全面,数据详实,措施得力,落实迅速,权威性较强。一般而言,这类涉及到全国层次的各个部委或多个部委之间的联合行动,主要通过全国规模大调查的方式进行。具体步骤和方式一般为:由中央相关机关牵头,由、教育部、团中央、新华社等几个方面组织全国规模的大调研,对全国各地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目的就是通过相关主题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全国各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和把握,并由此制定相应措施,强化全国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各部委联合组织的评估最新案例就是中共中央2004年十六号文件的下发和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正式颁布实施。经过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全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进行新的调整,启动和实施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在国家教育部学科分类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同时积极敦促全国各高等院校建立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机构。对于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一般还会有国家民委等相关单位的介入和参与。

2.由本单位和所在系统组织的评估

此类评估一般而言由各单位及其所在系统组织专家和学者进行,评估的主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其他相关专业的学者。评估的目的是超脱某些党政部门各种复杂权力和利益的牵扯、束缚和干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做出真实的结论和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这类评估之所以选择专家学者为评估主体,主要是考虑到相关专家学者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高深的局势洞察力和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的评估,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由他们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角度进行的评估,是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真实状态进行客观把握基础上的准确判断,因而更能够提高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

3.由所在各系统组织同行相互评估

学术界的同行交叉评议是当前各高等院校较为熟悉的一种评估方式,主要目的是利用各高等院校对本领域较为熟悉的背景,相互之间彼此熟悉,利用旁观者的角度提出的评估意见和建议,往往更具有建设性和客观性。经常组织高等院校之间的同行交互评估,既可以在信息上及时共享,还能在实际工作中彼此取长补短,增进这一领域专家学者、干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在客观上跳出实际工作中本位主义的狭隘心理,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同行交互评估的独特优势在于,彼此之间有很深的少数民族科研和实践工作共同经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长期的体验,对所面对的各类情况了如指掌。因而在评估的结论上,即可以体现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的相互比较,又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上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精辟分析。

4.由社会媒体及新闻舆论组织评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点新闻网站要不断改进创新,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导向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要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媒体机构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估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传统媒介时代和网络传媒时代,社会媒体及新闻舆论一直把各类社会现象作为关注的焦点。在社会思想道德层面,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已经成为社会新闻媒体和新闻舆论常用的分析手法。社会新闻机构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报道和评论的出发点,往往定位于对社会发现的关心和从众心理,他们既关注某些偶然和突发事件,也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一定的评价和讨论,其中也有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从工作借鉴和交流自省的角度对社会上新闻媒体的相关主题评论及其报道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对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和疑问进行专业的解答,从客观上会使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得到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当然,作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正确面对社会上各类媒体和新闻舆论的评论,对于一些片面和不正确的评论,应该及时进行舆论上的澄清和回应,从正面做好解释和引导的工作,避免因延误和拖延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局面。

三、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原则,在理论界存在多种说法,但这种观点上的众说纷纭并未产生本质上的根本分歧,其基本和主要内容都大体一致。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评估原则主要有五原则说和六原则说。具体如,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应该遵循党性原则、历史原则、客观原则、全面原则、系统原则和相对原则等六项原则。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同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应遵循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知性统一性原则和德才兼备六项原则。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应遵循方向性原则、辩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评估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等五项原则。从以上著作所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客观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成为学界所公认的基本评估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中贯彻全面性原则,要求在实际评估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最主要因素上进行评估,避免评估工作中一叶障目的情况发生。因此,评估要深入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从中梳理出最主要的经验和结论。在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评估中,贯彻全面性原则,要摒弃狭隘思想,无视全盘工作成绩而深究某一方面的行为,避免抛开某些方面做出片面和极端的、不负责任的结论。贯彻全面性原则,还应不回避成功经验背后的失败教训,任何成功经验的背后都难免有一定的失误实践的经历,只有把这部分实践的深刻体验和有价值的经验融为一体,整体评估,才能使这样的评估显现其合理性。

2.客观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贯彻客观性原则,要求在实际评估中摒弃主观因素的影响,尊重事实,做到以事实为判断根据,从事实出发研究问题。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按照这一原则,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客观事实,寻找工作中存在的真正规律。客观的评估,是为了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实和贯彻好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工作,就要做到尊重客观事实,公平地评价对象,这也是衡量参评人员自身品行和作风的基本标准。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评估中,贯彻客观性原则,要摒弃个人偏见、成见及宿怨的束缚,不能把评估工作变为个别人打压不同意见或贬损对手的场合,更不能把评估工作演变为接受贿赂、无原则吹捧走过场的舞台。

3.科学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贯彻科学性原则,要求在实际评估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观点去贯彻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其辩证思维方法和实践规律对所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状况及其教育效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评估,是为了做出历史的、科学的分析,从评估中寻找规律,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实和贯彻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工作,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细枝末节,不受片面认识的干扰,结论避免绝对化。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到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环境中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状况,去分析教育的各个要素和实际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估结论。

4.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就是党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贯彻方向性原则,要求在实际评估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样的政治方向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坚持并牢牢把握一切工作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坚持方向性原则、落实和贯彻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工作,就要在评估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排除和抵制、唯心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潮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等社会思潮的干扰和误导。坚持方向性原则,还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其规划目标,按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衡量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是非曲直,在评估中最大限度地弘扬正气,抵制和消除各种歪风邪气。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就是要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领导和决策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系统等多方面展开,在评估中要充分考虑到全国性、地方性、同行相互评估、社会媒体及新闻舆论组织评估等多种途径、多种渠道,遵循客观性、方向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等诸项学界公认的基本评估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好我们的工作。

作者:赵嘉敏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第三篇

一、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精神激励功能

精神激励功能是指高等院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育目标内化为个人的奋斗目标。激励功能在高等院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第一,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于有效保证高等院校体育顺利实行和促使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具有重要作用。第二,激发大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可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两种手段,共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第三,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其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长度延伸的重要因素。因此,激励功能的发挥,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产生自我教育动机,改变行为模式的关键。

2.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的人格塑造,也就是在学校教学当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逐渐的健全,并产生良好的促进效用。所谓的人格也就是对于个人而言的一种显着性格、特征等等,囊括政治、道德、心理以及情感等等诸多的因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塑造个体人格,让社会上的成员能够形成高尚的精神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并产生高贵的道德观念。对于体育赛事来说,发展健全的人格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追求目标,而这也可以看成是高等院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终极目标所在,他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极为紧密,直接影响到了未来年轻一代的成长以及国家、民族的希望能否实现的问题。体育作为教育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在全面培养人才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形式,让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感受运动所包含的体育精神魅力,竞争意识、审美观念等,在无形当中内化一些思想观念,让人们在其观念的引领下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具备健全人格特质的国家和民族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健全的人格是个人成长的所需,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一专多能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二、发挥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非常显著,因此要采取措施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常情况下,体育老师从事的工作都被看成是教书育人,因此应当主动的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强化学习意识,改进相关的观念,将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借助丰富多元的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学识水平,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学习制度。一方面借助教职工大会、讲座以及竞赛的模式,积极的引导教师学习接触诸如《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类的法规文件,展开全校范围内的师德教育,开展民主评议等等。此外,还应当积极的鼓励教师强化该方面的理论学习,并自觉的与实践相结合,树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念,不再简单的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德育全面发展。

2.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展开体育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最重要的组织模式,也是能够让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展开并取得效果的关键手段。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内容来实现的,不仅要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还要满足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突出在教学上的健身性以及娱乐性等等,关注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相关内容。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来说,其展开的方式主要是理论以及实践两大课堂模式,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道德规范。借助理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尽可能的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目的所在,并系统性的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实践课的学习当中,能够尽快的掌握动作技能等,后者被看成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3.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

课外体育活动在发挥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不仅能充分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实践课堂上学习的运动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体育课外活动方法如下:

(1)抓好早操工作。早操是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通过做早操,可以锻炼学生身体,使他们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还能强化行为规范和体育行为习惯。通过早上运动锻炼能够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对学生一天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2)建立课余体育协会。高等院校中大学生体育协会非常多,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这些协会吸收引了很多的大学生参与协会并成为会员,各类体育协会根据自己的规章制度组织会员参加相应的体育活动,以便更好的规范他们的行为。学生通过体育协会能更好的提升运动技术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活动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

(3)结合学生的特点,举办各种体育活动。既可以举办高等院校体育运动会、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演讲比赛等活动,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篮球或足球联赛或友谊赛等体育比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树立自信,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体育知识竞赛和讲座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陶冶其情操。体育运动比赛可以培养人的强烈责任感、成就感和竞争意识,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体育文化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体育文化为载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吴莎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