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农业范文

高等农业精选(九篇)

高等农业

第1篇:高等农业范文

在这里,拟依据最新整理出版的文献资料,对该所农业高等教育机构作一介绍,以资实证案例的作用。时正值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曾以《省城设立农务局片(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初二日,即1902年8月5日)》上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陈述欧美日本等国,都以商战立国,对农业十分重视,其科学方法值得我国借鉴。奏折中称:“直隶地瘠民贫,非讲求地利,振兴农业,不足资生计而裕度之。查外洋虽以工商立国,而尤注意于农务,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故近年欧美农学,精益求精。其取法泰西,获效最著者莫如日本。臣前在省城设立农务司,委道元黄璟管理局务,聘订日本农学士楠原正三来直考求种植之法。兹据该道阾请,先于城西设立农事试作场一所,俟办有成效,再行逐渐推广。惟农功必期实验,考察不厌精详,现派黄璟偕同楠原正三前赴日本购办农学器具,就场试验,设学教授,并查考该国农务各新法回直仿行。”[1]196清政府则决定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在保定西关外霍家大院(今铁路以东至原地区公安处横跨建华南路一带)创办直隶省农务总局,袁世凯委派道员黄璟(字小宋)为总办,李兆兰为农务局帮办,占地40余亩,盖起校舍,聘请日本人为顾问、技师和教习,招收速成、预备两科学生,并在附近征地百余亩,建起“农事试作场”,供学生“就场试验”。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教育高等学府——直隶农务局。直隶农务局于1902年在保定设立了规模颇大的农学试验场,用科学方法培育良种予以推广。并且在保定直隶农务局内创办直隶农学务堂,分种植蚕桑、制造糖酒等科,该学堂是全国最早的农科学校,成为如今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袁世凯在直隶农务学堂联:“儒通天地人技近道矣;学纵欧亚美一以贯之。”[1]197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复杂的专门领域探讨,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作工具。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渗透以及古今中外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总结提炼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动因、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内在关系,为读者提供了该专题的丰富认识资源、精神食粮,并有裨于人们思考“三农”问题,建立和谐新农村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现代化理想而有所资鉴与启迪。

一统观全书,从内容、思想、体例结构尤其是学术创新等方面综合来看,有如下特点:

(一)观点创新

在研究中,作者表现出很强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过硬的学术功底,其观点具有独创性,而且言之有据。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起步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研究,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动因和农学会、报刊等在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中的作用。此外,书中的很多观点十分新颖,而且论证充分。例如,作者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阶段划分的理论,并结合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近代化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设计:第一阶段,从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建到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的建立,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1912年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建立,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转型阶段;第三阶段,从1922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近代史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思想变革为依据,划分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个依序而又交错的运动与斗争不同阶段的历史,其间的辛酉、同光中兴、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与新政改革等杂糅、分布期间,蔚为一部充满血泪的抗争,又不断探寻实验的多角性历史画卷。这种历史的纵向嬗变、演进的社会历史体系,成为一般共识,具有普适性意义。但就专门史而言,由于受特定研究对象的限定,必然应体现出其个性化的多样性,具体到经济史、文学史、教育史、宗教史等均是如此。本书探讨的高等农业教育属于教育史的专题或农业史的领域,在阶段性问题的把握确立中,更应有其独特性,这应该是一种历史智慧与研究创造性的突出表现。由于学制是办学的章程,具有教育法制化的意义,不仅是新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设学兴教的依据,更是督察评估的指标或项目要求。因此,论近代各级各类教育,都要考究学制的内容。清末的1902—1903年“新学制”包括《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两部,其中都有农业学堂的设计,但真正颁布实施的却只有后者。由于包括农业在内的高等实业学堂在民初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下的教育改革才被列入专门学校,归于高等教育之列。因此,本书并未对清末学制详加论述,此举蕴涵了对高等农业教育研究对象的清醒认识。当然,这或许也与近代化格局中清末新教育流弊的理解不无关系,但在我们看来,适当地加以梳理与阐释并赋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还是有必要的。

“癸卯学制”的课程计划改革了传统教育内容,具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表现在实业教育上,则是要求初等商船和中等各科实业学堂,加设外语课和相关的国际贸易及商务来往知识,有意识地进行世界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癸卯学制”规定,各省至少设立一所完全制的实业学堂,并由地方督抚考察当地情况后,就本省“最相需最得益”之实业门类,选派学生出国留学。这种“相需”与“得益”的办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唯义理所在、不求利益的旧格局的突破,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意味着中国近代教育开始成为文化知识与社会生产之间的桥梁。“癸卯学制”规定各种实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不同专业的应用技术人才,确定了近代国民教育和人才教育的基调,教育开始与社会生产、国计民生相联系。该学制是西方实业教育制度中国化的第一次尝试,但由于时代和统治者的局限性,它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是章程尤其是关于实业学堂的规定,基本上是仿照日本的学制,对国情的考察不够,即在没有受到普遍良好的普通教育毕业生的前提下,盲目重视高等实业教育,忽略了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初中等实业教育,不重视实习实践。二是由于章程是在清政府的谕令下,由封建官僚要员张之洞、荣庆、张百熙等人拟定的,它打上了极深的封建烙印。它强调修身和中国文理为各种教育之根本,各级学堂都要设修身或人伦道德课,其中初、中等学堂的修身、读经各占到每周总学时的47%、28%。[2]417-420基于上述缘由,本书作者实际上是以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壬戌学制》为界限,对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进行阶段划分。1912年学制颁布前,重农思潮和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形成,其倡导者借鉴西方近代农业实践的经验,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动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兴起,然而,近代早期农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完善,具有很多缺陷。民国早期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局动荡,割据一方,造成了种种矛盾与困苦。但各豪强势力为了扩充实力,争取民意,又纷纷借助实业、工商的资源,在相关政策、环境条件下给予便利。尤其是此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忙于战争,美国则争做军火买卖,从中谋利,无暇东顾挤压中国资本经济。这就为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及股份制资本发展迅猛,也由此催化西方科技文化传播与近代教育改革。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得到进一步改革,农业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由学习日本逐步向学习美国转型,农业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办学体制引入中国,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进入转型阶段。从此,美国化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课程模块以及实验方法占据主流地位,其他如传统农业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沿袭,日本、欧洲大陆国家近代农业教育成为辅助,这种态势至少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壬戌学制”颁布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逐渐完成转型,高等农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学科层次得到提高,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教会大学农林学科与国内大学农林学科并举的格局,同时还出现层次较低农业专科教育或附属于大学、或独立建置隶属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专门学会或社团组织创办短期农业科技培训班等多层次、多类型的近代新型农业教育体系。一时间金陵大学、岭南大学、齐鲁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通大学、厦门大学等纷纷改进农林学科,增添短期培训机构;北京、广东等地农业专门学校升格为大学,以提高办学层次与人才质量规格,与此同时又在中等专业教育层次基础上建立了浙江、山东、河南、山西、四川、湖南、江苏等农业专科学校。至于依照“壬戌学制”及其它职业教育规程要求开办的农林职业学校更如雨后春笋,竞相生长。到1937年,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基本完成。由此可见,作者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阶段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论证合理,推理的逻辑亦准确、严密,能够很好地呈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内容系统

本书对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思想和留学生教育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缺。在教育问题专题研究中,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对深入了解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和近代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演变是其重要内容。在本书中,作者从包括清末《壬寅•癸卯学制》在内的三次学制的演变入手,详尽地介绍了高等农业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并通过张之洞、邹秉文和杨开道的农业教育思想对近代高等农业教育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及思想的近代化演变。伴随着留学教育的兴起,农业留学活动逐渐开展。通过整理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近代农科留学教育兴起的动因与留学政策和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实况,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农科留学教育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对直隶高等农务学堂的发展过程进行个案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个案研究法是一种从整体上来处理一个课题的方法,它通过详细地调查一件实例来了解这一实例所属的整类个体的情况。直隶农务学堂是我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务学堂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1904年直隶农务学堂发展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开创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对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建立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直隶农务学堂的发展史,记载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与兴衰。对直隶农务学堂的近代化历程进行考查与论证,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整体情况。时赟在河北农业大学学习工作多年,凭借自身的优势广泛搜集史料,进行严谨的考查与论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直隶农务学堂的历史演变、直隶农务学堂的办学特色以及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古语云:“管窥全豹”,从直隶农务学堂、直隶农业专门学校到河北农学院演变的个案中能够了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整体情况,这充分实现了个案样本与群体普遍之间的推理关系,不仅是可信有效的,而且突出了区域与全国之间的逻辑关联。

(三)现实性突出

当前我国学术界有一种甚为流行的看法,即教育史研究疏离现实,其应用及实践功能欠缺。其实,这种论点有失偏颇。知识的实践性或运用程度是有多层次、多方位的,既有与市场机制联系的即时性,也有益智、培植素养能力的通用性,不能简单地加以归类或判断,更不能因此影响对学科的价值判断,这是非理性的,更漠视人文精神及主体生命价值。当然,就教育史学科而言,适当地加强实践应用取向也是可能的。无论在选题上偏于科技教育、职业教育或具体教育教学的微观问题,还是在方法上强调量化与实验分析等等均有助于工具操作意义的提升。本书作者的高等农业教育选题以及研究方法中独具匠心的实证个案与统计数据运用,都有如此的特定功能。尤其是书中介绍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是当代中国所特有的现象,事实上近代的中国“三农”问题也曾凸现并引起高度重视。作者把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与中国“三农”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总结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经验教训、利弊得失,为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教育理论,从而揭示了高等农业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与不足,应然成效与实然困惑之间的不对称性等,均可直接为当代农业发展及农村建设提供对策思路及深刻启示。

二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是在民族危机深重,自然经济濒临崩溃的背景下起步的,其近代化具有特殊性。作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严格的考查与论证,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以教育史的独特视角鲜活地展示出来,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并得出一系列精辟结论,给予现代农业教育以深远的启示。这些在本书的结语中有淋漓尽致、具体而微、高屋建瓴的论述,相信读者能通过阅读而体察品味。诚然,本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缺少对教会学校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中地位与作用的系统介绍。教会大学农业教育源于传教士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是除医疗外又一项重要世俗性事业,其发展演变的过程经历了初创、兴盛、衰退及消亡几个历史阶段。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在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是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进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金陵大学是教会大学开展农业教育的典型,书中多次以金陵大学为例进行论证,但没有对教会大学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加以评述,这显然是令人遗憾的。在此,笔者就该论题略作陈述,以丰富认识。

教会大学为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其短暂的生命里,不但为中国近代社会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而且其院系后来成为新中国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农学院引进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不但在当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当代也有其借鉴意义。首先,教会大学农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本土农业科技人才,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中国近现代农科教育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些毕业生有的从事农业指导,有的培养农业人才,有的从事农业研究,有的成为政府农业官员等。农学院的毕业生虽然不可能回到田间地头,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新型农民,但是绝大多数还是从事着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在农业各领域全方位培养各种人才,不但提高了相关教会大学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中国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储备下了优秀的后继者。其次,教会大学农业教育成为新中国农科院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农业经济恢复自是重中之重。新政府为了尽快消除西方资产阶级在高等教育中的影响,更好地为新中国服务,进行了声势浩大的1952年院系调整。这次院系调整中,教会大学的农科全部被分解调整到新中国的部委属院校,担负起培养新中国农业教育专业人才和从事农业科研的重担。再次,教会大学引进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服务三方面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中国农村实践服务。教学与科研结合,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学生去研究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三位一体的模式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与推广很快就可以为农民所掌握。这种“三一体制”最终也影响了教会大学的其他科系,都纷纷借鉴来提高学生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学科与现实需求的结合。教会大学引进西方农业科学技术及先进机制,奠定了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中国农业教育的落后状况,使近现代的实验农业思想体系深入人心。其间曾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贡献力量的中、外农学家和农学教育家也将永远在中国农业教育发展史中名垂史册。

第2篇:高等农业范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目前,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对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保险专业;必要性;可行性

一、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平稳和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1]在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保险可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方式,与政府防灾救灾体系形成互补。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随着人们保险知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经营者会考虑利用保险、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掌握的不够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他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能够事先对潜在的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适时投保,事后能够对损失进行正确的评估并获得合理的赔偿,这些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的保险人才为他们提供服务。(2)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保险业是我国21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量内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增设,以及外资保险的不断进入,市场对专业保险人才的潜在需求急剧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递增至1200万人。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超过5.8万名,高级保险精算人才需求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达到1.3万名。而在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保险人才的缺口达到4.5万。其中,农业保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农业保险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大量具有农学、林学、畜牧、水产养殖、气象、经济及金融、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但现实是,有着丰富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现有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中,往往是懂保险的人不熟悉农业,而熟悉农业的人又不懂保险。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懂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3)农村、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各种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直接面向“三农”,可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导致农业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风险增加、向农业领域贷款的意愿降低。鉴于此,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需要农业保险人才,尤其需要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保险人才,来进行资信评估、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加收益,促进发展。鉴于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

2.学校及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开办农业保险专业符合“山西农业大学2014—2016年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指向,即:以现有的优势学科为依托,考虑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依托和支撑,积极培植新的专业增长点。增设农业保险专业能够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现有的办学资源,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各类高校设置保险专业的学校仅有20余所,有农业保险专业的学校几乎为零,山西省还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因此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2]农业保险专业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是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增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指向。基于农业保险专业学科发展现状、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办该专业。此举不仅可以填补农业保险专业教育的空白,可以为山西省以及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培养人才,更可以避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弊端,使高等教育正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

二、增设农业保险专业的可行性

1.专业特色明显,人才需求巨大,就业稳定。

农业保险学科是在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学及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养具有农学、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保险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色明显。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缺乏,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各地各级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学会、保险协会,各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农业企业、风险评估机构、相关金融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都需要大量农业保险人才从事保险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但是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增加的农业保险人才上万名,按我院拟定的每年50~60人的招生规模计算,平均到每省(市、自治区)不足3人,需求缺口巨大,就业前景良好。

2.相关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

山西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农、理、工、管、经、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农业大学,具有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和优势。具备增设农业保险专业,培养从事农业保险及相关行业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基础条件。农业保险专业将设置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含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有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和服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五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全院开设与农业保险专业相关的课程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林学概论》等;这些学科和专业优势为农业保险专业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3.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经管学院在35年的办学历程中,按照强化内涵、追求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全院教职工共6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0%以上,其士学位占10%;副教授以上占35%,其中教授占6%。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五个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培养了多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中坚力量具备将农业保险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一支学历层次高、数量、年龄、学科、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科学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师队伍能够保证所有专业基础课的正常讲授,特别是十几名具备扎实会计知识的教师更能保证全部专业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学院一方面选派年轻教师进修学习,另一方面不断引进高层次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来强化师资队伍。

4.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

已建仿真模拟综合实验室,能够满足农业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任务,经管学院将在近期建设农业保险专业综合实验室,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农业保险市场调查、保险精算、农业保险实务等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其次,学院建有榆次工业园区、泰康人寿、华融证券、百度山西站、顺丰物流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再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创新思维,学院积极拓展与保监会等保险机构的合作。再次,学校已与中国保险学会、保监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培养意向,并与山西省保险学会已经签署了《联合办学战略协议书》。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充分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5.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保险的应用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用人单位也需要实务型人才。因此,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将采用“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完成理论讲授和教学实践环节;最后一学年把学生送入合作单位实训,在合作单位进行“跟岗”、“顶岗”性质的业务操作学习,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保证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基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专业空白的实际,以及社会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在有条件的高等农业院校单独设置农业保险专业,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作者:孟志兴 苏国贤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高等农业范文

我国“三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资源承载量过重,超负荷运行;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大,自然灾害严重;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四是人口压力不断加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收入幅度逐渐减少;五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条件差.如果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人口增减及其素质等,其中,“三农”是关键的瓶颈因素.如何减轻农业资源承载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提升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增加农民纯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科技人才不足,怎样保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从“入口”到“出口”顺畅(如无特殊说明的话,实质上应是整个农业高等教育,下同),有效服务农业经济建设,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革研究,如果把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看做一个系统,那么系统内部主要涉及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关键要素,系统外部主要涉及到招生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投入改革等关键要素.就系统内部要素方面,左家哺、王松山、杨棣、刘友贵、夏金星、张大勇、蒋高明、于伟等人做了许多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实效;就系统外部要素方面,研究报道不多,如李友华作了一些尝试,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就业的“教学环境”角度,而未从就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来考察,由于这些研究成果自身的局限性而导致无法取得实质性推广效果.我们认为,系统外部关键要素仍然是阻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招生政策、就业政策和财政投入等系统外部关键要素问题,方可出现“有人报考农业、有人想学农业、有人愿学农业、学农业有出头、始终服务农业”局面,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窘境,最终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服务.

2借鉴国际农业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通过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发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均有优惠政策,在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给予补贴式销售,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农产品则又采取政策性补贴.因此,农民比产业工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好,农民是一种从事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高尚的生态职业,学习农业类专业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农业高等教育是按照农业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地循序渐进在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相反,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机构希望去除“农字”牌子,或者将农业类专业改成了类似工科类、商贸类专业,基本没有保持各自的农业特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农业类专业没有出息,技术含量不高;其次,农业政策多、实惠少,农产品廉价导致农民增收极其缓慢,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投入比工科类少,如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投资,农业类基地只有工科类的70.8%,其实农业类基地占地面积比工科类大,土地成本投入、土地生产力没有计入建设经费之中,不利于农业类基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第三,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且琢磨不定、变化无常,各类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保险品种少之又少,而且几乎不愿意承接农业保险,伤害了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反过来也影响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3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态,从事制造、加工、纺织、建筑等工作,如若城镇户口者则称为“工人”,而农村户口者则被贬低为“农民工”,这可谓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导致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农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就更加突出.农业高等教育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只有使出花招“脱离农、林、牧、副、渔”,涉农涉林等农业类高校想尽办法去并入综合性大学,教学院(系)名称纷纷改名,改为工程、科学、技术之类.这些名称已经失去了它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严重影响了涉农涉林等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属于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谓佛头着粪.目前,农、林、牧、副、渔类专业招生政策虽可以享受降分录取待遇,但由于涉农涉林等专业压根不是考生及其家长心中的期待志愿,填报考生基本不多,新生到校情况更是郁郁寡欢,实际报到率比工科类、文科类低,以湖南省2010~2013年涉农类专业为例,农业类专业比工科类、文科类专业到校率低20%~40%.除了社会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理心态外,造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一是公务员考试内容有利于法律、财经和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不利于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二是我国农场、林场及其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比较低,大多数处于半倒闭甚至倒闭状态,由于启用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成本比打工者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多.三是农业类事业单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比较少,这些单位大多数是为解决行政管理部门超编人员而设立,或者其录用人才也要参考行政单位招考公务员模式.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全部为民主选举,不能直接任命村干部,也不能在村级基层组织直接任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使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又缺少了一个平台.五是我国没有采取类似国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际会预留、空出很多就业岗位以便补充专业类人才的策略,尤其公益性质的农业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更加有政策性预留保障,这也直接影响了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六是出台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治和生活等优惠待遇,与十分艰苦的基层工作、生活、学习实际条件相比,影响力显得微不足道,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总之,归根结底是就业影响了招生,进而影响了整个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由此一来,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十分必要,其中,首要的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政策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含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相近工作以及报考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尽开绿灯,如招聘资格不得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农业行政招收公务员以及参照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总分的50%甚至更大比例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国有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总分全部或者80%以上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私有企业招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议前10年每年给予1~2万元财政补贴);对涉农类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行业者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免除,农业类院校招收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完全免除学杂费(如学费、住宿费、其他代收费用,下同),对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4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改革

据测算,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从目前教育财政投入来看,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教育大体持平,而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几乎没有收效,导致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基础办学条件较差.加之,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自我发展提升能力比较弱,很难办出各自特色,最终无法有效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政府投入远不能满足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需求,学生学杂费成为了各个院校办学收入的重要来源,学生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不降反升.以湖南省涉农类专业为例,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主体来自农村、大约占70%以上,按照湖南省2013年涉农专业学费标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费3000元/年(重点专业3300元/年),高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平均为3150元/年,住宿、书籍费和各种代收费等1400元/年,生活费用4000元/年,合计为8550元/年,完成学业每个家庭大约需要支出25650元/年.根据新华社多年报道的资料,从2003年~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年收入如表1,10年期间全国农村居民年均收入4724.2元,如果一个家庭以4口人计算(实质上只有3个劳动力、因1人在读书而非劳动力)全年所有收入为14172.6元,扣除生产物资开支、生活费用的话,基本上勉强能够供养一个子女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各级政府和院校实施了奖、助、贷、勤、补等多种措施,也只是僧多粥少,居高不下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子女迫切渴望学习需求.因此,尽快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与学费津贴标准、改革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此,我们建议:第一,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高等教育)机构拨款力度,提高生均值拨款比例,可考虑拨款比例提高到50%~100%之间.第二,对于农村或者城市贫困学生学习涉农类专业免除全部学杂费、对于城市学生(贫困学生除外)减免50%学杂费.第三,学习涉农专业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可考虑在3000~5000元/年之间.第四,国家各类助学贷款、奖学金、贫困生补助优先考虑涉农类专业学生并提高所占总数的比例,综合表现、学业成绩相当条件时优先涉农类专业学生,涉农类专业贫困生补助、奖学金评选比例可考虑比其他专业提高30%~60%的比例.

5结束语

第4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内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152-03

一、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的内容应使受教育者明确所应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应具备的创业能力,为个体创业指明了方向,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1]。大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树立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对个体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兴趣、创业动力、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创业人生观、创业价值观、责任感等。创业意识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规定了其态度的方向和行为的力度,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业意识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突破思想的束缚,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积极主动去创业。

2.激发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开展创业精神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上述品质往往是决定个体创业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创业精神,使他们坚定创业的理念,不断完善个人的精神追求。

3.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创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等。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劳动,它要求创业者要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在智力因素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不畏挫折、艰苦创业、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能力,上述能力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才能获得。因此,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培育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包括独立性、勇气、毅力、坚韧性、适应性、责任感、道德感、信用、乐观、缜密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创业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创业品质培育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创业心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顽强拼搏的意志、锲而不舍的毅力、缜密思维的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不畏困难、勇于竞争和创新的精神等。

5.掌握创业知识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在向他们传授创业知识的过程中,应使他们认识到创业知识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从而通过学习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法律法规、风险投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公共关系、保险等必备的创业知识,为创业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分析创业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他们从中汲取创业成功的经验,总结创业失败的教训,避免走弯路。

二、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

(1)课程内容单一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课程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脱离社会实践,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相对于其他课程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常常将原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创业教育,变成了课堂上枯燥的知识填充。同时,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与其自身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中的优势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

(2)缺乏创业教材

目前,我国尚缺少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单纯将原先管理类课程教材“改头换面”作为创业教育课程教材,没有结合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特点自编教材或讲义。如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往往是从高校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搬过来”的,用原恒基伟业副总经理范坤芳的话来讲,从这样的创业课堂上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是如IBM、惠普等大企业“兵团式”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而事实上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小企业。因此,创业课程应围绕“如何创办你的小企业”开设,讲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壮大之道[3]。

(3)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离

据调查,除少数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外,绝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对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方法、特点及其规律知之甚少。一些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课程仍停留在对创业设计竞赛的指导和毕业末期的就业指导层面上,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和长期性。创业教育课程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相脱离,仿佛游离于“正规教育”之外,成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另外,由于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使学生失去了自身专业优势这一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教育绝不能脱离学科专业教育而孤立地存在,应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2.创业教育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过于简单陈旧,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们的创业教育往往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社会实践环节,即只重视对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考核,忽视了对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创业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高等农业院校虽然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组织与机构,但只限于形式,甚至仅仅是创业政策、创业法律法规等的宣传组织机构,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2)优化创业服务环境

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系统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做好专业的创业指导,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资金是制约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制定一些创业优惠政策,联合校友、爱心人士、企业、地方政府等共同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由大学生先提交合理的创业项目,经学校相关评审通过后,可申请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另外,还可以联合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学生创业的实验平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5.建立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创业教育目标的确立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5]。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确保创业教育能够正常、有序、合理的开展。在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创业教育的评价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所以,应从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其他学校、企业家、专家、广大群众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婕.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9).

[2]唐璐.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南昌:南昌大 学,2008.

[3]王贤国. 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 中国大学生 就业, 2006(4).

[4]李胜文,杨学儒.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J]. 广东农业科学,2011(12).

[5]刘晖.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0.

[6]刘兰剑,张瑜.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0(9).

[7]朱惠斌. 浅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 教育探索,2012(4).

[8]李祥波. 创业教育:新时期高校的历史使命[D]. 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2010.

[9]胡庭胜. 不同类型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2010(32)

[10]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 创业工作的意见[S]. 教办[2010]3号, 2010-05-04.

第5篇:高等农业范文

对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蔡克勇先生界定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其主要有以下5个特征:①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是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②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很高的办学质量,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骨干支撑,能影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③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必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高的贡献率,能够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创新源、成果库、智慧库和人才库;④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必然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能够为人类进步、世界文明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⑤高等教育强国必然有一个强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形成了教育投入多元化和办学层次与结构的多元化,尤其是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在6%以上[3]。

2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1]。高等农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人才、科技领域的“顶梁柱”,更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保证。因此,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高等农业教育有明确的行业针对性和得天独厚的特色与优势,能够统筹教育和农业产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培养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新型农民,开发转化率高的农业先进技术,从而发挥高等教育强国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3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总体发展规模不大

据有关统计,截至2005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4所,其中涉农(林)高校252所,占14.41%,独立设置的农林本科院校38所,占2.12%;英国有15所大学设有与农业和食品相关的学系,有81所农学院,每县都有农学院;日本的4年制本科大学有604所,设有农学部的大学有56所(内含农学类学部60个);美国每个州至少有1所设置在综合大学内的农学院,全国与农业有关的大学和学院1188余所,其中与赠地法有关的大学或学院105所,1916年赠地学院招收的学生数量占全国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1/3[4-5](表1)。说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3.2整体结构布局不优化

对于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高等农业教育目前所处的战略地位优势不明显,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求不相匹配,一方面表现在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尤其是农林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缓慢;另一方面表现在中国社会发展尤其是“三农”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人才和科技方面的强烈要求。对于高等农业教育内部而言,其整体结构布局和内部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中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②高等农业教育的不同院校间发展不均衡、不同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等。

3.3综合发展水平不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农业教育也相应得到了空前发展,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得到了逐步扩大,而生源质量一直偏低,处于高等院校招生中的劣势地位。同时,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大量人才从农村涌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农村和农业人才匮乏,由此出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利用率不高的问题。2004年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70%~80%[6]的水平。

3.4资金投入不够

在师资队伍方面,由于农业院校的专业面向相对较窄,且农业研究相对薄弱,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师资从数量到质量都存在不足问题;在财政投入方面,2006年教育部直属的4所农业高校教育经费总拨款为11707.42万元,不足一个重点理工科大学的教育经费拨款,4所农业院校平均教育经费为一个理工科大学平均教育经费的30%。而众多地方农业院校,由于是地方政府拨款,所能取得的拨款经费则更少[5];在硬件条件方面,因农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其教学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4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4.1提高思想认识,统筹高等农业教育的协调发展高等农业教育要面向“三农”发展的需要,以质量提高为主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结构上,要优化类型、层次和布局结构。国家要重点建设好几所世界一流的重点农业大学,省(市、自治区)要重点支持一批地方农业院校;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逐步加大研究生教育,按需适度增加社会需求较大专业的招生量,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确保普通学历教育基础上,发展函授、自考、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协调好高等农业教育地域的平衡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农业高校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增加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布点。在规模上,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立足“三农”,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实现科学发展。在质量上,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在效益上,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深化内部改革,理顺校内关系,提高办学效益[7]。

4.2创新发展模式,满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求[8]

为了能适应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概括为“教育发展三要素、服务方式多途径”,简记为“3+X模式”。将政府、学校、社会作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3个核心要素,将“学校+企业”、“学校+政府”、“学校+企业+政府”、“国外学校+国内学校”等多元合作办学方式作为必要补充。

4.2.1科学协调发展要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政府、学校与社会都应该努力办好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为人才培养服务;以科研为主体,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并将为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根本任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学校的办学地位需稳中有升。加强学科建设、保持专业特色,加强科学研究、倡导社会服务,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巩固办学地位。②政府的角色需改变。在举办权方面,政府不再是唯一的举办者;在办学权方面,政府应把权力交给学校,让学校有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自治的权力;在管理权方面,政府可以依靠法规和制度进行管理,尽量减少行政干预。③积极吸纳社会有益力量进行有效办学。④建立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要主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接受社会的支持和赞助;政府要在发挥对学校的监督管理职能的同时,积极促进社会有益力量参与办学;社会力量更要主动参与到促进学校办学的行列中。

4.2.2积极拓展服务途径。目前,农村所需的高级人才培养及科研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国办高等农业院校进行的,途径相对单一,开放式的、终身化的教育和服务类型相对较少。可以采用以下途径进行巩固与发展:①巩固高等农业院校的主体地位,建立开放教育及服务学院。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局限在以培养高考入学学生为主的方式尚不能满足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现状。因此,建立开放教育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在培养好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同时,也面向不参加高考进行学习的学生(学员)。②发挥社会办学优势,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建立,更能方便农村基层人员从事学习和接受教育培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③由政府积极引导,建立基层基地和教育转换中心等教育科研服务机构。在农村基层,有成教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训中心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其师资队伍、教学基本设施等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仍有差距。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与基层基地间的联系,并吸纳社会办学力量补充资金,在企业建立若干实习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师资队伍优、教学设备强、实践基地好的新格局。

4.2.3合理采用发展模式。为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应该在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的同时,依靠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吸收社会办学力量,走产学研战略合作的道路,创有效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3种模式:“订单”模式、“学校+基地”模式、“政府+学校+社会”模式。

4.2.4完善健全保障机制。要完善并健全农业高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成立专门的协调组织机构。高等农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协调。应成立由各级政府主管的专门部门即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服务办公室,负责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的高级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以及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研究、协调、部署和督导等。②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为了保障高等农业教育能有效地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该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对政府、学校和社会在该工作中能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提供制度约束。③采取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要对高等农业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国家要鼓励社会力量在高等农业教育事业中的投入,允许高等农业院校吸收有效的社会力量开办民办学校等。

第6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一、 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机制尚未健全和成熟,地方农业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协会等之间科技与推广工作的衔接与合作缺少实质性的进展,部门、区域、协会、涉农企业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彼此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效果尚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致使经济、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

相对于国家重点类农业院校或科研院所,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在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其拥有的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都非常欠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还非常落后,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差,导致转化率低下。

(三)科研导向存在偏差

在科研成果评定上,层次与数量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认为SCI、EI越多,就代表你的研究水平越高。这种导向上的偏差,带来了高校科研重论文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的尴尬局面。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近几年来学术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数据表明,高等院校用占全国16%的研发人力、不足10%的研发经费,产出了全国66%的国际论文,而这些论文包括科研项目的成果真正用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比例非常低下,大部分论文和科研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没有真正的落地生根,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四)科研选题偏离生产

由于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国家各部委、省、市政府的各种基金、项目,使得大部分农业高校科研人员投入过多精力用于面向政府项目的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非研究性工作,没有很好地面向农业生产和市场的需求设计课题,忽视了市场需求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导致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存在极大困难。再加上政府项目绝大部分还未能完全与生产、需求和市场相对接,多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型研究项目的比例偏少,因此这些科研项目完成后取得的科技成果,也就难以应用于农业生产,难以更好的服务于市场需求。

(五)农业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动力不足

农业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工作和学生工作之余,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后续的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上来,并且,农业高等院校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重视不够。由于农业科研成果的特殊性,一些直接经济效益不高,但是社会效益大的优秀科研成果很难通过市场推广出去。一些应用前景较好的科研成果,却由于教师、科研人员对技术、需求、市场和农业生产不熟悉,导致了这些优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社会公益性强、经济获益较慢,而使用成果的主体多为实力较弱的农民和中小涉农企业,它们无力支付高额的成果转化费用。

(六)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欠缺

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要想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经过小试、中试等几个阶段,而农业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转化经费投入,使得科技成果难以进行中试,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已经成功转化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56%,靠国家财政拨款的26%,而风险投资仅占2.3%[5]。成果转化前期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进行中试,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二、 农业高等院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是实现科技成果顺利高效转化的根本保障。国家或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理顺各种关系、畅通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地方农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要充分整合涉农企业、相关单位、涉农协会和兄弟院校等各方资源,彼此间充分合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质量。

(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力度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应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力度,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为其提供相关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等,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三)制定必要的激励和考核政策

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科技成果鉴定以及科研奖励等方面,将开展产学研项目研发、应用型课题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纳入其中,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改变以往只重论文轻成果、重科研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在利益分配上,要加大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分配比重,加大对从事公益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的奖励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走出校门,积极向农业生产一线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

(四)以农业市场需求作为科研立项的基本依据

农业科研立项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即要以农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的农业科研立项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没有市场需求的供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要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好,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紧紧围绕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研究要始终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打破传统的从选题立项、科学研究、成果鉴定到奖励申报的一条龙观念,杜绝农业科技项目在选题时的盲目性和重复性研究,要深入农业生产实际,做到科研目的性强,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矛盾和问题,使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小结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高等院校,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农业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使农业科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靳玲品,李双群.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40-41.

第7篇:高等农业范文

一、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招生272334人,在校生958124人,预计毕业生数达254566人。与此同时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能力也大幅提升。以江西某农业大学为例,仅在“十一五”期间立项与结题的省级以上农科类科研项目达138项,先后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多个优良品种及大批现代农业技术,直接创益70多亿元,通过间接或直接的知识、技术支持、扶持,为江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然而“科教兴农”是一个系统的长期性工程,虽然与社会、政府、企业、家庭、文化环境等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主要影响因子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本身。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在“科教兴农”的具体行动中仍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源状况

1.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偏低。如表1所示,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大致占到总数的4%左右,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来说比例偏低,而这之中涉农专业学生规模一般在30%以内。

表1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模情况(单位,人)

数据来源:201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

2.高等农业院校生源不够理想。综合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考生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受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考生在院校选择上更倾向于非农业院校。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倾向于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只有1.6%,农村居民把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子女首选学校的不到13%[4]。二是高等农业院校在优质生源获取中处于长期性的劣势地位。以江西某农业高校为例,尽管学校的办学底蕴较深,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凸显,但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农业高校的认识问题,2010年到2013年连续四年中的文理科录取最高分数均低于同时期的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南昌大学。老牌农业高等院校由于“农”的校名所限难以摆脱吸引优质生源方面存在的困难。

(二)高等农业院校实践育人状况

高等农业院校因其专业特性,在人才培养环节极为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从1902年我国最早一所高等农业院校河北农业大学“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到生产与劳动相结合,再到后来的实践育人,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不断的尝试、探索、改革、提升,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形成具有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与当前社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相比,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育人上仍旧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素质和相关硬件设备有特殊的要求。而高等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刚毕业,缺乏在实践中工作的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培养。

2.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还急需完善。据调查某农业高校的基地情况,4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有22个基地只能开展观摩性和认识性的学习,且平均每个基地面积仅为50平方米。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运行不顺畅且利用率低的问题,远远不能够满足涉农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校外多数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与企业间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实习效果不佳,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教学开展的深度和持续性。

(三)高等农业院校人才服务社会状况

随着高等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但相比而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的具体行动中仍存在一定差距:

1.从事农业及相关专业人员比率低且稳定性差。以某农业高校为例,2006年到2010年期间本专科毕业生总数达19341人,其中在涉农单位工作的为1260人,到农村就业的人数1147人,两项综合也只占毕业总人数的12.45%[5]。就人员稳定性来讲,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的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最高,达到31%[6]。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其转化率仅为30%-40%,“十一五”期末52%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比欧美发达国家低30%[7]。不管是服务农业的人口基数来讲,还是总体的贡献率,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在满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中都存在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二、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归因分析

综合分析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存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的滞碍

1.传统的官本位。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说到“中国的读书人,无有不乐意从政的,做官就是他们的宗教[8]”,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家庭、学生对农业院校存在着近乎偏执的认识,甚至不少农村家庭学生从小的教育价值观就“飞上枝头做凤凰”,脱离农村的一穷二白,缺乏对农业院校的全面和准确的定位。不管在院校选择还是专业发展中,都以农业为最后的“选择”。

2.观念错位。不言而喻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农业高校是以农业类专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由于农业高校与企业在利益点的区别,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育人实施。此外由于校外实践中客观存在的时间、管理、费用等成本,多数企业在以企业发展力求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为目标及行为导向的情况下,很难摆脱其固有的发展轨迹,外加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限制,多数企业缺乏与高等农业院校达成一致的长效合作意愿。

(二)教育经费的制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资金及相关物质支持与扶持,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也是举步维艰。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投入关注和支持力度,然而对高等农业教育来讲,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相关教育经费的缺失。

1.对教育投入总体基数少。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1]。从这个数据来看我国成功实现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GDP的4%,但从世界发达国家在1985年就已经达到5.2%[9]的情况看,我国教育投入的总体额度不仅相对较低还比较滞后。

2.经费分配的公平性相对性缺失。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中存在着马太效应,即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好的学校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中越占有主动权,教育经费在校际之间的拨款存在集聚现象。如2007年32所985高校的经费额度占据了当年76所教育部属高校的67.49%,仅排名前十的985高校就站33.12%[10],而985高校中农业院校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两所,整体上我国高等农业高校在教育经费的划拨中地位被动。

3.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使用中财权分离。尽管国家多方倡导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但就目前来讲,国家的专项财政拨款和专项补助仍旧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农业高校的办学成本相对较高,缺失相应的专业、专向财政支撑和经费来源的单一,外加具体的经费使用中管理与使用权的分离,导致经费的科学规划和使用并不那么顺利。

(三)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样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也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和规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也受到了党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自1982年到2014年的32年期间,中央连续16年以“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扶持。但必须面对的一个现状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

1.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有法可依有序运行的前提,然而在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中,高等农业院校投资、办学、招生、专向科研经费分配和使用尤其是高校知识产权的归属及认定等方面法律仍有所欠缺,体系性的法律建设有待完善。

2.政策导向的滞后与缺失。国家的政策导向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因素。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国家的政策性引导和宏观调控明显不足,尤其是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等指导和规范缺失。

3.保障性措施不到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科教兴农有效对接需要国家及政府给予支持和提供外部保障。但就目前来讲,尽管国家一再大力倡导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兴农、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村工作,但由于相应的激励、保障和引导措施的不到位,尤其是在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就业、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上,严重滞碍了科教兴农作用的发挥。

(四)办学理念相对陈旧

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直接关系着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取向和办学成效。当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理念趋向“腐化”,是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实施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在高校内涵建设上表现为:办校中追求“高大全”,过分注重外在硬件设施建设和向综合型大学发展,追求规模化建设,误把大学等同于大楼。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但是这种建设是建立在农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的,更加注重的是硬件设施的实用性。相比较而言,农业院校占地面积广,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庸俗化”,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受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仍旧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实施手段。外加实践环节在物力、人力、时间等方面的成本大,不少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环节仍旧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没有正视与专注专业教学的特色化发展,教学中的脱离基层实践,也是阻碍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专业继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人文农业教育的缺失

良好的人文农业素质是一种良好的价值观念,也表现为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高等农业院校人文农业教育既是以人为本追求幸福人生的教育,也是农业类大学生热爱农业,增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进而自觉主动投身到“三农”事业中去的教育,更是激发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内在动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文农业教育的缺失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专业及“三农”的科学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空间并牵制了农业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人才培养工作的滞后性

亲农、爱农、扶农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高等农业院校,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是培养优质农业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力量。兼备农业知识、创新能力、高技能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离不开高等农业院校的良好发展和优越师资等条件的辅助。自从1978年高考恢复以来,尽管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办学规模与质量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也把握机遇,在为农业振兴、三农问题解决中做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仍旧存在着相对的滞后性,即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规模低于全国的同期增长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满足农业科技需求相对滞后。

三、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既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人类活动归根揭底是“需求驱动-观念导向”下的一种行为指向。就当下来讲提升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能力,实现科教兴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时展的需求,而如何实现“科教兴农”,更好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发挥,也必须从观念、行为及相应的外部保障三个角度入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不但是高等农业院校单因素的培养,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推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教”发展为纽带,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企业和政府在培养“兴农”人才中的作用。

图1 高等院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高等农业院校要理清思路、准确定位、特色发展

实施“科教兴农”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振兴农业发展,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战略。对于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中的战略地位、作用及人才培养方向和兴农的必要性,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思路。第一,要认清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等农业院校主要是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农业知识与技能兼备的专门人才,培养的是服务三农,科技兴农的主力军。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对农业专业、农村、农业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强力的责任和使命感,从观念上做到亲农、爱农、扶农。第二,院校历史和特色是院校发展的根源和存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首先要了解和深刻认识院校的历史传统及特色,明确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自身的优势所在。以院校特色为中心,明确办学理念,以强化学科发展为中心,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以时展要求为导向,以强化学科特色发展为中心,以自身优势求发展。第三,要清楚的认识到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单是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事情,要树立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与院校的合作中要摆脱传统的高校本位主义,关注企业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诉求,把院校的发展与企业及学生个人的成长相结合,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企业要高瞻远瞩、深入合作、协同发展

盈利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积极寻求和高校的合作。第一,要能够认识到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研、科技转化、专业特色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不能因为农业院校特色而忽略农业院校其他优势学科和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在寻求校企合作中,要客观评价院校实力,给予高等农业院校有全面地认识和综合评价。第二,农业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入大、周期长。这就要求企业要转变旧观念的狭隘,摆脱短时期经济、时间、管理费用成本牵绊,在与高等农业院校合作中摆脱急功近利观,注重企业及社会的长久发展,树立长期合作的愿望,并积极寻求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第三,在合作深度上,企业要跳出校企实习合作浅层次合作的痼疾,加强与高校的深层次合作。一方面要注重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和训练,关注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诉求,并以此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寻求最合的潜力人才,建立企业的人才储备及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在科技及课程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注重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实际应用。在发展中要高瞻远瞩,积极寻求合作契合点,以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协同发展。

第8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教育部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管理、队伍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这不仅使我国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对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实验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养高技术实用型人才。另外,实验教学模式是从理论学习到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深到浅、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扩招,实验教学设备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与时代的发展出现脱节现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仪器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实验工具。高等院校只有具备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其更好的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然而,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还处于未完善阶段,并不能约束不爱惜实验设备的操作者,他们几乎不具备爱护仪器的责任心;还有一些使用者根本没有认真了解仪器设备的详细操作规程和性能,就开始盲目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不仅会减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会损坏仪器。

2.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都会制定一套完整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管理的规章制度,例如,(1)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和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赔偿制度;(3)仪器设备的报废条件和报废程序;(4)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等。事实上,在工作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比如,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损坏仪器的现象,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人员的监督,很少有人进行赔偿;有些学生或者老师由于时间紧迫,在实验操作时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仪器出现问题,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3.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由于我国大多数农业高校的实验经费不足、缺乏高技术操作人员,实验室基本上只为必要的实验教学服务,基本上很少对全校师生开放。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设备出现老化和陈旧现象,不能为外来的高技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实验教学方面的最新信息。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多,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仪器的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技术方面的缺陷,使仪器设备无法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仪器设备只对本院校或者本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制度,不对外服务,造成资源浪费。

4.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一方面,由于农业高等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很低,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有些技术人员通过再学习转为教师,这种现象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影响学校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同时使实验教学的质量降低;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学校没有进行合理的效益分析和成本预算,这些主要表现在缺乏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的制度,没有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只重视使用,并不注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造成他们缺乏对工作的上进心。

5.农业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模式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国家越来越素质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所谓的提高素质教育,是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农业高等院校依然采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验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缺乏一定的操作技能,只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真理名言在农业高校中并未得到实用。

6.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买问题。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都是以系为单位,建立各自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而实验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这种管理方式,使实验室分散在各系,很难让学校做到统一管理;然而,大多数高校购买仪器设备主要通过系部向学校申请、由学校出资购买的方式,由于各系实验室只考虑本系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而进行匆忙购置,这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系别购买相同仪器设备的现象,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最终使仪器设备利用率降低,造成高校大量资金浪费。

7.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没有做到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办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增加大量的学生,实验室仪器设备被使用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有的时候,一台仪器可能会持续工作很长时间,从而造成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短;再者,农业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的一些重要仪器缺乏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会缩短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一些高等院校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将购买的仪器设备进行妥善放置,造成仪器设备的过早损坏;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的投入不断增加,大部分高校实验都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并且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综合性,但是由于一般的维修者对先进仪器的了解不全面,很难查出其中的故障,对正常的实验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室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运作潜力的关键。首先,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工作有极度的责任心并且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工作的难度系数有多大,大家都应该齐心协力的去完成;其次,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地探讨学习、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才能保证实验教学过程顺利地完成。

2.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网络现代化管理系统。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这一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实验室网络化现代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教学的工作效率。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与老师进行实验交流;实验中心也可以将有用的实验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使学生需要时自己动手进行查询,这样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业高等院校将实验室仅仅作为上实验课的教室,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的积极性。由于学校不注重实验室的开放性,学生想去做实验时却常常遇到实验室大门紧闭的情况,又或者是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找不到技术人员进行询问,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必须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这样才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实验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加强操作技能锻炼。

4.加强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农业高等院校应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线路,主要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加强他们的技能操作训练,以此来划分模块进行学习。学校应该加强整合教学资源,使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充分调动起来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真正的整合统一。进一步落实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实行绩效考核,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实验室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5.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应该重视仪器设备维修团队的建设。完好的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维修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富有责任心强和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实验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维修队伍和购买仪器的厂家以及其他高校的维修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更新维修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校维修队伍参加技术革新培训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提高他们的维修效率,保证实验仪器设备能够长期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可小觑。随着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未来的道路中,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研究和实践,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发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努力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农业高等院校发展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白桦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秦玉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4):96-97.

第9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模式;对策

2003年3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签署了国务院第372号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此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是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随着该条例的颁布,中外合作办学将成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与国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其中大学专科层次82个、大学本科层次69个、研究生层次74个,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艺术类。而农业院校举办的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历教育)却很少。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只有三所农业院校进行了实践:

一是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于1994年联合创办了国际学院,共同培养本科生,授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士学位;

二是1996年东北农业大学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办学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与海参崴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开设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三是1997年上海水产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上海爱达公司联手成立水大爱恩学院,合作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本科生。

2.农业院校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和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是农业院校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其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合作办学可以引入大量国外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缓解农业院校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②可以为农业院校引入可观的师资资源。比如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联合创办的国际学院,每个学年有近20位外籍教师受聘任教于国际学院。这无疑可为农业院校输送新鲜血液,壮大师资力量;③可以通过合作双方的交流,为农业院校培养一定的教学和管理骨干。自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有近20余人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邀赴科罗拉多大学进行学习和考察;美方教师在国际学院为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培训教师近15人次;④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高农科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此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对加快农业院校的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分析

首先从国内外教育市场来看,西方国家许多高校包括农业院校,教育资源过剩。为解决本校的生源及财政困境,他们极力开拓国外招生渠道,增加学生人数中的国际学生比例,以赚取大量外汇,达到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以及盈利的目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高校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的报告,到2010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将达到2600万左右。而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才达1600万人,短短的八年之内要扩容1000万,这对中国政府来说虽说是巨大的压力,但也是无比的商机。因而自然成为国外高校尤其是以英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所垂涎的一大教育市场。中国加入WTO为国外各种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广大的教育市场提供了契机,高等教育市场将逐步向国外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逐步走向国际化,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而国内大部分高校包括农业院校在内在发展问题上都存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水平国际化的问题。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合作办学的中方院校的国际比水平。新条例的出台将使中外合作办学有法可依,包括农业院校在内,中外合作办学及管理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其次从专业人才需求的前景来看,我国需要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现代农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工作;需要大批既有专门知识又懂国际贸易规则,会经营会管理的农科人才从事现代农产品的经营、开发和国际国内贸易等工作。这些人才的培养仅凭我国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综观上述原因,农科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4.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可采取多种模式,有学者根据合作的特点归纳出三种模式,即融合式、嫁接式和松散型模式。

(1)融合式。融合式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中外两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引进国外合作学校的有关专业及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原版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聘请国外教师授课,派遣中方教师去国外进修等措施,全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达到在国内培养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可满足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又可避免到国外学习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缓冲期,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国外认可的教学质量;

(2)嫁接式。嫁接式就是充分保留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评对方学校开设课程,彼此承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学生修满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嫁接式的优点是结合了中西方的教育优势,能让学生直接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

(3)松散型模式。松散型模式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中方讲学,中方教师去国外进修、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到国外短期学习或实习等手段,促进教学方法的国际化。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模式,也为我国大部分高校所推行。这种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操作性。

农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模式,通过不同渠道吸取国外办学的先进经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5.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认识不到位,办学主动性不足。某些领导缺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紧迫感,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国际合作和竞争意识,缺乏改革精神。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都属于依附型或跟踪型,在发展、改革和创新问题上,主要是看政府眼色行事,或者尾随在广大大专院校这个大部队的后面,这种做法虽然很稳妥,但是却容易丧失机遇;

(2)合作办学的目的问题。在实践中部分高校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打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可出国留学的招牌招收学生,收取高额学费。有的高校因为最终不能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而使学生和校方关系紧张;

(3)合作办学项目定位偏低。从目前全国合作办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合作层次偏低,合作对象不对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4)筹备工作仓促。筹备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筹备前期合作方的寻找或选择、合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谈判、修改及项目的审批,筹备后期的招生、教学、设施、招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时间。准备不足会导致全局性错误。

在上述问题中,有些属于广大院校的共性问题,有些属于农业院校的个性问题。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1)思想认识上,要有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紧迫感,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国际意识;要参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竞争,锐意改革,促进专业的国际化;要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凭借自身及外界的力量,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2)明确合作办学目的。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院校的快速发展,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服务,为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服务;就是要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引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专业,推动我国农科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各农业院校的国际竞争力;

(3)合作办学项目定位要准。合作办学项目可定位于起点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选择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学科专业,专业要具有特色,社会适应性要强。只有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强的吸引力,才能保证生源,保持合作项目的竞争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