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民增收范文

农民增收精选(九篇)

农民增收

第1篇:农民增收范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积极发展农业p深化农村改革p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增长p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农业生产的投入。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的关键。

1 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持续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我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多年的“一号文件”。

1.1 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因此,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粮食连年增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且活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p农村和农民工作始终是党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1.2 有利于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

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种田能手p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制,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二p三产业,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1.3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城乡的良性互动

农民增收于城市化的关系存在者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即: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购买力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民转移加快-增加农民收入,其结果是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稳步发展。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促进现代化进程的问题。

2 现阶段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 现阶段农民收入现状

(1)以种植业为主。(2)以种养结合。(3)以外出务工。(4)以规模养殖。

2.2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2)产业结构调整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效益。(3)农民增收受市场风险约束较大。(4)农民外出务工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3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渠道和具体措施

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从农业内部挖潜,做好农业外部文章,多渠道促进农民的增收。

3.1 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3.1.1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是要着力实现“五优化五提高”,即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名特优新产品比重;优化质量结构,提高优质农产品比例;优化区域结构,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养殖业比重;优化难产经济结构,提高二p三产业比重。其次是明确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定位。

3.1.2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组建一个专门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和预测机构,不但能及时p系统p准确地提供国内外和省内主要农产品生产p需求和市场交易的现时信息,而且通过和研究,预测未来国内外主要农产品的生产p需求和消费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宏观指导和农户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1.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生产p加工p运输p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效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3.1.4把加快非农业生产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

3.2 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

3.2.1培育农民市场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确保农业增收,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基础地位。一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营养含量。二是要发展安全绿色食品。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

抓好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一是要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规模养殖,健全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双赢”: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p农村信息服务体系p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帮助农民增收。

3.2.2制定合理惠民政策,拓宽农民收入空间

一要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结构。二要构筑不同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结构。三要构筑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社会结构。

3.2.3提高农产品的保护水平,实现优质优价

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价格及其农产品深化加工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工转化时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3.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就业水平

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助于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为农民参与经济建设,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一些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劳动力以农民为主,从而能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

第2篇:农民增收范文

这是怎么回事?农业丰收了但农民的收入反而降低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经济学家把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称为“丰收悖论”。

丰收悖论的成因何在?萨缪尔森用需求弹性分析了这种奇特的矛盾现象。他认为:“答案就在于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概念。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一般说,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丰收悖论的主要成因在于小麦、玉米等基本粮食作物缺乏需求弹性。因而,就这些必需品而言,消费者对于小麦、玉米这类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这就意味着,收成好时,农民整体的总收益低于收成不好的时候。也就是说,粮食收成好时,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了价格,但粮食价格降低并不会刺激需求有较大增加。因此,收成好反而使全体农民的总收益下降了。

由丰收悖论,我还联想到在我国出现的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有些学者运用经济学的“丰收悖论”来解读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并试图避免在农产品市场上不断出现的“丰收悖论”。诚然,经济学上的“丰收悖论”可以用来分析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但笔者以为,不能停留于解释或说明这种悖论现象,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这种增产不增收的悖论。

首先,从理论上说,丰收悖论是一个经济学假设。这个假设蕴含了一个推论,推论要求我们避免逻辑上合成推理的谬误。但是要知道,我国农民的家底比较薄,他们是经受不起折腾的。为了避免“谷贱伤农”,我们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经济学分析,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用各种办法扶持农业,保护农民的利益,从价格上补贴农民。

现在,我国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粮食价格上保护农民虽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经济学来说,一旦保护价高于市场价就会诱导农民多种粮,而粮食越多,市场价就越难回升。这时我们又面临着一个更现实的悖论:若不保护,市场的风险就扔给了农民;而政府一保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信号,使农民盲目生产。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艰难的抉择。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第3篇:农民增收范文

我镇是一个典型的粮猪农业大镇,地形以丘陵为主,70647人,水田面积为59000亩,水面面积6732亩,农业人口62310人。XX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确保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增收情况如下:

1、粮食增产,农民丰收。按一号文件精神,我镇落实早稻种面积52800亩,比去年增加3528亩;中稻200亩,春玉米3450亩;晚稻57620亩,比去年增加了4073亩,合计增加了7601亩。全年优质稻面积是7.5万,其中高档优质稻是1.5万亩.根据镇农技站产量实际测定,今年早稻产量平均可达440公斤,总产量达到21125吨,比去年同期17442吨增收了3683吨;晚稻产量平均可达500公斤/亩,总产量达到27520吨,粮食总产量共达55808吨,创农业总产值7800万.另外,今年的早晚稻粮食价格基本在70元/100斤,比去年的46元/100斤和58元/100斤分别多了24和12元/100斤;其中还有1.5万亩高档优质稻,签订了定单合同,预计可高出15%的收购价,在这个项目上农民又可增收不少;综合增收各项因素,与去年相比我镇单粮食生产这一项增加收入1240万,人均可增加收入185元。

2、税率降低,粮食“两补”,农民增收。今年我镇农业税减少156.87万,农业特产税减少15.924万元,粮食直补61万,良种补贴55万,多予少取共达到290万元,农民可减负290万,人均减负42元,从另一个角度上农民人均又增收42元.

3、畜牧业发展迅速,收入明显提高。今年内我镇的畜牧业——生猪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立了石潭镇生猪协会,并被市政府评为了无公害生猪基地,生猪品牌效应进一步打响。截至10月份共出栏生猪24.7万头,比去年同期多出栏94000头,创出栏产值21580万元,此项产值可比去年多增加6400万;存栏猪达16.36万头;同时价格与去年同期比高出了0.5--1.0元/斤,纯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可增加1750万,人均增收249元。

4、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到目前为止我镇的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4570人,与去年比增长了3370人;创劳务总收入10280万,收入比去年大有增加,估计可人平增收90元。

综上所有的收入增加因素,我镇农民人均收入全年预计可增加580----600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可逼近3000元,可谓是农业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过多年的农业生产发展经验,并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影响我镇农民增收有如下几点因素:

一是各种具体问题,制约了发展的拳脚。主要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所提的一些具体扶持项目,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动物防疫体制建设、道路通信电力建设等这些基础性条件的完善;许多村的农网改造、山塘改造、水利设施等对比较落后,上级对农民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很多农民往往受它的制约而不敢有较大的动作;同时在子女学习和就业方面,许多农民只能甘于疲于奔命,哪能谈得上有余力去发展生产。

第4篇:农民增收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一项中心任务,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效的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将田园景观和农业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促进农村产业格局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就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对如何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讨论和研究,实现阶段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互相促进。

一、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1.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传统农业经济的功能是单一的,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将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形式与第三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农村经济向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例如,生产、生态、文化、旅游等经济功能的结合,促使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的进程。为农民增加收入拓宽了渠道,对当地经济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能够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单一的加工生产限制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拓展农业生产的广度,最大程度的开发农产品的观赏价值,不仅能够获取农产品加工生产的经营利润,还能获取旅游方面的收益,增加了农产品经营的途径。

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完善农村配套服务体系,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例如,休闲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住宿、交通等基本条件的完善,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导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4.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和促进新农村建设

休闲农业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可以促进本地农民接收更多的知识、新文化,给村民提供向城市居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知识的广泛传播,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二、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对策

1.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场所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所以在发展休闲农业之前要解决好交通、通讯、住宿等一系列的问题。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保证农村休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为城市游客到农村旅游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所以发展休闲农业的当地应该积极寻求交通、旅游等部门的合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开辟农村旅游专线,提高农村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2.根据农村实际,结合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

休闲农业的发展切忌单一性,否则发展会受到较大的资源性限制,并不能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每个地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习俗,农村在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得的过程中,可以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休闲农业和文化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赋予休闲农业更为鲜明的文化特征,突出本地特色,提高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

3.休闲农业要始终突出“农”的特性

外来游客对休闲农业的追求,主要是注重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体验。所以发展休闲农业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将休闲农业的形式与农民群众的生活精密的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果园采摘,在农家生活做饭等,将农村生活始终贯穿在休闲农业活动当中。其次,要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例如促进种植、养殖等一体化,创建高效农业模式,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其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4.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休闲农业归根结底是一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而旅游开发的核心是要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当地政府应该制定行业管理标准和服务管理措施,建立明确的制度保障体系,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素质教育培训,不断的提高农村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休闲农业的品牌效应和口碑,是实现休闲农业壮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5.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始终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统一,尤其游客π菹信┮档淖非笠幌钅谌菥褪桥迓躺、天然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农村休闲农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农村在休闲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原生态和原风貌,切忌过度追求商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效的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将田园景观和农业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促进农村产业格局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应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场所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根据农村实际,结合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始终突出“农”的特性;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参考文献:

[1]吕金宝,熊涛,李陆等.建立村级休闲农业职业农民精确培养模式与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2015(29).

[2]方中友.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J].江苏农村经济,2012(10).

第5篇:农民增收范文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村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6101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做好农民增收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针对莫旗这样的边远少数民族自治旗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发表以下粗浅的见解。

1 农民收入的现状与特点

(1)农民收入增长带有阶段性。改革开放30年以来,莫旗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1.5元增加到3586.7元,年均递增13.9%。从莫旗农民收入的增长趋势来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1.5元增加到357.1元,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时期,年均递增34.4%。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有两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个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一个是农产品价格提高。第二个阶段从1985-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80.5元增加到649元,为农民收入增长徘徊时期,年均增长11.3%。这一阶段具体说来也有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资料价格暴涨抵消了农产品提价的好处;二是乡镇企业出现滑坡。第三阶段从1991-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54元增加2039元,为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时期,年均增长25.5%。第四阶段从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70元到2096元,为农民收入下降时期年均下降1.6%。以上现象表明,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也是一具阶段现象,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这一阶段的特殊性。第五个阶段从2003-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02元增加到3586.7元,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期,年均增长幅度13.0%。这一阶段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农业税减免;二是国家政策性补贴增加;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增加。

(2)农民收入增长的不平衡。这一特征在当前尤为突出,而且呈现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调查情况看,凡是收入增幅较小的,大多数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靠近县城和公路等交通方便的乡镇的农民,年均收入比其他偏远乡镇的农民高。从事多种经营的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单纯从事种植业的农民。

(3)农民收入增长的差异性。一是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的差异性。二是文化程度的差异,文化程度高的人群的收入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的收入。三是就业率低的差异。农村目前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就来率高低,直接关系到收入的高低。

(4)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农民收入结构基本上分为三大块,一是工资性收入,包括在乡外地人企业务工、外出打工,从号召其他类型的劳务等收入,占纯收入的19.6%;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包括种植、养殖及二三产业等收入,占68%;三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12.4%。

2 存在的问题

(1)不善于调整种植结构。由于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低,不愿接受新生事务,总是生产他们习惯生产的东西,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决定生产经营什么,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毫无优势,增收困难。还有许多农民不了解市场信息,缺乏市场预测难力,不考虑本地实际,盲目跟风,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

(2)传统农业效益比较低,农业生产结构适应性、战略性调整难。一是传统种植业受到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而全和自求平衡的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由于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农产品生产已处于微利或亏本的状态;二是对土地的投入不断减少。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对土地再生产的投入不断减少,土质日趋恶劣,贡献率越来越低。

(3)农业科技含量低。由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缺乏运用拳科技的能力,生产出的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走品牌战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增收。另外政府农技部门对推广新技术方面也做得不够有力,使很多新技术无法及时传到农民手中,致使许多好的增收拳技术、新方法与他们无缘。

(4)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滞后,劳动力转移难。影响农民收入最突出的一条是农民数量过多,全旗近80%的农村劳动力依附于土地,农村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较低,制约了农民增收。

(5)农牧业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与市场对接、形成新型的利益机制难。一是农牧业还一直停留在单一的生产环

节上,尤其是因为农产品不能及时消化、升值,只作为简单的原料而库存积压甚多,无法增加附加值;二是缺乏准确、高效的市场信息网络,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品质标准、缺乏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的大规模营销组织和企业、缺乏现代化的储存、保鲜和动输能力,致使农民的生产往往难以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农民的利益往往在流通环节上受到很大损失;三是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农民的初级农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又得不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增值,农牧业比较交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6)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没有明显增加,农业和产中的资金思想方法难仍然存在,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差,依然靠天吃饭。

3 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驱动农民增收。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突出特色,加快优势产品向主产区集中,大力营造各具特色的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推广“复合型农业”,逐步走舍饲圈养的路子。将放牧与舍饲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牛羊育肥,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牲畜产肉量,均衡四季出栏,努力实现群众收入增加和母畜比例提高的目的。

(2)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拉动农民增收。从家牧为产业化的整体建设考虑,今后的重点放在抓基地、强龙头、打品牌上。一是抓基地。在充分发挥比交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二是强龙头。龙头企业是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要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把龙头做大、做强。三是打品牌。品牌是实现产业发展和产品进入市场的灵魂。打造和培育精品品牌,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是实现农产品销售增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6篇:农民增收范文

一、现状与问题通过大力营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氛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加强结构调整,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增收。通过调优结构、调高效益,全区初步形成了奶牛奶业、时尚蔬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名优茶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特色优势产业面积9.23万亩,存栏奶牛8788头。通过不断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积极扩大基地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全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效益快速提高,其中奶牛业前三季度实现销售4414万元,蔬菜业销售10190.7万元,花卉苗木和茶果业分别实现销售3031.8万元和6723.9万元,水产业实现销售3770.9万元。

二是加强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品附加值促增收。通过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区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局面。今年夏粮平均单产比去年增加了46.6,亩均效益增加了一倍;秋粮单产比去年增加一成以上,亩均效益增加300元左右。

三是加强产业化经营,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促增收。重点培育带动能力强、辐射效应显著、产业化市场前景好的各类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实现了农户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全区现有较大规模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22家,带动农户2575户,实现销售1.66亿元;一定规模农产品市场经纪人88人,农产品批发市场4家,各类行业协会16个。

四是加强园区建设,增强示范辐射作用促增收。通过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结构,推进项目入园,培育园区特色,促进了园区健康发展,增强了园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全区现有各类农业园区26个,规划建设面积2.06万亩,引进种养项目119个,实现销售6824.1万元。丽安村观赏苗木示范园区建立了优质苗木驯化繁育基地,带动了周边130户农民发展苗木种植,今年已为农户外销苗木85万株,获利255万元。

五是加强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增收。通过大力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加大科技应用转化力度,提升了农业科技含量。利用新技术,改良茶叶品种结构,提高了茶农收入,去年茶叶亩均效益近8000元。今年以来,全区引进和推广新品种67个、新技术21项,举办区级科技培训班32期。随着“三项更新”工程的深入开展,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额进一步加大。

六是加强质量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增收。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通过狠抓农产品质量建设,打造品牌,取得了明显效果,去年鱼鳖混养池每亩纯利润3000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区累计制(修)订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27项;无公害生产基地28个,面积10.2万亩;注册农副产品商标33个;部级无公害农产品22个;省、市级名牌农产品19个。质量建设带来的优质优价使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业效益不断提高。

七是加强招商引资,增添农业发展动力促增收。通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大项目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邹志敏个人投资400万元,兴建了我区规模最大的奶牛园区,设计饲养规模1250头。目前,园区建设已基本结束,入园奶牛已有千余头。去年以来,我区农业“三资”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三资”投入农业总额2.56亿元。随着“三资”投入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八是加强生态建设,优化环境质量促增收。通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加快绿化造林步伐,推行循环式生态模式,优化了发展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如斗山村农民陆正初种植86亩茶园,采用茶园间种银杏的办法,吸引鸟类栖息,利用鸟类治虫,建成真正的无公害茶园,被列入省茶叶科技示范园二期工程之一。今年茶园收入已达10万元。

九是加强服务监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促增收。积极做好依法监管工作,净化市场秩序,加强动植物检疫和护林防火,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开展全区性农业行政专项执法检查,同农资经营单位签订农资守法经营责任书,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深入开展“农技110”活动,大力实施“123”工程,认真组织“三下乡”服务,建立健全挂钩镇、园区(基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家”作用。今年,全区已受理农技“110”电话3582个,技术人员实地指导5723人次,解决技术难题778个。目前,我区有农民自办的讲习所50多个,如农民葡萄专家冯金狗自办致富讲习所,讲解葡萄栽培技术,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是加强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应促增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制定了“一免二补”、鼓励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我区减免农业税1340.8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47.09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办法,对12个园区建设项目,区财政已落实扶持资金24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加快了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增收步伐还不快。二是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宽。三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解决。

二、对策措施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程,我们考虑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建设现代都市 农业,大力抓好示范项目建设。依照__市都市农业规划,我区通过建设一个体系、三大都市农业主题片区,构筑农民新型致富框架。一个体系是城市绿地生态体系,重点建设市际生态隔离带、环城绿带、沿主干公路和主航河道的防护林带、大型生态片林等,形成三纵三横、六路四河的森林体系。三大片区是: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重点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园、现代高科技设施蔬菜园、两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示范园,与设施花卉园等一起构筑现代气息浓郁的设施农业高地。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重点在沿山地区开发建设集生态、防护、观光、度假、居住于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特色精品型农业片区,重点建设精品葡萄、鹅湖特色水产养殖以及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等农业精品园。同时,着力抓好一批都市农业项目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如万亩优质水稻__示范园区、精细蔬菜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海浪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园区、优质高效葡萄生产示范园区、渔业示范园区。

(二)积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尊重承包户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多种形式,使现有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确保土地流转稳定有序推进,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时,加快培育壮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构筑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按照企业和农民“自愿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利益紧密型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加快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切实抓好“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开展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同时,注重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成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优质农产品,依托名牌优质农产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第7篇:农民增收范文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总书记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不仅鲜明地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也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农民如何富裕的道路,鲜明地指出了农民如何持续稳定增收的道路。

我们知道,十七大报告在肯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的成绩下,仍然看到了我国农业面临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看到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的问题。为此,十七大报告从民生的角度,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用很重的分量讲了农民如何增收的问题。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总书记还从增加农业投入、农民就业、金融改革、土地经营流转权、新型农民等指出了农民增收的方向。总书记指出的长效机制和新格局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构建社会和谐具有战略的意义。

农民增收是一个老问题。长期以来,尽管政府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方面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这是因为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农村的产业结构自身决定的。传统的农业使农民的收入途径非常单一,收入一般来源于种植业。如果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单位产量;二是提高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事实上这两种方法的效用都很有限。中国农民拥有的土地很少,即使新的技术提高产量,对农民增收也是有限的。反过来。如果过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则会引起市场中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农业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工业部门,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会上涨,如果涨幅大于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再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的实际收入还是下降的。显然这条增收途径也是有局限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的大思路。

在农民贫穷和增收问题方面,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做出有利于农民富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民来讲,他们的主要财产是土地和自身的劳动力。一个国家要想让农民不贫穷,就要使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有利于保护农民的财产和尊重农民的身份。那么,如何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的有效保护和流转,如何平等地对待农民的身份,需要国家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制度变革。农民的贫穷和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确立的二元制度有直接关系。从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讲,有一个农业对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问题,也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形成了不同的财政支付转移、教育和户籍等制度,农民与城镇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甚至是在国家工业化上升时期,国家依靠剥夺农民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要改变二元结构机制问题,首先要在制度的设计方面保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给农民享有相应的平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的角度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我国物权法的公布,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实现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保护农民承包的土地不受侵犯提供了法律和制度基础。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变迁。一是把保护农田的权利和责任赋予农民,让农民的生产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有保障。二是要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提高农业部门的边际报酬,同时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来吸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

第8篇:农民增收范文

一、2007年农民增收形势分析

综合分析,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整体环境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七五”时期,我国GDP增长率由1985年的13.5%下降到1990年的3.8%,相应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也由7.8%下降到1.8%。“八五”时期,GDP增速加快,年均增长率达12%,农民收入也呈现出较快增长,从1991年的2.0%提高到1995年的5.3%,“九五”第一年的1996年更高达9.0%。从“九五”第二年1997年起,GDP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均呈现下滑趋势,2000年农民收入增幅跌至2.1%。“十五”以来,GDP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均有所回升。从2007年前三季度情况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望超过11%,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来看,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继续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为农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为294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4.5%。粮食生产在经历8年之后又跃上1万亿斤的台阶,成为连续第4个丰收年。农业的丰收为农民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态势,保证了农民得享增产成果。长期以来,受国内农产品市场相对封闭和供求关系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往往呈现“增产不增收、减产不歉收”的格局,丰收之年也是农产品价格下跌之年,有时价格下跌的幅度更是抵消了农业增产的收益,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波动性。2007年以来,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农业生产出现多年未有的“量增价升”局面,截至11月底,国内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同比上涨11.92%。其中:小麦同比上涨9.6%,稻谷上涨8.63%。玉米上涨22.33%。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农产品供求关系影响。随着我国人口增多、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多。同时,生物能源和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供求矛盾,推动了农产品价格向上攀升。二是受国际农产品市场输入型价格的带动。南于全球粮食减产、生物能源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增加、国际投机基金进行粮食期货市场炒作等因素,从2006年末开始,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1-11月份,美国市场小麦现货、期货价格同比上涨30.2%和55.4%,玉米价格同比上涨36.5%和47.2%。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持续走高,也带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以及食品价格的上涨。三是国家对主要粮食品种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的上涨起到支撑作用。总体来看,这次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仍带有恢复性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都将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从国内外农产品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分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农产品价格将有可能进入持续上涨和高位运行的新阶段,我国农产品供求也将由比较宽松向持续趋紧方向转变,这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是农村劳动力供求形势出现阶段性变化,农民非农就业和工资增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较快,但绝对量还是增加;1991年后,我国农业劳动力首次出现绝对量和比重“双下降”,到2003年以后一直持续保持“双下降”,且下降幅度加快。2006年,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42.6%,农业劳动力为3.2亿人。2004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出现的“民工荒”正在向内地蔓延。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从“全面供过于求”向“总体过剩、结构不足”转变,这种结构性变化,推动了2007年以来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加强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2006年,全国有28个省(市、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在30%左右。2007年以来,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又进一步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些都为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是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政策性收入持续增加。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4年出台“一号文件”,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多种杠杆和手段,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达到4318亿元,比上年增加801亿元。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林水利气象、扶贫、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路、电力等农村建设方面的投资总量630亿元。同时,中央财政继续加强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不断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2007年农民增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农业资源及经营条件对农民增收限制作用愈发明显。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资源短缺加大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同时,我国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也很突出。目前,我国户均耕地仅7.2亩,不到美国农场平均规模的1/400,农民的承包土地由于肥瘦搭配、远近结合等因素又被细分为若干块。这种农地小规模分散生产,增加了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的难度。加之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资金外流等因素,农业的增长空间受到严重限制,也影响了农民来自农业收入的提高。

二是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日渐增强。我国农业的增产,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化肥、农药、地膜等投入品的增加,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日渐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带动了同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导致粮食、油料在用途上向能源转化,能源与粮争地,与畜牧业争饲料的矛盾日益突出。去年以来,国内化肥市场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三是动物疫病频发和饲养方式落后,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2007年4月份以来,随着生猪饲养效益明显回升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生猪生产已经开始恢复,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但由于担心疫病和市场风险,散养户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加之饲料价格继续上涨、临近年节消费需求增加等原因,生猪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全年生猪价格涨幅超过60%。与此同时。由于饲料价格上涨,2007年奶牛养殖效益继续下滑,部分地区出现了集中宰杀奶牛的现象,直接影响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生猪和奶业中出现的问题折射出我国畜牧业增长方式落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动物防疫体系薄弱、产业链条各环节衔接不够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也体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此外,2007年的自然灾害呈现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影响深的特点,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综合分析,全年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要大于不利影响,这对促进全年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二、2007年全国农民收入预测

(一)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有所增加

2007年,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棉花总产首次突破700万吨,糖料、蔬菜、水果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其它经济作物稳定发展。从农产品价格来看,在全球农产品供求关系持续偏紧,价格上扬的影响下,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前三季度3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6.7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2%。小麦、中籼稻等的亩均现金收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棉花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油料价格大幅上涨。全国油菜籽亩均现金收益达379元,比上年增加185元,是历年以来绝对值最高、年涨幅最大的一年。蔬菜、水果价格也高于上年同期。在扶持政策推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生猪生产扭转了一度下滑的趋势,预计全年肉产量超过8100万吨。奶业生产从第四季度开始,效益有所回升。渔业生产稳定,林业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同时,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农村二三产业得到加快发展。综合分析。预计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经营的纯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240元以上。

(二)工资性收入继续平稳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975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97万人,增长5.4%。从工资水平来看,2007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普遍上涨10%以上,农村劳动力价格也呈上升之势。同时,周家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保护力度,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考虑,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220元以上。

(三)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继续增加

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加,国家对农民的补贴逐步由生产补贴向生活补贴延伸,补贴范围不断扩大。据测算,仅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两项,每个农民人均得到补贴57元。此外,2007年国家继续在土地征用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基本到位,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实施,农民从土地租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合股经营分配得到的股息和红利收入也可望比上年有所增加。预计农民的来自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40元以上。

初步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在500元以上,实际增幅有望接近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三、继续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的政策建议

2007年是农民收入连续超过6%的第4年。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不仅为广大农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人口有了足够强的购买力,国内消费市场潜力才能真正开拓,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继续扩大,农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形势十分严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须付出艰苦努力。

(一)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农资综合直补制度,改革化肥调控机制,努力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管理方式,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要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由农民主导向政府主导的转变。一是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建设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二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基础设施。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清洁能源。加强农村电力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面。继续完善农村通信设施,引导农民开展村容村貌治理,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加大扶贫力度,继续搞好以工代赈,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改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地区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一是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品种结

构。要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把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快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二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保证农业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同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根据当地实际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鼓励发展现代物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加工、保鲜、储运;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四是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四)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保护和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已成为现阶段和今后一段长时期增加农民收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现实的途径。一是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产业的分工协作,积极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节约资源、提高农业附加值、保护环境、服务于城镇功能的二三产业。二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县城和小城镇的就业容量。同时,要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三是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力度。目前我国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相当数量没有稳定的职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技能,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四是要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9篇:农民增收范文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从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看应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的状况已基本结束,农民收入目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追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目的,其一是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其二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了2000年的2253元,接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43%,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阶段性递减趋势。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年-1988年4.9%;1989-1991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仅1.9%;1992年-2000年为4.6%。特别是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连续四年下降,分别比上年减少4.4、0.3、0.5、1.7个百分点。增长率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态势。1983-1990年,二者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段。1991-1995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199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其中1993、1994年分别高达2.80∶1、2.86∶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1996-1999年,差距比前一阶段有所缩小,但除一个年份略低于2.5∶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明显高于80年代。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税费以外的农民负担也显得过重。农民在交纳法定税费后,仍不能按自己意愿安排剩下的所得收入。尽管国家一再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禁止搞不符合农民经济条件和意愿的"形象工程"、达标项目,但实际上有的地方法定以外的收费名目很多,其中不少项目数额还比较大。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全国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按经济地带分,198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0.82∶0.79,1985年为1∶0.84∶0.69,1999年为1∶0.68∶0.51。1980年东部与西部农民人均收入比为1∶0.77,1985年为1∶0.67,1999年为1∶0.65。从收入分配状况看,总体的基尼系数1978年由0.2124上升至1999年的0.3361。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农民收入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平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低收入人口比重相当大。据农业部统计,以村为单位,1999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8326.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4%。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农村有所1/3人口的月收入在125元以下,其中约有1.2亿人口月收入不足或只有100元。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67000农户的抽样调查看,1999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13%,1000-1300元的占10.8%,1300-1500元以下的占8.1%。三部分合计占被调查户的31.9%,其中年收入不足或只有1300元的比例为23.8%。

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

三、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挫伤了广大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是极大削弱了农民的积累能力,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来实现的,农民负担过重会使农户家庭的生产性积累大大减少,导致农民无力进行农业再生产投资,农业发展资金日趋匮乏。最后,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收入预期悲观,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受到影响,以上这些,都削弱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使农民收入遭受严峻挑战。

(一)农民收入结构方面的因素

当前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入较以前增多了,但无论怎么增加,增加多少,农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种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获得的农业收入,二是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以及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我们称为非农业收入。近几十年来,这两部分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已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8.4%上升到1999年28.52%,增加了十个百分点。而同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从48.15%和11.16%下降到39.91%和7.14%。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的很重要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业,而不是种地,这是事实,也预示着今后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方向。然而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放慢,主要在于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以前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企业经营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破产到闭日益增多,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劳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慢,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农民实际收入减少,目前有的地方的农民负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明文规定的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的标准。乡镇政府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巧立名目,欺上瞒下,多收多征。二是肆意虚假提高农民纯收入水平,以达到既可以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以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的双重目的。因而有的地方虚假上报的农民纯收入比实际值高出一倍以上。这样做表面上似乎解决了乡镇一级基层政府人员庞大、机构臃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民负担加重的直接诱因。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以城乡相互封闭、内部自我循环和严禁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1、从经济结构来看,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扩张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政府强制干预农业生产活动,限制甚至禁止农村工业和商业等非农产业的自然发展,把农业生产局限于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上,这不仅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城乡产业间的自然联系,而且人为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扼杀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2、从社会结构来看,二元户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厚的壁垒,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剥夺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许多城市出台了限制用农业工的政策,清退农民民工回乡,使得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农民就业问题更加尖锐化。

(三)农业投资不足

1.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小城镇建设、反贫困、农业科技推广、西部农业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当前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农民、集体合作组织、银行和有关企业。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主体中,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相当长时期看仍是十分有限的。

2.农业资金非农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行为,使农业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支农资金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农业流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农业资金投入量不足,资金供求制品很大;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沉淀流失,分散的现象都非常严重。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农村信用社进城、银行向农村下伸网点,只存不贷;在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各环节中截留、挪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受利益调节造成的趋利性分流,农村资金重新流入城市和非农业的逆向式分流等表现形式。从全国金融机构年终的统计报表可以看出,真正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资金不下乡,甚至不到中小企业,更不用说到农户。从当前来看,农民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经营中的农业,由于农业资金非农化的存在,使本来有限的农业资金更加减少,农民享受不到发展农业的回报。

3.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形成了双层经营的模式。长期以来,双层经营中,"分"的部分强调过多,"统"的部分强调不足,或是对"统"的经济功能强调不足,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加上政府支农资金到位率不理想,农民实际上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微观投入的主体。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从再生产角度看,这些主要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对于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中长期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系的建立等,靠农户是无法胜任的。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生产性投资下降,这些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四)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关系到农产品和农村生活用品的流通。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农民收入的实现与使用方面起到直接作用,并对收入的形成与分配和使用具有很强的关联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应该说,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市场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升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农村特产税的征收标准、市场管理费及公路运输的收费等没有很好地进行调整,农户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很难确保生产的持续性;2、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表现在: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仍未得到充分尊重,对农民不合理的摊派、打白条、打绿条等现象时有发生,伪劣农资坑农现象时有出现。3、市场机制运用的效果不理想。在供求机制方面,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都相当缓慢。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方面,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不力,农民对农资价格的质量管理的混乱意见较大。运用效果不理想,农产品的价值实现有困难,农民在增收方面遇到了困难。

(五)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当前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劣、结构性剩余等问题的出现,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体制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1、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与农业生产长期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农业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缺乏充分了解,其科研成果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也没有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2、农业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不合理。以往农业科研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产品单产、增加农产品总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同时,大多数科研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科研力量薄弱,造成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科研成果严重不足。3、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为1%,有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0.5%,而我国仅为0.2%。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40%,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慢,转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我国每年都有一大批质量较高、数量可观的农业科研成果,但科研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适用于企业或农户的少,转化为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更少,造成科研成果闲置、浪费,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六)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增收的艰难性。农业的弱质性是指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农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分仍被其它产业所控制,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大,尽管农业产业化在尽力化解这一矛盾,但目前成效有限,而且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真正取得实效的并不多见。二是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类等)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农民很难在价格波动中把握市场,得到好处。长期以来,政府靠提高农产品收购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但从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农产品价格上扬的余地几乎没有了。三是大部分农产品是生命体,不耐久贮,保管费用高。同时,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很大。

(七)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农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对话地位很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农户的供给对市场价格影响甚微,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产前环节信息网络不健全,水利、交通、电力等设施薄弱;产中环节主要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不能满足需求;产后环节主要是没有建立较稳定的产后服务保障,包括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刚起步,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滞后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表现在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等方面,这些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彻底纠正过去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思想,切实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就"三农"发展本身而言,必须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同时,还要遵循"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第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土壤气候条件下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现在要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发挥各地优势,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加速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沿海地区要尽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中部地区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要强化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部地区要加大发展还林(草)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在搞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把广种薄收的农田和山坡地退出来,封山绿化,植树种草。这样,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发挥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多样的优势,有利于使西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用法治的方法,靠制度来规范农村的分配行为,是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1、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把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改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乡统筹费,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屠宰税,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把属于农民合理负担的"费"改为"税",将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税收体现出来,从制度上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提供法律保证。2、加快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机构改革能否到位。要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要从过去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转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同时,适度撤并乡镇,可将一些交通方便,管理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乡镇进行适度的撤并,形成一定的管理规模。村组要减少补贴干部人数,村干部尽量交叉任职,村民小组长尽量由村干部兼任。从而达到减少管理机构、精简人员的目的,减轻财政的压力和农民的负担。3、调整和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和分税制管理体制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事权范围,合理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建立"以收定支"的新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按需而征、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将过去乡镇各部门"自收自支"的不规范化管理变为财政部门统一收取、统一拨付的规范化管理。

第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西部省际间流动,实现中国人口东部、中部、西部呈正态分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即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只是职业上的转变阶段。由于这时的农民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职业的转变还不够彻底,会随时有可能打道回府。第二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职业上,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让那些能独立谋生且有生活来源的主要在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流动工彻底脱离农村,变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