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意义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意义

摘要:媒介素养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在以互联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媒介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观照当代大学生“媒介化生存”的现状,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有效的信息接收能力、增强信息批判能力以及培养符合新时期“媒介公民”需求的必然选择。在媒介高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着眼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共赢。为此,培养“批判意识”是首要教育目标,培养媒介公民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信息批判;媒介公民;媒介融合

随着社会“媒介化”的加剧,媒介传播形态演变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媒介融合的形式逐渐从“相加”迈向“相融”。在融媒趋势下,内容、技术、平台、人才开始进行全方位融合。媒介融合带来了技术升级,信息生产创新、高度社交化的媒介环境,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升媒介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媒介形态、信息生产模式的转变。媒介融合所催生出的全媒体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时,也对使用者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这意味着全媒体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一、融媒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一词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最先提出,并首次就媒介素养的教育及其重要性做出较为系统的阐释。随着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日常化,媒介形态所表征的媒介文化与传播效果成为媒介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媒介批评领域,基于大众媒体对社会认知、流行文化、广告消费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培养鉴赏力、信息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美国学者詹姆斯·波特指出,“媒介素养是一个多维的连续统一体,贯穿整个人的学习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初级阶段(获得基础知识、学习语言、学会叙述)、中级阶段(开始质疑、内涵发展阶段)、高级阶段(经验探索、批判欣赏、社会责任感的构建)。其中最主要的落脚点便是将“怀疑阶段”作为批判意识的发展开端。因此,在大众媒介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围绕培养受众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以及信息批判能力进行展开。这一时期的信息接收形式是较为被动的,受众并不参与信息生产,而是作为信息的消费者与接收者。因此,从早期美国媒介素养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来看,帮助受众了解媒介的内容生产、议程设置以及传播框架等规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媒介素养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是指以多种形式获取、分析、评估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伴随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媒介技术革新彻底改变了媒介形态与应用场景。信息爆炸、虚拟现实、意见领袖转型,这些因素都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针对不断演变的媒介形态,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此外,麻省理工学院的亨利·詹金斯概括出新媒介素养应包含的11项核心技能,其中“跨界导航能力”(transmedianavigation)以及“多重任务处理能力”(multi-tasking)特别观照了当代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模式。这些技能从不同角度回应了互联网时代提升媒介素养所需要的能力要求,并分别对应了新媒介形态的社会化、交互性、及时性以及信息数量激增等特点。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针对社会化媒体特点,在媒介素养的定义中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对信息生产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的新要求。卢峰提出了媒介素养之塔的模型来描述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构成:将媒介素养由低到高划分为媒介安全素养、媒介交互素养、媒介学习素养和媒介文化素养等四个层次。这几种素养同时对应了媒介化生存背景下的公众能力需求,即如何在媒介化日渐加剧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利用媒介获得更优化的个人提升路径。当代的媒介环境正在逐渐重塑信息传播的形式与社会交往方式,应运而生的新媒介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生产的重要参与者。由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也经历了从大众媒介时期的信息批判能力,转移到关注“媒介化生存”环境所倡导的“媒介公民”教育。为此,媒介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媒介教育,而是着眼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媒介应用与信息整合能力。媒介教育的大众化需要“普及媒介基础知识,传授媒介运用方法,传播媒介批评理念”,其本质是一种从实际应用经验出发,提升公众的媒介理性认识与媒介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也随着媒介形态演变不断地完善终身教育形式。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29亿,占比99.7%。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预示着移动网络媒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介以数字化、交互性与超时空等特点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获取信息的便捷与处理庞杂信息的困境成为这一时代媒介素养教育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层面都深处其中。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基本素养渐趋成为评价和衡量个体现代化交往能力的基础性标准和估量其终生学习能力与必备素质的重要参照。面对“数字化生存”的困境,2019年7月,韩国教育部了《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支援计划》,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使其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9年10月,美国阿斯彭研究所(AspenInstitute)与奈特基金会(KnightCommission)就共同了《数字媒介素养行动计划白皮书》,推出关于通过社区教育运动将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机构的行动计划。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开始倡议推广“媒介和信息素养”(Mediaandinformationliteracy)。从这些举措中可以看到,媒介素养教育正逐步迈向全球化,特别是在以信息及传播科技为主导的21世纪,媒介素养对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对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都至关重要。

1.满足有效的信息接收需求。通过媒介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是媒介应用能力的客观前提,也是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路径。据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的《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显示,大学生每天平均使用媒介的时间约3.65小时。其中,大学生在手机、电脑、书报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介形式中,手机(78%)和电脑(18%)的使用最为普遍,远远高于杂志、书报等传统媒介的使用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种媒介使用频率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加深。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首要信息来源。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介平均使用时间甚至超过了每天课堂学习的时间。面对海量的网络资讯,高效检索有效信息、过滤虚假与重复信息的能力便显得格外重要。反之,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和信息过载不仅不会带来知识的增长与事业的提升,反而带来的是注意力分散、知识体系碎片化、过度沉溺网络的风险。此外,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普遍采用协同过滤以及算法推荐等分发机制,浏览习惯与关注群体决定了用户最终获得的信息类型与内容。虽然这种信息分发机制一定程度上帮助媒介用户做出快速的信息选择决策,但某种程度上也催生出“信息茧房”的束缚。长期接触与个人观点、意见相似的信息对形成多元化的表达与理性讨论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青年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限的生活阅历束缚和情绪化表达在大量同质信息的反复强化下,会使其从思想到行动都趋于两极化。因此,通过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甄别和选择的能力,在以网络媒介为主要信息获取工具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地去感知所处媒介环境特点与传播规律,有意识地选择讯息内容,实现有效信息接收目的。

2.建构信息批判能力的需求。亦如学者李普曼有关“拟态环境”的论述,媒介为个体编织了基于间接经验感知所形成的信息环境,而这种信息环境不仅制约着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行为,还间接地影响着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决策。随着网络媒介对现实生活的渗透,这种影响也在逐步加深。作为网络媒介的主要用户群体,网络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知、价值取向以及审美偏好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任何来源的信息都会不可避免地承载着一定的观点和立场,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中的情绪化、非理性表达已经成为常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有效甄别网络信息的真假,了解媒介信息生产规律以及媒介运营机制便显得尤为迫切。信息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级阶段,是以信息接收者的理性思考与批判意识为前提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与“公民新闻”崛起的过程中,媒介生态与传媒产业展现出复杂化的特点。网络中的理性表达似乎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虽然相较于其他群体,大学生在广泛参与网络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其参与性并未助长其对媒体的思考和批判意识。大学生的媒介自主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媒介内容的选择而非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思考上。碎片化的信息形态与娱乐化的信息内容催生出当代大学生趋于“快餐化”的信息消费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使用媒介工具时能够时刻抱有多维视角和多样性的观点来审视网络信息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求真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3.培养“媒介公民”的需求。“媒介公民”诞生于网络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赋权,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参与度提升,深刻影响着政治社会变迁并促进公民意识觉醒。媒介公民的诞生与社交媒体的产生息息相关。媒介公民之所以称之为“公民”意味着其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有着理性的思考和鉴别能力,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介对公共事务进行理性表达。网络公民的公民意识高度觉醒,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所赋予每个人的话语权来传播观点、思想,推进公共事务在公开、理性的氛围中进行讨论。从“媒介公民”教育的视角出发,当代大学生还需在三个方面有所提升:一是媒介应用过程中的无意识。即人们在使用媒介工具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观意识的匮乏状态,网络中娱乐化、碎片化的讯息在填补注意力空白之余带来的只有刺激性信息消费后的快感,而理性的审视与思考并不是网络文化所倾向的。二是对传媒影响力的预估不足。媒介知识理论的匮乏使得青少年表现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意见观点表达情绪化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盲目地追逐流行文化以及面对广告劝服技巧的无力感等方面。青少年面对媒介环境对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缺乏敏锐的判断与体察。三是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低水平满足”。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形成的初期,英国学者就开始注意到大众媒介中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低水平满足”现象。即沉溺于娱乐信息和网络游戏、网络消费所带来的及时感官享受。对于技术所赋予个人的话语权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表示出漠不关心的状态。基于上述特点,大学生群体在媒介应用中依然存在着感性的价值认知、薄弱的信息辨别能力以及浅薄的媒介体验等特点。因此,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终身教育,为媒介化社会中个体的生存发展问题提供了基于教育实践的保障。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使媒介资源从娱乐手段变为有意义的学习资源或工具,促使学生在纷繁多变的媒介符号中学会抵制不实信息的诱惑,懂得利用媒介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理性表达能力和内容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个体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

三、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路径微探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作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场域,学校应当成为其获取媒介价值观念树立的主要平台阵地。因此,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应包含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在个人层面,发展对媒介批判性自主权;在社会层面,提高观点、意见的表达能力,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这就需要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将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信息内容生产能力与媒介信息获取、批判的两个目标上来。

1.以培养“批判意识”为重要教育目标。根据詹姆斯·波特有关媒介素养的论述,“媒介素养是一种信息分析技术,即分析、评价、分类、归纳、演绎综合与提炼”。充分地了解不同媒介中信息生产、传播的动机与孕育信息之中的观点、态度,是甄别讯息真假和客观性的基础。信息批判能力的培养也是媒介素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核心需求。为此,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中心提出了有关媒介素养的五个重要问题分别指向信息生产主体、信息内容与传播技巧、受众的信息理解、信息的符号意义以及信息的传播动机等五个方面,作为综合判断信息内容的依据。在课程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介知识的学习。具有媒介批判意识的前提是对媒介的本质具有较为全面的学习与理解。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促进学生在知识讲授中掌握媒介传播理论与信息生产规律。通过对媒介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媒介接触的实践中。二是鼓励学生建立自主思考的学习模式,实现从“灌输”到“赋权”的教学模式。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媒介批判,而是在反思中理解不同形式的媒介文化,例如,媒介的双重属性、信息的意义建构与解读等。促进学生在面对不同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时,能够主动运用媒介知识进行有效地分析解读。三是鼓励学生在媒介实践中培养自省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媒介接触案例促使学生在体验中反思自身的信息消费活动,思考受众在媒介使用与信息消费过程中的选择与决策行为。

2.以培养“媒介公民”为根本教育目的。“媒介公民”的诞生从本质来看是技术赋权产生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通过媒介参与公共事物讨论,推动社会进步的结果。从詹姆斯·波特的媒介素养类型分析可以看出,媒介素养发展的“社会责任感阶段”是所有信息批判最终的归宿,即在“信息批判的基础上建构道德标准;意识到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采取行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介公民”,即培养和造就能够负责任地使用媒介技术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的个体。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媒介公民”的培育目标对课程教学提出以下要求。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通过提升新闻兴趣增强学生对公共议题的关注与思考。设置议题,通过课堂讨论与课外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理性表达与自我审视。“媒介公民”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和反思。通过表达与思维训练,不断增强学生的理性表达与传播能力。借助现实案例,提高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媒介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风险,从而增强学生理性看待舆论、分析舆情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四、结语

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来看,由于媒介形态的快速转变,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保护主义、培养辨别力、批判性解读以及参与式文化的范式转移。媒介融合发展对当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而言,批判技巧以及媒介理论的学习都只是手段而并非教育最终的目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应是为了培养自主的、理性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介公民”,通过“媒介公民”的实现来推进媒介环境与媒介生态的和谐发展。

作者:尤佳 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