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能力培养下的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下的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阶段,由于我国各大高校没有明确的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目标,缺乏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视,导致人才培养与设计需求相脱节,十分不利于我国水文与水资源教学的深化改革。为此,高校在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就业优势。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能力培养的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探索展开了全面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能力培养;水文;水资源;教学改革

在现阶段,我国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主要问题。同时,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水旱灾害在不断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培养能力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但传统的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且无法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能力型人才,这就要求各大高校积极改革水文与水资源教学,进一步明确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能力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才。

一、水文与水资源教学现状

首先,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且与社会需求脱节。特别是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起凸显了出来,且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由于原有水文与水资源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旧是以传统的工程水文为主,就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整体能力素质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水文与水资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就业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水文与水资源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学习的内容相对单一。再加上水电施工单位在招聘中更偏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就进一步增加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水文与水资源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意义

各大高校设置与开展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的水文与水资源管理人才,对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这不仅需要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具备专业的知识与应变能力,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实操技能。为此,在水文与水资源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此弥补传统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从而探索出一套与当前水文与水资源课程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1]。与此同时,在水文与水资源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特点,促进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能力型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在当前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知识教育与专业素质的培养被贯穿在大学四年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主要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基于此,要想有效促进实践教学体制的改革,学校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课程实验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课程设计过程要充分注重创新性与设计性;生产实习的内容要尽可能与毕业实习的内容相一致,优先选择一手资料,充分重视选题的实用性。学生毕业实习及设计的培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而且是学生迈出校园,走进工作岗位的“实弹”演练。第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尽可能以工程设计类为主,尽量少选甚至不选研究类题目。第三,指导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在时间或经费方面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2]。第四,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活动要增设综合性与创新性均相对较高的实验,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异同点。在上述环节,学校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课外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取证”等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适用性,充分突出其时代性与模块式特征,大大提高学生培养的个性化水平。

(二)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其他工程专业相比,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复杂,具体应用的领域也十分广泛。这就导致其毕业生在未来就业时可就业单位类型、层次的选择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单一的知识结构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为此,高校在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单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灵活设置理论教学体系。例如,县级水利部门是本科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学生较常见的就业单位,因此,其对实用型技术人才的认可度较高。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水文“测、报、算”能力,而且要求学生熟悉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3]。为此,教师在制定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将基本水利建设这一课程模块增设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当中,如建筑材料、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农田水利学等,以增强学生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能力与水资源行政管理能力,满足当前基层水利部门对复合型、能力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才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依旧不够明确,且明显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一步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高校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形势,结合教学大纲的需求,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能力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才上,并全方位改革水文与水资源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才的整体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吕翠美,凌敏华,张伍月.适应社会新时代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教学改革探讨[J].智库时代,2019(46):216-217.

[2]方樟,肖长来,杜新强,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3):216-218.

[3]黄金柏,方红远,王景才,等.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教学平台构建①: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1):207-209.

作者:张淑勇 国静 单位: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