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摘要:从Web1.0发展至Web3.0,互联网促使当今社会迈入了大互联时代,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大力推崇,归根到底是因为其精神、价值、技术、方法引导了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升级,带动了社会的“去传统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惯性的传承,谈创新已十分不易。本文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应从全新的互联网思维视角进行思考、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简约思维;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中的课外活动。高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熏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高校对建设校园文化的投入增多,高校校园文化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成熟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特征。互联网2.0时代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孕育而出,通过把互联网与行业、领域相结合,实现了传统行业的颠覆性升级。2016年5月11日,以“当校园文化遇上‘互联网+’”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引起广泛关注。校园文化与互联网相融合,显示出校园文化借助其他领域的优秀成果实现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从“互联网+”内涵中提取出的互联网思维,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商业、生活等各个领域,解答了众多关于创新的难题。互联网思维包含了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跨界思维和平台思维,这些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重要启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第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能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第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维护了高校校园的良好学习、生活氛围。第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激励了高校师生参与校园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高校内部的凝聚力。

一、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为中心,是指真正看到用户的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根据用户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在商业领域,许多产品之所以能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正是因为生产者能够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做到真正为用户考虑,让用户有了“私人订制”一般的体验。当商品生产以用户为中心的时候,商品和用户进行了微弱的可能联系,而只有当商品和用户进行直接连接的时候,商品和用户才能充分互动起来。小米手机的走红,“米粉”们的追捧功不可没。“米粉”之间相互交流,小米手机及时吸取“米粉”的反馈,于是米粉对小米手机更加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小米手机更像是一个“接地气”的超级偶像,自己表现不俗,还拥有强大的粉丝团。这时,简单的商业活动已经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一个有机生命体。校园文化应当是集魅力和号召力于一身的一种特殊文化,近几年,校园文化形式逐步多样化,然而其教育、传播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以“用户”为中心。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用户”即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每一个参与者。这个用户群体的特征和需求主要表现在: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认知极其敏锐,造就了追求个性的心理特征,同时也需要效率化的存在感,行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是不容小觑。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用户特色”:首先要“新奇”,新就意味着创新,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复制已经不足以让大学生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创新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内容上的创新,高校文化活动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流程,要做到与时俱进。其次要“可爱”,意味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有效地贴近大学生们的生活,打造自身的魅力和号召力。魅力和号召力的良性循环能够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优良传统不断流传。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与“用户”进行及时互动,应贯穿在活动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在活动前,互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完善活动安排,活动中互动是为了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活动内容,而活动后互动则是为以后的活动吸取经验和教训。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之间的连接大部分是单向的,缺乏有效的互动,甚至在一些活动中校方和学生之间不能达成一致,造成相互之间不配合。劳民伤财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大打折扣,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和精髓不能得到完整表现。许多高校已经通过优化互动途径改善了这个问题。比如,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大学生进行双向连接,及时向大学生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流程,充分考虑他们在互动平台上的留言,对所出现的抱怨或者抵触情绪也能及时安抚解释。这样就使校园文化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

二、专注少即是多

互联网时代,各个领域充满了五花八门的创新,不断涌现新功能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貌似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实则加速了用户的审美疲劳,甚至一些看似全面,但实用性欠佳的产品带给人们的则是困扰。在繁忙高压的工作生活中,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简约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把复杂变简单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近年来,高校为了尽量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满足他们对校园文化的向往,着力增加各种类型的活动数量,高校里的“艺术节”“运动会”“歌唱比赛”和各种社团组织比比皆是。这些活动往往耗时长、花费多、要求高,需要校方调动极大的人力物力。一些大型活动需要从一个学期初期开始准备,举办后又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收尾工作。此外,学校以学习为第一任务,专注课余活动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学生感觉到负担满满,课余时间全部被占用,产生了不良情绪,减少了活动所需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举办方“出力不讨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进行合理删减成为当务之急。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本校校园文化举办的活动本该各具特色。然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几乎都来源于对其他高校的模仿,不考虑自身优势,各自的文化特色逐渐淡化,教育功能也随之变得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应开始着力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对所要举办的活动严格把关,从活动意义、活动投资等多方面进行审核,删减特色不明显以及投入过大的活动,为高品质的活动节省人力物力。要在繁杂的活动中删减部分流程,控制活动时间,适当调整活动节奏,避免离题、拖沓的问题出现,使活动主题鲜明,简洁高效。在结合自身特点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几项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考察学习,创新活动形式;通过认真督办,确保人人参与;通过资金补贴,解决后顾之忧。

三、开放共享与多方共赢

互联网思维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联网平台已成为大众平台,每个参与者都是平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台思维的核心在于通过整合各种零碎的社会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多方共赢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升级都会带动其他部分的优化。首届互联网大会上,在贺词中提出“互联网互通共享共治”,即互联网行业相互融合,互联网成果大家共同分享,互联网安全大家共同治理。校园文化活动中,平台思维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首先,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这个平台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平等开放的发展机会,其中的资源所有参与者能无条件共享。其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也可以是其他某个平台上的两个因素,这个平台能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效益达到最大值。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以校方主办,大学生为主体。高校校园文化平台开放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大学生开放。目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进展尚不够透明公开,常引来学生们的抱怨。从开放共享的角度看,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及活动细节处理需要动员一大部分积极的学生代表。学生参与,校方严格指导监督,真正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举办,学生参与”,体现大学生的校园主人翁地位,同时锻炼大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从另一个角度达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预期目的。第二,对社会开放。随着现代大学的发展,市场化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的一个特征,单纯的大学生校方参与已不能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不仅具有偶然性,更多地具有必然性。举办方为了捍卫校园文化活动的自主性,减少不良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一味排斥社会力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丧失了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的隐形教育机会,容易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局限在狭隘的传统校园文化中。与其限制市场作用,不如适应市场化,对社会力量进行积极引导,合理利用社会力量为大学校园分担一部分教育责任,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更加认同校园文化,增强对社会的了解,为以后走出校园做准备。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创新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不是温室中的花朵。创新教育应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应对针对大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更重视先进性、创新性。互联网思维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发展的社会中还会产生更多更先进的思维。要与时俱进,把先进的社会思潮运用到高校这个特殊的阵地中来,才能保证青年大学生的卓越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十大趋势[N].光明日报,2015-02-14.

[2]许家涛.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之三隅[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

[3]郑慎德,张军,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5]许再银,刘亮.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8-111.

[6]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十大趋势[N].光明日报.2015-02-14.[7]赵婷婷.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精神的传承[J].高等教育研究,2001(5):1-6.

[8]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康璇子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