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探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探究

摘要: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就业形势严峻、育人理念淡薄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过度强调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和价值观念的养成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真正培育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关键词:学生管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校园文化

1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性

1.1深化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内在要求

彰显立德树人,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实现,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又必须结合德育才能得到贯彻。离开德育,只谈制度,靠行政命令解决各种问题,不能达到管理学生的应有目的。[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操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要求将工作与立德树人理念有机地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人才。

1.2加强高校管理服务建设的必要前提

高校管理服务建设依托于全方位服务平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解决道德建设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问题。在服务建设中,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设置等,应该全面指向育人,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育人工作,这就是以“服务”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针。

1.3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保障

党的报告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大学核心价值的体现。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是当代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原则

2.1人本性原则

高校管理者必须明确,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考虑学生的利益诉求和成长需要,坚持人本性原则,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向。例如,高校在进行学生德育教育时,通常会采取开展多种校内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踊跃参加。但是由于管理者和当代大学生之间存在“代沟”,如果仅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设计活动内容,往往很难迎合高校学生的兴趣。在人本性原则的指导下,举办活动之前可以先进行调研,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兴趣,确定德育活动主题,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中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效果。

2.2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高校管理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处理管理中的问题,善于用科学的手段来管理学生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包括认知和实践两方面,是以科学的认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认知,不断更新认知,加深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解。对学生的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取决于学生的需要。这都是大学管理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2.3整体性原则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紧迫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生德育教育任务更加繁重。为了确保学生管理工作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落实,学校管理者必须坚持整体性与协调性的原则,做好校内资源的统筹配置,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机整合,包括就业指导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工部门等等。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整体,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提供指导与帮助,更好的完成人才全面培养的要求。

3学生管理工作中立德树人理念应用情况

3.1学校管理人员育人理念淡薄

高校只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但是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是侧重于关心学生的成绩,对学生思想品行、价值观念的关注程度不高。例如,高校评价学生时,还是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标准,学生的道德素养未被列入考评范围。高校这种评价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只要成绩好,品德不重要”的错误观念,这对于今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3.2强制性管理激起学生逆反心理

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崇尚自由和平等。但是高校管理人员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将工作简单化,采用强制性或命令式的管理手段,要求学生对教师的安排必须百分百服从。但是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自主行为,对于这种强制管理,很容易激起大学生的逆反和抵触心理。这样会使学生和管理者站到对立面,不仅管理工作很难保质保量的开展,而且也影响大学生良好素养的形成。有的管理者在管理学生时,不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尊严,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冲突。

3.3未将立德树人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思想品德和职业技能同样重要,都是个人今后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学校方面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往往在教学管理中更加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育,而不将立德树人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就导致部分高校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育,但是由于教育内容主要是长篇大论的说教,很难让学生自觉认同和身体力行。由于德育管理收效甚微,也就导致学校管理者不愿意继续投入精力进行立德树人教育。[2]

4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

4.1完善规章制度,保障立德树人理念落实

高校管理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要确保这一理念能够长期执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高校管理人员应当认真领会报告中关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要求,同时又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尽快制定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制度。将该制度在校内全面推行,并且组织各个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熟悉制度内容,掌握工作方法,为学生管理中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随着学校工作的不断开展,该项制度也要定期优化和完善,始终发挥其指导价值。

4.2转变管理思想,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作为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这样才能培育出符合国家需要、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无论是在学生管理还是日常教学工作中,都应当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行动指导。例如,在每次开展集中性的德育教育活动之前,学校管理者需要先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是网上匿名投票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把握住德育教育的内容重点和开展方向。在管理中要采取温和的方式,在平等、友好、宽松的氛围下,才能保障立德树人理念的运用和落实。

4.3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方面通过创设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能让学生自觉的增加对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的认同感,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3]高校管理人员要注重多种渠道,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氛围。例如,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班委成员的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二级学院之间、院系之间、班级之间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对道德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工作中都能够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4.4依托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成效

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让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方面甚至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在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时,可以尝试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减轻管理上的阻力,方便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高校管理人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例如,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应当以“敢于创新,精益求精”为主题;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需要以“严谨对待,一丝不苟”为主题。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有极大的帮助。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必须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高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和本校实际,将立德树人理念灵活的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让学生高度的认同学校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耀雯.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J].求知导刊,2016(35):79-80.

[2]魏弘,张一梅.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的探讨[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17.

作者:桑月标 单位:常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