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途径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途径分析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很高的实效性,运作门槛也易于掌握,精准性也很强,对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在对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则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途径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途径

微信是腾讯公司出品的一款智能手机APP,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可以为企业或个人打造自身的公众号。2016年调查显示,微信公众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很多高校也开展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应用于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本文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管理上的应用途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原则

微信公众号的重要功能就是消息,且消息无法撤回或更改。因此,高校管理者在消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消息准许性的原则。很多高校在对公众平台的使用中,存在以推广为目的内容,其内容过于注重吸引眼球,而忽视了信息内容的实用性。作为学生管理者,应首先处于教育者的身份,然后进行宣传行为。这样就要求其微信公众平台中的内容要具备实用性的原则。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以’90后为主,受网络环境的熏陶,对网络用语更加熟知。所以,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尽量选择网络流行用语来信息,以便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是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中的亲民原则。针对专业性的考虑,高校在建立微信公众号时要注意其技术性的原则,需要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管理。推广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影响范围,做到专业水平。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一)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应用广泛。传统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干部配合,向学生传达工作需要或者活动内容,其信息传递慢,也有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传达上加快了速度,也拓宽了覆盖面,可以将最新信息以最准确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自动回复的功能,可以将一部分需要回答的问题提前录入平台中,这样极大减少了工作量。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历史查阅功能,可以让学生随时对已经的信息查证核实。这样的工作方式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减小了工作强度,节省下大量时间去开展具体工作内容。

(二)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应用

在思想教育工作上,传统工作模式需要工作者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思想教育展开工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由线下拓展到线上。整合优化过的思想教育资源,可以完善教育资源的分布平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全面而实用性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明显效果。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自己构思的内容,并实施切合学生的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成效。而学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让在外实习的学生发表感言,或者图像等信息,加大朋辈教育的效果。

(三)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党建工作是高校开展的重要工作,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完善其工作计划和工作指标,通过平台工作任务。例如,通知党员集体会议,向入党积极分子传达通知,上级文件的批示,以及党建新闻和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针对党建工作开展新的工作模式,能提高消息的传达速率。当党员需要与入党积极分子及时沟通的时候,可以在公众平台上及时联系;当无法面对面沟通的时候,也可以在公众平台做出回答,汇报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党建工作的质量。还可以对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实时地跟进,以便全面地开展针对预备党员的考查工作。

(四)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应用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高校不可松懈的任务。但在以往的工作中,学生只是应付管理者的检查,并没有将安全意识深入于脑海并落实于行动。其重要原因是安全教育的内容生硬,缺乏趣味性。现在,管理者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来完善这一工作,可以在公众平台中传播趣味性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其内容要贴合具体时间要求,包括防诈骗、消防安全、防盗工作、出行安全和食品安全等。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信息,及时了解与学习。同时,在文字信息时,平台的管理者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流行词汇,要体现人文关怀。而图片信息可以选用漫画,提升学生的兴趣,从幽默的环境中去找到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

三、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把握实用性原则、技术性原则,选取合适的方法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切实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哲,彭小红,黄森文,等.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5):242-243.

[2]陈磊,王文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9):70-71.

作者:董隽永 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