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互联网下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产品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更是让大众的新闻资讯获取方式更多样化,传统的单向式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新媒体的多元化新闻内容使原始的文字新闻衍生出图片、视频、语音等等多种形式,而且在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双向的互动式信息传播,每个ID背后都是一个新闻创作者,普通大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上传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实时新闻,这对传统的严谨性、审核性主流媒体新闻来说急需改革创新。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立足新媒体背景下,分析新闻传播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新闻传播;创新

引言:

从新闻发展的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人们都是通过主流的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收音机等形式实现新闻资讯的获取,但是近十年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显示终端的出现,加上4G网络的全面铺展如今都已经是5G的试运营阶段让很多新媒体平台快速生长,人们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方便的实现新闻资讯获取,而且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这是新闻行业的创新机遇也使传统主流新闻媒介面临改革创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现状

1.1受众人群正在减少

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是靠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时间、空间限制大。电视、广播获取新闻信息大多只能在家里来实现;报纸作为原始社会信息传播的形式其资源的再利用困难,阅读要占用时间和空间,虽说不像电视、广播一样固定的要在某个场所才能实现,但是报纸的形式单一,版面有限势必内容的全面性就没办法保证,多以政府性公共信息为主对于年轻人来说根本提不起兴趣。在新媒体背景下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时效性信息传播平台出现,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创造者,每天人们只要拿出手机轻轻点击就能马上阅览海量信息,极大地实现了新闻获取的便捷性,随着智能手机的全民化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转向各类职能机器平台,而传统的新闻媒体受众人群正在逐年降低,这是目前主流新闻媒体面临的一大困难。

1.2新闻传播工作人员思想保守

传统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因为受原来的谨慎、权威、严肃、审核等机制影响,使大家形成了保守的工作理念,与现在的新媒体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新闻思路、方式老旧与现在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不匹配,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受制度的影响更偏向正面积极性对现实中的真实生活报道较少,现在的广大群众更愿意观看与生活更贴近的具体化新闻动态,比如自身区域的医疗、保险、经济、物价、奇闻异事等多方面的信息。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思想保守还表现在传播方式的表达上,基本都是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单一的文字稿件体现,在经过审核匹配上合适的图片,再以报纸或者电视新闻的形式展现,对于现在受众人群来说难免比较枯燥。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的问题

2.1信息权威性没有保障

近几年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使广大群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从传统的电视、报纸转变成手机、电脑等移动端,实现了便捷性信息阅读,但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使海量信息无规则、无规范的投放到网上,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创造者,经常会有误导大家或者夸大事实的新闻信息出现,很多博客或者自媒体作者为了博取眼球吸引粉丝,编造新闻事实,使很多群众受到了虚假新闻信息的影响,而新媒体的平台监管尚未完善,我国关于互联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在完善,这就很容易让很多边缘文化钻了空子,不利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健康发展,网络的匿名性使很多舆论信息大量传播,对于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和传统的严谨性新闻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虽然有优势但也缺乏信息传播的权威性,新媒体平台也急需主流新闻的入驻为广大网络用户消除舆论,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2.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利

新媒体信息实现了跨地域、跨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这使得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受西方文化影响加重,不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承,很多边缘文化被大量推崇,加上手机的普及很多青年学生通过手机获取到了不健康文化,对于思想体系尚未健全的他们来说还没有自我判断和筛选信息的本能,导致很多五花八门的信息被吸收,很多学生形成了享乐主义、攀比心强、佛系、超前消费等思想。对于这种现状,主流新闻媒体更要创新自身传播方式,以更受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展现,为大家传递优秀、健康的新闻信息。

三、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策略

3.1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实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在传统新闻的制作中,从开始的记者一线采访到信息收集整理,专业编辑人员的撰稿编排,这期间需要一个时间段,而且对内容的把关使最终传播的内容多少带有二次创作元素,容易加入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在单向的传播方式下,难以获取观众的意见和看法也就不能判断出信息传播的效果,就像给学生上课只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没有和学生的互动,这样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信息的时效性也不能保证,这就让新闻的传播效力有所降低。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信息互动平台呈现出百家齐放的发展态势,新闻传播要借助新媒体平台搭建属于自己的官方平台账号,比如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利用,绑定新时期线上客户,让新闻传播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占领有利地位,不被时代淘汰。新媒体强大的客户源为新闻的传播创造了天然的资源,再加上人民群众对主流新闻媒体的权威性认可,只要有效利用好新媒体渠道搭建好平台,就可以将原来流失的受众群体再次吸引回来。

3.2抓住新媒体新闻资源,实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要借助新的数字化手段实现新闻的采集和创作、传播,形式上要更多元化,不拘小节,不再刻板的维持原有的思维方式,对于网络平台的新闻信息要有效利用起来,及时考究对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新闻进行整理通过官方平台进行报道,这样一方面消除了社会方面众多的舆论观念,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为社会大众呈现新闻事件的一线信息并且保证其真实性。原来需要采编人员每天不停的跑基层找热点,现在只要每天一打开手机就知道当下最热的讨论话题,新闻工作者只要挑选争议最大,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收集起来进行重点考究和资源整合就可以整理出真实的新闻报道。可以说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天然的资料库,每个普通大众都是新闻的提供者。

3.3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信息双向流通性,做好群众的思想把控

新闻的作用不但是向人民群众传播真实有效的社会、政府信息也是为国家发展打造健康的民众思想体系,构建和谐美好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文化基础。传统的新闻传播单向式传播太填鸭式,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大家被这样的主流新闻影响只能看到高层面的发展变化,对于偏远文化和基层人民真实生活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现在的网络信息丰富多样,对各层次的展现都很真实,渐渐的广大群众发现了新闻的传播有其二次创作性和筛选性,不能满足自己求知真相的心理,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放弃传统新闻观看,更青睐于网络新闻信息的查看,也有很多个人账号致力于新闻传播,他们展现的是最底层、最露骨的现实社会,往往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从而吸引了大批的受众群体观看,他们通过线上的沟通不停的创造源源不断的新闻资讯,有时候新闻的主角、故事就来自于评论区某个人的真实经历,他们自愿的成为网络新闻传播者的新闻素材,这种相互间的信任就来自于平时沟通的基础建立。传统的新闻媒体要看到这块的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开通双向沟通渠道,让每个新闻都有真实的评论,同时也要对评论区的疑惑展开官方的解答,这样有效的解决大家的疑惑和问题,收获的将是受众群体的粘合性,逐渐的建立牢固的稳定关系,在评论区获取真实信息也可以了解广大群众的真实困难,在总结整理后形成指导政府策略方针的指导性依据,为推进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参考资料。逐渐的重新找回主流新闻在大众心中的地位,重新发挥为人民群众传播精神思想的作用,为社会的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3.4把握受众者需求开发传播方式的个性化

近几年新闻的传播效力不是很高,一是因为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让信息传播更便捷,二是传统的新闻内容和表达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受众者习惯。新闻传播一直以来担负着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重要上层信息传达的通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唯一的信息传播通道,但是在信息科技时代各类更细化的机构平台,广大群众可以按需求查询和接受想获得的信息,这就使统一制式化的新闻传播显得无所是从。

3.5广大新闻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开拓自我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创造者,实现新闻传播的作用,对于传统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及时的转变观念,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的趋势和优势,然后培养自身的新媒体观念,提升自身的新媒体技能水平,最后扩展新闻传播的方式多样化、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让大众乐于接受方便查看。新闻工作者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灵活运用多重传播方式,该严谨时谨慎、该生动活泼时幽默风趣、善于将图文、视频、语音各种方式结合运用,相信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多的人会重新接受传统媒体的传播。

四、结束语

综上而言,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对新闻传播速度更快,广大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更多元化,传统的单一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提升自己的新媒体运用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借助新媒体平台丰富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从总体上提升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真实性、时效性的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1]陈佳.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创新[J].理财:经论版,2015(6):83-84.

[2]黄钰澜.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新闻传播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38(005),130-132.

[3]王瑞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问题与法律规制[J].传媒,2018,No.277(08):97-98.

[4]李瑜青,博雅文.新媒体发展社会风险及法律规制[J].检察风云:社会治理理论专刊,2015(6期):16-19.

[5]冯兰友."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9,000(029):86-87.

作者:白宇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