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3篇

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篇1

[摘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就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和内涵建设进行了大胆实践,阐述了重视中医思维的先导性、加大中医文化的辐射性、提升经典学习的感悟性、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性及强化综合素质的多元性5项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中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内涵建设;改革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药人才总量的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使得中医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必然要求。而中医人才的教育具有培养周期长、临证实践强、感悟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几千年来,中医人才培育一直是在走精英教育的路线。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体现精英教育,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医学特点,中西医知识同步教学,临床实践独立进行,使得学生对中医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加大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精英人才。在我们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将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成10个教学模块,分别是中医基础模块、中医经典模块、中医临床模块、西医基础模块、西医临床模块、人文社科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大学英语模块、体育模块和第二课堂模块。通过模块间的相互交错、有序衔接,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及内涵结构,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效果。

1重视中医思维的先导性

以古代哲学为指导产生的中医学医学体系,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其思维方法以宏观整体为核心,强调相互联系,重视协调平衡。中医学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思维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院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是在现代科学语言环境的熏陶中学习长大,且理工科考生居多,之前的教育是以数、理、化为主导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理论。对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体现中医思维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感觉非常抽象,与从小就养成的现代文化思维习惯格格不入。因此,要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医学,当务之急乃是培植学生的传统中医思维[1],强化中医思维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中医大学生具有中医思维方式才可称之为中医。中医基础模块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一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理论学习后,渐进式地加入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同时开设相应的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中医人文课程。对目前中医院校的课程存在中西医学课程穿插进行的状况予以改变,可先开展中医基础课程、中医文化的学习,待中医思维形成之后,第二学期后半段再将西医课程逐渐加入。如此可使中医大学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按照中医学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真正达到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要求。在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第二学年开设中医哲学基础,在学生对中医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提升。

2加大中医文化的辐射性

中医文化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人文科学、天文学、气象学和早期人体科学等多元素知识而形成的综合知识体系[2],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防病治病,阴阳平衡等理论内涵始终是把人当作核心,注重以人为本。中国哲学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在中医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目前很多高校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都开设了人文知识系列讲座,然而相对于学习中医而言,此类课程依旧偏少。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人文社科模块调整增设了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哲学导读、中医哲学基础、经典名篇选讲、医德与生命伦理学及医学辩证法等课程的教学时数,充分发挥了这些课程在学生通识教育与中医专业基础教育的双重价值。中医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特点,儒、道、易诸学的兼容,整体观、辩证观的运用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通过这些人文知识的交融渗透,领悟具有独特民族特点的中国文化精神:注重整体,仁爱救人,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和谐等这些文化精髓在中医教育中应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其辐射作用贯穿于中医教育整个过程之中,直至影响医者的整个人生。中医文化这些丰富的人文营养元素,成为中医大学生人文底蕴和品格塑造的发展之源。

3提升经典学习的感悟性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四大经典体现着中医学的精髓,其融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气象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医理深奥,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学习的过程。能够深刻理解经典的理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是中医教学质量提高和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的集中体现,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核心要素。中医经典理论的形成、传承和发展过程,其基础、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目前中医药院校经典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缺乏学术内容的联系,学生孤立地学习和理解各经典的知识点,形成了学生对经典知识专而狭的局面,更谈不上对经典知识的融会贯通[3]。我们运用模块式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医经典模块,打破了以往四大经典课程间的壁垒,将课程的衔接转为学术思想的衔接和体系内容的衔接。如此强化了学生在已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中医辨证思维。四大经典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在对经典反复诵读和临证实践中感悟的,在实践的同时勤于思考、反复领会。我们的课程体系设计在一、二年级完成经典模块的学习,这一阶段要求每周有相对固定的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知识大赛"以巩固所学知识。三、四年级进入临床,将所学的经典知识在临床进行实践和体会,五年级回到学校进行四大经典精讲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经过两年理论学习、两年临床实践后,带着思考和问题再回到课堂进行经典的学习,其认知和感悟能力会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此才可使经典保持永恒的价值,并得以发扬光大。

4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性

中医教育本身鲜明的特色和丰富临床实践技能具有特殊性,这便是师承教育的力量所在。师承教育由于对应性极强,对坚实中医基础知识,培养医学感悟能力、临证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大有裨益。在第一、二学年完成中医基础模块、中医经典模块及部分西医基础模块的学习后,三、四学年学生要驻医院,进临床。上午分小组跟随导师临床实践,下午(晚上)小组授课。同一门课程依知识单元的不同各小组独立进行教学,四个学期完成中医临床模块和西医临床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部内容教学。如此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密切结合,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性很强,降低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其培养过程的严进严出,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老师优良的医德医风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具备了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工作中难题的潜质。通过对学生的精英教育,其诊疗技术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为今后尽快适应临床打下基础。目前全国中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均将此二者进行了结合,但结合的程度不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临床针对性跟师学习的时间偏少,不能系统地学习领会老师的辨证思维;二是这种临床实践模式仅在部分医类学生中展开,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掌握。

5强化综合素质的多元性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对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优良人格的塑造、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4],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富有中医文化特色,满足中医药人才成长需求的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蕴含浓郁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医学,有着很强的专业优势。当今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上,更要求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力求提高中医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勇于创新,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中医药人才。我们将第二课堂教育分为5个平台,20个模块。分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平台,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安全法制4个模块;心理素质平台,包括情感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创业就业心理4个模块;文化素质平台,包括艺术修养、国学素养、生活养成、身体素质4个模块;学术科技平台,包括专业兴趣、专业思想、专业提升、实践创新4个模块;就业创业教育平台,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规划、就业帮助、创业教育4个模块。每个平台及模块的内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设置和特点,安排对应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中。以一年级学生为例,思想政治素质平台-理想信念模块开展“梦想·扬帆”、“铭记历史,成就未来”的主题班会;心理素质平台-情感情绪模块开展“压力检验”活动;文化素质平台-国学素养模块开展“读经典,善践行”、“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专业素质平台-专业思想模块开展“专业认知度”调查;就业创业素质平台-职业认知模块开展“第一印象———参观医院、药厂”等活动。第二课堂如此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极强的实践性,将学生的综合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思想道德情操。作为具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医学院校,不仅使学生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更应成为品德升华的殿堂。同时更坚定了学生投身中医药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两年中医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实践,我们发现,实验班在学习与活动、知识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均较平行班突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只是我们改革工作的开始,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调整,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将是我们改革工作的集中体现。

作者:田岳凤 张俊龙 李玮 王军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教务处

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篇2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中医教育以师承教育、学府教育为主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深入挖掘并探索传统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揭示其发展规律,是当今高等中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

1传统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

1.1知识结构

对于古代中医知识结构,历代医家都作过论述。如《素问·至著教论》云:“而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及“受术诵书”者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由于医学知识与社会各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要求医者既要精通自然科学的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且,文化典籍、经典医籍是培养医生基本文化素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关键。如《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至此,乃得为大医。……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对于医道无所滞障,尽善尽美矣。”这样的知识结构要求在历代名医的成长历程中均有体现。许多儒学之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经历,更充分的说明了古代中医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特征。

1.2临床分科与课程设置

隋代设医学、药学、按摩、咒禁4科。唐太医署分医学为4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禁咒科,另有药园一所,实际为5科。医科学生首先学习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脉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分为5个专科:“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针科学生必须学习素问、黄帝针经、“名堂脉诀”、“流注偃侧”和“赤乌神针”等课程,跟随老师学习经脉孔穴、九针补泻等操作技能。按摩科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导引和正骨手法。药园负责药物栽培,并向药园生授课,独立培训药学人才,使之掌握各类药物之种植、采收时间和方法,辨别药物的气味、作用和炮制贮纳知识,所用教材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另外还承担医系各科及针灸、按摩等学生学习本草,辨药形,识药性。咒禁科学生主要学习道禁和禁咒,同时兼有气功、心理疗法等内容。宋徽宗时期的“三科通十三事”颇具特色,其临床三科为方脉、针、疡科,十三事是临床的具体分科。如方脉科包括大、小方脉、风科,针科的针、灸、口齿、咽喉、耳、眼科,疡科的疮肿、伤折、金疮、书禁科等十三门。当时的课程设有黄帝素问、难经、巢氏病源、嘉佑本草、千金翼方等5门公共课。方脉科另习脉经、伤寒论,针科另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千金翼方的相关章节。元朝医学教育分10科: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书禁科。所设公共课有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圣济总录》作为一部对临床各科都有参考意义的综合性方书,医学生根据不同专业,从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专业课。大方脉科还需学习《伤寒论》,祝由书禁科要学习《千金翼方》第二卷关于祝由部分的内容。明代医学教育分为13科:即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其公共课程为素问、难经、脉诀。各科根据本身特点,还开设了医经小学、医学入门等课程。清代临床分科经过了数次的变革。顺治年间设11科:大方脉、伤寒科、妇产科、小方脉、口齿科、咽喉科、眼科、痘疹科、疮疡科、正骨科、针灸科;嘉庆年间,将痘疹与疮疡合并为疮疡科,口齿科与咽喉科合并为咽喉口齿科,因而总体分为九科。道光年间,分为大方脉、伤寒科、妇产科、小方脉、口齿咽喉科、眼科等六科,正骨并入上驷院。同治六年(1867年)复设医学馆,将医学合并为内、外、眼、口齿、咽喉五科。公共课设素问、难经、本草纲目、濒湖脉诀。专业课主要是医宗金鉴,根据专业不同,学习有关本科的心法要诀。

1.3教材与教学内容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开始出现专门为教学而编纂的多种形式的教材。首先是历代政府官修的医药著作,由于其具有权威性和集中性,自然地成为当时或以后的教材。如隋代太医巢元方所主编的《诸病源候论》,唐代苏敬等主编的《新修本草》,北宋官修三大方书《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代的《医宗金鉴》则是第一次正式的统编医学教材。由于其编纂的规模化,综合性强,后世难有出其右者。其次民间也编写了许多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避免了官修教材的刻板。如经典学习教材有《内经知要》《伤寒论类方》等分类简编本,入门学习教材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脉诀》《医学入门》等辑要浅注本。另有许多医家编写了体现个人学术特点的医学著作以授门徒,如程钟龄的《医学心悟》、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等,均是此类,影响甚广。

2传统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

2.1重视诸家经典原籍的系统学习

著名的经典医籍如《素问》《黄帝针经》《难经》《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脉经》《伤寒论》《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巢氏病源》《嘉佑本草》《千金翼方》《圣济总录》《本草纲目》《濒湖脉诀》《医宗金鉴》等分别作为公共课、专业课、基础课纳入课程体系,通常是一部典籍作为一门课程,典籍的部分或全部充作教材,如《圣济总录》《千金翼方》《医宗金鉴》等。

2.2古代中医的临床分科向综合方向发展

古代中医按疾病进行临床分科,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社会适应性。临床分科从隋朝四科、唐朝五科、宋初九科、直至宋徽宗时期的“三科通十三事”;后经元朝十科、明朝十三科、清顺治年间十一科、清嘉庆年间九科、清道光年间六科直至同治六年又并为五科;表明中医的临床分科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疾病谱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的,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符合科学向综合方向发展的大趋势,并有独具特色的“三科通十三事”模式。

2.3课程设置具历史继承性,课程内容注重吸收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

课程设置既体现了经典课程的历史继承性,如《素问》《难经》《脉经》《神农本草经》《黄帝针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侯论》《太平圣惠方》《千金翼方》《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的一脉相承,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吸纳同时代最新研究成果,如唐朝在本草方面加入了《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宋朝课程增加了《诸病源侯论》《嘉佑本草》《太平圣惠方》《千金翼方》《伤寒论》。元朝吸纳了《圣济总录》《千金翼方》的相关内容列为课程内容。明朝编写了中医入门教材,清朝在本草方面纳入了《本草纲目》,脉学方面纳入了《濒湖脉诀》。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应以社会科技文化背景为依托,吸收并融合当代医学、自然科学的新进展,用联系、开拓、发展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开辟新的专业领域,而不应墨守成规,否则会失去生命力。如中医学历来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重视地域、环境、精神、情志等致病因素,有丰富的预防保健和养生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专业的发展可以向食品与营养卫生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学科领域拓展、延伸。

2.4知识结构既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也重视相关学科知识

由于医学知识与社会各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要求医者既要精通自然科学的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且,文化典籍、经典医籍是培养医生基本文化素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关键。

2.5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

教材与教学内容具有权威性、集中性、不可替代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编写者的个人学术特点。国外高校教学十分鼓励教师形成并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与学术风格,个人编著教材居多,这在某些程度上与古代中医的状况不谋而合。

作者:米鹂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篇3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以体制改革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面向21世纪来思考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大有裨益的。

1、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回顾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普通基础课、中医基础课、中医临床课、西医基础课、西医临床课,以及实践课等构成。40余年来,课程体系质的变化较小,量的调整较大。现将我校中医专业教学计划五次大的调整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1.1第1次修订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特点1959年卫生部颁布了《关于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项原则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学校进行了第一次教学计划修订。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为:普通基础课5门;中医基础课10门;中医临床课7门;西医基础课8门;西医临床课3门。其课程体系特点是:①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②以内经等古典医著课程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③重视西医基础知识和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知识的教育。④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开设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

1.2第2次修订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特点1962年进行了第2次教学计划修订。着重加强了中医经典著作课程的教学,将内经、方剂、中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诊断学六门课程列为重点基础理论课程,学时数增加一倍左右,其余中医课程也相应增加了学时,加强了临床实习;西医课程压缩了1燉3的学时,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取消,外语改为选修,开设2学年的医古文和古汉语课程。其课程体系特点是:①加强了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②加强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要求学生背诵中医经典著作,较好地掌握了“八纲”、“六经”、“卫气营血”等中医各种辨证纲领。③西医知识弱化,只达到了能与西医一道共事、沟通的目的。④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被忽略,适当增加了人文课程学习。

1.3第3次修订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特点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颁发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医专业学制确定为5年。其课程体系特点是:①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确定了主干课程,教学计划趋于统一。②增设了中医基础学(1973年第一版统一教材开始使用)、医用生物学、西医诊断学,外语课重新列为必修课。③适当增加了西医课程比例。④压缩了中医古典医籍的学时。总学时3900学时左右,其中中医基础课700学时;中医临床课(含中医经典著作课程)1150学时;西医基础课700学时;西医临床课330学时。

1.4第4次修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特点1986年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学校进行了第4次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其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①减少了必修课,增开了选修课。增设了中医学方法论、中医文献学、中医心理学、中医与免疫、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文献检索与利用等选修课。②将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均安排在后期开设。③增加了实践环节,采取基础课程安排讨论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增加实验、实习时间,实习后期进行专门化培养开展定向实习,减少课堂讲授,增加自学时间。总学时减少10%,选修课、专题讲座占总学时的11%。④受衡阳会议影响,西医课程有所减弱。总学时为3100学时。其中中医基础课730学时;中医临床课1230学时;西医基础课600学时;西医临床课230学时。西医课程学时减少200学时左右。

1.5现行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特点1995年学校再一次修订了教学计划。现行课程体系特点:①加强了基础课,实行了医学各专业的统一宽厚基础教育。②增设了主辅修制,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③增加了面向全校跨系、科的任意选修课(学分制)近40门。④加强了西医知识的教学。⑤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⑥加强了素质教育。⑦加强了外语、计算机教学。总学时为3444学时,其中中医基础课584学时;中医临床课1080学时;西医基础课537学时;西医临床课301学时。另外,我们还统计了25所院校中医专业现行教学计划,平均总学时为3356学时,最多的3913学时,最少的2359学时;讲习比平均为1∶018,最高的1∶053,最低的1∶014;讲习比超过1∶03的有8所院校,占348%。

1.6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现行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特点我们对61所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统计,其课程体系特点为:①重视基础和实验教学环节,61所院校平均讲习比为1∶061,最高的1∶098,最低的1∶029。重视基础教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以局部解剖教学为主,学时近200学时。②强调课间见习和毕业实习,未进行中期教学实习。③重视临床技能教学,西医诊断学有的院校实行了2年不断线教学的改革探索。分析高等中医教育5次大的教学计划修订情况,有以下特点:①中西医主干课程体系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变化中以分化为主。②西医课程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上分歧较大,西医课程学时几起几落。③对中医经典著作课程的性质和在教育中的作用有认识上的分歧和变化,造成经典著作课程性质不确定,由中医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或临床提高课程转变;又因对其作用上认识分歧,学时变化较大。④受基础课程完全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影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长期被弱化,近年来素质教育加强,有重视的趋向。⑤实践环节逐步加强,实验课逐步增加和规范,但近几年受经济制约,实验课质量下降;毕业实习更加重视,实习医院建设得到加强。

2、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2.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加之中医课程过分强调其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故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和联系,基础课与基础课之间、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临床课与临床课之间在同一层面上低水平重复;各门中医课程个性不足,共性太多,课程内容缺乏梯度和升华,缺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2.2素质教育薄弱,特别是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明显过弱,中医文化底蕴不足,使学生对中医的深刻理解和悟性差。

2.3由于以专业教育为轴心的课程结构,基础完全为专业服务,课程结构单一,故造成基础过窄,学科渗透不够,学生发展后劲不足,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思维受到局限。

2.4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临床课程教学内容没有从本质上反映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僵化证型,束缚思维,中医目前的理论思维与临床思维脱节。

2.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在培养目标认识不清的情况下,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压缩式教学,加之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造成学生说理不通,动手不行,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对高等中医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影响。

2.6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的是中西两套理论体系,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使之各自为阵,未能达到整合目的。27中医理论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与基础课程在同一层面,缺乏深化和升华,使学生的临证水平受到影响,理论与实际脱节。

3、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3.1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对中医院校毕业生质量认识上有动手能力差、病房管理能力和危急重症的处理能力不足的说法,究其实质,主要是西医临床能力不足。它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人才市场有逐利性、短期性,对中医人才质量标准缺乏正确认识。针对问题,课程体系上应加大实验、实习学时,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的衔接。在有限的时间里西医教学的定位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西医课程体系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

3.2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根据中医专业的特点,加强中医文化素质的教育,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史、古汉语、自然辩证法、科学逻辑学等课程。

3.3在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内容上实行5增5减,即增加课程之间的联系,减少重复;增加课程的综合及合并,减少课程的独立与人为分化;增加自学,减少讲授;增加实践教学,减少理论教学;增加个性发展,减少统一要求。要拓宽基础,增强社会适应性,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避免基础完全服务于专业的思想,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拓宽医学基础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3.4科学地界定中医经典著作的学科定位、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内涵,建立新学科下的中医经典课程体系。

3.5吸取目前中医临床各科将灵活多变的辨证论治定格化缺乏使用价值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医的继承与创新,避免对中医以偏概全,避免那种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而忽略疾病的特异,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而忽略病有专治的偏向,对临床学科的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进行大胆变革,使之能够易于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使原有中医教材的封闭型变为开放型,增设培养临床思维方法的课程,注重临床思维训练和临床能力的培养。

3.6加强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增设高等中医教育新的课程。

作者:杨殿兴 邹世凌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