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国民经济规划范文

国民经济规划全文(5篇)

国民经济规划

第1篇:国民经济规划范文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表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防建设的更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严格要求。军民融合式发展,不仅能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经济资源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已经被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近年来的探索所证实。也是我们在加强国防建设时必须坚持的道路。国民经济动员是联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依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来增强国防实力,是加强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支撑与保障作用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系统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有效途径,坚持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努力建设战时应战有保障、急时应急有能力、平时服务有作为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已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现在的任务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把军民整合的战略方针进一步落到实处。一方面,促进军民整合式发展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职责和目标。就政府系统来讲,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各个层级探索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方法。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在省级政府和副省级城市的层面,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地推进各种探索和尝试,然后再逐级向下深入,最终,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军民融合式发展全面开花的大好局面,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尤其是在推进军队保障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建设,将平时保障与战时、应战保障与应急保障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基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到实处,切实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和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国民经济动员队伍建设[4]。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近年来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与军事科学院共同举办了三次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同时,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又是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导小组成员,在推进军队保障社会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当前的任务是总结推广相关工作的经验,必要时在不同层级和不同区域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试点,促进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推进军民融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又提出“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我国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历来重视国防动员法规建设,正是因为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首倡,我国的《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先后颁布实施,为国防法制和国防动员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且积累了经验。国民经济动员的关键是动员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要在发生战争或者重大危机性事件时,干预和改变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干预和改变资源的用途和投入,从而为满足应战、应急需求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为此,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尤其是在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时可能会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权利,比如强制要求公民提供国防动员勤务,或者对公民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非国有财产进行征收和征用等。《立法法》第8条第5款和第6款分别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和“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等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要求“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当然也要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当前尤其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工作不仅是保护和规划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需要,也是贯彻《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需要。再从国防动员领域的整体情况来看,人民防空、交通战备、武装力量动员和国防教育领域均已由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中央军委立法,只有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尚未立法。这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另外,目前国防动员领域的立法更集中于实施国防动员时的规律规范,对国防动员准备过程中的法律规范关注不足。而我国的国防动员理念,尤其是国民经济动员理念强调的是长期准备,并且强调应战、应急一体化和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有效途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和第七次全体会议也反复强调,要建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国防动员机制,所以,在《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过程中,应当更关注平时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和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时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法律规范。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建立基本的法律规范,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事业长足发展。

强化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在中央文件首次出现是在“十二五”规划中。“顶层设计”主要体现了工程的“整体理念”。完成某项重大工程,要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工程学概念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成为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牵涉面广,影响深远,工作起来千头万绪,更需要开展“顶层设计”以统揽全局。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早在2003年开始抓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时就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本全面覆盖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使得全国的国民经济各省、市、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结构完整、成龙配套,有些省、市、自治区还编制了市、县级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工作。抓好顶层设计,统揽全局,并不排除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各级性进行探索性尝试。除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颁布预案格式规范以外,各地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宁波编制了跨行业跨部门的《物资保障预案》、大连市开展了《应战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研究》课题探索,内蒙古自治区针对本身的特殊条件开展了《横跨“三北”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建设》等课题研究,上海、山东、陕西、四川、广东、内蒙、重庆、兵器行业等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立法试点,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及时组织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化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背景下,再次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顶层设计”。比如,对原有的预案体系进行升级,纳入近年的新探索,规范化地将有关实践经验推广到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去。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规范化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探索中前进,通过不断尝试,不仅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动员理念,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也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方法,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国民经济动员规划与计划、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演练、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等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水平,应该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建设,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程度。目前,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颁布了《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格式规范》以及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系列标准等。国民经济动员规范化工作应该以此为基础,总结近几年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规范化程度。从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急需提高规范化程度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升级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规范。现行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格式规范》颁布于2005年,包括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顶层设计和各种预案的格式规范。但现在各地的预案编制工作已经突破了这个体系,需要重新进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的顶层设计,以便纳入各地的新鲜经验。同时,在现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格式规范中还留有一些缺口,即国民经济动员等级和相应的经济核算。当时,限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进展情况,重点在于把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工作推动起来,所以在起草格式规范时没有涉及这些内容。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工作的深入,各类国民经济动员演练的发展,以及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活动的实践,使得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合理地确定各项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等级,适当地启动不同等级的国民经济动员支撑应战和应急活动,有利于充分利用动员能力,避免或者减少过度动员的情况发生。同时,针对不同等级的国民经济动员活动进行经济核算,不仅是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明确各级动员活动的保障条件,确保动员活动成功的前提。

第二,继续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标准。目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标准只针对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的部分重要活动制定并颁布了标准。总体来看,当前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标准只解决了国民经济动员数字化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国民经济动员网络化的问题。并且,有些标准也是立足于当时的软件平台和技术条件制定的。随着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孤岛”的问题日益突出,也成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由于软件平台的升级,有些原有的标准已经与现在的技术基础不相适应。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应该面向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制定并颁布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以便在条件具备时,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网络化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通过网络化手段,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平时服务”水平。同时,国民经济动员的网络化管理,也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提出的区域协调补给的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区域化分工,发挥区域内各地的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在减少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的保障能力。另外,目前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较弱,应该充分吸收现代决策科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其决策支持水平,将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为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这项工作有相当的难度,但是,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动员演练、国民经济动员试点以及国民经济动员参与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实践经验的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这方面研究与开发的基础,应该适时启动这项工作,抓住启动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良好时机。

第三,规范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管理。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以及国民经济动员综合保障基地,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成果。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总结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积累的经验,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增强国民经济的动员能力。建议组织专家学者对目前的国民经济动员进行充分调研,建章立制,对已经建成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进行分类指导与分类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综合保障基地的升级和发展,也有利于为《国民经济动员法》的立法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狠抓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性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摸索中前进,注重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体系,完善了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曾分别在2005年和2012年予以表彰。但是,坚实的基础性工作曾经是,也必将是今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对于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常抓不懈。

第一,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增强国防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国民经济动员牵涉面广,开展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正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防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军事经济学院为主的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教育培训体系。为提高各级国民经济动员主管领导的国防观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队伍建设,培养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骨干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国民经济动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国防观念,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和支持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继续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建设。我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经验表明,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顺利发展的基础。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较好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但是,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员流动性很大,再加上明年将会面临又一次政府改革,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被撤销的情况,稳定、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队伍,继续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任务很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从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同志都建议恢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司建制,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领导,也加强对地方国民经济动员工件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从而为地方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三,加紧编制《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目录》。《国防动员法》第22条规定:“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目录,由国务院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拟定,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组织力量开始编制这个目录,希望能够加紧推进,为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抓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对这个目录的需求都非常迫切。这个目录已经具有权威性,在《国民经济动员法》颁布实施之前,有利于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工作中有所遵循,也有利于增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依据权威文件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更有利于调动与国防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的建设方法和生产方参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加强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和平之盾、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推进军民整合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机制建设也必须不断深化,把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当前,省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已经普遍建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机制基本理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各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有序展开。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些省、市、自治区的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开展得较好,比如广东省各地级市普遍编制了《国民经济动员“十二五”规划》,很好地落实了广东省的《国民经济动员“十二五”规划》。但在很多省、市、自治区,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还不够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还没有理顺。甚至很多省会级城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开展得也很不理想,比如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对某大型乳品企业的潜力调查工作进展就很不顺利。这种局面极大地制约了省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深化,无法把省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落到实处,必将影响省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成效和进展。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强化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承担过国民经济动员试点任务的省、市、自治区在完成试点任务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开展。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通过能源动员试点,有效地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目前正在建设的部级能源动员中心,将分层次将各个盟、市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纳入其中,必将有效地促进各盟、市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建设,有效地将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落实到基层。再比如,大连市则正在探讨通过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建设,推进各区、县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这些措施因时、因地而不同,需要各省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推进。

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

有效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是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目标,深化和升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重要保障。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尤其是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的过程。直到今天,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依然不够完善,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依然需要不断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也应该不断地开拓进取,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努力破解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发展中的难题,突破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瓶颈。在军地双方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在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有关省市的支持下,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启动了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引入保险机制的试点,2011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开了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研讨会。军地双方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后,江苏省和天津市分别启动了相应的试点工作,在国民经济动员和海上医疗卫生动员拉动演练中也尝试性地为参演人员购买了保险。国防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紫金保险等研究单位和保险企业,组成课题组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这些活动都为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积累的难得的经验。在国民经济动员中引入保险机制的试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突破现行保险体系,为国民经济动员提供特殊保障的尝试。在原有的保险体系中,与军事行动和应战活动有关的风险,都是排除条款,都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再加上理论上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体系。其次,它是丰富国民经济动员补偿制度的一种有益探索。国民经济动员补偿问题,不仅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的难题,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中的空白。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可以丰富国民经济补偿方式,为尽快完善国民经济动员补偿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它也是理顺各级政府、政府与企业、组织与个人国防职责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按照目前的调查研究,在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必须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部门与企业、企业与公民的费用负担方式,这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理顺以上各方的国防职责,严格区分国防义务与国防勤务。进行保险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必然对理顺国防建设机制产生良好的影响。

当前的任务是,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如财政部)和直属单位(如保监会),以及省市级政府(如江苏省、天津市)应该协调配合,加强对国民经济动员引入保险机制试点的领导,有关研究单位和保险企业应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强化理论探索,尽早提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实施方案初稿,提交全国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研究和讨论,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广。当然,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绝非唯此一端。可以预见,2013年“两会”之后必定启动新一轮政府改革,政府架构的调整,为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手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都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在政府机构设置和“三定”方案中努力落实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相关职责,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2篇:国民经济规划范文

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推崇。中国也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模仿,甚至直接“移植”。很显然这种制度的模仿和移植,可以大大减少新体制设计和建设的成本。但由于中国与苏联历史、客观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把出生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直接用于中国,则会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症状,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对该体制不断地进行修正以适应中国的国情。从国民经济学课程建设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最早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教材就是源自对苏联教材的直接模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更新,其课程名称先后以《国民经济管理概论》和《计划经济学》出现,直至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国民经济学》,这显示出国民经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中国化”和“本土化”的特征。

二、逻辑必然:国民经济学在当前我国的存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渐进性改革,这也是国民经济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逻辑必然。

(一)逻辑起点: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所实行的经济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改革,因此,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政府行为显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定位以及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效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行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1.政府“越位”问题的解决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体制惯性,政府在诸多方面还对经济还存在强大干预,这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生产管得过多过死,每年政府对国有企业大量的亏损补贴及政策优惠,对其进行扶持,极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形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经济,亲自参与招商引资,将本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商业行为纳入政府职责范围之中。这种政府“越位”行为屡见不鲜,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越位”行为正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的表现,解决政府“越位”行为是还原市场的过程。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及时解决政府“越位”问题。政府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退出市场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政府“缺位”问题的解决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目前来来看,中国政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职能并没有到位。如中国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规制不利,垄断企业的价格同盟、价格歧视、供应不足、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政府在提供经济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对于经济改制中出现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经济改革中存在的寻租问题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必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正确解决政府“缺位”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令政府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中国当前情况下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必要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与长期性

与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市场化改革不同,中国采用的是市场化改革是渐进性改革,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是一个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国家,也不同于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性改革(又被称为“北京共识”)。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寻,对国民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研究,更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总结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国民经济学学科以及该专业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研究发展内容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中国现实和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情况,未来国民经济学研究可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宏观调控与政策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混合经济依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目前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而财政手段运用也不熟练,计划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的计划已不是原先意义上的计划(高度集权的政治手段),而变为类似管理学意义上的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因此,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的成熟理论与经验,更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主张,同时深入研究各个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的组合与协同问题。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战略与规划原本是“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核心方向,现在仍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相比显得更为宏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中国政府依然会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规划的方式指导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学应着重突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涉及的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比如,城镇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3篇:国民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概念内涵

国民经济动员就是调动经济资源潜力和社会的物力、财力应对紧急事态,包括突发事件或者战争,是国民经济体制的平战转换和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现代战争对抗突然,消耗巨大,战争保障的任务重、要求高,只有实施全面、高效、持续的经济动员,才能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国民经济动员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即应付战争和突发事件。国家安全包括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国民经济动员不仅可以为维护军事安全利益服务,而且还可以为应付重大突发事件服务,具有军事功能和非军事功能。国民经济动员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威慑力量,是国家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经济举措,是保障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斗争任务的坚强经济支撑。国民经济动员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从总体上看,国民经济动员对象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管理能力等。由于战争(突发事件)需求存在差异,国民经济动员在范围、程度上有明显不同。国民经济动员作为贯彻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在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军民融合的自然属性和先天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就是要求军队的经济动员组织和部门与地方政府加强协调、沟通与协作,在国民经济动员的全领域、全流程、全要素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职责和目标,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新形势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军民融合深入创新发展的必然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特别是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2017年1月,中央更是做出重大决策,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亲自担任主任。这些重要决策与部署,以及国防和军队体制的进一步深度调整改革,在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动员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需求,坚定地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2、是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向实战靠拢的重要举措

最近几年,我国所面临的周边和世界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紧张化,从国际政治视角上,“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的斗争加剧,美国和欧洲的民粹主义势力进一步扩大,诱发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政治因素加大,我国周边南海方向冲突不断,朝鲜核危机有恶化的趋势,台海局势变数增大,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等敌对分子不断制造事端。因此,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以实战化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的实战化准备水平。强化国民经济动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和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军队、地方政府、国有和私营企业的协作能力和动员潜力,按照实案化、实战化的要求,扎实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做到一旦有事,才能够依据军事需求快速组织动员,为各种可能的战事和冲突做好准。

3、是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桥梁纽带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防建设以经济为基础,经济建设又以国防为保障,两者紧密相联,互为条件,必须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下,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是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综合国力与国防实力同步增长的最佳选择。新形势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发挥经济效益的需要,又是发挥战略效益的选择,有利于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能够既服从军事斗争的需要,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1、在顶层设计上突出军民融合

我国国家安全目标的任务是明确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在经济建设中,进一步贯彻经济动员的要求,例如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机场、港口、通信线路、大型骨干企业、战略仓库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建设和制造中,就考虑动员需要,使之既能满足平时需要又适应战时需要,既能保证民用又便于军用,增强平战时国民经济包括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生存能力和保障能力。如高速公路修建军用飞机跑道,公路、铁路、桥梁、码头建设考虑大型武器装备的通过和装卸,铁路车辆、飞机、船舶等运输工具建造考虑战时征用改装,通信线路考虑军民通用,国家战略储备(石油储备)考虑应付战争,大型民用工业企业考虑军品生产,使其具备军民通用功能,地方的物资、油料、医疗、运输等行业考虑战时动员支前,为前线作战服务。还有大型、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大型工业企业、水库大坝,核电站等建设考虑战时防护问题等。

2、在动员预案上突出军民融合

经济动员预案,是国家为保障战争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依据经济动员需求和经济动员潜力,在和平时期对经济动员的实施目标、组织措施、方法手段、职责分工、程序步骤和保障条件等预先编制的动员实施方案。动员预案在经济动员工作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是经济动员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快速转换的有力措施,是依托市场利用社会资源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增强动员准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具体措施。预案据不同行业特点,不同地域形态,不同动员方式,预案格式和内容组成不尽相同。在动员预案上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就是要在预案的调研、制定、完善和实施各个环节上,军队和地方政府都要深度参与,同时在预案的各个要素中发挥军队和地方的各自优势,使制定的预案能够真正符合实际情况和实战需要,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3、加强军地协调沟通

国民经济动员具有典型的军地结合性质,因此需要建立机制同政府相关部门、军队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及时沟通协调的制度,例如重要信息互通制度,由经济动员机构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军队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定期通报和反馈经济动员工作信息,对于特别重要的经济动员信息要及时通报;重要项目联审制度。对于能够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安排的国防动员重要项目,如结合高速公路建设战时备用机场、结合光缆通信建设预留战时军用通信接口等,要由规划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地方经济动员机构、军队经济动员机构实施联审,以确保这些项目能够充分考虑和兼顾战时经济动员的要求;军地代职交流制度,根据经济动员工作的需要,组织军队经济动员工作人员到地方经济动员机构代职或是地方经济动员工作人员到军队经济动员机构代职,代职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通过代职交流可加深军地经济动员机构之间的了解,提高各方的业务水平,也可为今后双方搞好协调打好基础。

4、提高经济动员军民融合信息化水平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最高经济动员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各个方面应用和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对战争保障功能的进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结合,放大经济动员效果,增强动员能力,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针对性,缩短国民经济动员实施的响应时间,使国民经济动员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最终确保国民经济动员满足战争需要这一功能的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主体是国家,这是由国民经济动员的性质所决定的。国民经济动员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政府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行为主体,因此,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也必须且只能由国家来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说,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化技术对国民经济动员的改造。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化技术照搬过来,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战争经济动员的业务流程、体制与机制等都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效用。

5、加强经济动员队伍军民融合式培养

为更好的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所取得的效益,对经济动员人员的培训方式应进行改革,尤其是要结合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充分发挥共育人才的规模效益。在军队院校进一步压缩专业规模的情况下,可由国家或省、市级经济动员组织机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军队、政府及有关企业的业务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以如何发挥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机构的协调功能为主题。这种培训方式比较正规、内容比较系统,这样使得各经济动员单位的业务人员有机会共同学习和交流,既达到了增长业务知识的目的,又可以相互交流实际工作的经验,还为今后在经济动员工作中的密切配合打了良好的基础。在培训过程中,可由地方机构出面,邀请经济动员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军队具体负责经济动员任务的人员为业务人员举行专题知识讲座,并进行实际业务指导。这种培训方式主要以讲学为主,既可以普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一举两得。除此以外,军队和地方还可加强沟通协调,组织双方各级经济动员单位的业务骨干相互访问,交流业务工作经验。这种培训方式主要在于各单位和个人间可以互相借鉴好的工作经验,总结教训,也可以共同攻克一些新的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朱庆林、揭力勤、朱华珍:军民融合研究:视角选择与理论框架重构[J].中国军转民,2013(12):17-19.

[2]邵进进、陈巍:坚持“五位一体”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深度融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188-189.

[3]侯远潮:军民融合式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探析[J].军事经济研究,2012(10):24-25.

第4篇:国民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国民经济;管理体系;战略机遇;理论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从社会层面展开的全局性统一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创新意识,既能够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提供可靠的手段,同时凭借各项管理对策,更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如何做好国民经济创新管理,便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原则

我国经济体制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建设,结合经济市场的发展形式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能够为国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因此,站在我国经济管理角度来看,其历史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的经济管理模式是打开资源、资产、技术宝库的“钥匙”,若要我国经济体制能够持续运转,并能够保持经济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必须从长远角度考虑,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归纳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拟定适宜的经济管理战略,确定短期及长期的经济建设目标,确保每一步脚踏实地,每一段路途大方向正确,才能使我国经济管理的效果得以显著增强,为后续经济战略的优化,奠定更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战略目标可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遵循“两个一百年”的脚步发展,即2020年之前实现小康社会的建成,并在2050年前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在这个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需要推出一套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经理管理体系;新阶段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更加不懈奋斗,是更加接近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应该更加团结奋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由于我国经济建设成果显著,我国的大国地位也逐渐被周围国家所认可,由于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民族也正日益为世界人民作贡献。日益为世界人民作贡献。由于经济的发展讲究连续性,因此五个时代阶段是连续发展的,只有全国人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才能发展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阶段。为了实现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便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一)明确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结合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的发展形势,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分析。1.宏观调控目标:在“四大目标”基础上,加强经济成长的质量与效益,为国民经济总值的提升和城市未来规划提供帮助。2.可持续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控绿色能源的损耗,以便为绿色建筑及生态城市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3.管理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民众置于中心位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观,并遵循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做好经济管理工作。

(二)坚持以国民为中心首先,应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确保资源平均分配,并在现有城乡基础上坚持农业优先分配,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就业,才能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贫富差距靠拢。其次,需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对潜在的价值进行甄别与管控,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国民经济发展一条心,使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得到更多人支持。

(三)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法律、经济、生活、政治体系的核心,更是引导我国经济体制完善的渠道。若是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未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则极易使经济的管控与实际目标产生偏差,造成国民整体经济管理效果偏颇,所以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理应被贯彻始终。而从建设的目标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经济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美丽、国家治理更加强大和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二、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首先,结合我国报告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可知,经济体系完善的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2020年全面达成社会小康状态,而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并进一步巩固国际经济市场的地位。其次,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角度来看,我国还需要从战略定位、战略措施、战略重点三个方面着手,确保各项经济体系稳定,才能巩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经济地位。其中,战略定位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未变、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未变;战略措施也需要从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人才强国等方面着手,确保基层生产力得以提升,且国民整体经济水平增强,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战略重点应确保精准扶贫、污染防治、能源管控等工作落实完善,使目前经济发展短板得以补足,并做好适当的风险防护措施,并坚持跟随我国经济发展与完善的历程执行战略,确保每一步经济管理落入实处,才能使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并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崛起奠定扎实基础。

三、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本质

(一)职能理念创新站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经济管理的目标是为国民创造更多物质及精神财富所提供的基础调控措施,通过此举可使社会总供给的财富与国民需求财富平衡,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其中,职能作为国民与经济体系接轨最直接的平台,理应站在市场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定职能的未来发展模式,确定其工作潜力与适宜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单单满足物质财富的需求,转而将经济管理理论融入精神层面,才能使职能体系的构建更稳定,并得到更多市场份额。而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看,传统发展模式必将抛弃,如何创新并迎接新的职能发展前景,加强精神层面的构建,才是未来职能体系发展的重点。

(二)经济管理特征理念创新国民经济体系的构建需要站在更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确定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做好初步的协调与深入的融合,才能使经济管理的效果更加优异,并能够为后续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也理应关注政治及地域文化的特征,做到行政主体与经济主体相关联,能够具备一套相对严格且明确的政治等级划分制度,确保二者能够互惠互利,互相扶持,才能使经济体系的构建更加稳定,使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效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得以满足。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政治主体与经济主体间存在着微观与宏观两种微妙的联系。例如,国民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便在强调契约管理的重要性,其中对于政治上的束缚并未作过多阐述,仅依靠法律管控经济事务,免除政治主体中的阶级关系,便可充分体现经济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以便为后续相关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此种经济管理模式便是发展过程中的宏观主体,是继政治等级制度挂钩后的创新,通过此举使得政治与经济主体彻底摆脱了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实现了一部分的经济管控,并转型成了微观主体,在充分融合了经济层面理论后,可与政治主体相互借鉴,以便在后续政治活动与重要事件的商议和谈判提供意见整合的渠道,使国民经济管理方案的拟定朝着更适合、更安全、更高效且更合理的方向深入,并结合相关法律,对经济管理行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由此可见,国民经济主体虽分为宏观与微观,但其根基都是法律,是有确保时刻遵守法律,结合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特征确定管理方案,才能避免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歧途,也正因为如此,法律的权威性与绝对性不容置疑。而国民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不应仅遵循法律的引导进行优化,否则经济体制的构建势必会丧失活性,所以依法调控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创新手段。从表面来看,依法调控是基于法律条文对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进行合理性的调整与管控,它既需要与法律充分融合,确保每一个经济管理环节都能够受法律保护与约束,同时还需站在长远角度,推陈出新,在经济管理理念方面有更好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遵循法律管控的环境下,推动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另外,在部分紧急的情况下,经济管理仍需优先参照法律允许与授权的内容进行调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引导与指示,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合理的响应,并能够由此提升法律的权威性,为后续经济管理工作的合理合法开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四、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内涵

(一)确定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意义首先,创建新型国民经济管理理论是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过程,只有将提高经济管理质量与效益作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明确效益优先与质量第一的原则,遵照由数量转向质量的发展趋势,才能使国民经济管控的效果更优异。其次,将全要素生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管理的核心,既是对创新理念的一种度量方式,同样也是实现创新理念的一种手段,只有确保新体制能够与其配合,并对经济创新力及市场竞争力提供一定保障,才能使微观及宏观主体的可控性提升,并能够为后续新体制的落实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二)巩固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内涵1.供给体系必须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确保将供给体系下产品的质量水准提升,并做好资源流动的管控,将建设、科教、航天、网络、技术、交通、教育与贸易等多方面元素融合,才能使供给体系的覆盖范围更广,使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可控性得以显著提升。2.创新体系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才能确保国民经济管理效果更优异。对此,必须做好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完善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倡导技术创新文化,并积极培养创新性人才,才能使国民经济得以保障。3.“三农”体系农业是我国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更是决定我国是否具备发展潜力决定性要素。因此,在加强国民经济管理期间,需坚持农业优先发展的原则,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同时,积极推广经济政策,确保农业迈入现代化,才能带领其他产业迅速发展。4.区域结构体系落实区域帮扶战略,遵循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倡导三个层面的轴带发展战略是现代国民经济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元素,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将经济战略向四周城市拓展,并积极带领各地区经济同步提升,同样是提升国民经济总值最便捷的手段。

(三)适应现代化国民经济管理体系在国民经济系统的架构中,需明确系统定义、结构及环境的基本知识,而后对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需求动力及管理、供给推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论述,确保上述基本元素填补完善,再基于上述数据对现有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进行评定,确定适当的管理目标、监测预警及综合评价对策,才能为后续宏观调控、预期管理、资产管理及微观规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操作平台。

五、结语

国民经济管理创新意识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基于现代国民经济形势提供更广阔的技术与产品市场,使得经济模式更多元化,为国民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更能够为城乡结构的发展构建渠道,使我国乡村经济体系的构建更科学且先进。故而,在明确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期间,必须明确国民经济管理所面临的难题与解决对策,才能为后续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木西.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01).

[2]王春秋.新时代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创新[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9).

[3]牛志轩.弹性理论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

[4]张燕萍.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J].房地产导刊,2017(06).

第5篇:国民经济规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国民经济;影响;发展建议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对于现代物流业的重视,让物流业发展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其中,从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来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物流运作管理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物流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物流业上下游产业发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支持,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行业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界和国家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面对蓬勃发展的行业形势,探求物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内在经济规律,分析并着手解决当前存在于我国物流业现代化之路的突出问题,在突出寻求政策规划,急需理论支持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

第一,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数量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物流业从产业性质上来说是第三产业,其对国民经济数量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身产业规模增加值上以及与其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上。对此,我们将物流业自身产业规模增长带来的国民经济增长称为物流业的直接效果,把后者称为间接波及效果。两者共同构成了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直接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物流业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下,我国物流业体量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呈现出持续高速攀升的发展趋势,推动着我国的物流业逐渐向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过渡,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性质、地位渐趋凸显。第三,间接波及效果。间接波及效果是通过物流产业发展对其他相关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影响,依据产生途径不同可以分为向后、向前和消费波及效果三类。具体来说,其一,后向波及效果。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其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才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特别是物流业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大,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原材料,还包括大量的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因此,在物流业持续高速的增长体量下,必然会不断扩大对上游产业产品的需求。其二,前向波及效果。其主要体现在物流业对其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为下游产业提供更优质到位的服务,加快产品流通,使下游企业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其三,消费波及效果。物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条化发展形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财富聚集,为国民经济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因此必然带动劳动收入分配的进一步提高,而产业链条上的工人收入水平提高相应的消费支出也会随之增加,进而引起最终需求的增加。

(二)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

第一,从我国物流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所占比例合理化,能够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物流业对其他关联第三产业部门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对第一、二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影响。所谓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在遵循产业演进规律的理论前提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比如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等等。我国物流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中心由第一、二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我国物流业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要用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进行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强弱衡量,要通过产业关联度相关内容清晰反映其与其他产业的消耗关系,我国物流业度对工业的消耗比中呈现下降趋势,对于第三产业的消耗呈现上升趋势,有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第三,产业结构高度化。首先,物流业对农业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我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并且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市场,基于基本生活需求以及资源市场优势,为物流业稳定持续发展带来的便利。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产品不便于长期储存等因素限制,农业发展极度以来高效、便捷、科技化的物流体系来进行支撑。因此,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调解供需矛盾,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物流业对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作用。基于与第二产业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上下游供应链都需要依靠物流业来实现产品流通,而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相关企业的运行成本和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物流业虽然属于服务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物流业能否实现高效、便捷和利润的不断提升。最后,物流业与第三产业。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并极度依赖第三产业的通信、商业、信息技术等领域产业发展,对金融、交通。通信等生产辅助性服务业的影响尤为突出。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中间服务经济效益。总体来说,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的构建是当前时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国民经济地位,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有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二、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现阶段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政策法规层面。相对于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而言,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主要体现在当前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顶层规划缺乏,政策权威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论证,政策系统性不够,不利于物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物流业相关法律缺位,关于物流业的法律法规内容还需要向可行性和规范性方向发展。第二,行业发展理念滞后。这与我国物流业发展尚处在发展阶段有关系,比如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在我国仍然属于高档物流和新兴概念,绿色物流意识薄弱,对于物流废弃物回收的工作系统性实践不足,效果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第三,物流行业实力层面。包括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信息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不重视管理,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都直接影响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物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工程建设,相对于发展中的我国物流业来说,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既不能超前建设也不要出现滞后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调动和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其次,构建两个物流系统,既要解决交通运输体系问题,向着高效、便捷、多样的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又要着重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完善,构建市场导向的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再教育体系。

(二)重视物流相关领域科研,不断完善我国物流业的政策法规

第一,重视物流相关领域科研。与我国蓬勃发展的物流业发展形势来说,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明显滞后,大大降低了政府、企业政策规划的科学合理程度,对此,政府要加强对物流业相关领域的科研课题设置,专业学术方向不应该停留在研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理论层面。要针对我国物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献计献策。第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政策层面要进一步优化物流业一体化管理水平,改变过去多部共管的管理局面,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企业奔波无果、市场管理混乱的问题出现。与此同时,从减免税赋、土地、金融等政策层面给予专享优惠,鼓励投资流向物流业。在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上,要进一步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框架,有效整合分散于各种法律条例之间的相关法规,并着手应对相关现象情况的法律空白问题。

(三)重视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关注现代物

流业对相关产业经济的影响,积极推进绿色物流发展,树立绿色物流理念、产业链理念作为物流企业,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绿色形象塑造,加强绿色管理水平,促进物流环节全绿环保的实现。在消费者终端层面,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向着环保、优化资源可持续的消费观转变。

参考文献:

[1]汤艳雪,余朋林.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业,2018(27):11-12.

[2]杨梦洁.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及发展对策[J].价格月刊,2018(9):56-59.

[3]何佳琪.现代物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研究[J].现代商业,2016(1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