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国民生产总值精选(九篇)

国民生产总值

第1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国民生产总值 统计理论 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是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反映的是社会不断发展之中产生的价值,属于宏观经济指标,能体现国民经济的最终成果。利用该指标既能对物质生产发展及价值进行反映,还能对不同服务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不同劳务活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反应,最终呈现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及水平。

一、生产与非生产领域的划分问题

针对划分我国生产及非生产领域的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是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衡量生产与非生产领域问题主要为了判断国民收入是否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创造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及不断进步的剩余物力和财力是否充足?利用这些剩余价值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及医疗等不同行业的发展完善,满足所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

对于社会主义产生劳动范围的确定要严密进行,所选取的生产劳动活动必须为国民收入创造价值,保证总量指标计算的质量,避免数据失真的现象出现。如果非生产劳动重复计入总量数值中,所得的总量指标数值就不真实。通过货币表现出生产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产量和劳务量的价值也就是反映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这些产品产量和劳务量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承担者。如果对于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不真实,那么现有的建设资金就发挥不出其实际的价值,生产基础资料难以满足,随之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就明显短缺,也就是说社会购买力已经不能适应物质产品产量及劳务量。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国家财政收入虚增;财政赤字;物价的无规律性上涨;货币的贬值;通货膨胀等。

二、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问题

(一)反应经济总量

我国对不同总量指标计算的范围长期是以物质生产领域确定,无论是农工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还是国民收入,都是这样确定计算范围,但是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非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所以在对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进行重新统计时,我们添加了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全部总量,对总量指标的计算范围进行了补充。

(二)为反映和研究经济结构提供数据

在我国商品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之下,经济及产业的结构有了彻底的变化,越来越复杂。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就不能单一的依靠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趋势及相关信息决定,而是要及时获取第三产业相关动态,还有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占比关系。要注意的是在全面统计不同产业总量指标的时候,对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总量数值都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力争达到研究结构的需求。

(三)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积累状况

累计的内容反映的是国民收入总量减去消费总量之后的部分,对累计内容的反应需要考察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传统模式下对累计的核算只计算固定资产新增的价值,但是实际情况下固定资产折旧费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利用折旧费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及购置都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在传统模式和实际工作中两种价值的叠加才是真实的累计状况,区别这两种价值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通过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才是反应累计状况的确切指标。

(四)便于进行国民经济的全面核算工作

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经济发展下市场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基本的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还是多变的技术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等,都在越来越复杂。国家经济体制在不断改进完善,对不同企业的管理国家并不直接控制,而是设置一定的经济杠杆调控市场来进行制约,利用间接的方式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进行引导。另外对资金的调控更多的是运用一些价值量指标,这种方式非常重视资金的流量和对存量的核算,更加说明了国民生产总量指标的统计及计算在非物质生产领域内的作用重大。

(五)一定程度反映国家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是一种增加值,把它作为国家经济效益的体现需要把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重复计算的影响排除。我们对一个国家的评价并不能局限在考察其工农业总产值,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涉及的不同领域,对不同领域辐射面的广度和力度进行考核。

(六)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利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对国家经济状况的考察已经成为了必要的任务,在不断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逐渐说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价值之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讨论需要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社会总产值之间做好权衡,不同的指标都具有其各自的价值,其中,对社会生产总成果反应的核心指标应该设置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考察。另外对于计划的制定以及分析问题的依据应该依靠社会最终产品,而中间产品用来确定产品的规模和结构之外,还可以用来确定不同区域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生产规模、发展速度、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等。

参考文献:

[1]魏杰.基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结构调整[J].综合竞争力,2010,03:3-14

第2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投资 国民生产总值 线性回归 模型检验 结果分析

一、案例数据

二、建立模型

利用Eview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描述,由Y和X1、X2、X3的散点图可知基本为线性关系,因此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三、估计模型

利用Eviews软件做OLS估计,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四、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于X1系数为负,不符合经济规律。而且R2 很大,可是每个t检验的统计值都很小,因此可认为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可以用Frish法进行修正。

(1)对Y分别关于X1、X2和X3作最小二成回归,可得如下结果。Y对于X1的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为0.904和0.899;Y对于X2的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为0.93和0.927;Y对于X3的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为0.911和0.906。因而由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的值可知,X2更新改造投资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其次才是其它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

(2)选定第二个回归方程为基本回归方程。分别加入X1和X3。

首先加入X3,在加入X3之后,观察输出结果可知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的值变化不大,可是解释变量t统计量的值却变小了,所以模型之中没有必要保留X3。加入X1之后,由输出结果也可以得出,加入X1之后,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的值变化不大,可是解释变量t统计量的值却变小了,所以模型之中也没有必要保留X1。仅仅需要保留X2。

经过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消除多重共线性之后,我们可以在模型中去掉X1和X3。因而可以建立Y和X2之间的关系。Y和X2之间的关系如下:

Y=1448.03+13.75X2

(4.00) (15.52)

R2 =0.95 DW=0.54

五、异方差检验

对Y关于X2建立的线性模型做White检验,通过输出结果可知:Obs*R-squared的统计值为2.978,比临界值要小。可以通过White检验。因此模型之中不存在异方差。

六、自相关检验

由回归方程可知,方程DW统计量为0.54,则模型存在自相关。需要消除自相关。参差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如下。

相关图十一个衰减的过程。偏相关图在k=1有峰值,在k=2处可能也是峰值。因而可以建立Y关于X2 AR(1) AR(2)的回归方程。但是通过由输出结果可知,AR(2)并没有显著性。则应该把AR(2)在模型中删除。可得到新的输出结果如下:

DW值为1.27,可以通过DW检验,则模型中的自相关消除。

七、结果分析

由最后的输出结果可知,R-squared=0.992Adjusted R-squared=0.991。因此,样本回归方程对样本的拟合优度很高,较好的拟合了样本观测值。X2的t统计量4.67和AR(1)的t统计量14.21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F-statistic= 991.6也使模型必然可以通过F检验。

八、经济意义

第3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资源收入;资源财富;国民收入分配;财富分配

中图分类号:F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003-03

绪言

收入不公已成国人最关注的问题。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揭示:“从1988―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城乡整体基尼系数达到0.465……收入差距扩大累积的结果是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目前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可能在1%上下,80%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1] 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基尼系数大约在0.14左右。如,湖北1982年为0.1332 [2] 。三十年间已从平均主义走向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相伴的是社会财富向政府、垄断行业和企业的少数人不断集中。中国2007年居民收入与政府、企业的份额比大约是一半对一半,这还未包括诸如出让土地类的资源财富在内。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能占国民收入的七成左右。

一、国民收入分配

政治经济学范畴内的财富分配,一般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按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就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余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构成,其实物形式是从一年中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生产资料中扣除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新增加部分和一年中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消费资料;其价值形式是由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消耗的活劳动所新创造的价值,它等于从社会总产值中减去同期内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价值,即v+m。”[3]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再分配则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成员中进行的。而在西方的经济理论中,国民收入就是生产要素的收入或报酬。近似于最终产品的总卖价。而“初次分配是指不同财富源泉的所有者之间所进行的分配……全部产品在不同生产源泉的所有者之间进行了分配之后,每个所有者可能把他们的一部分财富分给另一类从事有助于他们的利益或娱乐的人,但这部分人与国家的财富增长无关……他们必须通过二次分配,从别人储存品中取得他们的财富。”[4] 两种意义的国民收入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总产品”和“全部产品”。但“社会总产品”和“全部产品”相同吗?它就是该年度可供分配的全部国民财富吗?在西方,国民收入的内容包括所有要素的收入,甚至包括了服务性劳动的收入,从而国民收入的分配实质就是全部国民财富的分配。而在中国,即便是已经改进的国民收入指标也未包括全部的国民财富。

二、财富分配的漏项

长期以来,世界上存在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值中扣除了全部生产资料价值消耗就是国民收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就采用这一核算体系。另一种核算体系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它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国内生产总值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5]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5] 与中国的国民收入相比,它将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纳入了价值即总产品的范围。中国自1985年起正式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核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6] 在实际核算中,主要采用收入法和支出法。限于资料等条件,目前还没有计算和公布国民收入等指标。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所说的国民收入,一般就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事实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非常接近,在不需要区别其细微差别时,几乎可以混用。本文所论并不涉及这一差别,所以文中所说国民收入,既可以是国内生产总值,也可以是国民收入。但两种经济体系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差别,必须加以分析和区别。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5]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法计得的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它和支出法计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是相等的。”[5]

我们知道,在私有制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都归私人拥有。不管是土地还是矿产等自然资源,当其作为生产要素出售给厂商时个人获得收入。这种收入如上所述构成国民收入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而在中国,这类自然资源由政府控制,当它们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时,一方面,它作为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后表现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必然构成国内生产总值;另一方面,政府作为要素拥有者,获得的收入却并不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并且这种收入也往往不直接构成对最终产品尤其是对消费品的需求,所以在支出法中不构成国内生产总值。事实上,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是:“借鉴现行的统计体系和资料来源,采用收入法计算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最后加总部门的增加值求得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构成项目包括劳动者收入、福利基金、利润、税金、利息、固定资产折旧等。”[5] 即政府的自然资源类收入确未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这是与西方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差别。这表明,前述按收入法计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支出法计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会相等。其差额就是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我们有必要证明自然物具有价值,但这不是本文的任务,我们只需要知道,企业必须要花费一定的货币才能购入自然物品成为生产要素,这就足以证明自然物品具有价值)。

实际上,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对用最终产品价值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也存在着对价值认识的逻辑矛盾。它规定:“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这些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就等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行各业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5]

事实上,“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并不“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加值总小于最终产品的价值。因为任何一件产品,无论经过多少生产阶段,它都有事实的起点和逻辑的起点。最初始的原料即劳动对象的价值不容忽视。这个最初始原料的价值,当然不是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但它必定构成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三、资源财富对经济的影响

资源类收入流入政府财政,与私有经济相比就是居民收入减少,政府收入增加。我们借助凯恩斯三部门均衡模型来分析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三部门经济构成如下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5]:

模型中假定经济系统只有厂商(企业)、居民户(消费者)和政府。厂商购买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将产品出售给居民户和政府,居民户为厂商提供生产要素并购买产品进行消费,政府一方面向企业和居民户征收税收形成政府收入,一方面购买商品和劳务形成政府支出。

这时,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可表示为:

Y=C+I+G (1)

Y:国内生产总值;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支出。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将是:

Y=C+S+T (2)

S:储蓄;T:政府净收入(政府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

资源类收入流入政府财政就意味着这部分要素收入流出模型所对应的经济体系。由于这部分收入原本属于居民户且可以成为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所以实质就是居民消费和储蓄减少。这样,该经济体系用支出法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必然减少。也就是系统的均衡产出将减少,即三部门均衡模型将在另一较低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上达到新的均衡。

当然,这是政府的资源收入既不进行投资也不进行购买时的情况。实际上,该项收入不可能长期流出经济体系而无可作为。一般地,政府总是将该收入用于投资或购买,就是使模型中的政府购买G和投资I增加。由于G和I都将出现乘数效应,最后模型将达到新的均衡,经济体系获得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实际的产出不会达到理论上两个乘数效应共同作用的产出那么大。

实践中,政府拥有资源收入最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加大投资。这两年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动用4万多亿投资,就是实例。然而,由于“净投资的增加只会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增加未来的消费。这不仅不会增加本期的消费,而且还会引起本期消费的减少。”[7] 所以,一味地增加投资而不增加消费并不能使经济长期地繁荣。从资源及其收入本应归全民所有的角度而言,这种投资实质上是在相当程度上牺牲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换来的。事实上,只要资源收入由政府掌握,即便在一般经济状况下,加大投资也是政府最可能采取的行动。人格化的政府会因追求政绩而尽可能加大投资。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说明,投资饥渴症正是久治不愈的顽症。其伴生的现象则是居民消费的相对不断弱化。由于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居民偏爱储蓄,所以消费率相对偏低。在居民收入相对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将进一步弱化。要真正实现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市场繁荣,就应该同时关注投资和消费。从资源财富的使用来说,政府可以采用增加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等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按凯恩斯模型的分析,转移支付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而消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会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增加。虽然该乘数不及政府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大,但这对消费市场的兴旺和促进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前者主要是使投资品生产出现繁荣,而后者则使消费品生产出现繁荣。近年国家财政不断增长,居民收入和消费相对不断下降,原因就在于此。此外,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政府加大投资还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拉大了收入的差别,使贫富差异扩大。

政府的生产性投资不是变成新的国有企业就是扶持原有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资源和市场垄断性,由于垄断,价格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通话费用,大客户优惠等;如,中石化、中石油的成品油价格既大大高于国际市场,又总不能随国际油品市场的价格随时进行调节等。它们甚至可以主导市场定价并影响政府产业政策的走向,从而独占财富。在西方,对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歧视尚有立法加以限制,而在中国,近年不仅不是限制,反而是扶持和鼓励。如,为了国企的“做大做强”,中石化将原民营加油站尽数买断;山西将民营采煤企业整合进国有企业等。这样的结果,实质就是把一部分应当归社会共享的成果变成部门利益。这类企业在扩大生产时又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通过生产创造并占有更多的财富。总而言之,政府的生产性投资客观上将加剧原有的国民收入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国家对企业投入越大,新建企业越多,分配不公的程度就越大。

结语

如前所述,一般意义的分配是指对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它不包括对资源财富的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它的性质和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3] 资源财富分配实质上也一样,也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私有经济体系中,资源财富不可能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决定了资源财富归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社会主义的财富分配,应该包含资源财富在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分配。

如前所述,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范畴内,分配不公的现象日趋严重。从具体现象看,在不同行业或部门,同为从事简单劳动或同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其收入相差数倍到数十倍以上。在企业内部,普通员工与高层管理者的收入也可以相差十倍、甚至百倍以上。近年,要求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不可阻挡。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当资源收入成为政府财富并转化为国家资本时,同样会出现对财富的强力吸纳,导致国强民不富。它可以使马太效应达到极致,就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所以,政府首先应正本清源,弱化政府对资源的强权支配,加大市场对资源的调节力度。让房地产及其类似的行业和部门步入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轨道。其次,制定相关政策改变分配格局。在财政方面,可以对部分资源性收入实行直接的转移支付和间接的扶持如提高医疗保险等,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对不公平收入进行直接制衡。在税收方面,对低收入群体采取免税和低税负,对高收入群体课以重税(如已经减免的农业税就是对农业户的保护)。如,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收入递增征收百分比;开征物业税,对多套多面积、高档高规格的物业课以重税――这同时也是抑制房地产畸形发展的措施――使社会各阶层的实际收入缩小差距,扩大社会消费,变投资拉动为消费与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实现市场兴旺,经济繁荣,国富民强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半月谈[J].半月谈杂志社,2009,(22).

[2]杨小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J].武汉大学学报,1982,(6).

[3]卫兴华.顾学荣.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494.

[4]乔治・拉姆塞.论财富的分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第4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反映了该国在该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一成果可以用几个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表示出来,借以考察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并可用以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进行对比,以分别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这些综合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利率、工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额、政府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一系列总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其内容为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是指明在统计期内所生产的总值如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分配和使用的,它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第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它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计算作为以后生产阶段投入的中间产品,仅考虑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例如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可将其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为下式:

GNP=A+B+C+D-E

式中A代表个人消费支出,

B代表私人总投资,

C代表政府支出,

(D-E)代表净出口。

第二,所得法(收入法)。所得法(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它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雇佣人员报酬、非公司企业的业主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租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间接税相加而求得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如果用其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时,则应按产品流动法所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同时计算另外两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即产品流动法、所得法和部门法。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生产概念。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净值。这个指标表明了国家可以用于社会消费和净投资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它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

②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情况的另一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与政府津贴的总和,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与国民收入密切联系的也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即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与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与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所得税、财产税等,表示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又可分为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储蓄两部分。

③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因此,它的变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产量所发生的实际变动,另一种是价格所发生的变动。

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是正常的,而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使得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要按某一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样,对于国民收入也应作如此的处理。

利用不变价格折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首先要把某一年确定为基年,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就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便于进行比较。

物价指数是各单个商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之比,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很难寻找,因此并不适用。实际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有关资料同样也可以求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1亿元人民币,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6亿元人民币。以1990年为基年,由《中国统计年鉴》可查到,1994年对1990年的发展速度为158.5%,用它乘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得到1994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9,372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58.5%。而如果用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率为142.9%,二者的差距约为85%。存在这样大的差距表明利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显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等于某年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运行的侧重点与国民生产总值不同,后者主要是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前者则有助于了解一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因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形势。

投资者基本上明了并掌握了上述几个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的资料后,通过对它们的水平高低、增长速度、部门构成和地区差别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大体了解当前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状况。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与行业间的分配情况,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投资情况等,就可判断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对投资将有何影响,为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解决如何投资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2)经济运行变动特点

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情况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与对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与判断。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反映了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每个周期由大量经济活动几乎同时的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普遍的收缩、萧条与复苏等阶段组成,并且这种波动重复出现。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即经济活动扩张的或向上的阶段;衰退时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时期,即经济活动的收缩的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时期,即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判断整体经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工业产量、销售量、资本借贷量、物价水平、利息率、利润率与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过两个阶段,即传统经济周期阶段和现代经济周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周期表现为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因此,经济周期统计和分析基本上建立在绝对水平的统计指标基础上。但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少出现原来那种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据此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消失了。然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虽然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在消失,但相对水平即经济增长的经济波动却存在。为了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定义了传统经济周期和现代经济周期的概念。传统经济周期,又称古典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收缩、萧条、复苏是在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循环的。现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在相对水平即增长率指标基础上来测度反映和分析的经济波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周期中,其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对前面所讲的几个指标的动态比较,可以发现在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都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繁荣阶段,国民经济活动发展到比较高的状态,各行业都欣欣向荣,新行业、新企业纷纷建立,老企业进行更新、开拓,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种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总体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商品销售量猛增。工商业企业迅猛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信贷规模趋于膨胀,资本借贷量增大,利息率上升;另外,在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另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企业盈利增长,利润率提高。

衰退阶段,整体经济收缩,各种经济活动都开始衰退,市场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各企业被迫缩减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工业产量与销售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金与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应减少,资本借贷活动收缩,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倒闭关门。

经济运行这种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识别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能否预测经济循环将在何时转到下一阶段,这对于其资金的投入方向、规模等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各种行业受经济周期循环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受其影响很大,当循环处于繁荣时期时,它们随之繁荣,而在循环转向衰退时它们也随之衰退;有些行业受循环的影响则较小。前者一般包括生产奢侈品、装饰品或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以及旅游业等需求弹性较大的行业,因为对这些行业的消费主要视收入状况而定,收入高时就多消费,收入低时就少消费或不消费。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就高,该行业的利润率也高;而衰退时期需求减少,行业利润也降低。投资者在经济繁荣阶段或由复苏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中就应该选择这些行业投资,以分享其在繁荣时期的丰厚收益;在衰退时期或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时期则应及时抽出资本转向那些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增长型行业,即由于新技术应用或新产品开发所形成的行业,其产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强大或用途广泛,价格也不一定很贵,易于为一般消费者接受。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这些行业更有发展前途,具有很强的行业增长能力。投资于这类行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分享由于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饮食业、服装业、医药业及公用事业等,其产品为人们生活所必需,需求弹性很小,即使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不能因此而缩减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在衰退时期投资于这些行业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少担风险。

当然,投资于这类行业,在繁荣时期很难获得像前面所讲的奢侈品业等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那样的高额利润。因此,如何妥当地安排投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在尽量少担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仍需投资者把握实际情况,依据形势的不同做出安排。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与技巧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②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物价总水平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国民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等,都要通过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表现出来,而反映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旦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观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为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提供了重要依据。

物价总水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变量,从变动的可能性而言,无非有三种:上升、下降和稳定。从实际变动情况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具有不可遏制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物价变动不能不联系到通货膨胀。

一般在没有价格管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同义语。但是需要指出,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或者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不能算作是通货膨胀,只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才能算作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那么,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第一,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又称为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零售物价指数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文娱等费用编制计算而得,用以衡量一定时期生活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第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5,006亿元人民币,而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29,372亿元人民币。设1990年平减指数为100,则1994年的平减指数为45,006F29,372×100=153.2,说明1994年物价比1990年上涨53.2%。

以上三种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各有优缺点,而且,由于这三种指数所涉及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不同,计算口径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数。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根据对以上指数的衡量,可将通货膨胀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不超过10%;第二类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即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水平;第三类叫狂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达到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影响经济表现在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一方面固定收入阶层、抚恤金与养老金的领取者以及债权持有者将因此而蒙受损失,因为其货币所得并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所得或实际债权将会应之而减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工商业企业及债务人、投机者等将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企业将因产品价格比成本价格上升更快而增加盈利,债务人将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其实际债务,投机者则因其预测到通货膨胀的来临而进行的投机活动而获得收益。

通过改变产品产量影响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种成本的升高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那么企业就不愿生产,总体产量将会下降;另外,在较剧烈的通货膨胀情况下,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囤积比进行投资更能获得利润,因而将刺激企业进行投机活动,阻碍工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不同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需要最迫切、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快,如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非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这就造成了投资主要流向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部门,而非必需品生产部门等价格上涨较慢的部门尽管因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慢而使得利润下降,因此,投资就不易流向这些部门。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投资者要进行投资就不能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就必须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可能及其程度有一个大约的预测。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知道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所谓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理论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由于存在过度的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即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而引起了通货膨胀,或者说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导致了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垄断力量而促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将一般物价水平往上"推进",造成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垄断经济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物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最初成因可以是成本推进或需求拉上,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一旦通货膨胀起动之后,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就互为因果了,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会同时出现,因果关系也不复存在。因此,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的理论就不合适了。

冲击与传导理论是一种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的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冲击是一种力量施加于经济系统上,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系统内部,也可来自于经济系统外部;可以是经济力量,也可以是非经济力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非确定的。例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可以视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利率提高可视为一种政策冲击等等。一个冲击发生后,将会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称之为传导。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必将影响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一影响的具体途径,就是一个传导过程。

冲击与传导理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运用这一理论的确有助于解释一些前述三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时,用这一理论比较容易把握问题的重点。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必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视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冲击因素。那么,这一因果关系体现在哪里呢?大致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有关,如果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下时,其对应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当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水平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同的经济增长率可对应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而言,对应于扩张时期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对应于收缩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较高。

依据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可能的发展变化,必须把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比较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前经济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种种分析后我们认为下一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根据前面的结论,同一经济增长率在收缩时期会对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依据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阶段的关系,因为经济增长是向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通货膨胀率将会降低。

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冲击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变、战争、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一些突发的不确定性事件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超过经济增长而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例如,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的顺差,那么一方面意味着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因出口换回的外汇或流入的外国资本在国内市场上不能流通,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就会迫使政府大量投放本国货币。在这两方面原因之下,通货膨胀将会显著上升。可见,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必须注意全面观察各种可能的冲击将对通货膨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能否及时判断各种冲击的产生与传导,对投资者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③经济结构变动的动态比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这里只介绍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因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优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变化率。对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等级的国家来说,这一指标不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需要逐步升级,因而产业结构变化率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具体化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即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变动状况。计算GDP变化率时可用现价或不变价,如果要用于反映现状可用现价计算指标,若要反映变化规律时则必须用不变价计算。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项产业在整体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保持绝对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农业)的GDP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与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变,经济增长才能更有效率。

(3)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或由于经济运行中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还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局势,采取一定调控措施使市场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各种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因此,对政府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成为宏观分析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介绍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展开。

(4)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

经济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政府来说,应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促进经济良性运转;对投资者来说,也应对此认真分析,预测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很明显,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锐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等,都会引起经济的严重波动,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际间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大的经济波动,这些变化包括战争、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国际封锁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由于国内非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严重干扰。例如,发生政治动乱、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等,都会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5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线性回归;OLS参数估计;逐步回归

1 模型建立

1.1 变量选择

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被解释变量。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仅选取了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比较重要影响,并且符合模型的五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居民消费水平X2、出口总额X3、财政支出X4、货币供应量X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而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居民消费水平主要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情况,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构成;出口总额越多,净出口值越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大;财政支出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积极地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其中,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主要代表货币政策,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达到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所以,以上五个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也比较全面的代表了诸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将它们作为解释变量符合经济的实际情况。

1.2 参数估计

选取1993至2013年六个变量的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对被解释变量Y和解释变量X1、X2、X3、X4、X5画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可以发现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2、X3、X4、X5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于是确定该模型的理论方程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i

对该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OLS参数估计,得到各个参数值,模型具体结果如下:

2 模型检验与修正

2.1 经济意义检验

2.1.1 模型中X1的系数为正,说明固定投资总额以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在IS-LM模型中,投资增加会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增加国民收入。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投资可以从两方面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生产性投资增加可以扩大生产、增加产出,从而增加国民收入;第二,消费性投资可以刺激消费,间接地增加了产出,最终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综上所述,解释变量X1符合经济意义检验。

2.1.2 模型中X2的系数为正,说明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比。在经济社会中,消费的增长刺激了国内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并且消费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解释变量X2通过经济检验。

2.1.3 出口是指该国向其他国家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比。模型中解释变量X3的系数为正,即符合经济意义检验。

2.1.4 政府财政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部分。其中,政府购买直接贡献于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比。模型中,解释变量X4的系数为正,符合经济意义检验。

2.1.5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的增加,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模型中解释变量X5系数为正,符合该经济规律,即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2 统计检验

由上述参数估计结果看出,解释变量X1、X4的伴随概率分别为:0.1604、0.5167,常数C的伴随概率为0.9067,均大于0.05,表明这两个变量和常数不显著。这种结果很可能是由于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于是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观察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整理得出如下表格:

2.3 多重共线性的克服

采用逐步回归法克服多重共线性。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2、X3、X4、X5的简单回归,由简单回归结果得知,各解释变量X与被解释变量Y的判定系数R2由大到小依次为:X2、X4、X5、X1、X3。判定系数越大,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越大。即解释变量X2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最大,X3对Y的影响最小。所以选择Y=-38683+40.5077X2作为初始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对被解释变量Y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将解释变量X引入回归方程。剔除X1、X3、常数项三个不显著变量后,得到最终模型:

Y=17.57263X2+1.191299X4+0.419351X5

从确定的模型中可以看出:①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一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7.57263亿元;②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191299亿元;③货币供应量每增加一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19351亿元。因为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民消费水平、出口总额、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等数据还未公布,不能预测2015年或更久以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了检验模型预测的效果,只能对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将2013年的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带入上述方程,得出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83173.226亿元。实际上,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8.8亿元。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不大,预测误差仅为0.824%,所以模型的预测效果很好,模型建立成功。

参考文献:

第6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支柱产业;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支柱产业是指在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带来巨大效益、产生深远影响的产业。我国的建筑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 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进行全行业改革,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当时,建筑业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左右。199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百分比首次超过6%。2008年经济危机,我国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经济发展表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建筑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而且在促进就业、产业联动等其他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情况,从市场需求、规模、效益等角度实证分析了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对建筑业的发展、地位及作用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2 实证分析

2.1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1)理论研究

需求收入弹性是用以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有:

式中Q代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I代表消费者的收入。对建筑业进行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基于数据的可得性,用建筑业的生产总值(Y)表示社会对建筑业的需求量,国民收入(NI)表示全社会的收入。于是,根据上式,第t-1年和第t年之间的需求收入弹性就可以表示为:

式中和分别表示第t年的建筑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收集连续n+1年的建筑业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的数据,由此计算出连续n年的建筑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国民总收入的增长率,对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建筑业的需求收入弹性。

(2)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1998年至2011年的国民收入和建筑业生产总值来测算建筑业的需求收人弹性。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统计资料并计算,得到国民总收入和建筑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国民总收入和建筑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3)数据处理和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6.0软件来进行回归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表2 回归结果(1)

由于常数项C的P值为0.7023大于0.1,在10%的水平下不显著。所以剔除常数项,再做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回归结果(2)

由于自变量ni的P值为0,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得出我国建筑业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072612931。

我国建筑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根据判断支柱产业地位的需求收入弹性标准,说明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建筑业需求的程度越来越大,建筑业的产业联动作用越来越强,同时也说明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2.2 规模分析

本文采用1998年至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建筑业生产总值、全国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对建筑业的规模进行实证分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并计算,如表4所示。

表4 建筑业规模分析表

建筑业规模分析表(续)

在表4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建筑业创造的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稳定,且一直维持在5.86%的高比例,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的工业总产值、建筑业的总收入占全国工业企业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3.55%和13.92%,是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创造的利税总额占工业企业的利税总额基本维持在8.79%左右,从绝对数来看是比较大的,但是从和建筑企业的总产值、业务收入来比较,显得有些偏低,这也看出我国建筑企业整体效益偏低。总体从规模上来看,建筑业确实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雄厚的规模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可以发挥支柱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2.3 效益分析

本文采用1998年至2011年的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等指标对建筑业的效益进行实证分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统计资料并计算,得到反映建筑业规模效益的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建筑业效益分析表

从表5可以看出,近年以来,我国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已经从1998年的1.2%增加到2011年的3.6%,建筑业的利税率平均为5.82%,占工业产值的很大份额,反映了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同时,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使得建筑业可以吸纳更多的社会剩余劳动力。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兼顾了社会效益,体现了支柱产业的发展特征。

3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明,建筑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不断壮大发展中,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建筑业的规模和效益分析中可以看出,建筑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建筑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例都比较高,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社会效益较好。

建筑业虽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在我国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亟待进行规范。所以,我国应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大力鼓励和开展建筑技术创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提高人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主营业务,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改进各项管理工作,推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快职能转变,使建筑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 贾洪,欧国立.中国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评价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100-102.

[2] 李百吉.基于需求收入弹性的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176-177.

[3] 侯献峰,常丽萍.新形势下建筑业如何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思考[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358-360.

[4] 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J].数据.2006(09):7-8.

[5] 秦玉文.建筑业如何成为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J].市场纵横,2006 (17):38-41.

[6] 吴勤.我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2006.

[7] 贾洪,欧国立.建筑业的基础产业特性及政策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08(05):51-54.

第7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一、全市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介绍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经济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而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主要指标: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状态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就业状况、价格总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行业利润、资金能源利用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资本市场交易状况、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状况、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等。

四是反映国际经济环境的指标,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状况、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以及主要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表和货币概览等。

1、生产总值核算介绍

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是世界各国核算的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种产品的产值扣除原材料(也称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就是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统计中,按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如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投入的资源、固定资产、劳动等要素贡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营业盈余+资源租金。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消费按消费主体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我委测算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统计部门计算当年价是在固定统计指标框架、指标体系范围内,根据相应的产值、增加值统计办法汇总而成。速度是根据可比价格(在90价基础上调整)计算总量后对比测算得来。我委因无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源,对GDP及其构成的测算只能抓住工业、农业、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进行。首先考虑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统计公布或部门预测的各行业产值以增加值率计算相应的增加值,如:一产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内;二产中,工业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用增加值率参照计算外,其余主要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用增长速度测算。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县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增加值率要根据本地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发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测算外,行业发展态势及其产值发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测量指标,以保证产值与增加值增减相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方式为一产、二产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别计算出增加值后,对照农业、工业、投资增长速度调整平衡;三产当前更多是以速度测算。

物价指数:我委对GDP的测算大多数是测预期数、当年价格数,其测算必须考虑物价指数。计算公式为:现价生产总值=基期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反过来,可测算增长速度。

其他考虑的几个比例关系: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2%。各县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别,要通过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进行必要的预测结果校验: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恒定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增速+基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增速+基期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同样三次产业的预测数据也可通过类似关系进行校验。

贡献率的测算: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量/GDP增量;消费贡献率=消费增量/GDP增量;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可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类推。

二、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及实践运用

1、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常用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有: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不带有价值判断,主要是陈述事实,讨论经济运行怎么样;而规范分析则带有价值判断,主要讨论经济运行应该怎么样,可能与经济现实本身无关。经济分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实证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规范分析的内容。例如,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本身是实证分析,但是在评价这种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的时候,则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在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时候,则更多带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所谓静态分析,也称为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所分析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变量经过彼此之间的调整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维持稳定。而静态分析或均衡分析则是指不考虑时间变动,仅对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动态分析,则是探索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经济监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则是经济监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增长率分析,就包含了动态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的给出性质变化的判断。如对投资状况,给出的判断是平稳增长,或者是加快增长。定量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给出具体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资为223亿元,这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了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投资增长15%,这也从数量上界定了投资的增长率。

2、经济运行分析实践

如何分析好经济形势,写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是发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一些经济运行分析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总供给方面,从三次产业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首先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有一个初步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作出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应的发展阶段也有三个。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从依靠阳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到种植狩猎,以自己的体力从事简单的劳动,最后到驯养家禽家畜来繁衍后代,来发展自然经济。农业时代的生产比较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缓慢,主要是依靠农业劳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劳动发展生产。二是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从英国工业革命起始到现在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生产力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决温饱向中后期的发展型迈进。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处于这一阶段。三是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就可以创造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劳动力从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作为一大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迈进。如今的发达国家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产业,一是要把握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二要看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推进情况等。三要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产业,主要分析工业运行的情况,一要看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可分轻重工业或行业进行分析;二要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销率来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产能力、市场状况是否有利于扩大生产以及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情况。

第三产业,主要分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快,可对其详细分析。

第二,总需求方面,从投资、消费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经济学界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三大需求口径来看,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资打头、消费殿后”的特征。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必然带动投资增长,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投资增长不是无限制和无止境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三大需求时,应当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其特点又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搞“一刀切”。对于农村、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要加大投资力度;对于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投资,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盲目低水平的扩张则要严格控制,以期达到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如不适当予以调控会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运行。

从我市来看,主要是分析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具体讲:投资主要监测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是从投资性质看,分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类。二是从投资来源看,分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三是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分析。

消费主要监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费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费预期如何,三要看消费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第三,效益方面,从三大收入分析经济效益。

第8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湖南省 国民生产总值 计量经济分析 OLS参数估计

一、引言

国民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由什么所影响呢?国内很多论文都对此做过相应研究,对象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也有的为部分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湖南省的情况存在空缺,尚未进行研究。本文就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

二、预处理

(一)变量选择

选择湖南省生产总值Y作为被解释变量。其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不能全面地给予说明分析,参考相似论文选取的变量,再根据模型本身的需要、数据获取难易等,本文选择了五个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X1、固定资产投资X2、进出口总额X3、财政支出X4,税收收入X5。其中,居民消费水映了居民总体经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GDP增长的主要保障;进出口总额和前两项一起构成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财政支出在中国处于经济建设时期的背景下对GDP有快速促进作用;而税收的多少直接影响市场中的消费投资情况,因而也会对GDP有所作用。因此,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数据收集

最后是计量经济检验中的异方差检验,通过Eviews进行异方差检验,得出P值均远大于5%(取95%为置信区间),可见基本不存在异方差性,不需进行异方差修正。

四、结论

最终确立湖南省生产总值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Y=199.4517+(0.755417)X1+(0.000109)X3+3.815589X4+(-4.486782)X5

可以看出,根据近30年的数据,对于湖南省GDP,固定资产基本不产生作用,这也与湖南的低房价和房产过剩情况相符;进出口总额的影响较弱,因湖南不是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城市;起较大影响作用的是居民消费水平和政府的财政支出,且财政支出的效果更为突出。具体量化可以估计,当居民消费增加l%,湖南GDP增加0.755417%;进出口总额增加l%,湖南GDP增加0.000109%;财政支出增加1%,湖南GDP增加3.815589%。比较特别的是税收,影响同样极大,但对湖南省GDP起负向作用,具体为税收增加l%,湖南GDP约降低4.486782%。这可能是因为政府一旦提高税收,居民将可能降低消费和投资,这将导致GDP的降低。

这也可给提高湖南省生产总值以一定启示:要重视居民消费、财政支出的作用,调整房地产结构,同时控制向居民的征税额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

[2]伍德里奇[美].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M].高等教育.2014.

[3]单良.胡勇.基于软件EVIEWS,EXCEL,SPSS的回归分析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6(4):150-153.

[4]张金玲.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11).

第9篇:国民生产总值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增长 经济效应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旅游消费具有最终消费、综合性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特点,对内需的拉动效应极为显著。旅游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所创造的价值占据了世界服务业总量的1/3,许多国家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旅游业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三大”格局,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根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目前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的发展,2015年我国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收入超过4万亿人民币,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旅游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发展旅游业发展对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影响。在众多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领域中,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且对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较多,例如,张伟,刘苏,张文新(2011)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三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得出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渐加大。魏卫,陈雪钧(2006)以支柱产业的四个经济贡献标准(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需求收入弹性、就业容量、行业关联度)为出发点,对湖北省旅游业经济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湖北省旅游产业尚未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可以将其作为“准支柱产业”来培育。从全国来看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例如,吴国新(2002)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旅游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论证,得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周四军,张墨格(2006)从总量、相关及回归、弹性和贡献率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上述研究大多较为笼统地研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较少分析和研究旅游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2005年至2013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的情况以及其增长率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情况,了解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四个角度出发,以及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出现的消极现象,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讨论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时,有学者认为“旅游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旅游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更为合理,这首先需要计算出旅游业的增加值,赵丽霞、魏巍贤、李志青引入“旅游卫星账户法(TSA)”间接计算出旅游增加值,但是这种方法对统计数据要求较高且方法繁琐,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制度下,旅游业没有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统计,此方法很难使用。李江帆、李美云(1999)提出的用“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法”计算旅游产业增加值,然而由于很难测算旅游消费相关行业的剥离系数,即游客消费的服务行业提供的增加值中旅游者消费部分所占的比重,此方法亦难以使用。本文依旧采用学者广泛使用的旅游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说明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资源》一书指出,旅游资源为我国十大资源之一。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旅游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在全球具有巨大吸引力。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拥有锦绣的山川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多民族交流文化融合,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三大”基本格局,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体系而且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拉动越来越突出。根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收入超过40000亿人民币,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旅游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05年至2015年这十一年时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均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从2005年292.9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516.64亿美元,和2005年相比增长了76.3%;旅游总收入从2005年7686亿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29500亿人民币,和2005年相比增长了283.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在2008年、2009年两年出现负增长,2010年后逐渐恢复,2010年增长率达15.5%;我国旅游总收入在2008年增幅下降,但仍为正,2009年后逐渐恢复,在2011年增长率达到近十一年最高43.3%。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长率为8.0%,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8.0%。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一大客源国,从而不仅使得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其地位将不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从长期看,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升级,旅游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可以继续保持。除受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外,我国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从整体情况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又一巨大引擎。

三、我国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推进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领域和人数,显著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旅游业对经济发展主要有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以下分别从这四个效应出发,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我国旅游业的收入效应分析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主要有直接的收入效应和间接的收入效应。

从2005年~2015年的十一年间,我国旅游业正在稳步的发展,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2005年的4.2%增加到了2015年的10%,旅游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受到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出现略微下降为3.7%,2009年即恢复增长,到2015年增长到近11年来最高为10%。众多的数据表明,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其影响力正在不断加速扩大。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种,除了通过旅游总收入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外,还可以通过旅游业总收入而产生的间接收入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上述分析只能反映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而间接贡献我们则采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旅游也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将2005年到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与旅游业总收入进行回归,采用的模型为y=a+bx,其中y为历年国民生产总值,x为历年旅游总收入,(具体数值见表3),利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

y=93344.66+16.7825x

(3.873039)(12.39951)

R2=0.956454

A-R2=0.950233

在回归方程中调整后的R2达到0.96,表明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同时结果显示有95.02%的把握说旅游业与国民生产总值存在相关性。且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根据模型,每一元的旅游业收入大约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6.78元人民币。

以上的分析结果说明,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应更深刻地思考如何发展旅游业,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拉动作用,更大幅度地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二)我国旅游业的创汇效应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式国际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吸纳国际资本的投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而且可以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形成国内收入的又一大来源――外汇收入。

从2005年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所带来的外汇收入一直持增长态势,但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旅游业创汇占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然而,与有形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出口贸易更具优势。由于旅游资源的属地性,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基本上能完全获得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旅游的外汇效应明显。

(三)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在所有的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最具有综合服务的功能。首先旅游业直接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旅游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相关行业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经济整体发展。

旅游的六要素理论揭示,一般情况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发生“行、吃、游、住、购、娱”等活动,这些旅游行为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此外,游客旅游纪念品的出售也带动了工艺制造业等轻工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促进文物古迹、园林建筑等部门的发展。

(四)我国旅游业的就业效应

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就业的能力,旅游业提供全面的服务,能比其他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与发展,成为国家安排劳动力就业的重点发展产业。依邵华(200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相关数据分析得出我国旅游业的就业效应为:旅游消费100万元,交通业就业人数增加82.47人,邮电通讯业增加52.22人,批发零售业增加36.42人,餐饮业增加27.83人,社会服务业增加62.18人。

(五)我国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带来一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某些景区为了吸引游客,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效益,对整个旅游开发缺乏认真严肃的考察规划,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看,有些问题已经萌芽,但这些消极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

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业的收入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就业效应明显,但由于近些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创汇效应有所下降。我国旅游业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我们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的同时,要注意旅游的规划,不能盲目发展旅游业,要在关注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其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刘苏,张文新.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二维度和三指标的探讨.旅游科学,2011年12月,第25卷第6期,第25-33页.

[2]魏卫,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湖北省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3月,第26卷第2期,第331-335页.

[3]吴国新.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2003年12月,第3卷第4期,第238-241页.

[4]周四军,张墨格.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7月,第21卷第4期,第60-63页.

[5]李江帆,李美云.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旅游学刊,1999年,第5期,第16-19页.

[6]依邵华.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5期,第89-91页.

[7]周文丽.国内外旅游对经济影响研究综述.经济地理,2011年8月,第31卷第8期,第1402页-1408页.

[8]李兴绪,牟怡楠.旅游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第43-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