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绘画教学法范文

绘画教学法全文(5篇)

绘画教学法

第1篇:绘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社会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于社会学的认知现状

整个社会对于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认知是贫乏的,很多人对于“社会学”这个概念一知半解,或者有失偏颇,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从第一节课教师了解学生对于社会学的认知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从未涉猎过社会学知识,也不知道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更不用谈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意义和价值。这体现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较低的社会普及程度,也体现出在高校中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必要性。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口头和书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的反馈也多为将社会学课仅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没有认识到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与专业学习的联系。

2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

社会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概念多,理论抽象复杂,无论对于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有着较大的难度。从当前公安院校社会学教学方法使用现状来看,教材较厚,章节较多,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是传统的社会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有两大弊端:第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教师讲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学生只是单向地接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主动参与互动较少,也很少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外输出,课堂气氛较为枯燥、沉闷。第二,教师受学科特点和教材所限,过于依赖教材,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特别是与公安领域的知识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学生很难进行知识迁移,知识面狭窄,难以活学活用。这两个弊端都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仅将社会学课程作为一个必修课的学习任务,难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社会学教学效果的现状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要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主要从教学评价和考试情况两个方面考量。从每个学期末学生对于社会学课程的评价来看,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学课程中规中矩,教学内容多,知识点难记,即便是强记的知识,期末考试过后也不会再使用,随后逐渐遗忘。从期末考试情况来看,试卷共有六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答题情况呈现出单选题、判断题得分情况较好,但多选题、简答题答题情况不太理想,体现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即这两种题型答得好和答得差的学生得分差异较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学以致用。从以上社会学的教学现状来看,社会学课程不为学生所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与社会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当前社会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密不可分,因此,开展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上

二社会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社会学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应该说社会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适当地使用案例教学法对于社会学教学来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比如讲到“文化堕距理论”时,可以选取某些城市、县城硬件设施先进,但城市环境脏乱差等案例进行导入或阐释,讲到“社会分层”章节前,可以选取社会中的一些仇富现象作为案例进行导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亲眼见、亲耳听的一些现象或新闻进行思考,从而开启社会学思维。案例教学相对于单纯的讲授来说,趣味性更强,更容易吸引学生,但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又要有的放矢,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因为社会学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多,知识体系相对庞大,如果案例使用过多,势必影响教学进度的如期进行,也影响到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因此,合适案例的选取、案例数量的选择都显得尤为重要。

2启发式教学法

从以往的单纯讲授教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容易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单向的教师讲授使得课堂缺乏双向互动,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了。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在《高等教育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大学教学的五个原则,其中两个原则是“以讲述思路为主”和“增强学生参与”,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时要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时就必须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设计问题,在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鼓励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主动思考和回答,强调回答不要拘泥于教材表述或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启发,比如讲到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请学生表演“走错教室”这一简单的情景,然后结合学生的表现来阐述互动过程分析的三个阶段,本来看似晦涩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表演显得非常的通俗易懂,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反响热烈,教师和学生都乐在其中。

3课堂展示法

启发式教学法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角度,启发式教学法还只是增加了学生局部性的课堂参与,真正要解放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合作学习无疑是营造这一环境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尝试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展示法。在课堂展示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和自己本组的人员或一起确定某个研究课题,然后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讲到“社会问题”一章时,教师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将学生分成3~4人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先自行预习书本知识,然后从网络上寻找反映社会问题的案例视频,并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中国知网或其他网络渠道去研究该社会问题,分析出所研究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可行的解决措施;第二,将集体学习研究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形成书面报告,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逐一评价,并对学生某些理解不太准确的地方进行更正或讲解;第三,教师结合学生寻找的社会问题案例讲授社会问题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章知识的理解,拓展其看待问题的视角。这一教学实践是一种“学生本位”教育理念的全新尝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参与”的原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做社会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情怀和视野。在期末对学生的“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该教学方式被超过91%的学生评价为“喜欢”及以上等次,其中52.44%的学生评定为“非常喜欢”,证明该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实际操作中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的反思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课堂展示法都是在社会学课堂教学中被使用过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营造良性互动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效果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改进和探讨。

1教师的精力与能力问题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因沿用时间久、使用频率高,是最易被教师接受,也是大多数教师擅长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社会学课程而言,知识体系从微观到宏观,概念和知识点相对较多,讲授式教学法自然是一种适合学科特点也经常被任课教师使用的方法。然而,时代在进步,当前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更喜爱教学形式丰富的课堂,显然他们不会满足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就势在必行。如何对每一节课谋篇布局,如何熟练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何在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形式,如何与时俱进地更新课堂内容,都对社会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提出挑战。

2教学方法使用与教学进度的控制问题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只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优点在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确实得到了激发,但是随之也产生了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以至于教师因不忍心打击学生的热情而在某些环节花费时间过多,从而使后面的环节时间很紧,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的问题。课堂氛围与教学进度的矛盾伴随着整个学期的课程,往往结果是最后一两个章节匆匆带过,有虎头蛇尾之感。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这种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保持一贯的教学节奏,才有可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62-73.

[2]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99-301.

第2篇:绘画教学法范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教师相对于学生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在面对文本时有可能比学生更加深入,透彻。不论教学参考书对文本分析得多么精细、透彻,教师都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才能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对文本的体验到进入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不可忽略也不可替代的过程。对话教学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是互动的、合作的教学,是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对话教学中要体现主体性。

2.目前的阅读教学主体性问题

2.1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

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是教师的主体性未被真正强化,而学生的主体性被绝对的强化,学生和教师往往陷入“学生主观性”的泥沼中。学生提出的与语文课本有关的问题教师都要尊重,甚至是顺从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必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面看起来学生很有主见,很活跃,但是实际上不加教师有效引导的学生的“主体性”在走向穷途末路的学生“主观性”。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思想的顽固、封闭,学生陷入一种封闭的,固执的理解文本的阶段不能自拔。使学生容易形成主观性,拒绝教师的引导,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固有的知识理解文本。

2.2阅读教学中对教师主体性的忽略

在教师教课的过程中存在教师主体性被忽略的问题。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一些教师对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产生迷惘,不知道自己如何定位角色。于是,在课堂上不敢多说一句话,让学生完全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结果在教师“主动”放弃自己主体性的同时,许多在课堂中出现的创造性思想很快夭折。其次,阅读教学对话的形成需要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具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产生说话的欲望。于是,有关于文本的独特的体验会在课堂对话中体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不能死板地根据自己既定的教学方案教学,而是顺应良好对话的进程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学仿似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实际上,教师对于学生作出的问题的回答起一种机械的鼓励,对于学生任何的回答,包括正确的、不正确的思想倾向都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任何一名同学回答的问题都正确,大家回答得都好,似乎很民主,很融洽,其实这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这种行为既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使教师主体性逐步丧失。

3.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主体性如何发挥

3.1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树立“对话”意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的体验理解文本,每个同学在阅读后都会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教师教学中适时给学生添加一些思维的“兴奋剂”,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善于发现和接纳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发现与文本的融合,使“对话”真正点亮智慧。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掌握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价值取向等,在组织教学“对话”时做到多方的自由交流,让学生在视觉交叉中领略更广阔的天地。

3.2教师自身施教水平的提高

“对话型”教学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必须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为对话,教会学生学会“对话”。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施教水平。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钻研,根据自身理解,创造出合理的、规范的教学设计。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对象的不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局限,主动、自由地组织教学,在不断的研究中完善教学,实现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4.总结

第3篇:绘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学习氛围;游戏教学;合作;学习方法

1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途径,只有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分配好时间,才能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上课前,让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预习,充分利用字典,对词汇的读音、意思进行查阅。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占据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留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以两两自由对话的形式,练习口语能力,也是对词汇的巩固。之后开始以教师带读,学生大声跟读的形式,对之前所学的词汇进行复习,并听写。听写一直以来也是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对学生词汇掌握情况的检阅。传统的听写方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写,我们应该优化英语教学,所以可以由学生轮流走到讲台来对其他同学进行听写,可以检测对英语词汇的读音是否标准,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开始上课时,让学生在上课是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对今天所学词汇进行讨论,拿不准的可以举手向教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鼓励肯定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后,对学生布置复习词汇的任务。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一定对学生的识字学习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中对词汇部分,教师可以制作单词卡片,卡片上写上词汇的读音、音标,对有些单词可以利用组成单词的字母绘制简笔画,来帮助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利用单词卡进行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印象也会更加扎实牢固,使得今后的学习更加轻松。

2设立小组

组建英语词汇合作小组,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主动性,小组的组建可以使学生们相互帮助鼓励学习,并可以创造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一个小组可以由学习成绩不同的同学组成,以一个团队的形式,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志,则无畏于圣人矣。”每个小组取一个适合自己小组的名字,有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每个小组讨论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如:确立当日要熟练掌握的词汇数量,组长负责监督完成情况。在课堂上,小组积极讨论密切配合,探讨词汇的使用方法和搭配方式,以及自己在学习词汇是的学习方法,相互交流。教师在课上对小组进行提问,小组之间竞争,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组长可以组织组内自测,以听写或默写的形式检测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并对存在困难的同学及时的帮助。让学生们学会合作,不仅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词汇,也能使得他们在愉快地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相互鼓励督促,建立更加友好的同学友谊。

3游戏教学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在对小学生而言,可能乐趣是最能吸引到他们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趣味性,能对教学成果事半功倍,也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兴趣,有积极性。让学生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掌握词汇是一个单调没有趣味的过程,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堂课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是不容易的,而在课堂学习中增加一些游戏环节,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1字母顺序接力赛:教师将字母讲出A—Z,由小组进行积极抢答出首字母是教师刚刚讲出的字母的词汇,由A-Z随机讲出,学生抢答词汇不能重复,那个小组抢答词汇最多则为优胜小组。例如:教师讲出A,学生抢答APPLE;教师讲出C,学生抢答CAT;教师讲出F;学生抢答FOOD。3.2传球:传球可以锻炼学生对字母、数字等词汇的顺序掌握,学生可以向周围任意一个同学传递,传递时说出一个字母或数字,就球的同学则说出传球同学所说的下一个字母说数字,不能说出的则出局。3.3词汇拼写:由教师讲出一个单词,小组顺序接出单词的拼写顺序,不能接出的小组则接受扣分处罚。例如:教师讲出pencil,A小组讲出P,B小组讲出E…4日常生活学习课堂中的学习,并不是唯一的途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够学习到能多的知识,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英语词汇的机会也很多,电视、报纸、包装、游戏…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能够发现英语词汇,留意周围环境,善于观察发现能够学习的地方。超市之中,很多的商品都有英文包装,电视上经常会有英语的节目、甚至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中都会出现。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创新教育理念,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更便捷的掌握英语词汇,能够让学生在愉快地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李颖《神州(下旬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12年7期

第4篇:绘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文化传承;进校园;入课程;再创造管理艺术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将小学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与保证。鼓励各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相结合。如在美术、音乐、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由专职教师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学校开展持续性、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如劳动路小学的陶艺、观门街小学的版画已经先行一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在课题实施中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设置为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特色课程设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立足本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究

青海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聚居,构成了民族特色深厚的河湟文化。青海河湟文化本身兼具艺术性、审美性、历史性、民族性,如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技艺等。因此,应充分发挥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充满兴趣、易于接受的优势,以多种方式方法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种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长效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校园,既是丰富课外知识的手段,也是放眼未来的方式;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必需,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所以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条件,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拜师学艺,同时为学有所长的教师建立工作室,聘请传承人进校授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落户学校。

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促进学生社团建设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有机融合,催生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建设。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室、展板,定期举办校内展示、展演、比赛等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又如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现场展演、实物展示、图片展览等活动。近年来,西宁市城中区加快了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并以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辅导、培训、活动”为途径,开展了艺术、文学、科技、体育等活动,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阳光小学的少年宫里,可以看到“民间小调”“舞狮”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活动;总寨镇逸夫小学的安塞腰鼓社团和民乐社团成为了少年宫的亮点和特色;南川东路小学乡村少年宫将河湟曲艺社团和河湟文化宣传相结合,开发了河湟文化课程,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南大街小学的河湟剪纸、西宁刺绣这两个极具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技艺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项技能,实现了传承,更为学生了解河湟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通过研究湟中塔尔寺酥油花,将其完美创设于欧克泥中,实现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再创造。

四、推进学校教研成果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转化

第5篇:绘画教学法范文

1、体现教学的主旨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体系的盛行,象征着我国教育愈发成熟。游戏教学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高涨中职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课堂游戏,达到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时,要根据当堂的教学任务来安排,使学生充分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美术技巧。比如,讲解色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准备颜料,然后在墙上任意绘画。这会使学生体会到绘画的乐趣,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同时让学生掌握色彩之间的搭配和明暗纯度对比以及领悟色彩的奥秘。

2、提高学生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就是趣味教学,就是体现“新奇”二字。由于中职学生在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薄弱,在无限循环的练习中,容易产生厌恶的情绪。此时,教师就要利用游戏教学法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人与生俱来就有好奇和爱玩的特性,所以游戏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吸取当天所教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授课当中不应局限于教室内部,而是要走入大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近几年,国外盛行人体彩绘,虽然我国教育没有如此前卫,但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创作彩绘。比如,校园里的井盖比较单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上面绘画,达到装饰校园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工艺品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民间艺术品并且动手制作。脸谱和剪纸是最流行的工艺品,学生也很喜欢和好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空白的脸谱上绘画和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的剪纸。通过游戏制作,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历史由来,增强了艺术气息的培养。

3、培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能提升人自身的素质涵养。学生可以通过深刻领会美术其中的奥秘来达到人生的升华,进一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当然,优秀的画家肯定具备前卫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而具备的。教师通过美术鉴赏课,可以让学生听一首歌,例如“荷塘月色”,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脑海里的画面绘画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诗歌让学生自由创作,例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唯美的画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艺术离不开创新和想象,增强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迫在眉睫,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实现。

4、促进相互合作

游戏不仅是教师提高中职生美术技能的过程,还体现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团结。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培养相互之间的默契,促进了青少年的人格魅力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一个趣味小游戏,来培养中职生的默契和责任感。例如,教师把一张大的白纸放在桌上,每个同学只可以在上面画一笔,画之前不能看其他同学所画的内容,当所有同学都参与后,大家再看纸上所绘画出的成果。如果最后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相当考验学生之间的默契和绘画的技巧,但是游戏过程却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游戏就是学生关系的一个枢纽,联系着他们的共同利益,这使他们不但收获了知识还获得了友谊。在艺术领域里,创作并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而是靠与人交流,灵感需要启发,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的。

二、游戏教学法在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游戏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其是为中职美术教学而服务的,并不是课堂的核心内容。往往大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游戏时,没有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使课堂的重心转移。比如,教师会放一些比较色彩鲜艳,内容欢快的动画给学生欣赏,由于教师没有事先引导学生去观察动画人物的神态,表情和服装等细节的东西,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失败。即使游戏教学法比较生动形象,赋予课堂丰富多彩的魅力,但是教师运用不准确就会导致学生完全投入到游戏中,吸取不到教学的内容。除了避免学生过分投入到游戏中而忽视学习,教师还要注重所设计的游戏要符合中职学生年龄段,不然类似于小学生的拼色块,找青蛙等低级游戏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乐趣。游戏教学法运用得当会促使学生在美术上发展的更好,相反则停滞不前。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