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旅游规划管理全文(5篇)

旅游规划管理

第1篇: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旅游行业不能脱离其他行业的辅助独立存在,需要如医疗,零售,餐饮,电力,交通,安保,环保等行业的公共协作。这些部门及行业都需要在旅游景点规划的前期就进行沟通。由于各方面需协调部门过多,涉及行业过广,常产生前期遗漏,后期弥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浪费了人力物力。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一半的旅游规划没有得到实施,变为一纸空文。规划得不到完整的落实,导致旅游整体规划布局错乱,阻碍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旅游管理中规划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将旅游规划管理推向市场

首先,要加强旅游规划行业的环保意识,制定一套有效的环保评估标准,确保旅游资源及周边生态环境得以良好的保护。也会相应的促进旅游项目的进步,从长期角度来看是相当必要的。其次,要将规划行业推向市场,鼓励成立专业的规划公司,从全社会范围内挑选优秀的规划方案和规划人员。设立考核制度,将旅游规划作为一项同会计、律师等相同的专业技能,并设立考核证书,禁止无证人员从业,使从业人员的正规性,专业性得以保证。

(二)做好旅游规划的前期调查

首先,要加大前期调查的投入人员,经费和时间,调研工作要进入实地。通过对当地旅游资源及附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深入考察研究,科学配置旅游资源,保障规划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从而保证旅游项目自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其次,要加强与当地各行业及部门沟通协作全面的考虑构建旅游规划,将旅游项目所需的附属设施和自身需求做统一整合。

(三)要公正公开选取规划方案

为了能够更好的优化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管理,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公正公开选取规划方案,让其方法和进程开放,将提供方案的对象从内部关系人扩展到全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取规划的最优方案,使旅游规划从旅游开发部门独立出来,有更大的自主和竞争性,推动旅游规划的前进,让旅游规划能更专业,更好的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服务。

(四)对项目进行后期追踪管理

首先,要加强实施的监管力度和后期管理。设立有效的评测体系,对旅游项目进行评测,以此判断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旅游项目的具体效果,辨别规划的实用性,并根据实际效果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当地旅游的发展需求。与所有相关部门及行业做好有效沟通,做到不遗漏,不忽略。其次,做好行业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保证规划有序稳定的实施。

三、结语

第2篇: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现象;分析

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不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并不愿意到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业相关单位工作,造成旅游业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素质较差等问题,限制了旅游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一、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传统服务业的旅游业开始成为热门行业。2016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出入境旅游2.6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2017年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还将保持较高的发展增速,旅游业还将继续领跑经济增长,预计国内旅游收入将实现12.5%左右的增长,不仅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旅游管理涉及旅游行为的整个过程,包括旅行社、景区、酒店、交通、旅游局等等。就行业性质来看,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事一线服务于管理,因此随着旅游人数的增长,我国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服务的质量决定该行业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未来的旅游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热情、情商高且知识面宽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及就业意向分析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是平等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还是带有一定偏见,不少学生尽管学习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选择自身职业时更加倾向于选择文化艺术类、金融业、房地产等行业,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高的流失率。同时,部分学校会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到酒店或旅行社等相关单位实习的机会,在实习期间学生可能会对本专业的认同感降低,或受到其他高收入行业的影响,而重新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另外,即使大部分学生从事旅游业,但是对酒店、旅行社等的态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认为旅行社缺少个人提升的机会,因此更愿意进入酒店,导致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集中在酒店特别是高级酒店,而限制了旅行社等的发展,不利于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造成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的主要原因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失衡、流失率高的原因需要从旅游业及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旅游业提供的薪酬及待遇较低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相比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旅游业的薪酬水平明显偏低,薪酬分配体系存在缺陷,酒店员工工资与岗位挂钩,旅行社工作人员薪酬随季节波动,极不稳定,会使员工认为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在实习期结束后,相当一部分会学生会选择离开旅游业,从事自己认可的其他行业。其次,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不断激励自己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调查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并不完善,不少学生缺乏对本专业和自身正确认知,并且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待工作的态度越来越现实,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安于现状频繁跳槽,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解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将进入快速上升发展的时期,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讲,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们将拥有更多的择业选择和机会,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学生只有具备扎实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才能在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进入自己心仪的单位。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的分析结果来看,旅游业总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优秀人才的高流失率限制了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一)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管理教育

职业规划管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获得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职业规划管理首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他们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正确认识,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培养自己对旅游业发展环境的分析能力,判断自己的性格、兴趣是否与旅游行业相匹配,从而建立对未来职业的长远目标,学会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打好基础。此外,学校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引入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提高对旅游业背景的熟悉程度,以达到适时检验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二)优化旅游业相关用人单位的薪酬制度

科学的薪酬制度能够实现单位内部公平,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在旅游业中,不少单位提供给员工的薪酬与他们付出的劳动并不对等,因此不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从事1~2年旅游业后选择离开这一行业重新择业,加剧了高素质人才的流失问题。因此,旅游业必须对现有的薪酬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优化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首先,单位需要改变过去岗位与薪酬挂钩的薪酬制度,在薪酬的发放中考虑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付出,有区别的运用精神激励、物质奖励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其次,企业也要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总体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但是在繁荣发展的背后,旅游业还存在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留住人才,才能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顾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第3篇: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

一、研究基础

1.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去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积极引导全方位推行全域旅游的形势下,我们的传统旅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各大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2.研究意义

旅游行业发展形势好,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面对来自各大高校旅游本科专业人才的挑战,又要面临“智慧旅游”形势下失业的危机。学校不断扩大招生,只重“量”,不重“质”,旅游经营者苦于“招聘难”,旅游专业人才苦于“就业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3.专业素质的内涵

专业素质是指能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包括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不同的素质对应相应的能力。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一)基于调查的分析

1.对旅游专业的认同度。12.6%的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47.4%的学生比较喜欢旅游专业,34.7%的学生一般喜欢,仅有4.2%的学生不喜欢旅游专业。由此可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喜欢旅游专业,对本专业有较高的认同度。2.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根据调查数据显示,49.5%的学生比较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中35.8%的学生希望成为教师,11.6%的学生希望从事导游工作,仅有8.4%的学生希望从事餐饮行业。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有9.5%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进企业等。3.不愿从事相关工作的原因。由以上数据我们得知有49.5%的学生比较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9.5%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工作。9.5%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主要原因有:社会地位低、工作劳累、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没有前景、薪酬低等,其中工作劳累占28.4%,认为工作时间长、没有前景的各占20%,因社会地位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占17.9%,另外因自身原因的占24.2%。4.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调查结果显示,5.3%的学生有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24.2%的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38.9%的学生职业规划一般清晰,但是有26.3%的学生职业规划比较模糊。5.高职旅游管理的专业素质构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该专业素质按其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积极的职业态度、灵活的变通思维、较高的文化修养、过硬的操作技能、能吃苦耐劳、坚忍的意志等。6.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以及建议。据调查显示,2.1%的学生认为目前课程设置非常合理,37.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比较合理,39.0%的学生认为一般合理,15.8%的学生认为比较不合理,5.2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

(二)调查结论

1.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多喜欢自己的专业,却不愿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很多是因为来自亲朋对旅游行业的刻板印象,认为旅游行业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工作,缺乏对旅游行业客观的看待,间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2.缺乏职业测评和职业规划。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仅有职业规划是不够的,从某种角度上看,职业测评甚至比职业规划更重要。职业规划解决的是“我想干什么”,而职业测评重点解决的是“我能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因此在职业测评上还有待加强。3.缺乏实践操作培训课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户外实习在大一的下学期,时间1—2天不等。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去学习当地的旅游文化、观赏秀美山水、考察旅游市场,而不是以一个“从业者”的立场、一个导游的身份,导致实习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4.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足。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培养方案只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就可以,虽然培养方案从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的角度来设计,但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高职旅游管理应该要求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提升途径

(一)政府的角色

政府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旅游管理技术以及做好旅游行业的宣传工作。通过报纸、杂志、公益广告等形式,树立起一个崭新的旅游行业形象,如导游知识渊博。除此之外,应该给专业行业从业者一些看得到的实惠,比如旅游淡季,导游工作的安排、详细的导游等级薪酬制度等,让我们的行业从业者觉得这是一个有前景的行业,有奋斗目标,工作有干劲儿。

(二)学校的任务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专业认同度。学校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职业观念,建立起任何工作都需要从基层干起的理念。强化教师队伍,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强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以培养出“双师型”的“学生”;另一方面可适当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

(三)企业的角色

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晋升标准,以便于旅游从业者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可以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员工的晋升标准,进行各种方式的培训,将加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使员工有努力的方向,同时,旅游企业必须使薪酬与员工的能力和岗位业绩直接挂钩,工资绩效最好公开透明,按章计算,以理服人。

(四)学生自身

1.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几乎每年毕业都是学生的“就业最难季”。这种“难”却是相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出游观念的转变,使旅游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抓住行业机遇,占据就业制高点。2.加强学习,扎实理论功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他们的文化理论知识要弱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因此,学生应该加强学习文化知识,扎实理论功底,尤其在英语方面,应该对自己严加要求,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争取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四、结语

高职旅游管理作为高校旅游管理队伍之一,应该“多平台助力,全方位培塑”,但是提高整体旅游管理高职生的专业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如此才能将旅游管理高职生培养成为旅游行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凯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智富时代,2015,(7).

第4篇: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旅游;发展策略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主体仍处于城镇区域,但在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是提升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1]。随着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意愿的不断提升,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目前发展农村旅游的优势、影响因素及策略。

1发展农村旅游的优势

目前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可帮助新农村经济建设水平得以明显提升,在农村旅游的发展下让各类资源得到统一规划,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从总体上来讲,农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与持续推进能够让社会对农村的关注程度更强,也能够让城市居民有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农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2.1盲目性发展

招商及开发两方面的盲目性是目前农村旅游业发展的通病。许多村镇领导及农民在发展旅游业时并未做好产业规划以及长远规划,在前期缺乏创业的勇气,后期看到他人通过开发旅游业得到经济效益后盲目跟从,一哄而上,导致旅游布局存在明显不合理性,在盲目的开发下旅游功能雷同,区域内旅游资源类别较少,无法长远吸引客流量[3]。一些投资者急于致富,在未经过投资分析及市场调查下对发展牧场、果园、农田之类的旅游过于乐观,未明确定位市场,无法创造资源再生价值,产品品位偏低,开发层次较浅。

2.2管理经营粗放

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目前我国农村旅游业大多属于农民自行开发和村镇领导组织。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及经营者,在缺乏管理能力及知识的情况下,导致管理存在明显混乱性,对农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制约可体现在宣传手段、产业规划、资金投入三方面[4]。宣传方面,由于信息闭塞以及对现代信息及新媒体应用能力上的限制,宣传并不广泛,直接影响到客流量;产业规划方面,由于在管理深度及创新理念上并不足,在缺乏专业的旅游宣传理论知识情况下对产业规划未突出农村气息及特色性,导致无法长远开展旅游业;资金方面,资金不足会直接制约宣传广度及深度,继而影响到客源量,导致后期缺乏有效资金用于旅游业维护,旅游产品粗糙。

2.3环保意识差

由于缺乏对旅游的统一规划以及每位农民参与意愿的限制,目前农村旅游大多由租用耕地和开发商收购的方式实现旅游场地的建设。在开发过程中,经济利益驱使下导致林地、耕地受损和环境破坏,甚至部分村政府为了获取更多收益,在缺乏合理的招商引资规划下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农民不但失去了耕种土地,原本计划的经济收益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失去了投资农村旅游的动力。

3农村旅游发展策略

3.1开发特色产品

若农村旅游缺乏特色性,则会导致开发上的明显盲目性,影响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以及市场需求,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风俗民情旅游产品,让客源能够真正体会到当地的农村生活及景色,达到消除疲劳、放松身心的效果。例如若当地花卉产业发展属于优势产业,应建立以花卉为特色的旅游区;若鱼塘资源较多,则应建立钓鱼度假村之类的休闲场所;若果类种植量较大,则可开发果园度假村,让人们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

3.2重视生态保护

开发过程中对生态保护不当主要由于开发者知识受限、资金利益驱使、缺乏长远规划等因素所致。对于开发者而言,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过程中考虑到当地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对每日的游客数量展开规划与控制,并注意在旅游体验区内宣传环境保护知识,避免塑料袋、餐盒之类的白色污染影响到环境承载。可依照农村地区的特色发展绿色食品以及水产品餐馆,让旅游者在体验农村特色生活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垃圾产品的使用频率。

3.3强化经济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于便捷的交通,目前部分农村地区虽说旅游业具有发展特色,但在交通布局上存在明显限制性,交通设施的不完善是限制旅游者选择当地旅游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强调经济建设,合理规划道路交通。

3.4优化宣传

目前农村地区的旅游产业宣传大多以报刊、广播以及电视为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宣传者更应利用网络优势,通过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实现项目宣传,也可制作网站用于广泛宣传。在宣传内容的制定上应考虑到公益性,重点关注农村旅游的特色性及文化性,切不可过于重视经济收益和夸大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可持续提升旅游产品的影响力,达到持续发展的效果。除此之外,应在宣传手段上多样化,旅游形象设计及包装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旅游理念,合理定位旅游产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发展旅游产业是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发展中必须认识到目前的制约因素并统一规划,在长远观念下推进农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内蒙古中西部农村旅游休闲型景观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计划(NJZY16443)。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J].纳税,2017(13):112.

[2]李娟梅,詹诗喃.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无锡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64~66.

[3]赵兵,郑志明,王智勇.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新农村综合体规划方法——以德阳市新华村综合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31(02):138~142.

第5篇:旅游规划管理范文

乡村旅游规划尽管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要协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旅游经济而忽略生态保护。打造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乡村旅游基地不是纯粹的开发农村天然的自然景观环境,而是在专业性的旅游管理建设中,做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概论》立足新时代乡村旅游建设内容,从乡村旅游概念、起源发展、资源要素、旅游营销与管理等诸多角度,全面论述了乡村旅游规划所涉及的建设性内容。该书专业性十分突出,编者从旅游管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入手,结合当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对乡村旅游战略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乡村旅游规划重在开发与利用,即开发乡村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将其打造为具有浓厚乡村文化氛围的旅游景点,以及利用乡村地区天然的旅游资源,打造具有自然美学格调的乡村旅游风景景区。乡村旅游开发重在“造景”,造景是旅游景点规划的重点,乡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农业产业,将其打造为具有乡村质朴美感的景区是乡村旅游规划的正确方向。如山林可以打造为林木景点,加入凉亭建设和山林楼梯建设;水果、植物培养产业可以打造为果园、花卉观赏景点。农业产业旅游规划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农业产业一方面是根据乡村地区独有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和水源条件进行农业种植,因而产业自带旅游绿化造景,可以吸引游客的到来。与此同时,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发展能够促进农业产品的营销,如乡村樱花园景区规划,在樱花盛开当季宣传樱花观赏景区的开放,在樱桃成熟季节又以采摘樱桃、售卖樱桃为樱桃园旅游规划目的,促进旅游观赏和采摘营销的联合管理。

现代乡村旅游虽然以开发和利用主要内容,但是整体的旅游规划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理念,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发展。乡村旅游部署中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表现为旅游开发的保护和相关生态文明法制法规的制约,现代工业化背景之下,城市地区许多原有的自然地带严重受到破坏,乡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十分紧迫,但是不能盲目地开发,旅游开发重在保护与利用,如果乡村旅游规划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质朴与天然,那么乡村旅游景区也不会受到游客的青睐。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保护的前提之下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生态建设和文明建设。生态建设一方面指乡村环境的优化,通过乡村房屋美化、交通道路修葺、环境净化以及绿化带建设来优化乡村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则指的是资源的保护。近年来对于乡村经济的开发越来越频繁,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了破坏,包括天然煤矿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对乡村传统质朴气韵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农村原本自然之美的保存。乡村文明建设指的是乡村居民自我行为思想的优化,整体上表现为对居住环境的文明保护和自身思想文化的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在生态建设中需要做到保护,在文明建设中则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乡村旅游业尽管需要进行产业的营销发展,但旅游背后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单方面通过大规模的生产与营销来达到。旅游规划究其根本是一种以观赏游玩性为主的产业,乡村地区旅游业之所以吸引诸多游客,正在于其身上所具备的天然美感,如果乡村旅游规划没有做到生态保护,不仅会破坏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还是降低乡村地区的旅游价值。在文明建设方面,乡村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环境的文明优化和农民的文明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的法律法规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和旅游产业对农民思想的启发。乡村旅游建设受到政府性的协助,在所有的旅游产业中,旅游项目要保护旅游地区的环境优美和文明发展,提高旅游景区的美化程度,由于旅游业的规划,农民对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先进的发展策略,加上旅游法规的制约,会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