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税收征管范文

企业税收征管全文(5篇)

企业税收征管

第1篇:企业税收征管范文

关键词:税收征管智能化;税收负担;减税降费;税务智能

近年来,减税降费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2019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这显示了减税降费政策初具成效。但与此同时,这也是首次扭转了我国常年持续的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局面。由于减税降费政策的目的在于结构性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因此在这个背景下,重新讨论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具有现实意义。税收从根本上决定于经济,但现实中税收直接决定于税收征管模式,而我国税收征管模式长期实行“以计划任务为中心”的模式(冯海波,2009),即税务机关以计划的税收数额为目标开展征管活动,这使得税收受到税收征管水平较大的影响。学术界对于宏观政策和税收征管模式如何影响企业税收负担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代表的观点认为税收计划的制定,会传导征管压力,进而影响企业税收负担(薛伟等,2020)。现有研究文献从税收征管机制层面解释了如何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但较少文献从税收征管的执行层面来进行讨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界定税收征管智能化的基本内涵,分析税收征管智能化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智能化发展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税收征管智能化与税务智能

税收征管智能化往往会被等同于人工智能在税收征管的应用来理解,但这两者存在区别与联系。人工智能最早被构思设计应用于商业智能,其具备数据读取与分析、红色报警、报表展示等功能,进而在税收征管领域得到应用。智能是从大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发现模式及其变化的能力。而税务智能是基于税收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和理论模型,利用数据仓库、OLAP分析、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大量的涉税数据进行推理、归纳和演绎分析,深度挖掘有效信息、总结潜在规律和经验,从而帮助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制定税收政策和决策的程序系统。税收征管智能化则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在对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使得包括税收分析、纳税服务、风险管理、税务稽查等在内的税收征管全流程逐步实现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税收征管智能化与税务智能的共同之处在于依托以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税务机关的征管效率的提升、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税收征管智能化侧重于过程,而税务智能更侧重于结果。随着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税务智能的普遍应用。

二、税收征管智能化的发展历程

具体来说,税收征管智能化是分阶段发展和推进的,可以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税收征管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实现申报纳税和涉税信息、资料、数据的无纸化和电子化,税务机关可以全面搜集、记录、储存、查阅涉税数据,为进一步的分析积累大数据。在大数据作为开展税收征管的基础后,税务机关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针对具体实际业务设计供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使用的操作平台,将大量的重复性、低风险、程序化程度高的工作在平台上完成,逐步实现办理业务的自动化、后台化、高效化。同时,在税收征管智能化的中级阶段,税务机关会有意识地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在税收风险管理时,税务机关会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构建风险指标体系,以风险指标体系为主导,计算机随机选取为辅助,开展重点税务稽查的选案环节。进入税收征管智能化的高级阶段的前提条件是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专业人工智能已经普及应用。税务智能会深度挖掘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背后的行为模式和偏好,针对不同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另外,税务智能会参与到税源管理工作和决策中,利用大数据分析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税收增长和经济运行状况,对税收征管做出预测、规划、判断和辅助决策。在税收征管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区块链技术也得到充分应用,首先会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的数据共享,税务智能可以从第三方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比如纳税人在办理出口退税时,税务智能可以自动调取、比对海关部门的报关数据,再次验证纳税人出口退税资料的真实性,进而防止出现海关无报关记录,而税务机关进行退税的情况。税收征管智能化的三个阶段按照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可以进行重新划分,初级阶段的智能化程度较低,中级阶段的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高级阶段的智能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因此,税收征管智能化又可以划分为低智能化阶段、半智能化阶段和高智能化阶段。

三、税收征管智能化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理论分析

税务机关税收征管面临主要的问题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税务机关作为征税一方,依法征税时享有要求纳税人提交准确纳税资料的权利,而纳税人须要依法履行纳税申报的义务。但现实中,纳税人出于降低自身经营成本的考虑,往往不会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利润告知税务机关,甚至通过多列支出、少列收入、虚假申报等方法,作出偷逃税等违法行为。而税务机关由于自身技术条件以及执法队伍规模的限制,无法对众多的纳税人逐一进行检查,在实地检查时,也出现了传统税务检查方法落后、不能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进行独立验证等情况。税收征管智能化可以实现在事前对纳税人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在事中对纳税人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在事后对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和风险进行评估管理,这将大大改善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税收征管智能化改善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后,由于企业无法继续隐瞒收入或者转移利润,企业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将有所提高,同时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收收入也将有所提高,且提高的幅度随着税收征管智能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税收负担按照承担税负的主体和范围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是一国(地区)税收收入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而微观税收负担是某个企业的税收负担与经营收入(或销售收入)的比值。由于企业是纳税人的主体,所以宏观税收负担也可以通过将微观税收负担与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由于税收征管智能化的提高将影响所有企业的微观税收负担,而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波动较小,因此宏观税收负担也会受到税收征管智能化的影响。由于名义税率短期内不会变动、长期内不会大幅变动,因此税收与经济之间会保持一个基本固定的比例,进行同步增长。但现实中,早期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时,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无法征收到企业实际应该负担的税收,往往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收少于实际应该负担的税收,这形成了早一期与晚一期之间的一个“缺口”。而这个“缺口”会因为税收征管智能化的逐渐提高而逐步缩小,在这个逐步缩小过程中,税收征管智能化会给税收带来了一个额外增长。这也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了常年来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图2反映了我国2004~2018年税收收入与GDP的整体变动情况。从图1中可知,各省平均税收收入增速常年高于各省平均GDP增速,但在2009年、2015年和2016年这三个年份税收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前者是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大量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下滑,税收收入明显减少;而后者则是在2015年《预算法》出台后,税务机关逐步开始放弃以税收计划为中心的征管模式,而是逐步加强税收征管的智能化建设,因此当年的税收收入有所调整,进而影响税收收入增速。

四、结语

税收征管智能化是税收征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税务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征管压力,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带来的税收征管难度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税源建设问题上。税收征管智能化对于税务部门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不失为一剂“良药”,本文为此提出以下两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税收征管智能化可以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破解传统税收征管难题,因此首先要完善“人工智能+税收征管”的立法体系,坚持税务行政人员主导、人工智能辅助、税收法定的理念,为税收征管智能化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其次,税务部门须要引进懂得税务智能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一批既懂得税收征管、又通晓税务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税收征管智能化提供人才保证。二是辨证理解加强税收征管与减税降费政策的关系。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知道税收征管智能化会提高企业税收负担,这似乎与减税降费政策的初衷相矛盾。但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减税降费政策通过结构性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并且取消大量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其目的是激发企业经营活力。这绝不意味着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收可以少缴或者不缴,企业依法纳税是义务,也是红线,一旦越过红线就是偷逃税。税收征管智能化的意义就在于将传统征管方式无法触及的地方暴露出来,杜绝企业偷逃税等违法行为,使企业自觉诚信纳税,让应收的税“应收尽收”。同时,随着税收征管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税务机关才能了解到企业真实的税收负担,对于进一步设计减税降费政策、科学合理调整税率和税制结构、降低政策设计与实际偏离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海波.计划型税收收入增长机制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J].税务研究,2009(10):28-31.

[2]薛伟,刘骏.税收征管压力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J].税务研究,2020(06):104-109.

[3]孙溪海.A省地税局税务管理信息化案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4]刘骏,刘峰.财政集权、政府控制与企业税负———来自中国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4(01):21-27+94.

第2篇:企业税收征管范文

关键词:新税法;税收筹划;企业;管理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也不断随之改革优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单位,各项运营活动都要符合税收管理要求,对应税经营活动应该依法纳税。对企业而言,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还要依法完税。企业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管理方式,进行科学合法而且有效的税收筹划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税负,节省运营成本。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方式,为企业减少负担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想要做好税收筹划,首先应当了解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和政策惠利,为企业税务服务。

一、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循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涉及投资筹资行为、购销经营活动、股券收益分配、理财等活动时,充分利用政策法律给予的优惠利好,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经济活动事项,进行科学有效的筹划管理,从而降低缴税金额,减小企业支出负担,创造利润价值。简单来说,税收筹划管理就是企业合理避税,减轻负担,最大化企业所得的活动。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具有四个特点:

(一)合法性

税务法是政府与企业间税收缴纳管理的基准,企业要依法缴税。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是完全符合税务政策法律,实质是在一些纳税项目或环节没有明确条文规定、纳税方式方法存在多种途径可选择时,企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做出的纳税决策。依法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行政部门不应当作违法处理,这与偷税漏税本质完全不同。

(二)筹划性

税务征收的实际执行环节,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已经完成之后进行的,并且税收金额计算规则是明确的,企业纳税义务滞后于经营行为。所以,税务筹划并不是经营活动结束后,想办法规避税收和减少纳税,而是在此之前,企业已经了解和熟悉税收政策和相关的征收内容和办法。企业根据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的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法规的自我减负行为,是最大限度的寻求降低税负的合理经营管理行为。

(三)专业性

企业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的财会管理业务,同时也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减轻自身税负的一种综合管理活动。按税收筹划先后阶段,可分为税收预测、方法决策、纳税规划等;按照所涉及的学科类别,包含统筹学、数学、财会学等。因此,税务筹划是一项囊括高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对从业人员有着极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要求。税收筹划的专业性体现在两点上:首先,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由专门的财物会计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上是独立的;其次,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经济活动的范围、总量、方式方法也更加复杂多样,单靠企业自身已无法满足税收筹划要求,从而催生新的税务记账、咨询筹划行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

(四)目的性

税收筹划活动的目标是特定也是明确的。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目标有四个:其一,最原始和主要目标是减轻企业纳税金额,这是税务筹划活动最本质和最核心的目标;其二,合理使用税务政策,延长资金驻留时间,从而在经营活动中获得时间价值。比如享受延期纳税、延长优惠政策等;其三,税收筹划要保证企业的经营往来的账目、款项、税务账目是准确无误的,没有不符合税务法规的行为,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税务法规要求,避免企业陷入税务风险。同时,账目无误,能够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失和侵害,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真实有力的证据资料;其四,税收筹划管理也是为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态,盈利状况和制定下一步的经营规划提供详细准确的讯息,保证企业真实的了解自身情况而进行经营决策。综上,税务筹划必须是在税务政策法规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的合理计划统筹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税务筹划是保证企业自身利益,同时也是创造直接价值的重要环节。企业能够在充分了解税务政策法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多样以及合法合理的方式途径,减轻自身税负,享受法律保障,实现科学的税务筹划。

二、企业税后筹划方式探讨

我国新税法颁布并实施,在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企业应当怎样更新和优化税收筹划管理,使自身纳税活动在满足纳税要求前提下,合理筹划税收方式,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税收筹划有三个主要环节。

(一)企业筹资活动

企业筹资活动是企业为寻求更好的经营发展,接受外界投资而进行企业资本调整变动的行为。企业筹资的税收筹划是通过科学规划的资本运作产生的财务税收。企业筹资环节中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分析和核算企业资本变动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通过税收筹划,确定资本结构变动的具体方式,达到减少税务支出,使企业所得最大化。企业筹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的筹资方式也影响着税务支出金额。企业筹资活动下的税收筹划作用之一,就是在筹资活动中,企业既得到所需的生产经营资金,同时尽量节税,降低资金支出成本。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债券、租赁形式的融资等,其中的权益性融资是要上缴所得税的,然后才能用于分红,好处是权益性融资是不需要企业尝还的。债券性融资所得收益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是这种资金是需要企业尝还的。而介于权益性融资和债券性融资之间的融资租赁方式,是一种既可以实现融资,又可以合理节税的筹资方式。总之,企业筹资方式的多样,既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大空间,也同时附带资本和税务风险,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保护和扩大企业所得。

(二)企业经营活动

企业获得盈利收益的根本途径是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运营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在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方式主要有会计估计、财会政策、合理分摊来实现。企业财会政策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货物产品计价方式的选择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随着使用寿命产生的损耗进行系统化的分摊,如分摊转嫁到产品成本、日常费用中。税法中折旧是有抵税功能的,折旧额直接影响着成本、利润和税额。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达到明显的节税效果,但是企业一味寻求降低税额,也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所以,企业要综合考虑整体的得失利益,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三)企业的投资行为

企业投资行为发生在企业寻求更大发展,对外进行的兼并重组活动。不同的投资方式、地点、核算也影响着企业税负水平。则,企业投资行为就成为企业税收筹划的另一个领域。企业投资活动下的税收筹划方式有四点:其一,企业可以通过采用长期投资核算模式实现税收筹划;其二,企业可以在申报环节延迟盈利时间,从而延长利润在企业的驻留时间,将换取的时间价值转化为更高的经济价值;其三,将低税率地区的利润直接转为企业扩大资本,从而规避利润税负;其四,通过直接的投资或者兼并本地厂家的方式,优化税务筹划,减轻自身税负。投资环节的多样性,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便利,在目前资本快速流动的经济环境下,重视多种筹划方式的合理利用,才能达到减轻和优化税负的目的。

三、结语

企业税收是企业密切关注和筹划的重要方面,在符合政策法规前提下,企业自主进行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从而实现合法合理的减轻企业税负,最大化企业所得。企业税收筹划不仅仅是应对国家税收的单方面工作,同时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的机会。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当有意识的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式,支持国家,服务企业,规范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思嘉,高哲.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税收筹划的相关探讨[J].河北企业,2017,08:65-66.

[2]李艳.企业税收筹划的战略性优化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143.

[3]尹清山.浅析新税收政策下的税收筹划[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6:114-115.

第3篇:企业税收征管范文

关键词:企业纳税;税务筹划;税收征管;降低税额;解决方案

当前,企业可以提前进行税收筹划工作,但前提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提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税收筹划,对所预计要出现的税收进行分析,并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税收以达到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盈利的目的。

一、税收筹划的意义

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随之而来,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市场且使得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还应在企业自身管理问题方面寻找突破口。企业财务工作是企业的命脉,财务工作中的税务控制是让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途径之一。通过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来达到减少缴税以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控制企业日常开支的目的,最终使得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同时,国内市场的发展也离不开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由此可以看出税务筹划工作对企业来说的重要性,需要各个企业的财务人员格外引起重视。税务筹划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避税手段可以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坚决杜绝偷税漏税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税收征管与税收筹划的关系

税收筹划是企业在形式上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组织形式、业务类型及税收解缴方式等进行调整,以达到缴纳最低的税款,获取最大的税收收益。税收征管是指在税法、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国家税务征收机关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税务相关的问题进行税务登记、税收申报解缴、税务注销等征收管理的总称,不但需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整性,还需要对国家纳税人有合法的保证,确保在执行程序上的合法合规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是指通过合法的途径从税收政策中得到优惠,间接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税收征管是相关税务机关监督纳税执行人纳税的工作,为国家征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纳税个体或单位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能保证其能从中获取可观的效益,最终达到纳税主体与客体共同获利的目的。

三、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并行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税收筹划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必要条件。制定合法并且明确的税收筹划方案。明确法律中界定的偷税漏税的定义并找出合理避税的判定方式及重要组成要素,并在得到税务机关认定后进行合法的税收筹划。确定税收筹划方向后结合税收征管相关规定再次确认。纳税人要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从税收政策中获取利润,不可做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的做法。税收筹划负责人需明确自己的目标且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同时相关策划者同样需要作为纳税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在出现问题后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二)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相辅相成。企业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工作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税收管理工作,帮助企业规避经济风险,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的效益目标。在法治社会,各种税务的管控同样会设立对应的法律对其进行治理,因此税收征管法的存在对于纳税主客体来说就是根本保证。纳税执行人需要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及时缴税,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在按照规定纳税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合理避税对于其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如此看来,企业如果想获取可观的利润,在税收筹划上就应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国家对于各纳税义务人偷税漏税行为的零容忍也使得部分企图钻漏洞的纳税义务人不再敢于跨越红线,最终在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的共同发展下我国税收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四、税收筹划风险因素分析

(一)未按规定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需按照相关纳税规定进行,否则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部分企业企图通过非法手段寻找法律漏洞,通过不合法的纳税方式从中获利,例如伪造票据或是上报不存在的业务等。企业没有按国家规定进行税收筹划容易引起账实不符等风险问题,最终影响相关个人甚至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工作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不但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监督相关负责人保证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投机取巧的方式只会让企业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依法合规的工作态度才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税务政策误解带来隐患。税收政策随着国家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更,企业应及时了解相关税收政策的推行,以免出现因为政策的变更而对企业经济造成损失。企业应当依据我国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等内容,将其作为税务筹划工作开展基础,通过这一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税负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在进行财务工作时往往只顾于眼前的工作,而忽略了相关税收政策的变更,企业应在推进工作的同时进行政策研究,部分企业所采用的政策为过时政策,这很容易忽略新政策带来的优惠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有部分企业错误解读国家政策,甚至导致解读后的政策实行不符合国家税收规定。而由于对政策的误解或是忽略,使得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不符合规定,最终对企业造成影响。

(三)未能有效预估财务风险。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众多风险,企业财务问题的出现同样也会引起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进行。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与税务筹划有很大关系,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较多,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融资来扩张企业盈利能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最终达到高收益的目的。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还要保证与当前政策紧密结合,也就是指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所进行的财务管理,要与其他工作相匹配,从而保障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防止相关工作对接不妥当而对整体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对公司造成影响。若企业没有制订有效的困难应对方案,不但会对企业财务数据产生影响,严重的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会导致企业走向衰退的道路。

(四)税收筹划工作不规范。首先,在税收筹划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当前税收政策缺乏了解,且对于税收筹划的重视度不高导致没有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最终对企业造成影响;其次,由于国家新税收政策的推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未能理解当前政策从而做出错误的税收筹划,给企业造成损失;最后,企业管理者同样也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来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企业税收筹划对策

(一)按规定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税务筹划工作进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增强税务筹划工作的有序性和稳定性,要注意加强对风险问题的重视,预见性的分析实际开展税务筹划互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而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工作。税务筹划工作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故此企业很有必要对这项工作引起更高的重视,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高层管理需对这项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决策,同时需要及时解读国家当前相关税务政策并在按照规定缴纳税款的同时进行合理避税。经营决策者在进行税务决策判断时需要对详细的财务报告以及当前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税务筹划的计划,整个过程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时刻要遵守国家的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税收筹划工作。一个良好的税务系统的建立需要有详细的税务筹划工作来支撑,完善税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增加收益,从而使企业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

(二)紧跟国家时事政策。国家政策的推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而企业要做的就是跟随政策的推行并寻找到适合本公司的优惠政策去采纳。税收筹划工作同样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制订契合公司发展的税收筹划方案需要对当前政策发展导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对当前税收法规有透彻的理解,在以上工作都做到后才会对接下来合理降税工作打下基础,以保证避税的过程不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制定一个合理的税收筹划决策才能在发生风险时仍然能够从容面对风险并及时做出决策,根据提前整理好的决策方案对所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以使得风险降至最低。企业还应该定期进行税收筹划案例探讨会议,通过会议发现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当前税收政策的培训学习,增强企业税务控制方向的能力,以达到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使得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作用发挥至最大,从而让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三)重视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实现税收筹划工作的价值与作用,需将这项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严格按照国家税务风险控制理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并调动其积极性,推动税务风险管控的开展与落实。企业日常的运转与日常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比如企业的相关业务物资采购、相关材料的生产以及对外业务的销售工作等都与企业的获利有关,企业在获利的同时一定就会有税务的出现,此时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税收筹划工作需要对未来发生的税务工作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提前找出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最终在公司内部多方面协调下进行防控,从而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系数降至最低。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税务工作时需要及时对国家当前政策进行解读以保证从事的工作合法合理。通过将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与国家政策的推行相结合,并及时对税务工作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前制定对策,保证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

第4篇:企业税收征管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内部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受到国家大幅度支持,吸引大量人才流入,知识型人才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坚力量,为了保障高新技术企业能够稳步发展,国家也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高新企业的发展。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上远超于其他传统企业,但是内部管理制度上完善性却有待完善。本篇文章就国家对高新企业的扶持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够推进高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近些年着重关注的新兴企业,相较于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领先于生产。换而言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成果是首要因素,在此技术上建立起以科技为核心的技术产品,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开拓的属性。再者,高新科技企业依托于科技创新,其产生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成果,所以广泛吸引大量人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际上,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处于科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科技水平能够推动科研人员的研发工作,同时完善的科研保障体系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除此之外,高新技术拥有着宽广的成长空间,企业研发的产品首先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由于其科技的先进性,能够更大程度上占领市场,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推动企业稳步持续的发展。最后,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制造业,其风险性大幅度提升,简单来说,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竞争,倘若时代的发展远超科技研发的速度,开发成果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那么企业的开发产品面临失败的风险。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推动企业的成熟完善,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相应的税收政策,来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科技强国逐步地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人民在推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同时,国家顺从人民的民意,颁布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增值税优惠增值税的税收优惠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是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例如软件开发或者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根据中国情况进行改进的产品,这部分的软件产品我国实行13%的增值税率,在产品进行销售后,缴纳的增值税税收高于3%,还可以享受退还的优惠。第二点是除了软件产品之外,高新技术企业对外出口的科研设备,根据政策的支持可以享受设备进口增值税和减免政策。这两项政策保证了高新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外部扶持,能够为其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除此之外,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产品在出口时还享受增值税零税率的优惠,在面对国内市场时,13%的增值税税收也能够为企业的开拓提供良好的支持。[1]

(二)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在申请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后,自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注明的发证时间所在年度起,三年内企业可享受所得税为15%的税率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转让活动以500万人民币为界限,低于此值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高于该界限,超过部分以税前减半扣除政策扶持。此外,科技型企业可以按研发费用的75%比例进行加计扣除。同时,在弥补亏损上,高新技术企业,自具备高新技术资格前5个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可以在以后10个年度里进行弥补亏损。

(三)个人所得税优惠全国范围内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时,个人股东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个人股东获得转增的股本,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全国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个人获得股权奖励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政策的融合

面对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管理应当紧跟政策,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积极主动地纳税,在法律的框架下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高新企业的内部管理不足1.企业评价指标不健全针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讲,企业能够把握增值税优惠和所得税优惠。但事实上由于该领域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价指标不健全。企业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财务效益、发展潜力、运营情况以及偿债能力等。财务效益主要是由公司的会计分析。但是从目前的会计领域的政策来看,税法的相关规定与会计准则有着一定的冲突点,现有的法律条文对两者关系之间的界定和联系不明显,这也就导致了会计滞后性较为严重。同时,企业对于研发支出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这也就引起处理支出费用的不当,研发支出适用税收优惠不能够落实。上述指标是体现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推动企业的和长远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在未来的规划中应当重点关注评价指标的不完善,推动相关的事项完善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预算机制,首先应当健全预算机制,在研发相应产品之前制定清晰的财务指标,在面对市场需求时,找准市场空白,加大可行性研究,确立具有针对性的运营目标。2.企业激励政策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以人才为优势,打造知识型、科技型的创新发展公司,人才的吸引能力也是衡量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企业拥有强有力的技术人才能够保障产品的更迭速度,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保持企业竞争力。技术人才是实现科研价值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需要创造人才的吸引点,才能够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而目前,我国高新企业吸引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高薪方式,没有把握技术人才的兴奋点。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的研发项目需要个体进行配合,有效的激励制度能够保证技术人才的研发热情。我国的激励制度缺少灵活性,产品研发的奖励措施相对较少。3.风险管理缺失对于技术高新企业来说,科技的创新能够保持企业迅猛成长。以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往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创新研究,投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开发产品的成功。因为技术创新往往要经过大量环节,环节的重复累加也意味着高投入,产品调研、产品开发以及市场检验这些环节都需大量资金的支持。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控缺失,投资回报率不够明确,回收成本难以进行估计,开发风险大幅度提升。

(二)“政”“管”融合,推动企业协调发展1.统筹税收规划工作国家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稳定的环境支持,企业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统筹规划工作。高新技术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充分发挥公司能动性,对外做好竞争分析,对内科学展开税收筹划工作。筹划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不能仅考虑经济的利益,再者也应当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的差异,结合公司现有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扶持领域之间的差距,在其企业本身范围之内调整产业结构,在享受国家税收政策红利时,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规划和企业之间的战略目标一致。统筹税务规划工作往往需要企业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引起成本的增加,税务规划应当同财务管理进行融合,两者目标保持协同统一。我们通过预算管理做一个例子,预算管理需要结合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进行规划。第一,在进行产品研发之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预算规划和产品开发的时间性,防止成本超过后期的利润。第二,统筹工作要符合企业的实际,开展产品研发之前需要做好外部环境和内部设施的预估。最后以企业的实际的情况进行产品研发的方案设置。2.强化激励机制、吸引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吸引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地优化和提升管理工作,还能够提升税收筹划能力,人才的吸引不仅仅是研发速度的提升,更是管理能力的大幅度上涨。激励机制我们可以从结构和水平的提升,人才结构的优化能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地建立起高素质人才队伍,结构的平衡推进企业的整体人才结构,人才队伍的建设更应当满足企业需求,人才的技术特性应当匹配岗位特性。再者,税收管理和筹划人才的培养也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安排统筹规划人才时,需要选拔拥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够更加好地将政策与内部管理统一。[2]3.加强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地方,但是风险的管理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一般来说,风险来自法律政策和业务能力。前者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强有力的综合能力的团体,针对现有税法优惠政策,预测未来政策的走向,衡量风险要素,再对政策出现疑问的时候,及时联系当地税务机关人员,降低法律政策风险。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也应当获知最新的政策法规,把我国家对于该领域的政策动态,能够从外部环境的变迁中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最新道路。后者是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的自身因素,企业需要在外部环境的变迁中剖析自身的发展,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都需要及时的分析,避免企业在后期面临投资风险时,做出合适的决策,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总而言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同内部管理一起加强,才能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协调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倩,周霞.税收优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5).

第5篇:企业税收征管范文

关键词: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特殊税务风险;风险管控

近年来各地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新区新城建设不断推进,征收安置房需求量不断攀升,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量也不断加大。由于征收安置房不同于商品房,其开发销售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的税务风险比商品房开发企业高。

一、征收安置房开发项目收入确认时间和发票开具时间不一致,致使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增值税税务风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制度规定,征收安置房开发项目同商品房开发项目一样,于交付房屋时确认收入。但征收安置房项目的发票开具时间与商品房项目不同,商品房项目在交房时发票都已经开具完毕,而征收安置房项目在交房时发票尚未开具,要等到征收实施单位即房屋征收公司与被征收人就征收安置补偿费用结算完成后,通知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可开具发票时才能开具发票,因此征收安置房项目发票开具时间晚于交房时间,有些项目部分发票开具时间甚至比交房时间晚几年。由于通常情况下增值税缴纳时间为发票开具时间,因此如果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在发票开具时缴纳增值税,则该项目增值税缴纳时间明显滞后于实际应缴纳时间,致使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增值税税务风险。

二、征收安置房项目成本结算时间明显滞后于收入确认时间,致使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

征收安置房成本结算方式与商品房成本结算方式不同。商品房成本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造价部门审结后即可作为项目成本入账,而征收安置房成本结算根据规定必须报送财政部门或其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审结后方可根据审核报告中的审定金额入账。由于财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必须履行某些特定的审核程序,因此其审核时间比较长,在征收安置房项目收入确认时无法收到施工单位开具的发票入账,即使在次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也难以收到发票入账,致使征收安置房项目收入和成本不配比。为降低资金成本,避免征收安置房项目收入确认当年多缴纳企业所得税,有些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按预计成本入账,如此,如果多预估征收安置房项目开发成本,则会使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

三、征收安置房项目中配套的非住宅销售价格偏低,致使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土地增值税税务风险

由于被征收户的需求不同,因此部分征收安置房项目会配建部分商业用房等非住宅项目。为满足某些征收政策需要,部分征收安置房项目中的非住宅项目定价偏低,而其成本却未同步减少,致使该非住宅项目增值额偏低,导致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土地增值税税务风险。

四、部分征收安置房项目未纳入住建部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库,而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却执行棚户区改造项目税收优惠政策,致使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税务风险

根据棚户区改造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相关规定,对征收安置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在该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些地方税务机关以该征收安置房项目是否纳入住建部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库来判断该征收安置房项目是否符合免税政策相关规定。由于纳入住建部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库的征收安置房项目必须按规定的进度按时完工交房,否则将会受到某些处罚,因此有些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为规避处罚,未将其开发的征收安置房项目申报纳入住建部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库,却自行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免税政策,致使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面临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税务风险。

五、降低税务风险,保证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征收安置房开发项目在交房确认收入时按未开票收入缴纳增值税通常情况下增值税缴纳时间为发票开具时间,但开票时间并非判断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唯一标准,如果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但发票却未开具,纳税人可按未开票收入先行缴纳增值税,开具发票时再行调整开票当期增值税纳税金额。因此,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在交付征收安置房确认收入时可先按合同金额缴纳增值税,待征收实施单位通知开票时根据当月开票金额调整应纳增值税额,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

(二)加强征收安置房项目成本结算管理,及时完成征收安置房项目成本结算工作由于征收安置房成本结算根据规定必须报送财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审结后方可根据审核报告中的审定金额入账,且财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必须履行某些特定的审核程序,其审核时间比较长,因此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应加强征收安置房项目成本结算管理,分项目派专人负责成本结算工作,积极跟踪征收安置房项目成本结算审核各环节的办理时间,及时补齐项目结算审核所需资料,积极配合审核机构对数,及时完成征收安置房项目成本结算工作,并协调施工单位尽快开票入账。

(三)合理制定征收安置房项目中配套的非住宅项目销售价格为满足某些征收政策需要,部分征收安置房项目中的非住宅项目定价偏低,因此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应加强征收安置房项目售价定价管理,积极协调征收安置房项目定价机构根据配套非住宅项目成本合理确定其销售价格,以避免征收安置房开发企业出现土地增值税税务风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