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宣传文化教育范文

宣传文化教育全文(5篇)

宣传文化教育

第1篇:宣传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农业领域的具象体现,更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哲学思想,在新时展中依然值得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宣传教育渠道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合作、创新发展的立体式农耕文化教育平台,以此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农耕文化推广传承中。

1新媒体技术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融合虚拟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交互与融合,是一种能够使观众深入到新闻环境中的新技术。比如,以VR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真切感受到虚拟景象带来的直观感受与视觉冲击,将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韵味,进一步加强当代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信息化时代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或读者[1]。而新媒体技术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大幅度提升社会群众的话题参与度与意见表达权,人们能够针对某一观点积极表达自身观念看法,将自身的感受传递出去,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反馈度。即时互动与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人们在讨论参与中对农耕文化具有全新的感受。

2新媒体技术对农耕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农耕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而且满足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及时性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导致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实现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社会群众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不再是被动方,还能够针对文化信息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与思想感受,同时群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与感悟,从而使得人们接收文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扩大。

2.2扩大农耕文化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广,比如数字出版、微博文章、微课学习、直播表演等,多样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扩大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范围。新媒体技术为农耕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众只能通过纸质报纸或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观看学习,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元素的限制性,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农耕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文化受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群体、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等不同阶层与身份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学习到农耕文化,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2]。同时,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农耕文化开展跨界合作、文化渗透以及多元素融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农耕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农耕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力与发展动力,帮助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实现新形态的转变,扩大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范围。

2.3构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承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学习”理念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智能搜索、现场直播、移动APP、独立网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接触了解到农耕文化。同时,网络视频影像、音频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使人们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学习目标共同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承空间。

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3.1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了解文化知识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自主选择性,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核心思想内涵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内容的新奇性、趣味性、时代性以及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农耕文化学习中。比如,山东省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选用齐鲁农耕文化,齐鲁农耕文化与其他农耕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同时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与传承[3]。轮耕种植等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能够反映出古人在长期耕种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态度,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思想中寻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博爱、平等思想相同。农耕文化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世界影响力。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农耕文化中的轮耕种植、集体思想、农业成语谚语等内容涵盖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章、动画等资源,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分成“基础农耕文化”“进阶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个板块,从而全面构建出农耕文化教育知识体系。

3.2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

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教育内容,随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方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如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利用数据库与H5技术构建出集农耕文化咨询、数字化农业、社会教育、农业博览、文化交流互动以及学术建设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结构搭建完毕后进行新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试运行、修改调整等工作,确保平台无误后进行正式运行[4]。可以将教育平台搭载到高校校园网站中运行,借助高校文化环境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同时定期收集用户评价建议,依据有效建议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在平台趋于成熟稳定后将平台推广至社会中,以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措施

4.1打造高质量文化传播队伍与新媒体平台

为加强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传播质量,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与文化研究传播队伍的积极作用。农耕文化研究人才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质量的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此有效挖掘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思想。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高校、专家以及优秀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交流,提升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建设队伍[5]。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农耕文化传播时,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力度,在对外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时可以积极利用海外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平台、YouTube视频、推特平台等,逐渐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在国内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耕文化传播教育质量与效率,并快速凝聚出具有高黏性的文化学习群众[6]。

4.2科学制定文化传播内容

为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取得良好成果,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性原则,对农耕文化的普世性、独特性、契合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此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教育传播。农耕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思想,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等哲学思想。我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遍布在中国各省份地区,基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元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7]。因此,在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以此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农耕文化时,应当注重结合现代化思想理念,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以此推动农耕文化在新时期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教育传播效果[8]。

4.3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媒体是文化传播推广的有效助力,主要以社会群众为核心对象,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比如,李子柒的全网爆火不仅满足了国内群众对于“采菊东篱下”式生活的向往心理,更是带领国外人们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领悟到其中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内涵[9]。在信息化时代中,农耕文化宣传推广部门应当注重智能化、针对化新媒体运行,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适当的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并依据人们的喜好、理想追求等进行精准化内容推送,以此提高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率[10]。此外,还可以对真实的农耕生活进行展示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对话空间氛围,提高人们的互动性,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同时,强化农耕文化的学习印象[11]。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鼓励社会各界制作农耕文化相关的生活纪录片、历史影像、旅游宣传片以及电影电视等,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同时整合教育传播资源,进而形成智能化与规模化的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在民间层次,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同时可以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农村乡村旅游,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等农耕文化思想[12]。

4.4构建健全的监管反馈机制

传播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出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在推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宏观管控,确保良好的教育传播成效监督管控,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文化内容调整改动,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互动性教育传播模式[13]。同时,文化传播部门应当重视社会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文化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反馈平台有效反馈文化教育学习意见,避免单向文化信息传播造成的被动与盲从。通过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实现对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全面监督管控,以此提升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质量与效率,使社会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

5结论

第2篇:宣传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赣州文化发展;对策

1高职英语教育对赣州文化发展的意义

1.1促进赣州文化外宣,扩大本地文化的辐射范围

赣州文化以赣南地区为核心,影响和辐射整个江西,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老区人民无不与赣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随着赣州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赣州综合保税区的建立、赣州国际港的开通等无不将赣州在经济上继续推向国际舞台。文化也随之有了传播国际的更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通常以本地生源为主(李双芹,2014),当地高职学生与赣州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链接、一定的了解程度和传播赣州文化的使命感。同时,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的主流语言之一,它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加强高职英语教育,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对赣州文化进行对外宣传的能力,无疑是扩大赣州文化辐射范围,使赣州文化从赣南,到江西,到中国,再到国际文化平台展示和发挥其影响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1.2提高高职学生弘扬赣州优秀文化的意识

鉴于高职院校本地生源居多的生源结构,学生对本地文化是有一定熟悉程度的。然而,如何使广大高职学生对故乡进行有意识地文化宣传,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语言,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语言教育对弘扬赣州文化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视。充分利用高职生源上的资源优势,通过英语语言教育,使得学生在掌握普通话、本地方言之外,再次通过英语重新认识赣州文化,思考文化内涵,带着中西方不同语言文化的思维,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赣州文化,以赣州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和审视文化差异,从而对民族文化,家乡文化,尤其是赣州优秀文化的精髓有更加深刻的领悟。由此,通过英语教育,高职学生再一次体会到赣州文化,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了对家乡的依恋感、对祖国的爱国情,从而增强了弘扬赣州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

1.3加深高职学生群体对赣州文化的了解

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入赣州文化教育,无疑再次加深高职学生群体对赣州文化的了解。通过在语言教育教学中穿插本地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文化知识内化、系统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更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和使用将对赣州文化的了解外显化。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本身学习它是存在难度和挑战的,因此,对输入的信息更需要深加工、深思考,将赣州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就使学生对输入的文化信息有更深入的加工和思考,然后再通过英语语言表达的操练,将内化的文化知识表现出来,又是一个对信息的加工过程。由此,在英语教育的基础上,使赣州文化信息反复地输入和输出,对其理解不断地深化、再深化,从而使高职学生群体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赣州文化,为助推赣州文化发展打下知识基础。

2高职英语教育对赣州文化体现的不足之处

2.1教育教学内容对本地文化体现不足

鉴于英语的母语使用以西方世界为主,在高职等高校的英语教育教学中,天然地对西方文化的体现更为明显,当然,教学和教材中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英语传播的重要性。但能够结合地方特色,有效融合本地文化的英语教学内容并不多见,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教学尚未有清晰的定位(江爱莲,2015)。赣州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专有的各种文化术语,学生仅靠习得常用的英语词汇短语及句法等很难流利地表达赣州的文化概念,造成学生通过英语帮助赣州文化宣传和发展的障碍。

2.2教学局限课堂,重理论,轻应用

目前,高职英语教育基本以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的形式为载体,且多以大班、合班教学,英语知识技能的教授主要通过每周很有限的课时在课堂开展。在这样有限的课时、固定的场地、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教授英语语言本身尚显难度,要开展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赣州文化教育更为吃力。另外,在高职英语课堂里,目前有限的文化教育也偏向理论,学生更多地是进行某种课本信息的阅读,以识记的方式记忆文化知识,而没有真正地能够应用英语技能讲好“文化故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尚且缺乏应用场景,学生自然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使用英语再现赣州文化的意识,或者在能力上力不从心。

2.3测评体系重英语技能,轻文化传播能力

高职英语教育与本地文化,具体和赣州文化教育结合程度不深还体现在测评体系强调英语技能的考查,缺少有意识地考查学生使用英语传播文化的能力。一方面,常见的英语测评在内容上很少涉及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测评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很难充分展现学生应用英语进行文化传播的实际能力。英语测评,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以赣州文化为例的各种本地特色文化体现不足,便很难让学生看到英语学习和助推赣州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很难产生要学好英语,帮助赣州文化更好地传播和发展的动机。

3完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助推赣州文化发展的策略

完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与助推赣州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此提出几点策略。

3.1开设中英双语的赣州文化特色课程

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例如赣州的高职院校开设中英双语的赣州文化特色课程,扩展以英语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英语教学。课程可以包括线上、线下课程。线上课程可以是双语的慕课、微课,使赣州文化教育通过信息化手段惠及更多学生。线下课程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使想更深入了解赣州文化,尤其是从英语视角理解赣州文化的学生能有更多的学习选择,也作为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的有效补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拓展了大学英语教育,提高了英语课和文化课的融合程度,使赣州文化特色有了更好的展现和传播途径。与课程配套的,可以编写赣州文化教育的中英双语教材和学习资料,使整个地方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从教学目标、教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各方面都更加丰满,充分将赣州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育体系。

3.2开辟英语与赣州文化融合的第二课堂活动

大学的第二课堂是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拓展和补充(黎晓曦,2016),为促进高职英语教育与赣州文化的融合,在高职大学生中更好地传播赣州文化,培养大学生对赣州文化的兴趣,加深文化理解,进而有意识地传播赣州文化,促进赣州文化发展,开辟英语与赣州文化融合的第二课堂活动不失为有效之策。比如,开展以赣州文化宣传为主题的英语文化周活动、“赣州文化知多少”英语竞赛、英语家乡秀等。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活泼,将赣州文化教育和传播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与高职英语教育融合,能够有效弥补英语课堂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了解赣州文化的积极性,尤其本地学生能够在充分参与活动中增强家乡情感,提高传播和发展赣州文化的意识和意愿。

3.3开展假期实践,提高应用英语传播赣州文化的实际能力

针对高职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侧重理论教学,缺少实际应用的问题,本文认为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假期实践,可以有效弥补应用场景的缺失。假期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多彩,学生有充沛的自由时间亲身实地感受赣州文化,并通过实践任务,锻炼传播赣州文化的英语能力。比如,可以实地参观走访,收集赣州文化的英文宣传文本,学习并找出文本有待完善的地方,给出修改建议;又如,充当一次英文小导游,带他乡同学参观某一赣州文化景点,用英文介绍景点;再如,录制英文视频,制作赣州宣传短片等。在丰富的假期实践中,学生有了真正应用英语宣传赣州文化的平台,在实践中锻炼了英语应用能力,亲身体验了赣州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使用英语实际传播赣州文化的能力。

3.4建立考查英语技能和赣州文化的综合测评体系

测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单一考查英语技能,或者单一考查文化知识,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英语技能运用到传播文化中去。建立将二者结合的综合测评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宣传赣州文化的英语能力。综合测评可以涵盖从以赣州文化为考查内容的常规英语测试、到运用英语传播赣州文化的情景测试(比如介绍赣州文化的英语导游词、英语演讲等),充分全面地考查英语技能、文化掌握情况以及使用英语传播赣州文化的应用能力。测评同时应该是动态的,可以反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动态进阶过程。通过综合测评体系的建立,高职学生会更有目标、更有目前动机地去培养运用英语宣传发展赣州文化的能力。

4结语

高职英语教育是助推赣州文化发展的良好平台和园地,本文通过探索在广大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普及赣州文化,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赣州文化,习得和积累该文化系统中的各种英文特色术语和表达,提高对赣州文化的兴趣、热爱和宣传意识,锻炼使用英语传播赣州文化的能力,以期丰富完善高职英语教育体系的同时,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高职英语教育在助推赣州文化发展上能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江爱莲.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对接和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6.

[2]李双芹.区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职教研究,2014,(2):24-26.

第3篇:宣传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教育;人才队伍

一、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群众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群众文化的教育工作,以此提高群众的自身修养,宣传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净化群众的心灵,并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教育,能够满足群众对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并提高群众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的和谐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群众文化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氛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教育工作,可以调节群众的心理变化,对其错误思想进行及时调整。艺术教育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促进群众的全方位发展,使人们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要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计划的日程,对其做好各项部署。比如财政部门要为群众文化活动预留经费,设有专门的款项;规划部门要为群众文化教育提供固定的场所,使教育工作稳定开展;文化机构要多向社会大众开放,承担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应当深入群众内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群众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各界的大力支持,国家应当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保障,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二)文化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要建立人才库,挖掘优秀的文化人才;其次,要定期对这些专业人才开展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再次,要鼓励这些人才多参与到群众文化教育当中,通过人员编制、激励措施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应当多发现民间存在的优秀人才,开展基层的群众文化教育工作,使教育能够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当中,增加文化广场、文化中心的数量,为群众的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空间,让群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专业的文化艺术人才,获取当下最新的文化艺术知识。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忽略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要多开设一些公益性的文化单位,开展更多的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四)资源的优化整合。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需要对各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资源整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群众文化教育的主体是群众,要通过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将教育工作普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第二,城市与乡村之间要加强文化交流,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完善、共同进步;第三,开展重点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每个城市都会存在文化艺术教育较为薄弱的地区,要通过对这些地区重点开展文化教育,吸引当地热爱文化艺术的人群,发挥群众之间的宣传作用,带动整个地区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繁荣。

(五)政府部门加强引导,维护教育秩序。群众文化教育仍然需要政府加以适当的引导。在尊重群众个人意愿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制定一些政策加以指导,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文化艺术的教育活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和鼓励,并且要对其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够参加到这一项教育活动中来。政府要鼓励优秀文化活动,打击迷信封建活动,净化文化艺术教育环境。

三、结语

在新的时期中,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陶冶群众的情操,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蒙昌梅.对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9).

[2]张守富,孟庆梅.群众文化工作漫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04).

第4篇:宣传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朝阳红色文化;传承;问题;建议

一、传承红色文化的重大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1〕。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最鲜明的精神气质是积极向上。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红色文化根植于红色资源。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2〕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二、朝阳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朝阳市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通道。九一八事变以来,朝阳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书写了忠贞爱国、敢于胜利的革命篇章,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朝阳市域范围内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如下特点〔3〕:

(一)数量多。朝阳市红色文化资源数量较多,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起步也较早。目前经党史部门认定的全市范围内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就多达21处,分属全市7个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

(二)类型多。朝阳市红色文化资源时间上横跨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过程,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人物、革命活动遗迹遗址、革命文物、追思缅怀场所等。

(三)价值大。突出表现在朝阳市是多名英雄的故乡,主要有革命先驱陈镜湖、民族英雄赵尚志、抗日英雄刘桂五、战斗英雄郭俊卿、革命英雄乌兰、赵子卿等。另外,朝阳市还有许多像清风岭一样影响很大的革命战争发生地。

三、朝阳市红色文化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朝阳市在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视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和研究的意义认识不深,政治站位不高,不能定期研究、部署、检查,片面认为该项工作是宣传部门、民政部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的事,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工作水平不高,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研究、利用不充分。

(二)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全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资金投入渠道主要为财政拨款。由于财力有限,全市近40%的革命传统示范基地因为没有投入资金而导致基础设施无法维修。一些纪念碑、烈士陵园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只能聘请临时人员进行日常看护和清洁。有的纪念馆由于原单位破产改制、主管部门多次更换、缺少经费投入等诸多原因已日趋破败。近年来虽然筹措一部分资金进行维护,但只是杯水车薪。

(三)展示手段不先进。目前,朝阳市市级以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红色文化的展示方式多以传统的陈列文物、图片等方式为主,很多基地没有陈列展览空间,展陈方式缺乏创意。仅个别纪念馆应用了现代化技术,多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代声光电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应用得比较少,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应用还没有推广。

(四)队伍建设不完备。一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工作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滞后,专业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少甚至没有。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虽然招录一些大学生,但由于工作环境、职称待遇等问题,考走或调走很多,留不住人养不住人。聘用的一些临时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心,队伍不稳定,有的基地只有一两个人,平时负责掌管钥匙,在参观人员多的时候负责开门,只起到值班值守作用。

(五)宣传推介不到位。一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不注重宣传推介工作或者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形式、性质和内容不了解、不熟悉,有的甚至不知道有那样一个场馆的存在。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虽然做了宣传推介工作,但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只用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没有采用有效的先进技术手段,使得宣传范围、宣传效果很不理想〔4〕。

(六)活动开展不平衡。一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特别是一些革命烈士陵园由于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很少开展活动,而且活动形式也是非常单一;有的甚至根本不组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处于闭门等客状态,不能主动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造成此类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需求脱节,红色文化资源严重浪费。

四、朝阳市红色文化传承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5〕。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抓好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承工作,使朝阳市的红色文化资源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切实发挥出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

(二)深入挖掘研究。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同志来朝阳市调研时关于深入挖掘赵尚志烈士等红色文化资源的指示要求,聚焦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整理,丰富思想内容。要整合全市档案、地方志、社科研究机构等部门和机构的力量,发挥国家出版基金、社科规划基金、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专项资金等资助项目的作用,确保其经费需求,加强对红色资源历史资料的研究阐释,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三)推进数字赋能。适应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发展趋势,积极建设、发展网上展馆,打造红色数字家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为红色文化基地的资源赋能,以科技手段进行全面、全方位展示,让红色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通过微展览、微课堂、微访谈、微视频等传播方式,增强展陈互动性,努力提升参与度和影响力。

(四)加快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要求,大力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加强队伍的规范管理,增加科研力量,提高展陈和讲解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广大社会志愿者担任义务讲解员,参与红色文化内容的讲解。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学习观摩、研讨交流、集中培训、评先选优等活动。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大中小学校、事业单位、各级机关、国有和民营企业、乡镇街道、村与社区、驻地部队等联系,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共建共享,达到互动双赢。加强重要节点教育,组织社会各界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巡礼和展演等系列活动,加强主题宣传,让红色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

第5篇:宣传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对策路径

一、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传承

宁波是中国东海之滨的著名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块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出现过发达的农业、繁荣的商业、精致的手工业,积淀了厚实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大批独具特色的名胜、名品,产生了一批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杰出名人。

(一)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先进的浙东学术文化。浙东地处偏隅且幅员狭小,在中华版图的位置并不显眼,然而浙东籍学人的学术成果,却是闻名全国,享誉世界。自东汉以来,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蔡元培、鲁迅、吕祖谦、王充等,皆是浙东学术文化的知名代表人物。从南宋开始,从理学、心学,到民主启蒙思想,再到后来的西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浙东学术界都具有杰出代表,浙东学派至今仍是中国最具有地域性的知名学术流派之一。

2.活力的宁波商帮文化。宁波人以经商闻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主要涉足成衣业、钱庄业、沙船业等时兴行业。宁波人经商足迹遍布五湖四海,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商帮,活跃于各时代的中外贸易,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董浩云等闻名中外的巨商,凝聚了诚信合作、务实进取、开放创新、奉献反哺的“宁波帮”文化,有“中国的犹太人”的美誉。“宁波帮”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商帮,至今仍是浙商的主干力量,引领着甬商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3.开放的港口文化(海洋文化)。宁波很早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三大始发港之一,与日本等国贸易交往比较密切,形成了海上丝路文化,包括商贸、佛教、绘画、雕刻工艺、思想学说、茶叶等项目。宁波北仑港是中国著名大型深水良港,也是中国最大的矿港和大型的石化港口;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最早建成的现代化大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原油转运基地。

4.悠久的藏书文化。宁波是中国藏书文化中心之一,宁波历史上藏书家、藏书楼众多,最著名的是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藏书楼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古代藏书楼文化研究中心。

5.活跃的宗教文化。宁波佛教历史悠久,寺庙林立,早在佛教传入东南地区之时,就成为承受佛光之地,宁波比较著名的有阿育王寺、天童寺、慧日禅寺等寺庙。除了佛教以外,由于宁波港口的特殊位置,明末时期以后陆续传播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

6.灿烂的建筑文化。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七千多年悠久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建筑遗址残存,如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唐代的它山堰、宋代的保国寺、明代的天一阁,都是典型的宁波建筑。近代以来,宁波还出现安庆会馆及戏台、外滩等代表性的地方建筑。

7.众多的戏曲文化。甬剧、宁海平调、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评话、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小热昏、唱新闻等独具宁波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至今传承,这些戏曲文化大多运用宁波地方方言俚语,内容取材当地劳苦大众农作场景、佃农疾苦、底层悲惨生活,表演场地设在宁波各县区的集镇圩场、茶楼和书场,贴近百姓生活生产。

8.独特的民间习俗文化。宁波民俗丰富,甬谚众多,“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鹞子就是风筝,以竹为骨,以纸作面,任凭清风将其送往天涯海角)、三月三踏沙滩(在象山石铺、昌国一带的民间习俗)、四月半赛会(比较著名的是宁波鄞西的高桥会,姜山的礼拜会,东南乡的稻花会)、六月六(甬谚有“六月六、狗汏沐”、“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就是在农历六月六这天,烧水为孩子沐浴,夏天不会生痱子、疮毒;为猫狗等动物洗澡,防止生虱子),七月三十插地香(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生日,到这天夜里,家家户户插地香纪念他),庙会(比较著名的有慈溪的泽山会、姚西北的迎神赛会),农历二十五六搡年糕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宁波虽然拥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了知道宁波有一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有一个深水大港北仑港,还有一群世界闻名的商界精英“宁波帮”以外,外界对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地方习俗知之甚少。据对在甬市民及十四所高校调查,发现近六成被调查对象不熟悉宁波传统文化,近八成在甬高校大学生表示只知道大概但不能完整列举,加强宁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工作刻不容缓。1.要充分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意义。地方传统文化是人们生存经验的积累与升华,由生存而体悟出来的经验、思想、知识及精神追求,反映地方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代表着地方鲜明的精神特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地方各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地方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传播教育意义。2.辩证看待地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国家宏观政策、时展水平、居民思想认识高低以及地区资源优劣等因素制约,内容和形式上精华与糟粕并存。比如,男尊女卑、愚忠愚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后来逐渐成为束缚和阻碍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地方传统文化不能解决近代社会现代化的问题,对地方传统文化应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区分精华和糟粕,结合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3.要坚持多管齐下、推陈创新的原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有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也需要开展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既需要有政府层面的交流,也需要有高校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育浸润。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坚持科学取舍,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套用,努力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

二、宁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现状

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范畴,是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据调查,在甬高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程以及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宁波传统文化大师举办校内讲座、或参观宁波传统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或体验地方传统文化技艺制作,或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主题图文展、社会实践等,提升大学生对宁波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发挥宁波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熏陶校园文化氛围,并内化为精神信仰,外化为自觉行动。目前,在甬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认识并不一致,且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宁波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当前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诸如《宁波地方志》《宁波文化概论》之类的通识选修课,近半数高校尚未开设有关宁波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有内容来看,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大多数高校没有建构宁波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没有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模式。虽然在甬高校普遍通过第二课堂举办过一些有关地方传统文化的论坛、讲座等活动,但一般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其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缺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

地方政府相关文件在涉及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时往往只作号召、指示和原则性的要求,未能就这项工作在高校如何定位、如何落实做出具体规定。此外,高校的考评体系中也没有设立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指标,因而也没有相关部门就该项工作对高校进行督促、考评和组织交流。

(三)学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

部分高校虽然有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但是这些人员虽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但不太熟谙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有规律,不具备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四)图书馆相关图书资料缺乏

各高校现有图书馆资料不能跟上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书架上摆放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图书大多是令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专深学术著作,而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普及性读物所占比例较小。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文科)不被重视,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使伦理教育或者价值教育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二是多元文化并存,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会转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东西方思想交汇和网络文化、娱乐文化、视觉文化的碰撞中,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受到了巨大冲击。大学生们把传统文化看作是过时的、保守的、落后的产物,缺乏理智分析与冷静思考,不能正确区分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三是在肺炎疫情、城市洪涝和地震等突发灾难背景下,由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导致唯利是图、信用缺失、腐败高发等问题日益突出,重拾地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宁波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途径

(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

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优势,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开设《地方文化概论》或《地方志》之类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大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和研究,改革课程体系,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把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学校要大力支持和有效组织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第二课堂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开展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演讲辩论赛、征文朗诵等多种方式丰富校园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展览、舞台剧演出、文化沙龙等艺术形式增强校园氛围,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发挥学生生活社区(比如寝室)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中的作用,将地方名胜、地方名人等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学生从日常点滴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学校的校园建筑、宣传橱窗、校园指示牌、横幅标语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二)建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制机制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单位要高度重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如何落实作出具体规定。积极推动和指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同时制定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研究、图书资料建设、政策配套、考评体系等内容在内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规划,以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引”和“育”,引导教师要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增强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督促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

(四)加大科普宣传,营造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全时空教育环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