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

第1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为重点,完善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素养,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措施

(一)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各医疗卫生单位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研究工作思路、探索活动载体、增强工作责任,切实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建设项目做深、做细、做实、做优。要结合各单位自身条件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目标计划到位。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制订好各自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时间段和工作目标,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工作措施到位。按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按国家《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健康教育人员和设备,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考核。形式多样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拓展健康教育载体,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四是资料收集到位。各单位要指定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特别是照片等原始资料,确保在各类工作评审和考核时有详实的资料可看、可查。

(二)落实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安排专人负责。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按时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是配备多种设施。按照国家《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完善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

三是准备各种形式。各乡镇要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采取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入户宣传资料及播放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四是加强督查指导。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协作,协助建立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各种健康宣传日,与基层共同举办公众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养成,实现城乡居民真正享有健康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同时,各乡镇卫生院要及时将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各项工作情况上报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上报内容均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为准。

(三)积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以“人人具备基本卫生知识、人人掌握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积极推广和普及健康生活应具备的理念、技能和行为,鼓励城乡居民主动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主动干预自身的健康隐患,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实现健康的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知晓率。各乡镇卫生院要积极推广居民健康素养网上测评系统,组织至少3000人进行居民健康素养测评。

一是继续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继续贯彻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抓好中小学健康教育评价工作。要落实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课程、有课本、有老师、有教案、有测试。开展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继续开展创建“无烟学校”、“健康促进学校”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和要求,充分运用各种健康教育技术和传播手段,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特别是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环境保护教育和女工保护的健康教育,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工人身心健康。

三是切实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按照《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和健康行为干预工作。进一步调动乡村、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餐饮行业的积极性,营造健康生活方式支持性环境和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氛围。按照分级管理制度,积极创建符合标准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乡镇(街道)”、“示范单位(企业)”和“示范食堂(餐厅)”。

(四)动员全社会参与控烟工作

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纪念日,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宣传栏、网络、入户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扩大控烟成果,减少吸烟人群。积极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单位等创建活动。巩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控烟暗访和督导;加强控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积极鼓励医院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提供临床戒烟服务。

(五)增强新闻媒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认真做好县电视台《公共卫生服务之窗》、县新闻中心《健康与生活》等栏目,提高栏目质量。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供稿和参与讲座。县医院、中医院、保健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精神病防治院按要求及时提供有关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稿件,按时完成讲座任务(各单位任务数详见附表1),引导城乡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及时报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新动态。为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局成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家组,负责业务指导和相关宣传资料审核。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体系

各乡镇要及时调整健康教育领导组织,配备专职人员,健全工作网络。要制定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充实专业人员,并开展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工作。保证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配备照像机、影像播放设备等必要的硬件设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全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业务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有一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名单、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于4月8日前以电子稿上报局公卫办备案(见附表2)。

(二)明确责任,确保任务落实

各单位要按照计划要求,制定本单位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目标、任务、责任、人员、措施、考核、效果、奖罚八落实,确保任务不推诿、不落空。

第2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融通互动

[作者简介]张春峰(1966-),男,内蒙古赤峰人,新乡学院教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生涯规划。(河南新乡45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学立场的人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164)、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程知识转型与课程改革”(项目编号:2011-GH-069)和2009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编号:SKL-2009-209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86-02

大学生生涯规划以心理健康为条件和基础,包含对心理健康的筹划,在客观上能促进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一方面需要生涯规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如果把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融通互动、相得益彰,将会促进大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实践探讨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通互动的策略。

一、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互渗透策略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互渗透策略是指把二者结合起来实施,交叉渗透,有机整合,使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主动思考如何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规划发展,使两门课程相互配合补充、相互丰富内涵,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

1.课程目标相互关照。一般情况下,生涯规划课程的课程目标重在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内涵、要素、原则与步骤、职业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生涯规划的技能与方法,形成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及在规划中赢得精彩人生的信念等,更多关注共性的知识、技能与思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原理的同时,形成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正确认识,并学会保持自身心理健康发展,更多关注个体心理本身的状况与发展。二者在课程目标上如果能相互关照,则可取长补短,推进学生发展。

2.课程内容有机整合。生涯规划课程要引导学生学会以自身认知、情感、意志发展水平和兴趣、理想、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综合考虑自身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自身的发展作出终生的、全方位的战略规划。其内容建立在心理学原理基础上,部分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合。如果能适当地整合重叠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奠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而且能缩减课时,减少师生时间精力的重复消耗,为学生深入学习与实践提供时间和精力保证,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3.课程实施彼此呼应。在具体开展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关照彼此的结合与渗透,相互强化互补,达到互促共进的效果。强调生涯规划本身就是向学生传递“我的人生我做主”的信息,生涯规划课程中许多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并作出相应的心理调整,形成健康心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中,如果善于运用这类内容,有意识地结合进行渗透与引导,以生涯规划引领心理健康,将有助于大学生明确成功的生涯应具备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为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理解他人与自我、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并预防心理问题产生、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等功能。在课程实施中,如果引导学生把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完善人格与生涯规划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提升服务于生涯规划,将有助于学生明确自我完善目标,使生涯规划更具个性特点,能更有效地实施。

4.课程评价互相参照。对于生涯规划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实施状况、效果等整体评价,不仅要立足于课程本身,还要考虑彼此结合的程度,以及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生涯规划课程不仅要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虑学生是否结合自身心理特点作出相应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查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划是否与生涯规划协调吻合。

5.课程教师一体化和工作深度化。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很高的关联性和融通性,由同一位教师兼授两门课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目前许多大学都是分别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辅导员和心理学专业教师承担课程实施工作。这不仅带来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的损耗, 也不利于二者融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争取课程教师一体化外,还需教师具有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渗透的意识,打破两门课程各自为营的局面,深度开展课程实施工作。一方面要善于结合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两门课程的学科知识、能 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叉渗透;另一方面要加强相互交流与沟通,通过协商,整合彼此重叠的课程内 容,使教学各有侧重又保持统一。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能力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另一学科课程内容的融合和引导。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与心理健康咨询有机结合策略

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与心理健康咨询有机结合策略是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整体成长,深刻理解和认识两项工作的内在关联,相互吸收和运用彼此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法,使两方面的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1.在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常规工作,许多学校都在按照国家要求统一设置课程的同时,安排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但不少教师把生涯规划指导窄化为职业生涯指导与设计,主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考虑学生专业特点的同时,以学生职业意向测验量表成绩为基本依据,帮助学生考虑职业选择。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对自身发展做出富有个性的科学规划。如果在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立足于学生整体成长,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基本心理素养与个性心理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并把握自身的心理状况进行生涯规划的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身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会使设计更加切实可行,有利于终生可持续发展。

2.在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工作在多数高等院校得到高度重视,不少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在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缺少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对人生清晰的整体统筹规划造成的。如果在心理健康咨询指导过程中,纳入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生涯规划,在对人生的规划和安排中发现自己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行动起来,往往能使给学生以重压的心理问题迎刃而解。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努力的紧迫感,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精神,进而使他们能够以新的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与生活,自觉克服困难与挫折,明确人生的应为和不应为,集中精力,坚持不懈,迈向阳光人生。

3.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成为自身生涯规划设计和心理健康的主人。无论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还是心理健康咨询,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在指导中成长,在指导中培植自我成长的信心与力量,成为自身成长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不过是“扶上马、送一程”,学生独立挥鞭自主前行才是教育所追求的最佳境界。因此,只有促进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才能使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咨询有机整合,进而使学生自主能动地从生涯的视野、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整体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成为终生可持续发展的主人。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交融强化策略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交融强化策略就是在组织、设计、实施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达到彼此在相互渗透中相互强化的互动共进的效果。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生涯规划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把相关知识有效地内化为信念、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外化为相关能力、支持和指导相关行为的必经之路。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通过课程实施或课外咨询指导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外,还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在应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认识和价值判断体系,丰富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把握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对于自身以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自觉地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地通过生涯规划完善自己,并努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策划实践时加强两类活动的关联性。教师自身或者引导学生设计和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关注如何在突出生涯规划设计的活动中,使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如何在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与生涯规划相关的心理帮助,得到进行生涯规划的灵感和启发。

2.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融通。许多大学都分别组织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两类活动往往是各自为营,大大地削弱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校内外分别开展的相关活动中,主动融通运用已掌握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知识,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同步实现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和心理素养的提升。

3.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融合性反思。由于实践活动总是在预设中生成,生成性因素总会使师生预先的设计同实施之间产生不同。因此,活动后要及时引领学生进行整理,分析,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清楚地意识到实践中的得与失,自己是否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的融合性发展,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这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调控能力,有效地推动二者更好地结合。在反思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二者顺利结合、达到预期效果的“成功点”,有疏漏、失误之处的“失误点”,师生生成的有益于融通互动、具有独创性想法的“创意点”,为后续活动预设计提供借鉴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后续点”等,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迅速提高自我的相关能力的水平。

四、建立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机制保障策略

建立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机制保障策略就是学校整体统筹安排,从课程设置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构与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使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互动显性化、常规化、制度化。

1.学校职能部门予以重视,加强统一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对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互动工作要给予充分重视,统一领导。首先,可以组织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彼此沟通、交流,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其次,统一组织整合相关结合点的内容或尝试开设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整合课程。另外,大力倡导和支持教学方法变革,转变课程评价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互渗透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2.健全组织机构。进行机构建设与改革,科学整合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指导机构,设立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统一负责开展相关工作,或者通过统一的管理,加强原有的两类机构的协调运作,使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一体化,为学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能够深刻理解和驾驭两类课程的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为工作深入进行奠定人力基础。

4.建立常规制度。保证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通互动的经常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如把新生心理适应讲座、中年级升华自我讲座、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作为常规工作制度化,要求新生心理适应讲座融入生涯规划的知识与理念,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渗透整体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年级升华讲座中融合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再如,定期、定时创办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系列宣传专栏及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并常规化,为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搭建宣传与实践平台,影响学生把相关理念、能力自然融于校内外生活,服务于学生人生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大学生生涯规划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最高宗旨都是促进学生充分和谐发展,拥有健康幸福完美的人生,这既是融通互动的基础,也是大学育人目标的核心。在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通互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围绕这一核心,把握二者融通互动的契机与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以健康的心态,充分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来自自身及成长环境的阻力和助力,进行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树立符合个性特点与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事业理想、人格理想,学会以个性化的生涯规划及脚踏实地的行动,促进和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真正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天中.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M].台北:天马文化事业公司,1989.

[4]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5](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家庭为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发挥人口计生工作网络优势,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着力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生育质量、生命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我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科技新城、生态家园、幸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总体目标

围绕“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健康促进、致富发展;爱老助老、幸福和谐”的幸福家庭创建标准,通过全面实施“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到“十二五”期末,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男女平等观念蔚然成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基本服务实现全覆盖,个性化健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口初级保健服务率达到80%以上;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不断健全,出生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新居民家庭社会归属感明显增强,融入度达到75%以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率达到85%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家庭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困难家庭得到有效救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家庭生活环境进一步美化优化,广大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全区城乡家庭的综合幸福感达到83%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领导、统筹兼顾。坚持把经济发展指标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家庭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城乡家庭的需求满足、权益保障和能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人口计生系统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科技服务、信息综合、群众工作的公共服务网络优势,重点关注利益引导、服务关怀和宣传倡导,使“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成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民心工程。

(三)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试点的基础上,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实践,及时总结推广家庭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幸福家庭”促进计划的工作内涵,提升活动的亲和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四)坚持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综合考虑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工作基础、实践经验等因素,从实际出发,以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为标准,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带动、扎实推进,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求实效,提高城乡家庭的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

三、主要任务

以“创建幸福家庭,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围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五个方面内容,实施“十大幸福行动”,创建“五型家庭”,形成具有区特色的“幸福家庭”促进活动品牌。

(一)积极创建“文明家庭”,倡导婚育新风。结合幸福创建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生活、生产发展理念,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动社会和谐。

1.实施“幸福导向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刊等媒体,深入开展以法律法规、家庭美德、文明健康、婚育新风、爱心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步生育观、家庭观、幸福观教育,将每年的五月定为“幸福家庭宣传月”,在区卫生计生局网站开辟创建“点击幸福”专栏。每年举办一场“幸福家庭”专场文艺演出。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成校教学站等平台及人口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创建幸福家庭的先进理念和文明意识。

2.实施“幸福引领行动”。充分发挥党(团)员干部、计生协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带头推进“关爱女孩行动”、“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广泛开展平安家庭、绿色环保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巾帼建功等创建评比活动,积极开展特色幸福家庭评比活动,每年评比表彰“美满家庭”、“健康家庭”、“成才家庭”、“创业家庭”、“感恩奉献家庭”和“新市民家庭”代表,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创建,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积极创建“健康家庭”,倡导健康生活。健全并发挥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系统的服务网络作用,培养家庭成员科学文明、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提高生活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

3.实施“幸福驿站行动”。充分依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分布合理、辐射全面的计卫资源整合模式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全面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拓宽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点,规范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生殖健康检查、两癌筛查和B超孕环情检测,全面开展及每年进村(社区)集中普检不少于2次,全年综合服务率达到85%以上。推进生殖系统疾病干预工作,实行按需服务、动态管理。服务内容向性病和艾滋病防治、优生优育、不孕不育、男性生殖健康延伸,服务对象向孕前优生高风险对象、儿童、围绝经期妇女及低龄老人拓展,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促进家庭人口健康幸福。

4.实施“幸福助长行动”。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推进青春健康教育活动“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充分借助区内中小学校和社区阵地,依托“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示范点,建立完善专家、教师、生殖健康师、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做好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疏导、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等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区所有小学(高段)、初中学校规范开设青春期健康课,目标学生教育覆盖率达100%,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积极创建优生家庭,倡导科学生育。优生优育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所在,要大力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优生优育服务。

5.实施“幸福优生行动”。深化婚前生殖健康服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风险评估指导、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六项服务,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建立“专业+志愿”的家庭婚育咨询师队伍,建立“一站式”婚育综合保健服务中心,逐步推进一、二、三级出生缺陷干预服务全免费和优生高风险人群生育指导服务全程化。全面实施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提高出生缺陷干预实效。

6.实施“幸福宝贝行动”。强化卫生计生资源共享,充分整合幼教、早教机构等社会资源,实现乡镇三优指导分中心建设全覆盖,充分发挥区三优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建立专业化“三优”师资队伍,推行多样化培训模式,向新婚夫妇、怀孕夫妇、0至3岁婴幼儿抚养人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育儿、早期教育等知识,推进人口早期教育促进,实现人口早期教育规范化,实现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从服务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主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重转变。

(四)积极创建“富裕家庭”,倡导勤劳致富。完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通过多种帮扶救助方式,支持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实现收入增加、生活宽裕。

7.实施“幸福增收行动”。深入实施少生快富项目和生育关怀行动,优先扶持计生家庭发展经济,优先为计生家庭协调资金和项目,鼓励引导有基础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致富、创业兴业,带动广大计生家庭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组织计生家庭参加免费技术培训,积极动员计生家庭参加各种协会、农业合作社等,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加大独生子女、女孩家庭就业技能培训,落实资金、项目、信息,创造条件促进就业创业。

8.实施“幸福关怀行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公益金制度,适时提高补助标准。在制定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时,强化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倾斜照顾,特别是在新农合、城乡社保、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征地补偿等方面体现优先优惠,确保惠民政策与人口及家庭发展政策有效衔接。密切关注独生子女夭亡病残家庭、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等特殊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实施亲情关爱、重点帮扶、特色救助服务,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积极创建“爱心家庭”,倡导社会奉献。着力培养家庭成员的爱心观念、奉献意识和感恩情怀,形成人人乐于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

9.实施“幸福夕阳行动”。积极培养家庭奉献社会的良好意识,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利用社区卫生、人口计生服务网络,组织老年人进行体检和保健康复知识宣传,组织老年人开展强身保健为主的文体活动等,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深入推进国家计生协“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试点区工作,关爱独生子女夭亡伤病残和计划生育家庭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空巢老人,构建以养老帮扶为主、集生活照料、困难救助、精神慰籍为一体的“1+N”帮扶体系,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10.实施“幸福融入行动”。倡导群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抗灾救灾、服兵役、出义务工、维护社会秩序等利国利民的活动,坚持积善行德,团结互助,感恩国家,自觉融入社会大家庭。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活动,广泛动员家庭积极参加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参与人口计生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群众自治、计生评议等活动,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积极开展“情暖外乡人”主题活动,重点开展政策咨询、药具服务、优生促进等服务,鼓励支持外来人员在区居住、生活、创业和发展,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四、时间安排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十二五”期间的工作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8月—10月

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区“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5年6月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全面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利用现场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引向深入,强化督促指导,不断提高完善,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7月—12月

对全区“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长效的家庭服务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突出人口问题和家庭发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实施幸福家庭计划纳入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成立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加强对计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高新区、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

(二)强化部门配合。“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宣传、教育、民政、财政、人力社保、农林、文体、团委、妇联、新居民局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履职,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共同推进。区卫生计生局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加强政策统筹和工作协调。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协会配合、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4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明确健康教导员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导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和工作台帐;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社区工作计划,加强各类人员健康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教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组织网络员、重点人群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同时广泛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普及科学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群众“两率”

 

利用本社区设立的健康教育基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健教方式,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爱卫月”、“科普宣传周”、“学习日”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居民把被动的“为疾病花钱”转变为主动的“为健康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的标语、专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卫生常识、“慢四病”的防治等知识,普及与健康相关知识。

三是抓好社区健身队伍的健身活动。利用活动室等健身场地,定期开展老年健身、赛等活动,组织开展秧歌表演、健身晨练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对居民广泛开展控烟教育,做到办公室、会议室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努力落实禁烟制度。

第5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1.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

科学编制各级“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谋划好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群众“获得感”。6月底前完成长株潭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实现发卡全覆盖,用居民健康卡全面取代各种诊疗卡。

2.推动医改改攻坚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四同步”改革。

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医保、医疗、价格等政策统筹和执行力度,强化城乡医保差别化支付对推进分级诊疗的政策导向力度;调整优化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医疗服务价格梯度;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动形成紧密型利益和责任共同体;推进基层医生和城乡居民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

统筹推进各项医改: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建立不同医保制度衔接互动机制,研究城乡医保制度整合方案;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3.医疗救助扶贫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促进远程医疗向贫困地区延伸。

启动贫困县卫生计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向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

4.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以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为重点,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修订《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完善配套衔接政策。

取消对生育二孩的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有机整合生育服务证、母子健康手册和儿童预防接种证等证件,落实母婴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咨询指导和服务项目。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儿童医院(专科)建设,扩大产科、儿科服务能力。加强儿科医生学历教育与专业培养,争取省内医学院校恢复儿科系招生,并努力进入国家队。全面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5.强化计生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网络的信息采集,加快实现县乡计划生育、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居民健康档案等个案信息交换。实现国家与省级计划生育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户籍管理、婚姻、人口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信息共享。

从今年开始,将早婚早育、未达生育间隔、终生未生育但合法收养子女且符合农村奖扶其他确认条件的三类对象纳入农村奖扶范围。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深化湘粤区域协作,拓展湘赣桂黔渝川等周边、多边省份的区域协作,启动环洞庭湖区域协作。

6.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确保医疗安全。开展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管理,强化临床药事管理。

保障血液供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巩固血站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成果。

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完善“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7.抓好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工作

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重大疾病为重点开展防控工作,强化免疫接种。做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尘肺病等综合防治,实施好重性精神病救治、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注重城乡居民饮用水、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和病媒生物监测。

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风险评估机制和及时预警,启动陆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

8.拖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强化师承教育,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

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和新药研发。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

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促进社会办中医。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9.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养老、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规划建设省市县多层次、规模适度、各具特色、产城融合、上下协同的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初步构建一核心园区多基地模式。

推进健康制造。切实履行省政府赋予的推进创新发展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的牵头责任。主动争取将湖南健康产业园区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有关规划,在政策和资金上争取倾斜支持。

10.加强人才培养及其他

继续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提高“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

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实施特岗全科医师试点项目。以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为重点,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试点。

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医疗服务业绩导向。

组织卫生计生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拟制和修改,清理规范性文件,建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医疗机构法治建设。

逐步实现监督执法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和传染病卫生、职业病和放射卫生、计划生育等重点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标准化管理。

第6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积极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努力在全县营造关注生殖健康,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大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增强群众生殖保健意识。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安排和实施好以生殖健康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五进活动”。一是大力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积极传播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生殖健康知识,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三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力争使辖区群众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

(二)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开展活动的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机关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举办两期以上的生殖健康大讲堂、专家讲座、有奖问答、专题展览等活动,大力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初级中学以上学校要积极开展生殖健康进课堂、进宿舍活动。开设人口理论、青春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教学计划。举办专题讲座,把人口理论、青春健康知识搬上课堂。开展活动的校园要有3种以上的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或影像宣传资料。要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开办生殖健康知识专栏,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开展在线答疑。也可开设青春健康热线,通过热线电话,为青春期学生解答疑惑。每个校园都要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员,为青年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咨询服务;社区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每季度要组织社区居民听一场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看一次生殖健康展览,保证人手至少有一份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品,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服务阵地建设。在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军营设立生殖健康服务室,服务室要配备避孕节育用品自取箱,免费提供相关用品;设立生殖健康器械专柜,实行无偿和有偿服务;配备相关生殖健康药具器械,并有专人管理;配备相关的电教、咨询、检查、治疗设备和1-2名专兼职生殖健康咨询师或专业技术人员。

(四)积极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县人口计生部门要组织医疗技术人员,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开展免费的生殖健康咨询和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指导。并进驻企业、学校、机关,及时为辖区服务对象及流动人口免费开展“三查”及生殖健康指导。在校园,要及时了解青春期服务对象的生理变化、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解答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开展男性生殖健康培训、知识讲座为途径,向服务对象提供性道德、性心理、艾滋病的预防及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咨询指导、技术服务。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开设生殖咨询邮箱,以悄悄话的形式,提供心理保健咨询服务,解答她们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定期为服务对象提供B超、乳腺疾病等健康检查,为她们建立生殖健康随访档案。县、乡计生服务机构可通过生殖健康预约卡的形式,为机关、企业单位员工、学生和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生殖健康服务。要扩大生殖健康服务的覆盖率,保证辖区内80%以上的育龄群众每年得到一次生殖健康服务,确保群众的生殖健康权利得到落实。

三、时间步骤

为扎实有效推进此项工作,全县生殖健康“五进活动”从2011年8月份开始实施。2011年首批实施的机关有:县财政局、县人行;企业有:西区采油厂、永宁采油厂;学校有:县高级中学、县职业中学;社区有:街道办桥南社区、桥北社区。其它单位按照县人口计生局的年度工作安排分批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开展生殖健康“五进活动”是新形势下改善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上成立开展生殖健康“五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杜芳华担任,副组长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王思柏担任,成员有:李建斌、张晓宏、徐占琴、刘艳、孙世飞、肖志敏。办公室设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由李建斌担任办公室主任。并成立技术服务组,组长:徐占琴,副组长:孙世飞、刘艳,成员:刘燕、冯丽、陈占强、王天宇。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研究解决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技术服务组主要负责讲课、咨询服务。同时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五进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到深化综合改革工作中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措施,确保“五进活动”取得实效。

(二)积极协调。“五进活动”涉及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是一项社会工程。要按照“省市指导,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县级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县人口计生部门主要领导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协调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的有关领导,配合做好“五进活动”的组织实施。要积极协调人事劳动部门,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形式,协调解决专兼职生殖健康咨询师和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人员的编制问题。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要组织好宣传、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服务队,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军营开展讲座、举办展览、播放宣传录像等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现场指导、咨询服务。并编印和制作相关的宣传资料和宣传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加大投入。县、乡两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在计划生育经费中列入“五进活动”专项经费,积极与教育、民政、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单位协商,按照一定的比例解决生殖健康服务室的设立、器械配备和生殖健康专柜的设立所需资金,满足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的基本需求。

(四)强化措施。要将“五进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细则,认真组织落实。要保证每年对每个单位和社区开展1-2次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检查服务。要通过“编印一本生殖健康科普教育读本、提供一套生殖健康教育光碟、开设一门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开通一条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热线、设立一个生殖健康用品发放专柜、建立一个生殖健康服务阵地、开展一次生殖健康服务活动”的“七个一”工作措施,促进全民生殖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生殖健康意识,提高全县出生人口素质,根据陕人口发﹝2011﹞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积极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努力在全县营造关注生殖健康,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大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增强群众生殖保健意识。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安排和实施好以生殖健康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五进活动”。一是大力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积极传播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生殖健康知识,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三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力争使辖区群众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

(二)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开展活动的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机关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举办两期以上的生殖健康大讲堂、专家讲座、有奖问答、专题展览等活动,大力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初级中学以上学校要积极开展生殖健康进课堂、进宿舍活动。开设人口理论、青春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教学计划。举办专题讲座,把人口理论、青春健康知识搬上课堂。开展活动的校园要有3种以上的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或影像宣传资料。要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开办生殖健康知识专栏,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开展在线答疑。也可开设青春健康热线,通过热线电话,为青春期学生解答疑惑。每个校园都要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心理辅导员,为青年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咨询服务;社区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每季度要组织社区居民听一场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看一次生殖健康展览,保证人手至少有一份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品,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服务阵地建设。在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军营设立生殖健康服务室,服务室要配备避孕节育用品自取箱,免费提供相关用品;设立生殖健康器械专柜,实行无偿和有偿服务;配备相关生殖健康药具器械,并有专人管理;配备相关的电教、咨询、检查、治疗设备和1-2名专兼职生殖健康咨询师或专业技术人员。

(四)积极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县人口计生部门要组织医疗技术人员,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开展免费的生殖健康咨询和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指导。并进驻企业、学校、机关,及时为辖区服务对象及流动人口免费开展“三查”及生殖健康指导。在校园,要及时了解青春期服务对象的生理变化、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解答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开展男性生殖健康培训、知识讲座为途径,向服务对象提供性道德、性心理、艾滋病的预防及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咨询指导、技术服务。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开设生殖咨询邮箱,以悄悄话的形式,提供心理保健咨询服务,解答她们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定期为服务对象提供B超、乳腺疾病等健康检查,为她们建立生殖健康随访档案。县、乡计生服务机构可通过生殖健康预约卡的形式,为机关、企业单位员工、学生和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生殖健康服务。要扩大生殖健康服务的覆盖率,保证辖区内80%以上的育龄群众每年得到一次生殖健康服务,确保群众的生殖健康权利得到落实。

三、时间步骤

为扎实有效推进此项工作,全县生殖健康“五进活动”从2011年8月份开始实施。2011年首批实施的机关有:县财政局、县人行;企业有:西区采油厂、永宁采油厂;学校有:县高级中学、县职业中学;社区有:街道办桥南社区、桥北社区。其它单位按照县人口计生局的年度工作安排分批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开展生殖健康“五进活动”是新形势下改善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上成立开展生殖健康“五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杜芳华担任,副组长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王思柏担任,成员有:李建斌、张晓宏、徐占琴、刘艳、孙世飞、肖志敏。办公室设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由李建斌担任办公室主任。并成立技术服务组,组长:徐占琴,副组长:孙世飞、刘艳,成员:刘燕、冯丽、陈占强、王天宇。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研究解决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技术服务组主要负责讲课、咨询服务。同时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五进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到深化综合改革工作中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措施,确保“五进活动”取得实效。

(二)积极协调。“五进活动”涉及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是一项社会工程。要按照“省市指导,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县级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县人口计生部门主要领导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协调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的有关领导,配合做好“五进活动”的组织实施。要积极协调人事劳动部门,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形式,协调解决专兼职生殖健康咨询师和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人员的编制问题。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要组织好宣传、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服务队,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军营开展讲座、举办展览、播放宣传录像等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现场指导、咨询服务。并编印和制作相关的宣传资料和宣传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第7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__年,做好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于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实现十确定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中原经济区“人口均衡型社会示范市”为目标,立足新起点,抓住关键点、找准结合点,认真落实省市人口计生工作精神,按照“保稳定、惠民生、强服务、促统筹”的工作思路,着力突出“五个注重”,努力实现“五个提升”:注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升持续发展能力;注重解决难点问题,提升统筹协调能力;注重强化利益引导,提升为民惠民能力;注重深化优质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注重抓好强基提质,提升事业保障能力,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把沁园建成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区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二、主要目标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78‰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3%以上,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3%以上,避孕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流动人口管理率达到92%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光荣领证率达到40%以上,人口计生事业费按标准投入到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群[:请记住我站域名/]众对计生优质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工作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扎实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78‰以内,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2、强化人口文化大院升级创星工作,巩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创建成果,开展人口计生“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不断提升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3、全面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目标人群覆盖率,努力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深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使外来人口与我市户籍人口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方面更加趋同,推动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四、主要措施

1、注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深化宣传倡导工作,精心做好“双节”、“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坚持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继续抓好再生育审批工作,完善程序,加强监管,依法依纪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强化违法生育人员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觉性,提高征收到位率;坚持财政经费足额投入到位,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月均衡拨付到位,保证奖励优惠政策、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出生缺陷干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等经费的落实,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2、注重解决难点问题,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督促各单位各相关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时,充分考虑计划生育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动相关惠民政策和人口计生政策的有机衔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代表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督促其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真正形成统筹运作、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深入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坚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清理清查活动,摸清流动人口工作底数,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档案,实现流动人口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制,完善宣传倡导、全程服务、利益导向、严查“两非”、统计监测等五措并举的工作机制,落实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奖励政策等,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

3、注重强化利益引导,提升为民惠民能力。

认真落实法定奖励优待政策,全面兑现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新农保计生补贴等三项制度,做好新增对象及年审对象的资格确认、信息录入和扶助资金发放工作,确保准确率100%;鼓励各居委会、各单位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大力宣传少生快富家庭致富经验,使评选出的“幸福家庭示范户”真正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优先、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落实“生育关怀行动”,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广泛开展关怀计生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生工作者的“五关怀”活动;建立计划生育节育手术 保险和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提高计生家庭抗风险能力及社会保障水平。

4、注重深化优质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抓好春、秋两季“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认真落实健康检查工作机制,搞好康检和访视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以社区、居委会及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大计生药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药具发放管理水平;把“优生促进工程”引向深入,继续做好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实验室筛查和营养素补充六项工作;把“爱民工程”引向深入,在巩固生殖健康免费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医疗卫生部门的资源,使辖区育龄妇女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妇科病普查治疗服务,切实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8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一、思想重视,把共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作为部队的一项重要工作

XX部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军民共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要求,切实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部队的重要工作之中,将“坚持军民一致、加强军民团结”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思想,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坚持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增强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每年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本部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做到创新和创出特色。

二、联系配合,军地共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XX部队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紧密联系,围绕军民共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建立经常性磋商协调机制,定期互通情况,反馈信息,相互配合,为共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共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促进了军民团结,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常抓不懈,共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活动有声有色

1、大力开展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标语、墙报、展览、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部队官兵与群众学习计划生育“一法三规”,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使部队官兵与群众学法、知法、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还发起“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通过印发宣传品、举办关爱女孩知识竞赛,宣传政策法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倡导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生育文化建设。

2、倡导生育关怀,对育龄妇女和儿童开展以“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实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为主要内容的“五关怀”活动,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育龄群众得到真诚的服务,感受到亲情关怀。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外出务工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与计生贫困家庭女孩开展“一帮一”、“手牵手”结对帮扶活动,让她们感受国家和社会的温暖。

3、通过部队与地方的互相协调,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使这计划生育工作相对薄弱的环节也得到了加强。健康体检工作上,军地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为部队和当地群众做好健康体检工作。

第9篇: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文

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先导,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对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县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比较低,农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存在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一些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比较突出。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具有公认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是投入少、产出高、最为经济和有效的健康事业,是加强我县卫生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的必然选择。

二、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县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优化健康教育环境,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以社区农村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运行机制。县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与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统筹本辖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我县健康教育协会于年月依法成立,是专业致力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团体,健康教育协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健康教育巡讲团,在县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今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机关、医院、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层网络和服务设施。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保证常规经费的投入,以利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扎实持续的开展。卫生部门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卫生经费投入结构中,要保证健康教育经费的优先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而增加。

(二)做好针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卫生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计划,积极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及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加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贯彻执行《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政府要将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当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农村卫生发展规划》。结合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改水、改厕知识和技术,改善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

充分发挥县健康教育协会作用,要发挥巡讲团的优势,近期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领(-年)》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66条)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针对不同人群举办各种健康讲座。至年,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达到70%。

(四)深入开展城镇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城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社区"建设,巩固部级卫生县城成果并有所创新。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卫生进社区活动,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年城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五)开展以公共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城乡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至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2.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整体护理等工作,积极主动的向患者及亲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至年,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80%。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

3.工矿企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年,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4.机关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和促进

要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问题,纳入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视野。普及办公室上班一族职业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的健康素质。

(六)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至年,妇幼健康教育普及率城区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以上。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加强城乡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七)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强控烟能力建设。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类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控烟标志。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到年,90%的中小学校、9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将预防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纳入公众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四、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加强规范管理,组织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和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政府投入与多方筹集相结合的磐安县健康教育基金,做到专款、专户、专用,以此为基础,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参与

各乡镇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支持健康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加强多部门协调,发挥健康教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引导和培育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构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网络,营造有利于健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性环境。

(三)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加强我县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作需要的设备,发挥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卫生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水平。将人员培训纳入单位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