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健康生活管理范文

健康生活管理全文(5篇)

健康生活管理

第1篇:健康生活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活动;心理健康

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学者殷恒婵等指出,体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1]。陶大浪,孙健,魏良忠,等(2011)指出,运动主要通过提高锻炼带来的愉快体验等来减轻抑郁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认知功能衰退,促进心理健康[2]。国外学者P.Chelladura等(2016)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但网络的便利和相关的社会福利是更大的主导因素[3]。Steptoe等研究指出,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焦心理健康水平[4]。

2主要研究价值和内容

2.1研究价值

本研究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丰富体育心理学理论,为加强学校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可行性研究依据。

2.2研究内容

2.2.1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情况

2.2.2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研究思路

3.1调查对象

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4个年级共16个班共8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尽量按年级、性别随机、平均发放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729份,回收率91.1%,信度较高,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3.2测量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武汉大学梁德清等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5]、郑日昌,邓丽芳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具有很高效度[6]。

3.3研究途径

先以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统计,再对影响其结果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和年级)进行控制,采用回归—分层回归的方法探究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贡献率。

4研究结果

4.1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统计

表1结果显示,被试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量均值为29.040±21.584分,在(PARS-3)量表的评定标准中,属于中等锻炼参与;心理健康量表均分为1.798±0.648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分标准中,心理健康总分如果低于2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上是良好的。综合分析729名被试大学生处于中等锻炼参与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4.2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2.1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根据表2可知,在性别方面,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体育活动显著大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量表得分低于女生。表3结果显示,在人口统计学性别因素方面,大学生在体育活动量的各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强度上(t=9.096,P=0.002),时间上(t=9.207,P=0.003),频率上(t=3.253,P=0.008),都具有显著差异。均值显示,男生在强度、时间、频率上得分均高于女生。

4.2.2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根据表4可知,在年级方面,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1.948,P=0.001),且大一至大四得分逐年减少;而心理健康(F=1.277,P=0.064)则不具有显著差异。根据表5可知,大学生体育活动强度(F=2.824,P=0.024)、时间(F=9.609,P=0.001)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而频率(F=0.564,P=0.639)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其中,体育活动的强度、时间上,大一至大四得分逐年减少。

4.3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表6结果表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呈低度负相关(r=-0.281),体育活动量越大,心理健康量表得分越低。

4.4大学生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如表7、8所示,方程1以性别与年级变量作为预测变量,体育活动作为校标变量,分别回归得出R2=0.148、R2=0.056,方程2控制人口统计学中的性别与年级变量,以体育活动作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作为校标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回归得出R2=0.079,两次R2的变化值为0.069和0.023(即6.9%和2.3%)。综上,排除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净贡献率为9.2%(6.9%+2.3%)。

5讨论

5.1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依据本调查选取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本次被试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量属中等运动量,其中小运动量的学生有254人,占34.84%,中等运动量学生有273人,占37.44%,大运动量的学生有202人,占27.71%,基本符合当代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原因,当代大学生除了自身文化课程时间占用较多等客观因素外,主观原因为主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生活水平整体较好,学校设施环境较好,课后娱乐项目较丰富,所以不愿参加体育活动。本调查选取由郑日昌,邓丽芳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结果显示,本次被试大学生心理健康均分为1.798分,根据量表评分标准,本次被试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2.99分)的学生共184人(25.24%),存在中等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占极少数,说明被试大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基本良好,这与国内外的研究基本相同[7]。但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近200人,需要引起重视。综上所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更说明本研究具有开展的实际意义。

5.2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具有显著差异,而心理健康则不具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大学生体育活动量方面,男生强度、时间、频率均高于女生;而在年级差异上,体育活动时间和强度都是大一至大四逐年减少。在大学阶段,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处于上升期,学生对于感性思维较多、易于模仿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同时自身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一般身体素质都发展的较好,也累积了一定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运动技能基础,那些不愿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中,女生占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固定化思维,总认为体育脏、累,从而产生懒惰的心理。以上结果说明未来体育教育工作应该更加重视体育项群分类的引导、体育运动项目的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研究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导致如此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时期,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女生更敏感,更懂事,对压力的感知更深刻,往往想得更多,所以女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更复杂。

5.3大学生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回归分析

本文研究表明:根据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大学生体育活动量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根据进一步的回归方程分析和计算:排除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净贡献率为9.2%。许多研究者在以往的研究中证实了运动对改善个体情绪状态等具有多方面的效果[2]。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时间上和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强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时间和频率要远比强度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普通高校,特别是本次调查所选取的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没有体育生特长生,即在日常生活中,普通非体育特长学生的体质差异不大,所以运动强度范围较集中,区别较大的是运动的频率与持续运动的时间。结果显示,锻炼时间21至30分钟及以上、每周锻炼3至5次及以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显好于11至20分钟及以下、每周锻炼1到2次及以下。,这与国内学者发现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显著减缓心理应激对健康的负面作用相符[8]。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锻炼21至30分钟及以上,每周锻炼3至5次及以上是最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时间和频率。

6结论

本次研究被试大学生处于中等锻炼量,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本次研究被试大学生体育活动量和心理健康在性别差异上非常显著,男生均显著好于女生;大学生体育活动量的年级差异显著;其中体育活动量得分大一至大四逐年减少。本次研究被试大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且呈低度负相关,即体育活动量越大,心理健康得分越低。综上所述,本文能给出的建议是:对频率和持续时间做要求,即每周进行3至5次及以上的锻炼,每次持续21至30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

[7]陶大浪,孙健,魏良忠,等.规则改变对古典式摔跤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20):63-66.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报,1999,11(3):42-47.

[5]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5-6.

[6]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2):102-108.

[7]沈裕泰.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8.

第2篇:健康生活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老年高血压;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2.62±2.1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13±0.62)年;观察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58±2.3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1±0.58)年。同时为同一组护理人员仅进行不同管理方式。患者和护理人员基础性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每天上班之前由护士长进行工作安排,同时进行查房,巡视护理人员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观察组主要为社区管理。首先将护理人员分等级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依据不同等级,侧重点不同。对基层护理人员更为重视技能和知识培训,骨干护理人员主要进行风险控制和系统性知识学习培训,高层护理人员则为管理能力培训。首先为基层护理人员管理。可引导护理人员制作患者管理手册,主要通过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定期检查的方式集中进行宣教,同时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引导患者定期检查,充分了解其血糖、血压、靶器官受损状况,同时监督护理人员为其进行家庭护理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高层护理人员树立创新观念。在管理中对护士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无功即过的思想。转变滋生管理思虑,从重复性工作转变为技术管理,重视患者满意度调查。同时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参与医疗卫生改革实践,重视优质、低耗、高效管理,强化科学技术持续发展。重视技术创新。在护理中可引入先进护理仪器设备,推动医学技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对各种新技术和护理思路,一定要及时实践、分析不足,持续提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引入延续性护理、社区护理的护理思路,添加血糖仪等监测设备。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方式干预下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主要从高血压知识、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合理等评分情况每个方面设计6个问题,每个问题0~5分,得分越高知识掌握度越高。②对比护理人员工作状况,以护理管理部门和患者评价为主,主要从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每个方面30分,得分越高质量越好。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83例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数据,χ2检验患者护理人员基础资料[n(%)],以t检验患者知识掌握度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资料(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患者知识掌握情况

对照组:高血压知识(23.41±2.10)分、健康生活方式(21.41±1.36)分、饮食合理(22.41±2.16)分。观察组:高血压知识(26.14±3.03)分、健康生活方式(27.16±0.34)分、饮食合理(26.34±0.67)分。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等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0、26.567、11.251,P<0.05)。

2.2分析护理人员工作质量

对照组:工作态度(24.15±1.27)分、工作能力(23.27±0.71)分、服务质量(22.17±0.24)分;观察组:工作态度(26.31±0.38)分、工作能力(25.17±0.82)分、服务质量(25.26±0.30)分。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1、11.274、51.739,<0.05)。

3讨论

高血压防治逐步成为重要社会问题,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防治以及管理为降低患者发病率的重要方式。有研究发现,进行社区高血压护理管理之后,患者对疾病认识有极大提升,同时治疗依从性也有显著提升[2-4]。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进行等级管理,提升培训质量。培训之后,护理人员整体护理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均有显著提升[5]。常规管理中多数护理管理人员依靠经验,系统化培训后,整体性管理能力有显著突破。基层护理人员培训中更为重视社区护理知识讲解和体检以及定期进行心理家庭护理。在高层护理人员管理中更为重视管理思维和护理方式的创新,通过树立无功即为过的思路,鞭策护理管理人员提升自身责任心。重视先进护理方式和护理仪器的引进,通过此种方式推动护理工作方向和层次的提升[6-7]。分析该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血压检测等评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由于为护理管理时基层护理人员重视社区工作,因此患者整体知识掌握度有显著提升。分析其他学者研究可知,良好的社区护理对预防疾病也有重要作用[8]。对比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此种管理方式下护理整体认可度和评分均得到提升。综上所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均有显著作用,管理方式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瑞,程荣,王晶心,等.中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5):772-775.

[2]张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89-90.

第3篇:健康生活管理范文

1.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健康教育

工作人员在慢性病防控中的能力,建设举办了3期的市、乡、村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社区健康指导员等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能力,能够对慢性病做好宣传,使更多的人群知晓慢性病,从而做好预防工作。

1.2抓好重点人群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培训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老年大学、学校、医院举办健康讲座、康乐大讲堂、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互动式的知识讲座,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

2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2.1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媒体传播计划。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加大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电视台进行核心信息传播,在城市中心街道设立了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宣传一条街和2期大型户外广告,在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及医疗卫生单位的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慢性病防控知识,扩大了受益群体。

2.2加强宣传技术材料支持

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作为慢性病综合防控技术指导机构,围绕慢性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等重点内容,积极开发大众宣传材料和知识信息模板,为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公众健康核心信息和知识讲座讲义模板,制作发放慢性病防治知识音像光盘。通过大量的宣传增强人们的防控意识。

2.3加强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建设

在全市社区和学校设置多处健康教育阵地、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教育室每天向群众开放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在全市社区和农村放映慢性病公益广告片和慢性病知识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提供多种宣传材料且定期播放宣传视频,将慢性病防控知识传播给就诊群众和社区居民。

2.4加强各种卫生宣传日宣传活动

按照“媒体宣传与阵地宣传相结合、大众传播与主题宣传相互补充”的原则,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每年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肿瘤防治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宣传主题,深入社区、学校、工地、公共场所、集市,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全方位高频度地向社区公众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

3加强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依托

创建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重点开展互动式的慢性病、艾滋病、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传染病、健康素养66条、急救和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并设有自助式的健康自助检测室,引导师生对健康概念的科学认识,培养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各级各类学校均将学校健康教育列入学期教学计划,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案、有课时、有考2.5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培养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市疾控中心发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辖区内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有广场舞、腰鼓队等,增加居民的活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第4篇:健康生活管理范文

关键词:专业;校园文化活动;医学类高职院校;校本文化

一弘扬祖国医学传统文化

张艳芳[2]认为,坚守文化传统的信念是文化自信之本。祖国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即现代所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西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即有“肾病勿食盐”,与现代西医认为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低钠低盐饮食如出一辙;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即发明了灌肠术、人工呼吸和舌下给药等方法;唐代杰出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不仅提出了《大医精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还著有不可与他人共用衣服、毛巾等预防隔离知识;……这些传统医学知识在非中医学院,除以中国医学史形式开设选修课外,能否借鉴“国家宝藏”节目形式,讲述某医术的“前世今生”,让古代医学家穿越时空;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编自演,在学国医学史过程中,培养其人文素养及想象力。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3],从而有助于医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或借鉴“经典咏流传”节目形式,传“经”诵“书”。如此,既丰富了医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学习了祖国医学史,还可为创造校本文化奠定基础,可谓一箭三雕。

二学习多元文化

融合异质文化的态度是自信之基[2]。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也认为,文化指特定群体通过学习获得、共同享有、延续下来的价值观、信念与信仰、规范及生活方式的总称,其对特定群体的思维、决策和行动方式具有指导作用[1]。因此,医学生学习多元文化不仅对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的习得有帮助,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明晰健康生活方式即为现行的健康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构成部分,而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医学生需要结合开设的相关科目补充、拓展知识,或在开设科目之外,学习与健康生活标准有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如结合《生物化学》中维生素、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内容,学习《营养学》;根据维生素特性,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中“三减”的要求,学习烹饪技术,并根据疾病的特点,在设计表演内容中有所改良及变更。如此,医学生还能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中的“X”证书获取奠定基础;运用开设课程及拓展学习内容,结合一些世界/中国卫生类节日,开展主题式校园文化活动。如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20日的中国母乳喂养日、9月10日的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最后周日的世界心脏日、10月8日的全国高血压日、11月4日的糖尿病日等,开展主题式文化活动。以世界卫生日为例,如2017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主题是“关注抑郁症”,即可以结合9月10日的“世界预防自杀日”,及不同专业医学生开设的心理学与专业的交叉学科,如护理专业开设的是《护理心理学》,其中涉及紧密的内容像病人心理干预、病人心理护理等设计情境进行表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发病率约为11%。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而在抑郁症自杀构成中,约有71%的患者为“微笑的抑郁者”;我国抑郁症患者为9000万。护士担负着健康照护者的角色,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乃至幸福指数,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故,胡德英[4]等将护士视为预防患者自杀中的“守门人”。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能拓展开设相关课程的内容,将枯燥的理论学习情境化,甚至还能在尚为医学生期间,即能培养科普意识,训练科普能力;2018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主题是“全民健康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结合2018世界卫生日主题,国家卫生计生委拟定我国宣传主题为“完善全民健康覆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中即提出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强调了“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如结合10月8日的全国高血压日及涉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生活标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的不同专业相关课程,选择某一个小主题,如食盐量与高血压的关系、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与高血压的风险关系、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等,进行情境表演;2019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全民健康覆盖”,中国宣传主题定为“维护人人健康,迈向全面小康”。WHO指出“1美元的健康投资可取得6美元的经济回报。”不难看出,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低、产出高、效益好的投资行为,是节约卫生资源,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如结合“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中的健康骨骼及5月20日的中国母乳喂养日,10月27日世界骨质疏松日等,根据涉及课程,选择恰当的小主题,如母乳钙磷成份与吸收、维生素D-钙磷-佝偻病的伙伴关系、骨质疏松要不要补钙等,通过查阅资料,提升医学生资讯筛选、组织能力;通过情境表演,还能让查阅不同资讯的医学生分享,达到“短频快”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很好培养医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适时融入文化活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利用3~5分钟时间,课上适时引入文化活动,可以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提升“教”与“学”情趣,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如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有些章节即有“故事点睛”的内容,要求在课堂上根据故事角色,由学生即兴表演。

四提升医学生专业-人文素养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点明了人文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因此,人文素养与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共同构成了医学教育的主要内涵。人文素养教育说到底就是文化教育,是一种对生命的解读和反思的教育[5]。结合护理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如护生在学习《护理伦理学》临终关怀时,教师选用了《中国护理管理》公众号2018年7月17日刊登的梅孟雪文章“护士的一个小作为,让患癌父亲在临终前与儿子冰释前嫌”[6]中的故事,采用叙事教学法,让护生感悟护士有温度的护理的重要性,感悟在人生命价值的最后时段——临终,护士如何真正让个体“死如秋叶之静美”,如何达到临终关怀的终极目标,让“逝者善终”“生者善存”。在护生学习《护理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时,列举同案例(故事),引发护生思考:护理工作在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中的重要性。在讲授《护理学导论》相关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时,将此案例穿叉于“人的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但不绝对固定”,“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帮助护士识别照护对象未满足的需要’‘帮助护士更好地领悟和理解照护对象的言行’‘帮助护士识别照护对象需要的轻重缓急’”,形成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水乳交融状态。并鼓励护生,以品管圈为单位,以“叙事”为活动形式,查阅类似故事,开展专业-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内化专业素养,沉淀人文知识,提升护生对自我效能感的认知力,培养了护生文化自信的定力。

五提升医学生思辨力

萌发文化创新的担当是自信之源[2]。经过资讯查阅、组织表演的脚本、将组织内容搬上舞台,这一过程,是医学生创作过程,艺术熏陶过程,专业历练过程,社会责任认知过程。培养医学生担负引领每个个体成长为“健康第一责任”,每个慢病患者成长为“自我慢病的管理者”的能力;促使医学生具备敬畏生命是医者之责的认知。为健康中国建设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不断创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宋思源,罗仕蓉.护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8.

[2]张艳芳.困境与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自塑之路[J].职教论坛,2017(08):40-44.

第5篇:健康生活管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脆弱;农业产业;现实困境;转型路径

一、大理市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发展资源供给不足。大理市地处苍山麓,洱海之滨,拥有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且具有上千年的农业种植历史,农业人口比重也达到了42.5%。但长期以来,农业都不是大理市发展的重心,2019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只有23.1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95%,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3.31%和61.71%。作为著名的生态旅游地区,二三产业发展挤占了太多的农业发展资源与空间,导致农业产业的基础十分薄弱。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农业受制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供给不足,更是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2015年大理市的农业总产值为42.87亿元,但是到2019年全市的农业总产值只有34.76亿元,相比之下绝对值减少了8.11亿元。

(二)政策制度约束明显。受《云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海西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大理市农业发展面临着较强的政策性约束。具体表现:一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上进行建设,而大理市海西大部分农田为基本农田,旅游附属设施建设用地严重受限,对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影响较大,旅游消费附加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影响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二是禁止在洱海海西建设大规模的农用设施大棚,限制了新型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也受到了制约。三是全面禁止洱海流域的库塘渔业养殖,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实施洱海流域内畜禽养殖转移,阻碍了养殖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受到了限制。

(三)生产要素使用受限。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特点。土地、水和肥料是其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2017年大理市开始执行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其中为了修复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开展了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通过严格管理水资源使用,整治无序取水,治理河道生态,恢复湖滨湿地,建设面山绿化生态系统,增强水源涵养保持能力等一系列措施。虽然从根本上改善了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但该行动的执行对农业生产用水也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致使整个洱海流域的农业发展都面临着周期性缺水的问题。此后,相关规定也对农业用肥做出了严格要求与控制,致使农业结构被迫在短期内进行调整。而这种仓促、盲目和无序的调整,最终导致各经营主体以自主发展为主,形成了小而全,散而乱的局面,不利于农业产业的统筹发展。

二、大理市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三张牌”战略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具体内容包括:打造绿色能源牌,做强绿色能源产业,把绿色能源产业打造成云南重要支柱产业;打造“绿色食品牌”,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大力发展从“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到“医学科研、诊疗”,再到“康养、休闲”全产业链的“大健康产业”。而处于云贵高原上洱海平原的大理市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在低纬度、高海拔等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宜人的气候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使大理成为云南省旅游的首选目的地。201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6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6%,实现旅游总收入401.34亿元,增长12.63%。再加之苍山洱海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大理市在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两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为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试点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宽了场域。土地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根基。2015年大理市被列为首批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县市,承担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2016年9月国土资源部要求协同推进三项试点,此后两次延长了试点期限,改革试点进一步全面推开、深度融合,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效的土地制度供给;二是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四是优化全域空间管理体系;五是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六是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土地制度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大理市打破固有思维出台了诸多改革制度与配套措施,这也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独有的制度环境。

(三)生态环境治理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生态环境治理是近年来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除了开展洱海保护“七大行动”以外,还通过开展“三禁四推”,削减洱海流域化肥和农药使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及绿色防控技术,并推广使用黄篮板、杀虫灯、生物药剂等绿色防控措施。大力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建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管控机制。对洱海流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洱海水葫芦、底泥和污泥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有效改善了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此外,还对洱海核心区“三线”范围内的土地用途进行了严格管控,经过综合施策与多年努力,洱海流域实现新增绿色生态种植26.2万亩,并且截污排污工程全部达标排放,基本消除洱海主要入湖河流Ⅴ类以下劣质水体,使2019年全年洱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其中7个月达到Ⅱ类,有效防止了规模化蓝藻水华的爆发。上述措施对洱海水质和全市生态系统改善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大理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在各种困难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大理市农业产业发展如何扬长避短,补短板、寻发展是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不仅如此,大理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还担负着缓解生态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短缺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三重任务。在2020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三张牌”打造为抓手,着力推动产业大发展,坚持以两型三化为核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明确指出要做优、做稳第一产业,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动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以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因此,大理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紧扣“绿色食品”与“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两张牌,在现行约束下进一步挖掘洱海流域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以提供绿色生态农产品和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田园综合体。通过在产业选择、区域规划、价值延伸等方面科学部署,分区、分业构建“健康食+健康玩+健康住”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生产功能与休闲功能有机结合,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食品”与“健康生活目的地”在理论内涵上应为互补关系。这就意味着高端的绿色农产品不仅要面对外地市场,同时还要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作为大众消费市场需求的食物;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礼物。换言之,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类型需要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以食物为主的鲜果蔬菜以外,还需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发展,延伸绿色生态农业的价值链,打造高端的绿色食品品牌。与此同时,还要在“食品”与“目的地”两个方面同时发挥游客的带货作用,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大理市农产品加工业经营主体虽达到了1,229个,但大部分都是以烟草、畜禽、粮油、中药材、林竹木和茶叶加工为主,上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高达80%。但不可置否,这些农产品加工业都无法与大理市的乡村休闲旅游形成良性互动。

四、大理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针对大理市的现实情况,要紧扣“绿色食品”与“健康生活目的地”两张牌,打造以提供绿色生态农产品和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则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农业产业内部而言,进一步提升现有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目前,大理市的农业总产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韧性不足。倘若完全抛弃原有的产业布局将有可能使全市的农业发展陷入周期性停滞。因而在很大基础上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挖掘现有农业产业的内在潜力,努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对于农业产业外部而言,需要借助旅游产业寻求农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旅游业发展为大理市带来了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农业产业并未针对这一部分市场做出合理的布局与调整,因而农业产品与服务所占旅游消费市场的份额极其微薄。

五、大理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1、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型。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而言,大理市的农业生产仍然以细碎化的小规模经营为主,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不高。截至2019年末,全市22.7万亩确权承包土地中,流转的土地面积只有9.26万亩,占比为40.79%,并且集中流转的土地规模从50亩到300亩居多,500亩以上较少。此外,地上作物的种植种类也比较繁多,包括了粮食、烤烟、蓝莓、蔬菜、花卉、水果、苗木、园艺、中药材等,并没有规模较大且具有突出优势的农产品。而要打造以提供绿色生态农产品和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就必须要打破传统农业生产小、散、乱、弱的特点,避免种植的种类过多且分布散乱。2、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大理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84个,家庭农场58个,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共计954个,涉农企业600余家。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发展规模和质量却良莠不齐,州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只有49个,示范家庭农场只有8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43家。并且,多数经营主体仍然是以单一的种养殖业为主,能够提供参与式、体验式农业种植采摘以及餐饮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主体更是凤毛麟角。并且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之间也是以各自为阵为主,并未形成协同效应。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或者由单独发展向协同发展转型。3、推动农副产品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型。大理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加之近年来对洱海的环境保护治理,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至今为止却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大理市绿色生态形象的农副产品或区域公共品牌,导致这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在市场上仍是以低端农副产品为主,缺乏高端的农副产品与日趋成熟的乡村休闲旅游相契合。目前,大理市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51个、绿色食品有54个、有机产品只有5个、地理标志产品只有1个。这与大理市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不匹配,亟须通过打造高端生态农业概念,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本身就是弱势产业,在资源、环境和政策存在明显约束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单从农业产业内部出发谈转型升级的话,其难度可想而知。早在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通过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链多向延伸、产业范围多元扩展、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实现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产业跨界融合和布局优化调整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要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但长期以来,旅游产业都是大理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而在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上,往往都是以第三产业发展为核心,第一产业发展为辅助的融合模式。但是,旅游业持续发展将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进而倒逼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近年来,洱海治理对大理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余波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重新巩固第一产业,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二三产业延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是目前大理市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202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3]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