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健康管理导论范文

健康管理导论全文(5篇)

健康管理导论

第1篇:健康管理导论范文

关键词:安全思想;事故致因理论;生命价值;安全导论

一、引言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燃爆事故、坍塌事故、管道燃烧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等事件频发[1]。例如,据博燃网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389起燃气爆炸事故,共造成500余人受伤,58人死亡,而居民用户燃气爆炸事故占64%。近期发生的火灾事故也令人深思。例如,2017年6月22日凌晨5点左右,浙江杭州蓝色钱江小区发生纵火案,造成朱某某及其3名子女吸入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无效死亡。此次火灾蔓延面积只占全家面积的1/6,关上任何一道门都可以把浓烟挡在门外等待救援。然而烟气进入最后的房间,导致受害人烟气中毒,缺乏逃生常识导致这种“小火亡人”的现象值得我们警醒。

二、安全导论理论基础

根据傅贵教授提出的安全“2—4”模型[2-3],事故是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上的指导、运行、习惯性和一次性四个阶段行为发展的结果,如图1所示。事故致因模型和事故原因分析方法[4-5]表达了个人心理—个人行为—组织行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也表达了事故引发人和引发事故的过程中,其行为与组织内、外的影响行为间的路径关系。如果将图1的事故变成安全业绩、将损失改为收益,将不安全方面改为安全方面,则事故致因图就变成了事故预防图,可以看到事故与事故预防的原理。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以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将为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将是应对我国依然严峻的公共安全局面和复杂安全生产问题的需要。《安全导论》课程内容包含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原理、安全管理、压力容器安全、消防安全、电气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基本内容,通过《安全导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非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对安全原理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能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对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知道怎么应急处理,在达到减小事故灾害损失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安全。因此,为高校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学习《安全导论》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6]。

三、教学实践和效果分析

在学习《安全导论》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安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核心是掌握事故致因理论,会结合实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所贯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安全学科是以事故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事故为目的”,学生学到的“硬本事”是帮助社会各类组织、自己及自己的周边的人预防事故,享受健康人生、体面工作。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决定了安全学科是个综合学科,同时,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广。通过在学校2015级地质工程专业开设《安全导论》的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学生对于新近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比较感兴趣。因此,每个章节授课之前,在网上搜罗最近发生的事故案例调查报告和相关的音像视频作为课堂教学资料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到第五章的《压力容器安全》时,播放了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爆炸着火事故调查视频;在讲到第六章的《消防安全》时,搜集了刚刚发生的伦敦高层公寓大火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结合事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了火灾发生时候的火灾烟气流动特征和火灾发生时怎么进行逃生,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注意力较集中。根据学期结束的考试成绩来看,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讲解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校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学习《安全导论》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安全思想的建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对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知道怎么应急处理显得非常有必要;将事故致因理论结合事故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网站事故查调查处理[EB/OL].

[2]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21-27.

[3]傅贵,殷文韬,董继业等.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3,(38)7:1123-1129.

[4]Heinrich,H.W.IndustrialAccidentPrevention[M].McGraw-Hill,1979.

[5]刘国愈,雷玲.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20(1):138-142.

第2篇:健康管理导论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1教学对象

绍兴文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74班(卓越医师),学生数33人。基础医学导论6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3.5学分,第一学期继系统解剖学课程之后开设。选用俞小瑞主编《基础医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担任。

2基于学习通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通APP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交互式信息平台,教师利用该平台,可以创建教学空间并且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管理。师生通过学习通APP,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线浏览海量的学习资源,并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互动全流程的数据记录、分析、应用,可以实时查看某一活动的详细参与情况,有助于教师进行数据统计并做及时调整。以“血液”为例。课前-知识传递:①线上浏览血细胞微视频(学长制作)和血涂片制作方法;②团队以某个血细胞为知识点制作微视频,血细胞必须源自于团队成员制作的血涂片,按规定时间上传至学习通分组任务中,团队之间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互评,教师评价、反馈,团队进行修改完善;③结合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初步讨论,提出问题。课中-知识内化:①开放实验,自制血涂片,观察与绘图;②课堂前测,学生通过学习通APP以“闭卷”方式,独立完成血液在线测试,测试时间10min,以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成效。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情况选择错题率较高的试题,围绕知识点重点解析;③看图说话,以学习团队为单位,随机抽取团队成员,结合图片进行表述,本团队成员补充。教师进行点评后,其他团队成员根据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分;④化验单分析-问题讨论,各学习团队针对化验单进行讨论,结合理论知识对化验单结果进行分析、质疑、讨论、解答;⑤教师点评总结。课后-知识巩固:①单元测试;②主题讨论;③拓展阅读。课程结束,设计整合课程基础医学导论和翻转课堂教学调查问卷,采用盲法检测即时效果。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和课改日记。发出问卷33份,收回问卷33份。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

3.1整合课程基础医学导论符合学习认知规律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多所医学院展开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缩减基础课程相互间重复部分,融合交叉部分,从而形成新型课程整合体系。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经验,结合我校临床医学的实际情况,参考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我校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以结构-功能-环境-临床为主线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新体系,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选择、优化和重组,形成生命基础模块,环境与健康模块,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模块[1],淡化了学科界限,促进了基础医学之间的关联。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首先从基础医学导论拉开序幕。基础医学导论是一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整合课程,由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总论和概述有机整合组成,是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纵横汇总,知识体系复杂,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基础入门课程[1]。该整合课程依据“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的认知规律,使医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基础医学导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疾病的原理与措施有初步地理解,对人体生物学的知识有指导性地认识,为后续整合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经过一学期整合课程基础医学导论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5.76%的学生对整合课程基础医学导论内容的整合表示赞同,93.94%的学生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表示满意;100%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基础医学导论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81.82%)。通过基础医学导论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75.76%)和自主学习能力(90.91%),81.82%学生希望继续推广整合课程。有的学生写道:“整合的优势,结合临床案例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基础医学导论为我未来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基础知识与临床的结合也提高了我对临床的兴趣,希望该课程可以得到推广。”学生感受最深的是拓宽了自己学习的思路,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了学习方式。

3.2信息技术与整合课程深度融合,提升了教学效率

课程整合不能片面地采取以删减教学内容来实现整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当今,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已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学习通APP具有通知、签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评分、测试、问卷、分组任务、直播等基本功能,也有弹幕互动、手机投屏实现内容展示分享等特色功能。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快速生成学习资源并发送给学生共享,替代传统教学的发送纸质资料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形式的转换加强知识的共享与传递。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向学生发送微视频、课件、学习资料、习题等,学生通过APP快速地获取资料,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强化学习效果。通过设置在线提问、选人、抢答、弹幕等即时交互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方便进行即时交互,强化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注度。师生通过学习通APP实施翻转课堂学习专业课程,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达到了深度融合,教学更智能,课堂更有趣,师生交互更便捷[4]。实践表明,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师生互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让师生切身体会到“互联网+教育”的先进性和创造性,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88%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翻转课堂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90.91%),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93.94%),翻转课堂学习效率高(72.73%),学习效果好(81.82%)。有的学生在课改日记中写道“这次血液的课改让我收获很多,老师让我们自己去做血涂片,一步步地指导我们。当我们做好了自己的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那种欣喜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对自己制作的标片感到满足,对血液的微观世界也越发好奇。虽然找白细胞的过程很艰辛,但是在绘图血细胞的历程,我们分享每一个细胞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效率。”本研究表明,基于学习通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在线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适时地动态反馈是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催化剂

课程考核评价由形成性评价(50%)和终结性评价(50%)组成。形成性评价由线上成绩(40%)、翻转课堂(40%)、实验成绩(20%)组成;线上成绩包括观看微视频(20%)、讨论(15%)、单元测试(50%)、访问数(10%)、课程互动(5%);翻转课堂包括微课制作(20%)、课前测试(10%)、看图说话(50%)、案例分析(10%)、课改日记(10%);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50%)和实验考核(50%)。终结性评价为期末试卷考试,包括客观题、主观题、案例分析题。为评价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笔者用SPSS19.0对整合课程《基础医学导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有显著正相关(R=0.6214),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说明形成性评价对期末成绩有非常大的解释力度[5]。实践表明,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可以随时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记录,根据学习者特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师作业或测试,通过教师端可以实现数据的获取、统计与分析,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调整,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设计[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5):357-361.

第3篇:健康管理导论范文

2016年我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全院本、专科专业中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对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促进老龄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老龄产业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

2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原则

为构建“老龄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不断寻找与老龄产业相关的教育内容,实现老龄化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无缝衔接。构建“老龄产业+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体系,不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必须突出专业特点、专业优势、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衍生的老龄产业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创业课程开发。

3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我院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入专业教育元素,如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设计专业认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内容,探索专业教育案例、专业课程教师与创业课程教师组建课程团队,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师资的融合。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以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推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1《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模块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教学设计模块中的自我认知、老龄化社会职业认知、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等专题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创业、就业的衔接,目的是培养学生基于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基础上,实现基于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3.2“创新创业+专业+企业”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老龄产业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进行课程的融合,还应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融合。学院多次派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外出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参观考察专业就业、创业环境;专业课教师与创新创业教师合力打造创业课程,为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外部环境,并结合老龄化社会环境撰写创业计划书,聘请管理学教师讲授《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专题》。特聘市老龄委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工作人员为主讲嘉宾,介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衍生的老龄产业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创业的环境及对创业者能力的要求情况。引进和聘任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导师,充分发挥创业导师的实践经验优势。3.3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策略。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本课程采用小组学习形式。8-10人为一小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末作业完成均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如每堂课设置“课堂十分钟”环节,由教师提前一周或两周将任务布置给相应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接到学习任务后共同讨论,相互合作完成作业。课堂上随机抽取小组中一名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讲述,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讲述。此外结合授课内容,选取大量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学习,认识现象与规律,培养创业与就业能力。3.4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注重形成性评价考核,学习小组的课堂讨论、“课堂十分钟”作业阐述、期末创业计划书撰写与阐述均采用教师、学生即时评价的形式,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与反馈,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便于学习方式、方法的改进。

4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老龄产业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老龄化社会创业环境认知联系起来,避免出现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社会需求孤立、自成一体、相互冲突,为学生基于专业与老龄化社会环境的创业与就业打下基础;期末作业设计为《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展示,提倡撰写基于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创业项目计划书,进一步将老龄化社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课上、课下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调查,老龄产业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了解的老龄化社会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熟悉了老龄化社会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和创业政策环境,同时也培养、提高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丰富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振宇,章德林.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南昌高专学报,2006(5):60-66.

第4篇:健康管理导论范文

[关键词]临床药学;课程体系;框架分析

1引言

临床药师的工作范围已由医院扩展到整个卫生健康系统,直接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用药决策,提供药品和用药知识,观察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从而加强用药的合理性[1-2]。广东药科大学为培养具有广阔自然科学基础、深厚人文底蕴、扎实药学知识和技能、强烈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临床药师、临床药学综合技术管理人才。2015年创办了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2018年成立了临床药学院(整合药学院、整合药学研究院)。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懂医精药”的高水平临床药学专门人才。涵盖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类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及药事管理等。同时也会开展较多实验课,包括化学类与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基础技能等方面。毕业生主要面向大中型医院、社会药房、医药院校、医药科学研究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事管理等单位就业,从事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包括临床药学服务与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控、临床药物治疗评价、药学信息与咨询等工作。本专业最对口的职业是临床药师,临床药师主要工作是开展药学查房、药师门诊、药学会诊等多项药学服务,同时开展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基因多态性、体内药物浓度监测等项目。广东药科大学临床药学院与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实行院系一体化管理的创新运行机制。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内首批“卫生部临床药师制试点医疗机构”和“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有良好的医师资源。广东药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是应用药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临床医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临床药学和药事管理学等学科的融合,打通医学与药学、中药与西药、实验与临床、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壁垒,实行学、研、产、医、药一体化的药学人才教育和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2课程分析

根据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同时结合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从传统的单一提供“药学产品”向与提供“药学服务”并行的双模式转化[3]。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能力和素质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开发的流程,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基础和大学就业指导等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以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就业面向岗位群所需共性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实验(含仪器分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19门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素养和专业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岗位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参考用人单位需求,开设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理学实验、临床药理学、药事管理、临床药物治疗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物动力学9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学分为计量方法,临床药学专业课程类型的柱状图和饼状图如下图1所示。以从中看到理论课程开设的数量最多,理论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要求的大部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及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9门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柱状图如下所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9门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数基本均衡。各门核心课程的课内实践课时数和课堂教学课时数基本相当,相对于国内其他同类高校有更多的课程实践,让学生不只是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有着很好的动手能力,便于今后的工作开展,因而我校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各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执业药师考试科目分析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负责执业药师考试工作。药学类的考试科目: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专业知识(一)含药剂学、药物化学、药效学、药物分析、药学专业知识(二)含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及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基于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与系统性[4]。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如下: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管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剂学:药剂学;药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药效学:临床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实验(含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实验和体内药物分析;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院药学,社区药学服务和治疗药物检测导论。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覆盖《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全部考核内容。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既具有实践能力,又有法律知识,能够严格依法执行业务。充分发挥执业药师在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维护人民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实现药师制度与国际接轨[5]。《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中规定,获得执业药师证必需通过考试大纲中全部内容考核,考试大纲考核内容如表1示。考试大纲中具体考核内容与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理论部分如表1所示。

4结论

通过对上述专业课的学习,旨在为学生构建锻炼专业通用能力的平台,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其中,除药理学实验课程外,其它均为专业核心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紧跟现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开设了一系列选修课程,如:临床药学案例分析、临床药学导论、社区药学服务、治疗药物监测导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学进展、临床药学英语、医院药学等与岗位对接的专门化方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珠,李大魁,叶敏.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17.

[2]七年制临床药学专业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药学教育,2006,22(4):14-17.

[3]孙玉琦,郭斌,刘俊鹏,等.适应医学院教育背景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4):441-4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10-08.

第5篇:健康管理导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一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

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逐渐加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主要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破坏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方面。这就要求各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维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生态系统功能,保证可持续发展。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水利部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形态,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索取于自然并无害化废弃于自然,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而环境生态学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结合专业和社会需求,合理筛选教学内容

环境生态学是以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两学科为主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应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选择一本难度深度适中、教学案例丰富、技术先进实用的教材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在进行环境生态学课程讲授时,选用的是由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较为详尽,在知识结构体系上能反映学科发展的特点,便于突出环境生态学中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比较适合环境科学类各专业的使用。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生态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是现代生态学的标志。[2]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以“生态系统”为关键词,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让学术充分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的结构组成,进而阐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服务功能,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以及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之家的关联性,再结合当今的环境问题和具体的工程案例,讲授如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和合理地进行生态系统管理和规划。而对于那些与其他基础课程相似或重叠的内容应当弱化,如环境污染物与毒物的概念、毒性作用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在环境工程这门课程上已有阐述;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等在环境监测上也已详细描述。[3]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本专业特色,把水生态系统的内容耦合进来,讲授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分析水环境中常见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解析水环境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在《环境生态学导论》中,讲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内容。群落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在预测(水)生态系统功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多变,包括鱼类、浮游生物、藻类、微生物以及底栖生物,这些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对于准确评估和预测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至关重要。而群落或物种多样性的测定主要有三个空间尺度的多样性指数:alpha(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每个空间尺度的环境不同测定的数据也不相同。其中,α多样性(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的计算分析相对简单,便于学生掌握,建议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相关介绍,把α多样性中常用的度量指标加以解析,并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指数的计算,为将来深入学习生态学理论打下基础。α多样性一般指生境内物种的多样性程度,即不侧重于比较,而只是评估生境内的多样性程度。群落生态学中研究生物多样性,通过单样品的多样性分析(α多样性)可以反映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包括一系列统计学分析指数估计环境群落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α多样性常用的指数包括Ace丰富度估计量(theACEestimator)、Chao1丰富度估计量(Chao1richnessestimator)、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diversityindex)、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diversityindex)、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其中,Ace丰富度估计量和Chao1丰富度估计量常用来计算群落物种的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则是计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常用指数。Ace丰富度估计量和Chao1丰富度估计量的值越大,表示群落物种丰富度越高。香农-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中包含两个因素:①种类数目,即丰富度;②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平均性(equitability)或均匀性(evenness)。种类数目多,可增加多样性;同样,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也会使多样性提高。辛普森指数越大,表示多样性越低。辛普森指数多样性指数中稀有物种所起的作用较小,而普遍物种所起的作用较大。这种方法估计出的群落物种多样性需要较多的样本。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是α-diversity的标量。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与学两环节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4]首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并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充分理解基础理论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5]例如,讲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时,及时向学生发问,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并解析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关键组分。在讲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时,从实际生活中举例说明人为干扰的可能形式,并描述人为干扰会对生态系统带着哪些负面影响。此外,积极推进交互式教学的应用,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和时事新闻,了解自己家乡出现的生态问题,并与教师相互讨论可能的治理措施。例如,最近几年较为严重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家住临海的学生应该有切身体会。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造成了沿海滩涂和近海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塑料堆积和污染等问题,水体中的生物大量摄食塑料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正常代谢,造成了该区域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问题。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其运用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分析,搞清楚生态问题的来源和现状,通过与教师交流沟通后,给出自己的理解。另外,双语教学也是一种值得推进的教学方式,其可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增强学生对生态学的全面认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邀请了生态学专业的留学生与教师共同上课,在给学生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相关的英文专业词汇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视角向学生传达了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增进了学生间的联系和沟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设课外实践活动,增加创新训练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践环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极其重要。[6]在学生对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把学习到的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7]例如,在《环境生态学导论》中,讲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含义及计算过程,了解并掌握生物多样性(如α多样性)的测定和计算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相关内容讲授后,我们组成学生开展了野外实地考察,监测分析了玄武湖水体沉积物中的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和牛首山中不同植被群落的多样性,利用所学的α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评估了底栖生物和植被群落在对应区域内的物种分布特征,同时尝试分析了其中的环境影响因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实施了实验方案的制定、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结果的解析,把生态学导论中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了实践当中。整个实践过程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增加学生的创新训练的参与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以创新训练项目的形式,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如(水)生态系统的问题解析和修复措施类的项目。在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把问题总结归类,分析问题的来源,解析问题的控制对策,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可显著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