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教育机构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教育机构培训方案

第1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影响因素;机制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243-02

面对众多的档案需要被管理的现状,我们可以预见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必要性却要求我们能够尽快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它的发展。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随着档案数量的与日俱增,它的良好的较快的发展已经不容忽视。

一、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概况

(一)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含义

档案教育培训是指由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实施的,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一种专业培养和训练。

(二)档案教育培训的历史回顾

20世纪40年代,档案教育培训在国外兴起,1951年,法国巴黎成立了正式的国际档案讲习班。过去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中,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没有很好的处理,往往是偏重一方,轻视一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教育培训,这样的缺点也正在逐步改善之中。

二、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解析

通过近些年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中有近85%的人员在学校时所学的专业并不是档案专业,非专业出身的占据档案管理人员的8成以上,这代表着在档案管理中,一大部分的人在最开始的准入门槛中是不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知识的。这就要求在档案的管理中,进行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并且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档案的采集、维护、整理都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这也使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更加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程度,适应日益变化的档案管理的理念和解决档案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在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也会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作用非常大。

(二)可行性分析

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技术不是最顶尖的水平,但是多年的档案管理也让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教育培训经验。此外,我国也具有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物质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档案管理设施基本完善,具有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条件。国家对档案管理也愈加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种种条件之下,我国的全员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有着很好的可执行条件。

三、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发展缓慢原因探究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档案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在职学历教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档案培训方式由在职学历教育向着非学历教育转变。所以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档案教育培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观念上还是非常欠缺。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认为这样的培训对管理的结果影响不大。管理机构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也非常低,随着档案培训向非学历教育转变,档案管理人员摆脱了学历的限制,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接受档案培训时缺少自觉性和自主性。

(二)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体制不够健全

在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虽然成立了很多培训教育的机构,但是作用并不大。首先,成立的很多培训教育机构缺乏资金的支持,缺少机构正常运行的资金;其次,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成立了,但是却没有强制性,这就显得机构的可有可无,档案管理人员不需要必须参与培训,也可以继续工作,缺少了强制性,也就缺少存在的作用;最后,建立的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明确的规划与培训目标,这对于在职教育培训的帮助不大,使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愿意参加此类培训。基于以上几点可以总结出,档案培训机构的体质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的发展。

(三)教学组织管理不足

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上可以分为两点,一点是教材方面,另一点是师资方面。在教材方面,我国现在在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教材选择上,大多数的省市都没有采用统一的教材,没有规范的统一的教材,这就导致在教学中会产生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系统的传授档案管理的知识。在师资力量方面,没有职业的兼职教师资格培训的工作,而国内一般都是兼职教师进行档案管理培训,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培训的教学质量。许多的培训都只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式的档案管理培训。

(四)社会消极因素影响

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不应以赚钱为目的,但是许多的档案培训主管部门却把这种培训当做是增加自己利益的手段,打着培训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中饱私囊。另有一些培训机构使用胡乱编制的教材进行教学,或是聘用一些能力水平不足的教师进行教学,这都造成了培训质量不高的结果。而且这些不良的现象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即使是有相对优秀的培训机构也会被这种不良现象所掩盖,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五)档案从业人员责任感不足

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长时间不与外界交流的工作。没有与外界产生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就无法获得最新的消息和资料,不掌握外界的情况,易产生自我封闭,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每天只是盲目的机械的工作,没有创新性也不讲求效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对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机制建立

(一)提高重要性认识

建立健全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机构,从根本上就要让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档案教育培训不是单一的培训,这种培训是多样的。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再到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给档案管理人员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二)健全培训保障机制

健全培训保障机制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在《档案法》中添加关于档案培训的法律条文,明确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设立财政专项预算,让档案管理在职教育培训减少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尽量使用财政预算的款项进项财政支出;最后,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设立培训机构,并且各培训机构应该有有效的运行机制,能够有层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工作。

(三)完善教学体系

想要建立有效的全员档案在职教育的强效机制,在档案培训中就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在教材使用方面,使用优秀的教材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国家档案局的专家编写材进行使用。在师资队伍方面,国家档案局可以设定档案培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构,让教师持证上岗,保证自身的教学水平;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在聘请教师时也要聘请有教学能力,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不能为了金钱上的便宜而忽视了受档案教育培训人员的利益。

(四)形成档案从业人员的学习内驱机制

1.抓好职业岗位责任培训

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大讨论,让档案管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领导应宣传档案工作具有的自豪感。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以辛勤劳动为荣的思想,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明白,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是非常光荣的。从内部建立档案部门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赶超精神,用档案事业凝聚人心,领导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档案部门建设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组织。

2.档案专门人才评选

档案管理的人员数量众多,不可能优秀的人就都可以被领导赏识,所以可以建立档案专门人才的评选,可以是毛遂自荐也可以是领导推荐,用公平的手段评选出档案管理的优秀人才。此外,档案管理依旧属于技术性的工作,也可以使用评职称的方式对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对于选的人员可以进行免费的技术深造,这样从内部进行吸引,对于建立良好的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利的。

(五)构建档案从业人员的学习引导机制

1.推行职业资格认证

推行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是档案行业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档案管理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资格认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准入的资格,另一种是职业岗位准入的资格。通过这两种准入的管理,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最初就可以被筛选出来,从而减少了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压力。国家档案局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彻底的探究,确立一个最低的档案管理准入门槛,找到统一的标准,并可将这种标准纳入档案的立法范畴,做好法律保障。此外,可在国家档案馆或者各级行政机关实行岗位从业资格认证,查看其运行缺点和可行性,最后再向社会推广。

2.考核奖励制度

建立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机制,就要做好考核和奖励,将单位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相挂钩,考核通过的应当适当给予奖励,不通过的人员也要制定相应的惩罚,但是不可过于严厉,以免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用这两种手段让档案管理人员从外部感到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学。

五、结语

我国的档案管理,到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将来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在这段路中我们还是要继续探索,找到档案管理更加高效的方法,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档案管理所要走的必经之路,也是缓解我国档案管理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发现培训问题,构建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有效机制,不断探索我国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振荣.基于全员化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机制与体制的构建[J].档案学研究,2011(04):71-74.

第2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监管

(一)加强对安全技能培训机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技考点从业条件的核查工作,重点核查机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场地设施、专兼职教师资质、档案管理以及培训班管理等情况。二是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培训班日常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通过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重点检查培训班日程计划安排与现场是否一致,授课时间、地点是否随意变更,培训人员考勤签到情况,授课专兼职教师情况,培训内容与大纲的符合性等。随机抽查学员档案管理情况,是否做到一期一档,档案内容要素是否齐全,电子档案及纸质档案是否同时备份,是否与培训学员或单位签订服务协议等,确保安全技能培训落到实处。截止8月底,市富民技校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新训人员397人,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复训人员200人。

(二)加强对安全技能考点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考试工作流程监管,强化工作,督促富民技校加强考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完善考试场地建设,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考试人员身份识别,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杜绝人员替代考试。二是强化考试过程监管。督促考务人员严格按照考试纪律要求,严格实操考试标准,注重考试全过程监督,并填写好监考场记录。三是加强考务人员管理。对于考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收受好处,为考试对象提供帮助或便利,一经查实,一律严格从重予以处理。截止8月底,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新训人员397人,考试合格人数271人,新训合格率达到70%左右,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复训人员200人,考试合格人数160人,合格率达到80%。

(三)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一是检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计划制定情况,重点针对工作制度、培训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培训资料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检查企业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督查企业对主要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学校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完成情况,督促企业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归档工作。三是检查特殊时段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针对离岗重上、新转岗、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需进行岗前培训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

二、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微小企业不够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制定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方案,培训内容有待继续完善,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更须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二)部分从业人员参与安全培训的积极性不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道或不想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三)部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档案资料未及时归档,安全培训资料散乱、遗失现象时有发生。

(四)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经常性学习交流不够教,培训教研活动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对培训机构及考点的监管。督促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教师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安全培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严格做到持证上岗,规范培训教学;严格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严格培训收费管理,向学员、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学员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督促考点承办学习,进一步加强考点建设和管理,加强考务人员廉洁自律教育,严格考试纪律,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

(二)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以执法促改进,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安生生产的基础,对不同的岗位采取因人、因工种施教的方法,做到培训内容符合岗位需求、培训工作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的学习需求,保证培训质量。

(三)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文化三下乡、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安全生产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促进人民群众转变思想认识,认清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第3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我国自2010年启动“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以来,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央财政于2010年专项拨款5亿元支持启动“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标志着部级教师培训政策的重点转向农村。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全市拥有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12 242所,专任教师23万多人,其中县镇及以下地区专任教师20.16万人,84.82%的教师集中在农村地区。[1]城乡教师队伍差异明显、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欠缺、动力不足、效果不佳成为影响和制约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2]

由于以往农村教师培训尚未脱离“城市本位”色彩,教师培训研究是外发式的,未能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的内在需要,且往往把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培训需求放在一起讨论,培训方案和农村教师实际需求出现偏离,培训实效性不强。鉴于此,本文从培训需求的角度对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正如朱旭东教授所说,任何一个培训项目都将以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在需求认证基础上的培训目标才是科学的,培训效果才是可预期的。[3]因此,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对于提高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质量以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以重庆师范大学承担“重庆市市级农村小学教师专项培训”和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契机,我们在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选取农村小学教师为被试对象,编制了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来自重庆市40个区县的农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8份,回收308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7.4%。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辅以访谈法对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揭示了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对专业发展培训的需求,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建议。本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运算,有效被试教师的特征见表1。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

从本次调查的300名农村小学教师总体情况看,特别是在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体现了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某些特征。

(1)性别比例方面,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以女性居多。抽样调查的300名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女教师182名,占总数的60.7%;男性教师118名,占调查总数的39.3%。女性教师高出男性教师比例21个百分点。

(2)年龄结构年轻化且中级职称教师占主体。参加调查的300名教师中,86.7%为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占35.3%。由于年轻教师居多,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中以中级职称为主,占58.7%。

(3)拥有专科以上学历已经成为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的主要学历构成。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教师的最后学历依次为中师(中专)占8.7%,大专占59%,本科或者同等学力占32.3%,硕士学位获得者尚未发现。可见,拥有专科以上学历已经成为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的主要学历构成。

2. 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

(1)教师参加培训现状

第一,从参加培训的动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占主导地位。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53.9%的农村小学教师对培训学习在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表示认同;24.7%的教师认为更新教育理念,拓展专业知识仍是小学教师的迫切需要,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更愿意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因无疑成为我们做好培训工作的有力保证。另外,仍有部分教师参加培训主要是服从学校安排和评优晋职需要,各占9.8%和11.6%。总之,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因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还有待于正确引导。

第二,教师培训次数不足且培训机会存在不均等现象。调查发现,18.7%的教师参加的是校级培训,65.8%的教师参加过区县组织的培训,而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的教师仅占15.5%,其中参加3次以上市级培训的教师占7%,参加1~2次的占26.5%,另有66.5%的教师从没参加过类似的培训。而且培训机会也存在不均等现象,如有的学校接到上级培训任务后,由校长选派教师参加,如果某位教师承担教学工作较多,校长就会临时让别的教师替补,至于培训机会落到谁的头上存在随意性。究其原因,固然和某些学校领导在观念上缺乏对教师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有关,但仍然可以看出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特别是省级以上的培训次数严重不足,培训机会不均等,且随意性较大。

第三,培训方案制订前缺乏培训需求调查。由于教育体制长期带有浓烈的行政色彩,培训计划的制订往往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权组织和规划,再由各培训院校制订各学科培训方案,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实施,中小学校和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培训方案的讨论,教师因而被动参与培训。访谈中,问及是否进行过培训需求调查时,80%以上的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需求调查。显然,没有充分考虑特定对象需求的培训方案,容易导致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简单陈旧,最终影响培训的质量。

第四,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互动交流。在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排序前两位,分别占52.7%和42.7%(详见表2)。培训内容要么“城市化”,要么“前沿化”,远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培训方式上,系统讲授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授课方式,且专家理论讲座设置较多,教师参与性不够。研讨交流、案例分析和观摩考察的比例明显不足,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学员与培训者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第五,培训缺乏跟踪指导与管理。教师培训中的“如火如荼”往往和培训后的“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这显然有悖于国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的初衷。调查发现,教师参加培训后与培训机构、导师之间的联系较少甚至没有,在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排列第三(占40%,见表2),只有不到10%的教师和导师保持着一定联系。显然,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频度远远不够,这对培训的后续实效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无法实现预期的社会价值。

(2)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农村教师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城市教师相比较弱,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往往围绕平时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困难和问题展开。如表3所示,教学方法和技能(占62%)、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拓展(占54.7%)、现代教育教学理念(50.7%)等需求排序前三位,这表明农村教师渴望获得所教学科知识和理念的更新,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态,迫切需要掌握相应的学科教学方法与技能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对通识知识的需求比例排名第七(占26%),这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对通识知识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比较注重操作层面的知识,对方法的需求比较高。实际上,对综合素质的高要求恰恰需要小学教师不断更新其通识知识,这也是由小学教师教育的独特内涵所决定的。

(3)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从表4可见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在培训形式方面的意向,由于教学观摩(74.3%)、案例分析(56.7%)和研讨交流(47.3%)具有高参与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学形式,而传统系统讲授只占到10.7%。调查发现,培训中讲座内容容易和教学实践相脱节,因此小学教师更希望将专题讲座与观摩课、示范课充分结合起来,即按照听课、观课(一线教师的示范观摩课)评课、议课(就示范课进行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思课、醒课(专家就观摩课与案例教学做专题讲座)这样的顺序实施,从而实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融合与互动。同时,小学教师更希望培训内容的设置应配之以相应的培训方式,若培训内容针对教学设计,培训方式应侧重于案例教学和观摩考察;若培训内容针对课标解读和教材分析,培训方式应侧重于专家讲座和研讨交流。可见,小学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且越来越注重参与性。另外,教师个人反思能力在提炼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还有待加强(该需求只占15.3%)。

(4)对培训保障条件的需求

如果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内容是教师培训得以实施的内在因素,那么师资状况、时间安排、管理方法以及培训经费等一系列因素则是教师培训顺利进行的保障条件。因此,培训方案的出台必须考虑教师对诸多培训保障条件的需求。从表5可见,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最期望的培训师资是一线中小学教师,其次是高校教育教学专家,反映出农村教师对现场观摩一线优秀教师上课并与其进行课后交流的培训方式是相适应的。培训管理方面,89.3%的教师选择学分制管理,希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课程,实现培训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培训时间方面,有近一半的教师选择视具体情况安排,20.7%的教师选择在工作日集中参加培训,并希望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工学矛盾。

四、启示与建议

要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必须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构建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建立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1.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管理

农村教师培训是国家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重中之重,在制度建设层面,农村教师培训和国家整体教师培训存在高度一致性。因此,必须把农村教师培训放在整个教师培训制度的大环境下加以规划,具体要求有:一要规范教师培训证书制度和培训档案管理,做到事前有需求调查、过程有反馈、结束有评估、事后有跟踪服务,关注教师的成长过程;二要建立教师培训学分制度,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的必备条件,探索建立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教育学分互认机制;三要制定培训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充分保证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四要实行农村教师培训项目的招投标机制,通过招投标,竞争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项目;五要强化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监管机制,建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培训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

2. 以农村教师培训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培训方案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是确定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就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来说,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有其自身特点与特殊需求。事实上培训方案往往具有“城市化”色彩,农村教师常被放置于和城市教师同样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素养上,无论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都鲜有差别,这样的培训无疑很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在制订培训方案之前要做好对特定对象的培训需求研究,将城乡差异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小学教师教育的特性纳入规划范畴,从农村小学教师内在学习需求出发,科学制订培训方案,打造适合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内容和特色培训模式。

3.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培训能力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师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核心。要将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对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如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或“重庆市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聘请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小学教师培训特点的学科专家为特聘教授,发挥专家引领作用;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为教学骨干,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区县内征集参训学员作为流动代表参与培训方案修订,发挥协调辅助作用,实现优质教师教育人力资源互联共享。同时,还要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培训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培训者队伍,切实提高教师培训能力。

4. 加快现代培训网络建设,创建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匮乏,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制约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访谈发现,一些乡镇中心学校配备了网络服务系统,有的学校还和市区级教研网搭建了共享平台,但在乡镇以下的小学“村小”,教学设备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教育资源的共享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特别在培训机会和时间上向村小教师倾斜;其次要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如重庆市开展的“百校牵手”活动在探索校本教研、校本科研的一体化培训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最后要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发挥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的合力。目前,重庆市教委设有“重庆市教师研修网”,在此基础上可组建“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研修网”,形成市级教师培训基地、县级培训机构、乡镇片区研修基地、农村学校四级教师培训网络,构建层次化、多元化的教师培训体系。

注释: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教育规划“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培计划”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2010-GP-0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航宇,谭凯鸣.重庆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多措施促城乡师资均衡[N].中国教育报,2009-03-03.

[2]苏婷.重庆“国培计划”重在雪中送炭[N].中国教育报, 2011-02-13.

第4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教育培训;调查;档案人员

一、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培训情况,笔者于2017年6月至8月间,依托省、市档案局,对广东省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档案馆(室)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个人信息,包括专业、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二是调查对象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情况及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整理,最终数据基本完整齐全、回答属实的有118份问卷,视为有效问卷。从调查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72.9%的人所学专业与档案专业及计算机专业无关;一些单位不太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干部中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偏多,占调查者的59.3%;档案管理队伍流动性较大,队伍不太稳定,调查中有64.3%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不足10年。

二、档案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规范的培训机制

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一人兼多岗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没有一定的培训机制作保障,有些单位领导以工作较忙为理由不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离岗培训,导致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一年或几年才参加一次教育培训。

(二)档案培训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以大培训班、大型会议培训为主。这种短时间内不分层次的上大课的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一般以公共“通识”理论教育为主,与档案工作的具体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缺乏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业务水平等情况进行的培训,特别是缺乏档案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一般是在培训前临时抽调的,主要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兼任,这些兼职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授课艺术与专职老师相比有所欠缺,讲课吸引力不足[2]。此外,师资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优秀的一线档案工作者参与教学。

三、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措施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专业人员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3]。在目前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也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尤显重要。因此,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是档案行政机关面临的任务。

(一)建立全员化的档案教育培训的机制[4]

首先是规范化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能为新聘档案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后开展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从零开始并逐步适应本岗位要求而接受档案教育的一个过程。因此,新聘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学历高低、专业背景如何都应该接受岗前培训。其次是强化业务提高培训,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协会、学会组织应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除了上述岗位培训外,有关单位还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如专业证书班、学历教育班、继续教育班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拓展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兼职人员,工作较多,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学习培训。针对这种情况,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培训机构应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培训形式,提供一些人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在线培训课程、面对面培训、案例研讨会、工作实习等培训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解决“工学”矛盾。

第5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一)成立某区年度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分工:

1.区教委牵头对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进行清理;

2.区民政局负责对非赢利性培训机构进行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

3.区工商分局负责对赢利性培训机构核发工商执照,进行企业法人登记,对培训机构广告进行监督,规范教育类企业(公司)经营行为和范围,督促其完善教育前置审批和税务登记;

4.区监察局负责查处没有法定依据违规审批培训机构或介入培训活动的行政机关;

5.镇街按照安全属地管理原则,牵头负责本辖区内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安全检查工作;

6.校保支队具体负责维护办学安全,协助清理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清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职成民办教育科,主要负责清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及协调联系工作。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二、工作联动

文化教育类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与校园安全检查中针对培训机构的部分整合进行。

三、对象分类及检点

(一)正规的培训机构

检点:年检、完善登记手续和安全工作情况。(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见附表)

(二)未备案外来培训机构

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培训机构是经市教委或其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但未在我区进行登记注册备案的,如大帝培训学校等。

检点:是否在某区进行登记备案,完善相关手续等,办学场地是否符合治安、消防等安全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下发《停办通知书》,责令其立即停办整顿,视其情况给予停办或整改的处理。

(三)超范围经营的工商注册的机构

一些工商企业没有教育审批前置,没有经过治安消防检查,擅自扩大经营范围,招收学生组织培训。如琴行,有工商执照,正常开展经营活动,但同时也打出×××艺术培训中心的招牌,招收学生进行培训,就属于超范围经营。

检点:是否审批前置,是否经过消防安全检查,是否超范围经营。对不符合要求的,由区工商分局对超范围经营户进行清理整顿,要求其规范经营,不得组织学生开展培训。

(四)无证办学机构

检点:是否进行违规私自办学。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清理,责令其停止办学。

(五)部门违规审批的办学机构

检点:审批部门的审批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对不符合要求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视情况、情节予以问责,触范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清理检查时间

(一)摸底排查:11月26—30日;

(二)汇总梳理:12月1日;

(三)查处整改:12月2—9日。

五、工作步骤

(一)由镇街、社区进行摸排,提供本辖区内所有培训机构名单,分类交区教委汇总。各镇街将摸排情况通过党政网发区教委办公室或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联系电话:

(二)由区教委牵头汇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清查工作,清查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按规定着装、佩带行政执法证现场检查。

第6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培训责任,加强煤矿日常检查中对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情况及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管力度。

2、主要任务。加大对国务院和省、市政府一系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学习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市煤炭管理办法》;要强化煤矿主体责任落实,促进企业依法依规开展职工安全培训,确保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依法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要强化应急培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防灾避灾与应急处置的能力;不断改善培训机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师资库和各类题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质量提高;要完善制度建设,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建立安全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对两处四级培训机构的监管,大力推进教考分离,集中整治培训走过场和持过期证件上岗行为,坚决杜绝未经培训上岗和无证上岗现象。

3、强化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区局对煤矿企业及两处四级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管作用,加强对两处四级培训机构建设及培训开展情况的督查。煤矿企业要成立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必须有一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培训工作,并配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4、加强对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区局每月进行一次培训专项检查,对未经培训上岗、培训考试不合格上岗、培训组织不认真、考试作弊、试卷雷同及持过期证件上岗的行为严肃查处。

5、规范培训材料上报及全员培训考核发证工作。煤矿企业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做好“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参加培训的相关资料上报工作,按时培训,确保100%完成培训计划;区局对两处四级培训机构的办班计划(特别是新工人和转岗职工的办班计划)、课程安排进行审核,监督教学管理,进行现场听课、监考,督导培训机构按规定的培训内容和时间进行教学。全员培训由区局审核发证报市局备案。

6、强化应急救援培训。要将煤矿应急预案培训、停产撤人演练作为教育培训监管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的学习培训,确保职工熟知防灾避灾与应急处置知识,在遇险时安全迅速撤离。

7、强化全员安全培训。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及一般从业人员的培训档案,实现档案电子化、信息化和纸质档案一人一档,试卷集中存档备查。适时开展各种培训,认真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员工熟知岗位操作规程,准确进行岗位描述,要对安全薄弱人员进行重点帮教。

二、规范办学,提高教学质量

8、促进标准化建设。督促两处四级培训机构按照审查标准,对培训教室、微机室、安全教育展室、档案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实训基地(场所)、师资配备进行完善更新升级。积极推广运用“三维模拟动画培训系统”和优秀教材,聘任专业结构合理、数量质量满足工作需要的专兼职优秀教师。

9、完善培训管理规划。培训机构要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严把培训、考核质量关,形成培训、考核、发证、反馈的闭环管理,杜绝缺课、替学和作弊代考现象,切实保证培训实效。实行教考分离,培训机构考点要安装视频监控并与区局、市局联网。

10、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树立“大培训”观念,突出各类人员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培训需求导向,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地方煤矿实际,多讲案例,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实现培训内容规范化、方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管理信息化。

三、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构

1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各煤矿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双基”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训机构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贯穿于安全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经验到位、机构建设到位、计划落实到位。

12、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体系。煤矿企业培训管理机构要负起责任,按时有质量地完成市、区交办的各项培训任务,逐步形成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培训职能科室全面负责,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体系。

13、注重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建设文化长廊、开展岗位练兵、举办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等有效形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积极推进“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安全作业岗位自我描述管理法”等先进经验,结合各自实际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工作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第7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一、树立开放长途培训系统,构成全员进修、终身进修的气氛。

国度、省、地市和县级党委当局成立专门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辨别从属于同级党校(行政学院)治理,专门担任党政干部、事业单元、国有企业单元治理人员和专业技能人员的培训教育治理任务。由国度培训机构统揽,省、地市和县培训机构分级施行,相关部分亲密共同,大专院校、科研单元等非当局组织积极参加,鼎力引进国外优质培训资本,一起构建中国特征的全员进修、终身进修的开放长途培训系统。开放长途培训系统与传统培训比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对象开放。长途培训教育系统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元、国有企业单元人员供应进修前提和时机,只需经过本地培训机构依照国度培训机构的要求注册、注销,获取响应的学号、暗码,就可以上岸网站参与进修,对春秋、职业、地区没有限制。二是进修进程开放。彻底改善工学矛盾,学员不再受工夫、空间、地址的限制,只需有一台核算机,就可以进行自立进修。三是教育资本开放。有国度供应的卫星电视开路播出资本,也有收集平台供应动态资本,还有传统的文字教材等等。学员可以经过多种路子获取教育资本和信息。四是互通互联的收集。卫星电视收集,以电视旌旗灯号方法向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传输教育教育资本;核算机收集,各级培训机构经过互联网完成教育资本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学员只需经过核算机进入互联网就可以便利地参加相关的教育运动;长途教育平台,各级培训机构一起在这个平台上各类教育教务信息,教员依据学员的详细状况组织网上教育运动,对学员进行单个指点、答疑;此外,培训机构还可认为学员供应多媒体教室和阅览室等进修场合等等。五是培训进修资本多种多样。学员在培训进修进程中可直接运用的材料多种多样,除惯例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录像教材、CAI课件(核算机指点进修)、网上文本、IP课件、VOD点播、直播教室等等。六是教育伎俩的现代化。彻底改动传统的培训方法,不再以教室面授、集中进修为主。学员只须在互联网、长途教育平台接纳、下载各级培训机构的教育信息和资本,展开响应的教育运动。

二、增强培训治理,完美培训准则建立。

开放培训系统执行统筹规划、分级治理、分工协作的运转机制,一起完成培训教育教育义务。一是责任机制。明白各级培训机构任务的目的、义务、要乞降职责。国度培训机构统筹规划全国培训机构建立,一致开设专业和骨干课程,制订全国响应条理、类他人员培训施行方案和课程教育纲要,制造和传输教育资本,指点当地各级培训机构的培训方案、教育教育任务等,一致组织全国培训机构教育、测验、科研等营业运动,并对当地各级培训机构的教育进程进行督导和反省。当地各级培训机构依据国度培训机构的一致要求,规划本地系统建立,开设顺应本地需求的培训课程,制订响应的教育方案,指点、组织施行教育。明白相关部分的责任。相关部分要依照同级培训机构的要求,制订营业培训课程、规划,制造教育资本等。二是治理机制。接纳“一致注销、分级治理”方法,依照治理权限进行党政干部、治理人员、专业技能人员教育培训治理,树立教育培训电子信息库和电子档案,把参与脱产培训、政管理论进修、各类讲座及论坛、收集进修、学历教育等归入注销治理,进行学分、学时注销。三是保证机制。在师资步队建立上,延聘局部专家、传授、党政指导干部等作为兼职教员,充分师资力气,构成一支相对不变的、本质较高的教员步队。在教育培训经费上,实在把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并随财务收入的逐年增进而有所递增。

第8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员 教育培训 政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61-01

档案管理者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原则,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主动服务意识,这成为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形象的前提。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育成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更加专业、系统和有针对的专业教育培训,才能不断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思想、制度、技术等多个方面做好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

1 档案人员开展专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具体的讲,档案人员开展专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

档案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组织性与纪律性,通过专业教育培训,加强了档案管理人员对我国政策、方针、路线的学习,才可以避免档案失密、泄密等情况的出现。

1.2 保证了档案人员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

专业教育培训丰富了档案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与业务技能,促使他们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应用自如,从档案文书立卷、档案整理到编目、鉴定,再至档案着录、标引,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开发和保管档案信息才能变得更加准确、高效与完整,进而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1.3 满足了档案人员自身发展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档案人员的人文关怀,通过专业教育培训来满足档案人员的成长需求,不仅拓宽了档案管理人员工的成长渠道,也突出了档案人员的主人翁地位,使得他们能够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大大提升了档案管里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 档案员专业教育培训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转换的过程,主动的、全方位的管理保证了档案管理的实效性。尽管如此,依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比如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通过专业教育培训这一途径,我国的档案管理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专业教育培训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缺乏创新性

绝大多数的教育培训只是为了满足于培训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补充,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而进行的一项培训活动,既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更没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进行支撑。最明显的表现为:一是现行的培训制度还比较简单,框架类的条文较多,无成熟的教育培训经验可供借鉴,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特色性;二是专业教育培训的机构混乱,因为缺乏系统的运作机制导致了培训效果得不到保障,对于培训对象与培训安排选择方面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2 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档案专业、课本型的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已经与现代教育培训严重脱节。随着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到来,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成为档案管理的趋势,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培训也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加大专业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通过积极吸收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来丰富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手段。

2.3 档案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还存在着动力不足的问题

从教育培训的作用来看,开展教育培训还停留在满足档案员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层面,缺乏实效性的举措来检验教育培训的效果,教育培训与档案人员的考证、考核还相互独立,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从档案人员自身来看,由于教育培训对于档案人员的吸引力不大,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紧迫感的缺失也导致教育培训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3 弥补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不足的思考

3.1 立足于现状,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科学规划

改变档案教育培训的观念,以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职责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教育培训促进档案人员知识更新、持续发展为契机,对档案从业者实施长期、有计划性的教育培训,成为促进档案人员教育培训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在开展专业教育培训之前,要立足于现实情况展开调研,调研应该涉及档案人员自身情况、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现状、国家现行的有关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方针、地方性文件等多个方面,通过有目的、有次序的细致规划,不断更新、细化教育培训的内容、步骤,有层次和重点的进行教育培训,才能保证形成教育培训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2 立足于需求,提高档案员教育培训的质量

立足于档案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来调整教育培训内容与方式,构建符合现代要求的新型档案教育培训体系。一方面,要依据档案管理队伍的结构情况和实际状况,从培训内容、时间、形式等多个角度组织恰当的教育培训活动。比如对于文化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分阶段进行教育培训,从一般性培训为主逐渐过渡到专题培训,这样让他们逐步适应和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实现教育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将案例、体验、研讨、互动等多种方式融合到一起,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在教育培训中积极思考,然后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 立足于激励,保障档案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培训与考核、激励之间的结合,不仅有效地激活教育培训的驱动力,也是保障档案员教育培训实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一是要形成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教育评估活动来衡量教育培训的效果,可以对档案人员的观念、管理方式、管理能力等方面形成清晰认识;二是要发挥教育培训的激励功能,奖励那些在教育培训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人员,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教育培训的热情,实现这些人员的自我成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开展档案员的教育培训势在必行,从教育培训的教学大纲到授课内容,各个方面都应讲求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的功效性,紧贴档案工作的实际和档案人员的实际需求,以提升档案从业者的素质为根本,使档案员的教育培训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第9篇:教育机构培训方案范文

1.1培训师资队伍方面。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资队伍的组成主要有三种:教育专家、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相比于教育专家和教研员,来自于一线的优秀教师更受到参训学员的欢迎,因为他们的培训内容更贴近于教育教学实际,更能解决参训教师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多数的教育专家都是从高校聘请的教授,他们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对教师培训的特点和规律不熟悉,对参加培训教师的层次和需求不了解,使得培训内容与参训教师的工作实际脱节。作为培训师资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研员,他们中不乏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但仍有部分教研员受自身素质所限,理论水平不够又缺乏基层教学的工作经历,培训效果很难保证。

1.2培训机构方面。

教师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工作的承办和组织部门,它们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策划和管理是影响教师培训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很多培训机构接到任务后,在既没有深入研究培训目标、分解培训任务,也不了解参训学员的层次特点和培训需求的情况下,就凭经验和感觉,盲目地制定培训实施方案,使得培训课程和内容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师培训模式上,仍有部分教师培训机构不尊重教师的学习需要、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一味地采取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培训模式,忽视对教师能力的培养,这种培训缺乏培训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2、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策略

针对影响教师培训工作实效性的几方面因素,必须从培训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科学规划、系统管理、规范运行,力求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2.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更新教师的培训理念。

教育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使教师培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建立教师培训档案,把教师每年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教师评价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转变教师对培训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就应该引导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时代的进步使得学生头脑里储备了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多的想法。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只有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唤起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2.2全程式调研,把教师的实际需求作为培训课程设置和调整的依据。

培训方案制定前应结合培训目标和任务进行充分地调研。设计合理的调研提纲和问卷,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以此作为设置培训课程和选择培训内容的依据。培训过程中要调研。学员面对实际培训过程,很多新的、发展性的、个性化的需求也应运而生,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跟进调研来很好地把握,以便对培训方案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培训后的跟踪调研。通过了解参训教师在回到岗位后的实践活动情况,既可以为他们培训后的再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又可以为今后培训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2.3组建优势互补的培训团队,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

在培训师资队伍的建构中,一方面要遵循教育部关于培训团队结构化的要求,同时也应突出链接实践的培训团队结构的份额。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不同层次培训团队人员的优势,使培训在理论支撑的前提下,尽可能贴近教育教学实践。高校的教育专家,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和教师的培训需求,用教育理论解决参训教师的问题和困惑;教研员要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捕捉和发现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以此生成培训的线索和主题;建立激励机制,把一线优秀教师充实到培训团队中来,通过他们优质课例的展示和教师间的评议,达到提升参训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

2.4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教师培训要遵循教师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的集中讲授方式,倡导基于教学现场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和情境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培训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学员互动,搭建培训主体的自主探究、实践反思和互动研讨的学习平台。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形式,推动教师网上研修,促进教师同行间交流。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