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精选(九篇)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

第1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老人 心理 健康 素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218-02

医院离退休老人心理健康是具有代表性的退休老人心理问题,其中忧郁症又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悲伤、失去兴趣、内疚或自我价值低、睡眠食欲不振,以及注意力不集的特性。血管性脑部结构的改变会使人到老年时易出现忧郁,研究忧郁症的预后与生物、心理社会、及功能与相关性的结果,逐渐认为轻微且未达诊断症候群的老年忧郁症也是忧郁疾病严重度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男性老人年龄越大,因身体或心理不舒服而无法日常活动的比例越高。

1 老年人健康素养的概念

健康素养是健康促进结果指标。健康素养是一种风险因素,也是一种资产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健康素养代表认知与社会的技能,决定个人获得、了解以及运用信息的动机与能力,藉此促进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1]美国医学会定义健康素养是“一组技能,这些技能是使个人在健康照护环境中有效运作所必备的基本阅读及算术能力”健康素养定义一直不断地演变,从早期偏向功能性健康素养,强调一个人听、说、读、写健康信息的能力,扩展至沟通、批判的能力[2]。

Nutbeam(2000)[2]将健康素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功能性的健康素养”与“沟通/互动性的健康素养”及“批判性的健康素养”。

(1)基本/功能性素养:有足够的基本技巧在阅读、书写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作用,为狭义的健康素养定义。

(2)沟通性/互动性素养:属于更高阶的认知、素养与社会技巧,能主动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且能设法由不同的沟通型式取得其信息和意义,应用新的信息来改变环境。

(3)批判性素养:应用更高阶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在改变情境中能运用新的信息,并能批判性分析信息,藉以获得对于环境的掌控。

国内研究经由分析比较健康素养概念属性的相同点及相异点,并加以整合后提出健康素养的内涵为:(1)个人与健康环境互动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概念性的健康知识、听、说、读、写、计算健康信息的基本能力;与医疗环境互动的书面沟通与口语沟通能力;能整合健康信息进行判断的批判能力。(2)应用这些能力能获得、理解、用以沟通以及评价健康信息,作为合宜的健康决策及健康实践的依据。(3)此种能力的发挥使得个人能获得最佳的健康状况[2]。

2 心理健康素养测量问卷

2.1 澳洲Jorm心理健康素养问卷

澳洲Jorm发展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包含“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两则情境,以及一系列与心理疾患相关的问题。改版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增加“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两则情境。如表1 所示。

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利用结构性访谈收集数据,访谈时,使用“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其中一则情境,并随机指定情境案例的性别是男性(John)或是女性(Mary)除了情境案例外,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包含两题开放性问题“你认为John/Mary怎么了?”“你认为谁可提供最好的协助给John/Mary?”,以及各种可提供帮助的人、药物、活动/治疗将是“有帮助”“没有帮助”、或者“两者都不是”,预后的态度,发病原因的知识、污名化和歧视相关的信念等(Jorm et al.,1997)。

2.2 加拿大COMPAS心理健康素养问卷

加拿大CAMIMH(Canadian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and Mental Health)委托COMPAS设计心理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大众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信念与了解状况,问卷内容包含:对因果关系的认知、感受,对介入措施的知觉感受,烙印(社会疏远及对危险性的看法);自我评量;心理健康知识的基准;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的看法与态度四个部分(Chenier,2006)。以忧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三个情境案例进行心理疾患鉴别评估,其中,女性以Mary称呼男性以Robert称呼。如表2所示。

3 预防措施建议

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心理健康促进重要的构成要素,可利用教育与沟通策略,以及一些方法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例如:大众媒体、手册、专家或小区领导人口头介绍。建议举办心理健康急救课程、连结该地区的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资源、以媒体报导来提高的心理健康素养。

(1)举办心理健康急救课程(Mental Health First Aid;MHFA):提升保健志工对忧郁症和失智症的认识,包含心理疾患鉴别、罹病原因认知、介入与寻求协助的对象与方式、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急救课程为心理健康活动执行效果的衡量工具,该衡量结果则可作为后续改善的依据。

(2)连结该地区的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资源:包含心理健康服务、精神医疗服务、老人福利、老人相关社团、老人心理健康促进课程等资源,促使需要寻求心理健康协助的老人可及时获得相关资源。

(3)以媒体报导来提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报纸报导对大众的精神健康知识有提升的功能(Lin et al.,2011),利用媒体报导来提高的心理健康素养,例如:精神疾病或心理健康的卫教单张、卫教手册、报纸报导、广播、电视广告。

心理健康政策的涵盖层面应包含不同的生活场域。小区的心理健康资源与环境对于小区老人的心理健康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策略。建议以性别概念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政策,也建议卫生教育与媒体并用,透过媒体报导提升心理健康卫生教育的成效。

4 结语

该文对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将突破过去局限于精神疾病预防的消极心理健康范畴。衡量健康素养除可了解健康认知、信念与信息应用沟通的能力外,亦已被广泛应用于健康介入前后的评价工具。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将增强心理抗逆能力、减少对精神疾病污名化、避免延误就医,并有效利用各式心理健康资源。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孙建萍.老年护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侯杰泰.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 Laurie T.Martin ScD MPH,Teague Ruder MA,José J. Escarce MD,PhD,Bonnie Ghosh-Dastidar PhD,Daniel Sherman PhD,Marc Elliott PhD,Chloe E. Bird PhD,Allen Fremont PhD,Charles Gasper MA,Arthur Culbert PhD,Nicole Lurie MD, MSPH.Developing Predictive Models of Health Literacy[J].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09(11).

[7] Katherine A.Rawson,John Gunstad,Joel Hughes,Mary Beth Spitznagel,Vanessa Potter,Donna Waechter,James Rosneck.The METER:A Brief,Self-Administered Measure of Health Literacy[J].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10(1).

[8] Klaus Eichler,Simon Wieser,Urs Brügger.The costs of limited health literacy: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9(5).

[9] Barbara Riegel,Debra K.Moser,

Stefan D.Anker,Lawrence J.

Appel,Sandra B.Dunbar,Kathleen L.Grady,Michelle Z.Gurvitz,Edw

ard P.Havranek,Christopher S.Le

e,JoAnn Lindenfeld,Pamela N.Peterson,Susan J.Pressler,Doug

第2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有益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或行为异常。因此,我们除了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对中学生的世界观、认识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外,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等诸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准和标志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人在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同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与措施,这就是注意实际、富有创见、友有知交、重视客观、推崇坚定、热爱生活、心地坦诚、热心公益、美于色容、富于幽默、以诚信人等。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心境开阔、意志顽强、人格统一、心理适应五个方面。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中学生中约有2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某市的5万中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人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症、强迫症、抑郁症或经历过情感危机。《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杭州市“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结果的报道,在接受调查的2961名中学生中,16.79%的人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的趋势。目前,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已成为中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中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中学生中的心理健康不良者有时甚至走向极端,酿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恶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工作长期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忽视对学生良好性格和情绪的培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不仅有义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摆脱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的困扰,走向快乐人生,而且更有义务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养成健全人格的环境。预防为主、矫正为辅应该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就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由于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鉴于对健康的理解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身体健康,而是身心健康路。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就学校发展的需要而言,由于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正逐步向人格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使当今学校及学校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长期得不到重视而被疏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了新的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还提出“使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这些都要求在学校及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新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来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进理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是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两者不可偏废。同时,让学生树立健康的新概念,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准和标志,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心理健康自我保健的方法,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让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防止心理疾病;鼓励学生参加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并陶冶情操。

2.因材施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真正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状况,从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对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再适当的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其成功的机会,对他们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进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体育教师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参照学生生理健康的实际,才能有效地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如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开发学习潜能;培养稳定的情绪,学会调控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理性的社会意识和观念等等。

3.教学中的多样化与多选择性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富于变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创造优化了的体育教学课堂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性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的,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参与,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以尽情发挥,使他们在各自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找到乐趣,展示才能;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并在技术上悉心加以点拨,让学生健康的心理通过健康的学习锻炼体现效应。这种方式的教学,就是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本人,体现“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协助学生开发生活体育的运动健心潜能。

【参考文献】

[1]兰自力,刘英杰.学校体育促进中学生生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4)

第3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健康 体质 社会发展 环境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28―04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前的一些观念及理论势必会有些不合当前的适宜。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其内涵过严,外延过窄,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笔者较详尽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出新见解。

2 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质疑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观。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后,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定义,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而赋予了健康概念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多维健康观得到了确定,并有所发展。王广虎和喻坚先生对此依据国情也进行了一些增补,颇具代表性。但是仍可看出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定义的影响依然存在。可人类社会正朝着文明的大方向继续进步和发展,普遍认为:“健康难以获得”。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世卫组织对健康的上述界定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性?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实事求是地开拓新思路。

实践和科学证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因受内外环境、心理、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人人都有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角色,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笔者从微观、从社会发展、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层面来阐释人民大众心目中对“健康”的理解,以提炼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以飨读者。

我们认为世卫组织等的定义已把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拔到了绝顶,把外延缩到了极限。在体质实践中,真正达到符合上述健康定义要求的社会人极为罕见,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过抱怨,人吃五谷杂粮,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哪有一点小病也不得的,哪有一点也不残的!世卫组织界定的健康,人们可望不可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依据辞海对病、残等的定义,一个小小的毛囊炎是病,一块皮肤割裂形成的疤痕是残,适应方面的完好又有谁能做得到……如果将上述多维内容再优化组合到一起,所能达到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是宇航员的健康也未必能符合上述要求。健康概念是不是被人为地虚化了呢?世界上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绝对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实践性的。就连选拔非常严格寥寥无几的宇航员都难以达到上述的健康要求,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按道理讲,宇航员是应该符合上述要求的,他们的健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是多维健康的真正实践者和拥有者,他们可谓世卫组织所界定的健康代表。对健康定义内涵与外延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仅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来作评价,必须把它拿到实践当中去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道宇航员的健康就符合上述要求吗?仅从宏观指标上来看,健康质的指标量,是规范适度的,符合宏观观察要求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从微观上讲,生物学医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含有数百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它们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在子代出现遗传病。从这一点讲,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健康的,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着,基因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便有可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的遗传病基因的潜在,遗传病的根基来自亲代的病态基因,随时间的推进病态基因只能增加,不会下降,更不会恢复到正常。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免疫机制不知已消灭了多少种传染病,但这都是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完成的。而今天,人体也还对多种传染病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一旦某种无自身免疫机制的传染病肆虐,便无法抵御,只得束手就擒,好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方法,使人类摆脱了某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时间短,人体内仍然对多种传染性疾病还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新的不明有害物质又接连产生,侵犯袭扰人类,就更无法抵御了,就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研究出有效的具有特异性的对抗机制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自身免疫机制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2002年的非典爆发,近年的艾滋病的流行,都证明人类体内存在着好多缺陷,这就更不能说我们的体质是绝对健康了。回想上述定义:“……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谁能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和心理呢?说明上述定义对内涵的要求过于严格,自然外延也就狭窄了,狭窄到几乎要脱离实践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定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我们则认为时间长了,人们经过再三努力还达不到上述要求,其所谓的积极性与作用也会自消自灭的。所以,其实践价值并不大。那么,人类究竟拥不拥有健康呢?我们认为:肯定是有的。那么,人类的健康存在于哪个层面,又如何表现的呢?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又如何予以新的界定呢?

对此,我们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来寻找正确答案。

2.2 对健康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非健康人一代一代地离去,与此相应的是新的健康生命一代一代地涌现崛起,如此不停循环往复,才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永续不断。因为人从出生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一生的生存期中,婴儿到壮年这一阶段,相对来说健康占据着较长的时间(病、残、弱、死的机遇相对只占少数与时间),这一现象无以雄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何以能够得到

进步和发展,文明又何以能够永续。健康与病、残、弱等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总之,于健康之所求,人概莫能外,有残奋斗,有病治疗,垂死也要挣扎,这才是真正生命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联合国称其为人权,可见健康在人的生命、生存中的价值和地位。细分析起来,人类就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追求着健康效益最大化。换言之,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又都是在为自身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保障而去实践的。因此,发展的目的就是令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命、生存的质量,以谋求最大的健康效益。反之,健康的人们又去促进和发展社会和经济,因而健康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生产力,并构成社会。试想,人类如果没有健康,不去追求健康,科学发展观也就随之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发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健康是基石。其中自然属性的健康是物质基础,行为和心灵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诸项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与定位。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是健康人的社会,发展是健康人推动的,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历史就是人类健康的发展史。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其体质都各具自己的特征,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可也在动态发展,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体质的指标健康量都有相应定位和量的适度规范及优化组合。常人都拥有过或正拥有着健康。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健康在不同时空中所表现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再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健康人始终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所谓生产力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健康是什么?健康又是怎样展示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一目了然了。

健康具有多维性,是个多层次的大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遗传病基因,人人都有,但遗传的几率很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受其干扰,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根治的水平,这是我们不将其纳入健康的原因,这是其一;前面也谈到了免疫缺陷的问题,人们在某些劣性传染病面前,只能束手就擒,相对来讲这种缺陷也是变相的病态或缺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可对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做到人工免疫,即使对个别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方法,也可利用已获得的医药卫生科技手段遏制其传播,将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直至暂时消灭,在现代条件下成不了大气候。更何况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得以深化与完善创新。但有一点不能不指出,由于长期进行人工免疫的结果,自身免疫机制则会难以形成,甚至退化,有可能人类永远会失去自身相应免疫机制形成的机会和功能,造成依赖人工免疫方法来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又随时都可能遇到不明新有毒物质对人类袭击的不测,然而,科技的发展总会倾向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同样,也影响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身免疫机制的缺陷态也暂不予纳入健康内涵,这是其二。

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不良的环境可以致病,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地区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大骨节病、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可造成癌症、白血病等等。非洲的某些国家社会落后与贫穷,使那里的人民骨瘦如柴,疾病盛行。所以环境的健康理应纳入到健康内涵。天人应该合一,健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上述分析,健康概念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健康人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动力。

3 健康概念的新界定

健康既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社会,因而也就有了个体健康和群体(含人类)健康之分。

健康既有航天员健康、飞行员健康、潜水员健康,又有普通大众健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不同档次。

健康是动态的,成熟期前(含成熟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成熟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我们从社会及社会发展层面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出发,对其作如下定义:健康指人的属性及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常态质量的基础上(含常态)出现变化后,不影响个体和群体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状态时的体质状态。

此定义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群体、种族乃至人类。这就将健康还给了社会,恢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本来面貌。通过健康素质教育并予以实践,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都能获益。

第4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零食,在人们主观认知中就是瓜子、话梅、薯片、巧克力,甚至膨化食品等。零食也一直被认为是儿童与女性的专属品。一些报刊、书籍曾告诫我们不要吃零食,吃零食会干扰正餐,还可能导致肥胖、营养不良、蛀牙等问题。其实,对于零食本身的概念,大多数人存在着误区。健康零食从广义的概念上讲,是指一日三餐之外的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食品;狭义地讲是特指有促进人体健康作用的小食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就人们的零食习惯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零食在人们的生活中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时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替代了正餐。经研究也发现,一日三餐简单的家常饭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补充一些健康零食,更能促进健康。

正确地选择零食,同样有益健康。现在我们把吃零食上升到健康的高度,该吃什么样的零食?怎么选择更适合自己、有益于健康的零食呢?

零食的4大误区

误区一、吃零食不计较量

大量进食一些过甜、过成的小食品,比如饮料、膨化食品等,会造成摄入盐分、糖分过多,就会在营养、膳食平衡上出问题,引发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等疾病。

误区二、蜜饯、果脯和水果一样有营养

在加工过程中,一些蜜饯、果脯加入了很多糖或盐,也有些果脯食品中还含有防腐剂、色素、香精等添加剂,经常食用无益健康,如话梅的含盐量就比较高,多吃无益。另外,些蜜饯、果脯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含糖量也高,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病人就不宜多吃。

建议:要吃蜜饯和果脯,应该吃成分天然的,尤其是蜜饯、果脯的制作方式很重要,最好是选择自然风干或是天然晒干,这些蜜饯、果脯没有其他不良添加物,具有天然水果的营养素,营养成分相当丰富,比如葡萄干就含丰富纤维素。关键是,吃的量不要太大。

误区三、坚果营养丰富,可多吃

一些坚果类零食,属于营养丰富的零食,所含膳食纤维及蛋白质都很丰富,维生素B及E含量也都高。坚果类零食虽然营养高,但其脂肪含量也很高,食用过量也会有发胖的危险。

对坚果的处理方式要注意,一些油炸的花生、杏仁、开心果、腰豆等坚果类零食最好少吃,多选择些以高温烘烤方式处理的坚果。

误区四、果冻没有油脂,可多吃

第6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校园;景观建筑;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多方法的进行系统实施。目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均倾向“生态学”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也应该遵守生态化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分支,处在校园景观建筑和学校教育的大系统之中,无法排除要受到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同时校园景观建筑也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而且也作为隐性课程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正是因为校园景观建筑的这种影响分布在学校教育系统及其各个分支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应置于一个“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并且这种“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中的景观建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1]

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开展,大学校园纷纷改扩建,规模随之扩大。高校改扩建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实施校园景观建筑的规划、设计时,从校园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出发,针对个性习惯、行为心理以及人性尺度,把学生的发展目标蕴含在设计之中,通过宜人的景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要将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于景观建筑,使其富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此来彰显校园文化的主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心理。因此,从校园景观建筑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校园景观建筑所蕴含的心理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园景观建筑的含义及意义

景观建筑早期的含义更多指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一词同义或近义。现在文学艺术界以及绝大多数的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这一层含义。因此,校园景观建筑就是指校园内部的景观,包括建筑景观,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水景等等。校园景观建筑的意义在于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强化教师职工及学生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艺术修养,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保持学校净美,清新,蓬勃向上的气质。

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所处的外界环境即是校园景观建筑。只要学生在学校里,便处于校园环境的影响之中,而且这种影响还会经由学生内化带出校外。它归属于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校园物质硬环境和心理软环境都是以暗默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学校的物质空间不单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潜藏着一定的美感、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存在潜在的影响,是塑造和强化心理和行为的关键力量。校园景观建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可以概述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对学生的认知有导向作用;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形成良好的心境,使学生产生感悟人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良好的外观丰富审美表象,激发学生的美感,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1]

二、校园景观建筑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理论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者一度致力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从人的知觉特性出发,而得出一系列整体组合的原则,如,接近组合(由物体距离靠近而形成)、相似组合(由物体的相似性而形成)、封闭组合(人与生俱来的将离散的物体进行整体组合的倾向)等等,从这些组合的原则可以显示出对校园整体景观建筑布局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也反映出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应当遵循知觉的规律与知觉的特点,注重物质情境的整体综合心理效应,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教育效果。[2]

人总是无时无刻不处在某一种环境中,无论精神或物质环境,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是一个双向的互通关系:一方面人类不断的选择并改善其周围的环境,使之匹配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环境本身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于能适应并改造环境,与环境相协调的能力。而良好的校园景观建筑无疑能够给学生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巩固其他途径产生的效果。

三、校园景观建筑蕴含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与功能

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一个世纪以前曾预言那些“有名的校园景观是接触的作品。它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且使我们的民主制生活绚丽多彩”。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其每天的各项活动都会受到校园整体环境的制约与激励,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受到传统学习环境的抑制,这除了与学习方法机械、内容陈旧、观念落后以外,学习环境单一导致不利于交流讨论也是重要原因。[3]

景观建筑是一门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艺术,因此,规划设计的原动力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类有活动就有行为,其行为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人的情绪的反映、能看得见的各种行动。人的需求被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归结为五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这一理论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鉴于此,满足学生需求的校园景观建筑设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3]

1.提供交往空间,满足交往需要

众多心理学者认为人的天性就有集合群体、觅求伙伴的倾向。人们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联系中发展和生存的。这反映了人心理上的公共性需求。在大学校园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公共性的随意交流体现了大学精神的核心。促进交往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便是交往需要,它又是满足其他需要的手段和基础。这种需要在校园中体现在师生对交往活动的需求。特别是多数高校都采取全日寄宿制,学生基本远离家庭,若好群行为或社交动机得不到满足,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这不仅阻碍学生互相理解和互通思想情感,而且会对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意识地设置各种交往空间,对于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2.校园标志性景观建筑促进学生精神发展

校园标志性景观建筑体现了群体共性的学校精神,它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熔炉,是大学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应该让每堵墙说话。校园的标志性景观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创造物,它独具的个性品格特征,使它具有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内容。它不但忠实地表现了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不同物质文化的特点与成就,而且有效地体现人类在不断追求中所创造的灿烂的精神文明[4]。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设置的DNA模型,表达了科学探索的主题。西北政法大学校园中少女手持利剑和的天平雕塑,代表着政法人员须具备的无私、公正和威严的品格。大学校园景观建筑具有执着追求的求知热忱,它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激发力量是巨大的。

3.改善精神状态,缓解心理压力

行为的动力是情感,人们对美的追求恰恰成为进步的动力。可以说培养完美人格的必经之路是美育。良好的校园景观建筑能使学生感受美,进而提升审美情趣,唤醒创造欲望,并能够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在校学生面临紧张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找工作难的就业压力和个人的情感问题等诸多压力。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正确对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可能会使学生的性格孤僻,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更有甚者可能会危害社会。优美的校园景观建筑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某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和释放,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培养出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

4.化育心灵,陶冶情操

健康、优美的环境会影响和熏陶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心理素质的锻炼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由此,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景观建筑产生的隐性教育力是产生吸引力,形成审美力,不仅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润物细无声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庄重的磁场,其教育魅力于暗默中熏陶和感染着学生,统摄着学生的灵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品德与生活方式,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性格、美的行为和美的语言。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和规格意向是校园在进行建筑设计、绿化、规划以及人文景观的建设时首先要提出的,并且将这种意向变成校园教育环境的规划图,这样人的发展目标就被隐含在校园建设之中;其次是要赋予景观建筑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李亚真,叶一舵.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沈贵鹏,校园物质情境的心理教育价值——关于物质形态的隐性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J]. 德育与心理,2002,(1).

第7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中学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形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1.心理健康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而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包含4个维度: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

2.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3.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思想的健康

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也就是说既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自暴自弃。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对其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完善品德的发展。

3.2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4.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1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选择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从项目中获得乐趣与享受。但是同一种活动与锻炼方法,对有些人的情绪可能起积极作用,对另些人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锻炼,使锻炼能对心理有积极的影响。

4.2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

许多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动,还可以降低焦虑、降低抑郁、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心里稳定性。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性的。如健美操和慢跑等运动对改善中学生生活与学习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对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增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4.3尽量回避人际竞争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活动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情绪。这种锻炼方式之所以能加强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理由之一就是,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不会使参与者因失败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的中学生,失败过多会减损很多有益的情绪,如兴奋、自我效能、自豪感、成就感、胜任感和控制感等。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让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成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5.锻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体育锻炼兴趣的保持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锻炼时兴趣的保持,不要因为长期的从事某种锻炼而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退出锻炼。

5.2选择中等负荷强度和适宜的锻炼时间

第8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一、帮助学生理解健康十大标准

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健康的基本含义。在普遍人的认知中,都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而忽略或根本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把这个健康的基本含义牢牢地植入学生的世界观中,才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健康的十大标准:(1)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以上十条健康标准,最好让学生熟记下来,因为它体现了健康所包含的躯体、心理的完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内容。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这十条标准,他们才可能对照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自觉地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抵制不良生活习惯,纠正错误生活观,从而从认知上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1.养成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习惯。《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内容是建立这一观念的核心课,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组织好学生分组活动,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计算自己的体质指数,对比分析自己的营养状况及全班学生的营养状况,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对症下药,使其能纠正自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通过充分讨论,使学生感悟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养成均衡膳食的生活习惯。另外,生物教学中可适度放大“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主题活动。活动中可设计该主题下的事例、专题知识收集,以及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创作宣传口号等等。通过该主题活动,一定要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接纳以下行为习惯:(1)注意零售的卫生防范。如购买食品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过期变质,切勿购买腐败变质的食品等。(2)注意饮食中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如生吃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动物性食物要充分煮熟,生、熟食品制作要分开等。(3)注意食品分类防污染。如在冰箱中储存的食物时间不应过长,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合等。

2.养成有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理习惯。生物教师要从人脑功能分区、器官存在兴奋与抑制交替作用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休息的生物学含义。每个人都必须做到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相调节,做到合理地学习与休息,才能健康快乐的生活。在我校有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家中常留下祖孙两代人,势必引起中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上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冷漠、孤独、自卑、嫉妒、抑郁、焦虑、注意力差、沉迷于游戏、QQ聊天、早恋、甚至有暴力、自杀倾向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3.养成不抽烟、不酗酒、不吸毒的生活习惯。生物教师要通过对“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活动,让学生认识酗酒对人心脏的损害;通过自制吸烟有害的生物教具,对比吸烟者的肺和正常人的肺,教育学生不要吸烟;让学生收集与有关的资料、图片,观看相关影片,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用具体生物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禁毒观。

4.养成积极锻炼、合理用药的习惯。生物教师在教学“运动”一节内容时,可举例说明坐、立、行姿势对体形及健康的影响,运动对骨生长的作用等。结合“心脏和血管”、“骨骼肌”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知道,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提高工作效率,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的营养,使骨长得更粗壮、坚固。也能使骨骼肌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肉的工作能力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收集、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的活动,知道防御一般感冒所需要方法,了解一些家庭常备的内服药和外用药,并做到安全、科学用药的生活习惯。

三、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健康生活

生物学教学要指导学生如何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环境,良好环境是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生物学教学中,要不断渗透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开启门窗,保持空气清新,采用湿式扫地等。要渗透美化环境的意识,如在教室、寝室等生活的空间里适当养花,以净化室内空气。

第9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健”字,由“人”、“建”两字组成。简单理解就是“建人”,建构一个完善的人。如何建构一个完善的人呢?我们不妨把“建”字拆开来分析一下。“建”字由“廴”和“聿”两部分组成。廴,同“”(chuò),意思是行走或奔跑。又由“彳”和“止”组成。“止”是足的象形字,“彳”是道路的象形。常听人说,人生就像旅程,人在路上行,总是要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累的时候不妨停下休息,看到美景的时候不妨驻足观赏。积聚力量,才能持久。彳,慢步行走;止,停止。“彳”和“止”,一行一止,一动一静,说明“健”的基础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对人的身体来说,过度的运动或者过度的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劳逸结合才是正道。

“健”字主要表示人身体的健康。但这仍不是“健”字的全部含义。“健”字除了有足行走,以象征运动强健身体,还有手的灵巧以保证思维的敏捷。“健”字中的“聿”字,表示手握毛笔写字。建,本意是立法。通过文字指导人们行走的道路,以会意通过立法指导人们的行为。同筋骨肌肉的有力一样,健全的大脑功能也是生物机体生命活动和器官的机能,是身体机能的一部分,同属于生理范畴。一般说来,大脑是控制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器官,锻炼身体各部分机能,也部分地达到了锻炼大脑机能的目的。这如同法律条文指导人们的行为一样。手握毛笔写字,象征手巧之意,是灵巧思维的表现,也就是说,“健”的意义还包括良好的大脑功能,即思维、记忆等能力。

“健”字本身已经十分完整地说明了健康内涵的生理方面的内容。生理的健康,不仅包括筋骨结构,还包括内部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大脑的正常功能。简单说就是:身强体壮,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记忆良好。而“康”字,则揭示了心理的健康。

“康”字,由“广”和“隶”两个字组成。“广”是屋顶和房屋的象形,本意是大屋顶。在大屋子庇护之下,“隶”字――一只手种植,呵护着如一棵花草一般大小的植物。我们常用园丁比喻老师,而学生则如同花园里的花草,需要老师细心地教授和呵护。可以说,人生活在社会中,如同花草般脆弱,经历风吹雨打,能够健康地成长壮大,实在不易。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黑白相杂,风雨交加,每个人的身心都受到冲击。有人心力交瘁,有人濒临崩溃。心理问题成了危害健康的严重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生活在社会里,在种种冲击和压力面前,不仅需要有好的身体――健,还需要有好的心灵――康。康的心灵该如何获得呢?

一方面,健康心理的养成,需要有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同“广”字的大屋顶的庇护。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更愿意生活在安宁祥和的环境里,而不愿意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我们对安宁有本能的向往,对动荡有本能的排斥,因为我们的心灵最终需要的是宁静。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动荡不安环境中的人,是一种不幸,这样的环境是对生命的摧残,远远背离了养生之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道之士,不仅自身要追求安宁快乐,还要为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修养和呵护自己的内心。亲手呵护心苗――这是“康”中“隶”字的含义。

康,不仅揭示了养成心理健康的内外两种方式,还揭示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和状态,这就是“康”字的本意:“康宁、平静、安乐。”心境不能平静安定,容易波澜起伏,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或者产生偏执,形成心理问题,因此也就谈不上快乐。

如何才能达到“康宁、平静、安乐”的心态呢?我们还是要从“康”字本身去寻找答案。“康”还有一个主要含义是广阔平坦,四通八达。所谓“君子坦荡荡”,心中有“康庄大道”,平坦宽广,就不容易忧愁。要达到内心的豁达宽广,最重要的是要依靠个人的认识和修养。西方宗教主要以外在的力量(如上帝)安抚内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的说来侧重于内在的修养。儒家以天道为最高权威,内心坚守道德准则,就是坚守天道。因此,儒家的修养方式可说是内外兼备的,其可贵之处在于反映了一种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佛家和道家的修养方法则从内在方面来进行。“空观”是佛家的追求,“虚无”是道家的根本。《黄帝内经》亦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康”的另一个含义正是“空”、“虚”。《诗经・小雅》有“酌彼康爵”的句子,意思是往空爵中倒酒。心中虚空,没有什么东西羁绊,不为外物所役,了无牵挂,才能康宁平静。大致说来,佛道两家主张的内心虚空,是来自对万事万物本为虚空的认识。对万事万物本为虚空的看法,是一种智慧,不能简单去理解。既然万物皆为虚空,自然心中了无牵挂。但人却是要面对现实的,不能不管不问,无所事事。道家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告诉我们不要过分刻意而为之,就可以无所不为;佛家所谓“有求无执”,是说做事情不要过于贪执。过分刻意,过于贪执,在事情不利的情况下,往往便会产生忧愁和痛苦。在事情顺利的情况下,则会过分惊喜。这都不利于健康。我们常说,“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里虚空,不正是没有包袱吗?没有包袱,没有思想负担,抛弃是非恩怨,才能自由自在,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更好地生活。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自在”,道家所说的“自然”,现代人所说的心灵的自由状态,心灵自在,行动自如,心中虚空,才能无拘无束,游刃有余。

因此,“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是很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