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第1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许多方面前所未有的各种消极因素聚集。围绕“以培养技能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改革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大胆地进行内涵建设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重大转机。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内涵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和创作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实现目标,体现自身价值。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困难大,把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后备力量的任务,当成是农业职业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才能对农业职业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内涵建设 技能培养 服务社会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经过职业学校的培养使其具有了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等技术人才,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同时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也得以实现,价值得以体现。所以,初中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关乎职业学校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图表反映初中毕业生流向,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功能在哪个环节起到重要作用。

1.职业教育发展一般过程

初中学生毕业后,有三个流向,第一是进入普通高中学校学习,之后考进普通高等院校,或者考进高等职业学校,考进高职学校之后进入社会高技能群体为社会服务。第二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作用,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进入社会为社会提供实用的技能服务。第三是进入社会,成为没有明显技能的“社会无技能群体”的一部分,这部分人数量不小。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优势,经过教育作用使其变成具有社会技能的群体是对社会贡献的显现,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应该得到强化。

2.中等职业教育一般教育职能

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任务。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的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走出学校实施“送教”功能也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领域扩大,承担社会功能得到加强,今后职业学校的发展在这方面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3.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体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对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人群进行培养方面上,当然,主要方面还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般教育功能。中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宽,是学校发展战略调整的要求。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办学经验、师资等许多方面有大量的积累,内涵储备丰富,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碰到了发展中的困难,需要有新的突破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处于金字塔底端的有一定技能要求的技术型人才,企业的自身培训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时也造成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必然要求学校参与企业的发展,参与社会服务,并且提供服务水平,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二、农业职业学校发展战略浅议

1.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方面

从农业职业学校总体情况看,表现出几个特点。第一,优势方面,农业职业学校开设较早,办学经验丰富,师资队伍较强,专业开设和储备较多,办学自主性强,办学模式多元灵活,从以往的办学经历看,社会声誉较好,社会影响大。第二,劣势方面,随着普通高校扩招、高职扩招,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尤其是农业职业学校数量锐减,导致学校数量减少,由原来的每地(市)有一个甚至几个,缩减到目前仅存为数不多的具有实质性的农业专业类学校,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对农业职业学校的发展起着淘汰选择的作用,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稳定,在校生人数逐年下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类型日益复杂,管理体制不规范,运行机制不调配等。第三,方面外延条件。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政策落实的好;社会服务能力重新得到认可,社会贡献率有所提高;专业重复建设,办学经费少,保障性差等弊端。

2.内涵建设的重点

第一,办学理念的转变。相对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更显弱势,传统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农业劳动者,造成农业职业学校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都存在着困难;社会上不正确的认识和宣传,加剧了困难局面。改变这种状况,固然需要综合措施解决,但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首先从自身出发转变理念,在正确的办学纲领制度下,摆脱困境。

第二,体制建设。农业职业学校从成立以来一直延续着带有行政色彩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层次多、针对性差、责权不明,效率低下等弊端,思想上“等靠要”,行动上“机关模式办职校”明显不适用社会要求,构建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在新的框架下,建立管理体制二级管理全面铺开,在教学上,形成了“学校—教研部”管理模式,转变职能,突出服务功能。

第三,课程改造。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直接因素,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影响到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办学的优劣最终从社会的反映而映射到课程上来。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脱胎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下的办学理念,不管南北区域、经济发展、人群素质等都使用同样的教材,使用同样的方法,另外,课程的技能性不突出,学生到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要求。对于一些侧重技能培训的课程,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进行改造,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素质提升中起着引导、熏陶、持续的教育作用,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等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往往是决定学生选择职业的转折因素,校园文化的建设对新时期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当前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从行为习惯、学习目标、择业动机等很多方面出现“反校园文化”现象,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发展任重道远。

第2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 “一带一路”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吉林省旅游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刍议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省海洋旅游发展研究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现状与对策研究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咸阳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下兵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举措 职业教育耦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 “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职业教育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开放红利 “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初探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菲律宾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及启示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青海两省丝路旅游联动发展前景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高等院校旅游与翻译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秦海峰.江西印发“实施方案”将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EB/OL]..

[4].“一带一路”战略与职业院校发展[EB/OL].http:///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cspx?artid=60991 & cateid=1539.

第3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广州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视阈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辽宁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苏州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服务化方向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下的高职教育发展 从广州产业转型看高职教育的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探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本科职教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升级趋势简析 浅析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与辽宁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浅析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文化软实力的评估维度和提升路径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分析郴州生态旅游产品优化的路径 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渗透“两化融合”元素的探索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wps.

[2] 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2014-05-10.

[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Z].

[4]

“政、产、学、研”一体“高、特、新、精”立校――

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火炬模式,http://www.

/Backup/2014/06/23/2643222.shtml.

收稿日期:2015-01-08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研究”(粤高职研

[2014]05号序号15,主持人:赫崇飞)和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类重点课

题)“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研究”(GDJY-2014-B-a003,主持人:赫崇飞)的

第4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错位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解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会计本科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分析及误区解读 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师教育实习的思考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质量 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公平机制的实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精英教育 管理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艺术专业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改革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荀渊,谢安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背景与中国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3(4).

[3]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 陈解放等.职业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2006(1).

[5] 李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对高职教育的重新审视[J].职教通讯,2004(7).

第5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P键词:市场经济;高职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59-02

高职院校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途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职院校教育的模式较为死板,部分高职院校甚至仍然处于“闭门造车”的境况当中,和社会的衔接不够。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所催生的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迎接挑战,如何制定科学的策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和社会、企业衔接,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难点。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即越有市场所需的能力的、越能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才能越能真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站稳脚跟,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如果要有效实现推动社会进步、融入时代的车轮轨迹当中,就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为导向,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作。这给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无法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存在金钱导向。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盲目追求经济收入,在教学工作中精力被分散,甚至突破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底线,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重学术而轻实践,重普教而轻职教,片面强调理论的重要性,缺乏实践的充分训练,并且所重点开展的理论教学内容较为落后,无法充分和当前飞速发展的行业前沿接轨。在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育要想实现顺利转型,使教育工作获得社会认同和职业认同,就必须首先克服教学观念的问题,这是一大挑战。

(二)院校办学定位不够明确,未能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被深刻挖掘,并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充分结合,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以往“隔行如隔山”的形势在现代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育如果仍然广泛开展多种领域的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内容粗放化、教学的重点模糊化,这在当前强调“点突破”的时代中,是难以行得通的。此时,高职院校应当将教育重点集中在某几个领域当中,重点挖掘、重点发展,然后全面带动其他领域的教学,以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式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但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来看,不少高职院校仍然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导致有限的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被分散,无法形成强大的教学突破力。在没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饭碗必然会被其他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院校抢去,高职院校所能获得职业认同也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招生困难。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习实训存在较大困难

和全日制高等教育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育的优势就在于:重点突出、职业导向强、实训机会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给予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越来越少,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少高职院校仍然采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采用“试卷做题”的考核方法,使得学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记忆当中,而缺少动手实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将失去最优势的能力指标,这对于刚刚步入社会急于寻求一份工作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部分专业由于面向的企业较少,造成了一定的实训基地建设困难,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困难的一个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校方没有找到科学的课程设计方式,没有挖掘出合理的实习实训培养策略。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提升对策探讨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亟待转型。在此,结合实际提供几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提升对策,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定位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职院校教育的亮点就在于其职业教育的专业性、针对性。高职院校应当在这方面有充分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重点,将学生培养为职业领先、行业拔尖、独当一面的专业型人才,赢得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社会岗位竞争。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能力重于学历”的教育观念,万万不可看轻自身的教育工作,而应当认识到当前社会竞争是能力的竞争,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学习氛围,结合国家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政策倾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高职教育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转变模糊的、多领域的办学方式,集中自身优势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专家资源、行业资源、实训资源、地方资源等,确定自身主体办学定位,突出自身办学优势条件,特征鲜明、方向鲜明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吸引大批的学生到来。

(二)完善教学体制,科学设计课程

高职院校教育当中,良好教学体制是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需要逐渐改变、完善。一方面提升教学体制的灵活性,将教学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应起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的人才能力要求发生变化,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而变;另一方面,以良好的教学体制,从国家政策中借力。目前,国家吸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为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不少法规、政策,这为高职院校教育的开展扫清了很多障碍,通过教学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实现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接轨,更好地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教学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科学的课程设计工作,在强化理论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将理论课程教育和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开展,以“动手”促“记忆”,以知识引导实践,充分发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师资建设,培养高级教师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变革,高职院校唯有仅仅跟随行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师资建设成为了一大难题。老一辈的教师知识陈旧、缺乏创新,而新的教师引进困难、培养乏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培养高级教师。一方面,应用激励竞争机制,在教师群体之中开展竞争,改变以往教师“铁饭碗”的师资模式,选拔专业知识拔尖、紧随行业进步的青年教师为教学代表,改善先进教师的师资待遇,推动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将行业先进人才引入到院校师资力量当中,在和行业进行交流、和企业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挖掘和发现行业先进人才,以灵活的方式和良好的策略,将其引入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当中,应用其掌握的行业先进知识、行业先进经验,为学生进行最新的、最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知识的更新。

(四)拓展合作方式,加强社会沟通

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部分院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无法实现充分的“学研”结合,但仍然应当致力于充分的“产学”结合的办学方式,即发挥自身优势的办学资源,充分和具有足够资质的企业开展合作。高职院校为企业直接输送可用之才,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策略更加灵活,人才就业途径更加稳定,而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利用自身的场地条件、软件设施,让学生在企业当中得到良好的实习实训,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训练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毕业之后即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熟练开展相关工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校、研究机构、社会企业的各自优势,并将三者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人才就业、人才应用的综合效果的提升。相关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应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积极投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当中,推动人才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的长远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但挑战背后同样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相关的高职院校办学工作者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自身办学资源现状,着力拓展高职办学方式,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通过良好的办学提升策略,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有效转型和深刻改革。在市鼍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此时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更加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相关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万不可松懈,万不可迷失,而应当坚定不移地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53-55.

[2] 董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69-71.

[3] 霍淑芳.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经验[J].职教论坛,2010,(20):34-36.

[4] 柯继红.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8):30-31.

第6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园林 高职 教学改革

0 引言

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化。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提出建设性意见。

1 职业目标设计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目标。园林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备园林专业职业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园林市场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设计的基础。

1.1 职业目标分解 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造价、园林工程监理等,因此高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可分解为园林景观设计员、二级建造师、园林工程造价员、园林工程监理员等。应针对各个培养目标的要求分别设计教学目标。

1.2 职业生涯设计 我国的执业考试对工作年限有严格的规定,学生必须在取得毕业证后从事一定时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方能报考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园林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各职业标准和执业考试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使其确定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发展前景,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设计

2.1 确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应根据园林专业职业培养目标,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并按照职业要求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以培养园林景观设计员为职业培养目标的院校,教学目标应按照园林景观设计员的要求,从业务接待、咨询和洽谈、现场勘测、规划和设计、模型制作以及设计协调等方面制定;以培养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为职业目标的院校,应从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园林建筑工程经济、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制定。

2.2 基本教学目标与拓展教学目标 园林专业教学,须从园林专业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出发,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即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需指出的是,高职教育应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向更高层次专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能力,拓展其专业发展空间,这是职业教育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确定,应贯彻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

3 教学计划设计

教学计划的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合理设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三部分专业技能结构的课程类型和结构方式,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构形式,简化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以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类为例:

3.1 基础技能课程 《园林景观工程制图与识图》、《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建设材料》、《园林工程测量与放线》、《Auto CAD》、《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商务礼仪》等。

3.2 专业技能课程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建筑构造》、《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法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经济》等。

3.3 拓展技能课程 《中外园林史》、《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古建施工与修复技术》等。

4 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构成、硬件设施和外部环境三个主要组成。

4.1 教师构成设计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双高”,即高学历高职称,具有丰富的园林设计或工程管理等从业经验和教学经验。每一专业课程群类的教师构成应呈金字塔形,即“1名教授(高工)+2名讲师(工程师)+3名助教(助理工程师)+3~5名中高级技工”结构。

4.2 教学硬件设计 应逐渐取缔以讲台课桌为主的传统课堂,代之以“情境化教室+模块化实训室+综合实训场+专业资料室”完整的硬件配备,通过软件和硬件的优化组合,模拟园林工程(设计)真实情境和工作流程。

4.3 外部环境设计 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搭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熟练程度,进一步实现“零距离”上岗。

5 教学过程设计

5.1 情境式教学 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摆脱枯燥的说教模式,使教学过程实用化、具象化、可操作化。

5.2 模块化教学 将传统章节式教学转变为可灵活分解组合的教学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以案例的形式模拟园林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

5.3 综合化实训 园林专业综合性较强,因此应设置综合化实训作为教学活动的后续。实训课程应最大程度的再现工程实际,以园林工程项目部或园林设计团队的形式,在“专业教师+技工”教学团队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规定量的实训任务。实训任务应在设施完备的实训场地完成。

5.4 顶岗实习 对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无法代替真实的工程实际,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将专业技能向职业技能转化的过程十分重要,对于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和管理,宜采用“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的共管模式。

6 教学考评设计

6.1 考评内容 教学考评应参考园林专业相关执业考试内容制定题库,题量与难度宜适度高于最低执业技术职称标准。

6.2 考评方式 实行考教分离、“案例分析设计+答辩”、“笔试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学校考核+企业考评”多种考评方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真实客观的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6.3 考评结果 对于考评结果的处理,一方面未通过考核的学生不予以毕业或推迟毕业,通过输送优秀合格的毕业生建立院校良好声誉;一方面根据考评结果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设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7 结语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应坚持专业化、技能化、规范化、服务化的改革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设计学生的发展前景为改革目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园林专业综合性强,且各高职院校学科背景和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可根据自身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确定教学培养目标,形成不同特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组合,适当调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蒋小军.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J].素质教育论坛.2008.(7).

[2]王云,张凯旋.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困境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6).

[3]蓑茂寿太郎,李玉红.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关于造园学的研究机构[J].中国园林.2003.(10).19—22.

[4]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王竹,董芦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教育体系架构与人才培养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29-32.

第7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1.学生学习基础差距大。目前高职教育在招收学生时,放宽了入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入学学生学习基础差距大。在教学上,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无法做到较好的调控。如果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拉大。使部分学生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对英语学习的掌控力逐渐降低。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平衡发展。同时,教师采用单调的教学手段,将会使学生对于英语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在实际口语应用中,也会对职业需要产生不少的压力性。

2.课堂教育模式效率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大班教学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弊端,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掌控不足等等。同时对英语学习缺乏的积极性也会促使学生对英语的吸收能力变慢。往往简单的语法与单词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变得非常困难。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的学习能力与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下降将会不断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

3.对旅游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小。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目前旅游英语主要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会对有效的面对职业带来的需要。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高职旅游英语教育中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而把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操作能力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把握与掌控。

二、情景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模式

1.以提高综合素质。情景教学旨在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去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面对实际职业操作中的应变能力以职业技能。事实上,这一教学模式能更好的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在教学任务中不断提高对于旅游英语的理解力,教师也可以在情景教学中指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地吸取教材中的内容,符合目前教学环境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旅游服务的对象是非常广泛地。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头百姓。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都有可能接触到。情景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在实际教育中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在将来面对客人时有更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2.培养职业技能。情景教学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情景教学以学生中心主义教学为目的,充分的发挥了教学的实际操作性,并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情景教学在具体应用中,由于其自身的真实性,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情景教学对学生带来的求知欲的激发。促使学生能有效的接受课堂上的英语知识,并不断的适应将来在职业中的需要。情景教学下,不止能培养学生对于职业英语学习的需要。更多的是对于英语学习的职业技能的大幅度的提高。

三、对于目前情景教学改革的建议

1.对学生分阶段培养。目前的教学环境下,课程改革的内容应该适应环境与教学模式的发展,对于英语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可以适当减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优化学生组合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组管理的方式,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提高教学的兴趣与质量。注重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多的实用性的教育。

第8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中职德育;家校合作;教训方式

在全媒体背景下,各种无线终端的应用加强了信息的流通,这给很多未经过过滤的不良信息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学开方便之门。在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下,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当前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读书无用论”等思想观会严重扭曲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教育和全媒体概述

1.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的概念来源于生活服务领域,最终应用于大众传媒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全媒体时代的形成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很多现代通讯手段得到普遍应用[1]。比如手机、电脑、平板终端等等让每一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实现新的传播。全媒体尤其是当前QQ、微信、微博等等很多通讯交流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正确的引导,一些消极、低俗的信息就是左右学生的思想,让的德育价值观念得到正确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良好的发展。

2.家校合作。所谓的家校合作就是学校和家庭组织成一张教育网,两者之间相互沟通,实现信息的对称,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解,从而把握学生的动态,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学校和家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教师并不能清楚地指导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因此开展的德育教育不够全面;而家长也不知道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不能够很好地辅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在全媒体背景下,全媒体为家校开展德育教育合作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学生也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利用全媒体的优势不断为学生构建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重视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方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家庭是最完备的教育模式,将家庭和学校形成一对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无缝接入,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在当前全媒体背景下,基于全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更加优化了家校合作教育模式。

1.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决策,实现家庭和学校德育优势的互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两者对学生的把握不全面,因此开展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很多因素,使得家校合作教育效率不高,效果不好[2]。但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建立的共同渠道和交流途径也就越来越丰富,比如可以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QQ群、微信群,在进行德育教育决策讨论的时候,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到其中,根据自己在家庭中学生的德育问题发表意见,这样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建设性,从而实现双方的信息对称,让中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所开展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利用全媒体建立灵活多样的联系方式,共同抵制影响德育教育的负面因素。在全面背景下,学生也必然生活在全媒体的环境中。特别是当前我国手机普及、网络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在全媒体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学生会受到来自于一些不良网站以及不良言论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思想健康受到影响,阻碍了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3]。基于这种状况。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充分利用全媒体之便,建立灵活多样的联系方式,多角度、多侧面渗透,让学校和家长之间共同抵制影响德育教育的负面因素。比如在一些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本身的素质较低,意识不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途径,给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通过全媒体构建联系平台之后,学校就应该定期地这一部分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家长及时地反应自己学生的德育状况,并且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教育方式。再如家长发现学生在家庭中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就可以及时地向学校反应,学校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措施,实现教学的时效性,将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德育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全媒体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3.利用全媒体吸纳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的进一步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家长也是一中重要的教育资源,不管是高素质的家长还是素质较低的家长,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能够找到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进而通过对着中问题的分析,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进一步优化[4]。在全媒体背景下,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让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并且发挥重要作用。明确该委员会的主要作用就是征询教师的教学意见以及明确学校的教学资源,从而从多个方面构建好的教学资源,比如教育场地,教育者等满足中职德育教育的需要,优化全媒体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

结语

总的来说,全媒体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就要充分联合家庭,充分运用家庭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在全媒体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增强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红.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J/OL].学周刊,2016(25).

[2].专题策划夯实德育基础促进职教腾飞[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9:5.

[3]王秀红.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J].学周刊,2016,25:14-15.

第9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范文

>> 创新发展背景下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发展高职教育 建设人才培养高地 论企业创意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发展趋势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双重背景下广播的创新发展 影视编导艺术人才的培养创新发展 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探路教育创新发展 新发展理念下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定位 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策略 基于本科转型视域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创新型学校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国际贸易学科的新发展及对人才培养思考 浅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资产评估业务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发展的王朝(下)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南省科技创新发展对策 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3-06.

[5]汪亚明,王珏.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91-94.

[6]崔岩.地方本科转型,建设高职本科的唯一路径?[N].光明日报,2016-03-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