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精选(九篇)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

第1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14-02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舞蹈课程,但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基本没有与之配套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舞蹈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准则,按照自己主观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必要加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建设。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舞蹈课的课时少。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是:学前教育专业三年五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7周,舞蹈课每周2课时,五个学期加起来一共170课时。舞蹈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仅仅170课时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舞蹈技能及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在舞蹈方面会受到很到的限制。

2.没有规范的舞蹈教材。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的理论基础,没有教材的课堂是随意的,不规范的,更无从谈起教学质量。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找到适合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不能只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对舞蹈教学并没有专业的重视,这给舞蹈课程的设置带来弊端。很多中职学校的舞蹈课程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专业的教师安排,没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想。

4.学生自身条件局限性。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体动作,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行为艺术。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生,在舞蹈训练方面年龄偏大,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基本定型,可塑性降低。

二、舞蹈课程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艺术,既可以通过节奏反应人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通过人体动作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它的表现工具即是人的身体,通过人体来表达一切情感。使观众可以感受到美,舞蹈可以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在人的幼儿阶段是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很多事物理解不了,那么教师用舞蹈语言,在美的基础上,锻炼儿童的理解能力。幼儿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可以协调的发展身体的运动技能,对幼儿的审美情操也有很到的提高,对品德与性格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与此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考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知识以及扎实的舞蹈技能,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培养,完成对幼儿的舞蹈教育,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

三、课程设置的合理安排

1.基本功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14、5岁的初中毕业生,并没有良好的舞蹈基础。他们身体素质可塑性强,打好基础是关键。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学习基本功,从芭蕾的“开、绷、直、立”开始,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学生形体上的不良习惯。

2.古典舞的设置。学生在学习芭蕾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第二学期开始设置古典舞,学生进入古典舞身韵的学习。古典舞身韵主要是针对学生气息的运用和身体的韵律感、节奏感的训练。为学生学习民族舞打下良好的基础。

3.民族民间舞蹈的设置。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不能每一个都开设,选择五至六个有特色的民族舞蹈进行学习。如汉族的东北秧歌,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这些较为突出的舞蹈。教师多做展示,学生多做练习,让学生做到掌握好每个民族舞的风格特点。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4.幼儿舞蹈课程的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面对的是幼儿,所以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是非常重要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是必然,舞蹈课是此专业学生的基础,要坚持科学性、适用性、指导性的原则。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应该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引导、鼓励学生,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以主,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让学生发挥才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突出学生在舞蹈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上,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他们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着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将来学生走进幼儿园,做好幼儿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着高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的热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舞蹈教学活动的主体,多多进行自己创编有积极意义的幼儿舞蹈,给自己积累舞蹈资料,为将来走上岗位打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各个学校要重视起来,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还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和解决,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我们的孩子负责,对我们的教育事业负责。

参考文献:

[1]廖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3).

[2]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儿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学科教育研究),2008,(01).

[3]熊娅莉,陈惠菊,齐静怡.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以丽江师专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第2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56-01

一、职业教育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地理教师在专业研究及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业务水平表现一般,总结概括大体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迫切需要提高专业素养水平与“主观能动性不足”之间存在矛盾;专业发展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由于自我反思能力低,导致自主专业发展能力整体偏弱。

(二)学生方面

1.地理课学习时间少。由于专业的需要,学生每天都有专业训练课程,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专业课,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文化课学习时间少。

2.地理学习存在障碍。据调查统计可以看出,跟大多数高职学生一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文化课底子薄,许多学生存在着各种地理学习障碍,严重阻碍他们学习的进步。

3.学生兴趣淡薄、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调查中,有关于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调查问题,对“是否喜欢地理课?”的统计结果,喜欢的有38 人,占 35.9%;不喜欢的有14人,占 9.7%;一般的有44人,占 41.7%;不知道或空着的有 11 人,占 12.7%。 可见,很多学生思想上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是很浓厚。

(三)学校方面

1.大部分职业院校不是十分重视地理学科。虽然地理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必修课之一,学校也会根据大纲要求开设地理课程,但是职业院校及其学生特别重视学校开设的声乐、舞蹈、美术、教育W、心理学等方面的文化课,而根本不重视地理、历史等文化课,而恰恰是这些课程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实用性又较强。

2.五年制学前生的知识需求与现行学前地理教材知识体系不匹配。现行职业院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所用的地理教材,大致与现行普通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结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难易程度稍有差别,没能较好地实现学科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学前地理课教学没有体现出学前专业学生的职业特色。

3.教学目标设立不合理不明确。对于地理教学而言,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授课技能,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内化成一种对待自然环境的地理态度,为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职业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地理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例如,通过备课,精选出贴近生活、紧跟时事热点案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打破教材约束,整合教学内容

现行学前地理课程的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内容架构与高中课程基本一致,考虑到学生兴趣、学生文化基础、学前生性别结构及学前专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增加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或者是童趣世界的地理奥妙,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掌握较为实用、完整、系统的地理科学知识。

(三)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特征,注重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

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对未来职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地理教学在遵循学科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将学科学习与专业训练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那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有重新认识。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环节中,包含着大量地理知识内容,由于我们地理教师疏于与幼儿园的联系,不了解幼儿园这类活动课,从而不能有效地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课进行训练。地理教师应多深入到幼儿园,及时准确地了解幼儿园科学及人文教育的发展动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和训练学生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技能。

(四)增强地理教师的技能含量

高职院校的地理教师必须具有学前专业方面的知识,作为高职的地理教师,就应着重于地理在专业上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满足学生、社会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让学生感知到学习地理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0-11-25(1).

[2]钟作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理教学[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0).

[3]林晋,黄光汉.幼师理科整体改革构思[J] .教育评论,1991(5).

[4]刘广义.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起及意义[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5).

[5]徐巧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鉴[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为幼儿园培养和输送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为了培养出健康、活泼、开朗的幼儿,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除必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更应熟练地掌握唱、跳、演、画等实践操作的技能。尤其是为了适应幼儿爱活动的天性,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较为扎实的舞蹈功力,才能带动幼儿园孩子们开展经常化、个性化的舞蹈和游戏等活动。作为长期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师,笔者就如何开展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技能要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舞蹈课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笔者认为,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技能方面应该具备“四个具有”。

1.1具有比较丰富舞蹈知识

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舞蹈基础理论学习和理解,要对舞蹈基本知识进行比较深入地学习,掌握其基本规律和训练方法。要懂得舞蹈的动作性、节奏性、抒情性等艺术特征。

1.2具有扎实基础舞蹈技能

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想用美的形象感染幼儿、教育幼儿,给幼儿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除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外,更应不断提高自身舞蹈技能,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和舞蹈语汇。只有具有扎实基础舞蹈技能,才能在今后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开展舞蹈教学。

1.3具有一定审美感知能力

舞蹈是用肢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抒感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其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事关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通过舞蹈课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不断提升自身气质和亲和力,以自身良好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愿意亲近和愿意接受教育,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得到教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1.4具有较强幼儿舞蹈表演、创编能力

幼儿的学习和感悟能力不像成人那样强,需要幼儿教师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和反复示范教学。因此,作为今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幼儿舞蹈表演、创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今后幼儿园教师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幼儿舞蹈教学。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2.1学生生源、身体素质及思想认识的影响

(1)学生生源影响。中职学校为了生源,对选择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进行必要的面试考核,往往来者不拒。因此,绝大多数生源舞蹈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这给教授舞蹈课的教师带来了极大压力。(2)身体素质影响。学生进校时都已十六、七岁,其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定型,在软开度、柔韧性等方面的可塑性也大大降低,开展舞蹈课教学,这对学生是极大的考验。(3)思想认识影响。部分学生对舞蹈课产生畏惧和厌学心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惑。

2.2教材针对性不够强、教学课时偏少的影响

(1)教材针对性不够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大而全”且难度较大,有些内容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够强。(2)教学课时偏少。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课统考科目较多,因此,中职学校往往对舞蹈课时安排偏少,舞蹈教学只能浅尝辄止,影响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2.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脱离实际的影响

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现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后即到中职学校任教,由于缺乏幼儿园行业工作体验,对如何开展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不足,从而导致教学实践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进途经

3.1明确舞蹈教学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遵照教学大纲总体要求前提下,应进一步明确舞蹈教学目标,突出其“两性”特征。

(1)突出舞蹈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舞蹈技能是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技能。积极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鼓励学生按照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教育学生学好舞蹈,有助于树立良好外在形象,有助于提升自身女性气质。从思想上,不断地化学生对舞蹈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2)突出舞蹈教学的需求性。充分考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必须适应学生今后在幼儿园教学需求这一重要特性,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基本技能,真正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而学的道理。

3.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按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舞蹈教学应着重从基训形体训练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创编四大板块来展开。

(1)基训形体训练学习。P通过基训形体训练学习,发展学生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主要以应地面训练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站姿、坐姿、躺姿、仰姿、俯姿和跪姿等形体动作。Q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局限,对跳、转、翻等方面的难度要求适当降低。如开展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蹈的手位、身韵、脚位组合训练,以及幼儿基本舞步、韵律操组合训练。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和强化,从而使基训形体训练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之前,P是让学生对该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及该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Q进行单一的基本体态、动律、手位、脚位的训练。其次是将该民族民间舞蹈最具代表性的、简单易掌握的动作元素提取出来,编成复合性舞蹈组合进行训练。R选取一些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片断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舞蹈语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课时少、任务重的特点,教学时必须抓住重点,不断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不断丰富学生的舞蹈语言。S将舞蹈赏析贯穿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力和审美力。

(3)幼儿舞蹈学习。作为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是今后工作应用中最基础、最广泛的。在学生各项基本功、身段训练组合、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学习基础上,结合幼儿园行业工作特性,从幼儿心理、幼儿舞蹈特点、幼儿舞蹈编排要点上,悉心给学生进行认真传授。通过幼儿舞蹈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天真活泼的性格,有助于提升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气质,这也为学生今后尽快适应幼儿园教师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幼儿舞蹈创编。在教会学生大量幼儿舞蹈的同时,应逐步培训学生开展对幼儿舞蹈的创编。在教学中,可以先将一段幼儿音乐或歌曲放给学生听,让其先理解音乐或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然后,根据每段音乐或每段歌词所表现的意义,引导学生以恰当的舞姿进行展现。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引导学生以单人或多人等方式开展,提示学生用正确的舞蹈动作表现内容。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这为学生今后得心应手地适应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3.3开展多种形式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舞蹈兴趣、提升舞蹈课教学效果,应从“三个注重”入手。

(1)注重背景知识介绍,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授民族民间舞蹈时,教师可将民族知识和到民族地区旅游观感相结合,先给学生大概介绍下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趣味轶事等,这既让学生了解了民族知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点,让舞蹈课内容更加充实,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现代手段运用,不断提升学生音乐美感。在教授舞蹈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开展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直观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授藏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时,考虑到学生对、新疆的情况了解不多,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两个民族的舞蹈录像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特色和舞蹈特点,然后再着重教授其舞蹈最基本的表现方法等。通过形象的多媒体开展舞蹈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注重教师示范教学,不断展现舞蹈表现魅力。教师准确、优美、具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是舞蹈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中职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往往对基本舞蹈动作还是能够比较快地学会,但对舞蹈动作所应表现出的韵味,往往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时,教师的示范教学就相当关键了。在示范教学中,着重通过舞蹈动作的准确性、优美性、面部表情恰当性等方面进行重点示范,让学生体会到舞蹈所展现的内涵,帮助学生克服为跳舞而跳舞的倾向。通过示范教学引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快地学会舞蹈的表现力,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

3.4强化学生表演实践

加强学生表演践,是检验舞蹈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此,应着力“三个强化”。

(1)强化课余训练,弥补课时不足。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课程较多,舞蹈课时也受到限制,若学生仅仅利用舞蹈课时间进行舞蹈训练,显然是不够的。针对舞蹈要多练习、多巩固的特点,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午休和晚自习等业余时间进行自己训练和复习所学舞蹈课程。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弥补了舞蹈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舞蹈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余训练中,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锻炼了学生,增进了感情,也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精神。

(2)强化模拟教学,实现学以致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幼儿教师的基础知识外,更应具备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P在课堂上模拟幼儿园场景教学中,强化学生幼儿舞蹈创编,实现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广泛收集和提取动作元素,选取合适的音乐和内容进行即兴创编。在创编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集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幼儿舞蹈。Q组织学生到辖区示范幼儿园参观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当时教学环境,即兴编排一些短小舞蹈节目,即兴模拟上课表演。通过这些“实战型”的锻炼,从而缩短“学”与“教”的距离,加快学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强化参赛意识,提升表演水平。学生学习舞蹈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来体现。为此,应强化学生参赛意识,提升学生表演水平。P在每年学校组织的“元旦文艺晚会”、 “五四校园之春文艺汇演会”、“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专业技能比赛”等文艺表演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赛,编排舞蹈参加各种演出活动。Q积极选拔学生参加“重庆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近些年来,通过悉心培养,学生多人次在“重庆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中分获一、二等奖的殊荣,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了示范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通过强化学生参赛意识,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表现能力,提升了学生舞蹈表演水平,展现了舞蹈课教学效果。

3.5加强教师行业体验

现在许多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就到中职学校任教,对幼儿园行业情况不熟悉,这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在舞蹈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学与实际脱节现象。为此,对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应安排到示范幼儿园进行短期行业工作体验,让专业课教师对幼儿园工作情况有比较深入了解,懂得如何开展幼儿教学实践。只有这样,在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才能让教师真正了解幼儿园行业需求,懂得舞蹈教学的重点把握;才能突出舞蹈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学生舞蹈专业技能,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综上所述,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既要让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更要注重市场需求特性。只有把握好几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培养出幼儿园青睐的合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第4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知识领域,钢琴是一门必修课,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钢琴基本演奏技巧、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弹唱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走上幼儿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13年我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之风在我校盛行,钢琴教学改革也蔚然成风。在此形式下,钢琴的教学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结合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钢琴教学质量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我校学生基本是普通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因为湘西州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音乐教育,甚至对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钢琴是书本上关于音乐的美好描述,是第一次看到、摸到,更何谈基础和专业技能。学生普遍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感觉都比较欠缺。

(二)学生缺乏自信。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被普通高中“抛弃”的学生,在中学时期他们因为文化成绩差、考分低而被逐渐边缘化,慢慢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一无是处”。到了中职学校,这种心理也如影随形。再加上这时候的学生都已经超过了学琴的最佳年龄,骨骼关节都已经定型,弹奏起钢琴来手型不标准、手指坚硬,身体协调性不好,识谱慢,弹奏有困难等等,各种不适应使得学生的不自信心理加重,让学生产生畏缩心理,阻碍了钢琴的学习。

(三)学生积极性不高。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这一专业,一些是因为家庭、父母的选择或者说强迫,一些是为了毕业后能更好地就业,他们并不是带着对音乐的兴趣来学习。所以在因为基础差、身体不适应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遭受了严重打击,学习态度不积极,对钢琴不感兴趣,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

(四)学生练琴时间短。学前教育专业其实是一门很辛苦的专业,因为学生“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必须样样都会、门门都精。除此之外,学生还有语、数、外等文化基础科要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课上练习钢琴的时间很不充足,等到下一周再来练习的时候已经忘得所剩无几了,这样很难把握课上所学知识。虽说学生可以自己抓课外时间练习,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不允许人手一台钢琴,因而学生的练琴时间屈指可数。

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计划。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我们要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定位。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6周岁,从理论上讲,他们中绝大多数学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钢琴学习启蒙阶段。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演奏人才,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通过两到三年的在校学习掌握钢琴基本的演奏技法就可以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加大课程优化的力度,尽量减少高难度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我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两年半,在第一学年里,主要先安排学生熟悉简谱、五线谱、键盘等基本乐理知识,再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基本上做到手指独立、手臂自如,不断强化双手和身体的协调性,能弹奏各种节奏型的乐曲;在第二学年,安排学生学习伴奏,重点强化指法设计、原谱移调学习、简谱旋律视奏、有伴奏意义和弦连接等,加强对伴奏的弹奏与分析;在最后一学期里,在第二学年的基础上,再自配伴奏中增加移调和自弹自唱的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幼儿喜爱的儿歌,如《小红帽》、《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等,为学生走上幼儿教师岗位做好准备。

(二)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钢琴教学内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音乐教育,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同时钢琴技能又是学生立足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所以钢琴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幼儿的心理需要,方能真正有效、实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相对于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钢琴更多的会运用在伴奏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伴奏的曲目,并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伴奏的机会和平台;二是多样性原则。在钢琴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应从练习曲、乐曲、流行钢琴曲、儿歌弹唱四大板块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弹奏技能,三是贴切性原则。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水平不高,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首先,在初学阶段采用小组教学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小组课、集体课虽然不能像“一对一”的小课那样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及空间去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但它在解决学生初学阶段的共性问题时还是具有独到的优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解决弹奏手型、姿势、方法和键盘的认知、乐理知识、和声知识与读谱能力的获取、听觉、节奏、音乐创编等方面,它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作;其次,采用互动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应以培养“能弹会教”“边弹边唱”的毕业生为目的,把钢琴教学与幼儿园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下园学习中“学以致用”,并不断体验、巩固、反思与提高,在互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另外,开展模拟情景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园教学的真实情景,感情教学可以模拟幼儿园音乐课堂的场景,分组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小组选派学生模拟教师进行弹奏,其他学生扮演幼儿做律动,模拟真实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感情演奏技能,同时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两到三年的钢琴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弹奏技巧,而且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歌曲即兴伴奏的能力。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和方法,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有效的成绩。首先,眼在手前,培养良好的读谱习惯。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看谱弹奏,练琴和识谱同时进行,这样学生的识谱能力就在弹奏中不断地得到的练习和加强,久而久之,他们的视奏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提高了练琴效率,同时也养成了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其次,重复练习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通过练习,应当使学生在接触乐曲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第三,分解细部练习,在练习中把音乐分解为细部,一小块一小块地练习。练习中对那些经常不得不停、断的地方也就是难点,不断地重复练习。同时,还可以进行分手练习、分段练习、分乐句练习、分“点”练习;第四,数拍子、唱旋律练习在初学阶段,有些学生的节奏感不好,速度不均匀,这就应当时刻用心数拍。唱旋律可以培养弹奏的歌唱性。把我们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手指触键弹出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同时,也为以后的自弹自唱做准备、打基础。

三、结语

钢琴教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既遵循着一般科学规律,与一般教学具有共性,同时又遵循着钢琴教学的特殊规律,具有自身独立的个性。学前教育钢琴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伴奏水平和欣赏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幼儿教师。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线教师应在这条路上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陆正英.如何有效实施中职学校音乐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2(5).

[2]胡水静.幼师生音乐素质培养问题探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第5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钢琴教学 评价系统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1. 智力接近成熟,但不够完善

中职阶段是学生在各方面向成人接近的阶段,思维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对事物做出一般性的判断推理。在生活上,仍然摆脱不了青春期特有的冲动和叛逆,他们一方面思维积极活跃,对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的观点往往是片面的,热情洋溢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对老师和家长等长辈人物有较为常见的逆反心理。

2. 情绪波动大,做事比较草率

求新求异心里比较突出,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称赞和欣赏,但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会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事情。面对问题,处理能力还不够成熟,往往片面草率,面对较难的问题或者觉得自己无法处理时,容易感情用事。情绪不够稳定,在波动中逐渐发展。

3. 自我意识增强,求知欲高

进一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自尊心较强,受到打击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平等对待,希望像成人一样独立自主但是又能力不足,产生混乱,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又喜新厌旧。中职学生由于在心理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现状

1. 学生兴趣不高

学生兴趣不高是我国中职钢琴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一是本身对钢琴不感兴趣;而是老师上课枯燥乏味,学生久而久之不愿意再学习;三是老师评价方法缺乏公平公正,使得学生找不到学习钢琴的真正意义;四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钢琴数量少,集体教学等导致每个人的学习时间很短,课外练习找不到钢琴等。

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法和示范法。讲授法主要是理论的讲授,学生听老师讲,学生处在青春期,对新事物求知欲高,但是也容易喜新厌旧,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很重要,但其枯燥乏味的形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示范法能够让学生看到实际演奏中的效果,比较直观的发现理解其中的问题,但目前大班教学的形式,教师的示范并不一定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几点建议

1. 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前面已经提到,中职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望强烈,而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是没有接触过钢琴的,所以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很多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很多学生本身对钢琴兴趣浓厚,往往是因为不喜欢任课老师才觉得钢琴无趣。还有就是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所学的成果和作用,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做的是教学联系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讲解,尊重理解学生,多让学生接触钢琴音乐,引导他们用所学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用所学知识来判断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学有所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单一的教学方法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厌学的原因,学生真正操作的时间很少,单单是讲授和示范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单个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单个教学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从中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集体教学主要是教授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在集体教学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可以给其他同学带来反面教训,从而避免更多同学犯同样的错误。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花费 较多的时间,最好是将学生分组,轮流上课。此外,老师上课还可以以轻松幽默的导入来吸引学生,例如一些音乐家的生活小故事。这样上课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系统

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公平公正的,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成绩应该成正比。提出这一点,主要是目前中职的钢琴教育评价存在一些缺乏公平公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中职学生中有些学生有钢琴基础,在学校表现并不好,但是因为在考核时表现良好得到较高的评价,而那些没有基础的同学,平时学习用功,但是考核时因水平不高没有得到好评。这种评价方式让学习认真但是没有基础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挫伤努力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的综合,不应只以期末成绩评定学生。

参考文献

第6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

生源较差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努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往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歌唱技巧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投身于音乐学习中,从而为学生往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地划分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将教学重心着重讲解,而对于其他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教师的教学时间,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亲自进行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及时更新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它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相关的维修和更新工作。要及时解决教师在设备上反映的问题,对破旧的乐器应该及时更换,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不同的乐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所塑造的情景进行表演;也可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幼儿的发音方式,以确保能够保护幼儿的嗓音。而在声乐教材的选取上,应该选择各式各样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欲望,彻底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结语

第7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40-02

音乐欣赏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职业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欣赏教学活动所普遍采用的还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教学顺序的课程模式,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不能有效的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和奥尔夫教学法,尝试改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运用"学科综合法",教学音乐欣赏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行不通的,尤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分析和理解能力。

何谓"学科综合"音乐欣赏教学呢?所谓"学科综合"音乐欣赏教学就是指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巧妙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人文式"。两者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是相辅相成的。

1.1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教学。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地理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地理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欣赏校本教材"客家山歌"时,可先讲解客家人的南迁历史及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的地理特征,了解客家山歌委婉秀丽,富有客家人的情调、淳朴与勤劳的音乐风格的音乐背景,让学生结合自已的见闻,认识两者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1.2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教学。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 如教学 "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欣赏课时,让学生了解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再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 ,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1.3音乐与美术的综合教学。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能使学生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运用"学科综合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能使音乐欣赏课更生动、更立体,既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欣赏课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音乐想象、表现能力

2.1引导学生想象,激感共鸣。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与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郭沫若先生讲过的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职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她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不是单一的,是多姿多彩的。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时,可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后,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不同的歌名。于是"丰收锣鼓""舞""闹新春"……等名字诞生了。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她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又如:"舞"这个名字,学生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它带给我一种想跳的冲动,于是我就为它取名为'舞'。"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了,且很"雅",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学生应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在教学音乐欣赏课时,每道题都允许有无数个答案,以激发学生想象的火花。

2.2引导大胆表现,培养表现能力。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如不注重表演,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会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中大胆的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上,引导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拍打、运动,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对乐曲的不同理解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既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能动性,又让学生大胆的表现了音乐,还给音乐欣赏课平添了几分活跃气氛。

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音乐鉴赏兴趣

21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运用为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新天地,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特网上用之不竭的艺术教学资源信息,有助于突破传统欣赏课程的狭隘性,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3.1创设网络环境,改变学习方式。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如,利用因特网和校园网络,围绕阶段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有质量的、有个性的音乐学习网站,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音乐,查找有关资料,在这个"大环境"中,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2依托网络平台,拓宽艺术视野。以音乐课程为突破口,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优势,创建有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如,教学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欣赏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需要,适当加入有关民族的舞蹈欣赏。先请学生课前上网了解相关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文化和网上欣赏、模仿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舞蹈等,在课堂上再加以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目的。

3.3发挥网络优势,关注学生发展。在音乐欣赏课中,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个巨大图书馆的优势,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浓缩世界音乐艺术的博览会,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风情。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搜索资料、如何利用关键词进行搜索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扬利除弊,学会学习、感知、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以进一步丰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充分运用综合学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定能调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王西靖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礼仪教育;礼仪课程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个人礼仪是一个人仪容、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育对象祖国的未来,是可塑性极强的幼儿,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引领者,我国儿童教育专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都装在计算机里,指导孩子的行为。”幼儿教师要用文明的语言,规范的举止影响受教育者。因此,对学前教育的学生开展礼仪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研究的经验,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礼仪教育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言传身教润如无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的礼仪习惯除了来源与家庭与社会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都有很大的向师性,经常会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得体的着装、仪态,幽默的谈吐,积极向上的形象气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方面,所以,我们作为未来教师的教师,应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礼貌待人,文明处事,率先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耳濡目染,必定对她的礼仪教育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人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师生之间也是一样,师生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穿着优雅职业但不过于沉闷严肃的服装,面对家长的问题应面带微笑、礼貌回应,即便遇到分歧或麻烦也应该做到耐心解释,处处体现一种遇事不慌、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形象,这对于绝大部分是女生的学前教育学生来说一定是一个好的示范。

二、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

为了使学前教育的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文明礼仪规范,提升文明礼仪修养,可以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到教学中,开设内容充实、有趣味性、有可操作性的礼仪课程。如,对刚刚入学的新生应加强仪容仪表、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品德教育的学习内容,对二年级的学生要侧重人际交往、品行教育、自律礼仪等的教育,而对即将毕业的同学要更侧重于面试礼仪、实习礼仪和服饰、化妆礼仪等的学习。通过这种系统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会大大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学前年龄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启蒙阶段,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礼仪修养,这样才会言传身教,对幼儿的礼仪文明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熏陶作用。但是我们知道,中职学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本身就是中考的失利者,她们有的身上表现出的明显的自卑感,有的是由自卑而表现出来的更为强烈的自尊感,或是一直养成的对纪律和规范的无意识不服从,所以,想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礼仪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培养,需要讲方法重创新,要反复持久的进行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任重道远,我们仍要努力!

三、制定礼仪制度共同遵守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礼仪习惯也是一样。学生入学后,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组织部门要制定适合学前教育学生专门的礼仪规范制度,既要服从全校整体的礼仪要求又要有专业的特点,以便同学们有章可循。比如,仪容仪表要求秀外慧中和谐自然,做到头发前不过眉、不遮眼,长发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染发,不过短;面部要整洁,不戴墨镜或美瞳,不画浓妆;着装不性感暴露,不穿吊带装、渔网装、露脐装、超短裙等;不戴夸张配饰。行为举止上做到:自然规范亲切优雅。面部要求做到神态自然,乐观向上,眼神坚定温和,忌横眉冷对、萎靡不振;守时守纪;坐姿要求腰背挺直、端正,双腿并拢;站姿要求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手下垂或交握于腹前。文明语言要求主动热情文明礼貌,多使用“您”“请”“劳驾”“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多注意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公众场所声音轻,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大,不说脏话等等。

四、学科教学注重渗透礼仪教育

第9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

一、教学理论研究不深

①研究成果匮乏。因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关注课堂教学和实用的教学方法,而漠视了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而且由于长期以来认为职业教育可以直接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理论,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教学理论的探究。②在引进和借鉴外国教学理论时,缺乏比较和本土化改造。③历史性与发展性未能并行。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历史和已有理论经验的研究,使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更具有历史逻辑性,但忽视了兼顾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性的研究。

二、教学规律认识不够

①对学习主体“学”的规律认识不够。由于多种原因,职业教育生源相对枯竭,文化程度不高和整体素质的下降,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无论已有文献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很少去探究他们的学习规律。②认为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是理论家思辨的结果。诚然,宏观层面的规律需要理论思辨,但也必须是建立在大量的测评、调查及追踪的基础上。而中观,特别是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规律,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伪存真,再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规律。⑧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规律探究不够。如职业教育文化课、理论课被压缩的比例如何控制?

三、教学目标表述不清

教学目标要服从于培养目标,即通过某学科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身心和行为两方面发生变化,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一是指导教学,二是管控教学。但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不清楚的问题,表现在:①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失误。有的中专学校、大专高职院校仍然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干部、管理人员。②教师的教学主要关注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技能。至于目标,仅仅是一些文本化的形式话语。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而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不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四、教学内容与岗位联系不紧

①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②缺乏连接岗位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制作、企业工作实习、毕业设计等。现存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会有某个或多个环节脱节。③对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位认识的偏失。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除去技能而论,职业教育教学对职业道德、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缺乏适应职业及其变化的能力。

五、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不全

①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研究,盲目采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有的学校不管适合与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采用项目教学法。②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③某些基本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识不清,甚至将教学模式混同为教学方法。

六、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不足

①概念界定混乱,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没有形成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培养方案、评定制度,从而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建立。②与迅速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成为极其突出的矛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③来源渠道不畅,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成长慢;企业技术人员中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多是业务骨干,但补充难。④缺乏“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激励机制。

七、职业教育教学基础能力不强

①实训设备不足。据调查,实训设备老化,实训工位不足;职业教育实训教材有60%的缺口:技能教材有70%的缺口。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能力较弱。硬件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而硬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问题,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硬件的配置上,都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③校外实习基地落实困难。目前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这方面虽有所合作,但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局面。

八、职业教育教学个性化模式不多

①照搬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近十余年,我国从西方不断引入多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试图取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总感到步履维艰,说明我国目前还缺乏这些教学模式的复制条件。②缺乏具体、个性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处在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层面,具体到教学过程架构、操作流程和策略还做得很不够,也谈不到个性化。③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不多。亟待加强研究和实践。

九、职业教育教学策略设计不新

①教学策略缺乏操作性设计。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二般应包含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和操作技术四个要素。②教学策略中平台设计不新。一般认为,教师教学的平台就是教室,职业教育还可以有实训基地。此外,还有网络平台、开放平台等。③教学策略中媒体选择欠多样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个高科技的时代,在一些发达国家,教师上课已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人认为,我国由于受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少的资金与资源的投入致使庞大的职业教育规模暂时徘徊在教育信息技术的边缘。

十、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渠道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