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职业教育培训范文

职业教育培训全文(5篇)

职业教育培训

第1篇:职业教育培训范文

人才不只是包括科学家,也包括有知识、有技能的熟练工人,目前人才结构呈典型“金字塔”型分布,据统计,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左右,中级工占35%左右,高级工仅为3.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远,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走向成熟,我国加人Wm,我国中高级技工严重缺乏的问题将会日渐突出,目前据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企业技术工人出现断层,只好自己出钱对在岗工人进行培训。据悉,德国的职业教育十分红火,德国的失业率约为ro%,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职业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到处需要,其失业率低于2%,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的广州市对拥有高级技术等级的工人已采取了“四不限制”的准人原则,不降制户口,不限制生源地,不限制性别,不限制年龄,以此吸引大量的技术工人。现代技术工人已明显供不应求,在青岛市劳动保障局举办的一次秋季外资投资企业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需招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塑料模具技工,开出了年薪16万的“身价”。可见,职业教育有机遇也有挑战,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结构要求的变化,培养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技术工人的素质有待全面提高

产品要敲开市场的大门,要有科技人才的开发研制,还要有技能人才的生产制作,二者缺一不可,技能人才也是企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影响着整个企业。据统计,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X卫)亿元,我国科技利用比率只有巧%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这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们的工厂与在瑞士的工厂组装出来,为什么比人家缺乏竞争力?同样的汽车品牌,同样的轿车零件,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为什么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相差很远?答案是:不是我们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赶不上人家,而是现成的技术在具体制造中走了样,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一线产品的质量。据悉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局长曾对记者说:他曾参观过许多国内机床厂,其设备甚至比德国著名的格贝尔公司的还要好,可我们的产品质量却不能和人家比。为什么呢?举一个小例子,我们的工人要装一个齿摺,装不进去时,就抡起大锤打进去,据他亲眼所见,在格贝尔公司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人家会拿着砂纸、小锉一点一点加工,直到完全吻合为止,这其中有敬业精神,也有经验和技术因素。可见,我国职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工人不仅要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还要有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职业教育要注意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包括政治觉悟、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心理素养、业务能力、道德品质教育,全方位提高未来职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职教特色

1、突出专业设置的岗位适应性。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以社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为依据来设置的,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教育模式,要经常深人到企业和社会中去,了解需求动态,根据社会的职业需要来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专业设置。

第2篇:职业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第三方;多元化

国民终身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训,其影响之大、所占比重之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彰显无疑。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技术发展日益迅猛,知识日益更新,都为职业教育培训创造了发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虽然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对教育培训质量的评价模式开展了多方面探索和研究,但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培养质量评价并没有形成完整评价体系,定量评价较少,定性评价较多,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和改进。因此,科学辨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一个针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培训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已成为职业教育培训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多元化评估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是对培训项目满足企业(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培训项目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职业教育培训价值增值的过程。因此,评价主体必然是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要满足企业、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企业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包括:培训学员(受训主体)、培训机构(第一方)、送培企业(第二方)、主管部门、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等五个评价主体,即“五主体”多元化评价。

1.主管部门评价

主管部门对培训进行评价是职业教育培训的一项必需环节,这是因为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必须要对主管部门负责。主管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为了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员工从业技能,从而达到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质量提升,因此主管部门最为关心的就是培训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培训目的。要想知道培训效果如何,就必须要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开展评价,提出建议,并依据评价结果作出决策。目前典型的主管部门评价培训项目有:海关的报关员培训项目、财政的会计系列培训项目、海事的轮船从业培训项目等。

2.参训学员评价

参训学员被归类为第二方,职业培训的主体是参训学员,参训学员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能够检验承担培训任务所在机构的培训效果和培训水平。培训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培训师教学水平、培训课程安排、培训环境、培训测试成绩等各要素,都是检验培训活动能否符合学员的需求,是否达到了学员预想水平的根据。参训学员通过培训评价,为参训效果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学员本身也从这些信息中发现自己通过参训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及专业业务水平得到哪些提高。

3.培训机构自评

培训机构作为培训项目的实施方被称为第一方,其按照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在对参训学员、企业考核性评价之前对自身培训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初步判断参训收获与效果,获取自身在参训过程中的成绩及差距,自评的结果亦可在最终综合评价中占有一定权重。

4.企业评价

委托培训的企业同参训学员一起被归类为第二方,在整体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享有最高权重。企业评价是指参训学员学满入职或者回到委培企业,由参训学员所在企业的领导、同事根据其将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客观评定,以此作为最终培训质量评价的参考指标。

5.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价

众所周知,由标准普尔、穆迪、德勤、埃森哲、普华永道等知名评估机构认可并评级的行业企业,在本领域中往往名声鹊起,声誉日隆。同样,高端培训项目仅仅靠学员评价和机构自评是远远不够的,系统化评价一个培训项目从准备到完成再到后期效果,科学的指标评估体系必不可少。同样,委托行业领域顶尖的专业评估机构,站在第三方独立的视角来评价培训整体流程与绩效,是最为客观科学的评价手段。第三方评估也是迅速提高培训机构声誉和知名度的最有效途径。

二、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关联系数

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就职业培训而言,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学历水平、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同一类的培训项目,其培训时间长短也可能不一样;送培单位(企业)投入的培训经费可能差别很大。毫无疑问,这些因素对职业培训项目的质量是有直接影响的。由于这些诸多因素难以控制,增加了职业培训项目质量的评价难度,使得职业培训项目质量的评价更加复杂。大量的企业、培训机构的调查研究表明,借助“关联系数”就可以把可能存在的可变因素对培训质量的影响,完全体现到评价结果中,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实际上,大多数可变的因素对培训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培训效果方面,因此,关联系数的处理就集中在了“培训效果”这个一级指标的各层各个指标上了。培训学员初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等不一样,经过培训后,他们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发展的角度讲,在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时,应在满意度评价的基础上乘以关联系数(发展系数)。在送培单位、管理部门、培训机构、第三方评估对满意度评价时,在发展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培训班的整体稳定性,需在满意度评价的基础上乘以关联系数(稳定系数)。

三、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主体的权重确定及量化评价

评价指标权重又称权数,是一个证明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和作用的数字。对评价整体而言,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其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权数能够体现每个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的大小以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的比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五主体”的评价权重必然是有区别的,这样才能更科学、更全面。根据广泛的调查研究,首先利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再对各评价主体的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个评价主体的权重如下:培训学员评价权重为0.2,送培企业评价权重为0.3,培训机构评价权重为0.1,主管部门评价权重为0.2,第三方评价权重为0.2。结合实际情况,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指标有所差别,评价主体的各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是不同的。在进行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量化评价时,首先拟定测评表格,发给五个评价主体的每个成员。按要求,每个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项目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标准确定

评价标准的设计必须是可测量的,可以实际操作和把握的,既有数量化标准又有可操作化语言表述。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1.培训准备

在培训准备工作中,为检测培训标准和安排是否能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我们通常要预先系统地分析评价目标,培训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晰明了,否则模棱两可的目标表述会影响培训的实施和评价。培训方案中,如何选择培训对象,如何安排培训时间,如何确定培训场地等也是至关要素。我们应该对所有指向培训目标的条件和资源进行综合与系统的评价,并进一步完善和确定培训方案,论证其可行性与实际操作的效用性。

2.培训实施

评价培训质量优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整体培训实施过程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培训的实施过程是涉及多个环节的。第一是师资培训。师资的水平高低、受欢迎程度、综合能力等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训学员掌握并吸收知识技能的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参训学员的学习情绪以及对实施培训的机构主体的好恶及评价。培训师资评价指标应涵盖师资的配备、培训教师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教学能力、师德、教学吸收效果等多方面。第二是培训管理。培训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整体环节能否保证实施过程有条不紊,培训计划、培训大纲能否反映行业需求,与受训学员定期沟通反馈是否及时等,均可检验出培训实施机构的管理水平。第三是培训资源。实施培训所需的设施设备、培训教材、培训场地、课外学习资源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的质量。第四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实施培训和完成培训目标的重要载体,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素。因此在实施过程的二级指标中,这些因素都被列入其中。

3.培训效果

培训计划是否满足需求与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产生的预期与非预期效果,有关人员对培训结果的优劣判断,参训者的受益程度等,均为体现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其中,参训学员的满意度评价是整个评价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参训学员对培训整体环节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情绪,从而影响培训的最终效果。对于委培单位来说,更注重参训学员在经过专业培训后,理论功底、动手能力、实践技能、新设备新科技的掌握与操作水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希望通过学员在培训前后知识、技能及其他能力的变化,了解参训学员通过培训学到了什么,提升了什么。而学员参训后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提升和变化,以及能否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新能量,则最直观地反映培训的质量。受训学员完成培训回到企业后的跟进调查评价结果,更真实体现了培训的效果和价值,切实反映了培训质量。

五、结束语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导向性的质量评价制度,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将对职业培训数量及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急需加强对职业培训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制定,并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积极推进。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多元化评估体系的建立,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质量保证。经过多方研究与论证,我们认为,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能应该有所转变,从现在的主管逐步过渡到指导与监管,把主体评价权限集中在用人企业(第二方)和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客观、高效地推进职业教育培训,保证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忠义.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04).

[2]唐昕,张庆伟.培训项目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04).

[3]李秀红,刘伦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经济学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第3篇:职业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政府制度;师资力量;教育观念

一、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有关于职业教育的政府制度不够完善

职业教育培训不仅仅能使有工作能力的人附有才能和特殊技能,同时也能更好的为我国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所以我国自发展以来,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质量都有着高标准高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已经跟不上现当代的潮流,很多人才需要更好的更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但是因为制度的种种阻碍,很多人才都不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更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些现行政策和制度,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契合,人才培养难以用到实处,也没办法发挥想要发挥的作用。

2、培训的师资力量和其他相关力量不够力度

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成长与发展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来支撑的。但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很难与时俱进,很难符合培训要求。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基础的技能培训和基本的能力培养却是必不可少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师水平不能够提高,这对教育培训也是一种浪费。职业教育培训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更要完善和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巩固和发展更好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3、职业学校招生盲目导致人才流失

提倡反腐倡廉,要求我们杜绝不良现象。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培训就存在着这种现象,总是有着宽进宽出的现象。职业学校的盲目招生,不严格审核培训人员,不提高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随意招聘人员,对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的不良作用,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其实,更多的是对专业的需求没有深刻了解,盲目招生,以为培训完毕就可以上岗就业。

4、职业教育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特殊重视

现在不管是大学生还是普通公民,都对职业化工作避而远之,觉得挣钱少不好做,导致职业教育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重视。优秀学生都选择了进入大学的殿堂,只有中学没有毕业或者其他没有学历的工作者会选择职业教育,总觉得职业教育培训的工作者低人一等,不受重视,福利待遇也不高。严重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5、职业教育观念不能够与时俱进职业教育观念不能够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和职业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现当代的职业教育不能够满足社会上对技术人员水平和能力的多方面需求。在教育观念上太过于老套,死板不能够把专业知识落实到实处,也不能活学活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对策

1、完善职业教育的政府机制

对待贫困家庭应该建立和完善支持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加大免费和补助资助力度,适时提高国家助学金标准;研究根据职业工种合理确定补贴标准、返还企业部分教育费附加等政策;督促地方统筹化解职业教育债务。建立与企业行业相衔接的就业机制,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化,生活化,法制化,规范化和水平化。同时,也可以建立行业与学生之间一个交流平台,工作任务的具体实行和具体要求可以更好开展深入的了解。

2、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在职业教育教师选定人员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比招生更严谨,严格按照选定要求。在现有教师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增加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配备优秀教师重点充实一线教学和专业指导岗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选拔优秀教师的同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时间,提高技术水平。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变传统观念,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到的知识不白费,让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这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培训的良好目的。

3、精简学生队伍,提高学生素质

在职业教育中不得允许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职业教育重在职业化。精简学生队伍,不盲目招生,按照招生要求严格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拔,通过他们的各个方面决定是否适合职业教育培训。观察他们的整体素质,安排适合他们的位置。

4、加强整体教学水平,完善教育培训形象

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依旧存在。中央领导建议,要切实树立“三破三立”的观念,即破除鄙薄职业技术教育偏见,树立普教职教同等重要的观念;破除轻视职业技能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观念;破除狭隘的成才意识,树立“行行出状元”的观念。进一步完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重点对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士兵以及未就业毕业生等进行培训。同时也要增加福利待遇,让更多的人重视职业教育,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提高职业教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5、及时调整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很多职业院校始终不能正视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正规教育的的“非正规”补充,导致了教学意识上的弱势,这必将影响整体的教育质量,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工作,必须要及时调整教学观念,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与时俱进,让学校和学生共同进步,在两者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职业教育中存在上述问题,但只要学校和企业正视这些问题,及时合理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将教学策略落到实处,职业教育的水平必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社会生产输送更多高质量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4篇:职业教育培训范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技术课程(technicalcourses)、职业教育培训课程(TVETprogrammes)、高等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TVETprogrammesattertiarylevel)。技术课程在中等教育阶段提供,时间为4年,在一般技术学校(normaltechnicalschool)学习。入学条件是必须完成初等教育,通过小学的毕业考试。学生有5~7门课,其中英语、数学和计算机应用为必修课。技术课程的毕业生可以到技术教育学院(InstituteofTechnicalEducation)深造学习有关课程。技术课程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到通用教育证书(GCE)系统取得O级资格。这使他们能够继续进入高等学术或职业学习领域,包括直接进入理工学院(polytechnics)。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在中等以后、非高等层面提供,时间为2~3年,在技术教育学院或理工学院学习。入学条件是完成中等教育并取得有关资格,包括通用教育证书O级、N(A)级、N(T)级,或替代性的资格。技术教育学院提供的课程最终取得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Nitec)或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HigherNitec)。除了全时的学院培训,学生还可以通过公司和技术教育学院联合提供的培训课程来取得技能证书。技术教育学院还与外国伙伴合作开设技术文凭课程(如汽车工程,厨艺等),以提供额外的技能发展的通道。对进一步教育感兴趣的,还可以基于他们的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者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进入理工学院学习。高等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时间为3年,在理工学院学习。入学条件是:取得通用教育证书O级、A级,完成理工学院基金课程(PFP)或者技术教育学院课程。理工学院提供一系列的课程,使学生取得行业相关的技能,为他们在相关领域工作作准备。这些领域包括工程、应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健康科学、早期儿童教育、商业研究、会计、社会科学、大众传播以及数字媒体。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如果愿意深造,可以基于他们的文凭资格进入大学学习。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刚毕业的学生,还能参加技能未来(SkillsFuture,教育部下设的一个委员会)的挣钱和学习计划(EarnandLearnProgramme)。这个计划是一个工作学习计划,既包括在车间的工作实践学习,也包括在学院的学习。挣钱和学习计划为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造,学习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与技能未来挣钱和学习计划类似,还开发了新的工作学习技术文凭(Work-learnTechnicalDiploma)课程,与主要的雇主密切合作来提供。学习在车间和校园进行,70%的课程时间用于工作培训。技术教育学院提供这一文凭,课程一般要持续2.5~3年。拿到这一文凭,技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能得到许多职业发展的机会。

二、管理体系

国家人力委员会包括贸易与工业部、人力部和教育部,负责国家技能人才的计划和培训。教育部负责监督新加坡技能未来委员会引入政策的实施。新加坡技能未来委员会负责推动和协调国家技能未来计划的实施。委员会就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它还审议通过新加坡技能未来的战略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方面,包括工会、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这使得它具有不同的经验和看问题的角度。新加坡劳动力委员会负责监督地方劳动力和行业的转型,以应对面临的经济挑战。它推动各个层面劳动力的开发、提高竞争力和工作能力。新加坡劳动力委员会和管理层已经建立了一个框架体系,以确保实现好的治理。委员会就负责事务的管理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委员会还审议并通过战略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选自不同的领域,包括工会、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有不同的经验背景,能代表各个角度不同的观点。

三、资金保障

教育部向所有的教育机构(包括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如技术教育学院和5个理工学院)提供资金。总的开发资金数额,因各个机构的年需求不同而有波动和变化。需求取决于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变化很大。然而,总的趋势是,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开支以及每个学生的开支,在不断地上升。以2015年为例,一个职教学生每年的开支数额,约相当于12000新元(约8830美元)。一般来说,接受培训者报名参加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应该支付费用。在一些方案下(如继续教育和培训支柱三),新加坡人和定居者的课程会得到补助,最高达课程费用的70%。其余的费用可以通过技能未来信用贷款(这是一个政府支持个人终身学习的项目)来支付。

四、教师和培训人员

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招募在相关行业有专业资格和工作经验的教师。他们带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艺,以及他们自己行业的业务网络。为使他们了解不断变化的行业实际情况,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行业和工作岗位实习或者参加研究生课程来提高自己。理工学院教师一般在刚加入时参加一个短暂的导入课程。然而,工作期间的课程一般由教学中心的专业学习设计者提供,以确保教师了解最新的课程实际,包括使用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技术教育学院鼓励教师提高单个和交叉领域的能力。除了工作岗位和培训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项目、咨询工作或者在技术开发中心体验真实的世界项目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在技术教育学院,新教师必须通过一个十分难拿的在技术教育计划方面的一个高级证书,完成该计划需要40周。有经验的教师,如果想提高设计学习能力,领导课程实践,可以参加文凭方面的在职计划。其他在职教师可以选择参加课程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生活辅导、教育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

五、资格体系

新加坡统计局出于统计的目的,开发了《新加坡标准教育划分》。该标准根据教育种类(初级,中级,中级以后等),区分不同的教育水平,但是并没有确定和描述这些水平的能力情况。

(一)十个等级水平1.一级为无资格级(初级之前,或较低初级)教育。该级别的,未通过初级学校毕业考试或类似的考试。2.二级为初级资格教育。这一级别的,通过初级学校毕业考试或类似的考试。3.较低中级资格教育。未通过通用教育证书N级(普通级)或O级(一般级)考试或类似的考试。4.中级资格教育。至少通过N级或O级中的一个或类似的考试。5.中级以后资格教育(非高等教育)。至少通过A级(高级)考试或类似的考试,或者取得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者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类似的证书。6.理工学院文凭。由理工学院授予文凭或高级文凭。7.专业资格。通过专业机构或职业机构取得证书、文凭或其他资格。8.学士或同等文凭。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或类似的文凭。9.研究生文凭(证书)资格(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由大学或研究生教育培训机构授予研究生文凭或证书。10.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类似的。由大学或研究生教育机构授予学位或类似的头衔。

(二)4个层次资格一是技术教育学院技能证书,发给以完成初级学校教育作为门槛的课程。二是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发给以完成N级或O级作为入学条件的一些课程。三是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发给以完成O级或N(A)级作为入学条件的一些课程。四是技术文凭,发给以相关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为入学条件的课程。在国家层面,新加坡已经开发了一个技能框架体系,作为近期政府、雇主、行业协会、工会或专业机构的倡议。它提供了一个不同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素质的框架,有助于确定学生和工人的有关课程。

六、质量保障

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引入技术教育学院质量保障框架体系和理工学院质量保障框架体系,以确保技术教育学院、理工学院资源分配、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组织程序的体系和框架适当整合并有效完成使命。质量保障框架的要点如下:一是评估周期,为5年。二是评估方法。首先,是学院自我评估。学院在教育部实地考察之前提交自我评估报告。报告涉及学院在5个领域的25个目标,包括治理和领导、管理和战略规划、教学、产业联系以及服务。其次,是外部认可。外部评估小组受教育部的委托,进行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考察形成一个报告,指出好的做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是质量改进工程。学院提交行动计划,明确在需要改进的领域要采取的措施。还需要在每年的绩效评估论坛上向教育部提交行动计划和需改进问题的进展报告。

七、改革与挑战

第5篇:职业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标准;实效性;农民需求

推进党的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总目标,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实现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以农民为突破口,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家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自2012年以来,多次下文部署,积极落实[1]。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具体体现在政府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财政投入力度加大,信息化管理、规范程度明显增强,已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平台,对分层培训、培训内容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农民为中心,送教下乡的理念深入人心,对省级培训体系制度建设、工作环节及学员满意度进行全面的考核[2]。但实践中仍普遍反映,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是主要的限制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农民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教学内容、培训方式不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针对性、时效性不强[3-6]。成人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实用有效[7]。农业农村部在《关于做好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中(农办科〔2019〕26号)要求,农民教育培训启动3年提质增效活动,但用来评估基层教育培训满足需求的情况及实效性的指标还比较少,导致很难通过评价反馈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王守聪[8]认为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和认定改革是农民职业教育制度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是今后农民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探索方向。笔者旨在梳理多年来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标准方面的实践探索,尤其是教育培训效果指标,结合其他职业教育的标准,分析相关的指标,为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做参考。

1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

该研究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指针对正从业的农民及从事农业相关者所开展的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相关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的学习[8-9]。目前主要包括职业培训、非全日制成人中职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模式总体上是以政府为主体,由政府制定规划,提供政策、资金、落实任务,组织农广校、农业院校、推广等部门来实施,如“百万中专生计划”“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等项目。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面临着“谁来种地”的严峻局势,同时又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能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具体讲,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让农民增收,获取稳定足够的职业收入,进而激发出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改变乡村面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但我国从业农民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2018年21个省份41岁以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占比在65%以上,初中学历约占55%[10]。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11-13],要提高农民收入,首先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从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江苏新型职业农民中90%以上受访者表示愿意也需要参加培训,70%基层教育培训管理者却反映培训最大的困难是农民缺乏培训意愿[3]。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培训内容、方式不适合以外,还有时间、地点、个人学习困难等限制因素[3-14]。他们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生产问题、提高技能,其次是学到新知识,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收入。培训内容一般首选贴近实际的特色种养实用技术、病害安全防控技术;其次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信息、国家土地流转、惠农政策等[1,3,14-15],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培训内容需求重点有差异[1],农民较欢迎农业专家、农民骨干浅显易懂地授课;80%农民希望采用现场教学、田间指导、生产观摩或讨论学习等方式;77.9%农民愿意接受7d以内的短期培训,70%以上农民希望在就近田间地头、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接受培训[3]。

2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及应用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主体首先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通常采用全日制中职教育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或一个区域的农民职业教育水平,指标包含发展规模、职业教育资源水平(专职教师数量、校舍、图书、设备等)、管理办学机制、教育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等。非全日制农民成人职业教育在教育资源水平方面远远低于全日制的要求,今后相当长时间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同一标准来进行投入,但要持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也必须保证相应教育资源的投入,如专职教师数量、农业技术人员、教学场所及设备、实训基地等。部分教育成效的指标仍可沿用,如获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比例、毕业率、就业对口率、毕业生满意度等指标。发展规模最好不用绝对人数,采用参加职业教育人数占本地在岗农民的比例,这样可避免地方差异的影响。对农民培训评价的研究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中。以往从培训人数、经费规范使用等来检查任务完成情况。随后的研究者陆续尝试构建多层次的指标来衡量各省的农民职业教育水平,2003年的研究中[16],研究者从供给方、需求方、国家投入及政策4个方面选取了23个指标,如供方指标体系中增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指标,它们对保证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必不可少的。培训效果指标中仅采用了农民人均收入。在2008年评价各省农民职业教育水平的研究中[17],从教育条件、教育对象、教育效果3个方面设置了13个指标,教育效果方面除了培训人数,还采用了劳动生产率、农机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化肥产出率等农业生产水平指标,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更适合中长期宏观区域的农民职业教育水平评价,在基层农民培训中应用较困难,虽然农民教育培训的最终目标确实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转化为生产力同样带有滞后性,会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2014年以来,农业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了省级绩效考核[2],考核体系包含工作组织、实施过程、工作效果、加分扣分项4个方面22个指标,该体系注重过程评价,有利于督促引导农民培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效果方面包含了学员满意度、信息宣传、信息化程度等指标,农民对培训的组织、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按5分制打分,让农民参与评价,重视农民的满意度评价是一个进步,但所打分数一般较高,如需确切获取农民对培训实效的意见仍有待改进。

在一些省份的总结报告中,尝试使用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如河北省认为规模扩大、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收入增加[18]、合作社增加数、涌现的致富带头人数[19]等指标更适合衡量农民中职教育的实效。在农民培训效果的调研中[20],还尝试采用了技术提升、经营能力、素质及就业竞争力增强等指标,有些访谈学员还谈到自己学到了专业知识,掌握了相关技能,开始参与种养合作项目、开发旅游活动等[14],前面已论述,经济指标不适合短期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评价。根据农民的需求及感受,是否可讨论设置农民对培训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程度这一指标,让农民、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德国采用证书来衡量农民职业教育的成效。由行业协会组织考试,证书起到职业准入、衡量职业水平的作用[21]。我国农民参加培训工作后往往也会获得各种培训证书,还可以考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江苏省还尝试发放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农民职称证书[22]等。调查中,农民认为证书便于就业或获得优惠政策[20],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在聘用、确定薪酬时也希望借助技能鉴定证书。用证书来衡量农民职业教育的成效应是未来的趋势,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1+X)融合作为我国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农业培训证书虽然承担的功能还比较弱,但随着证书制度的完善,有待作为今后农民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之一。

3讨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标准的研究应用已构建了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开始重视教育条件、培训过程、教育效果等方面的指标,但主要目的是完成行政管理部门考核或评估宏观职业教育培训水平,适合农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深度参与,用来评价基层教育培训实效性的指标还不多,仍还处于讨论探索阶段。根据以对农民需求的总结及对农民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的梳理分析,认为在制定基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标准前首先应明确评价目的、层次及主体。该标准的目的是用于反馈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督促引导县级教育培训朝不断满足农民需求的方向改进。评价对象是针对微观层面的即县级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方(包括组织管理者及培训机构),评价主体除了组织培训方自评以外,应包括省级管理方、农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行业专家(第三方)等参与。初步认为基层农民教育培训评价指标应包含教育培训条件、实施过程、教育培训效果3个层次。教育培训条件方面设置培训时间、生/师比、提供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比例、使用的实训基地数量等5个指标,设置使用实训基地数量,目的是促进基层尽量整合利用各种示范基地、试验站、农民田间学校,并加强其建设。实施过程方面设置需求调研分析、培训规划、自我改进等3个指标。农民需求分析不应只是培训前问问农民,还应征求当地农业企业、行业专家、政府部门的综合意见,既满足当前农民增收需求,又要考虑当地中长期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