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精选(九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

第1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班主任;教育

作者简介:姬云飞,山东省济宁市,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学生被放在了教育的主体位置,学生的发展备受关注。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班主任的职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能力和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但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又敏感脆弱,因此需要正确的引导。班主任作为中学生的重要领导者,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又称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可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的、广泛的概念,涉及了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简而言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发展都要具备的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共同影响,它会随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断完善。

二、班主任角色转型的必要性

深化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重心,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个教师都在探索教育学生科学有效的理念和模式。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给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点燃了明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生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单纯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更多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集体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然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还需要各学科教师间的配合与沟通,核心素养打破了学科的界限,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协作,班主任作为这中间的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和优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此外,班主任也是家长和学校联络的主要媒介,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以保证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培养。

三、班主任角色转型的策略

(一)从教育协作者转为教师团队的核心

教师团队核心是对于所有学科教师而言的一种定位,在传统的模式下,各位任课教师往往只负责自己学科内的工作,任课教师间的沟通很少,难以形成系统的联动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班主任要转变之前的身份,以教师团队核心身份参与各个学科的工作中,以自己为媒介增强教师间、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以往孤立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可以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得到全面的发展,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由学生的监督反馈者转换为家长和学校并肩协作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支持,如果仅依靠一方,学生的核心素养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现如今,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怎样配合学校来进行家庭教育,也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班主任来加强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班主任不只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意见,缩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距离,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局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平等和谐的教学互动,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信,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以德育人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校中与班主任的接触最频繁,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品格都和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学校要以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坚持每天和同学一起参加晨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够和学生拉近距离,这种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建设优良的学风班风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是充满正能量的团体,一个班级如果学风班风优良,同学间、师生间就会相处的更加和谐,反之则很不利于大家的相处和学习。因此,班主任要和学生共同建设一个学风班风优良的班级,教师要充满正能量,对于学生优秀的行为和表现要及时表扬,多挖掘一些优秀的学生事迹,定期选出学习标兵和道德模范,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嘉奖,将优秀学生的名单事迹发到家长群里,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在家中也对学生引导和表彰,这样,就能在学校和家庭都展开良好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班风学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第2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残酷教育”走红教育家庭节目

    不久前,“鹰爸”带儿子小鹰多多亮相某卫视的家庭节目,父子间充满“火药味”的互动,让节目备受争议。节目要求孩子完成一个高出地面近3层楼的高空悬吊动作,哭着说“爸爸我怕”的5岁多多想要退出时,“鹰爸”却严厉地将孩子一把推出高台。最终,多多顺利完成比赛,成功晋级。正当不少观众觉得“鹰爸”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时,“鹰爸”解释说:“多多从小身体不好,被医生判定为可能脑瘫或痴呆,所以才对孩子进行"鹰式教育"的强化训练。”

    “鹰爸”和“鹰式教育”成名于一段小鹰多多被逼在零下13摄氏度的暴雪中裸奔锻炼的视频。问及接受如此家庭教育的感受时,多多表示,“很不高兴,我恨爸爸”;“爸爸是个凶狠的人”。

    不过,暴雪裸奔以及推出高台的片段,却在网上获得很高的点击率,还被不少电视教育节目引用,成为家庭教育有必要在极端环境中逼迫孩子发挥潜能的佐证。而“鹰爸”、“狼爸”、“虎妈”等人也是近年亮相电视教育节目频率最高的嘉宾,他们严苛的家庭教育,因为孩子考上名校或多才多艺,被追捧为棍棒出孝子、打出高材生的所谓家庭教育新概念。

    “不亲而教”让孩子不知为何挨打

    “动作戏”式的教育行为不能被放大等同于教育和对待孩子的方法。“电视教育节目中的"动作戏",有的是为了锻炼孩子,有的是哗众取宠,还有的是为了推销商品……”复旦大学心理系副主任吴国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说,家长不能偏听偏信教育节目中的“动作戏”,这些“动作戏”中有不少是为了收视率和点击率刻意剪辑出来的。

第3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一、单亲家庭、离异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古已有之,但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源于欧美国家对当时婚姻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导致了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家庭的概念逐步形成。中国关于单亲家庭概念中子女年龄没有明确的界定。如在《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单亲家庭的定义为:“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离异而造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是这样描述的: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综合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婚姻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单亲家庭至少应包括以下含义:(1)家庭成员关系单一:父或母一方缺失,只有父子(女)或母(子)女的关系;(2)子女为未成年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离异单亲家庭是指核心家庭由于夫妻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人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

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1、情绪情感障碍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导致子女情绪情感受到不良影响,发展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1)暴躁易怒:父母离异给孩子精神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不良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冲动易怒是表现之一。(2)冷漠孤独:父母离异后,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一般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3)焦虑: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相互敌视。这使他们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4)恐惧自责: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到某种危险而自己又无法摆脱时,由于无法找到安全的依赖而容易产生恐惧感,而且会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如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等等,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身,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2、性格方面的缺陷

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中学生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自卑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性格倾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形成“自卑情结”,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失望等等,感觉无助,在学习方面形成学习焦虑。(2)孤僻: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3)粗暴: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4)偏激: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3、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在社交兴趣,信任他人,交往频率、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距离等方面较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上:由于父母离异,他们容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焦虑、感伤、孤独;家庭缺损的挫折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宣泄,因而会产生冲动等不良言行,以此来逃避挫折情境。这种情绪外在表现为冷漠,不敢与他人交往,虽然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关心与爱,特别是来自同学、朋友的爱,但却又无所适从。面对父(母)时会对父(母)怨恨,不愿与父母交流,这实际上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三、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作为单亲学生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种负疚心。更想以为子女付出更多来补偿子女而放弃对子女的正当要求。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同时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2、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作为专职的教育重要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保障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可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气氛,可以帮助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作为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对这些学生的保护和教育任务,发挥教师良师益友的作用,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建立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档案,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多同他谈心,帮助增强学习兴趣,改变其不良学习的态度。

3、社会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

第4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国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22 — 02

一、对“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概念理解问题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命题中的“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三个阶段,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然而,从目前讨论来看,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1.关于“融入”概念的界定。焦翠丽等认为“融入”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当中去,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在国民教育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提供理论指导。〔2〕周中之提出“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使教育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3〕杨晓慧认为“融入全过程”是一个内在逻辑性的外在认定与外在规定性的内在实现相统一的过程,经历从“理论”到“教育”、从“教育”到“头脑”两个阶段的转化。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受教育者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这一逻辑起点,实质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受教育者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方向主导和内容框定,从而实现传统价值、时代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追求的协调统一。〔4〕8-9在蒋笃运看来,“融入”过程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要将科学的理论变成通俗的群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这样才能提升可接受性。〔5〕周庆芬等认为融入国民教育就是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信仰和现实行为。〔6〕

2.关于“国民教育”概念的界定。韩振峰认为国民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从纵向看,它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从横向看,它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7〕百度百科根据我国“国民教育序列”定义〔8〕,将国民教育只看作学校教育,或者等同于“九年义务教育”。

3.关于“全过程”概念的界定。周中之认为“全过程”不能狭隘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限定在校园里,而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加以全面理解。〔3〕孙洪敏也认为“全过程”不应该局限在学校。学校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国民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不同层面的国民教育使人们认同并且自觉接受并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9〕

二、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是指基于其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研究和基于教育学原则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原则研究,是“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问题研究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因而,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同样也存在着较大分歧。

1.从教育内容角度出发,肖建明等认为要注意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的整体性,防止教育过程中顾此失彼;同时又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以此统帅和引领其他诸方面的教育内容,防止教育内容的主次不分。〔10〕焦翠丽提出在国民教育中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11〕杨晓慧认为要在方向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在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方式上以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为转换。〔4〕10-12

2.从德育目标角度出发,赵玉华等认为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12〕周治华认为强调“融入”,要求建构隐形化、渗透式的德育模式;注重“全过程”,要求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13〕李宣海认为必须强“魂”健“体”,强“魂”就是要引领教育、立德树人。健“体”就是要有机融入,使其有效贯穿教育全过程。〔14〕王琴认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动追求。〔15〕

3.从教育规律角度出发,郝潞霞认为要探索三个转化规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转化为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的规律性;要处理好两队关系,即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关系、身与言教的关系;要注重一个结合,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16〕杨晓慧认为要注重合规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价值实现过程中,教育实践必须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符合既定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此外还提出要注重实施“尊重的教育”,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以尊重人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为前提的教育。〔4〕43-53

三、路径选择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路径选择问题,是增强融入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讨论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1.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维视域出发,韩振峰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基本形式构成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教育是起点,社会教育是大课堂。〔7〕焦翠丽认为在学校教育方面,就是要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社会教育方面,就是全社会要为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家庭教育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特殊作用。〔11〕李宣海认为要构建大中小学德育有机衔接的新格局,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作的教育网络。〔14〕

2.从教育路径多向化的思维视域出发,杨晓慧认为应当要将单向输入路径、双向互动路径和辐射扩散路径结合起来。〔4〕158周中之认为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包括内容的整合、活动的整合以及队伍的整合,目标是“量上控制,质上突破”;重视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加强社会环境建设;以“责任”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围绕各级学校思想中在理论课程改革,加强网络平台建设。〔3〕蒋笃运在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理论认知;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强化知行合一,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认同;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渗透作用;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5〕李泽泉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程、进学科,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还要促进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学生头脑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17〕

3.从教育载体多元化的思维视域出发,杨晓慧认为在继承谈话、理论学习等传统载体的同时,利用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现代载体。〔5〕158-176宇文利、周晔等尤其强调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网络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探索网上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和办法,〔18〕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严淑华提出要建立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9〕

综观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成果,它们正在日益丰富起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看来,现有研究成果分布不平衡、缺乏方法论的理论自觉,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还存在研究空间,已有研究的浅层次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真正具有系统性、思想性、创新性、针对性、实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1-10-25.

〔2〕焦翠丽,董淑湛.浅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理论界,2009,(03).

〔3〕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蒋笃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中国德育,2011,(03).

〔6〕周庆芬,李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与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12,(10).

〔7〕韩振峰.略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7(21).

〔8〕国民教育序列〔EB/OL〕.百度百科,http:///view/1143840.htm.

〔9〕孙洪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J〕.文化学刊,2010,(04).

〔10〕肖建明,严秀清.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福建理论学习,2008,(12).

〔11〕焦翠丽.简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3).

〔12〕赵玉华,王艳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

〔13〕周治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14〕李宣海.上海教卫系统要努力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高原、高峰和示范〔N〕.文汇报,2011-11-24.

〔15〕王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J〕.唯实.2011,(02).

〔16〕郝潞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浅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8,,02).

〔17〕李泽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学习月刊,2012,(09).

第5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明清家教文化;家庭教育;现代价值

一、明清家教文化的研究概述

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其中不仅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变化。简而言之,家教文化是家庭教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而产生的,对于家庭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明清家教文化。明清家教文化在中国家教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的家教文化集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大成,涉及范围广泛丰富,不仅传承中国了的儒家文化,也因实学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更多层次的家教观念。(1)家教文化以儒家道德思想为核心。儒家文化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同时也是家教文化的指导思想。在传统的家教文化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并贯穿至今,其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悯物好生、仁爱万物等特点都在明清时期的家教文化中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儒家文化被作为明清家教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这让明清家教文化成为了儒家文化变化发展的体现。最好的体现就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人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通过考取功名的方式再将所学奉献社会,因此,考取功名成为当时家庭教育的重心和目的。(2)家教文化以社会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明清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让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受到强烈的冲击,在这个时期统治阶层加强了思想文化的专制。思想文化的高度集中让明清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社会各个阶层都提倡家庭教育的时代,因此出现了大量森严的家规。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的国情。2.明清家教文化的研究价值。明清时期的教育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将传统的教育文化弱化,导致当今教育缺乏一定的“根性”。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当代家教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代家教工作的概貌。缪建东将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终极关怀”的家庭观,强烈的家庭意识使家庭成为中国人的“生命之根”、“统治关系”的家庭人际关系,统治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家长意识”,它体现为“支配与顺从”、“规矩与控制”的家庭行为,以家长意识为主要取向,以学习为重的目的观念。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的家长会认为学校教育会教给孩子全部的知识,便忽视了家庭教育。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上,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但不会换位思考,还不会给孩子做出榜样。而明清时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家训,到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如《曾国藩家训》中对孩子的教育:“学习须注意一张一弛”“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一定要经风霜磨炼”“早起、有恒、稳重三者皆最要之务”……无不体现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和以身作则的家教理念。以此,对于将明清家教文化中的精华运用到当今家庭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2.当代家教文化存在问题分析。(1)道德教育的弱化。传统文化的断层,西方文化的入侵,使青年一代在价值观上产生迷茫和困惑,对一些传统文化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家长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学生的智力水平成为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这使得当今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2)经世之道教育的弱化。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家长片面的将学习科学知识作为了教育的全部内容。许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对于为人处世、独立自主这些的学习还太早,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了无数“读死书”的书呆子。很多孩子到最后都是高分低能,缺乏自主能力。究其根由在于家长没能正确的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家长认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自然会知道经世之道。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也没有以身示范,反而选择自己大包大揽,让孩子失去自我处事的能力。(3)规范教育的弱化。规范教育的弱化很大程度是因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视。当代家庭教育大多都在非正式的场合以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的,而古代的家庭教育是有规范的家训作为理论的支撑,长辈对后辈的家庭教育是在正式的场合用严肃的态度和口吻进行教育的。而当今的教育中的无痕教育则很大程度上没有较强的说服性,家长在教育的时候也缺乏以身作则式的教育,有的家长还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给后辈一种随意的教育态度,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完善。3.当今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1)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古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严格的家庭等级制度,都为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但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家长认为给子女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学习条件便给了子女最好的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环境只重视物质的满足反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教育精神氛围。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规范,导致现在家庭教育环境比较随意。同时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感情,父母的待人处事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2)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在我国古代严格的家庭等级制度下,家庭教育更加正式和规范,只要是家长年龄比受教育者大的家庭成员都可以对其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则避免出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年龄差距过大造成的教育观念不匹配等问题。而当今的家庭教育主角是长辈,但长辈的教育理念大多都还停留在他们作为子女时的教育观念,社会的发展导致以前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教育观念的落后在很大程程度上会导致教育的落后,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3)家庭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古代家庭教育者对家庭教育的正确理解和充分认识都成为了古代传统家教文化兴盛的主要原因。教育者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没能充分的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子女的教育重任交给了学校教育。这样的教育认识导致受教育者在家庭教育的不足,让受教育者的整个教育过程出现较大的缺失,导致教育的不到位。

三、明清家教文化对当今家庭教育工作的启示

1.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现如今我们需要挖掘传统家教文化的精华并向其学习。在家庭教育中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从意识里就树立孝悌思想,尊章守德,培养子女的忧患意识和进取心,并把思想内容逐步转化成行为习惯,今后在家庭德育中,我们需要借鉴明清家训中的积极思想,力争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德育双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重视经世之道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进入新阶段,片面的追求获得知识使得读书具有强烈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及其容易使人偏离单纯的学习和对学问的研究,这就会促使青少年不够重视治学之道,长此以往就会使思想和行为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家庭中要培养真正的读书人,应劝勉子女勤奋读书、研习,志在圣贤,而不是权势地位,在教导中向子女传达读书的两件事情——进德修业。3.丰富家庭教育方式、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和分析明清家教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许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可有可无,家庭教育的价值也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家教文化最为传统文化的中要组成部分,其中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于我们现代的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就现在的家庭教育工作而言,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因社会环境的各种原因,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会出现许多不够成熟的思想。明清家教文化虽然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封建统治时期出现的许多老旧思想如:重男轻女、科举入仕等,但在某种程度而言还是具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所以对于挖掘明清家教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现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将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236,283

[2]柳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汤致琴.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

第6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伴随国内经济的进程,环境保护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核心理念。幼儿期是品格与个性养成最为理想的时期,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渗透低碳环保教育已变成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利用低碳环保教育,幼儿能够理解到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并爱惜生命。要深化教育让幼儿喜欢生活,构建积极的价值观与人身观,强化人和自然之间联系的概念,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所以,深化幼儿的环保教育,对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构建积极的生活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和持久性不可小觑。因此,家园合作开展低碳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将幼儿园低碳环保教育与幼儿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使保护环境成为幼儿一种自觉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我们应从办好班级家园栏着手,增设“低碳知识”专栏。向家长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方式、准则等;鼓励并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低碳环保的资料,推出绿色小报,丰富家长及幼儿的低碳环保知识;开展“低碳生活,从小做起”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倡议所有幼儿共同遵守和宣传环保知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让绿城更美丽。

让幼儿的环保理念得到深化,在幼儿园中就进行环保概念的培养,让孩子理解,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有利于环保的事,那么加起来对环保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要引导幼儿不要随地乱丢垃圾、不随意打鸟、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木、节约水电、不践踏草坪等。进行垃圾分类的地方,要让幼儿知道怎样对垃圾进行分拣放置。要引导其不浪费粮食,降低白色污染的使用率。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渐地渗透到幼儿的内心最深处,让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帮助幼儿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通过系列教育,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危害及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污染程度及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国生物资源的现状,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稳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意义;我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其环保意识,引导幼儿从小认识破坏环境的危害。在园内适当的位置张贴一些通用的节能标志,同时提醒家长和幼儿收集物品包装袋上的环保标志,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环境和自己的理解,幼儿园从日常生活入手,向幼儿和家长发出倡议。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为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设计图文结合的低碳环保标志,如洗手池上的节约用水标志、开关旁的节约用电标志、空调上的温度提示标志、电视音响旁的请拨插头标志,等等,使标志能为幼儿理解、认同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有意识地渗透低碳环保教育,生成了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的环保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低碳环保行动,幼儿既锻炼了体能和意志力,又学会了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如在园内开展具有特色的“快乐童年艺术节:低碳环保迎六一”活动月,活动包括语言类、表演类、美工类共十几个项目,突出快乐、低碳的理念。其中环保时装秀渗透了“低碳环保,资源利用”的理念,从参与证到环保时装都是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这些活动不仅带动了家长和孩子的低碳环保行为,还激发了他们创造美的热情。

作为一名从事幼儿保育教育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早期教育中,让祖国的新一代转变观念,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不来发展,换来的只会是更多更大的灾难,让每一位新时期的国家栋梁都懂得从我做起,人人都做保护环境的忠诚卫士。

第7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什么是群众文化,简单地说,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学所悟都是我们周围的群众文化。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是在1953年。第一、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第二、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第三、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当前,我们的群众文化呈现以下几个特征:文化内容丰富化,文化载体多样化,文化作用基础化,文化生命持久化,以及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科学化、通俗化、简洁化、普及化。

二、群众文化在社会公共治理中的基础地位

1.以人为本,文化启蒙人是社会的主体,文化是人内心的主导力量,同时,科学文明地生养教育下一代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先进科学的群众文化。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俗话说,不知者无罪。那么请思考,何为不知,为何不知,该不该知,如何能知?其实,我们身处的同一个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存在,如果逃避只会误事,必须面对需要勇气,只有担当方有出路。我们都应该知道一个常识:《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3.正本清源,方能有效化解不良文化影响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梁正下梁不歪。我们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追根溯源,往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要么没注意没考虑到,要么做得不好,要么做得不够或太多,这需要我们懂得珍惜自己,自省自尊自重自强,真正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

三、如何夯实群众文化在社会公共治理中的基础地位

1.政府在群众文化成长过程中加强科学引导、注重搜集保存弗兰克林•罗斯福“:国家像人一样不只是每个部分的的总和,它还有更深更广、更持久的东西。这就是最关系到它的前途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国家的信念。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学校在选择推广优秀群众文化中教导下一代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3.家庭优秀家风的潜移默化、传承发扬,熏陶孕育新兴群众文化人类社会依次先后经历着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同样也在不断进步,从十月怀胎开始,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正如《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是一个持续积累科学改进的渐渐发展过程。

第8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 美国;情感教育;社会―情感教育;社会―情感能力

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情感教育,随着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或不确定等问题的暴露而日渐式微。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情感教育与有宗教意味的道德教育和美国一直很重视的社会公民教育、品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一起不断滋养、丰富和发展了更为广义的“社会―情感教育”(SEE),并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成为一个全面育人的、新的、独立的领域。1995年古德曼的《情感智力》虽然译成汉语后在字面意义上与情感教育一脉相承,但实质上却是SEE的代表作。用古德曼自己的话说,情感能力培养课程虽然根植于六十年代的情感教育,但是已经与其截然不同了;过去的情感教育是“以情育人”,而现在所强调的是“育人之情”。[1]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国所倡导和实施的SEE虽与以上已被提及的对其形成和发展均有一定影响的各个教育术语在内涵与外延上还有一定的重叠和不可分割之处,但是,由于它们所基于的理论不同,所要达到的重点教育目标和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所以它们之间虽彼此联系但相互区别。下面重点介绍美国SEE的概念、核心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与效果评价。

一、“社会―情感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根据美国情感―社会教育中心的创始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Jonathan Cohen的观点:“社会―情感教育”是指教授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提高理解力和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以提高和促进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了解,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和不断地创新学习。[2]从定义中可见,美国的SEE旨在增长学生的“社会―情感解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处理能力或胜任力”。那么何为“社会―情感胜任力”呢?Elias等将其定义为“能够以合理方式理解、管理和表达个人生活中社会―情感各个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帮助人成功地处理好如学习、人际交往、解决日常问题、适应人的成长和发展等各种人生任务”[3]。所以,SEE侧重的是教育过程,是对形成人的“社会―情感胜任力”的各个方面的培养,即“社会―情感教育即指教授和学习那些能够帮助人们在生活中理解、加工、管理和表达他们社会―情感各个方面状态的知识、技能和性情的过程”[4]。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行为个体只有掌握了一定相关“知识、技能和性情”才能在与人为友、参加工作或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处理好关于“社会―情感”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与他人、环境、具体情境和社会间建立起健康、良性的关系,形成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Pasyton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把握“社会―情感教育”,也认为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学习”就是要在系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增长学生认知和管理自己情感的能力,学会聆听和欣赏他人观点的能力,建立起有益于社会的发展目标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各式各类的人际交流交往技能高效地以符合伦理道德的方式运用于对与学生发展水平相宜的任务中的能力等等。

可见,就本质而言,美国的“社会―情感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各种“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而非孤立地抛开人的社会性只关注人具体应该发展哪些情绪、哪类情感。毕竟,人的情感不是在真空中发展起来,而是关涉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社会―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

美国的SEE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意义上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社会―情感教育”课程和活动有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所要掌握的概念、技能和价值观念以及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研究和实践表明,所有行之有效的SEE活动都要努力把握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SEE的核心概念。

1. 社会―情感反思能力,是切实有效实施SEE课程及活动的基础。帮助学生发展反思能力是进行SEE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目标之一,因为反思能力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而且也帮助学生了解他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拥有了这种反思能力,学生就能更主动、更有意识地从各类社会―情感经历中进行学习,提高理解沟通能力和社会问题与冲突的有效解决能力。

2. 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切实有效的SEE课程及活动的显著特征。每个人在成长和生活中都有其独有的问题要面对和处理。有的是好问题,解决起来容易,能带来快乐和高兴,有的是难应付的糟糕问题,很难解决,给人带来的是忧虑、压抑、不安或伤心。如何解决问题对每个人都是挑战,或固执或灵活,或恰到好处或于事无补,或焦虑不安或镇定自若。然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策略不会因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自然掌握并运用的得心应手,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引导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任务,一步步帮助学生掌握灵活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3. 创造性学习能力,是切实有效的SEE课程和活动所要取得的目标。各类SEE课程和活动都特别重视与他人合作技能的培养,自我情感的管理,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基于现实的合理目标的确立,清晰有效的沟通能力的锻炼,及与他人建立友谊和加强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等。事实上,如果说SEE即便不比学生语言和数学学习更为重要,但至少与之同等重要,因为正是积极、健康的社会―情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奠定了进行学校各学科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学生才会不断学习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创设安全并能进行积极反应的环境,是SEE课程及活动切实有效的前提。因为只有身处安全,充满关爱和支持,并能得到及时关注和耐心疏导、解释和建议的环境,学生才能进行最大效果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研究表明,给人带来恐惧、害怕、压抑、不安、没有归属感等等不良情感的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的。这就要求学校、班级要注重优美亲切的物理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校园及班级内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建立。

5. 学校―家庭―社区间合作共同体的建立,是SEE课程及活动能切实有效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学校,还发生在自身的家庭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中。毫无疑问,没有任何机构能独自完成育人所要达到的崇高使命。帮助学生充满爱心并勇于负责地高质高效地学习和生活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区成员之间竭诚有效地合作。如果学生在家中所遭遇的状况是家人不能创造性地、和平地解决矛盾和冲突,那么仅凭教师在学校里和课堂内外所进行的“社会―情感教育”就帮助学生获得优秀的社会―情感知识、技能和性情是不可能的。只有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彼此合作,进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SEE的效果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社会―情感教育”的方法与评价

美国的SEE不仅仅是一个理念、理想,而且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学校教育中有多种多样的SEE实施方式,有的单独设置SEE课程,有的渗透到各学科教育过程之中,无论哪种形式都以“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不是把SEE作为取得学科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

考察美国“社会―情感教育”的实践状况,各式各样的SEE项目都在实施和推广着重在提高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从而把该领域的理论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并通过评价促进各项目的完善和发展。Robert Burke就有代表性地介绍了三个进行“社会―情感教育”的项目:一是1994年在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大学建立的学生学习、社会和情感发展促协机构。该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培训了大量的教师来支持学校进行综合教学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形成和学业成绩的提高。二是1995年由联邦政府资助成立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校精神健康中心和学校精神健康协助中心。这两个中心主要通过识别和解决与精神健康相关的各种问题,排除学生的精神学习障碍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如进行精神治疗,为学校派送儿童心理学家等等。三是达拉斯公立学校青少年及其家庭中心。该中心不仅以学校为基础为该学区所有的学生和家人提供基本身体和精神健康服务而且还是该学区的协调机构,为课堂教学提供专门的帮助和服务。

再如Elias 和Tobias所介绍的“社会问题解决/学会做决定”项目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教授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融进教师的各种活动中,比如与学生晨会期间、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或体育活动时间。

难能可贵的是,美国还对所实施的SEE项目进行追踪研究和评价。古德曼在其《情感智力》一书中列举了六项不同的“情感―社会教育”学习项目及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和研究结果。无疑,这些资料和信息不仅有利于各个项目的完善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优秀项目的迅速推广,从而实施更为广泛、更为卓有成效的“社会―情感教育”,以真正实现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独立健康成长和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有创造性的公民的使命。

四、美国“社会―情感教育”对中国情感教育的启示

仔细研究我国自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情感教育,不难看出我国的情感教育还停留在手段化“以情育人”的阶段。情感教育还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其实施的目的不过是完成“沟通各育,深化德育”的使命。难怪有学者尖锐地批评道,我国当今的情感教育“或者被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替代,或者被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淹没,缺乏独立性,也难切实地触碰到情感问题的核心和焦点”[5]。而美国的SEE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方法更为实效的教育。美国勇敢扬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感教育而不断发展和推行SEE的过程、方法及效果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1. 拓展概念,明确“社会―情感教育”的独立地位。我国的情感教育渗透在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一般不专门设课。可见,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没有赢得其应得的地位。原因之一就是对究竟什么是情感教育还不清晰,更多地理解为“有关情感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应该是“情感的序化与安顿”,是使情感理性化的教育。人的社会性与情感性是不可分割的,朱小蔓在论述情感教育的社会与心理学方面的依据时,也曾深刻指出,“情感体验同时也就是人对社会性内涵的认识理解,社会化不再是简单的服从性的适应,而是‘发乎自然’,情同于心的认同”[6]。可见,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而单独就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价值观等来谈论情感教育,只是还没有从基础概念上对“社会―情感教育”进行整合,所以也就不能以整体的视角来审视发展情感教育。采用美国的“社会―情感教育”理念不仅在文字上一目了然,也把情感教育本来就包含之意蕴含其中。所以,笔者建议用“社会―情感教育”这一概念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情感教育,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性存在来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

2. 调整目标,重视“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作为情感教育的拓展性概念SEE,若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只作为五育的粘合剂和其他学科“寓教于乐”达成学科教育目标的手段,而必须在承认其独立的实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切实论证SEE自己领域的教育目标,即“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些基础的能够帮助人读懂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的培养、情感表达词汇的学习以及社会关系处理方式的学习。如一名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朋友,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儿。显然,忽视他孤独无助的情感状态而只督促他完成各种学科的学习任务是不对且效果不好的;但是,如果只对他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恐怕他也很难一下子达到那么高的境界;而如果给他创造与人共处的机会,并做具体指导会更有效,对他的全面发展更具有持续性意义。

3. 注重效果,切实实施“社会―情感教育”。SEE的理念、内容及目标确定后,就要努力探求如何在实践中达到目标。实施SEE既可以像其他学科如英语、自然常识、法律常识、心理健康等一样,独立设课或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渗透于如语文、历史、体育、音乐等学科教学之中,但与原来情感教育不同的是,SEE的教育目标非从属于其他学科,而本身就是教学目标之一。SEE不仅仅服务于高效、愉快地达成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在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就奠定了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SEE更能让人自觉序化个体情感,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美国丰富的SEE教学课程和活动,有的针对正常学生,有的针对某一特殊学生群体,有的针对教师的专业提高或家长群体的素质提高的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4. 建立联盟,加强家庭―学校―社区间的联系。众所周知,任何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完成育人大业。SEE更需要学校加强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校受到的合理健康的社会―情感素质发展的指导能在家庭和社区中得到一致的教育支持和效果巩固,否则,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性情等也会因为在家庭或社区耳濡目染的环境中缺少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效果甚微了。美国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盟方面也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

5. 建立“社会―情感教育”中心,争取国家、社会及高校的经费及科研支持。我国的情感教育在教育目标、实施策略及教育效果方面都缺少专门研究,也缺少专门的组织和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所以,其效果不尽人意也在所难免。而SEE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和实施方式上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贯彻执行,最主要的是建立SEE中心,对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效果评估进行综合研究和指导。只有这样,SEE才不会流于形式而确确实实成为一个促进人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的不可替代的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M].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5:262.

[2] Cohen, J. 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Cor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M]// Cohen, J. (Ed.). Caring classrooms/intelligent schools: The social emotional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1: 3―29.

[3] Areglado, R. J.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The future is now [M]//Cohen, J. (Ed.) . Caring classrooms/Intelligent schools: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1:183―194.

[4] Cohen, J. Psychoanalysis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2002, 4 (Special Issue): 1―4.

[5] 杨岚.中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OL].美学研究.

省略/s50c1005.aspx, 2008―7―20.

第9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编者按本刊从2012年第10期开始进行“关于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探讨”,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关教育质量标准的文章,如王忠敏的《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思考》、赵伶俐的《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统摄教育质量》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时代的选择: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为什么关注该话题?源于我们一个基于常识的判断:没有标准的质量观,不过是“空中楼阁”。所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既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深入分析国际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的辛涛、姜宇提出,我国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应确定为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应着手厘清质量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等等,颇具启发性。

“普九”和“两基”工作基本完成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说,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以此来指导教师教学实践、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保障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我们对于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并不清晰,对于质量标准与现行的其他教育标准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程序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建立我国教育质量标准,需要界定教育质量以及教育质量标准的概念、内涵,深入分析国际上教育质量标准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认真回答上述几个关键问题。

一、教育质量及其标准的基本内涵。

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育质量,怎样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评判一个地区教育质量高低并不容易。国内外关于教育质量的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教育结果、个体与家庭等因素和学校教育过程都视为教育质量的组成部分,进而讨论个体和家庭因素、学校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如经合组织OECD于1995年提出的教育质量框架——《OECD国际教育指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005年全球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定义教育质量》的教育研究报告。这些教育研究报告的特点是,通过对相关教育研究结果的回顾和总结,提出理解教育质量的框架,但严格来说,它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仍是概念上的,难以利用此框架建立起可进行评价的教育质量标准。第二种观点是从学校教育的立场出发,不考虑个体因素,假设学校教育的各个因素都对教育质量有实质性的影响,列出了包括教育结果和学校教育过程的质量指标,进而考察教育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如《欧洲学校教育质量》研究报告。第三种观点只保留了核心的教育结果,即对学生学业水平(也就是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描述,而不做解释,如《巴西教育质量指标》(Brazilian Education QuMiW Index,IDEB)仅使用学生学业成就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其质量指标简单明确可操作,当然,不足之处就是缺乏系统的对教育过程的探讨。

深入分析上述几种不同框架,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种观点对教育系统的质量提出了理论构想,考虑到了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用以解释教育质量的现状,但主要停留在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层面的研究探讨上,难以用来制定标准。第二种观点相对于第一种来说较为简化,但由于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难以控制的变量,评估时可能存在操作性差、周期长、花费高的问题。第三种观点直接以教育结果为质量对象,保留了教育质量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质量指标明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的核心应确定为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这是由于教育系统非常庞大,如果对教育所涉及的诸多要素,如学生及家庭、教师、学校、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等都纳入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话,必将是一个十分宏大而难以实施的评价体系。结合国际上对教育质量定义的探索,并充分考虑到教育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能够代表教育质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育结果,也就是看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经历后能够达到何种能力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和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到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不是指在大规模学业水平测验当中体现出的学生成绩水平,而是指在经历一定教育阶段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能否体现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具体而言,就是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应描述和规定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时,应具备的与进一步升学、进入社会或今后发展有关的基本能力和关键素养以及这些能力或素养的具体水平。

二、基于国际经验对教育质量标准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当前,世界各国并没有与教育质量标准直接相对应的词汇,也没有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概念内涵做清晰的界定。但自上世纪80年代英国颁布《1988年教育改革法》、美国兴起标准化运动(Standard-based reform)开始,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教育改革。像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都相继修改教育标准,从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能力。世界各国的探索,为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说,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教育质量标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