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家庭诚信教育范文

家庭诚信教育全文(5篇)

家庭诚信教育

第1篇:家庭诚信教育范文

构建了家庭教育现状及专业需求调查问卷,使用的是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选取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在数据统计之后发现,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能力不足,方法使用不当。这个时候,感觉困惑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课程创建进行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习辅导的状况,还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幼儿情绪上的问题。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上,需要得到教师的专业帮助,针对性指导。因此,此种方式更加倾向于个别指导的形势,更加具备网络即时互动的指导方式与形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社会能力和亲子沟通等几个方面。调查中发现,针对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课程创建当中,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人才观与亲子观,教育观与理性家庭观。但是,绝大部分的家长认同家园合作的形式。因此,决定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构建家庭教育课程。X幼儿园,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庭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拟设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探究,依托微信公众号信息化平台,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引导家长转变思维模式,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传统的家庭教育误区。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偏离“轨道”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影响家用教育效能的发挥,还可以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幼儿园,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权威面临挑战,家庭教育思维面临更新,家庭教育内容面临筛选,都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转变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思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

2明确课程建构方向,构建课程模块与行动探究

首先,树立符合信息化时展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边研究边实践,使用骨干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等分解为家庭教育经典理文献。制定幼儿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不一样的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针对幼儿的特点,将家庭教育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家庭教育热门书籍推荐,原创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家庭教育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个性化定制,家庭教育援助等几个模块[1]。并在行动中,将优秀的研究过程,转变为推文,进行定期推送,推进成果的应用过程,弥补传统理念上的缺陷与不足,全方位地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素养[2]。其中,家庭教育热门书籍推荐,可以是教育名家名篇,心理学教育好书几篇,儿童读物几篇,国内外优秀视频几篇,儿童优秀读物然间推荐,分享为主。同时也请这些成功案例的班主任或者管理者,心理学指导教师,写下自身的感悟与经验,为其他的家长提供可见性。家庭教育个性化定制与家庭教育援助模块主要是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行定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记性探究,为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家长进行公益性的指导与个性化实践,成为家长的“伙伴”。随后,不少家长就会从成功案例当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塑家长地位。建立互联网教育思维,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变革家庭教育。增强家庭凝聚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专业“伙伴”。不仅如此,家长还可以在留言板上进行互动,在微社区上进行留言,还可以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预约后台的专家。实现线下专业化的家庭教育咨询与培训服务。维护人员可以根据留言的内容进行回复,然后针对于家长的个性化问题,可以集体进行探讨之后,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式,并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广泛的邀请各界精英进行加入,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程度。与此同时,还使用开发交流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公众号创建的原创推文转变为高质量的转载推文进行推广。在行动研究上,高质量的家长教育的需求量是十分大的,只有开放式的集结、管理、运行模式,才能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功能,吸纳优秀家庭教育咨询专业人士。在及时的交流渠道上,获取有价值信息,立足长久。制定新型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其中包含了课程内容、视频软件、教育课件等资源等。

3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庭教育课程创建的意义

新常态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语音、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仅如此,微信公众平台是信息多媒体化的平台,例如:幼儿存在作业问题时,可以直接拍摄图片进行传输。教师也可以将重点知识传输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去,实现有效的分享。并且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比较的灵活与快捷,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双向交流、及时反馈[3]。只要使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加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当中。微信不仅是一款通讯工具,更是一种社交媒体,家长还可以使用转发与分享,实现家园互动与交流的新气象。并在此基础上,做孩子人生的“航标灯”,做孩子心灵的“倾听者”,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从单轨运行,向着家庭、学校、社会并轨运行的合作方式进行演变,形成一个巨大的“三维”教育网络。为幼儿的安全护航,为幼儿的成长助力[4]。

参考文献:

[1]黄敏.首届京师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举行[J].教育学报,2018(05):110-111.

[2]张敏.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观的调查及对策建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9):111-112.

[3]陈磊.谈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J].才智,2017(15):88-89.

第2篇:家庭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诚信教育;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指的是学生资助制度体系与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相融合的系统工程实施体系[1]。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下,各高校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采用多种方式,将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这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1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所处的新时代背景

1.1党和政府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2]。当前,我国各地各校在学生资助方面,还要进一步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3]。因此,新时期高校要更加关注资助育人的质量和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2“互联网+”为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方式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4]。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数字一代”。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建立学校资助中心与就业中心、教务、财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灵活动态地掌握学生有关资助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横纵、交叉分析对比,有助于发现学生的诚信问题,也能更精准地帮扶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与温暖;或开设资助育人专题网站、利用学校官方公众号积极宣传资助育人相关政策,将诚信教育贯穿其中,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在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运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3高校学生的新特点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新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95后”大学生已经陆续毕业,第一批“00后”大学生基本都读到大三,他们的成长过程大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他们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快地获得新知识,掌握新科技的能力相对较强,视野也更为开阔,对于学生工作或者校园活动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化。因此,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诚信教育要采取更为丰富新颖的方式融入资助育人工作。此外,网络中难免存在一些未能遵守道德准则的不良信息或行为,例如言而无信、网络欺诈、散布不实信息等行为,这些违背诚信的行为有可能会误导学生,使得他们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的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想法,从而导致诚信问题的出现。因此,这些影响为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新的挑战,资助育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提升,让资助育人工作更加科学、顺畅地开展。

2新时代下诚信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的作用

高校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一代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将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诚信教育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容

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还与学生的家庭密切相关,更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5]。正确引导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先学会做人,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而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优秀文化传统,历史上也有韩信守信报恩、曾子以身作则,教子诚信做人、郭伋守信、商鞅立木建信等诚信典故。诚信教育与资助育人是培养积极进取、品质优秀、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可以设立诚信教育月,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内容。

2.2诚信教育有利于推动资助育人的实践创新

目前,虽然高校在资助育人方面比较注重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和提升受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相应开展了一些诚信教育,但将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仍旧任重道远。大多数高校并未根据学生在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诚信问题制订专门的教育方案,而是笼统地将诚信教育纳入思政教育[6],资助育人工作中实践活动的创新也相对较少。因此,将诚信教育有针对性地融入资助育人体系,例如发挥学生的绘画、演讲等特长,开展资助诚信教育的插画、墙绘活动,宣传助学贷款政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不仅能够让学生将诚信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能够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创新。

2.3诚信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利于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学生想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通过对一些社会生活的观察,当发生违约、造假等违背诚信的行为导致恶劣影响时,多数人碍于人情或者面子,解决问题时倾向尽可能降低曝光率,希望“息事宁人”[7]。在有些家庭中,家长或亲戚片面地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或者专业水平,而对于学生诚信等良好品德的养成并不关注,甚至有些家长有时会不遵守与孩子的约定,先违背了诚信原则,未起到表率作用。此外,高校大学生尚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成长阶段,他们还未形成坚定的诚信信念,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做出考试作弊、求职简历中编造虚假实习经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不诚信的行为。而高校具有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学生的责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道德素养水平的提高,而家庭诚信水平的提高又能逐步改善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因此,将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不仅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在申请高校助学金或家庭经济困难救助时,能如实填报各项信息,减少学生诚信问题的产生,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增强学生和家长的诚信意识,逐步提高诚信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家风,从而有利于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3诚信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路径探索

3.1融入实践活动,让诚信意识转化为诚信行动

目前,有部分高校对于诚信教育还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并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8]。诚信理论学习能够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而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还可以升华诚信情感,将诚信信念逐渐内化于心[6]。将诚信意识转化为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将诚信教育科学而灵活地贯穿入学教育至毕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开展与资助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逐步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效果。一是开展“知恩志诚,立德立行”等系列主题教育特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师生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通过走学校、下乡村、访群众开展基层调查,引导师生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国情、民情。科学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贯穿活动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尤其是将在基础教育、脱贫攻坚、振兴乡村、改革创新、民生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作为调查研究工作的重心,在实践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例如发挥绘画特长,让学生运用画笔,在校园内外开展诚信教育主题创作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艺术为民助力乡村,画笔传承历史文化”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乡村、深入基层,组织学生开展诚信绘画作品展览、绘画作品义卖、守信插画作品创作等活动,利用教育管理微信公众号推文大力宣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将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

3.2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资助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7]。将诚信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优化资助育人环境。一是加强融入校园物质性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和景观等[9]。因此,可以根据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并征集师生的优秀创意,将诚信文化融入校园的环境等设计。例如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有关诚信教育的宣传画、标语、海报等设计创意,挑选优秀作品,在校园教学区或者生活区的宣传栏内张贴,同时利用室外电子屏幕或投影等播放诚信动画等宣传视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的熏陶,进一步优化资助育人环境。二是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助学贷款知识竞赛、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辩论赛、评选诚信自强先进个人等活动,将诚信教育融入活动主题。例如可以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举办“红色经典作品说画”比赛。比赛面对所有在校学生,以演讲为主,邀请评委进行评选,运用官方公众号或抖音做直播或宣传。可以动员勤工助学先进学生积极参赛,锻炼口才、展现自己,通过演讲比赛,学习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党史,促使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和优良传统,促使当代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诚实守信,始终艰苦奋斗,不断向前奋进;可以开展“情系母校,诚信离校”贷款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利用“易班”平台,在贷款毕业生中开展包含助学贷款还款流程、逾期还款的影响以及诚信教育等相关知识的贷款毕业考试,让学生在学习还款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主动按时还款。三是运用新媒体将诚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高校要十分重视新媒体在资助育人有关方面的功能[10]。师生可以不断学习、探索新媒体的技术潜力,结合工作实际,培养专业的新媒体资助育人工作团队,将诚信教育的内容例如诚信还款等知识采用图片、音频等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通过新媒体向师生传播和覆盖,以此来提高诚信教育的感染力,相比传统传播方式,覆盖面更广,也更为高效;可以积极开设资助育人专题网站,在网站上刊登诚信教育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专题网站上相互学习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学习我国政府主办的“信用中国”官网中的诚信教育内容。此外,还有微信、微博、抖音视频等新媒体手机客户端,师生可以积极展开互动。教师在线上为学生答疑解惑,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减少诚信教育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诚信教育更好地融入资助育人体系。

3.3完善诚信规范制度和监督机制,为资助育人的公平公正提供制度保障

第3篇:家庭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研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起着引领作用。党的以来,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为诚信在社会生活、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提供了基本遵循[2]。2017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3],即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那作为立身之本的诚信教育势必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4]。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纠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状,是“三全育人”格局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三全育人”视阈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在“三全育人”格局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又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既要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自律养成,使其自发做到珍视信用,规范行为,又要依法依规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合理应用失信惩戒,起到警示教化的育人作用。在“三全育人”格局下诚信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不断推进。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三全育人”视阈下的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三全育人”格局下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诚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思想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失信行为、无信现象时有出现,存在诚信意识淡薄、学生信用记录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诚信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生身上诚信缺失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和建设[5]。大学生诚信缺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诚信教育认识存在误差,缺少践行诚信的自觉性

许多大学生对待诚信教育认识存在误差,没有认识到诚信对于其成长道路的意义和影响。

(二)高校没有建立诚信管理机制

高校没有建立诚信管理机制,既没有惩罚失信行为的措施和手段,又没有保护做到诚信的学生利益的机制。这样一来让失信的学生认为失信的成本很低,不要付出什么代价,也让诚信的学生失去信心。

(三)社会对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监管不到位

不讲诚信道德的行为在社会上很多,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许多破坏诚信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造成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错误认知。

(四)家长对孩子功利性的要求和个人行为失范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对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往往予以忽略。有些父母自己不讲诚信,却教育孩子要讲诚信,起不到示范作用,反而起到“坏榜样”的作用。

三、“三全育人”视阈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

(一)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全员育人中

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工作,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服务、知识教授、日常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和示范作用,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言传身教中,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诚信教育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和身体力行,感染和教育学生,将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全员育人中。

(二)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全过程育人中

大学生从大一入校到大四毕业离校的每个阶段,其思想发展特点都不同。高校要把握住大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确定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从制度、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一个贯穿大学生全过程的诚信教育体系,将大学生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全过程育人中。

(三)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全方位育人中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让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实效,需要建立起个人、家庭、社会、高校等各方位互相配合和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即建立起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全方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在社会方面,改善诚信社会环境,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为每一位公民建立诚信档案,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注意对诚信品质的考察并转变社会用人导向;等等。在高校方面,创造讲诚信的良好环境并大力提升教师的诚信品格;创新各种工作形式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强化对每一位大学生的诚信监督并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等等。在家庭方面,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培养,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诚信在一个人成长、成人、成才中的重要意义;每位家长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孩子树立讲诚信的榜样作用;等等。在个人方面上,强化诚信意识,勇于反思,积极践行;等等。

(四)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十大”育人体系中

1.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课程育人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作用,积极开设诚信教育课,大力推动诚信教育进课堂和教材,从而使诚信入脑入心。推行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和专业课教学融入诚信教育,并把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起来,在大学生创业就业课程融入诚信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诚信观。推行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融入诚信教育,把“诚信观”教育和“三观”教育结合在一起。将诚信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将诚信内化于心,外显于行。2.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科研育人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把诚信教育引领纳入课题立项、结项评审的内容,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3.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中注意在诚信教育中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在学校体验式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诚信教育,在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把诚信教育结合进去,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体验到诚信的价值。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把诚信教育加进去,并给予学分、学时,在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中融入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的社会服务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感悟并践行诚信精神。4.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文化育人中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教育。在校园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诚信教育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影响力。以“守信者荣、失信者耻”为主题,举办主题班会、辩论、演讲、知识竞赛、征文、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抓住诚信宣传日、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校园典礼等契机,将典型案例、信用政策法规和知识在学生中积极宣传,并在时代价值观中融入中华传统诚信文化。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讲诚信、守信用”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5.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网络育人中重视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着力建设诚信教育网络传播阵地。围绕诚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出网络诚信主题文化作品,加强网络失信案例警示教育。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易班等网络载体展示诚信教育的内容、活动过程和成效,并把诚信教育结合到“易班推广行动计划”中。6.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心理育人中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应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面对学生不守信用和不讲诚信的行为,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比如积极心理学和矫正法等)进行修正和改善,使大学生的正确行为得以强化。7.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管理育人中积极发挥学校的管理育人作用,强化对学生诚信行为的评定,把守信用和讲诚信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诚信记录表,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并开展教育,并计入个人信用记录表,以实现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融入诚信的目标。8.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服务育人中广大职工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服务的思想,将诚信教育渗透到生活服务工作中并起到示范作用。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进行诚信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围绕服务关照学生,提高供给能力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使学生在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得以解决,在服务、关心、帮助人中达到引导和教育人,把大学生诚信教育真正融入服务育人中。9.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中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资助工作中,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家贷款诚信教育活动和感恩、诚信、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诚信还贷意识,把诚实守信还贷的良好氛围营造出来。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把有偿和无偿资助、隐性和显性资助融合在一起,在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在资助育人中以实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10.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组织育人中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搞好班风建设,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改善学生不讲诚信的状况,以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党团日活动,引领更多的学生追求讲诚信、守信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高校对于大学生诚信的教育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融入“三全育人”中,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人民网,2012-11-01.

[2]曹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J].科技风,2019(14):225-226.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

[4]张静.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26-27.

第4篇:家庭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传统诚信家训;高校诚信教育;路径

民族传统文化认为个体的修养品行比文化知识更重要。孔子主张在掌握文献知识、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锤炼忠于职守、言而有信的品格:“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不被人信任,那就没有什么可以肯定之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认同、遵循并践行的道德传统。家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与希冀。家训不仅是文化载体,还包含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传统诚信家训是古代社会的道德旨归与行为准则,对个人教养有重要约束和指引作用。

一、传统诚信家训的内容概述

在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家规与家训共同承担着家庭道德教育的使命,并围绕修身、治家、教子、处世等形成多种思想精华。诚信思想蕴含于传统家训中,是儒家伦理纲常的主要德目,也是治家教子的重要内容,涉及以诚修身、以诚交友、以诚从政、以诚经商等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与之紧密相连,是高校诚信教育的价值源泉。古人强调先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为人生第一要义。诚信乃修身之本,如若不恪守诚信,终难成大器。传统家训讲求在修身立信的过程中做到“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2]将诚信内化于心,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因为虚伪狡诈一旦被拆穿,承受的羞耻就太大了。曾国藩认为修身最难的是养心,内心明白善恶但却不真心实意地去践行,那就是自欺欺人:“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3]培养诚信品质是传统家训中修身的重要内容,高校应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修身立信”的价值理念,引领大学生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从“修身养德”做起,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充分吸收并内化“修身立信”的思想。得到良师益友的教益和帮助,是人生幸事。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如何与人相处、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古代家长教导子孙的处世之宜。面临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人生难题,古人提出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不要作伪欺骗别人:“勿欺以交朋友。”[4]曾国藩特别注重良友的选择:“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5]朱熹明确将诚信与否作为分辨益友损友的标准之一,要学会鉴别、择诚信者交往:“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6]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品德高尚、为人善良诚实的正人君子,也会提升自身修养。借鉴传统诚信家训中的交友思想,融入课程体系,触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认同方能更好地践行,实现“以诚交友”理念的落实,以筑牢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根基。古代子女从业乃家族大事,许多官宦家庭也在家训中明确提出为官从政的道德要求,以德服人,才能成为下属们的表率,实现治国理政、济世安民的人生理想。诚信是在君臣和臣民之间建立双向沟通和联系的基本保障,可以保证自上而下的政令畅通,还可以增加自下而上的信任度。[7]颜之推反对以违背诚信和道德思想的行为方式去谋官从政,在家训中运用大段文字阐述从政诚信的重要性:“贾诚以求位,鬻言以干禄。或无丝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幸而感悟人主,为时所纳,初获不赀之赏,终陷不测之诛……非士君子守法度所为也。”[2]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践行“以诚从政”“以诚处世”的价值准则,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进入职场提供提前适应的机会。在古代“商”位于四民之末,虽然经商在传统农耕文明中地位不高,[8]但商贾之家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诚信商德教育,诸多家训中也提到经商必讲诚信,以家训教化的方式加强子女的诚信意识,以保障事业与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商贾便览·工商切要》开篇即强调:“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苟不教焉,而又纵之其性,必改其心,则不可问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9]要求商者在日常经营时要保证公平买卖、货真量足,生财有道才是君子。高校可将传统诚信家训中的经商思想和商德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中,教导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恪守“以诚经商”的理念,进而实现事业的成功。

二、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的意义

传统家训包含丰富的诚信思想,为后人立身处世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将传统家训中的诚信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可以彰显优秀传统家训的道德教育价值,有利于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丰富高校诚信教育的思想内涵,使教育真正回归生活。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层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号召,比如召开特色校园文化节、师生集体参观家训家风馆、组织观看传统文化教育宣传片等。有家才有国,家是最小国,传承优秀传统家训能够正一个家庭的家风,正一个学校的校风,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时代风气。在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接受教育的能力较强,高校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育方式等途径传承创新家训文化,以更好地整合其思想内涵,通过广泛流传的故事传承传统诚信家训文化优良传统,实现日常生活实践和课堂教育的紧密相连,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更贴切地感受到以诚修身处世的思想力量,激发诚信情感。关于怎样看待家庭、家教和家风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有诸多论述,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就家训和家风的关系而言,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训,家风是经由家训长期教化的结果。好家训形成好家风,好家风成就好家庭。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相关文件和政策的落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指明了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传统诚信家训融入诚信教育的进度。国家从顶层设计把家庭家风建设作为兴国安邦的途径之一,而这一建设离不开优秀家训文化的指导。要想深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必须在高校诚信教育中引导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价值,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灿若星海的家训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就其思想内涵而言,不同社会地位、家庭和所属行业对诚信思想的诠释也各不相同。例如,官宦之家重视对子孙后代以诚为官、以诚从政的政治诚信教育;商贾之家重视对子孙后代以诚经商、以诚处世的经营诚信教育;耕读之家重视对子孙后代以诚守真、以诚治学的耕读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诚信社会中的“真才实学”四字意义重大,从古代商鞅“立木取信”、曾参杀猪到现代宋庆龄小时候恪守信用不食言再到房长萍将巨款如数奉还等故事,启示大家只有做到真才实学、明礼诚信,才能取信于他人、取信于社会。近年来论文造假、论文雷同事件频发,诚信问题越发重要。绝大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也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比如,运用电子设备作弊、不按要求上课而请代课、不按规定参加体育考试请代跑。高校应摒弃不良风气,倡导“真才实学”的诚信思想,提升大学生素养并丰富文化底蕴。

三、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的路径探析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11]因此,对待传统诚信家训应遵循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原则,将大学生的诚信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与高校诚信教育相互融通并发挥作用。

(一)完善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将诚信家训思想融入高校诚信教育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途径,也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具有直接影响。一方面,要创新设计诚信家训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教学。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蕴含并积淀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创新设计教学内容应符合时展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客观评价和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国传统家训中的诚信内容,总结出相关内容进行创新教学。以教材为基础,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高校还可依托地方传统家训中的诚信文化,编写出版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材,弥补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以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方式协同教学。教师可通过编撰诚信家训、诚信教育等相关的讲义进行教学,并改善原有的结课后单一考查形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查,摒弃原有的“惟成绩论”,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以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查自觉发挥教师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另外,学校可通过建立诸如“家书、家训与家教”“家训学”等与诚信教育相关的公共选修课,以专题教学方式选取传统家训文化相关内容,开发特色课程,涵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增强家训文化育人作用。

(二)创新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方式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正全面推进,这对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出更加紧迫的时代要求。一方面,要构建双向互动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型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改变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传统知识本位观,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实现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诚信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教师还应注重利用易于引发共鸣的情感因素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12]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设置与诚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带动课堂气氛,充当课堂引导者,通过将传统家训文献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生动案例,让课堂内容与学生思想、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案例分析、思辨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另一方面,丰富新媒体教育平台,传播传统诚信家训。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低头族”“机不离手”等含有贬义色彩的时代新词早已成为描述当代大学生的热词。现实虽充满挑战,但挑战背后暗藏机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恰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传统诚信家训文化涵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借力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校诚信教育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融合和转化。比如运用学校的新媒体中心,通过设置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主页以及学校广播电台等形式,以传统诚信家训为主题,根据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创作并发表短视频或短文,做好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以学生熟悉的网络手段让其自觉受到诚信家训的渲染。

(三)构建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的支撑

第5篇:家庭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有效途径;方法

一、引言

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关注诚信教育的教学研究,加强诚信教学的改革创新,持续不断地在实践中发挥诚信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农村建立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使得诚信教育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诚信道德的培养,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一直很受教育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全面深化农村课程改革,重点建设诚信道德培养系统工程,完善诚信道德培养体系,加强初中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提升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树立农村中学生诚信做人的思想观念,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十育人”体系,促进农村中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发展进步。当前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完善,很多学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于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色实践探究。部分学校的管理者缺乏对于诚信问题的重视,对于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投入的资源投入不够,导致初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没有把诚信道德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进取心,经常出现考试作弊等现象,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忽视树立学生诚信意识质。学生与人交往时缺乏诚信观念,导致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越来越恶劣,还有部分教师和学生的金钱价值观扭曲,容易出现不诚信的行为,严重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农村中学生的诚信品质影响最大,部分家庭缺乏引导学生建立诚信意识,很多学校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导致学生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信用受损,也有许多学生缺乏自律自强的能力,生活中和学习上缺乏对个人道德的锤炼,导致个人对于诚信道德问题认知程度和自我认可程度不深。

三、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重点问题

(一)过于重视成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校应该重视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应用研究,然而有些管理者的现代化教学经验不足,对于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应用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思维要求教师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力求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不能得到显著地提高。很多语文教师的诚信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自身的教学经验需要积累,不能将诚信教育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传输给学生,针对诚信教育的教学的实际意义没有充分的把握,导致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停滞不前。

(二)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

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应该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生活,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具备成熟的思想。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能够准确地做出判断,坚决地保持诚实守信的良好人生态度,同样的在面对生活的琐事时,充分地利用诚实守信的思想作用帮助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加强诚信价值观的落实。

(三)学生对诚信教育缺乏有效的认知

很多农村地区的诚信意识不是足够的强烈,人们的诚信水平还不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诚信教育的宣贯。学生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对象,承担着诚信教育继承和发扬的重任,然而很多学生的自我思维意识还不够成熟,对于诚信教育的学习不够深刻,还需要持续地加强针对诚信故事的阅读,花费时间思考诚信知识的思想内涵,部分学生缺乏诚实守信思想,不能准确地掌握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重难点知识,也无法对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教学意义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严重影响自身诚信文化知识的学习。

(四)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过于形式化

很多教师自身的诚信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刻,对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刻,针对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教学计划,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思想在学生中没有形成目标,学生学习和掌握诚信教育的兴趣不高,很多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只是注重形式,教学内容呆板,导致学生的诚信文化知识水平难以取得有效地提高,个人的诚信品质没有明显的提升。

(五)缺乏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

当前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诚信要求越来越严格,诚信道德教育培养问题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而很多农村地区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导致学生诚信道德水平难以提高,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和建立个人良好道德的能力,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六)农村中学生道德水平存在差异

农村中学生道德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或者对诚信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缺乏诚实守信的正确价值观,有的学生在家庭教育和教师教学的引导下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尤其是对待诚实守信方面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诚实守信观念,对于自身的成长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促进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打造科学有效的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开始大力倡导各个学校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花费时间和精力针对诚信教育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经常性的阅读和观看诚信教育的教学案例,把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出来,帮助学生取得健康良好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农村初中教师诚信教育教学水平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不能根据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诚信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使用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建立自身诚实守信的思想,需要提升农村初中教师诚信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农村初中教师诚信教育效果的评估和考核,让教师树立良好的诚实守信的榜样,使得学生学习诚信教育知识之后能够在生活中应用。

(三)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需要紧密联系实际

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可以使得学生在与人相处时树立正确的诚实守信的观念,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和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的诚信的影响呵呵作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交流和讨论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诚信思想,建立完善个人的综合素质,锤炼个人品质,提高学生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水平,通过实际生活案例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实际内涵,根据生活的事情帮助学生诚信做事,诚实做人,养成良好的诚实守信的观念。

(四)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要与时俱进

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诚信教育的教学方案,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打造生动有趣的诚信教育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诚信教育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学生的大脑之中,建立正确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使得诚信教育取得与时俱进的发展效果,跟进时展进步的步伐。

(五)鼓励学生创新思考,理解诚信教育的重难点知识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学习水平。通过讲解古代人物诚实守信的故事告诉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守信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对这些诚信故事进行深刻的反思,学习其中重点的诚信知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日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埋下一颗种子。

(六)明确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培养目标

学生作为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对于自身诚信品质的建立,学校应该把农村中学生的诚信道德培养作为第一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诚信意识,牢牢把握诚信教育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交流讨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诚信道德培养水平,为我国开展诚信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五、结语

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我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诚信教育在每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极为重要,受到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诚信教育的相关知识,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诚信道德,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的相关知识全面融入初中课堂,学生要主动学习诚信相关的文化知识,建立正确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全面推动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进步,提高农村地区的初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柱年.农村初中生诚信教育的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22):50.

[2]董春燕.农村初中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3]梁磊.学生道德生活视角下农村初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