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精选(九篇)

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

第1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 生态体验 家庭教育 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关注的热点,孩子生活在大家庭的摇篮中,接受到了来自于父母及祖辈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经验的信息,往往是好心的教育却收效甚微,家庭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日益突出,原因是现行的家庭教育形态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成长需要了。我园参加教育部“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家庭教育”子课题以来,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惯性,凸显生态体验在家庭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植根于深厚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家长在体验中改变看法、疏导情感,以至使家庭教育下的生命样态发生着变化。

一、搭建生态体验家庭教育的平台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校长,保教组老师为成员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制定出工作制度和章程。并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养特点,由幼教专家、园长、教师分别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引领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到生态体验家庭教育中来。

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学校的核心部分,也是家长的领头羊,其身先士卒,带动其他家长共同关注家庭教育,并监督幼儿园日常工作,及时反馈家长信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幼儿园达成共识,保持家园教育的畅通。家长委员会作为家长与幼儿园联系的纽带,在疏通家园信息渠道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证教育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小时不用多管;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爷奶或保姆代管;还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等。针对这些现状,我们面对面地与家长交流,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是身体、品德、性格、智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成长伙伴,在教育孩子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家长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履行对孩子教育的义务。

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不少家长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施压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中,不重视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通过“现场访问”、“调查报告”等环节,引导家长理清思路,更新观念,把目光定位于孩子的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上来,培养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身体健康、责任心强、诚实守信、热情善良、喜欢探索、敢于想象、大胆创造的孩子,使孩子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有些家长过分地溺爱和包办,造成孩子的各种能力下降,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穿暖就行;给孩子童年的自由就是放任自流;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中学的知识太少,不教汉字和拼音。我们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孩子成长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来拓展育儿经验,家长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幼儿教育应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全面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感悟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育应“寓教于乐”,孩子是在玩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只有让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构建家园沟通氛围。通过“课件展示”的形式,向家长说明幼儿园学期保教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幼儿膳食、卫生保健工作、课题开展情况、需家长配合的有关事宜等,并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策略,确保一切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满足家长的合理性要求。家长可定期选派代表对幼儿园的食堂、保健室等场所进行参观,让幼儿园办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

专家讲座的良好受益者。家长和老师共同参加专家讲座,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专家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指导策略易于被家长接受和认可,能引导家长主观的感受和变化,帮助家庭形成新的长幼关系,建立新的教育秩序,在提高家教水平的同时,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且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地堵塞家园共育中的漏洞和缝隙,从而营造了一个密集型、连贯型的家园共育模式。

二、生态体验下家庭教育魅力四射

亲子课堂。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情绪和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老师们因班因孩子制宜,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效的亲子活动。如:请小班幼儿和家长来园参加的亲子活动《豆豆找家》,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协助下,把混在一起的绿豆、黄豆一个一个地拣出来,分别放在两个小盘中,锻炼了小手指尖的灵活性,促进了小肌肉的发展和做事的耐心;感官训练《它们是一样的》,孩子们都能正确命名、辨别、配对,在每个完成工作的小脸上都会绽放出花一样的笑容,课堂中穿插的“钻山洞”、“不倒翁”、“蹬蹬脚”等游戏,使孩子们学得很轻松。孩子们学与做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亲子协作能力增强了,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孩子,而且拉近了孩子与孩子、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使大家一起愉快地学习和交流。而大班幼儿和家长携手体验的《爱住我家》,则是一曲生命的礼赞。在一个假定的环境中,大家沉默不语,用心来感受这一切,当背景音乐渐起,每个家长和孩子被蒙上眼睛,走在人流如川的十字街头相互寻找,黑暗、焦急、失落、恐惧充斥着每个心灵,从忙乱的脚步下、泪滴里、哽咽中能感受到人人都在守候着对亲人的渴望和期盼,那一刻,大家亲验了盲人的艰辛、找不到亲人的心疼、无助的孤独等人世百态。当父母抚摸着孩子的小手时,一种亲情依恋禁不住油然而生,孩子们深深懂得多少次风雨中、生病时、洗衣做饭……都是这一双双粗大的手在照顾着自己幼小的生命,家长们更感谢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和欢乐。在最后的亲情回报中,当孩子端着小碗一勺一勺地喂父母吃饭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时,一行行热泪滴在小手上、小碗中,流淌出的是亲情融融,使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感动。

家长进课堂。家长来自于不同的行业,拥有各自的专业特长,这也是一笔丰厚的幼儿教育资源。班级老师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让他们来园给孩子上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一位在新华书店工作的家长,给孩子讲述了书对人的作用,现场教孩子制作书:绘画故事、找大人写个序、编排页码、进行缝制,看到一本本小画书做好了,孩子们很兴奋;一位中学的英语教师家长,教孩子学英语《红色绿色黄色》,分别给三个娃娃涂上三种不同颜色教单词,又引用了交通指挥中的红绿灯巩固学习,最后用游戏的方式“在蔬菜中找颜色”,使孩子不仅记准了单词,而且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还有一位医生家长,来园给孩子上了一节生动的《健康宝宝》,她给孩子们出示了胖宝宝和瘦宝宝图片,告诉孩子他们都是不健康的宝宝,并查找出胖和瘦的原因,结合实际生活引出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挑食、多锻炼等。家长们鲜活生动的教育形式,不断地开拓着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享受着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

家长体验。许多家长,特别是祖辈的教育中往往是经验育人,家长自以为是过来人,什么都懂,不注重孩子的体验和感受,不聆听孩子的心声,这种缺少了人性化的教育不符合孩子的实际需要,往往善意的爱,却导致了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引导家长从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方向发展,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体验活动“过电网”,第一轮要求家长看清前进的路线和障碍后爬过、跨过电网,第二轮是家长被蒙着眼睛过电网,虽然辅导老师立刻撤下了电网,但所有的家长还是运用了以往经验小心翼翼地钻和跨,这大大影射出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引领方式,家长们感同身受;通过一些体验活动让家长感受了过度保护下孩子成长的过程,家长的许多语言和行为像一条条束缚的绳索,在无形中缠绕着孩子的心灵和意识,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家长却指责孩子的无能,孩子成为经验教育的牺牲品,家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自己的经验教育过程和不当的教育行为,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中,家长们感悟到该如何避开家庭教育的误区,让观念上的革命去带动行为上的落实。

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孩子生活的一面窗口。在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中,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及时传递给家长,把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程特色展示给家长,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做出针对性地指导,促使家长更加积极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开放日活动中,我们贯穿了家长会和教育教学活动、晨间活动、幼儿广播体操、加点、午餐等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家长可以直接看到孩子们的具体表现,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活动情况,与老师共商孩子的教育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最后,把家长的反馈信息收集上来,进行分析和参考。

亲子运动会。我园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宗旨的亲子趣味运动会,邀请广大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这里有湛蓝天空和灿烂阳光与我们为伍,凉爽清风和嫩绿小草与我们做伴,孩子和家长每次都是穿戴整齐,手擎道具,和着进行曲兴高采烈地走进会场,操场上是礼花阵阵、锣鼓喧天、口号嘹亮、彩旗飘扬、信鸽飞翔,家长和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地做着各种亲子表演,从那飞扬的神采、矫健的步伐中,感受到的是隆重而热烈、欢乐而祥和,入场仪式高潮层层迭起,令人激动不已。运动会比赛项目新颖有趣,有蚂蚁运粮、刺猬背果、袋鼠回家、大脚小脚、钻山洞、过小桥、兔兔跳、跷跷板等多种内容,涵盖了钻、爬、跑、跳、平衡等基本运动技能,培养了孩子积极参与、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等优秀的意志品质。那一簇簇精彩的镜头留下了美丽的瞬间,写满了孩子和家长默契的身影。在每次运动会后,家长和老师都是感慨万千,纷纷撰稿,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生命感动。

家园互动。家园园地为家庭和幼儿园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老师把每周的工作安排、教学计划与内容、育儿知识、好人好事等栏目张贴上面,供家长了解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情况。当园里有活动安排,或天气突然转冷、流行病多发季节到来的时候,关爱体贴的温馨提示会及时告知家长注意事项。还有家长协助收集、整理资料创办的“焦点关注”、“爱科学”、“我会做”、“贝贝生日”、“奥运与我同行”等栏目,为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长们在这里互相交流育子经验,及时给孩子传达着各种信息。

家长小组。在老师的倡导下,家长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带孩子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让孩子观察周围的自然和社会,鼓励孩子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科学的奥秘,启发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求答案,提升孩子的观察兴趣、观察力及思辨能力。如在桃园“寻找颜色”的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拿着黄、绿、红、紫、棕五种颜色的色卡,从自然中寻找相应的颜色,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了树皮、土地、小野花、蝴蝶、昆虫、石头、叶子等如此多彩的自然万物,大家围坐在一说色彩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了,愿与自然万物做朋友。去农舍的郊游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拿起头刨花生,从汗水流下的辛劳中,体验到了“麻房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的乐趣,也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营造和谐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家庭物质环境建设,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努力引导家长去了解和尊重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正确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营造愉快轻松的家庭氛围,提供适宜孩子发展的图书、玩具、活动材料和空间,知道孩子情绪上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家长多带孩子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去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多给予一些关注,对特殊体质的孩子给予必要的照顾,使文明和谐之家,在我园遍地生花。

富有魅力的生态体验下家庭教育,养护了孩子的良好情绪,滋润了他们充满活力的幼小生命,使他们远离了自私与浮躁,让博大与关爱深深扎根。同时,诱发和呼唤了家长的生命感动,与孩子一起沉浸于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内心世界的体验中,使家庭教育由外在活动转化为内在体验,成为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教师的心灵在一次次历练中得以洗礼,智慧得以升华,更加亲近孩子了。从而,一切教育在我们身边自然而然发生着。

第2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蚌埠学院 体育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增进身心健康,变革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本文从体育生活方式的角度论述了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关系,探究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对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体育生活方式

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我国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取得了丰硕成果,城市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社会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假日旅游、娱乐健身等消费热点开始出现,居民生活质量正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过去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多以消极性休息为主,主要是走亲、访友、睡觉、聊天等,而现在人们有了越来越充裕的时间恩惠,主要以社交活动、体育锻炼、旅游等活动为主.体育生活则为人们善度余暇时间提供了最好的活动内容,获得空间享受,通过愉快而健康的体育生活形式营造和谐、向上、团结的美好气氛,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体育生活完善社会生活的健康质量

社会发展促使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为人们的自主生活提供发展空间,促进人们追求幸福、多姿多彩的生活,而体育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功能迎合了人们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渗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生活是人们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所普遍选择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体育生活的体验过程中,享受幸福感、愉悦感、缓解工作压力,得到“健康的满足”;参与体育生活,扩大自己生活空间,提供有益的消遣,在锻炼的沟通与交流中找回自我,丰富社会交往,形成“自我发展”的回归.总而言之,体育生活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体现完美生活,整合社会、个人“健康”,满足人们精神、物质生活需求.

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实惠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疾病如“肌力衰退”“文明病”“半健康人”等等.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善待生命已成为现代人的新的价值观,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2]随着而体育生活逐渐被纳入健康问题的范畴,赋予了健康更丰富的涵义,体育运动丰富人们的生活,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投资,是“自我投资,自我受益”的健康渠道,让自己把握自身的生活,在温馨运动中享受精神的愉悦,健康积极生活.同时体育运动的活动方式众多,内容丰富,从个人独立操作到多人共同参与,从健身、娱乐到康复、竞技等等,这些所具备的多种功能属性,让人们可以在其中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通过感性的实践形式,产生心理共鸣,满足自身身心寄托,得到健康并推广良好益处,保障幸福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 体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2.1 家庭体育的出现创造和赋予人们新的生活内容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得到越来越充裕的时间恩惠,但同时社会竞争也带给了人们高度紧张和焦虑,如果人们不能很好的平衡社会发展带来的障碍,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和人体健康水平的下降.而家庭体育的出现赋予人们健康生活新的状态与净土,体育活动进入家庭,家庭体育特有的亲情力量是心理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反映,是在增添生活乐趣、家庭和睦的同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通过经常性的家庭体育锻炼,有效预防疾病,提高外界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采用家庭化的体育锻炼使家庭成员共同活动能保证锻炼的经常性,把亲情和体育活动融合在一起,可以使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在家庭成员集体锻炼的温馨气氛和运动带来的快乐中得到缓解与消除,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了解,得到心理支持和情感互动,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增添新的生活乐趣,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因此,人们在家庭体育中不仅增进健康,共享天伦之乐,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交往,促进家庭美德的建设,融娱乐、锻炼、调节情感于一体,增进家庭感情,消除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苦恼挫折,得到家庭生活外无法得到的精神满足与寄托,净化家庭气氛.故而家庭体育不断的促使人们追求身心健康、休闲生活,向现代生活展现不可替代的功能效益,充实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提高健康生活质量,促进人们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

2.2 社区体育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人们的健康生活行为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人们的休闲生活中看电视、电影、玩手机为第一位占76.93%,看书、杂志等为第二位占38.04%,参与体育活动为第三位占26.68%,[3]由此可见在人们生活中体育活动占用时间较少,基本反映了我国居民现在生活的基本状况,也说明人们不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如何把人们动员起来去参加体育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体育以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活动形式的感召性吸引着人们积极参与,它充盈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活跃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迎合人们的体育需求.[4]社区是现代人们生活的地方,是人们远离工作单位、公共场所、交通工具,远离社会阶层、规章制度、亲戚裙带后唯一可以躲避危险和紧张的一种“社会机构”.[5]这种“社会机构”提供的文化生活与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和精神生活满足程度密切联系,而体育活动可以丰富和完善人们的健康生活行为,是最好的活动方式.人们通过社区体育生活,在这个宁静的“社会机构”中人们可以补偿和恢复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伤害的身心,展现人的权利和价值,实现人们自身的发展.因此,社区体育可以和健康生活结合起来,缓解人们紧张情绪,满足人们健康、娱乐、文化追求的一致性,既实现自身充分发展的愿望,丰富业余生活,维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使人们的心灵找到归属,又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健身意识.

3 体育生活方式下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

3.1 正确认识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关系

家庭体育是现代生活的潮流,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进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而家庭相对于社区来说是较小的社会单位,家庭体育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社区体育的主体,其活动时间、空间主要在社区范围内进行,因此家庭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体育可以保障家庭体育的顺利开展.首先,家庭体育的发展可以弥补社区文化发展的不足,在社区内各个家庭成员都具有相对公平的从事体育活动的权利和机会,并在活动中加强社区内各个家庭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共同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社区的活性大大增加.其次,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设施规划和建设,对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家庭体育活动可以在社区内的广场、绿化带、公园及其他公共设施进行,不仅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而且可以发挥家庭体育的优势补充社区体育.再次,社区体育活为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社区内的综合性组织(老年体协、业余俱乐部等)借助政府或其他机构、单位的力量为有效地开展和组织各种类型的家庭体育竞赛活动提供组织保证.最后,社区体育根据家庭体育活动的需要提供各种服务,如体育指导咨询、体育信息、场地设施等等,促使家庭体育得到更多的关注,可以持续快速、健康、科学的发展.总之,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是相依相存,互为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关系,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3.2 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

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的转变,动员全国人民参与体育当中,这会加快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社区和家庭是社会的基层,社会成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尽快落实全民体育精神,因而要依赖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来进一步贯彻落实发展.为适应新世纪体育的发展趋势,实现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协调发展进而共同促进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3.2.1 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发展要实现时空上的紧密连接.家庭是社区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要结合家庭体育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使得它们在时间、空间上取得有机衔接和协调,发挥整体化的体育效益.如可以加快社区体育的场馆设施建设,结合家庭体育的特点,建设适合人们活动的场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要.

3.2.2 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发展要保持方向上的高度一致.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最终目标是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社区体育结合家庭体育共同实施体育的任务,统一落实体育工作,形成社区内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有目的地组织和引导人们进行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家庭投身其中,享受体育文化盛宴,有效增加体育参与人口,实现全民体育.

3.2.3 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发展有利于二者的互补配合.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在时空上侧重点不同,同时在体育内容、方法等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家庭体育的亲密血缘关系和社区体育的多元化、实用性有助于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这个共同体育目标,可以开发利用社区、家庭的结合点来共同作用实现.由于家庭在社区内,可以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的服务体系,根据社区内不同家庭成员的情况,在体育活动的技术、方法、内容等方面提供健康、文明、科学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健身活动的效果,使家庭体育健康发展.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叠加效应,这样才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4 结语

总之,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同时体育生活方式的推广能够促进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社会的转型引发生活方式的变革,余暇时间增多,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等等为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体育活动走进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文化表征.所以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要有效的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系统体育效益,进而成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推动全民体育的有力基础和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0.

(2)齐波,等.论闲暇生活视角下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和谐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2.

(3)卢锋.现代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35.

第3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论文关键词】:家庭体育影响因素社会化功能

1前言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形式之一,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萌生到壮大,从简单到复杂,发展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无不与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现代社会中,人们交互作用与相互联系,持续不断的组合形式越来越多,但其中最基本的形式仍然是家庭。因此,家庭一直是社会学家关心的研究领域,鉴于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把研究的视野投向家庭体育,探讨城镇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家庭体育的特点,并从家庭社会学视野阐述家庭体育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2现状分析

2.1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该定义是以家庭的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前提的,并不介意其体育活动的地点是否在家庭内。家庭体育广泛涉及到活动的动机、频度、内容、空间、组织形式和消费等,并涉及到人们生存层次、享受层次和发展层次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和消费生活方式。

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与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以家庭、单位和社区为活动空间,以各种身体练习为内容,而展开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因此,重视居于元层次的家庭体育的研究,无疑对于促进社区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影响家庭体育开展的因素

开展家庭体育的社会基础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余暇时间和生活意识。

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将发生转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家庭体育的消费支出提供了保证。同时国家和政府也有能力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民间的各种体育康乐部、体育游乐园、健身娱乐中心也竞相开办,使个体和家庭的体育得以更好地开展。随着5天工作日制的实施,社会服务系统的完善,家庭劳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余暇时间逐年递增。为家庭体育提供了时间保障。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必将给劳动者带来身心上的高度紧张与疲劳,因而追求身心健康及个性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共同要求。花钱买健康和花钱买休闲已成为时尚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活动已在情理之中。

2.3家庭体育的社会化功能

目前中国城镇家庭呈现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家庭关系由等级性向平等性发展;第二,家庭结构简化,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不断增多;第三,生活方式逐步开放化、全面化,在信息社会中,‘泛活动、广泛交流;第四,家庭功能变化,生产、教育功能减弱,文化娱乐功能增强。而体育以独特的功能不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还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并在执行家庭职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3.1改善夫妻关系

未来的家庭是爱情家庭,这是由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家庭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而真正的理想爱人从来就不是找来的,而是在夫妻生活的调适中产生的。夫妻调适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主动适应,二是改造对方。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感情关系,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最美好和深沉的情感,这一伟大的情感可以使人变得无私、变得富有牺牲精冲。夫妻之间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内容,相互切磋中多鼓励,并共同享受体育的绩效,会给爱情生活注入剂。

2.3.2亲子关系

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无论在婴幼儿时期还是在青少年时期,都是实现子女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父母给婴儿做被动体操时,是人一牛中最早的体育;而体育运动是人获得基本活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为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打基础的教育过程,也是发展身体的过程。同时,家庭中浓厚的体育氛围有利于激发婴幼儿对体育的兴趣,展现活泼好动的天性。以致体育真正成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存在着直接的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二者这间关系的密切性。决定了家庭亲子体育运动既具有感染性和民主性。又具有权威性和深刻性。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和前提。体育运动中为了共同目标而互相帮助充分展现援教育,这种品质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父母同孩子一起在运动场上的潜移默化,男女双重性格的熏陶,既能养成勇敢果断的坚强个性;又能具备女性所拥有的耐心和同情心的品格。

体育要求孩子们遵守规则,也要求同伴遵守规则,并且相互监督,使孩子了解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别人的权利,他们获得了如何玩得公正的知识,并掌握了社会行为是非的标准。因此,孩子们参与体育对于培养民主意识是再好不过的场所了。

体育运动都有规范约束的,规则便是社会对其成员道德行为规范的缩影。人从原始本能的个体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就必须遵循从该群体所倡导或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体育让少年儿童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明确社会对人活动的约束性,这是每一个将进入社会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步骤。

第4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一、参与式活动,提高认识

教育一体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表现是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促使家长与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尤其幼儿教育的课程是幼儿经验的内部组织与建构,必须把孩子在幼儿园的经验与家庭的经验统一起来,这需要家长与教师双向作用。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获得幼儿在幼儿园的第一手材料,教师主动了解家庭,参与家庭教育,获得幼儿在家庭的第一手材料。组织各种活动,吸引、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了解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二、多形式沟通,促进交流

1.善于利用来园离园活动时间

早晨大多数家长送孩子来园后,总是匆匆忙忙地离去,但有时也有家长逗留在教室门口。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讯号:有事要交流。我们碰到类似情况时,应主动迎上前询问,让家长感到老师的主动负责和关怀。

离园时更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契机。我会把孩子一天中突出的一些表现告知家长,即便是说到孩子的不足,我也总是先肯定他的一些进步再婉转地提建议,让家长有个接受过程。从被动地回答家长的询问转为主动地和家长聊孩子的发展,让家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关心和关注到了他(她)的孩子。

2.现代化的联系方式

现代化的联系方式便捷、快速,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桥梁。现在大部分家长把接孩子的重任交给老人,不能做到每天与老师见面,即使见面,交流时间也很有限。我们通过电话、家校路路通、QQ群、邮箱等现代化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的情况。平时,我们及时捕捉孩子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用E-mail方式发到家长的邮箱中,我们的这些做法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教师、幼儿、家长之间如此融洽的感情,更加促进了家长工作的开展。

三、互动式活动,增强实效

1.亲子活动

我们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教育活动。如我们大班有个语言活动《家是什么》,可邀请孩子的家人参加此次活动。活动开始,我们通过学习散文诗《家是什么》,让幼儿理解了家的涵义。活动中请家人说出对家的感受、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最后孩子们表达如何关心爱护家人,同时对家人说出:“我爱你们。”并和家人拥抱在一起,我们所有人都感到了温馨、幸福和感动。活动结束后,所有家长都对我们表示了感谢,因为活动拉近了亲子关系,更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小制作、冬季亲子运动会等。每次活动,我们始终以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重在参与、娱乐为主、体验亲子之乐为目的,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尊重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组织安排运动项目。通过亲子运动会,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幼儿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运动会增强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保证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家长们意犹未尽,许多家长说:“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亲子活动真是太好了,太有意义了!”

2.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每学期我们都开展不少活动,如课题中期汇报活动,请专家来园讲座,骨干老师教学展示等。同时也邀请各班家委会成员来园参加实践研讨活动,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具体工作,听取幼教专家给予他们的建议。家委会成员非常感谢和珍视这样的机会,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

3.善于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

家长资源是可利用资源,家长中有教师、医生、电脑工程师、厨师、营业员、个别教育观念新的家长,我们就利用他们的职业、特长和年龄特征。通过照片、文章、图片等形式、张贴出来,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从而支持、积极参与活动。

第5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终身体育 家庭体育 健身锻炼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oposing “primacy healthy ” and pursuing the nations keep-fit exercises plans, take advantage of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educate on ability and idea lifelong sport.

Key words:Lifelong sport ;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keep-fit exercises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及环境的发展变化,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在世界范围内正形成一种新的体育观——终身体育。这种体育观认为,终身体育是未来人生存、发展、健身锻炼的根本途径。无论是实现人个体的终身锻炼,还是群体化锻炼,都离不开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奠基和中介作用。因而本文在追踪现代锻炼思想发展的步伐和分析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侧重探讨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实施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有关问题及终身体育与家庭体育二者的相互作用。

一、终身体育的实际意义及要求

保持身体健康必然要长期不懈地,经常性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一些文明病、现代病的比例逐渐增大(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体育参与意识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逐渐形成。但终身体育行为的形成还需要养成锻炼的习惯,了解相关的人体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健身方法,这些都是家庭体育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言,家庭对人的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起着最重要、最关键的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数很多,特别是年富力强的中年知识分子和处于关键时期的高中、大学毕业时期的年轻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这是学习、工作压力及社会的要求造成的后果。在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在家庭中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迫切性已十分明显,在一个家庭中应当把终身体育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我国家庭体育的现状

(一)现代家庭体育教育的优势

我国现代家庭正在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城市,三口之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且,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实行双休日,余暇时间增多,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锻炼意识的增强等。这都给家庭体育带来了许多优势。

1、人们体育意识的加强

许多家庭都把家庭成员的健康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使得家庭体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现在不少家庭在理财计划、家庭建设、活动安排等,首先考虑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2、有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不少的家庭,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每星期都安排了比较固定的时间来与孩子一起参加健身锻炼,这不仅使孩子和父母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与沟通。

3、优裕的家庭经济条件

首先,使孩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其次,一定的经济实力,也使家庭体育有了物质保障。在给孩子及家庭购买健身器材、服装及有关书籍资料、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培训班,一般的家庭是不会吝惜的,在条件较好的家庭中还建立了自己的健身房。这些都是为终身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现在家庭体育的局限性

1、家庭体育的封闭性

家庭体育使健身锻炼局限于家庭这一小圈子,这在我国占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怯懦脆弱或专横跋扈等不良习惯。

2、家庭体育存在单一性、无序性

由于家庭成员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局限性,使健身锻炼过于单一,甚至盲目,这样不利于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爱好。

三、终身体育对家庭体育的要求

终身体育对家庭体育的启示,不仅体现在对孩子的锻炼方面,也体现在家长及一切家庭体育因素的要求上,特别是家长的锻炼兴趣、意识、能力和家庭体育环境,也应适应终身锻炼的要求。

(一)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知识及能力

时代在发展,新的锻炼方法及运动项目在不断的涌现,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一些新的病理现象的产生。使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如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到来,使我们的家庭与体育相关的装备不断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体育知识,使家庭体育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另外,家长要不断地向孩子学习,因为少年儿童在学校里接受了比较系统的体育专业教师的指导。并且少年儿童的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这就需要家长向孩子学习,以调整自己落后的体育观念、锻炼方法。从而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发展,适应孩子及社会的体育行为的变化。这样不仅提高了家长的体育素质,还有利于帮助孩子学习终身锻炼的兴趣、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终身锻炼的榜样。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我们总是希望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雄心大志,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然而这是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的。如果父母精神萎糜,整天怨天忧人,或整天打麻将,看电视混日子,不去锻炼身体,恐怕孩子也不会去积极的锻炼,不会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所以父母要积极面对人生,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在生活、身体健康上要有较高的追求,并让孩子体会到,要为家庭每个成员取得的进步而庆祝等。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体育活动,培养每个家庭成员的体育兴趣、意识及体育能力

当今社会对体育的作用的理解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以前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只是增强体质。而现今体育的娱乐、休闲、社交功能日益突出,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家庭体育除了增强体质外,是为全家玩得开心、放松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是一种休闲的方式回归大自然, 放松自己,享受运动,体验运动,带给每个人快乐的体验。故家庭应多组织一些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参加并都感兴趣的一些运动,如外出旅游、野营等回归大自然的野外活动,以及一些小型的竞技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及强身健体的慢跑、散步等。使每个家庭成员不断地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享受、认识到体育之健康身心的功效,树立良好的体育观,促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第6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 女性 婚姻 家庭地位

前言?社会转型直接影响着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性别制度,改变着传统的两性关系,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提升,是近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相区别的标志。到了近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动,把对人的关注提到了重要地位,人的存在、人的权利受到尊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制度才开始受到严重挑战。女性角色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女性权利部分得到社会认可,女性的生存状态得到改善,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家庭关系发生了逆向转化。

一、问题的提出

女性生活的研究是了解女性的重要环节,而婚姻家庭又是女性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婚姻和家庭,是人类社会自形成之日起就产生的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幸福的家庭无疑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它不但是人在困难时候的依靠,也可以提供个人面对变化是的应变能力。同时,就大多数社会而言,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中所反映的问题往往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的问题,以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变化为切入点,以卧龙山小区的居民为例,具体分析近50年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近代以来,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女子解放运动兴起,而女性自身的觉醒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女性的地位变化在婚姻家庭中极为突出,中国女性的思想变化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妇女理论,维新派的妇女解放思想,辛亥革命的妇女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运动及时期的妇女运动。近50年,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以卧龙山小区为例

(一)婚姻自由已成为主流

从1950年到2001年,中国先后3次颁布和修改了《婚姻法》,始终坚持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50年来,婚姻自由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2000年一项调查显示,完全由父母决定的婚姻,农村女性为16.1%,男性为9.9%;城镇中这一数字女性为6.8%,男性为4.5%。中国女性在择偶观及对婚姻自的把握上有着明显的变化[1]。

1.择偶观。

以卧龙山小区为例,调查20岁到70岁五个年龄段的家庭,每个各阶段五个家庭,调查得知,各个年龄段的择偶标准有着很大的差异,这都与各个年龄段所在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人们的择偶标准己由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少等外部条件开始逐步转变为彼此的感情、学识等内在素质。新女性们择偶,越来越注重其彼此的感情与人品学识,从当代不少选秀相亲节目来看,新时代的女性们对于择偶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现实化的特点,越来越体现出女性主体地位的提高。

2.对婚姻自的把握。

在婚姻变革上较晚清有较大的进展,提倡一夫一妻,反对纳妾,善待私生子,妇女经济独立, 政治上争取民主,离婚自由,恋爱自由等呼声很高。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开放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人、名士或新知识群体中间都视自由结婚为一种美德,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讲究文明。不少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有着足够的把握,她们不再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自己的终身幸福,敢于对过去的守旧思想大胆说不,开创了女性独立自主的先河。3.离婚观。

关于离婚原因,国内外学术已经有非常多的研究分析。从本质上说,离婚是因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所致,是家庭冲突的结果。维持夫妻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感情,缺乏感情或者感情破裂会导致离婚。近代,女性对离婚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离婚不再是男子的专利,妇女主动提出离婚者逐渐增多,成为社会一大奇观。离婚观的改变充分显示了女性向传统婚姻价值观念挑战的力度。

(二)女性对婚姻态度的改变

1.家庭分工及生活模式的改变

随着女性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她们在家庭中的权利越来越大。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如今,家庭的重大事项,如投资或贷款、买房、盖房、 购买高档商品、外出旅游、资助父母等,夫妻共同决定及主要由妻子决定的比例达60-70%。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自主决定个人事务。

2.反家庭暴力工作取得成效

家庭暴力是对女性人权的侵犯,是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公害,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媒体宣传和影视作品的放映,人们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政府立法、防治措施等各方面,更有积极的进展。从社会对家暴问题的关注程度上也不难看出,女性在社会乃至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三、女性婚姻家庭地位变化的原因分析

封建时代的中国妇女受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束缚,被剥夺了社交的权利,一生“在家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没从子”,直到19世纪中期,女性才开始追求在家庭和社会中应有的权利和地位[2]。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女教育家、女宣传家们更是相继走出家庭,积极投身于社会工作,使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得到了发挥。在近50年,女性在政治、经济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变,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这也是女性在婚姻家庭地位变化的重要原因[3]。

(一)、女性在政治上的相对独立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女性权益的保障,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政策,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婴保健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内的比较完善的保护女性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法规体系。《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4]。

(二)、女性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

广大劳动妇女脱离了原来的家庭生产,转向了城市的大生产,女性正式成为工厂的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与家人。这就为广大女性走出家门,寻求经济上的独立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三)、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女性受教育程度及水平明显提高,女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就会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就会懂得如何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使得自己在婚姻家庭中处于一个合适的地位。

四、结语

婚姻应当建立在两个独立个体平等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文明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否则就会倾斜倒塌。近代的新女性已经向这个阶段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走得特别艰难,但无论怎样,?近代女性们已经冲破社会、家庭的阻挡,勇敢地为实现其作为“人”的价值,而迈出的蹒跚的第一步,为后来中国女性高扬主体意识,真正走向精神解放,做了可贵的探索。对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爱国:《家庭现状及女性的家庭地位》,载中国网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第7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中年女性业余体育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年期占人生周期的1/3,女性的中年期在人们成长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身体的变化以外还有心理,孤立,萎缩感等情绪上的问题。中年期是老年期的准备阶段,所以如何处理好中年期多样的环境变化对生活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就能承受不安,反操,忧郁等心理障碍。中年女性的心理障碍因素一般有家族或朋友的突然死亡,经济上的损失,子女的结婚和分家,闭经等,所以,中年女性来讲积极的参加体育业余活动确立自己的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还有40岁以后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的制约,运动量的不足难以控制正常的体重,引起了糖尿病,血液的尿酸增加,肿瘤或癌的发生,还有心脏病及胆结石,各种新陈代谢机能的低下或衰退等威胁健康的信号。进入成年期以后的死亡率跟疾病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成年期以前承受家庭,社会道德·伦理的规范中想找回自己的青春的欲望而产生的现象。

中年时期也可以叫‘成年反抗期’,这个期间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带来心理上的深刻问题,所以在死亡和生存,青年和老年等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挫折中怎样适应环境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健康的生活,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生活体育在生活中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情绪发达,适应社会的环境变化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活体育是日常生活中形成圆满的社会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体育活动,生活质量是人们对安宁和幸福程度的广泛和多方面的概念,所以可以把生活质量定义为身体,精神和社会·经济领域中个人的主观安宁,以往的研究很多都是业余活动对生活的满足度,欠缺有规则的业余体育活动对生理,心里,社会价值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多样业余体育活动的中年女性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和参加动机,参加程度,参加项目了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Y城市40-60岁的中年女性400名自愿者。

(二)测定方法

本研究的测定道采用答卷式问卷,由社会人口特征、健康状态、业余体育的参加、生活质量等组成。测定生活质量问卷由47项组成,每项5个阶段等间刻度(Likertscale)构成。利用Cronbach’sα检验对生活质量测定因素的信义度结果,情绪状态因素为8820,自我尊重感因素为8087,身体机能因素为7877,家庭关系因素为8263,经济水平因素为7220,邻居关系因素为7807。

(三)资料分析

本研究的所有的统计使用了SPSS12.0,所有统计有效值为α=.05,.01,.001。

二、研究结果

(一)中年女子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状况及生活质量

中年期女子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状态的分析结果,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开始动机和现在动机,回答‘为了健康’的各是71.9%和67.7%,‘喜欢运动’,‘社交·业余生活’答卷中现在动机比开始动机显示的高一些。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时间10年以上为18.6%,1~2年以内17.3%,6个月以内15.5%,2~3月以内13.4%,6个月~1年以内12.3%,5~10年以内11.8%,3~5年以内11.0%。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次数每周4~5次为42.3%,2~3次28.3%,每天为25.2%,一个月2~4次为4.2%。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一次平均1~2小时以内为51.4%,一个小时以内为38.1%,2~3小时以内为10.5%。

参加有氧运动(aerobic)占33.9%,健身占31.0%,跑步占16.5%,游泳占7.6%,羽毛球和网球占6.0%,高尔夫占5.0%。情绪安定的平均是3.45,然后是身体机能3.44,家庭关系3.38,邻居关系3.33,自我尊重感3.29,经济水平3.27的顺序大部分满足生活质量。

(二)情绪安定满足感

根据参加时间对情绪安定的满足出现了有意的差别,还发现了多种因素中的职业和健康状态对情绪安定也有了影响。运动期间一年以上(1~2年以内,2~3年以内,3~5年以内,5~10年以内,10年以上)的女性情绪安定程度高于其它年限的女性。

(三)自我尊重感

根据参加业余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的自我尊重感分析中可以看到在根据参加期间对自我尊重感的满足出现了有意的差别,还发现了多种因素中的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收入和健康状态对自我尊重感也有了影响。现在动机的因素中因为喜欢运动参加的女性自我尊重感高于其它因素,在体育项目上游泳,高尔夫,羽毛球·网球的参加女性自我尊重感高于其它项目的女性,运动期间是连续坚持3年以上(3~5年以内,5~10年以内,10年以内)的女性高于其它年限的女性。

(四)身体机能满足感

根据参加业余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的身体机能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业余体育的项目,时间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出现了有意的差别,还发现了多种因素中的年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健康状态也有了影响。参加游泳和高尔夫的女性对身体机能的满足感高于其它项目的女性,根据体育活动参加时间,一次平均2~3小时以内的女性高于2个小时以内(1小时以内,1~2小时以内)的女性。

(五)家庭关系满足感

根据参加业余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的家庭关系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期间,频度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出现了有意的差别,还有多中因素中的年龄也有了影响。现在动机中的喜欢体育运动的女性对家庭关系的满足感高于其他女性,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参加跑步,游泳,高尔夫的女性对家庭关系满足感高于其它项目的女性,还有,参加期间中一年以上(1~2年以内,2~3年以内,3~5年以内,5~10年以内,10年以内)的女性家庭关系满足感高于其它年限的女性,在参与频度中,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女性高于其她女性。

(六)经济水平满足感

根据参加业余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的经济水平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期间,时间对经济水平的影响出现了有意的差别,还有多重因素中的年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健康状态也有了影响。参加期间是三年以上(3~5年以内,5~10年以内,10年以上)的妇女对经济水平的满足感高于其它年限得女性,在参加时间上每次平均1~2个小时以内和2~3个小时以内的妇女高于每次参加1个小时以内的女性。

(七)邻居关系满足感

根据参加业余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参与项目,参与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的经济水平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动机,项目,频度对邻居关系出现了有意的差别,还有多种因素中的年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健康状态也有了影响。参加动机中的喜欢运动和社交·业余生活目的的女性对邻居关系的满足感高于其她女性,在项目上参加跑步,游泳,有氧运动,羽毛球·网球的女性高于其它项目的女性,参加频度上每周参加2~3次的女性对邻居关系的满足感高于其它次数的女性。

四、论议及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年女性对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实态,证明运动的参加动机,项目,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第一,喜欢运动的女性通过业余体育活动在自我尊重感和邻居关系及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满足。第二,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项目对自我尊重感,身体机能,家庭关系,邻居关系有了影响,特别是参加经消费比较重的运动项目的女性有了较高的自我尊重满足感,邻居关系是参加集体项目的女性比参加个人项目的女性有了更高的满足感,也就是说根据项目的特性对不同领域的生活质量满足感出现了差别,但是对情绪安定的满足感在参加项目中没有差别,这是说明不管参加那种运动对情绪的安定有同样的效果,这样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不管那种体育项目都能够经验喜怒哀乐增进调节情绪的能力,通过安定感和满足感的提高肯定的自制能力,还证明了体育活动能够安全有效地发泄紧张,攻击性和生活上的挫折效果,还起了情绪上刺激的净化作用。第三,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期间,频度,时间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参加时间对情绪的安定,自我尊重感,家庭关系,经济水平等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参加运动时间越长对生活质量的满足感越高。这些结果说明了反复的运动到了一定的时间可能感到厌烦,失去兴趣,但是经过过渡期以后能够恢复原来的状态。也证明了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对生活的质量起肯定作用,就是说业余体育活动的参加经验不但加强人际关系,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发现和开发自我,对社交也起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中除了业余体育活动以外,中年女性的社会人口学的因素中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收入,健康状态出现了有意的差别,特别是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关系中自己觉得健康的女性对生活质量的满足感更高,这个结果说明在人口学的因素中健康状态比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收入等对生活质量起更大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出中年女性的业余体育活动对生活质量直接或间接地有肯定的影响,所以中年女性的健康生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建立邻居间的友好关系中业余体育活动是必需的,这一点在中年女性的生活体育中应该更加积极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花红琴,翁定军,陈友放,人生发展心理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2]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第8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家庭环境 中学生 运动习惯务川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1-0098-031 研究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终身锻炼”的口号提出,又加之体育分数加入中考成绩,家长从应试教育不让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到素质教育重视和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就近些年来,有关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诸多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很糟糕。学生的成长和运动习惯的形成不但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关,而且与家庭环境也是密切相连的。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家庭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有所帮助。2 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对体育运动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为撰写论文奠定理论基础。2.2调查法针对家庭环境与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走访并制作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家长学生共答一张的形式(分为家长作答部分,学生作答部分),这样以确保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的对应影响。对务川县城关中学学生及家长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7%。2.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调查到的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3 结果与分析3.1体育运动习惯的概念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1]体育运动习惯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社会的需要,是在内在和外在动因的相互作用下重复发生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躯体运动,是不断重复的身体运动行为和方式。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认识、练习、重复练习、较长时间坚持的过程,是个体的行为活动,其最终的产生和形成定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3.2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的生理机制体育运动习惯的确立就其生理机制而言,是在长期的,系统的锻炼过程中,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不断进行系统性环路联系,兴奋和抑制过程轮流交替,把各种运动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的锁链系统,形成感觉“记忆痕迹”构型或运动构型,最后达到生理层面的动力定型。[1]3.3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

体育运动习惯的心理机制,是从运动的需要或欲望开始,是主体意识到、并产生心理不安于紧张,成为主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活动动机,主体做出满足运动需要和活动动机的活动,即目标活动,是主体体验到运动的兴趣,产生某种情绪体验。[3]这样的心理轨迹反复重复,反复强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实现。[3]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人类从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产生动机,从而促使锻炼行为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和反复,最终养成了运动习惯。因此,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是生理与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决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而生理心理机制的形成又与其外界环境的作用密切相关,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3.4家庭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3.4.1家长对体育的认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走访表明,家长觉得体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是否有用,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影响是很大的。

家长认为体育孩子成长和学习很有用的,其孩子体育运动兴趣表现浓厚,体育态度也较积极和端正,运动动机明显,65%的学生都能保持每周3次(包括3次)以上的体育运动频率。通过对家长的进一步访谈得知,但凡认为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和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家长,他们平常都会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而且对孩子这方面的消费也表现出非常的支持,因此,孩子买体育用品时一般都能满足,而孩子花时问在体育运动方面时,也会得到认同。

而对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和学习兴趣表现淡泊的家长,其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不明显,5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有可无,没有强烈的运动欲望和运动动机,也不爱主动参与运动,一般都是体育课上不得已而为之,或是陪同学玩耍,自己需求不明显。而认为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和学习没有帮助的家长,其孩子对体育运动59%都表现的很淡泊,甚至有30%的孩子不喜欢体育运动。3.4.2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凋查得知,大部分家长是赞同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而家长的赞同与否态度同样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家长表示很赞同的,学生70%体育兴趣比较浓厚,体育态度端正,动机也明显,锻炼时问较多。而家长比较赞同的,58%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兴趣,比较喜欢参与体育运动。而家长不赞同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36%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表现淡泊。一般来说,在家长赞同的情况都会给予孩子相应的条件支持,其条件包括对子女体育运动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层面上的支持。物质上给予经济支援,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奠定物质基础。精神上给激励,激励孩子内部心理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从而促进兴趣的产生,并激励孩子向目标发展。父母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支持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必然促使孩子对体育的需求南父母期望转化为内在需求,从而有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对体育运动的目的、作用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这个年龄段对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兴趣都是短时间的,尤其是在活动中碰到较难完成的任务或不会的技术就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从而将刚建立起来的对体育运动的好奇与兴趣抹杀。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惯之以恒的支持、激励对孩子体育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不断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历练,不断提高身体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磨练其意志,促进其身心发展。3.4.3家长进行体育运动的状态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家长的体育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体育兴趣、体育行为产生影响。家长的体育行为让孩子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人生活的重要性,促使孩子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而家长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自然也会时不时的、有意无意的带孩子参与到他们的体育活动中来,这些会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形成产习惯性的影响。

家长的体育习惯还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南凋查结果可见:家长的体育运动次数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表现为:在运动兴趣方面,学生的运动兴趣随家长的体育运动参与频度有显著提升。随着家长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从0―3次(或以上)的增加,学生体育兴趣百分比也从18.2%提升到61.8%。 在运动动机方面,家长参与运动的次数越多,学生产生体育动机行为的比例也有明显的提高。在运动态度方面,学生的运动态度随家长参与体育运动次数的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百分比从2.3%升高至41.7%。可见,家长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与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动机、态度、行为的关系都呈正相关。3.4.4家庭生活习惯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家庭的生活习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家庭关系和睦、社交关系良好、生活方式较规律的家庭环境下,其子女相对的生活习惯规律也比较好;家庭的体育氛围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兄弟姐妹对体育运动的行为,体育频道、体育精彩赛事的观看等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另外家长的教育管理对学生课余时问的支配用于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认为在休闲的时问用于玩游戏、看小说、上网更为舒服和享受,但家长的干涉对学生的这些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家庭体育生活习惯好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也较高,对学生课余选择体育运动有很大的导向作用。3.4.5运动环境等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家庭体育活动大多数都是围绕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来进行的。因此,家庭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项目作为平常健身之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居周围的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来决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体育的具体项目,也影响家庭体育的开展,同时影响了学生课余体育的开展。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教学内容、教师技术水平等也影响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都与体育设施不齐全,参与条件不方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喜欢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地理环境、体育设施是否齐备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物质前提,锻炼场所是否方便、内容是否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是影响坚持运动的重要原因。4 结论与建议

(1)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从体育活动的需求产生体育动机,从而促使锻炼行为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持续和反复便养成了运动习惯。其重要前提是学生有正确的体育运动态度和兴趣,而体育兴趣义是影响体育运动习惯及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养成体育习惯的首要条件。

(2)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以及家庭体育生活等都对学生的体育习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通过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引导、支持孩子的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促使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身发展。(3)运动环境等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地理环境和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开发新的体育运动项目,满足不同个体对体育运动内容的需求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前提。参考文献:[1]李华禄,杨慧玲.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5):130-133.[2]常生,吴键,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3):69-70.[3]陈丽珠,毕仲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380-381.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Exercise Habit

――ing Wuchuan County Chengguan Middle School as the

search Case

Luo Zhengqing

第9篇: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范文

初中生是身体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我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有关体育的文件,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并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但是目前,不少家庭陷入了教子误区,从家庭教育目标上看,目标偏高和目标偏离;从家庭教育内容上看,重智育、轻体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了精神萎靡不振,出现了厌学情绪、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拖延症,甚至有的学生有颈椎病、腰椎病等。从家庭教育方法上看,或溺爱或体罚或放任;从家庭教育实施上看,重言传轻身教。从家庭关系看,初中生出现了双面性,即在家对父母脾气暴躁,在外对同学和睦相处。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合作,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增强身体素质,家校联动势在必行。

一、家校联动的途径

1.让家长走进体育课堂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依托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但不是唯一参与者,家长在新课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家长走进体育课堂,参与新课程的改革,与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也是进行家校联动的一个好途径。

2.邀请家长观看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

每学年学校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运动会,在运动会中,让家长亲眼目睹自己孩子的表现,为孩子呐喊加油,必要时让家长参与裁判工作。

3.让体育教师走进学生家庭

家访能够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够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能够达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共同合作。家访是增进家校联系,把有关家庭体育锻炼的方法教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结构、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鼓励家长在假期、周末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爬山、打球等,形成家庭、学校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二、家校联动的方法

1.通过体育课传授锻炼的方法和知识

学校体育是家庭体育的基础和保证,体育教学中必须把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体育课的中心。要结合家庭体育锻炼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生通过学校体育课的学习,积累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常识、锻炼方法和锻炼经验,这样就为家校联动体育锻炼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体育锻炼的广泛开展。

2.结合日常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布置家庭锻炼作业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状况,结合日常体育课的教学计划、近期学习的知识、要领等确定锻炼项目。内容要科学全面,除了有体能训练外还有必要考虑到饮食卫生、意志情感、家庭娱乐、户外郊游及家务劳动等方面的知识。

3.学校定期召开现代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

通过会议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更新体育教育思想,以学习、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家庭和学校共同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举办家长“阳光体育培训活动”

这对于提高家长的阳光体育理念是很有帮助的。为家长提供丰富和完整的家庭体育锻炼方式和方法,向家长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基本理念。

5.举办“体育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进入体育课堂

让家长观摩“体育教学”课,和孩子一起直接感受体育教学活动。课堂上有家长的互动,特别是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运动、一起锻炼、一起分组对抗运动,这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激励。通过这样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不但使家长对阳光体育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使家校联动的开展更深入、更和谐、更有效。

6.利用班会课,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体育锻炼和生活中的有关运动问题

让学生参与并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且有助于引导家长转变体育锻炼观念,有助于教师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