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精选(九篇)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第1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笔者以生物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为例,结合平时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确有其积极的一方面,但也应看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着眼于课堂内容。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充分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力求运用恰当,应时而生。

例如在讲授“基因的表达”这一节课时,由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实验的不易操作,难以实际观察等原因,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动画课件,并播放内容解说,模拟逼真,相得益彰,从而使学生顺利地从宏观生物的性状过渡到微观领域的基因和蛋白质,并能进一步领会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接着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展示由“基因转录成mRNA,再由mRNA翻译的过程”完整再现微观世界的基因表达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产生的过程,顺利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

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必须透彻地研究教材,让形式服从于内容,特别是在实验课教学中,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仍应本着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原则,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必须让学生动手做,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真正得以提高。例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这一节课,虽然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由于该内容中演示实验的易操作,且效果明显,完全没有必要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反而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说服力不强,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实验课堂教学中来。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优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直观、形象地表述生物学现象和相关知识。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视觉与听觉的整合,打破传统教学媒体(如挂图、模型、幻灯、投影)表现形式单一化的局面,增强教学内容的教学性、直观性,起到激发学生注意的功效。例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教学时,可先演示色彩逼真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全形,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通过图形中细胞质基质部分的闪动和色彩显示,让学生能正确地区分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接着逐一演示和局部特写放大各个细胞器,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对主体探究的过程,掌握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线粒体”为例,教学时可将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闪动、放大,并由外到内将其各个部分分别进行定格特写和重复演示等技术处理,同时提出探究问题:线粒体的形态如何?结构如何?其内膜有什么特点?内膜的结构与其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自主发现,理解并真正掌握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在高学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实现生物学教学由微观向宏观的转换,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微观结构,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其教学效果为传统教具所无法取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支持自主探究学习并能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模拟教学得以实现,学生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信息资源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系统通过模仿人类专家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思维过程,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而部分替代了教师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的主体解放,教师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材内容等的探索上,以及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如在“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中,可先制作几个不同难度梯度的课件和课堂反馈练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窗口进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实现互动教学。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将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生可时时与老师、同学保持着接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扩大学生学习的世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他们将能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者在网上共同参与、协同进行学习;将有机会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第2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当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改变我们的生活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上的运用,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多媒体是上世纪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集成在一起的媒体,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课堂内容制作成图、文、声并茂的课件,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使得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得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二)高效率,课堂信息量大。通过计算机,教师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被放置在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链接,随时调用,机动灵活,轻松省时,使课堂密度加大。应用传统手段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展示的内容,在应用了计算机之后就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学生们也可以在同等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三)趣味性、寓教于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尽可能做到实用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会比较足,在课外也能够继续认真学习,教学效率也会因此大大提高。

二、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当前多媒体教学的成效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合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有些辅助教学软件是将一本教材从头到尾搬到计算机中做成电子稿而已;或者能供辅助教学软件用的素材还很不完善,造成实验演示粗糙、动画细节表现不充分等。另一方面,有些课件制作太过花哨,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二)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够,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从而在课堂,其教学中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教学中教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和键盘。导致课堂上教师看电脑,学生看屏幕,师生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交流,这种缺少了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效果必定受到影响。

(三)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因人而异,教师使用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方案不一定能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没有掌握好教学节奏,信息量过大,学生来不及吸收,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导致学生的“厌学”。

因此,由于没有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和成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够,造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涉及教师的水平、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方式等很多方面,仅就教学手段来讲,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应用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单纯依靠这种教学手段肯定是不行的。如何处理好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最优组合,最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应用教学手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对教师进行多个应用软件的使用培训必不可少。每一位教师接受有效而又持续的培训是实现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的核心,使每一位教师都具备熟练计算机和在学生中推广新学习方法的能力。但同时,不能让学生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虽然多媒体教学可以特别直观地告诉学生答案,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就有可能弱化,思维也变得懒惰,不再去主动地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分析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黑板加粉笔”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第3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2

1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就目前来看,小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较差。一方面,语文学科不像数学学科中的数字可以进行千变万化的组合,充满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语文学科也不如自然等学科有着实验的环节,可以观察有趣的现象。同时,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也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不具有生动性。这样,就导致了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常常有走神的情况出现。另外,由于受到家长的影响,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于语文学科的不重视。家长总是嘱咐孩子“要把哪道题算明白了”、“数学课要好好听讲”、“要记住自然科学实验的现象”……这样,学生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1.2  学生对于阅读和古代诗词的学习理解力不够

语文学科中阅读和古代诗词的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大且较难。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相关生活阅历较少。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阅读和古代诗词的学习上,不能有效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而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作为主体只是抽象地、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有时学生虽然记住了阅读的答案或者古代诗词的注解,但他们并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这种无趣的教学手段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2 多媒体环境下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2.1 在识字教学环节要把握好多媒体的可视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语文学科功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开始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识字,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可以说,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字的含义,才能进一步学习语文学科的其他知识。但识字教学的环节往往比较枯燥。在当下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可视性、可听性等特点,制作一些有趣的教学教具,提高小学语文识字环节的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先把每个汉字拆分成几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再把汉字的几个部分组合起来。这样不仅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每个汉字如何书写的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播放影片来教会学生认字。教师在影片中可以设置游戏的环节,让小学生来寻找其中的汉字。找对后,设置奖励环节,如计算机屏幕中会出现一个礼物盒,盒子里有刚才找对汉字的释义等。采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设置识别汉字的有关场景,同时将汉字的音、形、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印象深刻、加深理解。

2.2 在学习古诗词环节多加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感觉古代诗词比较困难。一方面,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和阅历也比较少。另一方面,古诗的写作风格多是采用简短、凝炼的语言,从字面意思单纯来看,很难做到深入的理解。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给小学语文中的古代诗词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要善于发挥创新性思维,利用多媒体来配合古诗教学。例如,在讲授古诗《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课件,把李白写作这首诗的背景通过视与听的手段介绍出来,并渲染出当时李白写《早发白帝城》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意境方面来看,学生也能做到深入的理解。学生知晓了此诗创作的背景之后,教师再对古诗中每个词、每一句进行讲解也比较容易,学生也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此诗,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给学生一个画面感,让其了解大致内容的创作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并使得学生较好地学习了古诗的知识点和深刻含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达到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操。

2.3 在写作环节要善于发挥多媒体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写作是一个重要内容,但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惧怕写作文,无从下笔。而在小学生写好的作文中,出现错字、语句不通顺也是常有之事。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为学生营造写作的情境,让学生有感可发。比如,在命题作文《我的妈妈/爸爸》的写作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写作素材少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有关亲情的电影,通过电影中真情实感的画面,引导小学生回忆生活中与父母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并变成有效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中不仅有了丰富的内容,而且真实可感,避免了写一些空话和套话。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选取多媒体资料时,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3 结语

多媒体所提供的声音、图画、影像和文字,为学生营造了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真实空间,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更新理念,明确多媒体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便利和益处,并把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贯穿始终。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使用多媒体的技能,以便利用多媒体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地为学生传授知识。相信在课堂上高效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有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第4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学;多媒体课件;应用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的教学方式,该方式综合应用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更容易为受众接纳的方式传递相关信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确保学生有效掌握课堂教学中所传递的相关知识,以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用好多媒体课件,对于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有地位

对中职学生而言,其数学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应用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传统方式无法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1],而应用多媒体课件则能很好地破解这一瓶颈。

多媒体课件综合使用了文字、图像以及影像资料等相关元素,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尤其是课件中的几何模板可以演示一些动画过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例如,在高教社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9章《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应用教学模具实施辅助,该方式可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但这种固定化的几何模型无法有效展示其内部几何关系,更不能展示出动态变化。在“侧面积”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方式,可以展示各种多面体的旋转体及其侧面展开图;在体积的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方式,可清楚地展示出斜棱柱与直棱柱、正棱柱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有效展示圆柱以及圆锥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因为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可重复性、可演示性、可交互性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本研究中,针对广东省深圳市沙井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以及职一、职二年级1550名学生进行了“数学多媒体课件教学”问卷调查,以了解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我校中职数学教师中,较大比例的教师未能深入理解“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内涵、意义以及作用[3]。大约45%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教学当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听课以及装点“门面”的手段,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大约45%的教师只是将其单纯地当成资料补充器材,将多媒体设备当成投影仪使用;大约有10%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无实际意义或者无法操作等,而从未用过。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20%的教师直接下载网络上的教学课件资源,不加修改就直接拿来就用;大约有25%的教师会针对实际情况对下载的相关课件予以适当修改后再使用;大约有12%的教师是自己完成课件的制作,但由于课件的制作既具有技术上的要求以及难度,也存在内容构思以及设计创意上的智力付出,必须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所以,这部分教师在制作完成一个课件后,一般是“一次制作,长期使用”,一般不去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课件内容,使得课件内容一成不变。一些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仅仅是书本中的知识要点、例题以及练习题目的汇集,这种课件只是电子版教案,其质量是较低的。

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方面,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对数学多媒体教学具有浓厚兴趣,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其感兴趣,只是因为对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新鲜、好奇的心态,并非能真正参与到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大约56%的学生感兴趣的原因是多媒体课件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图文并茂,“如同看电影一般”,而对课上了什么、学了什么理解不深;大约83%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课堂容量大,传递速度快,无法跟上课件的速度,加之投影显示的条目和公式的速度和频率超过了学生抄写笔记的时间和频率,导致其无法记笔记。教师不再板书,一些解题过程在课件中无法表现出来,难以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要进一步提升中职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思想认识。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4],学校应当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研讨会以及交流会。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让广大中职数学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培训。可以请社会培训教育机构专业教师进行,也可请本校计算机教师参与,以多种方式有效提高中职数学教师正确运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以及完善教案的能力。三是要创造条件,专门开设部分多媒体数学教学示范课以及公开课等,供广大教师观摩学习。

(2)要进一步提升中职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应用能力。一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必须遵循提高教学效益及教学质量的原则。在课件内容上,必须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课件运行、课堂检测以及提问等进行周密安排以及精心设计,一切都要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要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注重课件交互性,界面要人性化,确保课件流向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反馈情况,注重课件的智能化。二是要组建课件制作小组。虽然学校已经组建了备课小组,但课件过于单一,如果能有多个课件提供,则大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课件制作可以由以前的部分教师参与改为全体教师参与,将数学教师分组,3人为一组,还可以邀请适当数量的学生参与其中。课件制作常年坚持,可以有效建立和完善中职数学教学课件数据库。三是要课前精心准备,防止教学双方受制于课件。教学是双向活动,必须由教师以及学生共同活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所授班级以及学生的情况,适当修改课件后再进行授课。

(3)要进一步提升中职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效率。一是课堂教学中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数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中,教师基本可以实现“无纸化”教学,这导致学生的个别数学技能缺失,如基本作图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中职学生的数学运算一般较差,一旦脱离了纸和笔,就无法很好地锻炼运算能力,从而对数学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多媒体课件教学要继承发扬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充分发挥板书作用,以有效弥补课件讲解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等感性材料,突破教学难点。人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在对某些概念以及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模拟演示出真实的实验过程,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在知识概念的认知难度,便于其感知、理解以及想象,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对部分数学基础好且对数学具有较高兴趣的中职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易超琴.浅议多媒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11):173―174.

[2]郑 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0,34(7):198―199.

[3]蔡 莉,秦呢喃,吕双十.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2):12―14.

第5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75-0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在课堂上使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已经广泛地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一些抽象的、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

一堂新课开始往往要一个情境导入或先复习上节课的重要内容,引出本堂课的内容,这时我们若把具体情境或需要复习的重要内容用Flash、ppt等用多媒体演示出来,不仅节约时间,而且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那些适合以自学为主的内容。多媒体给学生扩展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自学就有了目标。

常规的教学手段,往往只能处理一些静止的图形,给学生的观察、想象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形与数有机的结合,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增大了教学密度,优化了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如听觉、视觉)进行学习,加快教学速度,不断巩固、深化新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可以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合理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大化,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实现高效课堂。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辅导软件把计算机变成了教师。这种课件不仅提供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还有语音解说和效果音响,图文并茂,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教学内容的组织都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个别系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比如,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做成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考查,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第6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物理实验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学习,利用仪器、设备等手段,人为控制相应条件,并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模拟自然现象并予以研究的科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可重复进行的、简约化的探索和论证过程。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合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打破课堂教学常规,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不高、效果不佳的现状,使物理实验教学焕发出应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对高中学生模拟一些抽象的实验,对把握概念,掌握规律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下面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1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功能创设物

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

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创设生动的、愉悦的、惊奇的、成功的课堂情境,适时展现出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如图片、视频、动画等),给学生多方面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用生动的物理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由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利用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曾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过程中,讲到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从互联网上找来一些与失重相关的视频,当看到航天器升空的真实情景,很多学生都惊叹不已,虽然视频播放时间不长,但对学生来说,失重已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认知,更可能是他们在情感上的一种升华,由此激发对科学的向往。

2 利用多媒体能轻松自如地实现

动态向静态的转化

在物理实验中,有些现象持续的时间是相当短暂的(如自由落体运动),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该现象就已经结束。很多学生不理解其中的本质,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该现象的动态过程转化为静态过程。

例如,笔者曾在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的课堂上,引用体育运动中的频闪照相图片(图1),引来学生的一片惊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都可以使用数码相机将其运动过程拍摄下来,然后进行电脑制作,利用多媒体反复演示,使学生认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当然也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时刻的暂停画面来讲解它运动时的特点。这样教学中的难点就很容易突破。

3 利用多媒体可以“放大”实验

仪器和实验过程,便于学生观

察读数和细节

在课堂上教师经常做演示实验,但对于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来说,又是很“悲哀”的,想看也看不清,实验的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投影仪把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时的刻度盘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进行读数。还有就是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秒表等一些仪器的读数,除前面几排的学生基本看清楚外,其他学生基本看不清;如果借助多媒体就可以把仪器投影到屏幕上,或者用Flash做成逼真的模拟仪器,不断改变仪器的计数状态,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仪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当然,不能过于片面追求虚拟化的物理实验,而应该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来进行适当模拟,毕竟物理是真实的,利用真实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有效结合,来弥补真实实验的不足,从而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

4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

术能节省大量教学时

间,从而增加课堂容量

在教学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都注重精讲多练,但在出现多媒体之前,单是例题在黑板上手写的时间就浪费不少,有时还要用小黑板。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先做好课件,例如用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在宝贵的45分钟里,可以节省很多被浪费的时间,优化教学过程,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5 小结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能促进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规律的应用,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快速将不抽象的实验变得具体化;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原有的传统教学,而应该是将两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发展物理学。在物理教学中,不要刻意地去追求花样,能用好用就可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多尝试、多实践,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进.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84-85.

[2]吴建东.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136.

第7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有效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图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原始的农耕工具,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尤其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探索问题的激情。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主动发言。通过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难点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的或那么理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难以展开抽象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对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历史教学中,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内容,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中关于唐朝的诗歌时,先借助音配画的动感效果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优美的诗歌,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李白诗的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这是任何评议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任何教材所无法书写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科学性性强、实效好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了初中学生重直观感受,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是符合初中历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是具有科学性的。融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符合对人脑的科学使用。科学证明人脑左右半球是有分工的,多媒体教学可使大脑两半球功能互相结合共同参与信息处理,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使思维交往频率加快,较之传统的讲述法更符合科学,更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且历史的功用在于借鉴和启迪而不在于记住那些陈尸枯骨、琐碎的事件,学生也不是装载知识的书橱。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疲于完成教材上基本知识的传授,较少顾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影响其人生发展的轨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直观形象生动

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幅海峡两岸科技、体育、文艺、商业、民间交流的照片,通过准确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看本”,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的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知识的传授中辅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的心里,使得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源源动力,焕发出巨大创造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能增强信息的集成性、虚拟性和可视听性,既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又能深化感知、节省时间,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可能完全替代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42-01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教育领域。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实现网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新的挑战。

一、网络多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丰富了教学资源

首先,网络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对于一个课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到相关的、多方面的信息。比如教授李白《静夜思》,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寻李白的生平,搜寻其他名人的或者网友对这首诗的评价、感受,可以搜寻与《静夜思》类似的古今中外的作品等。并且这些资源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甚至有声音的。

其次,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这是网络带给教学研究的最大优势和便捷。过去,专家名师对于普通教师来说远在天边,但是网络的出现,使“近在眼前”成为现实。如今,打开网络就能领略各位名师专家的风采。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给专家名师留言,或者发表话题和其他的教育工作者讨论,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感受发表在网上,或者把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同行分享。

2、便捷了人们的交流

网络是巨大的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空间。网络的开放和便捷使教师在很多方面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是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和协同者。而且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交流。很多时候,无声的交流胜于有声的语言。有的学生喜欢写博客,而且是真实的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且希望有人关注。这也为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说,网络更有利于实现亦师亦友。

3、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现代社会日益开放,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课程的实施大量依赖教材、教师和学校以外的资源,打破了原有学校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网络在为教师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学生们。甚至学生才是网络时代的主体。教师使用网络更多的将其视为一种学习、工作的工具。学生则更多的将网络视为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必须承认,网络极宽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查询各种基础知识,可以在网络中与教师进行多方互动探究,在多方协助中更好的完成探究课题,更快的成长。

二、网络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1、借用网络开展互助探究学习

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探究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热情――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为这个年龄段具有更强的好奇心和好动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们在相互的交往中,去和他人沟通、竞争、协调与合作,这一过程,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教师要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起导航作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碰到阻力,或者迸发新的想法和创意,这些情况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资源浏览行为,教育学生安全上网,怎样分辨各类信息的有用性和真假性,预防学生迷航。

2、凭借网络将“生活”融入教学

语文作为各学科的基础,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型,要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多媒体技术支的广泛使用和网络的普及,极大的推动了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育,她从课堂内容、课堂气氛等方面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标志。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加工,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串连起来,赋予书本知识与生命。这种具有内在生命状态的知识,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是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3、依托网络拓展教学内容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复杂的,包括了社会、物理和认知的因素。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直接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运用网络,将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描述或模拟一定事件,营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达到情通理达,主动探究的目的。如《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描写的是古代文物,距今两千多年了。久远的时代,拉开了我们和古人的距离。这样的文章如果简单地只是阅读文字,最多只是粗浅地让学生们知道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就像他们知道昨天的天气一样,仅是事实描述而已。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实际经验和知识积累都非常少,缺乏主观性认识,理解教材很困难。如果教师借助网络的信息和交互功能,搜寻“兵马俑”声像资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会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秦始皇兵马俑”建筑物的壮观和体验“兵马俑”军阵、神态的栩栩如生。

三、结语

总之,网络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也不仅仅是看一个录像,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让网络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窗口和学习空间,并通过优化网络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第9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增强幼儿的学习探究兴趣

多媒体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很有兴趣,因为它形象生动、鲜艳、能动,使幼儿的视觉、感觉、表象、记忆、思维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状态,使孩子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而多媒体教学能将较为抽象的道理或要求借助画面表达出来,非常具体。

例如音乐活动《春天》,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教唱新歌曲,这种传统的方式动感不强,显得枯燥乏味,幼儿学起来主动性不高。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不同了,同样的画面,春天的小树上,小鸟在唱歌,老师引导幼儿和小鸟一起练发声。必须打对小鸟家的门牌号:×× ××|××|× -||。幼儿兴趣一下引出来了,认真努力地打好、打对节奏,小鸟从树下飞下来,与幼儿一起学唱歌,通过多媒体逼真、形象的造型,幼儿一边学唱,一边拍手,一边高兴地自发编动作,整节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还有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亮》中,只用嘴巴讲故事的话,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完全弄懂猴子到底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我利用多媒体动画,边看边听,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故事看完后,小朋友们都明白了猴子捞月亮的方法,哈哈大笑起来,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例如数学活动“图形宝宝变变变”中,我先让幼儿在多媒体上看到一个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大机器人,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小朋友从大机器人上认识这些不同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的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这些图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这几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长方形呢?”“用这些图形宝宝还能拼成什么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多媒体将用这几种图形拼成的不同的事物加以展示。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了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大自然是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是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态。幼儿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散文: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大自然里虽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有些却在千里万里之远,又不可能让幼儿随时身临其境,亲自目睹其中的美妙景物。这时电教手段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例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这时我又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放学回家后寻找秋天的景象,把觉得美的地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或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画下来。通过这样的“说”、“写”、“画”,幼儿加深了对美的感受,对这篇散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培养了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

四、利用多媒体,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