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精选(九篇)

校园文化活动设计

第1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一)应将顶层设计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国民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应切实融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向。

因此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思想。”因此思想引领应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课堂是高校完成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渗透的主要阵地,因此应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的基层团委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应始终坚定为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信念,明确活动目的,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策划过程中,首先应准确把握好思想内涵,强调活动的思想性,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契合,应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实际思想,迎合大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组织、筹划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合学生的专业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比如在外语学院中,可组织策划外语文化节,积极开展“英文原著阅读沙龙”、“学科类竞赛”、“英文经典电影原声模仿大赛”以及极具特色的“外文歌曲十佳歌手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也可将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开发拓展到“第二课堂”,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大大提高。再次,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应注重长远性、系统性、持续性,在活动实践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将校园文化活动做到常态化,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觉长期坚持的思想。比如在“学雷锋活动”中,应立足长远目标,将该项活动切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实际活动中,不能仅仅把每年的“三月五日”作为活动日,应设计“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应景式活动,在学生身边不断探索可以作为“学雷锋活动”的载体,并建立多样化的学雷锋奉献基地,真正让学生们体会到奉献的乐趣,找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组织策划中心———共青团团中央以及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团组织应坚持育人的服务宗旨,强化其教育职能,积极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政治理论素质,加强学生的诚实守信观念以及法律意识。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本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意识,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同时应注意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筹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多开展“红色之旅”、“志愿服务”、“四进社区”、“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以“校园文化节”为重要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把握校园文化活动中顶层设计各个要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职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一)加强高校团干部的培训,加强对顶层设计的认识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准确把握顶层设计要素,是确保校园文化活动有序、有效、规范开展的重要前提,高校团干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主体,应加强高校团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实际业务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思想政策水平,可以组织团干部向一些权威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或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等,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权威性的专家组织专题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加强内部人员交流等多种形式。让高校团干部树立顶层设计的全新工作理念,明确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的目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

(二)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应提高对高校团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对团建设的领导。”根据党建带团建的具体要求,党委应统一领导高校团组织,实现高校团组织和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和联动,充分调研学生的特点、长处和具体优势,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领导,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精心的顶层设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以及思想文化内涵。

(三)高校团组织应掌握顶层设计的话语权高校团组织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工作载体以及工作实际,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多与学生们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们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的优势,掌握顶层设计的话语权。

三、结语

第2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功能;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51-2

全国高等教育在蓬勃发展之际,高校的改建、扩建项目也在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高校在重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无疑要将校园的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同行,并呈现可持续性发展势头。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人性不足、缺乏活力、忽视功能、注重审美等现象。本文就大学校园的户外活动空间指出设计的功能性,探讨现代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发展情况。

一、校园户外空间功能设计的决定要素

大学校园的空间使用者是高校师生,他们在校园里从事学习、运动、交流、观赏、游戏等活动。这就决定了大学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功能是满足这些需求。只有清楚地知道这些联系,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校园户外活动空间。我们首先来分析下校园中开展的活动有哪些。

(一)基本功能活动,包括室外教学、上下课交通、餐饮、自习、健身娱乐等。这些活动充实着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是大学生在校园内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这些活动势必决定了活动空间的尺度、围合的程度以及空间各部分的紧密关系等。

(二)随机活动,包括个人在空间中的观赏、沉思、散步、休憩等随机性的活动。这些活动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空间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其地位、空间的出现形式、空间的结构处理以及表现校园文化的公共设施设计都是校园户外活动空间要表达的内容。

(三)团体组织活动。包括社团招新、社团聚会、各项比赛、产品展示、交际活动等,这些都是群体性活动,这些活动与空间的场地大小紧密联系,活动的地点也必然是校园中的大范围设计,可以安排在校园的广场中或是运动场附近区域。这与教学活动的内聚性相比,外散性比较强,如何规划设计好也是表现空间的不同属性。

二、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功能性设计

(一)表现户外活动空间各组成部分设计的特色

1、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可以理解为科研建筑以及教学建筑外从事教学活动的空间。教学空间是校园环境的主体,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更多的是研究户外教学活动的空间,这是对建筑内的教学活动的补充,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空间里自由地探讨各种问题,也可以将教学与户外的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学习,例如对花卉园艺的学习,可以将课堂搬到校园中来学习植物、造园要素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实践教学的环节。

户外教学的空间不拘泥空间的构成,也不需要特别开辟一块场地来做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地利用校园户外其他共享空间。选择合适的场所,远离交通干道,在噪音小、比较幽静的环境中教学。

2、交往空间

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发展比较活跃,大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表达自己主观看法的欲望。大学校园里需要这样的一些场所提供给学生交往。交往空间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形式,随机性较强,可以在建筑的平台、走廊、餐厅、草坪、凉亭、操场等地方。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地段的位置、尺度及私密关系。若是亲密关系的交往可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公共关系的交往可以充分运用校园的广场、操场、运动场等地方。

3、交通空间

大学校园内的交通主要考虑非机动车和步行,机动车的考虑主要是保证必要的交通运输。大学校园里交通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多个交通高峰期,一般在上下课的时段,此时段的特点是人多伴随步行活动,且交谈着,注意力不高,所以在教学楼附近要设置大量的步行区域,并限制机动车的通行,必须要在有机动车通行的地方进行人车分流设计。

大学校园交通另一个问题是停车,目前大学校园内主要是地面停车,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就要统一规划、合理分布停车场用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4、生活服务空间

高校的生活服务空间是解决高校师生住宿、用餐、娱乐、购物等问题的空间。除了工作、学习外的职能部分,大学宿舍区是这些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大学宿舍的硬件条件得到合理改善。学生公寓的配置也有过去的集体宿舍变成如今的本科生四人一间、硕士生两人一间、博士生一人一间的规模,公寓里还配置了卫生间等标准配置,学生的住宿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学生食堂的环境及伙食也得到合理改善。食堂的功能设计上除了满足基本的需求外,还可以增加些像超市、水果摊、洗衣店等便民服务设施。

5、休闲空间

休闲空间是师生放松身心的地方,它与交往空间、生活服务空间有一定的关联,但也有独特的地方。在校园设计中可以安排在景观节点的附近,师生可以在那里进行散步、赏花、观鱼、打拳等休闲活动。目的是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保持身体健康。

6、运动空间

运动空间包括零星的分布于校园各个区域的活动场地,也包括集中的进行体育教学、锻炼、比赛的各个活动空间。对于运动空间的安排应远离教学区,避免噪音对教学的干扰。可以安排在交通出入便捷的地带。这些空间也可以对外开放,方便学校周边的居民锻炼使用。

(二)传承校园文化

1、本体文化

大学本体文化是大学校园存在的价值体系,它决定了大学校园的精神面貌,它的引导使校园建筑、环境区别于其他建筑。大学校园文化包含了校风、学风、教学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校风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环境中。大学校园的户外活动空间在体现校园的本体文化的同时,展现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让每位学生从大学出来后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展现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和道德规范。

校园的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在考虑其功能的基础上,还要让这些空间功能设计具有应有的场所精神。让大学校园建筑具有精神上的涵义也具有实用的层面。这两者都是驱动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抓住了建筑的本质进行创作才能对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研究做全面的阐释。

2、特色文化

校园的特色文化与本体文化有所不同,本体文化是宏观方面对于校园的空间结构的发展做指引性的研究。而特色文化是具象的,是校园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与校园的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反映出校园的历史建筑、地域建筑、人文景观等方面,以此来陶冶师生,完成人格、理想、审美、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各组成部分在做功能性设计时要充分把握校园的特色文化,只有使大学的文化传统得以在校园空间发展下去,才能使大学的教育文化意义获得释放。

3、时代文化

时代文化不同于高等教育里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它是体现该时代精神的文化,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大学校园环境是传播时代文化的重要媒介,通过大学校园传播的时代文化最具先进性、引领性,最易被学生接受与传播。所以校园户外活动空间中需要传播先进的时代文化,给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切身体验。校园的空间环境通过建筑空间场所的合理设计发挥其先进的引导时代文化的传播作用。可以通过校园建筑、景观等元素表达先进的理念、前瞻性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构建师生的价值理念与创新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使得整个校园文化更具有教育意义。

三、结论

大学校园的户外活动空间是最能体现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特色的空间。大学精神的实质都通过校园环境表现出来。户外活动的不同对户外活动空间的尺度、围合和可达性要求都不同,那么就必须明确好交流活动的内容,合理地划分功能空间,使得大学校园户外空间成为满足一定功能的、符合现代艺术审美要求的、优化生态环境的载体,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2][丹麦]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3]李朝阳编著.室内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第3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

融合创新

合并高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合并组建的地方性高等学校,普遍面临校园文化资源整合与构建适应新学校现在和将来发展要求的文化体系、凝练具有新学校特质的校园文化精神等问题。2001年由四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大理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条以融合为路径、以活动为载体、以品牌为提升、以机制为保障的地方综合性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子。

1.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校园文化融合创新

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元素的学校合并后,必然面临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合并后的高校,推动文化融合,将不同的观念规范为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并统一于新组建院校的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之中,形成一种主流文化即校园精神,需要进行文化整合与创新。在合并过程中,重视对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在融合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融合,传承不同学校、校区业已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总结凝练具有大理学院特质的大学精神,探索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注重挖掘学校传统文化元素,在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与推进文化创新上着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营造出一种特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熏陶,形成价值认同和人格塑造,从而实现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理学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实现合并,并实现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重视文化融合与创新,较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促进深度融合。

近年来,逐渐形成具有大理学院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凝练出“融合自强、德化精进”的校园精神,“融四海文化、铸大学精神”的理念,“博学达真、大德至理”的校训,“至诚尚行、求实创新”的校风。并立足自身实际,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实践中,始终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2.突出重点,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体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历史积淀,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精神风貌。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育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针对学生教育活动主题不够鲜明、活动频繁且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提出“抓重点、亮特色、树品牌、重实效”的原则。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打造品牌,凝练特色。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推出继“国际日”之后又一活动品牌,坚持每年举办一届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节,以统筹和规范全校学生文化教育活动,以鲜明的主题为线索,把全校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活动以一条主线统筹起来,使各项活动有主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下属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思路,充分挖掘、利用大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以校园文化节为龙头,精心打造大学生辩论赛、话剧大赛、定向越野赛、国际日、学生社团文化节以及学术科技文化系列活动等,从而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体系。

3.齐抓共管,构建完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

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上,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以机关党政职能部门、校属学院等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日常工作,由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下设环境建设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工作。专门成立文化节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挂靠校团委,专门负责日常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审批、立项和管理。在具体活动项目运行上,坚持以文化节为统揽,按项目化进行管理。由各有关部门、各学院、学生社团按照当年校园文化节总体方案,向组委会办公室申办和自办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精心组织,认真策划,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在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在经费筹措方面,除学校安排的专项费和项目经费外,各承办单位和部门也筹措安排相应配套经费,将部门日常工作计划与承办活动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管理运行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优势。从活动设计、过程管理到考核评比形成完整的流水线,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广阔的舞台。

4.以人为本,大力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以校园文化节为龙头的校园文化活动初步彰显其品牌价值,在广大师生中产生良好影响。一是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校园文化节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赢得了广大师生欢迎和认可,师生积极踊跃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已连续举办七届校园文化节,打造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了以面向全校师生的学校层面主题活动为骨干,以各下属学院开展的专题活动为支撑、以学生社团、学生班级活动为辅助的多层次、全方位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满足了不同师生需求。二是构建了一个以活动为载体的文化教育体系。合并组建的高校,普遍面临多校区的问题。多校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组织也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学校提出加强宏观设计指导,下移活动重心的思路,注重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加大中小型、个性化和专业性特色活动比重,增加不同专业、校区间学生的交流机会。如,在校园文化节的设计上,以一个统一的主题、活动方案统领若干活动模块,形成一个主题鲜明,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点面有机衔接的活动体系,既能满足不同专业、年级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又兼顾不同校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4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 园林;规划设计;校园;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083-02

中小学校园的园林规划设计在校园的整体建设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断强调创建和谐生态校园的今天,校园园林设计尤其关键,它影响着整个校园的风貌和发展。校园的园林规划设计是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校园园林规划设计原则结合校园景观环境的新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现状给出适当的建议,对校园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1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及目标

1.1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中小学校园是一个多功能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如今,各个中小学也更加注重校园相关设施的完善,但只有通过整体的校园园林规划设计才能使校园有限的空间更好地为人所用。

1.1.1 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

以绿为主是一个过程,校园生态建设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运用生态设计原理进行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噱头,而是当务之急。在校园建设中,应当充分运用生态设计原理来建设校园,才符合现代化校园的长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人文气息浓厚,而且迸发着活力的校园。

1.1.2 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征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一味追求美观而引入大量的外来植株是得不偿失的。只有通过采用适地适时的种植原则及地方植物的选用,才能突出地方性特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3 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需要

现代的校园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场所,它更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生活在其中有着多方面的需求校园园林规划设计应对多方面需求作出积极响应,以环境和空间特征对人实现主动的接应,争取最大程度的亲和,使之成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校园空间。

1.1.4 贴和时代,彰显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特质

睿智进取是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作为现今社会环境中的校园,也应该在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上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体现校园中人与自然的重新思考和定位,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1.2 校园规划设计目标

立足于中小学校园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自然条件的改善,人文环境的设立以及园林绿化空间的形成等多元素交织和介入,构建出一个意趣生动,内蕴丰富的人与自然及文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及学习场所,让神圣的校园在传播知识之余还能给人一种平静而和谐的感受,具有平静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2 校园园林规划设计应用

2.1校门区园林规划设计

校门区通常可以作为一个学校的标志,带给人们关于学校的第一印象,它是学校向外界展示的窗口,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校门区域承担着主要的车流和人流的集散功能。这一区域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通常较为简洁,以保证充足的交通空间并且体现出校园的庄严和肃穆。进入校门后的主干线是整个校园规划设计的中轴线。一般来说,通过开敞草坪和规则式绿篱和树木的栽植,体现了强烈的空间感,强化了这一区域的中轴线作用。主要植物应用类型有规则式草坪、规则式绿篱、疏林草地;主要植物有野牛草、早熟禾、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雀舌黄杨、红叶李、银杏、国槐、白皮松、油松、青杆等。

2.2教学区园林规划设计

教学区域主要指教学楼和图书馆等,这个区域也是校园园林绿化的重点。其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户外沟通和交流的空间,并且处理好园林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柔化建筑物生硬的外观,且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这一区域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也应该考虑不同人群使用,而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气氛,既可以安静怡人适合读书和小型交流,也应该敞开简洁,利于较大规模的学生活动。其主要园林植物应用类型有垂直绿化、草坪、绿篱。园林植物种类有野牛草、五叶地锦、大叶黄杨、棣棠、龙柏等。

2.3运动区园林规划设计

体育运动区包括校园内的操场、体育馆以及其他一些的体育设施场地等。这个区域可用做园林绿地的面积较小,多配合操场和建筑周边环境,为学生提供运动过程中休息的空间。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多考虑植物的遮荫效果,同时应该考虑植物落叶和飘絮等问题,减少对户外活动的影响。避免产生过敏源,以免学生在户外运动时产生过敏反应。

2.4宿舍区园林规划设计

宿舍活动区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区域,使用量较大,活动内容较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为学生提供适当活动的区域和较多的林荫空间,并在靠近宿舍楼的区域尽量安排安静怡人的休息空间,以减少对于宿舍楼的干扰。其主要园林植物应用类型有林荫树和草坪,园林植物种类有鹅掌楸、水杉、山楂、紫藤、小叶黄杨、鸡爪槭、海棠、锦带花等。这一区域的园林景观以硬质铺装加条形座椅为主,使用高大冠幅较大的树木能起到了较好的遮荫效果,减小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也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更加安全与卫生。同时,这一区域多采用秋色叶、观花观果树种,使四季景观富于变化,增加了这一区域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园园林规划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了今后校园建设的整体性。我们除了注重校园设施的功能性以外,关键还是要从校园园林规划设计效果的角度把校园各组分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极力打造出一个安静、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张凯莉,周曦.大学校园环境设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6(3):80-83.

[2]李利,秦柯.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空间塑造浅析[J].山西建筑,2008(26):333-334.

第5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如何营造大学的人文环境”是一个综合性、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问题。高校人文环境是指,围绕在师生周边的校园外部空间领域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以及校园一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学术圈子及制度基础,具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1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2。这种精神的形成不是个别个体在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共同生活来确立。无论是中国的书院建筑布局传统,还是欧美大学红砖合院建筑传统,都是人和时空互动的历史产物。每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在办学理念、历史传统、人文气象、地域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而这些差异即学校的特色及魅力所在。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氛围、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它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对于新建校园而言,在设计中应自始至终关注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既要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也要尊重老校区的文化传统及地域特色。

2、项目概况

2010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提议,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1300多亩,拟建建筑面积30万平万米,分为南、北2个校区,目前北校区已建成500亩校园和7.5万平万米校舍,并已投入使用。2010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接受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委托,开始进行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南校区基地内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着众多的沟渠水系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本着尊重场地原有环境条件和空间肌理的原则,综合高校校园应具备的功能,提出南校区的规划结构:以校园共享公建轴和生态水系绿带为结构,将教学科研区、中心景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功能区组织在一起,并通过众多视线通廊,将校园各部分与绿地水体等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结合和渗透。

3、规划理念

3.1“一校两区”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当设计师面对特定地段时,既要通过对时间、地域、场所的重视,强调“形态延续”,也要追求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实现“有序演进”。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南、北两个校区的规划与建设上有一定的时间差,在南校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始终强调在空间、交通、景观上与北校区衔接自然,充分融合,积极互动。在规划中充分考虑资源共享,功能配伍,统筹安排。以校园共享公建轴和生态水系绿带为纽带连接南北校区完成整合。(图2-4)在整体空间塑造上,新建校区的空间形态与北校区保持协调,遵循原有校区空间格局的规律,自北向南延续北校区的现有轴线,增加了相应空间序列的节点与层次,并将公共空间渗透至教学组团内部,丰富了中间层次,加强师生对校园空间的理解和应用。校园中心区服务于整个校区,是校园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区域,这里既是空间序列的高潮,也是校区中最重要的两个轴线——空间主轴线和景观轴的交汇所在。充满理性的教学空间与生动感性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融碰撞,和谐共生。理性之于校园犹如规矩之于治学,体现出对于科学知识、社会责任感以及优良道德素养的尊重。感性则赋予校园以生命与活力,理性和感性相结合,体现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的双重内涵。

3.2景观功能的多元化

本次方案自设计之初,就对校园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考虑,希望通过规划、景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整体营造。一方面是希望提升校区整体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希望拓展景观功能的多元化,比如景观文化功能、景观教育功能,信息载体功能等等。(1)景观的文化功能“景观”与“文化”具有亲密关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营造校园的“人文环境”,提升景观的文化功能是设计的重点所在。我们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充分表达了对地域与文脉的尊重。在方案早期阶段,10-15度夹角的出现是对基地原有机理的回应,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想法没有最终实现,但也表达了设计者的一种尝试精神。在在景观元素上,我们尊重南京林业大学老校区优秀的景观元素,如大面积的林下空问,独立幽静的读书场所,百年纪念铜鼎和大片的樱花树阵,给予新校区的学子能够与老校区紧密联系的心理感受。在植物的应用上,除了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选用杂交马褂木、水杉、樱花等在南林大校园里具有文化意义的特色树种,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林业文化内涵,使淮安校区能传承南林大原有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2)景观的教学功能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育人”是希望通过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学习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而对于“南京林业大学”而言,“景观”与“教学”之间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中心景观的南部开辟了实验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应的室外实验基地,它将成为课外教学、交流的重要场所,师生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生态湿地、花卉栽培、果蔬种植等的研究、实验。从而激发、培养、提升大学生科研实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彰显林业大学的特色景观。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环境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3)景观的信息载体功能校园景观除了提供师生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之外,也是学校与师生之间联系纽带。景观本身是信息的载体,它传播着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文化特征。在具体设计中,在空间序列的起始点以及核心景观区的中心位置布置关键的景观元素(包括校训、铜鼎、高水平的公共艺术装置),起到控制全局、突出重点的作用。并希望再后期建立完善的校园标识系统,使师生随时了解校园的全貌,增强校园的可识别性,有效增强校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文环境”概念本身就带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提倡根据人的实际需求,包括行为、生理、心理等特征规律来进行设计。对校园规划而言,其目标是营造适宜师生自发行为,尤其是交往与自发学习的校园空间结构和氛围,从而增加并提升交往、学习等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1)便捷的校园交通(图8)校园交通设计满足人车分流。对于步行流线的组织,要使师生能够适应校园的行为文化,在满足便捷高效需求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发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学生的交往与自发学习。具体做法是结合校园景观设计步行系统,为学生创造一条便捷并景观宜人的生活轴线,使生活区能和教学区、核心景观区、后勤区、运动区均能到达便捷联系。(2)宜人的校园尺度新建高校最大的诟病在于尺度偏大,空间冷漠,不宜交往。在规划中,我们首先有针对性的适当缩小环路覆盖半径,在空间序列中有节奏的布置节点,把学生步行规模尽量限制在十分钟之类。通过有效控制和缩小学生最主要流线路程的长度,来赢得学生出行的便捷性,增加了其步行的舒适度。其次,对主景观的尺度进行再次划分与细化,由此获得更亲切宜人的尺度氛围。此外,控制校园建筑高度,对围合空间的高宽比进行控制,并借助绿化和构筑物等景观要素改善空间尺度氛围,适当增加对校园空间进行围合的建筑界面的变化,弱化建筑物的体量感,使之融于景观,从而获得亲切的氛围。(3)灵活的交往空间师生在校园的活动可分为正式教育活动和自发学习活动两种类型。校园是师生聚集一堂的场所,在强调“第二课堂”作用的今天,这些自发的学习、交往、观演、展示、游憩、集会、演讲等人文活动,对学生们的启发与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诱导、引发、增加、改善这些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创造人文校园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创造了适宜于这些活动发生的环境场所,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激发创造、催人奋进的人文化的校园。在南方校园的规划中,交往空间被混合交叉设置于各种功能建筑与景观之中。教学楼底层设置架空空间,交往、展示、游憩等功能可自由灵活转换。图书馆毗邻景观水面,并与对岸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遥相呼应。水边草坡在精心的竖向设计后易于停留、歇息与交流。将交往空间的设置毗邻于步行系统,增加其使用率,提高活动的频率和质量。在校园核心景观与学生生活区之间设计一条“学生步行街”,设置了书吧、茶吧、小卖等实际功能。“学生街”与“景观轴”两个系统一静一动,相互穿插,创造出适宜于不同活动的交流场所。

3.4与城市的积极对话

当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文化的孤岛,它迫切需要与城市、社会产生交融。一方面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居住和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大学校园向城市提供开放空间,从封闭教育走向开放教育。高校的产业、科研、文化、旅游和教育功能对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渗透力。南方学院淮安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其周边地区不可能具有像城市中心区一样配套完备的文化、体育设施,因此校园部分设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校园和城市的积极对话。本次规划中,南北校区的教学区遥相呼应,既有利于公共资源充分共享,又保证教学中心区的相对紧凑和完整。而生活区、后勤区、运动区、产业园则依次向外拓展。体育设施位于用地北侧,临规划道路,方便独立对外开放,用地的东南侧安排教师公寓用地,易于社会化管理。西南角预留用地以备后期产业园的发展。这一功能结构既便于管理,又能适应各项辅助功能对社会开放的需求,有利于将来的经营与运作,有利于促进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协同发展。

3.5有机增长与弹性发展

大学校园是不断生长变化的机体。办学模式、社会人文、科学技术、基地情况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校园的生长模式。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动态的目光着眼于规划的“生长过程”而非“最终形态”,力求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合理性。我们在校园的规划中采用了“组团式建筑布局+模数化设计”3的有机增长的弹性规划方法。首先,明确的交通体系为校园空间的发展提供清晰的规划机理和有序的空间骨架。其次,在功能组织和建筑布局方面应用“学科群”的概念,将教学组团适度分散,并与学生生活区形成对应的关系,以保证学习与生活的连续性。另外,根据建筑进深计算得到的建筑设计控制模数,还可以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和功能的通用性。

第6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一、校园节会及其时代意义

1.校园节会是高职院校崇尚文化的自觉实践探索

校园节会以提高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同时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深度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并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全年有计划,每月有主题,3月以社区帮扶和学雷锋活动为主体;4月举行职业技能运动会;5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及书香校园读书节;6月开展社团文化节活动;7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9月评选“感动校园人物”“校园自强之星”;10月以红色文化为主轴;11月以体育运动会为主抓手;12月对“校园节会”进行总结表彰。形成人人参与、全校联动的盛大节会氛围,进而聚合师生正能量,凝聚奋进合力,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刚健有为的校园文化品质,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为高职院校改变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和谐发展,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实践探索。

2.校园节会是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节会内容丰富多元,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发掘出自己的兴趣点,从而积极参与。学生在技能运动会和体育运动会的各类竞赛活动中不断接受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和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的熏陶。“社团文化艺术节”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校有55个社团,创业设计、手工制作、演讲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策划到组织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主导、教师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去创造,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拓展,品德在活动中得到锤炼,技能在活动中不断提高。

3.校园节会是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助推器

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体现在校园文化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平衡有序的发展形态,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节会注重抓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全面规划、系统部署,体现科学性和实效性。校园节会按照“项目化、长期化、精品化”的要求有序进行,每项活动具体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整合资源,平衡有序,全校联动,人人参与,将校园文化与时代特征、办学特色和师生特点、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特色校园精品文化。

二、校园节会的创新成效

1.寓教于乐让学生自觉参与

在设计校园节会活动方案时,学校特别注重“三个结合”,即提高职业技能与提升人文素养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心理一般特点和季节性特征相结合,全面规划、精心部署,科学合理设计全年计划和每月活动主题,使每项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针对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少学生从开始的被动参与到被活动所感召、所吸引从而自觉参与。优秀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言行,对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师生中形成“向心力”。

2.以人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节会按照“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特色鲜明、重在建设”活动设计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如以社区帮扶为主的学雷锋活动,让阳关洒满心田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感动校园人物”“自强之星”等感恩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自觉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技能运动会、社团文化节、读书文化节也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活力和学习积极性,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培养相互促进,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交往中自强,促进全面发展。

第7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巨大发展。通过合并调整和社会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办学能力,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体制改革与合并调整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与压力,实现了人财物的优化配置,给高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因此,如何规划和建设一个能适应未来多元化和开放、竞争社会的大学环境,对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探索和研究以及观念更新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要建成一个理想的校园环境,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辩证的认识和处理与校园规划相关联的各项重大问题和诸多内容,去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保证校园规划和建设与学校的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内在的统一协调发展。从这一科学发展观出发,现就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念、规划设计要点、规划设计的新趋势几个方面谈谈认识,供进行研讨和践行参考: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模数设计原则和多功能综合利用理念。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复合地、动态地考虑问题。在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计算中心、办公楼等实现模数式设计原则,创造普适性建筑模式,空间灵活,功能易于调整。综合利用体育活动、比赛训练、文艺演出集会、看电影的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有利于全方位培养人才。

——社会化、市场化理念。后勤建设和服务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整合社会资源,吸收、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学校建设与管理,社会设施服务于校园;学校设施推向市场,对外经营,校园设施服务于社会,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智能数字化理念。校园规划考虑建筑智能化、校园网络化,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保证校园信息畅通,进行数字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与优化生态理念;建设绿色校园,重视环境保护,努力节约能源,留有发展余地,注意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尽量维持原有地形,保护现有植被,植物配置尽量采用当地植物,保留结构较好的植被,充分利用水系作为生态廊道,并将各个自然斑(板)块联系起来。实现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内容要点和原则

校园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适应人的需要出发,为育人服务,创造一个理想的育人环境,其内容具体体现在:①校园规划设计要富有人性化,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因素;②利用山坡地及周边自然环境营造建筑特体量美和内外部空间层次感;③创造空间以满足学生的沟通交往的需求,创造舒适的教育场所;④用途的多用性和灵活性,有效地组织学校交通流线及人流疏散,考虑师生进行大量研讨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即考虑建筑用途的多元性和灵活性。为此,在校园规划设计方法上,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功能适当分离

人车适当分离、规划布局中教学、生活、运动区,宜适当分区。同时应考虑适度的模糊,适度的模糊是为日后变通提供可能,同时也创造更多的“灰”空间与中间场所,以利于学习交流。人车适当分离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尽量减少车流对正常教学活动的干扰,解决好行车与停车问题,在校区规划建构安全而高效的交通系统。

——通用化,可变性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与教育内容的加速更新,大学校舍的使用结构与使用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故当前规划设计应强调校舍设计的通用性与可变性,以保持足够的弹性,满足校舍的可持续性使用要求。

——环境塑造

人塑造环境,环境同样在塑造人。我们从古人“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典故中,可知校园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环境设计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蕴含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和人文主义教育。在环境塑造中应借鉴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与手法,将文学、艺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综合运用来追求美好校园环境境界。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创新思考

——功能多元促进、内外开放与社区互动。大学应满足多元活动的要求,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和个性发展,增强师生的社会活动和内外交流,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机会,推动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校园应具有向外、向内开放的意识。校园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社区的成人学习,并能方便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实验设备等有关的设施。大学的体育中心、礼堂、报告厅、餐厅及其它文娱设施,应兼顾校内校外的需要,加强与所在地区、城市联系,使校园与城市互动互利。

——布局关联性。校园总体布局在总平面上讲究构图艺术性和形式美,轴线对称逐渐减少,自由的几何形式布局相对增多。校园建筑布局趋向集中,形成讲堂群,建筑单体以模数化设计。相对集中的布局不仅节省用地,还符合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当今的科学发展,高度重视新型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极力增大学科的整合跨学科的研究。

——与周边环境协调。校园规划和设计考虑社区与校园的关系,充分注意社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体现文化上的延续性和场所性。考虑建筑项目之间在空间组织上的协调。

第8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视觉文化;功能;改进措施

校园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包含硬件设施给人的感受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声誉、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自觉形成的行为准则。校园视觉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校园景观设计、教学研究楼宇设计以及校园识别系统设计等视觉物化形态的内容。

校园视觉文化是实现人与校园和谐共处的重要元素,在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统一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视觉文化作为校园有形的显性表现形式,它彰显校园特色,完善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1 校园视觉文化的功能

(1)提升社会审美力度。学校是社会组成中的一个重要机构,教育影响社会发展进度,教育的全面发展主要落脚在学校的发展。校园视觉文化是校园文化系统中最为普通的一个元素,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审美力度的影响者。校园视觉文化影响师生,师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审美力度,所以,校园视觉文化最终能提升社会审美力度。

(2)提升学校知名度。校园视觉文化是展示校园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众多高校在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下,成为具备一定实力和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其实力雄厚的教育资源成就学校名气的同时,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校园视觉文化也是吸引广大学子向往的因素之一。大气的格局、特色的建筑、优美的绿化、丰厚的文化底蕴、朝气蓬勃的色调……赏心悦目的校园视觉感受能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3)营造学风,规范行为。美国学者莫则夫认为,视觉文化即是每天的日常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视觉系统对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发展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视觉文化,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能够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劳逸结合,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有益身心。同时,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中能更自觉的认识自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4)有助于提升师生的内心修养。活泼的积极的校园视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生活在靓丽整洁、充满美的气息的校园里,性格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高雅、富有情趣。整洁的校园建筑、庄严的艺术雕塑、优雅的花坛小径……置身于美丽的校园里,在良好的文化气氛的沐浴下,性情和观念都容易被融入一种好的境界,心智得到启迪和磨练,慢慢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2 当前校园视觉文化存在的问题

(1)特色不够鲜明。从宏观一点的角度讲,整个校园的规划与布局决定了校园视觉文化的特色。建筑物的设计、各种功能区域的划分、景观的设计与布局都应该在体现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考虑视觉的感受,即要体现一定的美感,在建筑风格、色彩应用、空间布局方面体现一种文化内涵,简而言之就是讲究与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场所相匹配的设计感。当前学校由于受到占地面积的影响、经费的制约,同时在设计方面比较保守,导致校园缺乏设计感,不能很好的彰显特色。

(2)格调不够统一。协调即为美。对于一个校园,视觉各元素之间也应该遵循这一“美”的法则,形成有各自特点又不失统一的格调。大至景观与建筑物,小至文化墙甚至一个小小的指示牌,都应该讲究与环境相协调。从目前实际现象看来,还有所欠缺,比如校园雕塑,出现不同风格的独立雕塑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的现象;还有许多学生社团的宣传板,制作质量不讲究,随地摆放,成了视觉垃圾,给人难以言表的感觉。

(3)管理缺乏力度。校园视觉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面子”工程,应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应有对应的专门管理机构,从整个学校的角度来规划和管理。当前,这样的“小”事情还未能引起学校的重视,具体操作还是由二级单位或者学生组织来决定,缺乏全盘考虑,所以难免出现风格迥异、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3 校园视觉文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1)合理定位,突出特色。人需要有好的性格,校园则需要一种合理的鲜明的特色。学校特色不单纯表现在学科和专业等教学方面,也应该在视觉上能给人们直观的感受,这就靠校园视觉文化来实现。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理念,结合实际条件,主观能动地营造校园视觉文化氛围。大到建筑物的风格、校园的整体色调的规划,小到一张活动海报的设计,都能凸显校园视觉文化。将这些视觉因素规范化,形成统一的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它们就成了学校的符号。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就是校园视觉文化定位和推广的成功案例,它以独特的景观樱花为媒,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建设,旨在育人。道德情感体现人的内在需要,而人的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建设校园视觉文化的必要基础。学生每年大约80%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校园除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殿堂,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场所。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是通过学校活动来度过,学校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设施和有特色的视觉文化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活动的趣味性和高雅性同时也受到校园硬件设施和视觉要素的影响,良好的校园视觉文化能使师生体会到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师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更容易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应该加强校园视觉文化的建设。

(3)提高认识,规范管理。科学规范的校园视觉文化能让人感到悦目赏心。比如说校园里的文化墙或者宣传栏,人们在关注其传递的信息的同时,应重视其美感,因为它们有隐性的教育功能,其积极作用在于引导师生的美好心情和规范师生的生活。这就要求做到合理利用、规范管理,使它们有利于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在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时,应该多关注校园视觉文化的建设,为教育事业营造一个美丽的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崔晋明.浅谈校园视觉文化设计要素[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

第9篇: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环境艺术设计;雕塑;公共艺术

一、现代校园雕塑的特征

1.校园雕塑的环境性

校园雕塑是校园环境的点缀,是校园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景观要素之一。校园雕塑除了作为独立的观赏物,还以具体校园环境空间中的各种建筑、植物、道路、水体、人文等因素相互协调,最大化地表现出雕塑与校园环境的有机结合。

校园环境中的雕塑具有相对的不可置换性,不应仅仅局限在形体本身的表现和艺术处理上,更要考虑所处的具体环境空间中各种因素关系的协调。雕塑与校园环境结合成功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校园雕塑与人文、自然、空间、地域的融洽与和谐。校园雕塑不是仅作为独立的装饰品而存在。而应在雕塑设计时认真地了解、分析、研究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师生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使校园雕塑作为美的传达,与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师生们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到意义,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校园雕塑的公共性

校园雕塑处于校园公共环境之中,是师生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老师与学生是校园环境中最好的风景线。正是师生们的相互交流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有生机的校园生活。

校园雕塑主要服务于校园环境中的师生,不管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要适应广大师生的心理和活动特点,兼顾师生的审美意识。使校园雕塑与该大学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雕塑设计师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同时,还要考虑作品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师生对作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校园雕塑在对公共性的表达上最重要的是对亲和力的表现,要尊重人性、尊重生活,强调作品与普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表达。雕塑要做到增进校园环境的活力,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多数师生参与到雕塑其中,去观赏它,去触摸它,去倾听它,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它,在使用与参与中促进师生们的交流。

3.校园雕塑的艺术性

现代校园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师生生活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校园环境注入师生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

校园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能动地占有而实现自身的存在。与其他艺术相比,由于雕塑的材料更具有永恒性,能够成为历史的见证。校园雕塑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校园中雕塑无论是什么表现形式、什么艺术手法,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4.校园雕塑的引导性

校园雕塑在满足师生感官追求的同时,还可以体现时代特征,表达时代精神,引导师生心灵、思想的追求。

校园雕塑对校园环境和校园环境中的师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将把新的艺术思想贯穿于作品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艺术思想得以实施,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推动者,它以其进步的思想引领时代新潮流。

校园环境中雕塑设计考虑的着重点在于创造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这种活泼朝气、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现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校园雕塑设计原则

1.绿色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是现代设计的必然。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要求设计师放弃在外观上过于强调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形态使景观环境长期地与城市环境和谐共处。绿色设计也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节约化设计。绿色设计要求雕塑设计师从元素和材料的选择、结构、生产工艺、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处理等全过程,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2.人性化原则

校园雕塑设计不仅是满足师生的观赏,更重要是雕塑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情感表达。雕塑通过独有的艺术魅力,提高师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校园雕塑大多采用接近人的尺度,在空间中与人在同一水平上,可观赏、可触摸、增强人的参与感。

3.整体性原则

校园雕塑设计与校园环境中的其他景观元素,如山、水、植物、建筑、硬化铺装、景观小品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校园雕塑设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校园雕塑与人文、自然、空间、地域的融洽与和谐。

4.空间性原则

校园雕塑空间是公共空间,但与城市空间相比要小的多。校园空间主要是师生学习和科研的地方,校园环境可分为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三个层次。在雕塑设计时,属于不同的空间类型的雕塑在手法、尺度和主题的选择上都应有不同的表现。

5.特色性原则

校园雕塑设计必须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体现该校园所处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特征。在形式上要采用丰富多彩的雕塑语言,形成各种情趣,满足师生的精神要求和环境空间特质要求。

6.创新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