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校园出入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校园出入管理方案

第1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学校档案;校园文化;作用

学校档案包括学校的教学内容、学校建设情况和学校财务管理情况等具体内容资料,具体形式包含了文字、音频、视频、图表等等,通过学校档案的完整记录,能够将学校的发展历程完美展现了出来,是学校历史发展的重要瑰宝,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最权威性的证明[1]。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主要通过校园建筑建设、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校园绿化情况等物化状态下的呈现出来。学校通过树立校风校纪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形式,提升校园舆论的积极正面性,让校园生活告别物质性,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并且通过将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师生的行为艺术进行融合[2]。利用学校档案内容引导校园文化的正规化、健康化发挥在那,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快速建设,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视档案管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学校的未来发展形式,并且完善自身的心态管理,提高服务意识[3]。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一下四种问题,需要克服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1.1狭隘的工作心态

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不用关心学校的其他方面,努力做不好学校资料的整理、搜集和汇编工作,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料管理工作上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1.2拘束的工作心态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过于固步自封,加重了自己的精神负担,认为档案资料保管责任重大,需要严格保密,所以在工作中无法放开心态,工作意识保守,严格管理档案信息,大大的降低了档案资料的使用率。

1.3事不关己的心态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保证档案的正常收录、整理,不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去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将自己隔绝与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范围之外。

1.4愧不如人的心态

在工作中,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单纯是一项服务类工作,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学校所分配的任务,自己没有能力成为校园文化管理的一份子,学校领导也不会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也不会知道自己的默默付出,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针对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问题,学校领导应该积极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信心,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己的工作重要性和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查阅学校的所有档案资料,通过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能够获得多元化的数据信息产品,促进校园文化理论依据,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大局观,和校园文化管理的参与性,科学完善了校园管理制度。

2档案管理工作规划到校园文化建设范畴内

学校通过制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监管制度,并且将当管理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内,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肯定档案信息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积极鼓励学校的线管部门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合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内容,提升学校档案利用率[4]。通过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定,有效形成档案信息开发的内容,通过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有效拓展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完善校园文化的具体规划,促进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管理中,给予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发挥自身能力的舞台。

3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范围

为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要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促进档案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学校的发展项目和信息服务内容,有效促进学校档案发展,需要顺应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档案信息资源有效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通过学校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将优秀校友照片制作成荣誉墙,提升学生的目标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内容鼓励学生探索学校的档案信息内容,加强学生对于学校历史的了解,并且促进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课题进行查阅,加强档案信息资料的数据反馈,分析学生感兴趣的档案部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想,完善校园文化思想的传播。

4明确档案信息开发责任

让档案管理工作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寻找到校园文化创建目标,通过创建校园文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目标的设立,并且在具体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通过借鉴性学习办法,将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内容落实搭配具体部门和具体个人,通过细化目标,严格实施监管责任制度[5]。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划分,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所有细节进行划分,让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容划分到直接负责的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内容,促进学校档案资源的科学利用。

5加强学校间的交流

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不同的,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于学校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建立共同交流的档案信息资源使用平台,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教师之间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发展。学校间的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中能够快速提取到档案资源的深刻理论内涵和实践技能,并且精准的定位了学校文化层次,有效将档案资源有效运用到实际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档案资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学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学校的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时间,让教师能够有效掌握不同学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和优秀的文化内涵,有效将档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创建科学有效的校园文化指导理论。

6结束语

学校档案是校园优良传统的传承,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树立学校品牌,提升学校文化氛围、改善师生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楠,赵清秀.如何发挥学校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4(3).

[2]李春琦.如何有效发挥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6(7):31-31.

[3]任蕾润.发挥学校档案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6):261-261.

[4]潘廷将,陈艳宁,黄凤妮.试论档案管理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的发挥[J].中国科技博览,2013(34):563-563.

第2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校园一卡通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65-03

本文结合辽宁医学院一卡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多维体系架构特征的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方案,并通过该方案部署指导了辽宁医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运维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校园一卡通构建方案论证

校园一卡通是一个综合性信息工程,以往院校在建设一卡通项目时一般先构建硬件及基础网络,再逐步完善丰富软件应用,这种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的项目建设方案固然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但对于学校后期提出的个性化软件需求往往不能较好被实现,从而导致一卡通信息应用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有院校提出以软件需求为核心,硬件建设为辅的建设方案。但从实际情况和项目本身来看,校园一卡通项目硬件比重较大,过多的个性化应用需求会在项目分析论证阶段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成本,进而影响一卡通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因此,校园一卡通项目既要满足用户的软硬件应用需求,又要保证其建设周期不受拖延,就必须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构建方案与之相适应。构建具有多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选择。

二、校园一卡通多维体系架构项目模型定义描述

校园一卡通是一个集技术、信息管理、用户、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项目,校方在一卡通项目建设时尽管对技术、应用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若干需求,但这些需求相对模糊、并不明朗。通过构建具有多维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模型可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评估校园一卡通系统。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模型的维度可按照其项目构成要素中的管理、技术和应用服务几方面来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1.校园一卡通系统硬件基础架构维

校园一卡通的硬件基础可大致分为如下三层结构。第一层:一卡通骨干网络,该层主要解决校际间、多校区异地通讯联机问题,一卡通主干网可利用校园网已有通信基础加以改造完成;第二层:应用系统联网,该层将学校各部门内已有信息资源并入校园一卡通系统,利用部门的网络资源部署一卡通应用服务,可共享网络硬件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第三层:终端设备层,该层终端设备大多属于PC总线设备,如RS485并行总线,RS232串行总线设备等,这一层的设备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高温、静电及潮湿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2.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服务架构维

一卡通的应用服务由多个业务信息系统构成,分别为一卡通数据中心子系统、一卡通应用服务子系统和一卡通信息管理子系统。其中一卡通数据中心子系统主要由一卡通金融与一卡通用户身份两个数据中心构成,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数据;一卡通应用服务子系统,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就餐、消费、考勤、图书借阅等相关应用服务,校方新增的一卡通业务应用可通过第三方接口软件与子系统数据交换来实现;一卡通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对一卡通系统的软件接口规范、信息平台的数据标准等全局性系统参数进行管理与维护。校园一卡通应用服务架构维设计如图2所示。

3.校园一卡通系统用户管理架构维

校园一卡通用户可划分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学生可按照住校及临时走读划分类别;教师可划分为在职及离退两大类别;管理人员可划分为一卡通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校园一卡通用户管理架构维的设计如图3所示。

三、校园一卡通多维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特点

全面性:项目体系架构的多维化设计能够将校园一卡通中的硬件网络、应用服务以及信息管理等几个构成要素放在同等重要地位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设计,克服了以往校园一卡通创建过程中“偏硬”或“偏软”的设计局限思路,解决了用户与承建商因对项目关注点不同而产生的意见分歧,同时也为用户及承建商在各个维度空间内并行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的运用能够让校园一卡通项目的设计、规划更为科学、全面。

客观性: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自身具有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对其元素进行科学定义和表述,能够实现定量分析与测算。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模型下的一卡通系统中每个元素并非以简单图表或一般性文字来表述,而是通过元数据科学、无二义性的定义得出的;同类一卡通项目元素按其属性类型进行单位度量,校园一卡通项目中每个元素都能够纳入统一规范的指标考评体系中,用户借助多维体系架构的项目管理方法可对校园一卡通项目按某一主题或某一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与计算,保证了校园一卡通项目的每个规划步骤、每个设计过程都做到准确、客观。

易操作性: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能够将校园一卡通整体项目按照技术、管理、应用等几个主题进行分解,且每个主题按多个层级进行定义和描述,多维架构项目管理方法的导入有利于一卡通系统这类综合性信息项目功能模块化的建设开发,项目体系架构的多维度设计解决了一卡通项目中系统、子系统以及功能模块的工作协调关系,实现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同时,又确保了各个架构维度下子系统内部模块间的相互独立。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突破了以往一卡通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空间及软硬环境的限制,校园一卡通项目可在每个主题维度下都能产生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校方用户及时评估验收这些阶段性成果提供了工作基础。由此可见,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在校园一卡通建设及运维管理过程中的操作性更强。

易管理性:学校在建设校园一卡通项目时会产生大量开发设计类文档,这些开发设计类文档仅能解释探究校园一卡通项目中某个具体技术或业务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建设情况。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可将这些开发文档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进行采集、归档,并依据用户的实际管理需要制定有关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业务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实践证明,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的导入对一卡通项目的需求管理、配置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地提升和促进作用。

四、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的应用意义

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对于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首先,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按信息系统自身的构成要素进行维度建模,并将项目逻辑地展现出来,有利于用户与项目承建商的业务沟通与协作;其次,在管理与维护阶段,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能够帮助用户建立规范统一的运维管理指标体系,进而实现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再次,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方案利于信息系统升级与功能拓展,多维体系架构管理模型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主题维度的子系统,每个主题维度下的子系统经过逐层分解产生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当信息系统在升级时,只需在一个或几个功能模块即可完成,不会影响整个信息项目的正常运行,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抵减了系统技术耦合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增强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壮性。

五、结束语

校园一卡通作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技术最复杂、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其项目的软硬件技术升级与业务拓展从未停止过,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学校应用服务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业务系统和先进硬件技术装备不断地并入到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因此,校园一卡通的项目管理不应局限于建设阶段,更须拓展延伸到系统的升级、运行维护与日常管理当中。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多维体系架构项目管理,能够帮助学校全方位、多维度地认识、理解校园一卡通项目,能够帮助学校建立规范统一的一卡通运维指标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校园一卡通的综合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闫学见.基于MDA的多维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

[2]张亮.基于OLAP技术的业务流程多维数据模型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杨林,曾祥发,汤红光.“平台+项目”多维管理模式及其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1(4):94-99.

[4]崔景娜.一卡通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331-333,342.

第3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一、档案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档案是学校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通过分析校园文化内涵,不难发现作为保留历史真实记录的档案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极为密切。

(一)记录办学历史,传承校园文化

高校档案资源涵盖了党政、教学、科研、人事、学生、外事、财会、基建、仪器设备、出版、实物等信息,这些信息完整而系统地反映出学校办学历史地全貌,自觉地积累、传承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依托档案资源,呈现出历史连续性的特点。如果软硬件建设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那么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则是构建校园文化的手段。

(二)管理制度推进校园文化

制度是管理的有效手段,制度从高校办学过程中产生,又在办学过程中推行,尽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度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这些制度反映出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与此同时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体现出管理者自身的文化熏陶和个人魅力。档案完整系统地保存了学校各个发展时期的管理制度,透过档案资源,可以深刻体会到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熏陶和个人魅力散发出的浓烈的气息。

(三)教学档案促进校园文化

教学档案是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形成的,其来源于课程、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材建设、实验实训教学与职业能力鉴定、师资队伍建设及产学研(含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教学档案对保障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制定学科发展目标具有强大支撑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教学档案的主体地位,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四)发挥档案资源德育教育作用,拓展校园文化

高校档案凝结了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弘扬了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全面展现了学校创办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与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和卓越成就,是德育教育的模范读本,具有显著的引导功能,利用档案资源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活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激励学生继承严谨治学、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增强对学校的自豪感和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拓展校园文化。

二、档案资源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通过分析校园文化内涵和档案资源的功能,档案资源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归结起来就是在新形势下档案资源全方位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在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

(一)树立开放办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的机制和模式

高校档案馆(室)要树立大视野、大管理、大档案、大开放、大服务的服务创新型、学习研究型和综合集成型的办馆理念,打破各单位之间,特别是教学单位之间,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单位之间、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管理、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界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在这种理念的强烈推动下,创新档案管理机制和模式,实现增量档案电子化、存量档案数字化、资源服务网络化、业务管理精密化、纸质档案与电子资源配套化,这有利于加快发展档案工作,不断提升竞争力;有利于做好档案宣传工作,不断扩大档案的影响力;有利于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档案工作,激发档案资源创造活力。

(二)加强档案制度建设,融入信息化校园公共服务体系

档案制度是在档案馆(室)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日常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体现了学校的理念、人文精神和执行效果。信息化条件下档案资源融入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集成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平台,做好丰富馆藏为特色的信息收集和保真存储,建设忧患意识的数字档案评估工作平台和人才兴馆为导向的练兵平台,激活档案资源服务,实现量化的现代化管理,把档案馆(室)打造成学校档案资源安全保管基地,档案信息知识服务中心,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心。

(三)坚持精品路线、实施精品战略,服务走向质量型、智能型

校园文化建设中档案部门坚持走精品路线,实施精品战略,资源开发融入时代元素,与广大师生员工道德观念一致,服务走向质量型、智能型。

1.建设校史馆。文化传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史馆忠实地记录了学校跋涉的足迹,以史实和史料为依据,全方位地展示了高校成长、发展的历程、办学成就和校友业绩,展现了高校敦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传统,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可以说校史中蕴含着传统校园文化的精髓。把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校史陈列场地,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励师生成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做好档案资源配置管理。做好档案资源配置管理,要求档案部门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观念,做好档案资源收集与利用调研工作,理解高校的档案资源信息需求,及时调整档案资源信息的归档范围;制定、执行、监督档案资源配置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及操作细则;组织和监督系统档案资源配置运行环境的建立,对各门类档案资源的配置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优化配置流程;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建立、维护与其岗位相适应的资源库;对档案资源配置库的动态变更内容进行控制管理,配置状态报告,维护变更管理过程记录,处理变更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扩展档案资源的利用的渠道,例如:以教学为侧重点,积极编制有关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和业务规范,重点把档案编研成果作为教育资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服务;把档案馆(室)作为学校相关专业校内实习基地,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档案工作的流程,帮助学生们掌握档案业务管理等相关技能操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档案管理方面的选修课等。

3.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进程。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要以促进、完善档案信息化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总目标,以数字化、虚拟化为基础、实现传递网络化;以检索智能化、知识服务为手段,达到方便利用的目的。高校应将档案资源数字化纳入数字化校园建设之中,通过建立科学适用的归档、保管和利用管理系统,正确处理数字化建设循序渐进与整体提升的关系,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数字档案资源与学校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在进行数字化、虚拟化时应充分考虑档案资源的种类、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馆藏档案资源特色、馆藏传统档案与数字档案的收藏比例、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历史价值等因素,建立、完善相关管理与利用制度,构建长期保存和利用档案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

第4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无线校园局域网 无线控制器 FAT AP FIT AP

[中图分类号]TN92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2-0090-02

1 引言

随着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校园网络从网络结构、规模和带宽来看,校园有线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校园网已经成为校园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主要途径。无线网络技术具有无缝三维覆盖、可移动通信等优点,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据统计,到2009年,国内外有1000余所学校已经建成了无线校园网络[1]。

前期已经建成的无线校园局域网由于先期资金投入不多,大多采用基于智能型的接入点--FAT AP传统分布式结构,该结构比较适合开放式或对用户行为控制不是很敏感的WLAN 网络环境。但是随无线校园局域网用户数量和各种无线网络应用增多,无线网络规模逐渐扩大,传统的无线校园局域网面临诸多问题:面对众多的无线接入点AP时缺乏集中的配置管理手段,缺乏智能的RF管理,难以进行RF设置和无法统一部署全局的安全和接入策略等。

为此本文提出了的基于以无线控制器(AC)的集中式管理架构的无线校园局域网。这种架构通过集中式管理来简化AP,仅需要在校园网络中心加入一台无线控制器,将原有的FAT AP转化为FIT AP就能解决传统的无线校园网络面临的诸多问题。

2 传统的无线校园网设计

2.1 网络现状

本文所讨论的无线校园局域网是以笔者所在学院为对象。目前学院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160余人。学院一期网络是以千兆以太网多层交换技术和国内主流产品为主导的校园网系统,有线网络覆盖实训楼、学生宿舍和办公楼,基本上达到了100M到楼层,10M到桌面的有线网络体系。随学院图书馆建成和某些课程教学过程要求联网的需要,在项目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学院两年前对一期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校园网络新增了图书馆和教学楼部分教室内的无线局域网部署。

新建的无线局域网采用Fat AP的分布式组网架构,在一期的有线局域网基础上,配以Fat AP、无线适配器、RADIUS服务器等设备组成。分布在各处的AP通过网络双绞线与教学楼或图书馆有线局域网的楼层交换机相联。AP独立地为接入的无线用户提供射频信号收发、通信、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安全策略实施等工作,AP之间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在无线网络覆盖区的配备无线网卡的PC、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临近AP制定的安全策略连接到无线网络,访问网络资源。

目前校园网的拓朴图如图2-1所示。

2.2 存在的问题

选择Fat AP的分布式组网架构建设校园无线网络,是由于该方案技术成熟、且初期资金投入不多。现在经过2年左右时间的运行,随无线用户和各种无线应用增多、无线网络规模逐渐扩大,校园无线网络在实际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逐渐显现:

2.2.1 面对逐渐增多的无线接入点时,缺乏集中的配置管理手段

初期在图书馆部署了8个室内AP,教学楼部署了4个。网络中心管理员在进行网络维护过程中,逐个登录AP了解AP设备的运行状况,修改AP的服务与安全策略,维护各AP的IP地址和设备的映射关系。但是随新增图书馆会议室无线覆盖区域、需要无线网络覆盖教室数量增加,需要逐渐增加AP,AP数量上的增加使得管理员的维护和升级的工作相当繁琐和不便,急需集中的配置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2.2.2 缺乏智能的RF管理,难以进行 RF设置

在无线网络实际运行过程,如果出现工作在同一个信道的两个AP同时传输数据的情况,导致数据传输的冲突,影响无线网络的性能。而且由于缺乏当智能的RF管理,单点AP发生故障的时候,其它附近AP不能自动的提高周围?AP?的发射功率,减少或消除无线覆盖盲区,增加了无线网络不稳定性。

2.2.3 各AP”冷热”不均,无法实现负载均衡

有的时候多个用户连到同一台AP上,而某些AP空闲,使得用户集中的AP成为了无线网络性能瓶颈。无法根据无线用户数量或者无线流量将负荷较重AP上的部分用户转移到其他AP上去,使得各个?AP?上的负载均衡。

通过经过2年左右的实际运行情况,基于传统的Fat AP架构组建的无线局域网,其网络性能和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校园无线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的实际现状。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无线控制器和FIT AP的无线校园局域网解决方案。

3 基于无线控制器的无线校园局域网设计方案

3.1 组网架构简述

本文提出的无线控制器+Fit AP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不会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仅需要在网络中心加入一台无线控制器,再配以Fit AP、无线适配器等设备而成。

3.1.1 无线控制器

目前,如Cisco、H3C和锐捷等各大网络设备提供商都已经推出各种型号的无线控制器[2]。它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各种配置和管理工作,将以前在FAT AP完成的功能集中到无线控制器,简化了AP配置。

AC完成的功能包括AP的配置、管理和监控,以及无线网的接入认证、转发和统计、QoS、安全控制等功能,实现了对无线网络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3.1.2 Fit AP

Fit AP的出现时相对于Fat AP而言的,Fit AP不需配置即可使用。Fit AP启动时自动从AC下载配置信息,Fit AP只负责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传输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并自动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相对于FAT AP而言,Fit AP的出现极大的简化了AP配置。

3.2 无线校园局域网设计方案

3.2.1 需求分析

目前,随图书馆二期工程中会议室已经基本竣工,学院召开大型会议时需要用到网络。考虑到运用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需要在每个会议座位部署网络接入点,网络布线工程较大,而图书馆在校园网一期改造完成后已经有了无线网络的特点,二期工程中会议室仅仅需要加入AP就能实现网络接入的要求。

校园网一期改造完成后,教学楼有部分教室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课程在课程改革过程运用了新技术,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入网络,直接导致了需要无线网络覆盖教室数量增加,需要逐渐增加AP。

针对以上需求和网络现状,如果还是采用在以前无线网络中直接添加Fat AP的方式进行网络扩展的话,就会使得本文在2.2中提出的由于Fat AP逐渐增加后导致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本文提出了无线控制器+Fit AP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3.2.2 设计方案

本方案在原有的网络结构基础上,在学院网络中心加入一台无线控制器,它直接连接到网络中心交换机上,对于以前无线网络中存在的FAT AP通过软件升级一次性转化成FIT AP,图书馆会议室和教室新增的AP直接配以FIT AP。

新设计方案的校园网的拓朴图如图2所示。

3.3 新方案的优势

采用无线控制器+Fit AP架构的无线网网络与传统采用FAT AP架构组网相比,仅需在学院网络中心加入一台无线控制器,就可以将传统模式的FAT?AP(仅需一次FAT?AP到FIT AP软件转换升级)或新增的?FIT AP,集中控管起来,形成一个集中配置、监控和管理的无线控制域。

新方案提出的组网架构,具备了自动的射频控制/调整,灵活的认证机制、行为控制和设备管理。校园网网管员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器内部的监控界面和日志报告,实施统一的认证管理和行为控制策略,清晰的了解异常流量,未识别的攻击,以及告警的原因和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极大的减少人工配置和管理工作量。

可以看出本方案可以解决校园无线在本文2.2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能够实施统一的认证管理和行为控制策略,对于逐渐增多的无线网络中用户和无线应用需求提供安全保障。

4 结语

随着校园网络建设深入和无线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有线网的扩展和补充,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建设自己的校园无线局域网。本文提出的基于无线控制器+FAT AP的无线校园局域网建设方案由于具有集中的管理和统一的安全控制策略和多种定制功能等优势,将成为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方案首选。但是该方案建网成本高,而且无线局域网内流量必须通过无线控制器集中转发,所以该方案更加适合在中型规模的校园无线局域网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立山.基于校园网的无线网络扩建方案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684-3686.

[2] 陈盈,郭文平.校园WLAN方案的AP相关问题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8(10):64-65.

[3] 李浩林,沈世锦,张正凤.AP技术发展与组网应用的研究[J].电信科学,2008(5):26-27.

[4] 红斌.无线局域网设计与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alS(2):34-36.

[作者简介]

孟清(1980-01),男,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无线网络安全;

第5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网;通信平台;规划;设计;QOS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1-70-02

The Program and Desig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in Campus Network

FENG Li-bo, CHEN Xiao-liang, SUN He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hool of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3, China)

Abstract: Campus network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tudy, work, every aspect of life. It improves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in schools and the school's teaching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matur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are adopted to program and design the campu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platform; programming; design; quality of service

校园网已深入到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发展平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校园网的发展目标是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1]。利用校园网,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和教育资源的共享[2]。因此,只有建设合理的、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需求的信息化校园网,才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的重要功能[3]。

1 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为了满足高校校园网的信息化发展,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平台,对高校校园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更高的带宽和更强大的性能,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完善的端到端QoS保障。

校园网络遵循技术和行业标准的指导原则,确保设计的解决方案满足校园网的需求,为将来的网络升级提供向后兼容能力[4]。因此,校园网的设计会采用标准化和成熟的技术,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选择结构化、可扩充、多用途的网络产品,保证网络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5]。同时在通信网络、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

2 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就以下部分展开讨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选型、路由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

2.1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高校校园网是一个具有Internet接入和交互功能的专业性局域网,学习、科研、教学活动都可以通过此网络运行。因此,高校校园网是以建设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千兆以太网结合快速以太网为主体的遍布整个校园的信息网络系统为主要目标。基于以上原因,本方案建设如下图所示的校园网,本校园网主要采用层次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和边缘层。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2 网络设备的选型

由于校园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网络设备选型中要着重考虑新建网络的技术先进性、标准化、横向兼容性、可扩展性等多方面因素,达到一次建网,长期收益的目的。本方案全网采用思科设备。

核心设备必须提供高速交换,并具有高可靠性和容错性。因此本方案采用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智能交换机。Catalyst 6500系列是最重要的智能交换机,主要用于园区网络的核心层、分布层和边缘层,并能够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等特性。

在分布层上采用Cisco Catalyst4500系列多层交换机,在接入层交换机选择Cisco Catalyst 2960系列智能交换机,在边缘层路由器的选择上,选择Cisco 7200系列路由器作为边缘设备。

2.3 路由交换技术的选择

为了建立可适应网络突发性、随机性、网络拓扑的不确定性以及链路信息不完整性,在此,本方案选择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协议)动态路由协议。EIGRP是Cisco私有路由协议,同时具有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的优点。同时EIGRP协议支持多路由,使路由器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负载分担。根据需要,本校园网中,还采用路由重分布技术。

为了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网络和将广播流量限制在一定的边界内,本方案还进行了合适的VLAN(虚拟局域网)划分。VLAN通过把网络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广播域,使数据只能在同一个VLAN上传送,避免了带宽的浪费,从而使得数据只传送到它需要的局域网。在核心设备之间的连接,本方案还采用EtherChannel链路绑定技术,通过将两个接口绑定在一起,充分利用现有接口的优势来增加可用带宽,并且能够为网络提供冗余。此外,Catalyst交换机支持PAgP(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端口汇聚协议)和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其中PAgP是Cisco私有的,而LACP是一种标准协议。

2.4 网络管理技术的选择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的复杂化,网络管理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网络管理能使网络高效运行。网络管理,是指通过应用程序,对网络资源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包括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五大功能。基于本方案全部采用思科设备,因此,在网管软件上选择Cisco Works,它是一款基于Windows的产品,界面友好,易于掌握,能够满足校园网对网管功能的全面要求。

3 具体实现

3.1 边缘层的设计

本方案中,边缘层的功能是由边缘层路由器来完成的,它连接到核心设备和租用电信的光纤接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因此,需要配置两个方向上的路由:到校园网内部的路由和到Internet的缺省路由,其中内部路由通过配置EIGRP可以自动学习到所有的路由,然后需要配置一条缺省路由指向Internet并重分布进EIGRP路由表,使得内部的所有通信设备都能够通过EIGRP学习到这条静态默认路由。同时校园网内部全部采用私有IP地址,并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来访问Internet。

3.2 核心层的设计

核心层将分布层互连起来进行高速交换。采用两台Cisco 6500系列交换机,核心层链路都是路由链路,采用EIGRP路由协议的动态性来实现网络的冗余和负载均衡。HSRP能为网络提供冗余的功能。由于网管中心和服务器集群是直接由核心层连接到接入层,因此需要对网管中心和服务器集群配置HSRP。核心设备之间的连接采用EtherChannel技术,将两个接口绑定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带宽,而且提供了网络的冗余性,当其中一条链路失效后,另一条依然可以承担转发功能。

3.3 分布层设计

分布层是将接入层进行汇集,还提供VLAN间的路由功能,同时也能实现一定的策略功能。在本方案中,选择了4500系列交换机。分布层交换机运行着EIGRP的路由协议,并将全部接口宣告进该协议当中。

3.4 接入层设计

接入层是为终端用户提供接入,并不需要提供复杂的功能,在本方案中,需要对其进行VLAN的划分,同时通过配置VTP(VLAN中继协议)在交换机之间进行VLAN信息的共享。

4 结论

校园网属于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联系着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计多方面,它是一个能覆盖全校不同机构或部门的利用成熟、先进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得校园网的高效建设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麻海雷.校园网性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部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6(2):226-228.

[2] 陈玉清.校园网的组建与管理[J].新乡学院学报,2009,4(2):66-68.

[3] 林永箐.多层次校园网络安全设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8(3):150-153.

第6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学校档案;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

小学日常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本校的培养目标,而学校档案在日常管理中是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且学校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决定着档案参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然性,如何发挥档案的作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转变学校档案管理理念,提升对建设校园文化的认知

小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强化档案管理,凭借档案资源丰富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全方位的服务结构,确保顺利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一是要更新理念,树立用档观念,促使学校师生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了解其管理内容,把档案资源充分利用到建设校园文化的各个过程当中。小学要正确树立档案管理理念,尤其是领导层,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挖掘学校档案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构建相应文化体系。同时,加强档案交流,增加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形成有序的档案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二是学校要提升自身认识,加强工作主动性,认识并发挥学校档案的文化作用。目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受到档案管理较大的影响,但不完善的档案管理内容直接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不到位,制约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所以小学的档案管理者要大力挖掘建设校园文化和档案管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全面拓展档案服务功能,主动、积极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建设和谐的小学校园服务体系,依托档案宣传校园精神及特色教育,传播校园文化活动。

二、优化学校档案编研,促使学校档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档案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石,几乎每一所小学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系列信息在学校档案中应当有记录,所以应重视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利用这些档案信息,把学校特征、文化底蕴等通过各种建筑、雕塑或人文景观反映出来,赋予师生丰富的校园环境文化内涵。看似静态的景观、建筑往往能动态体现小学的理念、历史、文化,端正师生审美意识,培养其热爱校园的精神,促使其正确树立道德观、价值观,营造校园良好氛围。同时,学校档案是小学建设制度文化的依据,制度建设务必坚持以人为本,适宜的制度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是建设并发展校园文化的方向。

另外,学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各所小学的档案都记载着师生在各个阶段的办学过程、创业过程,记录着很多感人的、被遗忘的人、事。换言之,学校档案记录着小学自身发展历程,凝结优良校园风气,历史沉淀厚重,教育成就厚重,因而小学要结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索学校档案的科学精华、人文精华。小学可依托学校档案落实校园精神及特色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师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成就,化师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及使命感,从而提升师生的精神品位及文化素养。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档案对建设校园文化的影响

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现代办公设备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小学发展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有助于缩短开发档案信息产品的周期,最大限度增强档案对建设校园文化的影响,发挥档案作用。一方面,小学要建立健全档案目录、全文等数据库,实行计算机管理,自动生成档案检索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在保护档案原件的同时方便发挥档案的作用。由于小学的技术力量、人员力量十分有限,所以可选择外包数据库建设的形式,借助外部技术力量促进小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成学校档案数据库以后,查询档案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学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周期也相应缩短。

另一方面,小学应加强校园网建设,及时在校园网上开发档案信息的成果。在尚未普及计算机网络之前,人们依赖印刷品信息,成本很大,且时间滞后;在普及校园网以后,小学档案室就能通过校园网实时信息,不仅成本低廉,且师生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阅读档案、下载档案信息。随着校园网越来越普及,小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应用现代化的办公技术,通过管理软件实现学校档案、文书的一体化管理。且学校要重视创新档案载体,因为过去的学校档案载体以纸张为主,但时代在改变,学校档案信息载体发生本质变化,传统文字档案已经发展为声音、影像等格式,这些素材的感染力很强,本身的真实性、原始性就很强,要求学校要将新型的、充满活力的信息载体注入学校档案管理,通过集合各种形式就能使学校档案形成形象、直观、立体的表现形式,增加档案对建设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当然,实物档案、纸质档案也要妥善保存,落实相应的存档工作,助力学校档案作用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发挥。

四、结语

校园文化是重要的育人手段、文化类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促使学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是小学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且参与建设校园文化也是学校档案的内在需要,能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生动素材、可靠资料。所以小学管理者应积极更新理念、优化档案编研,依托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校档案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学校档案的影响及服务能力,更好地建设小学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第7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校档案是指高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基建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明内阁大学士邱 说档案“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者也”,道出了高校档案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渗透,相互激活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本校的培养目标。不管是高校档案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他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高校档案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校园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管理活动中,高校档案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是由其内在属性决定的。高校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决定了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再则,高校档案工作在创新过程中,也需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也需要以高校档案为其基础和重要依据。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提供重要的凭证依据,而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对档案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这些都是学校档案最主要的源泉,所以说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档案文化的发展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激活。挖掘、整理出高校档案中的思想精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工具。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档案部门处于相对封闭的工作状态,档案工作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关心;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充分利用高校档案,没有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的信息。因此,如何挖掘高校档案中的有用资料,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好务,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高校领导及档案工作者要转变思想,充分了解档案管理内容,将档案管理资源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各种途径,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必要条件。档案工作者要提供档案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机会,要认清学校发展的形势,充分挖掘和整合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将最具原始、真实、直观而生动的档案资料和实物呈现在师生面前。

同时,无论是档案工作者,还是校园文化建设者,都要强化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文化作用,认识到档案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树立利用档案解决问题的意识,打破档案信息保密重于利用的陈旧观念,促进学校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开展档案编研,体现以德为先的校园文化主流和方向

档案编研是档案部门根据馆(室)藏档案和社会需求,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编研,公布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史料。提炼馆藏精华,使一些不系统、零散的档案系统化、条理化、明了化。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理念、科学思想和品德情操。通过编研,拓展档案专题资源来丰富校园文化新内容,深层次揭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育人功效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专而精的编研成果,是高校档案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编研选题要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使编研成果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编研首先要根据档案信息的内容,按工作需要的轻重缓急进行加工,加工整理时,按照不同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排序,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信息内容;其次对需要经常提供的档案信息要认真选题、选材,集中精力重点开发,使编写加工的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完整系统、准确可靠、条理清晰、便于提供利用,提高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速度和质量,将档案潜在的效能转化为效益。比如通过利用档案资料编写各类规章制度汇编、重要历史图集汇编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开展校规校纪教育,激发师生的责任感、荣誉感,约束和规范师生的言行,实现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使各项规章制度转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励学生严谨治学、开拓刨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爱校热情和尊师情结,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档案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和新文化的辐射基地。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文化中心,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诞生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馆藏档案文化资源,在师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富有高校档案特色的爱国荣校的教育活动。比如挖掘高校档案文化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平台,办好档案信息网站,制作电视专题片或系列电视档案文化节目,及时公布档案史料,刊载档案信息,拓展档案文化的受众面,展示高校档案文化的魅力;利用高校名人档案,结合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活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教师优秀教案,对师范生进行从师任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利用学校发生的一些感人的先进事迹档案,通过校园网进行宣传,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帮残助困的精神;利用专家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最新学术动态,了解社会最前沿的热点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丰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制作条幅、展板、名言警句、名人字画等,在高校档案展览室、广告栏、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办公楼走廊、图书馆等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让躺在文件柜中的“死”档案,变成有用的活档案。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层面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管理制度,树立典型,以在此方面做得好的高校带动落后学校的档案档案管理;在高校领导层面,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纳入学校档案管理的工作范畴,落实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责任。在档案部门内部,将开发档案资源,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规划,将会促使高校档案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5、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素质

高校档案的开发利用质量与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在具体工作中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努力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同时,还需要对档案管理者的公关和协调能力进行培训,一方面促进与领导的沟通交流,为学校档案工作争取更多的投入,另一方面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与理解,为学校档案部门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及时把握好利用需求等重要信息,以便开发利用档案时有的放矢。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传承了高校优秀的文化,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加强道德建设的直观教育方式。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高校档案,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芬玲.论高校档案工作于校园文化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4).

第8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警察;立法

[中圈分类号]C913 5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4月7日晚,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位年轻女博士被发现全身离奇死在办公室内,并且还有被焚烧的痕迹。案件发生后,广州警方立即派遣大批精兵强将侦查该案,一周后犯罪嫌疑人熊某被抓获归案。2006年11月2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审采取不公开形式,除家属以外的人员不得进入旁听。疑犯熊某当庭承认抢劫及两项指控,并对残忍罪行悔恨不已。

这件“广州中医药大学女博士裸死教研室案”曾轰动一时。更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事发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地处广州中心繁华地带,而且案发地点楼下就有保安,雄某为何能轻易攻破学校的保安防线?广州其他高校的治安状况又如何?而中国其他地方校园的安全又是何等的情状与现状?中国学校安全相关立法又是处于何种水准?

一、弊症与缺位:校警制度与校园安全管理立法的现状

(一)法律的空白与缺位

与美国等国家不同,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法》,相关规定见于一系列的部门规章中。1988年4月,公安部、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公安派出所实施办法的通知》,该通知是高校设立公安机构的重要依据。至此,我国众多高校建立了公安机构,其性质具有双重性,既是本单位的职能部门,又是公安机关派出的代表机构,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学校公安部门的设立,有力地打击了刑事犯罪,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秩序。但在1994年4月,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公安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原则上撤销了大学中设立的公安机构。在2002年12月,基于校园治安状况恶化的态势,导致了《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的出台,基本上确立了在重点高校派驻公安机构的制度。但是,无论是这些相应部门规章的流变,还是2003年12月《通知》的出台,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由于法律的空白和缺失,使相关机关校园执法缺乏有力法律依持和庇护。而《通知》却兼具了效力级别低,内容粗糙,线条简单诸多弊病,同时由于经费支出、体制调整、管理安排的诸多因素,使派驻高校警察的计划流产。同时,该《通知》并没有在广大中小学派驻警察的规定。

(二)恶化的治安态势的挑战

一般而言,基于人员流动的相对单一,社会关系的相对简单,以及行为内容的相对纯粹,学校的治安管理状况相比较而言基本上处于较高水准。但也存在着诸多隐忧,除了法律规定的缺位外,安全意识的淡漠、应急机制的缺乏也成了学校安全的一大弊症。这也是学校安全成为社会治安管理软肋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开篇提到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女博士裸死教研室案”,还是2006年5月24日河南省邓州市“杨新龙杀二人并劫持19名小学生人质案”,都凸现了现在校园并不是一方罪恶没有涉足的净土,也不是与犯罪绝缘的象牙塔。相反,随着社会总体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仅仅对于高校而言,发生于校园及周边或以高校学生为案发主体的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接连不断。据全国高校保卫学会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所高校调查,对全国13个省市区的76所高校的调查,1999至2000年两年间,校园内共发生了各类案件9278起(自行车被盗未统计在内),非正常死亡164人。其中,北京、南京、重庆、武汉、成都等地的8所院校有18名学生和教授被歹徒杀害。而中小学发生的血案也不时见于报端。

(三)校园安全人员素质低端和力量孱弱

我国学校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保卫处(科)为主的保卫人员,其他还包括外聘的保安、校卫队等人员。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无论是人员的学历水平、任职资格和条件、还是在安全管理装备保障、任职保障、应急能力与实战能力的培训上,都存在着诸多的缺失与不足。同时,由于法律规定的错位,导致学校的保卫部门既没有执法权力,也没有执法力量,也缺乏相应的执法能力,因此,很容易成为一种虚设的组织。这种需要与存在不对称的现状,使校园警察制度的构建与《校园安全法》的制定成为必要。

二、比较法视野:国外校警制度及安全立法的趋势和范式

(一)美国

在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各州就开始相继立法,建立校警制度。成为此种制度之肇始。而1990年10月美国议会通过的《校园安全法》,更是正式确认了校园警察制度,从而以联邦法的形式确立厂校园警察体制的法律地位,使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有了充足的法律依据。各项校园安全管理法律对校园警察的工作要求、执法权力、授权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一般而言,美国校园警察制度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在职权上,公立学校的校园警察具有与普通警察相同的职权。只要是校园内发生的案件,公立学校警察都可以独立侦查,直接向当地法院。私立学校警察则只能自行处理校内发生的一般性问题,重罪主要依靠城市警察当局侦破。校园警察与地方警察互不隶属,双方信息共亨,是协作关系,“大家都向法律负责”。

第二,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长领导校园警察的独特管理体制。由美国法律体系和国情所决定,美国的校园警察实行的是校长领导的独特管理体制。校园警察机构建立,由校长和校董事会依法决定,人员聘任、升迁、淘汰由校长决定,经费开支也由学校负担。校园警察与州和联邦警察没有隶属关系,在业务上,他们是依法相互协作的关系。

第三,在分类上,校园警察组织分为三类:一类是高级校警。它享有同地方警察机构相同的权力,有权进行拘留和逮捕;二类是校园保卫组织。根据本地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保卫校园安全的任务,不佩枪,也没有逮捕权;三类是学校从地方保安公司雇用的私人警察。

第四,在校园警察的任职资格和条件上,校园警察任职人员包括大学毕业生、退役警察和军官,文化程度一般在本科以上,有的甚至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校园警察的录用十分严格,而且必须达到国家“警察训练监督委员会”的训练指标才能上岗。校园警察上岗前需经过14-16周职业培训,现职警察每年要到警察培训中心接受不同期限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将被淘汰。

第五,在任务上,美国校警的主要任务包括:第一,校园防盗;第二,制止和控制校园犯罪的发生。枪支泛滥是美国一大弊病,校园枪击、抢劫和性暴力等案件也是危害校园安全的罪魁祸首,而校园警察在这方面就承担了防火墙和灭火器的作用;第三,防止和控制恐怖活动发生。“9・1 1”事件使美国校园成为青睐的重点目标,因此,与联邦调查局的反恐人员密切合

作,共同对付恐怖犯罪的魔影成为美国校园警察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样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基本上建立了法制化、专业化的警察队伍,并且具有专门的执法权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校园安全。除了《校园安全法》以法律力量作为保证以外,美国校园警察也采取了高科技的手段,这样,不仅保证了执法的合法性,也保证了执法的迅速、及时、高效、准确。由于大多数美国高校属于开放式的建筑,面对更加复杂的难以控制的场域,电子监控防范系统成为现代美国校园的重要防范方式。从而保证对校园的整体情况进行24小时的监控,这也保证了火情、匪情、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处理。

(二)其他国家

基于日益复杂的学校内外治安环境,以及逐渐上升的刑事案件发案率,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逐渐借鉴了美国的校园警察制度,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立法。

在亚洲,从2005年5月2日开始,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将成为韩国“校园警察”制度的试点城市。“校园警察”由退休警官和退休教师搭档而成,任务是定点定时地巡逻,训导学生、接受学生咨询。之所以出台这个措施,是因为近年“校园暴力”已经成为韩国政府和教育部门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除了韩国以外,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也对校警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着手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变革和重构。借鉴美国校警制度的范式,日本建立了一套以保护校园安全为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其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港式和操作依据。

在欧洲,2004年9月5日,奥地利部长委员会采纳了一个新的安全法案,该法案合并了城市和乡村警察部队(Polizei and Gendarmerie),在将来,27,000名警察将用一个“Polizel”的名字和穿同样的蓝制服,此改革法案在2005年7月实施。新的警察安全法案将引入“保护区”制度,设立保证校园安全的专职警察。在学校周围附近,专职校园警察可以禁止一些嫌疑人(如毒贩)进入学校内部。另外专职警察有权防止有关人进入及在该区域停留。警察还有权在保护区内进行证件检查。欧洲其他的一些国家也设立了职责与美国校警相似的“校园护士”和“助理老师”等机构和人员,在英国,斯旺西大学是最先设立校园警察的大学,成为该校学校管理制度上的一个亮点。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校园安全法》。

这样,我们可以基本上看出世界各国在校园警察及其安全立法上的一些特点:第一,校园警察制度确立和校园安全立法是现代许多国家法治发展的一个趋势,上述国家,从美洲到亚洲,从欧洲到大洋州,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既是对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关照的体现,也是当今社会学校治安态势恶化引起的一种必然反应。第二,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机制和立法模式。在校园警察的设置上,既有美国的专门校园警察制度,负责高校学校内外的治安秩序的控制,也有日本的校园警察制度,主要针对学校内部秩序进行管理,也有奥地利的“区域警察”制度,虽然没有被冠之以“校园警察”的名称,但实际上却承担了高校和中小学校园警察的一部分职能。

三.设局与破解:中国校警及安全立法的型塑与构建

法律是执行的灵魂,没有法律,执行将成为一具躯壳,既没有能力驱动自己,也没有能力保证行为的法律品性。校园安全是一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问题。中小学学生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安全需要有保障。此外,高校校园安全也是社会治安的阿基里斯之踵,因此,《校园安全法》的制定和校园警察制定的确立已经成为必要,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校园安全立法的原则

“原则”一词来自拉丁语(Pnncipium),其语义是“开始、起源、基础”。在法学中,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一般而言,原则具有普适性、稳定性、公理性的特征。对于校园安全立法而言,原则属于贯穿其立法过程中的准则和标尺。一般而言,校园安全立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协调一致原则。这首先表征了校园立法需要与宪法协调一敛。因为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总的领袖,是一个国家法律的基石,离开了宪法,就是动摇了这个基石。其次,从效力等级上,《教育法》也是属于《校园安全法》的上位法,因此,《校园安全法》行为指向的疆域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此外,涉及校园安全的还有《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校园安全法》应当与这些法律法规相协调。从而在校园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规治问题上形成合力而不是悖逆;(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校园安全法》的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有普适性和涵盖性,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主要指实施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学校。但是,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因此,必须在保证最低限度立法要求的前提下,即保证底限正义的条件下,在保卫机构的设置、装备及人员的配置、管理方面做出公正、适当、合理的安排;(3)综合治理原则。在管理上,应当借鉴美国有关做法,在立法上实行综合治理原则。美国认为学校董事会和学校行政人员不可能独自维护学校的安全。学校要与法律实施机关,青少年案件负责部门、社会、健康、福利部门等形成联盟,指定“参加力晕协议”或者“了解备忘录”。建立这样的联盟和协议仅需很少的或不需额外的花销就能给教育、社会带来新的资源,促进学校的安全。_6_而在我国,尚未形成学校综合管理体制,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属于主体单一性、空间封闭性、时间滞后性的校园管理范式,没有形成政府、学校、社区、用人单位、家长、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各方的信息成孤岛状态,没有连通。因此,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学校管理和社会管理形成联动机制和态势。

另外,还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结合实际、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在《校园安全法》的制定上提供原则的灯塔。

(二)校园警察制度的具体构建

1.在体制安排上。美国的校园警察均由学校校长任命和领导,工作上除受国家和州法律制约之外,还受学校对校园警察所作规定的制约。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安全管理体制,但是在具体运作上进行调整,建立中国校园警察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在高校派驻派出所(或警务站),行政和业务归当地公安机关领导,但必须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社会化。

2.在校园警察职权设置上。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由公安机关裁决。以上这些规定说明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查处治安、刑事案件。学校保卫机构按照现行法律,还不能行使这些权力。但是,在《校园安全法》中,应当把校园警察的性质定位于人民警察的一个新的警种,与铁路、民航、海关缉私警察以及森林警察并无二致,所以应当具有警察的执法权力。只要是校园内发生的案件,校园警察都可以独立侦查,如果是涉及校外的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在与普通警察协商一致的原则下确定管辖权。

3.在任职资格和培训制度一下。校园警察文化程度一般应当在本科以上,并且必须通过严格的录用程序,并经过至少4个月的相关培训才能上岗。应当建立校园警察的定期培训制度,规定连续两年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处理。同时,应当为校园警察任职、升迁、退休提供较高的待遇,如果校园警察成绩突出,可以到普通警察机关担任较高职务,从而为校园警察提供物质和制度上的保障。

第9篇:校园出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脑失窃预防对策平安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98-0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高校学生拥有电脑的现象相当普遍,基本上是人手一台。这一方面给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为电脑失窃案件频繁发生埋下了隐患。近年来,高校公寓电脑失窃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校管理部门及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学生公寓是高校学生衣食住行的重要场所之一,发生诸如此类的盗窃案件不仅给学生厦其家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笔者作为高校治安保卫部门的管理者,在对校园失窃案件深表痛惜的同时,也在本文中对此类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和发案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对减少电脑失窃素件的发生有所帮助,共同构建平安校园。

一、引发高校学生公寓电脑失窃案件的主要原因

针对电脑盗窃案件本身来说,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高校内部治安环境的因素。有犯罪个体自身素质的因素,有外部环境诱导的因素等,不一而足。近几年来高棱电脑失窃案件逐年增多,通过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高校学生公寓失窃案件(包括电脑失窃)中80%以上都是没有做好防范工作造成的。有些师生员工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对钱财和贵重物品保管不严,没有随身携带和安全处置的习惯,缺乏警惕性,为盗窃分子开了方便之门。防范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包括:有些学生在离开宿舍时只是随手把门一闭,因怕麻烦而不反锁,这为窃贼撬门、撬锁盗取电脑提供了方便;个别学生在私欲的膨胀下成了“家贼”,有句俗语叫作“家贼难防”,学生自然会对此掉以轻心。

此外,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也是电脑失窃案件屡挺发生的重要原因,许多学生在丢了电脑后不及时报案,认为报了案也没用。根本找不回电脑。而且觉得报案太麻烦,是做无用功。这就为偷窃者提供了犯罪的温床。他们肆无忌惮地在校园内行窃,却没人出来指认、揭发,令校园电脑失窃日益严重。

2.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在校学生数几乎翻了两番,但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用于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的投入往往滞后于学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情况是主动考虑用于安全防范的经费较少,“亡羊补牢”式的经费投入较多,这样导致高校会寓防范设施欠缺,有的甚至无任何防范设施,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外,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也应当加强宿舍安全管理教育,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偏僻和容易逃离的宿舍周围做好防盗措施。

从南京工程学院近年发生的电脑失窃案件分析来看,案发率较高的是宿舍楼的一楼、二楼和地处偏僻的宿舍。对于不了解宿舍区具体情况的一些窃贼,为了便于逃跑,往往把犯罪目标选择在一楼。而对于一些狡猾的惯偷则把顶楼作为主要偷窃对象。如果宿舍处在偏僻的死角处。则是各类窃贼都会选择的目标,这些地方由于视线不开阔,平时不被人们留意,即使碰到人也很容易躲藏到拐角处隐蔽,这就使得窃贼作案时更加肆无忌惮和容易得手。

3.二手电脑回收市场缺乏监督管理。由于二手电脑回收市场缺乏管理,赃物电脑则很容易变为现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脑盗窃行为的猖獗。近年来,二手手机和电脑收购店铺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国家对二手市场经营本来具有严格的管理规定,销售商在收购旧电脑时必须要求出售者提供身份证明并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将资料会同收购机的品牌、串号、型号等,报二手电脑管理办公室登记记录。在接到销售商登记记录的中请后,办公室会在3个工作日内将其所报的货物进行实物审验,然后才能合法进入交易流通环节。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管理部门没有完全监督到位,加上一些经营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不过问二手电脑的真正来路,不详细询问对方身份,统统予以调换、抵押和收买,然后再转手倒卖,获取非法利益,这就给窃贼销赃提供了便利奈件,几经转手以后,也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二、电脑失窃案件的发案规律与作案特点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与主要特点,高校学生公寓所发生的电脑失窃案件也不例外,其自身的发案规律和作

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作案人员的主要构成。

(1)内部人员作案。行为人多为本班、本寝室或生活在周围的其他人员,他们朝夕相处,每天的生活和学习都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对事主的生活规律及钱、财、物存放地点都非常了解,谁有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谁身边有钱或取了钱等等都比较清楚,一旦动手,极易得逞,作案有目的、有准备、速度快,现场极少留有破坏痕迹。另外,也有部分被高校曾经处理过的离校人员,他们利用对学校内部环境和学生生活规律比较了解,与部分学生较熟悉等便利条件进行各类违法活动。

(2)外采人员作案。行为人往往采取打扮成学生摸样的人员,混入学生当中,以认老乡、探亲友、找同学、寻求帮助、推销物品或为学生提供服务等为借口。混入学生宿舍,然后伺机作案。

(3)内外勾结作隶。学生宿舍内部人员串通其他校外人员进行作案,他们对侵害对象和目标比较了解,向行为人暗中提供情况和作案条件,一旦下手也往往容易得手。

2.作案的主要方式。

(1)撬门扭锁。当行为人通过事先采点,并探得宿舍内无人以后,就立即采取插门缝、撬门锁或者直接撞门等强行手法,进入室内实施行窃。

(2)乘虚而入、顺手牵羊。行为人往往选择学生寝室内无人,或事主短暂离开、临时外出,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机,顺手拿走事主的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

三、高校学生公寓电脑失窃的防范对策

根据高校学生宿舍区治安形势的实际情况和发案原因及其主要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时学生的大力宣传和针对性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遏制此类案件的走量发生,具体有效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高校深化改革速度加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内人员急剧膨胀。人员结构复杂化,治安问题突出,尤其是盗窃隶件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是减少电脑盗窃案件发生的良策。针对师

生员工防范意识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栏、法制讲座和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广泛的防范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做好防范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提醒学生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安全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治安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同时,学生自己应做到:离开宿舍及时关门,不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在教室、宿舍和校园内等处发现形迹可疑之人要及时报告;电脑丢失后应尽快报案。以免错失破案良机。学生作为寝室安全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有义务成为自己财产最忠实的保镖,不要以为偷窃事件离自己很遥远,不要留给窃贼任何机会:平时关好门窗,随时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就一定不是下一个被窃贼盯上的猎物,若等到财产遗失后才痛心疾首,那已为时晚矣。

2.加强校园防盗设施建设,提高防护能力。校方应增加安全保卫方面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校方应为学生宿舍、教室等处安装防盗设施,防止窃贼通过撬门扭锁、爬窗等形式进入这些地方作案。另外,应该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他们能尽心尽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为重点部住安装防盗监控设施,因为传统的人防已经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通过技防可以使得窃贼的嘴脸暴露无疑,这样,既可以打击窃贼。又可以降低电脑的失窃率(尤其是内盗案件)。高校保卫部门应该加大巡查的力度。督促门卫人员把好大门关,通过多查和多问。尽量不让窃贼混入校园。如果门卫人员查得紧,窃贼会望而却步。另外,要加强对校卫队员的教育与管理,让他们勤巡查,发现形迹可疑之人时要注意警惕,或盘问。或跟踪,最好能抓住现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窃贼的嚣张气焰。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防范意识淡薄的学生,应厦时教育和提醒他们。

3.加强对物业公司考核力度,落实安全责任。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以来,学生宿舍的管理和维护引入了竞争机制。大多数由社会上的物业公司来管理,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落实防盗、防火等安全责任,把发生盗窃案件、火情的数量及损失大小纳入考核目标并与奖惩系数挂钩,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提高物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心,以实现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

4.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破案。如果学生公寓发生了盗窃案件,应在寝室门前设岗看守。阻止同学们围观,不能让人进屋,更不能翻动室内的任何物品,封闭室内现场。对盗窃分子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柄、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能触摸,以免把无关人员的指纹留在上面,给勘查现场和认定犯罪分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要如实回答前来勘验和调查的公安保卫部门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公寓一旦发生案件,不仅威胁着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师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坏学校的风气,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因此,高校保卫部门要在确保校园稳定的前提下,根据治安形势的需要,协助公安机关适时开展严打整治和各种专项斗争,对校园内发生的各种隶件,不失时机地快速侦破,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要依法从重从快地进行打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遏制发隶势头,又能充分发挥公安保卫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效地维护学校师生员工的利益。

5.规范二手电脑经营市场,增加销赃难度和风险。工商、电信和公安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对:手电脑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要经常对买卖二手电脑的店铺和流通环节进行规范检查,一旦发现经营者有违章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坚决制止非法收购电脑的行为。尽快彻底堵住电脑的销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