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精选(九篇)

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1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064-04

〔收稿日期〕 2014-12-07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4B04),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4SZYB1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055),负责人张晓燕。

〔作者简介〕 张晓燕(1974-),女,陕西蒲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展紧密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步伐,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密切联系时代特征和时展,科学回答时代课题,促进实践发展,实现理论创新。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强化“四种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强化时代意识

时代属于客观实在范畴,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概念。时代是变动着的历史和世界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要用时代化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时代。时代不同,就有不同的时代条件、时代主题和时代挑战。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时代意识,要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着的时代主题与新的挑战,准确把握和反映不同时代的差异,据之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这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随着时代条件出现差异、时代主题不断更换和时代特征持续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新要求与挑战,同时,这也必然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灌注了朝气与生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发展急切要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必须准确认识时代主题,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积极解答时代问题,从容应对现实挑战,指引时展。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依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需要回答的课题各不相同。九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不断解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改变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进轨迹。

强烈的时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特征。首先,关注并解答时代课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指导。整个世界发展飞速,新问题不断涌现,中国社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在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区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等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具体历史进程中涌现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潮流中,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不断探索解决时代课题。其次,在价值理念上要顺应时代趋向。一种理论的价值趋向是否符合时展,是其能否时代化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产生,就以鲜明的阶级性区别于别的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代中国呼唤“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因此,要从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发展,谋发展,推发展,使人民群众多方权益得以保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要求。再次,吸纳时代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其时代化需要不断发展纳新。马克思主义要积极吸收当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不仅要吸收“法治思维”、“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还要赋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更要根据中国的实践发展积极创新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努力更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最后,世界眼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提出的新期望。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开放特性就要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展现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中国共产党人既要立足国情,同时也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向,把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积极融进世界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来思量中国的前途命运,在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持续展现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时代意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要求。只有敏锐触摸时展的脉搏,理性回应时代挑战,深刻把握时代主题,科学解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得以持续推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展同进步,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二、强化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1〕 (P203 )现实矛盾是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2 〕 (P289-290 )在这段话中,马克思阐释了问题意识是其所创立学说的重要特质。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自觉地积极地思索问题和认识问题的程度。科学理论能够确定自己的问题域,研究、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实践向前发展,也推动理论自身不断取得进步。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仍然能保持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其创立、发展直到民族化及全球化历史阶段。问题意识要求关注时代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增强问题意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始终处于“发问”状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在问题意识的不断产生中推进的,“以问题为中心”几乎成为马克思颠覆传统哲学、政治经济学及其他学科概念及其体系,实现人类思想史的伟大革命的重要路径 〔3 〕。从问题意识的产生到发问,整个过程中都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际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的把握问题。问题意识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冲突与矛盾以问题的方式展现出来。发问是问题意识的表达。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随着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转换,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面对不同的历史状况,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要始终处于“发问”状态,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其次,以时代问题为中心。忽视问题意识,无视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就会被排挤,以致被淘汰的可能。强化问题意识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密切关注时代主题,紧紧把握人民群众基本利益,把时代问题作为其关注中心,并对时代问题作出合乎时代要求的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准确判断时代根本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客观现实世界的。再次,面向“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正是在不断地回答和解决每一时代中心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得以推进。深刻解答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从一般意义上说,全球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面对的共同性问题。对于两种社会制度在发展中都存在的共同的利益关切和治理课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应对,同时也需要不同理论进行多方位的解答。对于这些关系全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应该也必然要对此进行科学阐释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对于当代中国来讲,还要解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全球风险问题、生态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这些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认真解答的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从问题出发,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前进的重要途径。积极关注时代问题,展现问题意识,能够及时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

三、强化实践意识

强调尊重实践及实践第一,隐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前进的历史过程中,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文本解读。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看,要立足于实际,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是开放的,必然在实践与时展中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体现于与时俱进,它决定、要求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4 〕 (P433 )在深刻总结国际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经验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创立。正是在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有机结合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应体现实践意识。首先,要尊重实践。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总结经验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其实践意识要求必须尊重实践。离开社会实践的发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就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结合,与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其次,要将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融合起来。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只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切合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作用,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中获取前进动力,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才能得以展现,也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自觉历史进程。再次,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正与更新。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初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进行自我修正与更新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在积极解答实践问题中做出适合时代情况的论断,从而得以指导实践向前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深刻变化的世界,中国也在快速发展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进一步彰显自我修正与更新的特性,在实践基础上提出能够解释、推动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观点、新论断与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根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具有实践意识这条原则,要求尊重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之事。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人类认识也在渐进发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进程也永不停息,只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中国相结合,立足于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生机勃勃,时代化的进程才能不断拓展。

四、强化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及创新,其实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5 〕 (P64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创新的理论,决定了它必然要随着时代及实践的变化勇于探索理论创新。创新意识内在的要求人们必须根据不断转换的时代环境及实践发展,持续丰富及拓展原有理论。以科学性、开放性及发展性为显著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则必然会基于时代条件和客观实际的变换而多方位拓展其思想领域、研究视域及理论内涵,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实质就是在时代特征和实践结合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持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自我丰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体现于每一次马克思主义取得的重要理论突破,每一次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历史性跨越。诞生于当时所处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它当时所处时代的理论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主要成果。列宁突破性的阐释了“一国胜利论”,即,社会主义有可能最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党的十以来,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更有效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地阐述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观点、思想、新论断与新要求,这是我党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可以说,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步伐需要致力于这样几方面:其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创新的基础与条件就在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地不同社会进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严谨态度上,既不能疏离甚至于丢弃其根本,单纯求异求新,也不能受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要在坚持其基本理论的坚定前提下,实现坚持与发展的有机融合,清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仍然并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其二,正确发挥领袖人物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下所推进的理论思想观点的探索创造活动。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历程中,政治领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领袖的理论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创新的主体动力和重要条件。抛开这一重要条件,就难以展现时代进程的变革和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就会阻碍马克思主义特有理论品格的自我彰显与马克思主义的永续发展。其三,积极回应时代课题。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也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握时代需求,解决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回应时代重大课题,展现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进程的向前发展,要求必须密切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创新性回答,在把握时代趋势的同时,预见未来的发展走向,引领时代潮流。复次,总结升华实践经验。理论创新离不开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与升华。“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6 〕 (P5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提炼与升华每一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都是推进其时代化的关键路径。由实践经验渐次催生了诸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解决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其四,探索并形成新的理论结晶。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既要探寻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世界和中国具体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探索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又吻合时代需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又要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最新成果的契合点,尤其是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的伟大建树。理论创新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结晶。其中,包括积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积极吸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吸收领袖人物、理论研究者和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集体智慧,不断凝结成新的理论成果,促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创新稳步前行。同时,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对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检验,并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对其改进完善。

总之,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的顺利推进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使命的实现中,必须深刻把握时代条件与主题,应对时代挑战;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展开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必须尊重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能在实践中持久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强化 “四种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能走出现实困境,才能不断开拓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陈殿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2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历史进步的本质在于创新,国家民族的强盛离不开创新。创新中最关键的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命力的源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问题提出和凸显的必然性和起因是由其所承担的特殊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理论创新是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当前理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下面我将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四大要素。

一、高度重视实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必然成为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表现。正确认识时代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我认为要把握好当代现实,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分析世界局势,把握时代主题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以及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创立、创新和发展,首先离不开特定的时代条件及其创造主体对它的准确把握。邓小平敏锐地发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他都始终坚定地认为中国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足见他对时代主题把握的深刻性。说:“当今世界、当代中国和我们党的自身状况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在这一思想引导下,党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上对大局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和理解。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如果不是这样,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就将成为一种动听的言词,而不能触动我们的现实和灵魂。

第二,深刻剖析时代问题,凝练解决问题的新思维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同时更是一个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关注、研究和力图解决现实问题中才能发展,才能创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密不可分。只有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和和实际相结合,化理论为方法,化智慧为方法,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尊重群众实践和其首创精神,保证理论创新的力量之源

人民群众是理论的创造者、实践者,又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向来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方法。在创新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人民群众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把理论创新工作中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统一起来,要求根据群众的实践和依靠群众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启示我们:群众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走群众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而我们以后的理论创新工作也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导群众一道前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重视实践就是要做到有敏锐的时代意识,鲜明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观点,深邃的规律揭示,这是理论创新本质的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而永恒变动的实践则恰恰成为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鲜内容的不竭源泉和强劲动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

态度是我们行动的先导,对于行动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更是我们能否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态度。

实事求是就是要高度重视实践,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前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思考问题。解放思想的关键不是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而是能不能摆脱错误观点的束缚,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做到独立思考,思想自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观点、新思想。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看它们是否正确,最终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形式表现出来的。一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二是领袖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需要诠释与重建、肯定与否定、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要有强烈的、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要寻找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点和理论增长点,密切关注西方的全球化理论、风险社会、消费社会等前沿理论,克服马克思主义自身逻辑结构、体系内容的局限,克服过分追求体系自恰的治学态度,打破真理神话,消除体系壁垒,开展重大问题的理论争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意识,特别注重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三者紧密相连,实事求是是基础,解放思想是关键,与时俱进是目的。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产生都是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前提的。在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中,我们党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过严重失误,原因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照搬照抄,因循守旧,受传统思想和观念束缚,一切从本本出发,而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果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两次历史性飞跃与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是紧密相连的。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由于从遵义会议到运动全党的思想大解放,突破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束缚,摆脱了“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彻底清算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动了思想的成熟,才使全党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由于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全党范围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彻底抛弃了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条化理解和对科学社会主义不正确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才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始终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关系处理好,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三、构建创新性文化环境——理论创新的外部保障

高度文明的创新环境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培育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创新环境和机制,要着力于观念的更新、精神因素的具备和体制的改革,三者合一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性文化环境。

第一,观念更新,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奠定创新性文化环境的思想基础。

创新是人的能动性的最高体现,而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更新观念,为创新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新时期科技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的环境。要建立服务型人才管理新体制,实现传统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设和完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社会与体制环境。

第二,树立与创新相适应的价值观。

(1)保持追求真理的好奇心。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培育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2)树立鼓励竞争的价值观,激发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健全、完善竞争机制。(3)培育风险意识。鼓励大胆地标新立异,勇敢地开拓荒芜领域。(4)要宽容失败。

第三,形成有利于理论创新的有效机制,提供理论创新的制度保证。

建立适应理论创新的机制,关系到能否调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理论创新能否出成果,成果质量如何。建立机制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理论创新成果的问题。理论创新的成果最终是要为实践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如果成果得不到社会承认,理论工作者的劳动也就不能充分实现。只有把创新成果宣传好,并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作用,才能使理论工作者的劳动实现其社会价值,也才能调动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健全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和各级政府部门理论创新的评价机制等。要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倡导创新的机制,对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肯定、鞭策、激励和褒扬,对理论创新的成果给予奖励,增加投入,促进创新成果的出版和发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四、创新主体的理论自觉——理论创新的主体因素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辛的精神创造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很关键的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条件。

1.要不断提高理论自觉观念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其理论自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使命感,这是不断推动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其次要具有革命家的胆魄,要有反对教条、突破陈规的政治胆识和理论勇气,把握变化了的时代,研究发展中的实际,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再次要有理论创新的锐气,把握理论创新的规律,掌握理论创新的方法,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第四,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实质是一种辨证否定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使命感、敏锐的问题意识,正视原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面临的当代困境,以反思和批判的精神、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为背景,准确地把握继承什么、发展什么、放弃什么,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点。第五,理论工作者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与建设,做学习型政党的领导者,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素养。当然,博览群书不一定就能有创新的思想,但知识的贫乏则一定产生不出创新的思想。宽广的理论基础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用宽广的视野观察问题,便于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2.要坚定政治立场

在理论创新上要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全党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任务。广大干部群众尤其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培养和提高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只有这样才会在原则问题上站稳立场,分清重大是非界限。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在所谓“新思维”的催化下加速解体的,我们应当时刻警惕。

3.要勇于探索,坚定信念,秉承创新精神

创新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创新主体必须坚定信念,不惧艰难曲折使创新成果产生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辩证运动。创新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索精神、实践精神。探索活动需要一种勇气、一种胆魄、一种精神,不唯书,不唯上,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开拓新事业。[2]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3]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之所以在理论建设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指引我们党和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是和他们的理论基础、爱国情怀分不开的,更是和他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不畏艰苦的精神分不开的。我们要努力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坚决防止和反对理论创新中的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化和形而上学、形式主义。要像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所要求的那样: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4.要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广大干部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发展新的思想理论观点,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理念,成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顺利开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充实和完善,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我们必须始终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创造力,必须一时一刻也不停顿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质上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革命。这一过程需要深刻把握当代现实,克服传统观念、思维模式等各方面主观因素的束缚,积极回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创新,奠定理论创新的基础。还要保存高度的警惕,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念,吸收新的理论思潮的方法论成果,这样才能发展出能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1].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02-09-03(1).

[2]孙宏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16-1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2

[参考文献]

[1] 赵增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若干宝贵经验[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月.

[2] 张文化.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关系[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3] 张荣华,朱宏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4月.

第3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

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准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所谓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指的是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意识则侧重于各种新活动的自觉性和创新活动中自觉行为的养成。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首先必须明白,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包含一定的能力成分,他是历史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历史教学中各项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对历史学习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应该包含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没有明确界线,它们可以互相融合,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可等同。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历史上的各项重大发明创造是与其渊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无所谓有“发明”“创造”。任何一种科学结论的得出,无一不是以翔实的史实作为前提条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历史知识和材料,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不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材料,而让学生思考。这种作法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习惯。

第4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教学 教学民主 基本原则

由于受几千年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影响,多年来,“教学民主”一词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或多或少地被看作是一个“敏感词汇”。在由王道俊、王汉澜同志主编的“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使用”的现行《教育学》教材中,只在第八章第四节的“教学原则”一节中的“启发性原则”之下,作为贯彻启发性原则的五条基本要求之一,提出了“发扬教学民主”的要求。认为“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

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在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以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时代挑战。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大课堂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改革力度,探讨并真正落实教育教学的民主化。因为实施民主化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树立公民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造就千百万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拟就实施教学民主的意义、原则与办法等,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民主及其意义

1、教学民主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教育界中,对什么是教学民主的问题,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对教学民主进行定义和讨论。若将教学民主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来看待的话,它除了在教育目的的指向性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等方面,要涉及或包括有对学生进行现代民主意识和观念进行培养教育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基本教学原则之一所确立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与地位、权利与义务、知识与真理、决策与管理以及教师施教的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平等与民主。但若作为一个狭义的概念来看待的话,即只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由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民主。本文所论及的关于教学民主的意义与实施办法等,也是指后者那种狭义的主要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民主。

2、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需要

民主发展的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需要从两个方面设计和着手: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的民主素质的培养。教育不单为民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还可以提供直接进行民主训练的场所。不同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传统“师道尊严”的权威主义课堂教学与非民主的师生关系,容易形成学生的权威人格,这种人格特征表现为过度地、不加批判地遵从权威人物的观点,有时甚至是极端地唯命是从,缺乏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离开了权威的命令,便感到不知所措。而在民主的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出自对真理的尊重,而不是出于对权威的盲从。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经常地被尊重,于是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学生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于是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把自己放在与他人平等的地位,从而感触到自信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为官,不会一朝得志,权力意志便极度膨胀;为民,也不会奴化依附,一味盲从。这样的人才会真正成为具有很高民主素养的对社会负责的公民,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3、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需要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扼杀了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千百万主动性、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而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相互激励、畅所欲言的课堂民主气氛,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精神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4、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提高综合国力,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民主的教育氛围。因为民主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教学的民主,课堂就是****者的课堂,而****是压抑创新精神的。在一个一切都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课堂上,学生是无任何主体精神可言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切惟命是从,按图索骥,很难想象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会在今后形成什么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不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上的****主义,代之以一种新的民主教学观,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无疑是一句空话。  5、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冲击,对教育的影响是首当其冲,它正在引起人们教育观、教学观方面的重大变化。摒弃教学****,施行教学民主,既是信息化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人们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先知者和绝对拥有者,学生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传授,教师乐意教与否,教得多与少、差与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命运,从而自然形成了教师的知识权威。这种知识权威又逐渐演化成了教师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人格权威,在这种权威面前,学生往往只有“绝对服从”的份。而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和知识更新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及时的。这就大大削弱了教师以知识权威自居的基础,由此而派生的权威式教学方式便自然面临着不能继续下去的现实,教师不得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实现由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到平等的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转换。

6、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需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将美好的教育意图化为现实成果,仅有一些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和改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情感交流渠道。师生心灵的真正沟通,还必须依靠教师的人格力量,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氛围的人格魅力。一名教师,只有在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灵性的完全平等的人的基础上,才能在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由此搭起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使学生真正在“亲其师”的基础上而“信其道”,大大提高教学的目的和质量。

二、教学民主的实施原则

由前述讨论可知,传统“师道尊严”的****主义教学模式,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唯唯诺诺、平庸顺服的“书呆子”。笔者认为,有的放矢地深化教育改革,改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实施教学民主,注意落实好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确立教学民主的基本原则地位

能将教学民主作为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写进各级各类师范类院校公共《教育学》教科书中去,让各级各类学校的未来教师们,在接受师范专业的各项教育和训练时,就对实施教学民主的重要意义和途径有着明确的认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把实施教学民主作为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贯彻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行为中去。

2、确立师生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关系

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每位学生都当作是与教师在人格地位中完全平等的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在人格上低教师一等的被动的服从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保护学生求知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挫伤学生的人格,不扭曲学生的心灵,不伤害学生既使是很幼稚可笑的求知和创造的各种冲动和热情。  3、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将整个教学活动营造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自由探讨、畅所欲言、相互激励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必须充分落实到学生的自由的学上,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称职的向导和引路人,自觉有意地或在学生需要时,为学生指明继续前进的新方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新障碍,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即自由平等又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再创造(甚至是创造)的机会和条件。不把自己的权威和意志强行施加到学生的头上,扼杀学生自由发展的各种可能和机会。

4、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5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2.001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深入学习党的十关于坚定“三个自信”问题的论述,这对于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和理论自信,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理论航向,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仅就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理性依据、路径选择与实践意义问题谈一些浅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理性依据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一贯追求与自觉行为。坚持这种自信的理性依据,首先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实践情怀、厚重学养与精神魅力。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学脉渊源上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及其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包括其追随者在实践中的创新与拓展,包括列宁主义阶段以及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和实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文化根源和阶级斗争根源,但这些条件只是为之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可能,只有通过经典作家的思想创造和革命实践,这种可能才会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创新活动具有深厚的实践情怀,他们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恪守的宗旨与理想,他们把这一宗旨与理想诉诸实践活动,不仅一以贯之地把崇高理想目标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中,确立了实现目标的可靠力量、路径和方法,而且与时展的实践需要紧密结合,使这种理想追求获得了真实的实践意义并成为一幅明晰的现实图景,所以说他们是集伟大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伟大天才,其理论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时代性、针对性,他们的全部科学研究都是同革命实践与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进行“书斋里的革命”,更鄙视那种简单的文字游戏,“我不主张我们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2]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只存在写进生活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而不存在本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创造不是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的抽象玄想,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才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是在实践中产生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并先后产生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体现着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基本路线和国家意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确不是一般的学说,而是实践性的学说,它的鲜明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并有效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以赢得时代、赢得人民、赢得未来;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因为它的创始人的逝世而中止,也没有因为某个权威者的宣言而终结,而是在实践中不断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如果没有马列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可能赢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可能有我国的改革开放战略并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我们党就不可能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来进一步指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不可能使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见重并活跃于当今世界。正是凭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实践情怀、厚重学养与精神魅力,才使得马克思主义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凭借他们艰苦的理论探索与开拓创新,才为后人打开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空间。惟其如此,我们今天学习并运用这种实践性、时代性和大众性的科学真理,才能从根本上坚定理论自信,获得无穷无尽的理性力量,并赢得光明的未来。[3]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13年

第2期 朱荣英: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理性依据、路径选择与实践意义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理性依据,还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根源于无产阶级那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与各个时代的革命实践以及具体策略紧密相联,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解放全人类并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认识工具,而且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就来源于它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源于它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真倾听人民的呼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使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方向自觉顺应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还来源于它崇高的社会理想,它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它所确立的崇高社会理想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同时,它又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选择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努力在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未来动势,使我们党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并不断走向成熟与自觉[4]。在理论学习和具体工作中,要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与主观世界。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自信就在于他们特别注重事实,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根据来看问题、办事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坚信,如果从各种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去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那么理论就具有巨大的现实性力量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足够魅力;如果不是从整体上去系统地掌握事实,而是从各个孤立的所谓“事实”出发,那么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5]。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从改革开放的生动事实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且还要结合新的具体事实进行深入阐发和灵活运用。总之,只有注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鲜活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实现彻底的唯物论与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科学态度与辩证方法的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其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努力“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就能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创新之源,也是我们治党治国的重大政治智慧。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确立的过程,就是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增强党的自信心和公信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和自信,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和力量之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出现挫折。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根本要求,也是科学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还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行动指南。

最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必须真正顺应时展,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努力在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作为创新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创新目的,以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作为创新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创新着力点,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8]作为创新路径,不断拓展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的根本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必须真正恪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使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感召力、创造力。在与时俱进中走向自觉、在理论创新中保持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内在统一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地融入实践,吸纳鲜活经验并进行理论创新;要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奋力开拓,使党的全部理论创造和具体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应有的科学内涵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今天,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具体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努力在掌握科学的理论体系上下工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工夫,坚信马克思主义管用、可行;二是必须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它的公信力;三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四是必须自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并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来加以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应坚持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应该破除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之上的错误观点;五是必须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的旧观念、旧做法和旧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践意义 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学习党的十精神,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并实现理性自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意义重大而深远。[9]当前理论界浮躁之风弥漫,理论创新动力不足,僵化保守问题日益突出。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与西方社会的巨大落差,催生了中国当代不少人的浮躁心态、自卑意识、信仰缺失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修辞学转向”[10]就是典型的一例。研究者强调从对生活本身的重视转向对表达精神生活的语言修辞方式的研究。这样,虽然新的语言元素、新的概念、新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但真正富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和理论越来越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思想者在思想领域从事理论创新的工作,是对思想本身的再造与创生,而非语词的花样翻新。放弃了独立思考、锐意进取的意念,就很难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内部去进行独创性的思考,也无法承担起独立思考的职责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当学者们热衷于对文化碎片的切问、政治权谋的反刍、名流隐私的窥察、低级趣味的猎奇时,主导价值的反思、时代课题的把握、历史走势的洞见、实践本质的究问,就统统被边缘化了,历史理性的探索和时代精神的追问以及文化传承的担当意识与革新时代的社会良心,则统统消散于平庸之中。如果修辞发达、思想缺席、品格趋下、意义放任,那么在文人们操作出来的所谓文化视界和精神性事件中人们就很难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的鼓动,而只能感受到生命的颓废与思想的堕落。总之,一旦理性研究的深度被抹平,思想的意义整体也就被消解了;而一旦扼杀了思想创新的灵性、窒息了文化前进的内在活力,理论研究也就穷尽了自身,一切可能实现思想创新的空间自然就被各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东西所填满。[11]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重建理论创新的基础,需要思想担当的责任意识,需要有深度的精心谋划和深厚的理论基质,更需要学者们具备理论创新的志趣和能力,而不能一劳永逸地躺在前人的理论成果上大谈什么“文化休闲”或“思想淡定”。[12]在当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中,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层出不穷,这使得信仰争夺日趋激烈。如果学者们面对各种挑战、质疑与诘难,仍然僵化保守而固步自封,就无法构筑起坚强的思想防御阵线和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抵御多元异质文化的解构与颠覆,更遑论搞好理论创新并在政治上、理论上不断走向成熟与自觉了。党的十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引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1]意义非凡。

另外,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对于走出种种理论认识误区也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理论界,认识上的种种偏差和误区,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遭到质疑和诘难,从而直接威胁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与理性自觉。比如,有的人只对马克思主义原创性发展充满自信,只承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理论首创,而对一般学者在研究活动中所形成的点点滴滴的发展则不予认同,将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性、历史性、集体性的事业人为地寄托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而将人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集体排斥在了理论创新之外;又如,有的人只注重借助西方理论框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细胞性的、因子性的创新和发展,只注重对之补充新的语言元素、新的表述方式、新的理性资源,而不重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对之进行综合创新,不重视在其理性根基处与社会的内在本源处进行培根固本;有的人只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实践经验的提升,注重新观点、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新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而不重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获得的阶段性发展、层次性跃迁、体系性构造……这些错误认识的根源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自信,进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表示怀疑。因此,走出这些认识误区,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坚定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勇气与信念。

[参 考 文 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3]朱荣英.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域中的各种诘难及其理性实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4]田心铭.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5.

[5]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6]朱荣英.马克思主义在逻辑与历史统一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学习党的十报告的一些体会[J].开封大学学报,2012(4):1.

[7].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

[8]人民日报.担当历史使命的坚强领导集体[N].人民日报,2012-11-16(6).

[9]李春华.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光明日报,2012-07-11(2).

[10]俞吾金.重建思想的维度[N].社会科学报,2012-08-30(1).

第6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影视作品 价值观 创作意图先行

影视作品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从各个角度折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影视工作者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指引下,深入生活、辛勤创作、精心制作,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影视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作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这些年,影视作品来源扩大了,欧美、日、韩等影视片、港台影视片纷纷登陆大陆市场。对我国大陆的影视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影视的观看渠道拓展了,电影院已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场所,电视业的发展、电脑网络的普及,各种新媒体的涌现,使得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对影视作品的评判标准在变,票房价值的高低、能否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网络视频的点击率等,似乎成为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这些都对影视创作者和演职人员的思想产生波动,形成极大的诱惑力。当前一些影视作品追逐“票房价值”、崇尚“娱乐至上”、炒作“眼球经济”的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人们的欣赏趣味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新问题、新变化需要用新的方案去解决。从辩证的角度看,在“变”中总应该有“不变”的东西,我们认为“三项基本原则”不能变,“善与恶”“美与丑”等大是大非的价值观不能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正是阐明了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值得我们影视工作者认真的学习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段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和谐社会思想文化的精髓。

应该看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十分具体的,在全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精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里有必要将这一论述加以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所证明的正确理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马克思主义成熟于19世纪七十年代,它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综合性理论体系。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这些理论,引领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成的第二部分。当前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更是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共同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毋庸置疑是当今社会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个构成部分。具体地说,民族精神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传统的、民族的。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发展性。我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根基,注意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创造了新的文化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例如自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平正义意识以及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丰十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具体化。胡锦涛同志对此特别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影视的发展方向,对于影视专业人员,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在的逻辑性,又有多方面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一切有良知的作家和影视工作者非但没有任何限制,还提供了创作的基本的思路。影视工作者应立足于此,深人生活、深入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作。

二、影视创作应主题明确价值观先行

创作是影视的基础。好的影片需要有好的剧本,好的剧本来自于剧作家的创作。

长期以来我国影视事业受到各种“左倾”思潮的干扰,尤其足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四人帮“三突出”“主题先行”等极左思潮的限制,影视创作困难重重、如履薄冰。所谓主题先行,原本是一种创作方法,就是事先确定了一个创作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去寻找题材、安排故事的创作手法。这是所有具有强烈责任感,有明确服务对象的作家惯常使用的创作方法。当然这也只是创作方法中的一种。而在“文革”中,“四人帮”用事先设计好的“主题”去衡量作品,对影视作品横加指责;在创作上,让作家在他们设计的“主题”中去搞。这与创作方法的取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文革”结束以后。“四人帮”所谓的“主题先行”被批得很臭,与此同时,另一种极端思潮抬头——反对创作方法上的主题先行,这种思潮说白了,是有意无视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创作思潮,这种思潮给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唯美艺术”、“暴露文学”和西方价值观泛滥带来可乘之机。在影视创作和表现形式上则突出表现为崇尚“娱乐至上”、追逐“票房价值”,炒作“眼球经济”,应当看到这种不顾社会影响追名逐

第7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提出的这一思想,对21世纪中国有什么意义?

思索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跟踪研究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足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层层深入地阐明它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建设创新论

“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应当说,“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在继承我党优秀传统基础上作出的适应时代与国情的重大创新,旨在要求实现党的建设与科技、文化、体制的综合创新:按照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全面创新的要求,来推动党的建设创新;以党风党建创新为关键,来支撑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全面创新;中国共产党应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多元主体的核心力量,从而开创中国式的国家创新体系,既不同于特别突出政府通产省主体作用的日本技求创新模式,也不同于特别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综合的美国模式。

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发展轨迹来看,从80、90年代之交开始,尤其是从反思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历史教训的1998年以来,经过十来年反复酝酿、反复锤炼、反复琢磨,逐步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的全面创新论。

2000年1月14日,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谈话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创新、全面创新与党的建设创新问题:“当今世界处在重大而深刻的变动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

2000年2月24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特别明确突出地讲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两个创新”问题:“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艰巨了。如何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创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加紧研究和实践。”

2000年6月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再一次纵论创新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我多次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2000年6月22日,在西北宁夏、甘肃视察工作时,更进一步阐发了至少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四大内容的全面创新理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000年6月30日,应邀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了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再次提纲挚领地阐发了全面创新论:“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思想背景下,从2000年1月起到6月间,多次阐发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主旨首先在于面向21世纪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大创新。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身体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第一,“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头两个五十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中的建党学说与建党实践,在党的建设上都突出了阶级斗争这个纲:首先强调党是工人阶级战斗的先锋队,是阶级斗争工具,是把握武装斗争的武装集团。

而面向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崭新时代,现代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两大潮头代表时代主流。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政党,最重要的工作重心不是再搞阶级斗争,而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利益、人民民主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三个代表”体现了创新主体的重大创新

在当代国际上流行的创新理论中,往往对创新主体做出不同规定:把企业与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把科学家、科学院、大学作为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主体;把国家政府作为政策创新、体制创新主体……但很少专门探讨党的创新、执政党的创新、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创新主体作用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专门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全面创新问题,把党作为创新主体,作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不愧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重大创新。

第三,“三个代表”体现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独特创新

在目前已有的国家创新体系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

美国式国家创新体系,显著特点是强调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特别突出企业与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称之为“企业主体型国家创新体系”。

日本式国家创新体系,过去比较突出与市场结合的技术创新,特别强调政府通产省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称之为“政府主导型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在认真学习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也努力开创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动主体之一,并作为领导多元主体综合创新的核心力量与整合机制,或许可称为“党领导型国家创新体系”。

三大振兴的历史使命

高度概括地说,与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实现三大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振兴党风——振兴中华——振兴社会主义。

(一)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先是为了“振兴党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官僚腐败、不正之风,使21世纪中国共产党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中国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动主体与多元主体中的主导力量。

正在迎来建党80周年的中国共产党,以“过五关斩六将”的开拓奋斗精神,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考验:

从地下党,转变为执政党;

从武装斗争为主,转向和平建设为主;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现代化经济建设为重心;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

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对外开放、全面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

从比较单一的经济成分、经济结构,走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层次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综合创新能力,历尽磨难,千锤百炼,成长壮大,不断发展。

当然,不应讳言,在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过程中,党的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相当严重、相当尖锐。最大的两个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党的建设问题。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是官僚腐败、不正之风。

为此,和第三代领导集体,一再为我们敲响警钟:“从这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发展下去,不是没有的危险啊!”

正基于此,在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同时,代表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重申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指导方针,而且提出了“振兴党风”的“三个必须”:

“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适应新的情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按照“三个代表”的方向与标准,全面建设21世纪中国共产党,正是“振兴党风”的必由之路与根本途径。

(二)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现代复兴.让中华文明在未来世界新型文明中大放光彩。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在古代世界有过光辉篇章,而在近代世界历史上,从1750年英国走向近代工业化以来,中国却走向封闭、走向落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更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屈辱局面。

1894年,孙中山在成立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前身组织——兴中会时,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

20世纪中期,把中华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1962年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还专门列出一个时间表。

邓小平在1990年,专门以《振兴中华民族》发表了重要谈话,并使“振兴中华”重新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

2000年5月,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在视察上海时,同样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一切思考,包括提出“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中心点:“怎样使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充满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这个思想主旨,他反复讲了多次,并且点明了这也正是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宗旨:“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建设21世纪中国共产党,实现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新工程,这是中华文明走向21世纪现代复兴的强大支点。

(三)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为了振兴党风、振兴中华,还有一层世界历史性使命,就是以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支点,迎接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

八、九十年代交错点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代社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曲折。

“马克思主义死亡论”、“社会主义终结论”流行一时,甚嚣尘上。

邓小平南方谈话,尾声之处,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实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真可谓一个老练成熟的政治家、思想家,果然不出所料,1992年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低谷时期的谷底,以后再没有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现象。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不会在短期内走出低潮时期,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却从90年代中期开始,率先逐步出现回升势头。

1995年,俄罗斯共产党人与专家学者,发出呼唤:“社会主义曲折隧道尽头,21世纪必将复见光明!”

1998年,来自60多个国家的1500名代表,齐集巴黎大学、国家文化会堂,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发出了“马克思没有死”的强烈时代呼唤。

1999年,马克思被某些西方有影响的大众传媒评为“一千年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千年马克思”获得新的生命。

和第三代领导酝酿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当然首先关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也以广阔理论视野,关注着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90年代中期,当世界社会主义开始出现某些历史转机先兆时,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就要求一些中央研究机构,加强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的跟踪研究,注意他们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新观点,并特别关注一些人提出的世界社会主义如何在21世纪走出低潮、走向复兴的问题。

2000年1月14日,首先提出“三个代表”基本思想的《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要求我们“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来进行总结和反思”,并要求我们注意到“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的兴起”,以及在世界格局变化条件下,同世界资本主义展开的长期较量与激烈斗争。

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展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头一个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且以振兴世界社会主义为己任。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时就提出其国际意义、世界历史意义:“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第8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里程碑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伟大变革必然产生伟大理论。凡是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凡遇重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总能出现能够反映时代特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统御和引导历史前进,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无不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应指导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伴随着引领和指导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等重大社会变革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应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着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着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以新里程碑的历史姿态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彰显着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

在19世纪上半叶,自由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并被人们宣扬为“永恒的社会”、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随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和指导的时候,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它能不能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重大和带有根本性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斯、恩克斯充分借鉴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进行了独树一帜的伟大理论创造,为人类贡献了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在内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而这个标志起始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发现《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但它的基本原理至今还是正确的。其基本结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结论有力地鼓舞和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列宁主义的创立,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与时代同行,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不断产生理论创新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而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国家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俄国人民此起彼伏的革命斗争发展,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从理论上正确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链条的俄国能否首先取得成功。因为马克思、恩克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从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他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断,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他立足于当前,立足于俄国实际,全面、系统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指明了胜利的前景。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等著作,是列宁主义代表性和标志性著作,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不仅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工人运动。

三、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和开创性理论创新的起点性标志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封建资本主义的俄国取得了胜利,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以巨大鼓舞,鼓舞了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华民族奋起革命的斗志和自己掌握命运的信心。在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争取革命胜利,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给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却根本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俄国革命的模式,提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张争取一个省和几个省武装暴动的胜利,结果“以卵击石”,使我们党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惨遭重大损失,差一点断送中国革命。毛泽东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其看作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他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政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正是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放弃首先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的错误路线,制定了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战略,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不失时机地通过和平改造,将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懈的探索者,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他在1926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30年发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和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等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新里程碑意义的起点标志。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社会变革中创立的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时期的历史地位一样,都是能够反映时代特征,揭示人类发展规律,回答和解决重大、根本性问题,指导和引领社会前进,产生积极、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里程碑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伟大变革必然产生伟大理论。凡是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凡遇重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总能出现能够反映时代特征,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统御和引导历史前进,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无不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应指导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伴随着引领和指导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等重大社会变革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应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着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着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以新里程碑的历史姿态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彰显着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

在19世纪上半叶,自由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并被人们宣扬为“永恒的社会”、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随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和指导的时候,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它能不能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重大和带有根本性问题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斯、恩克斯充分借鉴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进行了独树一帜的伟大理论创造,为人类贡献了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在内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而这个标志起始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发现《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但它的基本原理至今还是正确的。其基本结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结论有力地鼓舞和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列宁主义的创立,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与时代同行,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不断产生理论创新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而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国家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俄国人民此起彼伏的革命斗争发展,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从理论上正确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新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统治薄弱链条的俄国能否首先取得成功。因为马克思、恩克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从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他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断,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他立足于当前,立足于俄国实际,全面、系统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指明了胜利的前景。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等著作,是列宁主义代表性和标志性著作,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初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不仅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工人运动。

三、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和开创性理论创新的起点性标志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封建资本主义的俄国取得了胜利,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以巨大鼓舞,鼓舞了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华民族奋起革命的斗志和自己掌握命运的信心。在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争取革命胜利,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给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却根本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俄国革命的模式,提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张争取一个省和几个省武装暴动的胜利,结果“以卵击石”,使我们党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惨遭重大损失,差一点断送中国革命。毛泽东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其看作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他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政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正是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使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9篇: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理论创新是人们自觉地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创造性活动。理论创新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引。在当代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理论需要科学方法。同志指出:“今后在社会科学理论方面,你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但有一条是不能变的,是要统一的,就是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第587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教材。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贯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唯物辩证法,并自觉地以此为指导,才能进行正确的理论创新。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价值尺度。我们党一贯倡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判断理论创新的成败得失,关键就要看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事业发展;解决的问题越多,创新就越成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的最终价值尺度,归根到底就要看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理论创新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揭示了理论创新的一般规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关键,坚持在把握时代要求中发展理论。任何一种创新的科学理论,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产物,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方位为背景的,都是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并顺应和引导历史潮流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在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适应并满足了时代的需要,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是理论的价值体现,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鲜明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标志。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一理论的创新是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进程相统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在这一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和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新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吸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新道路。

继承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坚持在继承中发展理论。理论创新并不排斥理论继承。继承与创新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无从创新;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了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科学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我们在理论创新时,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坚持在发展中发展理论。理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叫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立足于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推动创新。这种创新与发展既是指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又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和旧的观点的束缚,要敢于说新话,做前人未做的事。要做到这些,就要发挥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理论创新的合力,特别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认识进行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从而推动理论创新。

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理论创新。当前,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精神。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解放是创新的前提,思想僵化是创新的大敌。马克思主义和全部科学发展史都证明,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结果。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要把对真理的认识看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求真务实,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问题,不懈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

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创新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社会环境对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创新环境,一是要注重营造舆论环境。必须形成追求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舆论氛围。要尊重和理解创新,允许创新中出现失误。人类探索真理的历史表明,一个正确的结论往往是经历多次错误认识之后才能形成。二是要注重营造学术环境。学术交流与争鸣可以增长知识、获得信息,可以打破思维定势、激发灵感,可以瑕瑜互见、取长补短,一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三是要注重营造法治环境。理论创新既要有足够的区域空间,又要有明晰的法律边界,从而做到“出创新于法度之中”。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工作,充分保障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各项自由和权利,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挥好人们进行理论创新的积极性。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非常之功”,需要“非常之才”。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的观念,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千方百计培养人才,不惜代价吸引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着力形成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在理论创新中,知识分子担负着重要使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境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刻苦钻研、潜心悟道。在理论创新中,任何急功近利、虚夸浮躁、哗众取宠的作法,都是有害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