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精选(九篇)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

第1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自主创业;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9

1.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

首先,与同年龄段的其他学生相比,高职高专的学生拥有特别扎实的基础知识,创业视角特别开阔。高职高专大学生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教育,极大地开拓了自身的视野,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去看待行业的发展,能够从容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在我国社会上通过创业这条途径走向成功的人士有很多,但是这些人创业旅程存在一定的缺陷,要么经营范围过窄,要么起点相对较低。[1]总而言之,他们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往往难以进一步发展了。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在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其次,年轻是创业的资本。众所周知,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还处于青年阶段,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有着其他年龄段的人没有的热情,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即使在创业的途中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重新爬起来,继续向前进。由于年轻,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容易走向成功。

最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高职高专大学生则是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中成长的一代人,因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能够更熟练应用先进的信息设备,获得信息的速度也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快。

因此,不得不说这是高专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优势之一。[2]

2.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劣势

首先,家庭背景不同。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导致学生的创业观念迥然不同。对于家庭比较优越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拥有创业的优势,但是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比较安逸的生活。[3]对于家庭稍微比较困难的孩子来说,不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资本,二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来考取高职高专院校的,而一旦选择自主创业,就面临着多年的学习努力付诸东流,因此他们宁可选择打工也不会选择出来创业。

其次,资金障碍。资金是阻止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又一大障碍。大学生刚刚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最缺乏的就是资金,资金是创业得以继续的保障,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资金,那么就根本谈不上创业。虽然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给予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一定的资金补贴,但是仅靠这些资金想要顺利开展创业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创业机构体系。

再次,观念守旧。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还难以转变观念,这是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业难的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要选择就是走官道,这与我国创新社会氛围不浓以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密切相关,这种教育观念一直以来深深根植在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脑海当中,想要一下子转变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观念是不现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循序渐进地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步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掀起一股创业热潮。

最后,学校与家庭因素。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业难的因素当中还包括家庭因素。学生生活在家庭这个小型环境当中,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家庭成员的意见和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都不太支持自己的孩子出去创业。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现阶段我国学校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创业,学校缺乏科学、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3.结语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既有创意的优势,也有创业的劣势,这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放大学生的创业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明梅.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112-113.

第2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1)创业范围差异王伯庆博士认为本科和高职院校办学存在类型、层次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也不尽相同。本科院校属于研究型、应用型而高职院校直接面向就业所以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研究理应把本科生和高职生区分对待。(2)创业类型差异本科生与高职生在自主创业类型上明显差异。前者属子机会型”创业后者属子生存型”创业其创业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较大。本科生团队创业的行业创业难度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对于技术水平、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需要团队合作创业洛有分工。而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相对低端的传统项目或行业河以不依靠团队而创业。这也是本科生与高职高专生创业的明显差别之一。

二、发挥优势降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存

高职大学生创业帮助他们正确识别自身在创业实践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因素所处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因素并发挥优势抓住机会克服不足回避威胁进而推动整个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进程。(l)优势分析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热情通过举办模拟创业、创业大赛等活动利用校报、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创业事迹、创业成果不定期地安排教师和创业成功人士开展创业知识经验交流为立志创业的同学提供辅导方案;在学生当中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得我院学生有了在学校实践的机会这使得他们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肩些毕业后把自己的创业小店经营的红红火火,创出自己一番新天地。另一方面。我院还在酝酿实施小微企业投资计划使学生加快实现创业的倍增效应。(2)劣势分析尽管他们的综合素质不错但其文化基础明显较差着遍表现在学习能力、知识运用、创新创造、综合素质方面要弱于本科生这些因素决定高职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上更倾向于投资少、风险小、「]槛低的传统行业或低端项目。而这些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对激烈残酷的商业竞争认知过于理想对市场潜在风险预见不足,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不够。一旦遭遇失败容易措手不及。抗压能力有待加强。(3)机会与威胁机会分析国家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更加务实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导向和优惠举措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岗位拓展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引领45万名大学生完成创业计划的具体行动目标”气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拥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威胁分析作为高职层次的学生创业绝大部分动机是解决自身就业实现经济独立。创业模式有别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从低端传统行业入手的居多基本属于生存型创业很难成为风险投资商追逐的目标。通过风险投资获得创业资金的概率几乎为零更多地只能依靠自己去筹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大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客观分析整个大环境的特殊机遇与挑战再在市场中找准落脚点”才有可能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三、综上所述

第3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职业指导 工作单元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41

Abstract Career guidance of college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 is the support and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th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urrently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into the symbol of the new stage, it is because the new, so need to be innovative and pioneering in many way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base unit, hope to be helpful to this topic.

Key words career guidance; work unit; professional ability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是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实验基地,它的基本职能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强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指导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就业和探索学校职业指导的新经验”。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的建立可以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①强化职业指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就业率。

1 职业指导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

根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的要求,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整合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资源,开设有以下教学实验项目。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内容共分为5个模块。模块一,职业规划能力训练与指导。模块二、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与指导。模块三、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与指导。模块四、创业素质测评与训练指导。模块五、职业培训项目开发与实施。

1.1 职业规划能力训练与指导

(1)人格测评训练。在职业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北森职业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倾向性测评。包括:霍兰德职业兴趣、MBTI性格测评、职业价值观测评、职业能力测评。帮助学生客观、真实的了解自己所适合的职业,从而拟定职业群。(2)职业探索训练。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拟定的职业群进行深度体验。通过CETTIC就业服务平台的职业图谱或其他评估办法,分析职业特点,缩小职业数量。(3)决策技术训练。在职业指导师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掌握CASVE决策循环技术并将此技术应用于职业抉择之中,最终确定职业方向。

1.2 通用职业能力训练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界定,通用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结合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实际,将以上内容归纳为3个训练项目。

(1)沟通能力训练。通过系列团队活动,如:通过无声传递情报、盲人走路等,并对活动加以辅导,使学生体验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和技巧。帮助学生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和人际沟通的基本规则,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合作能力训练。通过对系列集体活动项目的体验,如:相互支撑、蜈蚣行走等团队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团队合作的技能和原则,体验组织管理和解决团队问题的方法。体验团队合作中组织管理、问题解决和分析判断等技能,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原则。

(3)创新能力训练。通过一系列游戏,如:火柴难题、扑克宝塔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

(4)求职技能训练。在求职体验中心,进行招聘信息查询、求职简历制作能力训练,通过对比分析和专业人士评价等方法,提升大学生制作简历的能力。同时,进行个人面试训练和无领导小组面试训练,借助微格教学设备、眼动仪等对面试过程逐一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面试技巧,提升大学生应对面试的能力。

2 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的单元架构

高校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应紧紧围绕“科研导向、服务教学、突出内涵”的原则,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目标。②因以上功能所致,高校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应该具备以下9个工作单元:

2.1 人格测评中心

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和创业素养的测评。人格测评中心主要功能有:性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价值观测评、职业能力测评、创业素质测评等,为大学生合理制定职业规划和自主创业提供帮助。测评采用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正式评估中,使用北森职业测评系统、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CETTIC职业测评系统等;在非正式评估中,采用北森职业测评分类卡、结构化工作表等进行测评。③

2.2 职业体验中心

职业探索是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深度地职业体验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体验中心主要功能有:一是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的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科技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组织环境的探索,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方法包括:视频观察、网络查询、职业人物访谈、查找资料库等。二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状况进行测评:借助CETTIC就业服务平台中的职业图谱测评法进行正式评估;采用职业分类图、JobSoSo职业分类信息技术等进行非正式评估。④

2.3 素质拓展中心

素质拓展中心是提升大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训平台。其功能:一是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与测评。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界定,通用职业技能包括: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8项技能。二是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与测评。自我管理能力(品质)包括:自信、自立、责任心、诚信、时间管理、主动等。在职业评估中,采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进行正式评估;采用无领导小组面试等方法进行非正式评估。同时,针对测评后发现学生技能上的不足后,采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就业能力训练课程系列教材中的训练方案进行针对性训练。

2.4 求职体验中心

求职体验中心具有三个职能:一是搜索招聘信息。借助招聘信息搜索软件,根据学生求职意向,能够快速查询到招聘信息。二是训练学生制作求职简历的技能。通过比较训练,使学生能够制作出规范的、个性化的求职简历。三是训练学生面试技能。借助微格教学设备和眼动仪等相关设备,分析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训练改进,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

2.5 企业咨询中心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的99.6%,就业人数占就业总量的71.2%,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58.8%。⑤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已成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由于这些单位缺乏必要的用工经验,存在盲目招聘,造成“招不去,留不住”,“用工荒”现象十分严重。企业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一是对来校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进行审验,保障学生就业安全。二是对企业招聘进行必要的指导,包括招聘专业、层次、待遇、上升空间等进行协商,帮助企业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实现“招得去、留得住”,以缓解中小企业“用工荒”的问题。三是对中小企业开展企业诊断和EAP服务等。

2.6 创业指导中心

创业指导中心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引擎,引导大学生做好创业的前期准备。创业指导中心功能主要有:一是创业心理测评,确认创业特质。二是创业能力测评,对大学生创业准备程度进行评估,降低盲目性创业。三是采用ERP综合系统、企业运作电子沙盘、电子商务模拟、市场营销等仿真软件,⑥对创业项目进行集成化模拟管理,使大学生体验创业全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

2.7 职业信息分析中心

职业信息分析包括对就业失业、职业供求、工资价位和社会保险等在内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等,从而为社会求职者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招用人才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也可为高校专业建设和招生提供指导。职业信息分析中心利用专门的统计工具:一是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二是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三是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是职业指导教学实验基地的信息中枢。

2.8 职业培训项目开发中心

培训项目开发中心重点围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项目开发课程和教材,对培训进行指导和评价,对培训合格的学生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审核后,颁发《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同时还承担教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组织工作。

2.9 首席职业指导师工作室

职业指导作为一个技术团队,实施首席专家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头作用,提高工作质量。首席专家主要任务:一是利用专用的测评工具,对有异议测评结果进行最终测评;二是利用专门训练方法,对其他专门实验室训练效果不佳者,进行新的矫正训练。三是对职业信息分析报告、创业计划书等进行必要的最终确认。四是对团队人员实施技术督导。五是组织团队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科研工作。六是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者进行必要的技术帮扶。

注释

① 姜献群.校企对接条件下职业指导工作的新变化[J].南都学坛,2012.2:86.

② 韦华.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1.5(2).

③ GCDF中国培训中心.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6:59-60.

④ 钟谷兰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83.

第4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24-03

一、引言

课程开发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课程开发的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象征。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课程开发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举措。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迫使学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合作,了解并掌握行业企业的最新岗位工作标准和要求,促使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未能满足企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课程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本文以协同创新为导向探讨高职课程开发,即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与具体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以行业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基础,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促使学生能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二、协同创新的理论背景

(一)协同创新的定义、本质、特点

协同创新就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国家的引导和机制安排,帮助研究机构、企业及大学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以达到各自的优势互补。

协同创新有整体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动态性等特点。协同创新各要素是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相加,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协同创新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遵循着不同的规律,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二)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促进了科研院所、企业及高校的合作及协同创新。技术及科技的多元性又有利于促使企业实现创新、促进市场需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摇篮,也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实践。企业是实践主体之一。因此,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一是有助于了解、掌握企业的前沿技术;二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费来源,以支撑学院各项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开展。

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并不多,且主要是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了创新过程中企业内部各职能及企业与环境协同的思想。国外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多是从其与企业、市场如何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借用协同创新的理念,主要用于指导高职课程开发。文章的协同创新专指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三、我国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课程的定义,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解释,课程是“课业及其进程”。如果涵盖课程的工具性,则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期间进程的总和”,或者说“课程就是有组织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也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对学校教学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与初步设计”。总之,课程开发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采用、考核评价的方式、实训方式等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工作任务的分析不够细致,过于笼统;课程设置模仿学科课程框架;课程内容选择脱离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目标的定位模糊,过于宏观,与工作目标相差甚远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学校没有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未能与企业深度合作。

课程开发最重要的就是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工作任务的分析决定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最终产品的质量。高职院校基本都认识到了工作任务分析的重要性,但现有课程体系与工作任务分析结果的课程体系还是很相似。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过于笼统、粗糙,忽略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课程设计者们难以表述课程的具体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只关注了如何根据工作任务来确定教学内容,却没有做到如何根据实际工作任务来安排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的排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加符合逻辑。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仍然依据学科课程来设置。

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岗位针对性,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确定,这样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因此,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是我们判断高职课程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四、高职课程开发的技术

高职课程开发必须确定开发的课程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因此,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这是现代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现实要求。课程开发模式一般有三种: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高职课程开发最常用的是目标模式,它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

(一)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达到什么状态。首先,课程目标确定前需要确定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包括劳动市场条件、教育决策需求及专家意见等。其次,了解教学对象,包括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基础、学生的兴趣及学习特点等。

(二)选择课程内容

高职课程内容的确定需要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员的协同合作。首先,要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在微观上确定与课程开发有关的职业活动内容。这包括三个层次:1.工作岗位分析。通过岗位分析确定这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及工作态度的要求。2.工作职责分析。对岗位群的工作职责进行分析,以确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3.工作任务分析。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得到每个单元所有具体的职业活动,以此来确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项能力。在内容选择方面,从工作任务转换到课程计划,从职业能力标准转换到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者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分析工作任务后要进行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联系职业工作能力与教学要求的纽带,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可获得职业必须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将一系列的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教学内容。

(三)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确定后则要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编制。要打破思维定式,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并安排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等,即编写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其次,安排课程的教学进程,如周学时表和课时表。同时,还需提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以便使教学过程服务于总体的教学目标。

(四)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是对课程实施的进程和结果进行检查。课程评价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学生参加考试的结果,而且取决于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以及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实施、组织及其结果评价过程的正确与否。

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两种方法相结合,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由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组成。教师要对课程每个模块或每项工作任务进行能力、知识、素质三方面的考核,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鼓励,对做得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学生对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目标、进度、采用方法的合理性、质量、完整性等进行自评,并填写相应的自评表格。

五、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发实例

(一)分析行业企业的文秘岗位工作要求,开发企业文秘英语课程

企业文秘英语是笔者主持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依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在分析了涉外文秘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开发的。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企业文秘英语课程内容设计

新技能的更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配合,协同合作。没有基于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学校则无法掌握、了解前沿的技术,也就制定不出前沿的、紧跟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也不利于学校进行能够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企业文秘英语通过岗位需求调查及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系统分析,确定企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分析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由此设计了10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典型的文秘工作任务。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课程评价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企业文秘英语的评价方式采用了学校与企业协同合作的方法:虚拟公司与工作现场相结合,既在虚拟公司的环境下考核,又在真实企业的文秘岗位中评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又注重期末考试成绩;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既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考核学生的语言和文秘技能;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既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注重让学生互相学习及互相评价;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相结合,考核人员既有校内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有校外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文秘技能的评价。

六、结语

课程开发与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智慧,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的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课程设计者的投入程度。本文仅为抛砖引玉,以促使学术界更加重视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由量到质的提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 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 刘要悟.试析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4).

[4] 卢丽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第5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1点燃激情、规划人生,激励大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选择过程的开始。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就业;二是创业;三是专升本。这三条路径,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升学和创业的是少数。所以对高职院校来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规划,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升学或创业的准备。创业对于一名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词汇,高职设置的很多专业,如兽医、会计、食品加工等专业因其专业本身的特点和高职的办学机制的优势,使得毕业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所以这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小规模创业或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是较有优势的。创业对于一个高职毕业生来说是有很大诱惑力的,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那么,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业素质,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帮助指导学生为创业做好心理、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是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思考并规划未来发展,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怎样的工作;二是意识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工作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非常重要;三是做出承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完成这样这项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于对自己承担责任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具有规划自己人生目标的能力,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要拥有自己创业的梦想,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鼓励学生建立起为实现自己未来创业梦想做好准备的决心。

2探索自我、发现优势,鼓励大学生自觉培养创业的基本素质

创业的过程困难重重,能否坚持直至成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因此,对于把创业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来说,不只要有激情,要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素质,能够清楚地告诉自己“我适合创业”,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遇到挫折时不退缩。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定位,要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需要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我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将来要到哪里工作,我职业发展的路径是什么,进行职业定位的前提是对自我的“特质”进行分析,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个步骤——自我探索阶段。自我探索要完成四项任务:职业兴趣探索、性格偏好探索、工作技能探索和工作价值观探索,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实质上是让学生清楚自己:我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我在职业活动中最看中的东西是什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按兴趣、性格偏好、工作技能和工作价值观四个方面分类,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创业者的素质进行评估。特别强调的是评估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将来创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9墨圊恬面业果自己还有欠缺的话,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进行自我训练。如创业者必须对成就有高度的欲望、对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强烈的自信心,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创业激情。工作价值观主要有成就、独立自主、挑战性、服务他人、人际交往等,因而在工作价值观探索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工作价值观的同时,指导学生确立创业所需要的工作价值观,如强烈的成就感、对独立自主和挑战性工作的追求等。

3掌握技能、学会方法,指导大学生自觉学习

创业应具备和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是在经历机会的困扰、整体地看问题和进行平衡领导的能力。创业能力就个人能力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二是创业素质,创业素质除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工作能力。麦可思在跟踪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调研数据显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谈判技能、学习方法和理解他人是创业最重要的五项基本工作能力,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是创新具有的四种能力。除基本工作能力外,创业除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决策能力、计划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目标管理能力等等。要较好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主要有自我探索技能、信息管理技能、发现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承担责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美国著名的职业规划研究者辛迪尼•梵和理查德•鲍尔斯把技能分为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通用技能三类,按这一技能理论,从完成生涯规划这项工作的角度来说,上述的生涯规划技能属于专业知识技能,但这些技能按辛迪尼•梵和理查德•鲍尔斯的技能分类方法是通用技能,相当于麦可思所使用的基本工作能力概念,可见,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寻找创业机会需要对环境进行分析,对市场进行调研,从而选择适合的创业项目,而完成这些工作的方法,包括决策的方法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内容。

第6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

尽管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但是中职毕业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创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及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对中职生的创业教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在校生创业意向调查及分析

为充分了解我校在校生创业意向现状,我们于2011年12月对2010级、2011级在校生进行了创业意向问卷调查,共发出“在校学生创业意向调查表”1500份,回收1362份,被调查者涵盖了我校现有所有专业、30个班级的在校学生,调查内容和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我校在校生创业意向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中职生创业兴趣浓厚,渴望成才、成功的愿望强烈,但艰苦奋斗、承担风险和接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有78%的学生对创业感兴趣,32%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48%的学生认为影响创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心理问题,但只有16%的学生认可创业即意味着承担风险。多数学生不敢面对挫折,幻想一蹴而就,即便少数具有创业者基本素质的学生,也普遍缺乏创业信心。

(2)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自主创业的客观条件。被调查对象中,有家族自主创业企业的有298人,占22%,这一部分学生只要自身有创业兴趣和意向,且具备相关创业素质,完全可以得到家族在创业资金、设备、人力等资源方面的支持。

(3)多数学生渴望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及指导。71%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55%的学生希望创业教育的形式是参加业余兴趣班,36%的学生认为要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在创业课程内容方面,多数学生对沟通能力、创新思维、专业知识、创业方向及创业意识等课程感兴趣;96%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实地考察成功企业,8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校内创业实训的条件,79%的学生希望能得到成功人士传授创业经验。

二、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我校到历届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共114例,其中大学与普通高中扩招以后的99级之后毕业生共58例。

我们通过网络QQ、电话及面谈等形式,与自主创业毕业生32人进行了沟通,主要了解他们对自主创业所必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看法。其结果如下:①当被问及“您认为自主创业者最应具备的能力是什么?”时,被调查的32人中,有29人的回答是: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②当被问及“您认为自主创业者最应具备的知识是什么?”时,被调查的32人中,有28人的回答是: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营销知识;③当被问及“您认为自主创业者最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时,被调查的32人中,有26人的回答是:诚信、自信和吃苦。

通过对自主创业毕业生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职毕业生虽然起点较低,但只要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找准突破口,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不仅能自主创业,也能实现“学一技之长,撑一片蓝天”的培养目标。

第二,中职毕业生大都在一线岗位工作过,观念务实、心态较好,在创业过程中能感受到微小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感,不会好高骛远,主要以创办小微企业为主,发展较稳健。

第三,中职毕业生年龄普遍较小,通常在二十岁以前进入社会打拼,他们可塑性强,就业创业起步较早,和同龄大学毕业生相比,有着更多的岗位工作体验和社会阅历,创业过程中年龄优势非常明显。

第四,自主创业的中职毕业普遍感觉到,创业过程中最欠缺的是“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

三、中职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1. 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

(1)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来抓。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创业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本地或本校创业成功的事迹,让学生对创业产生亲近感。

(2)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创业动机。我校在每年的就业指导活动中,都会邀请自主创业的校友回母校做创业报告,与在校生面对面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更多地坦诚创业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与挫折,以及破解创业难题的策略,使学生提前感悟创业,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创业动力。

(3)将创业意识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及教学环节之中去。既可以在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授课中渗透创业思路、启迪创业灵感,更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导作用,利用职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职业与创业政策、做好创业准备、学会创业中的自我保护等等。

2. 设立“创业班”,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教育。

选择具备创业潜质和一定条件的学生群体,组建创业班级,在完成正常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创业课程设置可分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三大模块。

(1)创业意识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自我意识是通过对创业的动机、理想及信念和责任感、道德观及价值观等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学会趋利除弊,敢于正视现实,不怕挫折,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7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调查采用黄德桥(2012)的《职业锚测评量表》[此量表是借助施恩的职业锚量表(40题中文版)][3],将职业锚分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创业型、服务/奉献型、挑战型和生活型。调查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最终数据用Excel进行录入、统计和分析。

2分析

2.1工商管理毕业生职业定位的现状分析此次调查中,有22人的职业锚存在交叉现象。其中,有16人测出同时具备两种相同分值最高分项的职业锚类型,有6人测出同时具备三种相同分值最高分项的职业锚类型(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有31.65%(居第一位)的人的职业锚明显倾向于生活型,17.09%(居第二位)的人的职业锚倾向于挑战型,倾向管理型职业锚的仅占2.53%,居末位。可见,在21世纪的新环境里,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弹性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激增[4],大学生开始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以谋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于第二位的挑战型职业锚则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面对竞争敢于迎接挑战、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5]。2.2工商管理毕业生职业定位的差异分析(1)性别的差异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管理型和创造/创业型两方面存在差异(P<0.05),男生在这两方面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其他职业锚中男女生并不存在差异。(2)生源地的差异分析,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生源地的毕业生在安全/稳定型、服务/奉献型、挑战型和生活型这四类职业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且来自城镇的毕业生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加注重个人、家庭和职业的整体协调以及稳定、安全的前途追求。

3讨论

第8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 创业教育研究是卫生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随着卫生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立足于卫生高职院校现状进行创业教育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针对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应对其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进行SWOT 综合分析,探索具有卫生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

[

关键词] 卫生高职院校;创业基地;SWOT 分析;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95?03

[收稿日期] 2015-01-11;[修回日期] 2015-04-09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314255001Y);江苏建康职业学院院级课题(JK201303)

[作者简介] 言枫(1977-),男,江苏常熟人,硕士,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与教学研究

一、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支持。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在本科院校己开展多年,取得不少成果,而科研能力稍弱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具体到卫生高职院校中的创业教育,更因医疗卫生学科所具有的严谨性和安全性要求,以及多年承续的“精英”教育思维影响,卫生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普遍缺乏热情,创业研究成为了卫生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

事实上,卫生高职院校有护理、影像、检验等以医疗机构为主要就业去向的专业,但也有如药学、医学美容、医学营养、健康管理等不以医疗机构为主要就业去向的专业。对于后者来说,其学生容易接受经营理念,也具备创业的可能性。随着卫生类人才录用标准的逐年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立足于卫生高职院校现状进行创业教育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方法指导等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其关键是要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的平台。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卫生类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SWOT分析

SWOT 分析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于上世纪8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市场适应性分析方法,通过调查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来系统、客观、准确的分析一个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对策做参考[1]。卫生高职院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对其进行SWOT 分析,有利于探索其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的途径与方法。

(一)优势(S)

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开设相关专业及课程,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学生渴望改变命运的愿望也造就了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他们热衷于参加专业实践、勤工俭学,增强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劣势(W)

相比较一般行业,医药卫生行业有着诸如执业资质准入、角色行为关乎生命健康等显著的行业特征,选择医药卫生行业进行创业的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同时卫生类高职院校课程专业性强,缺乏一般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相关知识,同时在校学习时间短,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不足,创业项目缺少产学研一体平台,这些使医药卫生类大学生创业处于劣势。

(三)机会(O)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医药卫生类高职毕业生不断增长,而社会对医药卫生类人才录用标准逐年提升,适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日趋减少,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必将考虑多元化就业,而创业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内容涵盖了创业投融资、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行政审批、税收优惠等各个方面,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日益加强,在这种多样化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特点创办某些专业性、服务性的微小企业。可以说,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与条件。

(四)威胁(T)

医药卫生类大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时,家庭和个人对未来的就业已有了很高的期望。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家长潜在的对创业不信任的心理对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稳定的职业仍是毕业生的首选。此外市场秩序不完善,资金的缺乏等都会对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欠缺的大学生构成潜在的威胁。

三、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卫生高职院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既有着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在针对我院在校生的一项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希望毕业后或毕业3-5年后可以自主创业。创业的种子需要落地,因此,我院本着“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规范运作”的基本思路,整合校内外资源,拨出600 平方米场地建立了全真模拟环境下的创业孵化基地。基地集教育、培训、咨询、指导、服务于一体,既扮演着社会服务者的角色,也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我院开展了形形色色的创业活动,为心怀梦想、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一)创业孵化基地结合专业特色

考虑到学院行业办学的特征,大规模的创业资源储备尚不充分,而从高职教育特点来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融合的统一体[2]。因此在创业项目选择上,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首先选择熟悉的行业进行自主创业。目前创业基地内的创业项目大多围绕健康养生保健等产业,凸显出卫生类专业特色。同时鼓励具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创办各类创业社团,建立创业联盟,鼓励其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相关的创业活动,培育创业典型,以实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基地管理机构设置

为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基地负责人由院领导直接担任。成立由学工处、教务处、团委、财务处、后勤处相关教师组成的基地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作为基地运行和服务的决策指导机构,制定出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办法》等配套系列文件制度,对基地实行宏观调控管理和资源配置,并对进入基地的项目进行最终审批。管委会下设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其成员由专兼职教师和学生组成,行使行政管理、创业指导咨询、项目评审与考核、财务管理等职能。创业孵化基地配套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一些基本的商业、法律、财务等咨询服务,不定期开展创业培训,配置创业导师,对入驻基地的创业项目进行把关和指导。

(三)校企多方合作

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仅凭学校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获得包括政府、企业、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3]。因此,学院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一方面通过与政府合作,努力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与南京拓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东美美容咨询培训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用于创业项目的启动和优秀项目的奖励。同时聘请政府专家、企业经理作为兼职创业顾问,帮助学生排解创业难题。

(四)创业项目运营管理

学院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及三创大赛的优秀作品作为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在创业项目的遴选上,项目评审专家会根据学校创业的特殊环境对创业项目的经营范围做一定的考评,注重专业背景与创业项目的契合度,剔除一些不适宜大学生在校创业的项目,努力使大学生创业不仅是简单的销售型,更能出现产品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等富有技术含量的创业类型。

创业项目一旦入驻基地,在要求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同时,会有项目指导老师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与考核。创业项目在基地内经过一段孵化期后,会出现三种情形,一是运行较好,并取得一定成就。对这种项目基地尽量帮助其走向社会,完成工商注册,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二是有发展潜力但未完成孵化,对这种项目,基地会组织导师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助其再进行传承;三是运行不良或经营不佳,对这种项目,基地在通过评估后进行注销。

在创业基地中,我院以养生保健为服务为定位的“建康养生堂”大学生创业项目已传承三届,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提高,获南京市首届“秦淮杯”女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大赛提名奖,是入围项目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为大学生创业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养生堂负责人已完成了企业的融资和注册,即将实现真正创业。

四、结语

在当今新形势下,社会给予了高职院校新的使命,作为卫生类高职院校,须跟紧时代潮流,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待大学生创业问题,营造和谐的创业环境和有利的创业条件,通过创业教育与实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敢想敢干的创业人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正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实践平台。卫生类高职院校有着自身独特的行业背景、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整合资源,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创业孵化基地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就业。

参考文献:

[1] 金政.基于SWOT 方法的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1):148-149.

[2] 赵莉,刘毕贝.高职院校结合专业实训的创业基地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1):61-63.

第9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就业职业指导实践做法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是社会、学校、学生对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20万,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而艺术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与日俱增,市场与人才的关系正逐渐发生变化。如此形势下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指导,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

一、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涨,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力量都投身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大潮中,艺术设计人才的数量大增。加之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在应聘过程中脱颖而出,接受过职业指导和未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应聘者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应用学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为宗旨,以此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不断创新的要求。可以说,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找份工作经历不少磨难,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他们刚一毕业工作大都集中在以私企为主的中小设计公司,数月后开始频繁跳槽,在2010届高职高专各专业门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54%,这看来视乎是设计类人才增长实战经验的必经阶段,但这种普遍现象的背后也透露出自身及职业指导方面的种种弊端,各院校不断尝试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指导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尽管如此,这个过程也是以借鉴为主,对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根据广东省艺术设计类院校就业指导的状况,目前在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通常高校的职业指导都是针对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没有细化到各个专业,虽然各个学院、各个专业会有各自的就业职业指导,但普及面太窄,尤其对于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专业的区别需要针对性明显的职业指导,这一点在广东的艺术院校还未形成完整的就业职业指导体系。

是笔者曾在广东某校做过的艺术设计类就业调查中的一项,图表显示有38.9%的学生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阅读等方式,而学校、院系开设的专门职业指导只有23.2%,还不及父母方面的关心指导,可见针对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职业指导还是很缺乏的,高校的职业指导有待提高。

(二)职业指导形式上,理论传授多,技能培养少

在职业指导的形式方面,利用讲座和课程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较为普遍,这种单向形式较为单一,像案例教学、就业市场模拟、情境教学模拟等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较为缺乏。至于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但受众面小,对组织与参与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一些高校囿于人员的限制,较少组织这类活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不仅是要求学生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也应强调对学生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职业生涯决策的技能等多方面技能的培养。理论通过思考,技能通过实践才能内化成为自身稳定的素养,高校应创造条件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三)职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

在职业指导的信息方面,高校组织的活动和提供的信息主要围绕就业政策、面试、简历等有关择业技巧的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流程、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信息,性格与兴趣探索等有关自我认知的信息,对职业分类、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却少有顾及。这主要与有关职业和行业可使用的信息少有关。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2010年度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对职业、行业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也是职业指导环节要重视的。

二、对于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设计类学科,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懂技术、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以上我们关注到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及问题,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关注指导设计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设定,不应该只针对高年级学生。

(一)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特征分析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不仅具有新时期大学生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思想活跃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艺术设计类学生由于其自身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是大学生中最活跃和进步的群体。

2.个性与创新意识较强

艺术设计类学生由于从小受艺术氛围的培养,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艺术设计类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认为艺术本身与众不同才有个性,所以导致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追求独特的个性,甚至认为追求个性、放荡不羁才能激发灵感,才能创造与众不同的学习成果。

3.组织纪律性较弱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类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时间观念不强、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懈等现象,他们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其他基础知识课程毫不用心,尤其是对英语课的散漫和不重视。

4.实践活动能力较强,文化基础薄弱

由于高考专业考试的缘故,许多艺术设计类学生在高中时期就投入专业学习,到全国各地去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接触社会较早。进入大学以后,艺术设计教学较强的实践性必然要求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参与更多案例、项目的实施,使他们一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较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由于高考的制度原因,大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低,表现为知识面较窄,考虑问题时思想深度不够,思辩性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较弱。

(二)艺术设计专业分析:学科广泛,应用性强

之前,在艺术设计领域曾有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设计、染织艺术、陶瓷艺术、服装设计等多个不同的设计专业,它们之间故然存在艺术上的共性,但个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分属的艺术领域各有特点。例如,环境艺术设计是三维的空间艺术,它与建筑学是姊妹艺术。装潢设计是二维的平面艺术、它与现代绘画关系甚密,而陶瓷艺术则是三维的立体艺术,它与雕塑颇为接近。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媒介领域以及应用上,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都独自具有其特殊性。

为了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改变此前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自1999级本科招生开始,上述专业均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艺术设计专业这个三级学科。按照教育部:高教[1998]8号文件的要求,1998版本科专业目录是从1999级新生开始正式执行的。这对于内涵具有很大差异的艺术类专业来说,艺术设计概念是很难将其统统涵盖的。单一的艺术设计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难将差异甚大的不同方向教学内容统一在同一个培养方案之下。由此,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带来困惑,甚至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职业指导也有些牵强。

(三)艺术设计类人才市场分析:需求大,就业质量不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从而产生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艺术设计市场人才开始紧缺,致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十分抢手,对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力量都开始投身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大潮中,渐渐市场出现饱和,艺术设计类人才供过于求,竞争力大大下降。就目前状况下的毕业生而言,就业多以中小设计公司为主,初次就业门槛低。因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而且,已就业者流动性较高,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四)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是主要原因

大多艺术设计专业高校由于学费高,生源足,办学经济效益较好,出现了“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虽然各个院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人员配备不够,人员素质不齐,同时,许多负责就业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没有受过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不能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艺术设计行业现状以及就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三、促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一)职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指导机构

学院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包括系主任、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及辅导员组成的毕业生职业指导委员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地发动全院教职员工利用各自丰富的就业信息网络以及外聘教师自主创业的有利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形成了全体教师员工关心学生就业和参与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评估体系,帮助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准确定位

帮助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准确定位,是职业指导最基本的环节。就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首先,毕业生就业前要对自身条件有基本的定位,主要包括:(1)个性特点、天赋能力、形象气质的分析;(2)学习成绩方面的分析;(3)综合素质能力,主要是指大学期间的其他表现的综合分析;(4)期望的薪资报酬及福利;(5)期望的企业性质;(6)地域要求。这些要素学生自身可以主动的进行探索,也可以请他人做评价,也可以借助心理测验充分地了解自己。其次,还要对社会需求环境做出分析,包括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形势、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方法是多方面搜集信息,询向老师、父母、朋友,有条件的可以咨询业内专家。最后还要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客观分析原因。

尤其对于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来说,这种定位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以上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从而树立自己的求职目标。

(三)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是职业指导的基本要求

1.开设职业指导专题讲座、职业指导专栏、职业指导咨询,提供职业信息全方位指导

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深入开展了以“三识、三观、三主动”即“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主动到基层就业、到艰苦行业就业、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指导思想。在专业教师的协助下,负责就业的辅导员结合专业教师提供的各专业市场需求特点、主要分布地区现状等信息,通过对各专业近三年来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把握用人单位用人的特点和就业规律,展开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不同专业的职业指导咨询。在2010年,学院大大小小开展了7场职业指导讲座,内容涵盖了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技巧、就业面试礼仪、设计类专业作品陈述技巧等。

2.关心毕业生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咨询

我们经常与他们谈思想、谈就业、谈发展,以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引导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学院就定期召开全体毕业生会议,给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为毕业生排难解惑。此外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社区,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针对特困生及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及时调整心态,灌输“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使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对于个别就业无头绪的就业困难学生,学院特别安排相应专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的综合素质,采用个别谈心的方式,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解除思想包袱,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把握就业机会。

(四)提升就业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是职业指导的重点

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在培养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方面,学院邀请了艺术设计各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学校联合举办某一类型的行为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就像现在被广泛采用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潜能,以专业化咨询、拓展训练满足学生进行自我探讨、追求自我发展的需求。

我们在此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和尝试,如破冰之战、攀岩训练、户外求生模拟等,这不仅是体能上极大的挑战,心理上也会承受成功与失败的历练,有利于潜能的开发;同时也开展了决策能力团体辅导、人际沟通团体辅导、职业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领袖才能提升等一系列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团队辅导与训练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意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未来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

(五)多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在实践中探索职业指导思路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盛和就业后频频跳槽等现象,我们及时用实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克服“等”“靠”“要”及“一次就业定终身”等不良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公与私、义与利等择业问题,帮助毕业生形成一种主动择业、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的良好择业态度。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倾向和扶持,除到企业、事业单位或出国深造外,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选择参加西部服务计划、考选调生、到农村支教、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

(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新内容

有调查显示,79.2%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找工作,选择创业仅占4.3%,真正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的创业教育不够成熟,可见大学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麦可思-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中,创业年度指标最高等本科专业就是艺术设计专业,达到6.2%,可见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专业培养使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的创业意识,针对这类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我们职业指导工作中最具挑战的方面。

学院从2008年开始尝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一是从思想上加强教育引导,为激发创业激情,举办过各种大大小小的创业活动,比如通过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论坛、聘请专家开设名家讲堂、项目扶持等营造创业氛围;二是加强技能培训:依托汕头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和创业中心,为学院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规划、创业培训等服务,在校内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重点加强对学生创业带头人的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三是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及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服务:广泛联系成功创业人士、校友,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

(七)毕业生跟踪调研是职业指导反馈的有效途径

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是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并不是学生毕业了就对他们不管不顾,我们坚持跟踪了解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需求信息的发展动态和知识更新的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培养的人才产品“适销对路”。同时不断调整职业指导的侧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职业指导的完整性。

作为高校从事毕业生工作第一线的职业指导人员,我们更有责任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只有在科学有效的实践方法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3]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贾洪鉴.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J].时代教育,2011,(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