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第1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 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

一、经济金融化概述

(一)含义

经济金融化指的就是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使用的有效工具,借助这种金融工具使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总值之间的比值逐渐提高的一种趋势。经济金融化程度和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总值之间的比值成正相关的关系,金融化程度越高,两者的比值就越大,金融化程度越低,两者的比值就越小。

经济金融化现象

经济和金融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因此,人们称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为金融经济。

社会经济关系逐渐显现出金融关系化的特点。社会经济金融关系程度越高,所使用的金融手段就越多样。当前的经济金融关系主要有股利关系、股权关系、债务关系、债权关系等,在经济关系逐渐呈现出金融关系化特点的过程中,金融关系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丰富。

在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金融倾斜,这主要是由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发展不协调形成的,二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经济发展地位的失衡,其实质是金融较大幅度倾斜于间接金融,社会经济活动以间接金融为主要融资方式。金融倾斜的形成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它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干扰,例如金融体制、银行制度、货币信用、商品经济等。

(二)经济金融化现状

从理论上划分社会经济可以分为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领域发展可以称为经济货币化的过程。在金融创新挑战货币职能的过程中,用金融总量代替货币总量,产生了研究现代经济运行和金融经济融合程度的经济金融化理念。经济金融化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货币指标明显超过理论极限值,不符合发达国家的金融实践经验,金融相关率无法准确反映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同时在经济结构上,尽管金融资产总量发展较快,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缓慢,有时甚至会出现股票流通值下降、金融资产回升的现象,因此,经济金融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世界各国经济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显示出的经济金融化特点,不仅代表着金融的发展,同时还显示着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使金融发展与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支持。但是由于经济金融化的影响是经济结构调整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在经济金融化中仍存在着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

经济金融化可以改变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而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以中国为例,在总量上,货币经济指标持续走高超出发达国家金融实践经验数值,不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同时金融结构发展缓慢且不稳定。总结性的讲,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之间的互动及匹配严重不协调,一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落后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民营企业在金融资源的获取上明显不成比例。因此,经济金融化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是对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概括与总结,从本质上说,发展经济金融化、实现金融化目标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我国经济金融化处于起始阶段,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加快经济金融化进程,将提高金融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作为经济金融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三、经济金融化影响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形式

(一)金融效率、金融渗透与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渗透指的是金融活动在拓展广度与深度上发挥金融资源主导作用的客观过程,同时也是经济金融化过程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金融渗透程度指的是金融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在总体中所占比重,金融渗透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提高,因此具有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特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实现第一、二产业的内部升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加快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行业的比重。

如果不在金融渗透过程中使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那么低次产业的金融渗透会明显低于高次产业。安全性高、盈利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金融渗透能力较好。此外,企业区域、企业规模与企业性质的不同会影响金融渗透的程度。

金融效率与金融渗透相辅相成,在实际发展中,如果没有金融渗透作为基础,就无法实现金融效率。同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金融效率作为支撑,那么金融渗透就可能会对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不利影响。

(二)民营经济金融化

中国民营经济金融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资本逐渐增多、且快速渗透到金融体系中去。二是民营企业资本通过民营金融机构实现了产业与金融之间的融合。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金融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回避政府对民营资本投向等原因上可以看出,民营产业有向金融寻求合作的趋势。

民营部门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向金融领域发展,意味着民营产业内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变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值。随着金融成分在民营企业中的增多,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不断升级,一方面为金融机构中的资本结构注入新的力量,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民营资本渗透进金融领域造成金融内部体系结构的改变,为经济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总结

经济金融化是在实体经济渗透到金融领域中不断发展实现的,同时反过来还会促进金融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通过对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提高了对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认识,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芳.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J].金融研究,2004,20.

第2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产业链金融 县域经济 支撑 问题 建议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金融作为主要支撑的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发展模式。而产业链是一种连贯的、长期的金融发展模式,一个良好的产业链的形成包括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成品生产,到产品进入分销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实现商品市场价值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生产者和活动的组织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产业链的发展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

一、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现状

目前,产业链金融式的模式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政策支持更倾向于产业链金融式的发展模式,县政府为产业链的金融发展提供了资金以及其人力方面的支持。其次,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朝着特色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又一进步性。但是,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一)产业链金融为县域经济提供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链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县域经济提供了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特色,才能更好地适应县域经济,提高其市场适应性。产业链金融就是以这种特色化的产业为主要的基础点,在本县域的多个领域进行特色化的产业形式的发展。例如,在县域经济的农业领域,通过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可以提高特色农业的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出售,形成一系列的服务模式,形成长效的特色农业发展机制。同样,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也和农业的发展模式相同。所以,在县域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金融的支撑作用表现在对县域经济提供了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产业链金融为县域经济开拓了充足的市场

产业链金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充足的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充分协调与带动作用,所以,产业链金融可以充分对县域的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分析与决定,有效筛选县域经济发展适应市场发展的重要成分,并侧重这一方面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三)产业链金融为县域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产业链金融为县域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产业链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产业链金融是一个长效机制,所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作为支撑,他们可以对市场形势有重要的分析,可以对政策的变动以及市场的调整有更好的了解。而现今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以一定的政策作为支撑,还需要大量高端金融人才的带动作用,所以在产业链的充分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迅速增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三、产业链金融在县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策略

(一)特色化的产业链金融发展的力度不够

近些年来,特色化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与提高,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所以在这种特色化的产业链的金融发展模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利于我国现阶段的县域的经济的发展。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县域经济有关管理部门对当地的特色化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不能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特色进行深入的、合理有效的发展。其次,在特色化的产业模式发展过程中,忽略了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与长效性,这也是在特色化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链金融在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和培育特色产业链。想要解Q这一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充分面向市场,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市场输入率。其次,在特色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最后,政府要选择本地区最具优势的产业进行深化发展,加强引导与扶持,形成适应市场的品牌特色,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增强产业链金融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在产业链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现阶段,在发展产业链金融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培训力度还不够,尤其是相应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也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及时掌握相应的金融知识以及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金融人才的创新性与带动性水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提高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结语

产业链金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须从不同方面提高产业链金融的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人力资源的带动与协调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地域性的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普惠金融研究院、内蒙古中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佘松涛(1979―),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内蒙古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县域金融,征信数据挖掘,量化投资。]

参考文献

[1] 陈通明.长三角产业链金融研究DD基于经济转型升级视角[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 常健聪.长三角重大项目衍生产业链融资创新路径探究[J].当代经济,2013.

第3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成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17-03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内涵

区域金融风险是一种不同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的中观尺度的金融风险。它是指国内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也可以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传播引起的。具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微观领域的银行信用风险

目前,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由于体制和其他种种原因,国有银行的“一逾两呆”贷款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分地区看,不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有的高达40%多,远远超过20%的全国平均水平。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地区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还经过了某些形式的“处理”,真实的不良贷款比例极有可能更大。再加上一些地区银行应收未收或事实上无法收到的利息大量增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十分严峻和突出。

(二)区域性的金融市场风险

改革以来,企业的资金供应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到银行贷款并逐渐转向直接融资。虽然目前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还不算大,但这毕竟是改革所要经历的基本转迹。但问题在于,随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权证交易所等多种形式的区域性证券市场。对于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范,有关部门也疏于管理,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就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能否保持高流动性是能否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境,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个别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也出现过支付困难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已难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

(四)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

它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治理机制的失控而产生的风险。一些地区银行因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之金融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金融领域内贪污、诈骗等大案要案不断发生,而且金额越来越大。这些现象都说明,金融领域内的操作风险在我国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十分突出。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同一宏观调控措施对不同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形成不同的影响

由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的整体经济波动呈现出基本的一致性,因此,我国单一的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更多的是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运行为参照系。但由于金融制度和所有制结构上的差异,使覆盖全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经济较发达地区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高、企业筹资渠道广;而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国有经济,金融市场发育缓慢,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家银行,银根紧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不利影响远比经济较发达地区企业大,因为中央银行的紧缩措施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首先传导给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依赖程度小的非国有企业影响较小。这样,宏观金融政府的紧缩在使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从过热状态冷却下来的时候,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发生资金紧张,社会资金的正常流动受阻;而当宏观政策趋于放松时,又会出现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再度趋热及通货膨胀的进一步蔓延。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政策可能会成为落后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二)地方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行为会增大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获得了大量权力和财政利益,其经济行为在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已经成为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重要原因。在地方利益导向下的区域金融运行,会使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反过来又对区域金融运行形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经济行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同构化弊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被复制和放大,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分散化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建设效益低下时必然是由金融系统承担最终风险,并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事实上,由于重复建设等所导致的银行不良资产在银行整个不良资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这些重复建设之所以能够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金融机构行政化设置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资金运行的干预有增无减,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的约束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银行资金的财政化使用在不断转换形式,银行资金的分散化管理和区域金融运行的相对封闭性,在现实上推动了重复建设,并且加大了银行资金自身的经营风险,影响了宏观金融调控目标的实现。

(三)区域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增强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不断推进,各地的区域金融运行中,除了继续从传统的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中获得资金外,还通过发行证券、吸引外资、利用财政信用等途径筹措资金,区域金融运行的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各地的自筹投资取代中央财政拨款、预算外投资取代预算内投资、金融贷款取代财政投资,成为区域金融运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传统的封闭型融资体制有所打破,部分资金脱离了传统的金融监控的视野,显然,转轨时期的这种资金运行方式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从总体上看,市场化融资发展迅速,削弱了政府行政力量在区域融资机制中的传统主导地位,企业、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力量不断加强,使得传统的监控手段的实施效果趋于下降。从不同区域看,由于各地金融市场化推进程度的不一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融资机制的地域同构化被打破,区域金融运行的区际差异趋于明显,一些地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越来越对全社会的资金运行格局和各地的区域金融运行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形成区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的渠道。

(四)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为区域性金融风险向其他地区的迅速传导提供了渠道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投资回报率高,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该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这种不同区域间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及产品的经济往来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传导提供了渠道。

三、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由上面区域金融风险成因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区域金融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结构自身发展不够完善的内部原因,也有受到地方政府、金融运行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的原因。因此,若想预防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必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保障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并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要构建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的经营机制,提高金融系统的自身免疫力

1.建立资产盈利机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金融资产的保全增值和盈利机制,要从注重信贷资产的发放转移到以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筹兼顾,运用资产、负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之间的合理配比,控制好规模与成本、效果的最佳搭配,尽可能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资产在营运中存在损失的可能,如何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使之不对金融行业带来致命的损伤,除了信贷资产投放中落实“三查”制度、建立责任制外,还要实行谨慎会计原则,加大自有资金力度,提足用好呆账准备金,尝试办理存贷款保险业务,以分散经营风险。

3.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内部监控是及时发现和校正违规违法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内部监控通过检查、督导、审计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使领导决策具有针对性和减少工作盲目性,并能迅速纠正违规违法经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使金融保持一个安全的健康肌体。中国人民银行负有对区域内各金融机构的监管之责,它的监控机制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及时、有效,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意义重大。

(二)要建立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为防范和解决金融风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政府应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减少过多干预经济的行为,创造和维护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政府最需要做的是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建立和维护好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行机构改革和职能复位,搞好宏观调控、规划和制定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全局性或区域性金融产业政策,合理配置资源,而不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过多的干预,以此减少因自身行为不当所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政府应更多地运用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公正裁判,保证银企双方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疏导商品、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规范、有序地运行。地方政府应避免发生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发生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使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增加金融机构发生风险的可能。同时,政府在做决策时,应多听取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意见,尽最大可能使所做决策更符合某一区域或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减少企业经济运营中遇到的障碍,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投入的回报率,增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效益,减轻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2.企业应加快自身的良性发展,维护信用承诺,为保证区域金融安全、稳定金融运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总所周知,企业的良性发展是保证金融稳定的重要的外在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能长盛不衰。就目前而言,企业的兴衰与银行的关联甚为密切,因为企业的资产绝大部分是建立在银行贷款基础上的,企业亏损,资不抵债,银行也无法自保。这就要求企业尽快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风险自担的市场主体。同时,企业的转制要同金融体制改革协调配套,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的改革,企业都要积极维护银企信用关系,落实好债权、债务,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坚决制止并严厉制裁各种成分的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银行资产,行逃债之实。

3.应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具体看来,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建立金融安全协会。以安全协会为桥梁,联系区域内各家金融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讨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相互借鉴成功的做法与经验,促进业务交流与发展。第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放信息交流,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筛选,使各自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准更多,避免在对区域内的信息支持上重复建设、各自为战、势单力薄、盲目竞争的相互残杀,可以联合起来,按照各金融机构的特长有的放矢,发挥优势。第三,加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人民银行施行金融监管的职能,各家金融机构要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检查监督,欢迎批评和揭露矛盾,对于破坏金融秩序影响稳定的金融机构要予以制止、检举。若只为一家利益纵容违规你仿我效,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区域就会乱起来,很快还会波及到周边地区,最后受害的还是始作佣者,会使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遭受严重的危害,因此,相互制约、加强监督、守法经营是各方利益的共同保证。

(三)要明白“防范”不等于“死守”,发展才是硬道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拉大,地区间经济摩擦日益增多,加之各地区企业的发展以及金融结构的经营状况各异,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更大。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旦爆发,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而且往往会引发系统性、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金融风险的预防和化解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防范金融风险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防范”而采取“死守”的态度,为了“防范”而影响了区域金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从源头上进行主动性的引导,使其向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殷德生.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3] 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 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 周建春.加强有效金融监管实现区域金融安全[J].中国金融,2001,(3).

第4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内容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宏观分析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接着进行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中观分析,并借鉴国外区域金融发展的经验,论述地方政府重视金融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 区域金融 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金融很重要,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 一招棋活, 全盘皆活”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共生共荣。没有繁荣的金融, 就没有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一般而言, 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金融问题比较关注和重视,而欠发达地区,政府在金融问题上仍难作为,认识的不同导致行动的不同,导致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同。在金融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背景下,研究加快地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防范风险,保持稳定,促进金融发展的政策,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金融业市场准入政策适当放松,出台了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在政策推动下,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纷纷成立政府金融办,分别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强市、金融立市、金融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金融强省等战略口号, 并付诸实践, 金融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作用的宏观分析

现代金融业联结着社会经济各方面和人民生活,成为社会经济的 “晴雨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突出地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因素,所有商品与劳务都是以货币计划价流通,各部门的余缺调剂都要借助各种信用形式,各种政策的调节实施也都与货币信用有关,而金融正是通过自身的运作特点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并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供给,因此,金融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其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能力相关。

金融机构是调节、管理经济活动的杠杆,是经济健康、有序、稳定运行的保证。金融机构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纽带,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政府意图的实现。一国政府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合理设置、科学管理、有效运作,其目的是为顺利实现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高效的微观金融运作,最终达到金融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目标。

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如通过对科技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

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金融业产值的快速增长,直接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经济水平。

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中观分析

(一)金融发展要适度超前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国或一地经济要提升档次,拓展规模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它需要依赖于金融为之服务,这是主要原因。

第一,从理论上说,经济决定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提出更强的需求。

第二,从实践上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金融的参与和伴随,当企业出现大量融资及其它市场性资金需求时,地方金融机构以其更为熟知的情况和便捷的服务,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金融机构和企业互相支持,互相提携,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层次的提升。随着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运作也是必然,金融机构在高层次上的参与与协作显得更为迫切。

(二)建立地方性主体化金融机构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有利于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大中小、全国性和区域性共存、共同发展的组织框架,形成更为全面健全的金融体系,有利于金融市场竞争,有利于金融创新和完善服务功能, 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有利于更多的积累资金,因为存贷差形成的从外省分支机构上划过来的资金,可以形成可用资金实力, 形成总部经济优势,增进本地区筹资、融资能力和实力。

三是税收和利润解缴因素形成的资金便利,它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本省财政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很大益处。

四是有利于积极发展金融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培育本地居民的金融意识,形成无形资产和社会信誉,推动区域中心的形成。

五是如果主体性金融机构在全国各地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它可以通过派驻干部,交流干部和情况汇总等途径,进而更多地了解其它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改革发展信息,以利于我们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三)地方金融业发展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引导民间资金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我国经济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多,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难以得到全国性和大型金融机构的支持,而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来完成,从而进行社区式、针对性的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十分重要。

其次,农民贷款难的矛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实现银行自身国际化发展目标,国有银行主要从事批发大宗金融业务,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为大中城市化服务成为趋势,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因此,“三农”的贷款及金融服务问题将成为新的难点,它不仅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发挥作用,更需要其它金融机构为之服务如保险、银行等。

最后,民间地下金融的蔓延。东南沿海一带地下金融在民间发展有很久的历史,引导和打击也比较经常,但效果并不明显。如果理性地对此分析,不能一概予以打击,地下金融活动之所以在宏观紧缩情况下存在,在民间发展起来,有其客观需求,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与发达地区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这为区域提出了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丰富基层金融活动、改善金融服务的需求。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外经验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平衡发展问题。相关国家运用区域金融政策在协调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进行区域金融立法,指导和规范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

1950年,日本专门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和《北海道开发金融公库法》,随后成立了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有效满足了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开发对中长期资本的需求。1972年,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法》,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法规体系。美国也十分注重建立健全配套法规,以保障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保障区域援助中贷款、贴息等一系列区域政策的落实,颁发了《地区再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法》、《社区再投资法》等重要法令,并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署、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等区域开发机构。遍布美国12个农业信贷区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就是依据《联邦农业信贷法》建立并开展区域投融资业务的。

(二)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进行重点投资

为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开发,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设立了不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在金融体系内专门设立了面向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旨在促进产业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巴西为了尽快改变落后地区面貌,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立了国家经济开发银行以及若干地方开发银行,为所在地区的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如东北部开发银行就是为了促进巴西东北部开发而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也建立了政府的农业信贷机构、住房信贷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等一系列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上述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工程建设以及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投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

各国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时,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一是对投资者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扶持。意大利政府对到南方兴办工厂的投资者给予特殊的优惠和资助,规定南方新建企业、扩建或改造老企业,给予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的优惠贷款,利率为普通利率的30%,期限为15年。比利时对向欠发达地区投资的贷款利息补贴达5%~7%,享受补贴额可达投资总额的75%,补贴期为5年。德国也通过投资津贴、投资补贴,以及“欧洲复兴计划特别基金”的低息贷款等手段,对欠发达地区的私人投资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二是政府对欠发达地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支持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提供贷款。如德国对欠发达地区重大企业遇到风险须向银行贷款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可出面担保;而美国,则对向欠发达地区提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贷款的私人信贷机构提供高达90%的信贷保险。

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金融巨大的外部性以及控制金融业的巨大收益,使政府不可能真正从金融发展中退出, 通过上述地方政府发展金融的理论分析和可供借鉴的国外经验,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中就要有所作为,积极参与金融业发展和金融机制建设。

(一)地方政府的金融工作重点应转向协调和服务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金融机构通过改革逐渐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转向协调和服务,目的是为地方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创造环境,这种协调服务包括促进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经营单位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和机制,出台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区域金融生态整体环境,为金融体系发展创造外部条件。同时,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重点在积极作为、科学作为、有效作为。

(二)地方政府要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地方政府部门要按照“打造诚信社会, 诚信经济”的要求,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大诚信宣传和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的氛围,倡导诚信为本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大司法执行力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切实解决诉讼难、执行难的问题; 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公开不讲诚信的“黑名单”,加快社会信用中介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信用服务业,为企业提权交易、财务、理财咨询、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财务公证贷款担保等中介服务,提升信用中介组织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建立地方和社会信用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实现“诚信有价”。在经济金融领域形成崇高信用的价值导向。

(三)地方政府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系统能够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但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存在低储蓄―低投资―低产出一低收入―低储蓄的“贫困陷阱”及资本外逃,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金融系统很难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政府执行一些倾斜的金融政策。以上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制定专门的区域金融政策法规,指导、规范当地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都十分注重制定配套法规对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给予充分的指导、规范,从制度上保障区域金融政策的顺利实施。各省级区域在利用金融手段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指导、规范和保障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

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据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是国外实施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日本的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巴西的国家经济开发银行,以及若干地方开发银行、美国的一系列政策性金融机构,都为该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省级区域在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中,应依据区域性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重点地投向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物品建设以及支柱产业的培育,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专项金融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扶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开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需要民间资本的大力参与。在引导民间资本投往欠发达地区的政策上,有的国家采取了对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利息补贴等优惠政策,有的国家政府还直接为欠发达地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引导民间资本投往欠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省级区域在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综合运用上述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当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建松.构建和谐政府金融运行新机制[J].浙江金融,2007.9

第5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科学方法论;内在缺陷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9-0020-01中国图书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

1宏观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分析

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想要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基于自身框架,充分将金融学体系有规律的纳入到其中,这是危机过后经济学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根据目前的体系理论发展形势看,虽然宏观经济金融模型架构的程度较为乐观,但依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内在缺陷。一是大多数的研究都将银行机构的建模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却忽视了金融市场与银行机构之间的联络关系,影响了模型的实际解释。二是某些重要的金融变量在模型中的部门之间没有较为明确的传送制度及有效方式,因而无法依托于模型的评估机制上,做出全面客观性的分析。三是大部分模型依旧被看做成单纯性的线性关系,使许多突发事件对经济以及金融系统所带来的潜在性的危机得到科学合理的有效评估。四是家庭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产债务信息统计表均未纳入到当前的模型中,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家庭与企业的财产债务统计表不均衡,甚至经常与金融部门较大杠杆性相适应,这表明纳入家庭与企业部门的财产债务,能够有利于对宏观经济发展动态信息的理解。五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行为及稳定性能经常不属于当前模型范畴中,但欧洲债务危机却明确的表示出,财务部门的稳定性会根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加大政府债务风险,进而对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体带来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强加国家资产债务统计表的分析,能够更加精确的表示公共机构的失衡情况以及其有体系的风险。最后,针对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间具有不确定性的动态联动机制,宏观经济制度在面对失衡的分析不应只是单纯的结合金融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了解并掌握金融系统的内部发生扭曲会最终造成整个系统以外的全部失衡,以及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的原因。

2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构建

2.1完善金融学理论体系

金融学的理论要取得突破性的革命进展。在西方国家传统的体系类别划分下,金融学通常是将经济体资产所定价格与企业金融作为代表,这是较为常见的微观经济学典型,而含有货币、信贷等方面的信息则会被分到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一般情况下仅仅是在形式上体现出作用却不对实质性的事物造成影响。但在现实情况下,含有货币、信贷以及利率等所有这些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金融变化要素,却是极其重要的,不仅有着显著的区别于其他经济变化要素的运行轨迹,同时还会对实际经济体造成不容小觑的重要影响。

2.2提高对金融规律认知

宏观经济学应全面提高自身对于金融学规律的认知,必须要将其上升到全新的层面。虽然在建立完善的金融学基础理论体系中,会遇到金融要素与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方面的问题,但宏观经济学想要真正完成全新的构建,就应在其基础上不断向前迈进,在更高的角度上去构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互统一的基础性理论框架。针对宏观经济学以往发展过程中所堆积下来的诸多短板问题,首要任务就是应重新构建其金融支柱。主要指的是系统性将金融体系视为单独存在的完整个体,进而基于内生性的角度,对框架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展开研究,而不是单纯性的只分析货币与信贷。并基于此,对宏观经济学的整个框架分析并依据结构对其重新构建。基于相对较高的角度上去建构一个有着内生性逻辑,又含有金融、实体经济以及政策间彼此作用的综合性理论框架。框架既要有依托于家庭、企业、金融部门以及政府相關行为方式的微观基本性要素,也要充分结合微观基础到宏观展现的传输机制与有效途径,从而产生较为完整的宏微观连接明确的统一性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1]陈雨露.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J].国际金融研究,2015,(06):3-11. 

第6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大思路:

金融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

“大金融”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早在2000年,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先生在关于金融学科建设的多次演讲中都提出:金融学科应包括金融的宏观与微观、金融与实体的关系等方面,金融学应当是宽口径的。黄达先生十分关注社会经济变化对金融的要求、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宏微观层面金融理论的整合,实际上这就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指明了方向。

13年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黄达先生关于金融学科建设的构想已在《大金融论纲》中全面实现。这是金融学“人大学派”对金融理论的重大贡献。在《大金融论纲》中,作者依然将关注的焦点置于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上,认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至少给了人们三大启示:一是经济运行中的金融因素和金融规律远未得到充分认识;二是金融发展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被长期低估;三是传统的经济学框架未能很好地整合宏微观层面的金融理论。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剖析主流宏观经济学与西方金融理论的缺陷、进行系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金融”理论。《大金融论纲》构建了以“大金融”理念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使“大金融”成为完整的金融理论体系。

《大金融论纲》最重要的创新或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建全新的金融理论,即“大金融”理论。其内涵为:宏观和微观金融理论的系统整合、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和谐统一、金融发展一般规律和“国家禀赋”的有机结合。

二是构建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全景分析框架。其总体逻辑思路是通过对影响一国金融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得出金融体系发展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而对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重建。这部著作将影响一国金融竞争力最基本的因素概括为三大因素,即效率性、稳定性和危机控制力:效率性决定金融体系的“活力”,稳定性决定金融体系的“弹性”,危机控制力决定金融体系的“张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理论的“三大支柱”。

大智慧: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框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金融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金融宏观调控面临挑战、金融机构转型和防范风险问题突出、金融体系不健全和结构不合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举步维艰、金融服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不相适应等等。显而易见,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大金融论纲》对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大金融”框架:

首先,设计金融发展的战略框架。包括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整体蓝图与实践路径。

其次,设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框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框架的核心是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力图从一个整体、系统和动态的视角来设计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并在两者之间构建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实现中国金融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双稳定+双发展”(“金融稳定+实体经济稳定”与“金融发展+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框架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对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助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金融全面支持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再次,设计新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设计构建“三位一体”新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这部著作的一大亮点。“三位一体”,即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货币政策,要盯住通胀和产出,关注金融体系风险状况,以价格调控为主、数量型调控为辅。监管政策,实施逆周期监管应综合考虑银行广义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统筹协调。信贷政策,可选择盯住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与总量性的货币政策相区别,主要发挥结构性调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构造的“金融失衡指数”是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指示器,可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决策和参考信息。

最后,设计金融改革的方略。如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等。

大战略: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探索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以美元霸权为重要特征的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危机也表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危机后国际经济金融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探寻中国在大国间金融竞争中以及在国际金融体系重构过程中的战略与政策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大金融论纲》以提高金融竞争力为主线,对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金融发展的相关战略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这部著作从长期的视角全面审视了全球范围内主要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战略,以及现代金融体系下一国金融竞争的决定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构建了有利于促进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能力的金融体系框架,丰富了中国关于大国竞争金融战略的理论,弥补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大金融论纲》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创新见解,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发展趋势。国际金融格局出现“再平衡的多边主义”,国际货币体系从“一主多元”向“多元制衡”转变,金融的功能回归实体经济,以及金融监管走向了宏观审慎。

其次,国家战略的金融工具运用。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作为国家战略的金融工具包括为战争融资、促进海外贸易、加强对外经济控制、建立货币强权体系、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转型。

第7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由于金融的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得资金得以合理流动,进而提高了资本效率。金融能够降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占用,为此,储蓄者必须承担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致不愿长期投资。而资本市场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中介的往来存款业务以及针对外部冲击对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投资进行的动态均衡组合部位金融则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可为力争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这就使得更多资金得以流向周期较长的项目。金融可以使储户节约获取信息的成本,金融中介具有令个体储户更大的获取和处理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环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专业评估技术,能为其成员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的成本比个体储蓄投资者通过个人努力获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正确认知金融风险,降低其对经济发展的滞阻作用金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现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稳定和促进作用。

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客观存在的主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只要有不确定性存在,就会有风险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把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得以实现的。前者的存在,须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金融风险就会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只要银行经营稳健,储户就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益,但在银行面临“困境”时,储户就极有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从而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借贷人也有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导致金融机构对借贷人的监督不能完成了解,从而产生金融风险。

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性和扩散性导致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首先,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其若经营失策必将连锁造成众多储户和投资者蒙受损失。其次,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扩张信用的功能也会使金融风险具有数倍扩散的效应。再者,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在一起,任何单一银行的支付困难都极可能酿成整个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最后,信息不对称会因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被误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危机,进而引发恐慌。金融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其风险性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具有快速、面广的特点,极有可能使原本为局部性的金融困难快速演变为全局性金融动荡甚至是经济危机。

第8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金融业;产业集群;现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5-0085-06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对重庆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如美国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英国伦敦金融业集群、日本东京金融业集群和我国的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但问题是,重庆现有的经济与金融基础和发展趋势能否支撑起这样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或者说,重庆是否已经具备打造金融业产业集群的现实条件?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从定量的思辨角度来实证分析影响重庆金融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以此作为重庆“能否构建金融中心”以及“怎样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理论依据。

一、文献回顾

有关金融业产业集群研究的国外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Swann等,他们于1998年提出了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和集群生命周期的概念(Swann,et al,1998)。后来,Naresh 等(2001)借助Swann等(1998)提出的这种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接着,Naresh 等(2003)又进一步对英国三个金融业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把集群效应在金融服务业的普遍效益和具体效益做了对比分析,并且描绘了不同类型的集群,发现专门的投入渠道和供给方的知识溢出效应在金融服务集群领域会产生重要的效益,各地金融服务集群的不同主要表现为集群的组建程序和聚集过程的不同,认为政府应该提供相关的政策以满足建立不同产业集群的需要。另外,Kindleberger(1974)从比较经济史角度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行细致研究,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的规模经济构成了金融市场的聚集力量。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构建金融中心、完善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譬如,李扬(2003)分析金融机构区位选择因素和金融中心聚集效应的作用、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范志芳等(2004)运用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外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发现上海成为国内外银行聚焦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因素和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政策驱动力;潘英丽(2003)探讨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重点分析吸引金融机构空间聚集的地方政府行为;宁钟等(2006)进一步指出,金融服务业中的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支付机制中,即转移支付系统和交易清算业务。以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重庆金融业的文献较为少见,颜蕾(2006)提出构建和发展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但是缺乏从定量的思辩角度深入探讨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

笔者认为,构建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基本路径,就是要将位于其主城区的解放碑周边至朝天门以及江北嘴周边至弹子石的约10平方公里的“金三角”地带培育成金融核心区,促进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努力把解放碑“十字金街”建成“重庆的华尔街”,把江北嘴建成“重庆的陆家嘴”。通过培育重庆市的金融核心区并形成产业集群,可以使这个核心区的各环节上的金融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并降低交易成本,节约交易费用,这对于金融核心区而言是实现了内部规模经济,对于核心区的单个金融企业而言则获得了外部范围经济。这种内部规模经济和经济外部性必然使得金融业产业集群内的供需条件优于分散的产业分布,促使企业的成长,并不断吸引新的进入者,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发展的高级阶段必然是形成成熟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

二、理论模型设定

美国学者Yamori(1998)的地理位置选择、Naresh 等(2003) 的政府政策支持、我国学者曹群(2006)的FDI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溢出效应分析等研究,都表明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流量、外商直接投资、当地的商业机会和政策支持、距离远近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把所有的影响因素(X1,X2,Λ,Xn)作为自变量,把金融业产业的发展程度Y作为因变量,用S表示经济制度,则可记成如下函数:

对以上函数求全微分:

其中,βi可以表示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第i个因素对总产出的贡献,即总产出弹性系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按照上述理论框架,通过金融业产业集群来实现形成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目标的现实基础,可以通过影响区域金融市场的集聚和辐散程度的经济、金融和政策等因素来加以分析。

三、实证检验

下面借助统计软件EViews处理重庆市自1987至2006年近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包括重庆直辖前十年和直辖后十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为了减少和消除异方差,首先对以上数据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再对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相关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1.因变量的选择

笔者认为,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指标来描述一个地区某个产业的发展程度或规模:(1)该产业在该地的所有企业的年末总资产;(2)该产业在该地的所有企业的数量;(3)该产业在该地的总产值。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用当地的金融业产值(FGDP)作为因变量。以1987―2006年的重庆市金融业产值作为因变量,包括内资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代表处、内资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及其办事处等所有在渝的金融机构的总产值(见表1)。

2.自变量的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文化差异、当地的商业机会和金融企业选址的距离远近等因素都对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影响,但鉴于数据的可量化性、真实性和可获得性,本研究仅选取了重庆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进出口总额(TRADE)两个指标作为金融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对其求对数值(见表2),而暂时不考虑不易量化的文化差异、当地的商业机会和金融企业选址的距离远近等因素。另外,重庆于1997年成为直辖市,因此引入虚拟变量,并将直辖前的1987―1996年赋值为0,直辖后的1997―2006年赋值为1。根据经验和经济现实,可以预期包括虚拟变量在内的所有自变量的符号均为正。

(二)实证检验结果

将重庆本地的金融业产值作为因变量,当地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和虚拟变量置于同一个模型中,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估计各个参数及相关统计量。

模型Ⅰ中,logFGDP、logTRADE和DUMMY的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均为正;且t检验的显著性很好,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4、0.0002和0.0274;拟合优度达94.8338%,修正后的样本可决系数也达到了93.8652%。但是DW=0.936460<1.00(其中1.00为在0.05检验水平下,样本容量为20时的DW检验的下临界值),说明误差项存在着自相关。所以,模型Ⅰ并不能说明重庆金融业产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运用G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及其相关统计量,样本容量仍然保持为20。经过检验,回归结果中三个自变量的符号与预期的一致,DW值较模型Ⅰ有所改善。但是,进出口总额的t检验不显著,其显著性水平为0.8740,且样本可决系数有所下降。这说明模型Ⅱ不是最优的。

把LagTRADE从模型Ⅱ中去掉,进一步优化模型,得到模型Ⅲ。

模型Ⅲ的回归结果中,各个自变量均与理论符号一致,t检验的显著性也很好,其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9和0.0004;修正后的样本可决系数比模型Ⅱ的大;F统计值为25.13353,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仅为0.000008,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在显著水平为0.05时,DW值落入不确定区域。可以利用LM(BG)自相关检验,EViews3.1的输出结果为LM=3.777844<3.84(其中3.84为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该模型的误差项已经不存在一阶正自相关了。所以,可以认为模型Ⅲ是三个模型中最优的。

因此,回归模型的结果如下:

(三)对回归结果的经济含义的解释

第一,进出口总额没有被纳入模型中,说明1987年至2006年期间重庆的外贸交易对金融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还远远不够,尚不足以带动重庆区域金融的发展。据测算,2006年重庆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2.2%,而国内的平均水平是65%。显然,如此悬殊的差距意味着重庆要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就必须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通过加大开放力度来促进重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增大外贸对重庆市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力度,为打造成熟的区域性金融业集群提供强大的外部推动力。

第二,重庆金融业发展水平受到FDI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DI每增加1%,金融业产值就会增加0.158486%。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重庆金融业产值增加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一国(或地区)的FDI影响金融部门中的银行进入或转移到该国(或地区),形成“客户追随”的正效应(梁颖,2006)。这种效应不仅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金融产业集聚地变迁转移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重庆的FDI对当地金融业的显著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来进行的,即重庆金融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客户追随”效应。

第三,重庆直辖对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正效应,且从模型Ⅲ中可以看出这个政治因素的影响效力超过了FDI。这说明重庆直辖的升格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各项政策的出台,为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条件。

总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形成金融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现实基础有经济基础(以FDI为指标)和政治基础(以虚拟变量为指标);而重庆现有的触角庞杂的金融体系也成为重庆构建金融业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条件。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重庆在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地方经济基础、金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区域性金融市场,其中: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决定投资消费,从而影响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金融因素则考虑金融制度完备、金融产品与金融创新、金融交易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而政治因素是国家的宏观定位和政策导航。重庆直辖后不断提升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金融条件和政治基础等共同构成了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进而向成熟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这一高级阶段发展的现实基础。金融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些关键条件和标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不同的优势条件将产生不同规模和功能的金融中心。就重庆而言,市场自发演进的基础作用以及金融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促进其金融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地,FDI形成的“客户追随”效应尤为突出。重庆应尊重这种经济规律和市场选择,在权衡构建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基础上,考虑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功能和实现路径。

(二)政策建议

以重庆作为金融业产业集群的核心城市,营造金融企业集聚的良性机制,构造区域性的市场化、有偿及双边或多边利益调节机制和金融格局,是建立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路径。为此:

一要积极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区域金融的融合根本上是源于区域经济的融合。随着重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合作将日益加深。重庆必须把握时势,主动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长江上游地区信息与交通一体化,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长江上游地区市场与物流一体化,打破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壁垒,消除市场保护主义和区域歧视政策,在市场准入、税收和企业待遇上,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要加大重庆的开放力度,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实证结果表明,重庆的外贸发展还处于很低的水平。由于一个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形成,需要依靠相对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对外贸易体制作为支撑,因此,加大重庆的开放力度,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扩大重庆贸易规模,进而提升重庆金融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特别是吸引外资金融企业在渝经营的主要动因。

三要强化政府介入的有效性。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培育金融业产业集群,重庆市地方政府力量的介入就不可避免,也非常必要。在金融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重庆市政府的作用是规划、制定政策和加强协调,实行政府培育,但金融企业或金融组织本身要唱主角。目前,重庆市政府对推动重庆金融发展还存在着政府介入的强度有余而有效性不足这一基本矛盾,市场发展和行政干预的度把握不好。为此,地方政府也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市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曹群. 2006. FDI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J]. 商业研究(6).

范志芳,汤玉刚,齐行黎. 2004. 国内外银行聚集上海动因的实证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5).

李扬. 2003. 金融中心:聚集金融资源的有效机制[J]. 经济管理(9).

梁颖. 2006. 金融产业集聚的宏观动因[J]. 经济学研究(11).

宁钟,杨绍辉. 2006. 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动因及其演进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8).

潘英丽. 2003. 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5).

颜蕾. 2004. 构建和发展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J]. 开放导报(2).

KINDLEBERGER C P. 1974.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M]. Princeton:Prinseton University Press:79-82.

NARESH R P, COOK G A S. 2003. The benefit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sights form the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t three locat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7(3):230-245.

NARESH R P, COOK G A S, SWANN G M P. 2001.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 [J]. The 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 21(4): 33-61.

SWANN G M P, PREVEZER M, STOUT D. 1998.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ology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39.

YAMORI N. 1998. A note on the location choice of multinational banks: the case of Japa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2: 109-120.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ial Cluster in Chongqing: An Empirical Research

PENG Xiaobing JIANG Jingmei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and industrial cluster is a main character of financial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financial center, basis of economy, policies of financial industry and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s for building financial industrial cluster in Chongq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policy impact is larger than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factors, while trade is not an obvious factor.

第9篇: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范文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指的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及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是通过分配和交换进行运作实现增值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采用资本化方式进行定价。2008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然会出现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膨胀,引发金融危机,由此可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低的问题

首先,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利润减少,实体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逐渐转入到低成本区域,这就使得产业结构失调,影响了金融投向,从而降低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成本的增加还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中,这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二,虚拟经济风险较高,但回报较大,备受实体企业青睐,在这样的驱使下,金融越来越不看好实体经济,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薄弱,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也就越来越小,这会使得实体企业进一步伸向虚拟经济领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三,当前的政策方面存在严重缺口,金融机构以自身发展为导向,不注重对低端产业的投资,实体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发展前景不良,降低了金融支持的吸引力,国家虽出台政策要求金融支持实体企业,但监管不到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形式化严重,落实不足。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一)金融市场机制的强化

在金融体系中,各种金融资产流动,金融市场有着各方参与者,金融体系本身就有着协调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于二者之间的适应性息息相关,国家应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提升金融市场的开放性,打破金融市场中的等级差别,以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杠杆作用。此外,应当积极促进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保证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建立适应于我国国情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营造规范的金融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二)金融信贷政策优化

以国家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对现有的实体经济金融支持进行优化,尤其要优化金融信贷政策。从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促进金融支持政策的差异化和多元化,适应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例如客户准入的差异化、资金定价的差异化等等。此外,要对资金账户进行积极的监管,确保资金回笼,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证信贷的规范化。

(三)引导金融资源投向

从本质上来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是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融合,实现资本转移,因此,应当积极的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资本转化。首先,应当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对实体经济进行资源支持,振兴物流业、科技业、能源业等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专业化发展,以此来带动实体经济产业中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应当积极平衡实体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以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因地制宜的支持实体经济;第三,对金融资本投向进行跟踪和监测,以此为基础把握金融资本的流动,分析实体企业的状况,对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的状况及时公告。

(四)创新金融产品

产品是经济的基础,产品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当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围绕实体经济,创新符合实体经济信贷特点的金融产品,例如符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要和融资特点的融资券,符合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特点的债券等,在实体经济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以此来促进实体经济资产金融化,从而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五)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是规范发展的将此胡,对于金融来说更是如此,金融有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应当提升对金融的监管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金融风险,发现风险之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险、规避风险。此外,应当提升金融监管的可操作性,保证监管措施的落实,以此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六)合理化选择

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发展前景越好,因此金融支持应当注重对生产力高的实体企业,加强对这些实体企业的资本投入。在支持实体企业的过程中,应当以国家的政策为基础,为导向,合理的进行支持。此外,在支持实体企业的过程中应当以财务基础分析为前提,在银行规定下,根据实体企业财务基础的分析结果来支持实体企业,保证金融资金能够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实体企业中。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合理化选择支持,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