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精选(九篇)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

第1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43-01

临床微生物检测可以快速检测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掌握致病菌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治疗,这样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同时,结合患者致病病原微生物采用敏感性较强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避免患者体内产生耐药菌,避免使患者病情久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临床微生物检测不仅具有社会学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效益。然而病原微生物具有很多种类,而不同种类微生物也有很多种亚型,很难控制微生物标本质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微生物检测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测价值,本文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测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作流程不规范

微生物检测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会直接影响微生物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但是当前很多医疗机构并未制定严格、规范的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流程,有的医疗机构即使制定了,但是并没有严格执行。比如,在填写微生物检测报告的过程中,有的检测人员并没有深入分析、详细描述微生物检测结果,导致患者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不明确,而且也未提供涂片观察结果,进而使得临床医师不能准确判断,这样就会导致微生物检测白费。

1.2标本质量问题

1.2.1采集标本过程缺乏规范性。临床微生物检测的时候,并不是专业的检测人员负责样品采集的,而是由临床医护人员负责,很多医护人员并不是非常了解微生物检测样本采集要求,导致样品采集过程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常常出现样品采集错误或者样品污染的问题。有的样品采集量太少,有的样品采集中会无意采集到其他的菌种,这样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1.2.2采集样本的时间。样本采集方式以及样本采集时间都和微生物检测结果都有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应该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典型期、药物服用前采集样本。有的患者如果服药的情况下,应该在停药3d以上才可以采集样本。但是很多医护人员在采集样本时并没有注意区分患者,这样就会导致样本采集时间不当,影响微生物检测结果。

1.2.3样本运送以及保存的质量问题。微生物属于一种特殊的样本,样本保存的合理性、运送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对于目标微生物的活力以及检测结果准确性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微生物种类不同的话,运送以及保存条件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样本运送、保存环节应该根据微生物种类选择适合的方式,但是有的检验人员并没有认真、仔细区分,统一进行运送,这样的样本也不能使用,必须重新采集,这样会导致严重的浪费。

1.3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临床微生物实验对于精度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微生物检测结果主要采用的是定性结果,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主观判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很多基层医院的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甚至有的医疗机构并未配置专门的微生物检测人员,这样很容易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2.进一步优化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措施

2.1重视实验室管理,确保微生物检测质量

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核心是实验室检验,实验室管理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微生物检测工作流程,并且要求检测人员能够严格根据制定的工作流程操作,提高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规范性。而且很多检测仪器非常精密,长期应用后可能会由于日常保养不够,降低了仪器检测的准确度,进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仪器管理工作。其次,实验室一定要确保处于无菌环境下,以防污染样本。

2.2确保微生物样本质量,提高微生物检测结果质量

样本采集人员应该和样本检验人员一起协商、探讨不同病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各项操作的规程,并且定期更新,进而确保整个微生物检测流程的规范化。而且,针对样本的运送、保存工作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并且建立一套严格、完善的样本验收制度。在接收样本的过程中,微生物检验人员一定要详细检查样本,一旦发现样本不符合检测要求的话一定要写清楚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将样本及时退回,要求重新采样,进而确保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其次,样本采集人员应该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已经开始服药以及服药类型、时间等情况,还应该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

2.3不断提高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想要有效确保临床微生物检测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微生物检测人员平时应该多阅读一些与微生物检测相关的专业参考文献报道资料,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医院应该选择具有高度敬业精神以及技术过硬的专业检测人员负责微生物检测工作,而且定期应该培训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并且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为微生物检验质量确保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临床微生物检测对于临床诊治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微生物检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微生物检测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应该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好样本采集、运送、保存等各环节工作,确保样本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张新秀.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5: 104 - 106.

第2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以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弱化了文化的边界,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多样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的定义及其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长期以来用于行政性、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和学界探讨中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同义。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这样表述多样性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当芭比娃娃成为全世界小女孩梦寐以求的玩具时,达斡尔族的哈尼卡纸人玩偶开始渐渐“失宠”;当好莱坞的大片、NBA的球星红透亚洲时,这些国家的部分传统剧种、民间体育却面临濒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从经济向各个领域扩展,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保护而破败,民间艺术由于资金缺乏、保护不力而后继乏人。

新加坡新闻、通讯与艺术部部长吕德耀说,在如今的开放社会中,文化发展却面临着消极的影响。借助互联网、进口大片这些渠道,西方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价值观。不丹内政与文化事务大臣明朱尔·多尔吉在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上表示:“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全力保护好我们的身份,而保护好我们身份的唯一办法就是存续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战中,人类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无情地破坏和残酷地摧残。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普遍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1954年联合国专门就“战争状态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通过了一个国际性的海牙公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逐渐接纳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的国际公约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正式生效。

为了复兴各国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世界各国政府以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手段和措施包括官方承认、法律保护、减免税收或提供补助等,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体或个人给予激励,并且政府还将通过各种节日或电视宣传活动来强化保护措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103个国家作出的调查,大多数国家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把它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中。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害、破坏和不断消失的严重威胁,尤其是亚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威胁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并且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陷入商业化的误区。如何有效保护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面临许多挑战。

三峡大学的陈廷亮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张磊就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濒危状况及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和消解十分严峻。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人的锐减和因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与保护意识的欠缺等因素而导致的保护机制的脆弱,都在加速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与消亡。他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其濒危和消失的速度是十分惊人。民族语言的濒危使湘西少数民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或绝迹;传承人的不断减少和老龄化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工业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速消解;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存在着断层;“重申轻保”、“保护性破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则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民族音乐的出路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无论是民族器乐还是民族声乐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民族音乐要坚持民族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音乐不但要和国际接轨还要和民族传统接轨。

针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提出的建议包括: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坚持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中央民族大学的石亚洲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建议: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土家族地区整体联动协调机制。从土家族文化整体发展的高度,建立四省市及州县联动协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多层次保护机制,即政府、立法、利用、科技、分类、民间、区域保护;积极鼓励民间参与。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根本属性,是各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也是世界各民族应该得到尊重的社会观、和平观和发展观。正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文化的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相比,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然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是以后的研究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第3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关键字:中学化学,学科思想

Abstract:Discipline thinking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a subject,along with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discipline thinking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discipline thinking

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它与知识,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不同学科它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也必然不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既抽象又具体,其学科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绝大多数是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立统一思想

对立统一思想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它在中学化学学科中无处不在。这一思想所体现的相互对立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从关系。运用这一思想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很有帮助。中学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氧化和还原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从又相互对立。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有电子的得失,又有化合价的升降,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既有氧化产物又有还原产物,有氧化反应发生,必有还原反应发生等等。这一思想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颇有帮助。另外在其他方面,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电化学中的正负极和阴阳极,等等都包括对立统一思想。

二.量变与质变的思想

哲学中明确告诉人们,物质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如足量,适量,少量必然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另外如碳和氧气,硫化氢和氧气,铁与硝酸,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和盐酸,浓硫酸和酒精制备乙烯气体时1700C和1400C会生成不同物质。P2O5与冷水和热水反应的产物不同等等。这一思想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想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思想在化学学科中体现得更为具体和直观。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特殊性使学科内容多姿多彩。中学化学中各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是一般规律,而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特殊性更是不容忽视。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无正化合价,氟单质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与二氧化硅反应等等。碳族元素中大多数元素的正四价化合物是稳定的,但铅元素的正二价化合物是稳定的,正四价化合物很活泼。这一学科思想的渗透,对青年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很有益处。

四.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规律的发现,知识的形成都源于具体的化学实验而非理论推理来推测产生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化学实验得出结论。又知Fe3+与SCN-产生红色溶液,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只能说是实验结果,只能告诉学生这是客观事实,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的,这必然会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分类思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化学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认识掌握,在化学上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进行了具体分类,对108种元素分为不同周期和不同族,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等等,这样会使知识更有条理在中学化学中,分类思想随处可见,它是人类高智力水平的具体体现中学化学分类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现象到本质的思想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学习中,先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来初步认识,最终上升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这样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同时也扩大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范围。

2.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一般性是物质的共性,特殊性是物质的个性。在化学中无色物质占大多数,而有色物质则是少数物质的个性,如:F2,Cl2,Br2,I2,NO2,AgCl,AgBr,AgI,Na2O2,Fe2+,Fe3+,Cu2+,MnO4-等有特殊颜色;又知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但SiO2为原子晶体。这一分类思想的渗透会使学生对物质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由简单到复杂的分类思想

中学化学对电解质的教学采用了这一思想。先根据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电解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同一条件下,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这样又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样从简单处入手,层层深入,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从本质上做了划分。

六.解决问题具体化程式化的思想

化学问题的解决在绝大多数条件下有 具体固定的模式,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应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机化学中物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就有具体的防止重复,遗漏的科学方法。如判断分子式为C4H10O的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在本质上就是考查丁基(――C4H9)所产生异构的种类(4种)。又如结构有苯环和酯基的分子式为C9H10O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苯环上连有一个支链)实质上就是判断分子式为C3H6O2

的同分异构体中氢原子的种类。具体分析如下:CH3CH2COOH(3类),HCOOCH2CH3(3类),CH3COOCH3(2类),其中丙酸中乙基上的氢原子除外,则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问题的特点,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最理想的,程式化的思路,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方法。

七.抽象理论形象化的思想

化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物质的运动规律,许多物质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只有通过想象和类比使抽象理论形象化,才可理解所接触的理论知识。在原子结构理论中,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物质结构理论中元素的化合价,化学键,晶体结构等知识就可通过形象具体的实物类比来认识学习。

八.化学平衡和守衡思想

物质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它们的发展变化必然遵循一定规律。化学中的平衡守衡思想就是这许多规律中的一部分,对这些规律的理解掌握能使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特点。化学中涉及到的平衡有:(1)化学平衡(2)电离平衡(3)水解平衡(4)溶解平衡(5)结晶平衡。这些平衡变化规律都可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化学中的守衡有:(1)电荷守衡(2)电子守衡(3)原子守衡(4)物料守衡(5)能量守衡(热化学方程式中)。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守衡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为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下良好基础。

第4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一、教师首先要熟知初中化学概念的特点

1、初中化学概念有较强的抽象性。从化学概念的分类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有相当一部分类容属于微观范畴,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化合价等等。这些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只能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概念。它需要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实现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所以说初中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2、初中化学概念有特别严密的科学性。概念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里的真实反映。任何一个概念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作为启蒙教育的初中化学在对概念内容的描述时,除了重视文字的准确性和语言结构的合理性的同时,更加重视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里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其特定的意义的,从而保证了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初中化学概念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化学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深入和完善的,在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上就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以及概念的深度和广度,而把初中化学所涉及的近60个概念穿插编制在十二个章节中。逐步深入。如:第一单元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第二单元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等等;第三单元的分子、原子、元素、离子。第四单元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直到第十二章的有机化合物等等。

二、认识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好化学概念,对孩子们以后进行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就会给学生真正学好化学带来莫大的困难。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但重视概念教学的确不多。难道新课程教学真的不需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了吗?我认为,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仍然应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们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所在。

三、做好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如水分子、碳60分子、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来帮助学生的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2、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支离破碎,而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该概念的内在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长时间记住它,还能准确地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概念了。学生死记化学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掌握化学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学习,要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那就要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同样,水结成冰、电灯发光等变化,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在认识变化和性质时,我们要让学生找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变化是叙述物质的变化过程,描述物质的一种变化现象,重点是在强调一个“变”字,而性质则是在描述物质的一种能力,一些本质属性。叙述中常有“会、是、不、可以、难、易”等词语来引导。

3、利用对比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形成概念。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概念的含义,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分子和原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原子和离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等概念,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比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

4、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重视实验都不过分的。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比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其含义。同样,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让学生建立概念。这远远比老师空洞的讲解,让孩子们枯燥的死记硬背好很多很多。

第5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但是,基于我们日常大量的课堂观察以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来看,当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综合高度。当然,既然在科学课程中,将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暂且不论地球和宇宙科学)分立为两块并行的课程内容,说明两者之间在某种层面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运行原理和规律,甚至一些独特的学科思想。而作为科学教师,首先要领悟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因为只有站在这一基础之上,达到一定的认知高度,才能获得宽广的科学视野,进而形成对自然界统一性的认识。而当下的科学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在其求学生涯中普遍缺少生物学专业的系统训练,致使在面对生物学领域内容的教学时,缺少生物学的基本思想,更难以从科学统一性的高度来理解生命。

不过,由于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命的一些最本质的原理和思想难以用简洁的方式予以呈现,譬如物质科学常常可以进行量化,而生命的复杂性使得量化十分困难(不是不能,而是复杂,多半是统计学上的量化),结果使得生物学的知识显得很琐碎,缺少良好的结构,并以事实性知识为主。许多教师就此认为生物学缺少普遍适用的原理与规律,处处都是例外,什么结论都难下,甚至觉得生物无理可讲。所以在课堂上,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多是以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来进行教与学的,生命科学的教学方式明显缺乏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的理科属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既然这个生物世界历经亿万年的进化后能够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来,必然是有道理的。不管是大到生态系统,还是小到细胞,也无论是它们的结构还是功能,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生物终究是“物”,是物一定有“理”,而这“理”就是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这些基本的原理和思想在近几年嘉兴市的科学学业考试卷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在此结合几个典型试题,跟大家探讨一下初中科学中有关生物学的若干基本原理和思想。

一、生命是一个物质系统

例1 (嘉兴市2011年学业考试卷第27题第二小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略)。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这个问题命题组的预测难度是0.65,但实际检测的难度达到了0.30,远超预期。而将这个问题放在生物学的视野下,其实是非常基础、简单的问题,尤其是题目已将“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这样带有明显提示性的字句放在空格前时,答案“酶的活性”几乎就可以脱口而出了。从考后与教师的交流情况看,对这个问题的难度评价,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看法完全不同,有生物专业背景的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容易题。

那么,这样一个原以为可以“脱口而出”的问题最后却难倒了七成的考生,原因何在?教师们给出的说法是:因为教材只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上标注酶这个条件,而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上标注的条件是叶绿体,而试题中将两种作用放在一起来分析,于是这样一个基础问题,学生(包括许多教师)就觉得难以回答了。

其实,生物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都是以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个生物体或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本质就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物质变化系统,正是细胞内发生的复杂的物质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才会有不息的生命活动和多样的生命现象。这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之一。

当然,生物体的这种物质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变化反应的底物或者产物往往是性质十分稳定的大分子有机物,且反应是在生物体内这种温和条件下高效地进行,这就离不开各种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酶。如在光合作用中,在可见光的推动下,在常温常压下,使水裂解放出氧气,并将简单的二氧化碳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样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必须在叶绿体光合膜系统上的各种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要完成这样的复杂变化,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仍是望尘莫及。与此相对,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及储存的能量,要被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就必须经过细胞的呼吸作用。此时性质极其稳定的有机物(如糖类)在常温常压下,在微米尺度的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且分解时能量的转化效率达40%左右(现在最先进的内燃机的转化效率还只有25%左右),这同样体现了生物这个物质系统的精妙之处。

其实,即便是我们大脑中的各种思维、心理活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变化及伴随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所谓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所以2011年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改为“生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其实就是为了体现生物科学与物质科学的统一性,突显了新陈代谢的本质――生命体就是一个物质变化系统。

事实上,上个世纪伊始,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生命现象纷纷被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的变化原理加以解释。通过研究生物体内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作用,完全可以解释生物体的各种功能和现象,即生命科学也好,物质科学也罢,基本的物质与能量的运行原理是一致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复杂程度和空间尺度的不同。唯一例外的是当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生命功能的起源时,必须加入独立于物理、化学的原理,这就是用于解释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生命具有不断进化与适应能力

例2 (嘉兴市2014年学业考试卷第14题)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适应性。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动脉的血压高 B.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动脉的管壁厚 D.动脉中的血流速度慢

此题的预测难度是0.60,实测难度为0.54,看上去还算正常,但就本题所考查的作为生物科学主干与核心知识“进化与适应”的要求来说,放在这样一个试题情境下,相关思维要求并不高。

其实,生活在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无法摆脱自然选择的魔手,自然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生物的进化与适应,是生物学的又一基本思想和原理,且自然选择不仅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起作用,甚至对生物的行为、心理等所有方面都起作用。而生物进化的终极目标是适应环境,使种族更多地延续下去,以尽可能多地占领生存资源。拿此题的情境来说,与静脉相比,动脉之所以分布在身体较深的地方,原因在于动脉是接受心脏泵出的血液,受到的血压远比经过毛细血管后的静脉高,因此一旦受伤破裂就可能造成血液的大量流失而危及生命。同样,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也是对血压高的适应,而跟里面的血液性质及流速无关。而动脉这样的分布与结构特点对于远古时期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各种伤害的古人来说尤为重要。

大家都曾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记者问放羊娃:“你放羊干吗呢?”“赚钱呢!”“那赚钱干吗呢?”“娶婆姨呢!”“娶婆姨干吗呢?”“生娃咧!”“生娃干吗咧?”“放羊呢!”人们在戏说这个段子时充满了对放羊娃的嘲笑,作为一个“社会人”这样的生命轮回确实没有意义,但从人的生物属性看却是符合逻辑的,延续下去才是它的最终目标。

不过,尽管现在的科学教材对生物的进化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专门的介绍,但在教师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误读。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拉马克构建的第一个系统的进化假说,都认为进化的历程就像个阶梯,生物进化被视为是一个从低到高一级一级向上攀升的过程,而人类就位于这个阶梯的顶端。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认为进化具有确定的方向,进化是由变异而生的,这种变异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环境的变化总体来说是多方向的,因此生物进化也是多向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进化的路径像一棵大树,各个物种只是进化树上的不同分支,人类只是位于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所以,“进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这样带有明确方向性的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譬如,真核生物要比原核生物复杂,脊椎动物要比无脊椎动物复杂。而进化史上,真核生物和脊椎动物确实要比原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晚出现,都是由它们进化来的,但是直到今天,原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并没有被真核生物和脊椎动物所取代,它们同时在不同的分支上进化。事实上,尽管现有的原核生物(如细菌)要比真核生物原始,但它们的种类之多、数目之巨、对环境适应能力之强,却是真核生物所难以企及的。所以,从结构、功能或生活环境来对现存生物作高低级的比较恐怕并不科学,因为进化大树有无数的分支,很难说哪个枝头更高。

此外,我们还需明确,自然选择的威力在于长期的累积效应,它使生物体获得某种适应性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千百年的逐代选择之后慢慢形成的。例如,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人类的营养水平大大改善,而体力支出大大下降,于是常常出现营养过剩,引发诸如“三高”等各种所谓的富贵病,那为什么人体没有进化出能够排出各种多余营养的机能呢?那是因为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才刚刚开始过上营养过剩这种“好日子”。所以富含能量的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所具有的甜味和香味对我们总是充满着诱惑。

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之后,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由博物学变成了科学,生物科学由此诞生。它不仅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确保了生物学的独立地位。因为尽管生物体本身的运行机理都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手段来研究,并用物理、化学的原理作出解释,但生物体的这些运行机理是怎么来的,只有进化论才能给出答案。

三、生命存在多样性

例3 (嘉兴市2013年学业考试卷第2题)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以裸藻为主要原料成功生产出塑料。裸藻是一类兼具动物和植物特点的单细胞生物,之所以把它称为“裸藻”,原因是与其他的藻类细胞相比,它的细胞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因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尽管题干材料比较新颖,但命题组的预测难度还是比较乐观的0.8,可实际检测的难度为0.65。假如试题是直接设问“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那肯定是个送分题。但在这样的试题情境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难度,原因恐怕是学生对生物具有多样性这一基本思想认识不足,认为藻类属于植物,植物就一定有细胞壁。

在生物学中,要给出定义或得出结论总要留有余地,原因就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在于其生存环境是多样的和复杂的,生物经过自然选择进化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来适应其多样的环境。即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生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适应。譬如,在同样的环境中,一些植物开花后能吸引昆虫帮它传粉,另一些植物的花则适于由风力来传粉;在虫媒花中,有的是因花色艳丽吸引昆虫,有的是因花的气味吸引昆虫。环境的多样化以及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最后必然导致生命形式的多样化,这使得“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生物学中往往会显得过于简单和机械。

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58 — 03

生产性保护是目前针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几年的保护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这种方式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到保护实践中去的话,必将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生产性保护是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在保护的实践中是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深刻认识,这样才能保证这种方式科学有效地运用,从而指导实践工作深入地开展。

一、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底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生产性保护是针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一种保护方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能力。《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要“严格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规律,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不能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反对擅自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这其中重点谈到了生产性保护要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反对擅自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产生是以手工生产方式为现实基础的,其当代存续以至发展同样无法脱离这一基础。从根本上说,对人类传统文化形态包括非物质文化形态造成冲击,使之日趋‘遗产化’的一个原因在于现代文明一味倚重大工业生产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及核心技艺正是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生产特色。可以说,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的底线,避免“遗产化”。然而,守住底线并不是意味着不要创新发展,而是要在坚守手工制作底线的前提下,引入现代的、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提高自身的品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技艺、坚守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对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在制作传统题材作品的同时创作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推动传统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

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的保护,离不开传统的手工生产工具。“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性,或者区别技艺高下的水平都体现在手工技艺上,这是毫无疑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遍改进和提高了生产工具,但是不管生产工具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或者是多大程度上达到一种先进性,最后完成还是离不开手工技艺。” 比如,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的雕刻工具较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雕刻的时间也节省了很多,但是工具再改进,表达手工技艺本质的手的创造还是不能丢掉的。在比如说剪纸、刺绣、皮影制作、书画装裱等,目前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了工业化批量生产,也同样精致美观,跟手工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在存在的本质的意义来说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其本质的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所以传统手工技艺一定不能丢掉手工这个核心环节,寄寓作品生命的手工的创造一旦丢失,作品就会失去灵魂,传统手工技艺也就必然瓦解,这是很重要的。“现在传统的手工技艺作品也强调商品性和市场,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传统的手工技艺作品、产品也要通过市场来扩大影响,通过市场来进入受众的手中,所以市场、商品这些都不必回避。但是我们不能脱离手工,以机器或者其他便捷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这样反而最终损害了我们传统的手工艺。”

二、原材料的选择与合理利用

第7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安排,自然因素的破坏是进化的结果,人为的破坏会改变自然的安排,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危机。作物品种多样性是一种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人类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一旦失去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的基础可能就会造成破坏。农作物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机会,我们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及多种工业原材料均来自于这种多样性,多样性的维持有助于我们获取食物,会丰富我们的营养,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一旦这种多样性减少甚至丧失,我们遭受的首要危机就是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不断发出警告,现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食物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种,一旦遇到气候变化或地质变化就可能会减产,而其他的作物我们已很少种植,甚至已经没有种植了,若干年后人类的食物必然匮乏。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项目组专家也断言,作物多样性的减少除了引发粮食危机外,可能还会引发其他危机,如导致药物原材料、工业材料的减少,严重的则会引发疾病无药医治的局面;人类的食物过于集中几种食物,导致人类饮食出现均质化的倾向,可能助长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等的患病率。农作物的多样性在保持土壤、水资源品质及气候调节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曾经物种丰富、土地肥沃,但是由于长期战乱与过度开发,现在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已基本丧失,土地贫瘠,土地荒漠化严重。作物多样性对于大气成分调节、地球温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知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是千万年来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作物多样性还像今天一样在减少,有科学家预测,大气层中的氧气总有一天会由于氧化反应而消耗殆尽。今天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作物多样性的减少,还可能会影响生物链,最终会导致某一区域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物多样性的存在,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难以再生。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濒危作物种类,如果消失了,我们将失去宝贵的生物资源,对于子孙后代、对于社会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

2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作物的多样性在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探寻其原因,才能够寻找到保护良策。从整体上来看,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也可能会出现变异,在变异中如果能够胜出,有利变异才可以将遗传信息延续下去,有利变异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就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也会形成多样化的生物样态。生物如果出现了不利变异的基因将会被淘汰,直到生存环境改变而消失。当然自然选择过程缓慢,只有在长时间内才能看出影响。另外,气候的变化、地质条件的改变、降雨量的减少或增多都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人为因素是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生物科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虽然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物多样化的发展。比如,美国已经放弃了传统农业及耕作技术,大规模发展基因作物及产业化经营,其作物品种正在不断减少,多样性在丧失,有95%的蔬菜品种已经没有在美国出现过。人类活动对作物多样性的减少负有直接责任,具体表现在:第一,作物品种改良、外来品种的引进或遗传物质的杂交,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物的多样性,但是也使得作物类型简单化,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品种的丧失。比如,在印尼,过去20年来,已经有1000多个水稻品种丧失,现在75%的水稻来自单一母体,导致了水稻遗传基因的丧失。第二,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导致了农户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这必然会出现单一品种独大的局面,而忽视来对其他品种到培育与种植。第三,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人类的开发,过度的开垦、放牧,不合理的开采,土壤污染及水质污染等,导致了作物品种的减少或没绝。第四,城市化的发展,大型工程的建立,侵占了大量土地,需要在一些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可能会消失。

3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农作物多样性的减少已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任务。首先,应用现代科技,促进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不对立,农业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不矛盾,现代科技可以用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也可以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多种需求。任何地域均有自己的环境特点,没有一个农作物品种能够适应所有区域,在一个地域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优势农作物本地品种,这是传统农业发展的根本希望所在,本地物种是在长期耕作中形成的,不能轻易放弃。当然,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也需要培育种植,需要用现代科技来改造或是培育新的作物品种。现代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耕作方式,比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但是不能废弃传统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方法,需要从农田整体生态系统上保持高产品种与本地品种的平衡,需要保持农作物与其他作物的协调。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农作物多样性的持续与传统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强基本农田和农家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存在依赖于丰富的、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就是要恢复退化的农田生态,恢复农作物多样性生存的环境。可以运用必要的法律、行政或经济手段,强化对基本农业耕地的恢复与管理,防止耕地流失,防止耕地土壤肥力的下降。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强化农田区域内生态系统建设,可以将农田基本布局、水利设施、水资源和其他的林木、草地资源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农作物与其他作物、生物形成合理配置,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农田格局。如果说农田保护是一种宏观格局的农业保护,那么农家保护就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微观保护,是农民在种植生产与管理中进行的就地保护。

第8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 物理 学习 兴趣 培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物理,就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没有兴趣,那就谈不上怎样去观察、实践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笔者在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一、把握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必须深入而且透彻地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内容的各个概念、定义的表述,仔细研究其中每个措辞的含义与作用。并且采用对比法,突出关键词语,揭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仅仅把教学内容安排得引人入胜,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而且还应列举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事例,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降低教和学的难度,使学生充满学好物理的信心,形成一种渴求学习物理知识内部的动力,兴致勃勃地学习。

二、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

如在教学声现象时,采用多媒体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都纷纷聆听,然后自主思索:声音是怎样发出的?为什么每个人、每样乐器的音乐不一样?……自然而然地想知道究竟。这样不用教师讲,他们就自主地互相讨论,讨论不出就会去阅读、去探索答案,从而获得新知识。

三、科学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与质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维以疑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有解疑,有所进取。因此,质疑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善于质疑,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释疑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

如:在指导学生做好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时,增加一个这样的问题:当天平平衡后,若将手指伸入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天平是否仍然平衡?这时学生探究兴趣更浓,同时又为后面学“力”创造了一个悬念。又如:在教学浮力的利用这一节时,为了讲解轮船的排水量等于轮船的质量加上货物的质量,可以这样层层设疑:1.轮船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容易作出判断是漂浮。)2.轮船受到哪些力?(学生思考后能得出:船受到水的浮力和地球的重力、货物的压力三个力。)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船排开水的重力和船的重力、货物的重力之间有何关系?(学生就容易得出:G 接着推出轮船的排水量、轮船的质量、货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m 。)

四、重视实验的设计、严格实验的操作程序

1.实验操作要有一定的顺序,这个顺序的编排首先要注意到物理知识的逻辑性,然后依据知识的前后顺序,进行科学的编排,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步骤。另外操作的设计还要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符合由浅入深、有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顺序。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奇心较强。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教师早一点做实验,多做一些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重视物理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物理教学包含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三个方面,而教学过程特别强调“探究过程”,即物理教学不是让学生去“读”科学,而是动手“做”科学,要将传统教学的“教材中心”让位于“过程中心”、“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探究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学会”转移到“会学”。从认识论角度讲,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同科学家探求未知事物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观察、实验、记录、比较、归纳、分析……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同时,学生的能力、意志、品格才能得到切实和充分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探究学习情景,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探索性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大试管中装上水,又将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现象妙趣横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妙,听课精力特别集中。利用好实验,它会像“魔术”一样引人入胜,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开展有效力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多种多样,生动而有趣,易于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由于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常常不满足教科书上现存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而要自己寻根究底,经常要求独立批判地对待一切,因此他们学习物理知识也就不能囿于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奥秘无穷、无处不在,对学习物理知识更就有了强烈的欲望。

总之,活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创设了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它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收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9篇:生物多样性的实质范文

就有机食品而言,描述食品属性的“活性”一词对某些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通常,消费者会认为有机食品与非有机方式生产的食品之间存在质量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通过农药用量(及残留量)、肥料种类、食品添加剂范围、遗传操作情况及所选择的技术等得以鉴定。消费者希望获得自然、健康、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提升动物福利的有机食品。根据通常用于描述某些食品的总体食品质量安全模型,可利用多维度评估方法将食品质量描述为不同的食品属性,有机食品质量模型建立在多源法则及多维度评估方法之上。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或者说需要开发对标准相关参数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领域包括开发新产品、管理质量、执法监管及解决问题等。

但是,一个主要问题是有机食品是否与非有机方式生产的食品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以及可利用哪些参数来测定这种差异。遗憾的是,最近针对该问题所发表的多篇评述资料均未对此点给予明确说明。然而,统计数据表明,通过有机方式生产的水果及蔬菜中某些抗氧化剂(如多酚)含量可能高于常规方式生产的水果及蔬菜中的含量,但主要食品组分似乎并未显示有不同之处。

通常情况下,使用靶标及非靶标分析法进行有机食品鉴定,但仍需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许多不同的技术及方法可用于检测食品质量中的不同靶标特性:单一化合物或化合物类(如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素)、健康促进型化合物(如多酚类),或是不利健康型毒素(例如毒素)、残留物,以及能量标准、流变学特性(如质地和结构等)和感官特性等。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符合要求的评审方法可用于有机食品质量检测。因此,本文旨在提供有关技术及分析方法的现状报告,用于解答有关有机食品领域的各种问题。

有机食品质量检测

目前,有机食品检测技术或方法仍然匮乏,在质量管理及执法监管方面,仍需要开发有机食品鉴定方法及以代谢产物测定为重心的残留物检测方法。新产品开发旨在实现有机加工,同时也需要进行与有机食品质量模型有关的食品质量检测,尤其要侧重于参数、方法的开发。

过去十年中,公众对食品生产技术的关注度一直在增加,由此对食品的感官属性、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产生了影响。这种发展趋势转而又促进了有机食品的生产。由于生产成本较高,有机产品零售价往往高于非有机产品。然而,由于存在溢价,有机产品容易涉入欺诈行为。因此,在帮助和巩固验证过程方面,分析验证基于内在指标的有机食品质量参数将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析测试。有机产品质量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检测的产品。因此,不可能仅凭单一指标鉴别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人们已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指纹识别方法,这些方法结合先进的化学计量学知识,考虑到了一系列内在(天然存在的)成分。

指纹识别策略在表征代谢物组以及出现于农产品中的一系列低分子量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时更为全面。概括地说,即认为:不仅特定活体基因可对典型性代谢物成分产生影响,农业方法等外在因素也可对其产生影响。高分辨率质谱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或气相色谱(GC)法联合使用,表明所选分析工具颇具挑战性。为避免某些基质成分产生负面影响,在仪器测量之前需制备尽量少的样品或不制备样品。多项案例研究已表明,这些全新方法的潜在优势在于检测食品来源。应当注意的是,代谢组学研究并非基于单个“质量标记”的靶标分析,而是基于非靶标分析;在第一阶段,无需对代谢物组样本中的所有化合物进行鉴定;通过先进的化学计量学技术,对包含有益样品“标志”的整个数据集进行了分类。

许多专家探讨了用于有机食品检测的几种全新方法的验证策略。大多数全新方法,包括荧光激发光谱法(FES)、生物结晶法及Steigbild法,均可记录成文并针对某些食品类别实行标准化,但仍缺乏理论依据。对可重复性或稳健性等方法论质量参数进行了测试,但无法进行再生性测试,因为仍然缺乏参考资料。

与众所周知的近红外光谱(NIR)法相反,FES法的激发与发射功能利用的是可见光光谱及激发与发射间的延时(“延迟发光”)。在特定时间及150瓦(24伏)卤钨灯所发射的恒定照度下实施光学激发过程。通过彩色标准玻璃滤光片滤去光谱部分。光学激发过程结束后,使用光电倍增管(EMI 9202及珀金埃尔默仪器公司CP1962)对样本所发射的全部光线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已用于进行小麦及胡萝卜质量鉴定。在使用黄色或白色光激发并得出黄光/蓝光比率后,所考虑的相关参数为不同的发光特性。

有机样品食品质量分析新方法

一般情况下,上文提到的这些方法可用于进行食品质量分析,并且不限于有机来源产品。然而,就大多数此类方法而言,若要实现方法开发、标准化及成为理论基础,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最近几年,代谢物组学――以“使用一种或数种分析方法对复杂生物基质中最广泛范围内的小分子进行检测”为中心――作为食品分析领域的一项专长也已出现。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可使用多种有关不同目标的方法:代谢物靶标分析(搜索代谢途径中的特定代谢物);代谢轮廓分析(研究特定代谢途径中的一组相关化合物或代谢产物);代谢物组(分析存在于样品中的所有代谢物――在特定时间点全面‘快速检测’代谢过程);以及代谢物指纹图谱(全面快速分析――旨在鉴定足够的代谢产物从而使人们能够将某一未知样品划入已识别组群中――晶格鉴定)。应当注意的是,代谢物组分析相当困难(代谢产物不可避免地在结构、功能基团、理化性质及浓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仅需要实现各种用途的复杂仪器设备,还需要设计实验条件及评估数据的高素质人员。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能是最常见的仪器分析法。除包含样品组分分离的程序外,还有一种基于质谱法的全新方法,可以省去对样本成分的色谱分离。在众多常压电离技术中,直接实时分析(DART)法与高分辨率质谱(HR-MS)法代表了最具挑战性的检测方案,因为所需制备的样品量极少;此外,标准化“指纹图谱”(各样本质谱)以及由此创建的样品数据库更具可行性。高分辨率质谱(HR-MS)法还有助于鉴定存在于样品中的多种化合物。直接实时分析(DART)法对污染相对不敏感且不存在样品间的携带污染,从而能够分析多种材料。这样,在显著提升分析速度的同时减少了工作量。

有机食品质量检测实验室法中的主要发现

各种不同方法可统一归为三类:用于有机食品鉴定的许多非靶标化学及物理指纹识别法,最新描述的荧光激发光谱法也可能成为此类方法之一;用于鉴定生物标记(化合物及化合物类的性能分析图)的分析技术――也可使人们检测加工处理过程所影响的以及应用到整个有机食物链的因素;一种全新方法――检测样品对结晶系统的影响(无论是在含有无机盐的情况下还是在水相蒸发过程中)。对于所有三种不同方法而言,实验室技术与化学计量学工具结合至关重要,因为质量鉴定过程中需分析大量数据。

有机食品质量检测领域现状和未来研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