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精选(九篇)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第1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为医学院各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在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可以自成体系,有其丰富的理论、技术内容的课程,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以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加深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中的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规实验仪器的主要性能与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

我们以前进行的生物化学实验,其实验内容和考核方法都有弊端。

1.实验内容弊端。我们以前给学生开设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一般是理论课讲述了相关知识,接着安排这个知识点的实验课。例如,理论课讲述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这次实验课的内容就为“蛋白质的沉淀凝固”。课本上的理论都是前人的实验结果,对于这样的实验学生认为缺乏挑战性,实验操作中也不主动思考。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太多,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考核方法的弊端。我们以前的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成绩主要是学生的实验报告,忽略了学生在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有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很差,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也可得高分。这种考核标准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过程,只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实验项目进行改革。我们以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氨基酸纸层析、尿淀粉酶活性的测定、血清尿素氮含量的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DNA的提取与鉴定、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等。改革后的实验内为: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氨基酸纸层析、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碱性磷酸酶提取与鉴定等。经过对实验项目的改革,去掉部分淘汰实验和部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比例,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提出实验的总体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先进行分组,实验小组的各成员经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所用试剂仪器、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预实验、制作幻灯片、小组课堂汇报这样的程序完成整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成功了,学生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如果有些实验不成功,带教老师进行引导,分析失败原因,再重复实验。这样,每位学生在整个实验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避免了个别学生不动手操作、抄袭实验报告等不良行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目的。

2.自编生化实验指导教材。我们以前所使用的实验教材有的内容目前已淘汰,有的内容不适合医学生,因此,我们参考了周爱儒主编的《生物化学》,药立波主编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赵亚华主编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刘吉民主编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讲义。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取舍,保留经典的实验内容如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氨基酸纸层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等外,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如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碱性磷酸酶的提取与鉴定实验等的比例。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分光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等基本实验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注重知识传递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实验时,老师先讲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可能出现的结果,准备好试剂,调试好实验仪器,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即可,完全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实验的各个准备阶段,例如试剂的配制、试剂的分装、仪器的调试等,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要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从实验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4.先做后讲。我们以前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一般是老师讲完后学生再做,有时为了得到明确的实验结果教师参与过多,学生对实验印象不深。为此,我们决定采用先做后讲的归纳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综合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讨论,整个实验做完后,让学生总结规律,老师只做归纳性、提高式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获得真知的喜悦。

5.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医学生物化学这门课的知识很抽象,教师讲课难度较大。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较多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师生共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以前上实验课时都采用黑板板书,操作也只做一些简单的示范。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有一些学生看不到操作示范。现在我们把多媒体技术也运用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把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实验仪器、操作步骤等做成幻灯片,比板书看起来更清晰,把实验操作也录成视频,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再操作,避免了学生看不到操作示范,这样可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6.开放实验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们决定进行实验室开放,便于学生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预实验及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实验。(1)带教老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例如:电子天平、台式低速离心机、超低温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水浴箱、电泳仪、烤箱、手提式不锈钢消毒器、分光光度计、PCR仪等。由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维护实验室及其仪器。(2)实验室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从18∶00~22∶00,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带教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轮流值班,随时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第2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

【分类号】G633.91

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孙子・谋攻篇》中提到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要想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水平就要对当下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研究,仔细分析实验考查命题的题型,不难发现,所有的题型大都是变知识为技能。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以此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一、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在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行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实行新课程标准后,实验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第一,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现阶段,有很多的教师都将“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因为教师们认为,这样可以省时间,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要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有,教师们认为学生做实验是不能够应用在考试中的,因为考试知识“纸上谈兵”,因此,教师有“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想法。第二,近几年,高中生物教材有很大的变动,学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于教材中一些实验要求的硬件条件,再加之,学生的实验经费有限,所以,在实验设备上很落后,并且一些老化的实验仪器也在影响着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第三,很多教师都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验教学上并没有过多的研究,所以,导致了生物老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所以,即便是可以安排实验教学课程,教师也没有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第四,现阶段,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理论课程的讲解在课程安排上已经很满,所以没有时间安排实验课程,而且很多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实验老师,这就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要想贯彻落实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就要具备超强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组织能力,虽然高中生物实验并没有很大的技术含量,但是教师也要充分掌握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这样才能够做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1]。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取材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教材中建议应该使用黑藻,但是这种材料是很难找到的,所以,教师要找更合适的材料代替,比如,小麦的根毛等。总之,教师应该做到对实验设备规范操作,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素质。

(二)加强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生物学的史实,让学生们对生物实验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实验教学的背景,让他们体会到实验教学对生物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三)重视实验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现象、演示以及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要充分掌握生物教学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方法,掌握动手操作技能,理解生物学知识,最基本的就是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比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1中“分子与细胞”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向学生们讲解该课的重点,通过高倍镜观察细胞,比较出不同生物细胞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准备好洋葱和菠菜叶,将洋葱划成十字放在通风口,在4-5天之后,撕取洋葱的表皮,进行观察,同时,还要将准备好的菠菜叶进行处理,撕去表皮,并用刀刮取少量的叶肉组织,然后再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中的水滴中,进行观察,以此来提高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技能[2]。

(四)重视学生对生物全过程的理解

在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该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也就是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的实验时,就可以利用斐林试剂观察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的反应,当然,这前提条件是要在学生都了解整个实验过程中进行,否则,学生们在没有了解实验目的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没有任何的效果。

(五)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生物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首先要正确的规范学生的操作,然后是创新的动作,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创新是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进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改变冰块的时间,让同学们观察在改变时间后,实验效果有什么差异,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将生物实验教学切实应用在生物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激情,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大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生物实验教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29-30.

第3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蚌埠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生物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生物与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文从我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和人才培养举措3方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科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24-0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般通过课程建设实现,课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生物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生物与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对于蚌埠学院这样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性质和专业特点,我们探索打破现有生物化学学科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并更新实验内容,使之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

1 蚌埠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主要还是“填鸭式”模式,即先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只注重结果,忽视学生的实验过程.结果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验操作、重视撰写实验报告忽视实验过程、重视理解实验原理忽视实验步骤的思想.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由实验老师完成,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同时所选的实验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学生已经知晓,导致部分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扩散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2 蚌埠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实验项目只是简单验证了理论知识.(2)部分实验内容与其他实验课程重复,同时又不完整,与其他课程没有密切的联系.(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4)实验内容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没有赶上生物化学知识爆炸式增长的速度水平.(5)实验室、实验仪器没有充分整合,没有产生较高的利用效率.(6)专职实验老师缺口较大.

3 我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人才培养举措

2014年11月23日至28日,教育部专家对蚌埠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我们以这次评估为切入口,改革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根据蚌埠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对以前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多方位改革.根据我系目前所开设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工学类本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在工学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完整的、贯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将这三个工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具体分为《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生物化学专业实验》、《生物化学基础实验》三个不同层次,重新修订完成2014版生物化学实验大纲,组建综合实验室.

3.1 构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生物化学基础实验》的内容具体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些主干课程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实验.在第三学期进行,为专业实验打下坚实基础.《生物化学专业实验》的内容分三个工学专业进行选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化学无机和有机合成实验、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实验、食品化学及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无机和有机合成实验、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实验、分子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合成实验、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理(毒理)实验等.该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的内容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科学思维和基本科研能力.该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

3.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以实验为主,要求每个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上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楚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实验2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学生应按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每项实验结果须经教师检验,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按照自己的实验结果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其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论与讨论是每次报告的重点部分.

3.3 完善实验考核手段

加大对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本实验课程的考核标准明确,对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对在实验过程中肯于动脑、动手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采用平时考核(主要是操作技能),结合每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评分,综合评定期末成绩,期末不另设独立的实验考试.期末总评成绩中平时考核占70%(出勤和实验操作各占50%),实验报告占30%.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3.4 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由于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的要求对生物化学理论课时进行压缩,生物化学实验的课时也相应减少,由原来的32学时改为现在的24学时,所以我们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引入课堂,编写进生物化学实验大纲.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有限的学时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3.5 应用PPT授课

通过PPT授课,不仅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一些经典的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录像的观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养成良好的习惯.

3.6 开放实验室

生物化学实验在理论开课的学期向学生开放.实验老师根据实验大纲选定的实验项目准备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学生提前一周向授课老师提出申请,经系实验室主任批准即可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自主实验.

3.7 企业参与实验教学

由于我系生物工程等工学专业学科多年来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淀下众多的合作伙伴,这些企业不仅与学校、与教师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也逐步树立起长远的眼光,重视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主动地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尤其是实验环节,并从多方面参与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

3.7.1 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实验教学.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一批相关企业与学生见面,企业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后,学校会组织教师与企业的座谈,听取企业的反响,尤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评价,并将其作为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的重要参考.每次到企业实习时,带队的指导教师都要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受聘的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意见、建议,并带回学校,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传达,从而用于指导本科实验教学.近几年来,我系根据企业的建议,优化调整了生物化学实验的部分实验内容.

3.7.2 企业参与指导、考核和教材编写.生物工程等专业聘请的企业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不仅对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和建议,还积极参与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3.8 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和选用工作

严格执行任课教师推荐教材版本、教研室集体讨论、分管教学主任审核的教材选用程序.要求优先选用省级以上获奖教材、新近出版的部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确保教材的质量.我们为本科生选用科学出版社2014年最新出版的由南京大学陈钧辉教授等主编的《生物化学实验(第五版)》教材.

4 结语

我们在生物与食品类几个工学本科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经过以上教学过程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黄海霞,史国安,郭秀璞,范丙友.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176-177.

〔2〕吴文兵.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8):211-212.

〔3〕王琦,王荣,侯沁文,雷海英.新建本科院校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12,29(5):96-98.

〔4〕蔡志强,赵希岳,王利群,朱孝霖.提高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改革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0,27(3):104-105.

〔5〕许金蓉,阎柳娟,孟陆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0,37(8):220-221.

〔6〕黄雅琼,李桂芬,曾诗媛.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讨.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5):99-102.

第4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一、现状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薄弱环节分析

1.薄弱环节一:重视程度不够现状下,部分初中教师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速度,会对一些物理实验实施选择性的操作,进而达到节省物理课堂教学时间的目的.此外,有些教师为了提高物理实验的准确性,往往会选择自己操作实验,让学生观看,但这种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若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就会使学生无法对物理知识真正理解,只能对一些基本物理知识进行记忆加工,不能对物理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深入探究,最终使学生无法实现优化学习.

2.薄弱环节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有待加强现状下,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实验的重要性.教师一般会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观察.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失去活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操作实验的环节,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实现.总之,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经历不足的情况下,便难以收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3.薄弱环节三:实验室配备有待完善要想使物理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配制完善且优良的实验设备非常关键.然而,现状下,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物理实验室,这样便让学生在具体操作物理实验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教学资源支撑.学校所配备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这就会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造成重大影响.教师在实验室配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便不能为学生完整清晰地展示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学生便会对实验教学存在诸多疑惑.与此同时,由于学校实验室设备配置不足,便也减少了学生更多独立参与物理实验操作的机会,从而影响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现状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尚且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从现状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角度考虑,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显得非常有必要.此外,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还体现在:(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在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不充分情况下,难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而在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下,必定会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从学生主体出发加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性,进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激发.(2)促进初中物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现状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物理整体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而在采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之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必定得到有效增强,从广义上而言,无疑为初中物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结合上述分析,认识到现状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此同时,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多方面的必要性.因此,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工作便势在必行.具体优化策略如下.

1.优化策略一:及时转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现优化,教师需要逐步转变自身的物理教学观念,重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具体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分配好实验教学时间与理论教学时间,有效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性,逐步提高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一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物质的密度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实验室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带砝码的天平,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以及一个量筒,让学生去测量一堆金属粒的密度.由于学生可以用天平将金属粒的质量测量出来,要测量金属粒的体积,就可以将其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的体积便是金属粒的体积.学生只需要将溢出水的体积用量筒测量出来,便可以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粒的密度.

2.优化策略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身置于引导位置,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有真正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才能发现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学生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物理思考方式.例如: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就可以在物理实验中,分给学生一根玻璃棒,让学生放到装满水的烧杯中,观察玻璃棒是否发生了变化,让学生自主探讨玻璃棒在水中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这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能够形象生动地了解到玻璃棒放到水中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第5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在现代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占居支柱性的地位,它能在分子水平迅速直观地反映出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物质代谢质与量的改变[1]。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当今生物化学检验内容日益增多,技术越来越呈现自动化、模块化、系统化,这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促使生物化学检验教学需要面向临床应用进行改革。为此,结合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该课程的体系、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1基于临床检验需求,积极完善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层次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检验医学的医学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还遵循传统培养模式实行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习课按顺序分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科为中心,与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且重理论轻实践。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临床检验岗位实际需求,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提升,符合就业需求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涵盖内容较多,学时有限,因而我们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与医学检验专业从业人员广泛座谈,与相关平行学科教师充分讨论,充分参考现行医学检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岗位技能需求为重点对该课程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我校目前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中总学时是94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0学时。理论部分主要由以下四大模块组成:首先是生物化学检验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仪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技术模块;其次是人体物质能量代谢紊乱的诊断酶学,实验室诊断项目的方法、技术和临床意义模块;再次是重要组织器官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化学诊断模块;最后是内分泌疾病和体液相关标志物的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模块。模块化的课程标准便于随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把握,也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更加条理系统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实践部分学时比例合理增加,更能保证实践教学,同时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2注重教学实施,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2.1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内容较多,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联系不够紧密。比如仪器检测系统的评价、校正、质控等部分基础知识内容因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不高而显得“累赘多余”,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等基础知识又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有交叉和重复,而医学检验实际工作中的免疫比浊分析、体液肿瘤标志物测定、糖尿病急性代谢综合征(综合性实验)因为实验条件原因教学开展不到位,部分室内质控应用、实验室相关标准等常用的工作内容缺失,教材内容和检验师考试大纲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大量参考规划教材,积极利用网络查阅中外著作和文献,关注生物化学检验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而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并且从中筛选归纳适宜教学讲授的重难点,使教学内容模块化和系统化。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讲述血糖、血脂、血中尿素测定等传统经典知识点时利用归纳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通过“探究法”和病例讨论法来讲授肝肾器官病变检测指标、方法和临床意义,利用PBL教学法开展免疫学临床检测知识的讲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当积极建设优质、高效的学科网站,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开放式教学,制作重要章节的精品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和名师讲课录像,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提供师生互动平台,教师预留作业习题,学生能及时网上提问,有效沟通师生,增强教学效果[2]。

2.2教师素质“双师化”,教材实用化

高职医学教育着重定位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任课教师中具有双师资格的比例相对较少,与教学配套的教材又主要是由高校教师编写,有的教材在检验项目中没有详细讲述操作方法,也没有配套的相关实验教材,现有的实验教材多数落后于实际工作需求,且内容多偏向于基础性实验,使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这就容易造成学校教学与实际临床检验应用出现脱节,因而需要加大教师的双师化培养,鼓励教师考取执业证书,定期选送教师到医院或检验检疫部门相关检验岗位轮训学习,密切联系临床,切实做到教学相长。积极邀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检验医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和研讨活动,多编写符合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实用化教材和实验指导用书。通过教材的编写使任课教师自我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改革实验教学,教学实践一体化

参照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合理制定教学与实验实践计划并严格执行,积极推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在理论课讲授以后安排对应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趁热打铁”,避免出现“教与学”与“教与做”的分离。实验教学的工作开展上要积极向医院靠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置新设备,积极开展新检测项目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上机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远程视频教学,进行模拟实践操作。依托我校的三所附属医院优势,定期积极安排学生到医院参观实践,学习临床先进的检验仪器,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见多识广”和“识多智广”。邀请医院的专家走进实验室共同讨论和制定实验项目并亲自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正确规范的示教,强调规范操作的重难点,并能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积极引导学生组成互助帮教小组,相互监督和学习,在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4合理开展课外拓展,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目前社会的发展对医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海无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向高层次深造都需要有持续性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在教学之外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课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题讲座,邀请相关医学课程的教授开展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中的最新应用,邀请医院的专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病例讨论,分享经验和技术,讲述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积极组织实践技能竞赛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选派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综合性科研实验课题研究,教会学生利用检索技术查阅文献,并指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结果,在合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促进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做到不仅授学生以“鱼”而且授学生以“渔”。

3构建综合、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医学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考核主要是通过闭卷的理论考核、平时实验报告和出勤率、实际操作的实验考核进行总体评价,而且多在学期期末进行集中考核,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没有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因为考试主要围绕课本所学内容,容易与实际职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因而我们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理论考核内容,改革闭卷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期中阶段性考核,增加实验考核的比重,引入医院专家指导实践技能考核,构建综合性考核评价,真正做到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3]。

3.1优化课程题库,理论考核阶段化和网络化

针对资格考试和职业需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教材不断优化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专业试题库。题库中涵盖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单选题和X型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标准试题,每一题都标示有难度系数、题型、章节等信息。教师可以进行灵活选题组卷,系统也可以进行随机组卷。教师可以分章节或是在期中阶段性选题组卷进行平时考核测试,将同样知识点试题打乱顺序利用数字化教室进行快速考核和成绩汇总,既避免了试卷考试作弊,又能及时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4]。

3.2实验考核的仿真化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实践操作能力既展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是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该课程的实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考核方式和手段积极改革,设置仿真化的实验考核场景,邀请医学专家同行、专职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评分小组,考核内容也以临床检验中的常规测试项目为主,学生抽取题目,进行操作和答辩,评分小组给出综合评分[5]。这样,实验考核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这就要求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高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医学卫生事业,同时医学卫生职业的发展又为高职医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的方向,因此坚持“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黄川锋 张冬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庞新跃,李欣.临床生物化学与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49-51.

[2]石玉荣,梅传忠,武文娟,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96-97.

[3]周师洁,徐良贤,殷嫦嫦.242例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结果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17-120.

第6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1)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最大化,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水浴箱和玻璃仪器,与化学实验教学相似。因而实验室整合后仪器共享得到了充分实现。

(2)打破院系界限。

(3)实验室空间位置得到充分利用。

整合后对课程作统筹规划,因而减少了实验室闲置,目前化学分析实验室是满负荷运转。

(4)减少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配置。

(5)减少常用化学试剂的重复购置。

生物化学实验一般为小量实验,有时甚至是微量实验,所用化学试剂相对较少。实验室整合后可减少试剂浪费。

2整合的缺点

(1)实验室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技术,是学生将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而现行化学分析实验室硬件水平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

(2)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分离严重制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又为我校硕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我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场所。教研室与实验室的长期分离,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需要到校外实验室进行,这与未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与其他3门实验课程整合为一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化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课程规划、实验室规划都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然而化学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教学。每次课程大纲修订、实验教学项目更改都需要由课程负责人跨院系召开不同教研室教师会议,难以实现多部门协调。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严重落后,学生毕业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识不多。而如果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实验项目更新,又很难得到实验室的支持。例如近年来被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尚未开展。

(4)实验室规划及设备更新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规划和设备更新都由课程负责人提出并执行,因而难免受到负责人本身专业背景的影响。近10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需仪器仅对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更换,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设备没有添置和更新。

(5)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目前隶属于药学院,因而生物化学实验员无法参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以及教学任务、科研课题的承担,严重影响实验员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提高。

(6)成为急诊医学等新办专业评估的“硬伤”。

新办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前,教育厅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而近年来新办专业评估时对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生物化学实验室提出较多质疑,这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7)教学实验室在课余向本科生开放受到影响。

尽管学校提倡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但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实验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配合,因而目前进行的大学生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并没有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

(8)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协调困难。

由于教研室与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涉及的跨院(系)实验室较多,而学校规定教职工奖金津贴由各院(系)独立核算,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工作协调困难。

3结语

第7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关键词:赛教结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领头学科之一[1]。生物化学实验(以下简称“生化实验”)作为学习生物化学必要的实验实践课程,是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所必需的实践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化学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基础学科。生化实验作为潍坊科技学院园艺、食品以及生物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的配套实验,是一门集实践性、实用性和基础性于一身的课程。相比于理论教学,实验课程更加具有实践性、直观性和主观性。学生通过生化实验课程获得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生化知识,为以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也由此得到锻炼和提升,为以后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研究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化实验课程在生物学学科建设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生化实验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仅是作为依附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教学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极大不适于现在学生发展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下社会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潍坊科技学院对生化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转变教学方式,更新实验内容。其中,重点是将学科竞赛合理融入到生化实验教学的教与学的全过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赛教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方向。

1生化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教学内容和材料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知识和实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日新月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学校的生化实验还在墨守成规,只停留在课堂教学教材阶段,与现代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现状相差甚远[2]。生化实验缺少实践性和创新性,仅仅以教授简单的定性或定量的基础实验为主,这些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教授实验课程中的现状。潍坊科技学院安排的生化实验课程主要有植物DNA、RNA的提取,质粒的提取,PCR扩增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总糖的测定等基础性验证实验,课程内容仅仅是重复实验,而不是让学生主动思考设计实验,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

1.2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生化实验教学方式大多是“灌输式”教学,以老师为主体。课前老师准备好实验材料、试剂以及仪器设备等准备工作[3],课上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就按部就班地照搬实验步骤就可以完成实验,课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兴趣低下,整个过程只注重结果,缺少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加上机械化操作,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的意义,以及还有没有别的实验方法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等问题。结果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不能达到学校开设生化实验课的真正效果。

1.3实验条件落后

学校经费有限,不太注重实验室建设,新型实验仪器无法引进,这就导致有些高端的实验无法开展。学校设立的多个专业都涉及到生化实验,例如离心、电泳、分光光度计比色等技术,由于使用频繁加上维护措施不够,导致一些建设实验室初期购入的实验仪器出现故障。有的精密仪器长时间使用也会失去准确性,例如分子实验都会用到的移液枪,如果使用不当或者长时间不维护,很容易造成测量不准、影响实验结果。这些硬件设施的缺乏,是学生开展生化实验课程最大的阻力,实验设备、条件不齐全,即使学生积极主动,在操作上也会遇到障碍。

1.4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生化实验课程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是老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学习态度来打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因此,实验报告的成绩在考核中占比较重,学生也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撰写实验报告上。但是,有些学生为了投机取巧,甚至不惜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4],这就导致传统的考核方式很难反映学生真实的实验技能,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考核方式的单一性不仅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化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反映老师的教学成果。

2生化实验课程改革的方向学校

针对以上生化实验课程教学的弊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是着眼于当下日渐兴旺的学科竞赛,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过程的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赛教结合”中的“赛”对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潍坊科技学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让学生通过比赛真正地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个概念,更加积极主动投身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生化实验课程是一门真正的实践课程,学生无论是以后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工作就业,都需要生化实验这门基础课程作为基本的实验技能。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应聘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各种学科竞赛正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求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对于初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底气,也是在面试中给自己提高分数的法宝。对于涉及到生物化学领域的学生来说,生化实验课程是必需的基础实践课程,生化实验课程竞赛则是学生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生化实验课程改革可以“赛教结合”教学模式为改革重要方向。

3生化实验课程改革的内容

3.1加强入学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由高年级参加过大赛的学生向新生宣传大赛的规章制度以及自身的参赛感受,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鼓励更多的新生积极参与到准备大赛中。同时,学校鼓励做科研的老师面向新生招收科研助理。学生在参加生化技能大赛时,往往需要做科研的老师们进行专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成为老师的科研助理,在协助老师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参加大赛打下基础。

3.2调整梳理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是面向农科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验课程的教学具有直观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摸索和调整优化,梳理教学内容,将课程学时数调整至32学时,成为一门单独课程。在实验内容上,适当增加定量分析实验和综合性大实验,并开展了学生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包括3个验证性实验、6个综合性实验及2个设计性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为2学时,内容浅显易懂、操作较为简单,主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本操作及相应实验原理。综合性实验安排3~4个学时,相应增加实验难度,同时也开设相应的设计性实验的选题,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内容上,采用开放式管理,学生可结合其学习兴趣自由选题,或由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提出方向,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维生素C的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中,同学可准备各种含有维生素C的材料,通过实验,既掌握了操作方法,又可对不同材料的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及创新性,也为参加相关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3.3改善课程教学体系

学校加大生化实验课程中实训项目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能够参与到实验当中。经常组织学校内技能竞赛,让技能竞赛成为生化实验课程教学的常态化。以每年参加的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为例,说明潍坊科技学院在生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模式:①学校鼓励每位同学都参加班级内部小组竞赛,根据省里大赛的规定,由专业老师出相关的题目进行笔试,通过成绩择优进入下一阶段比赛;②对小组竞赛表现突出同学,由学校组织进行校内竞赛,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验技能的操作能力,以面试和实验操作方式考查学生;③成绩优异的学生准备参加省里的比赛,学校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并集中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辅助学生顺利完成比赛。通过这种模式,涌现出一大批生化实验的爱好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改善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教学内容和材料陈旧以及教学方式单一等弊端。近4年共30余名学生参加各种生化相关实验竞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5项,学生参加大赛的热情空前高涨,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3.4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

学校将技能大赛纳入到学生考核评价制度以及奖助学金评定中,并且学校在奖学金中专门设立了有关参加大赛的奖励条例。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不再是单一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评定。为了响应“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评价体系中,不仅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参加大赛的次数、结果。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为那些对生化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提供了更多发展兴趣的机会,让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充满挑战性。

4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本身就是注重实践技能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技能竞赛和教学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模式能够让老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因此,实验技能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也能够促进生化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5-6]。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期望走出一条技能竞赛与生化实验教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道路,使生化实验教学朝着更加符合课程设立初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泉,张贺翠,杨昆,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30):254-255.

[2]赵业,唐永政,冯俊荣,等.基于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118-119+128.

[3]钱敏,白卫东,赵文红,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10):243-244.

[4]吴昌术,曹侃,朱广双.基于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43-145.

[5]李锋,初汉芳,孔凯.以技能竞赛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1,(07):62-63.

第8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并阐释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1-2]。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科研能力[3]。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虚拟实验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4-5]。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激发有重要意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6]。

一、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以“教师分析原理→操作示范→学生实验操作”模式开展的教学,即采用了“教师讲—学生做”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严重不足。

(二)实验教学互动不够,效果不理想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程序的既定形式使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对实验操作存在疑问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答。互动不足使多数学生仅仅按照实验步骤走一遍流程,缺乏思考和对知识的渗透理解。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操作失误或不当之处,教师不可能全程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针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常会纠正不及时;再有实验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互动不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校对不及时,导致学生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课时有限,实验教学内容受限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生物化学验证性实验设置比例较大,而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比例过小,这确与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有关。且某些实验的周期较长,但实验课时有限,导致实验效率较低,有些实验所用实验仪器价格昂贵,不宜让学生动手操作。这必然导致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受到限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二、临床模拟实验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临床模拟实验室平台构建

目前,依据山东协和学院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再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课题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取了“难操作、耗时长、所需仪器贵重”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重要的项目。首先,对选取的实验项目分析探讨,课题组成员围绕项目设计了学生实验前的导学案、课前学习任务、线上检测、知识拓展及小组讨论等;其次,充分借助于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及临检实验室,建设成“线上与线下”同步的临检模拟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空间布局与医院临床检验科基本一致,设立临检室、生化室、细菌室等,同时在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也将模拟临床全套流程。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在医学检验临床模拟实验室平台构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中的“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模块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实现了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与检验专业的课程-生化检验教学直接对接,实验教学的资源被充分利用,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化学检验做好铺垫。1.常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于临床模拟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流程如下:实验课前:教师导学案和任务单→学生明确任务→尝试进行虚拟操作和考核→分组讨论→教师跟踪反馈。实验课中:教师点拨→学生操作→教师随机指导反馈。实验课后:“线上+线下”综合评价→师生讨论、总结→反馈→拓展思路。2.技术性较强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生物化学实验部分的“质粒DNA提取与鉴定、基因克隆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存在周期长、实验技术性强和条件不足等问题,须专门工作人员操作,学生不宜进行实验。而虚拟仿真技术克服了这些不足,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学生均可以顺利开展这些实验操作,拓展了生物化学的实验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试剂配制、实验流程和参数设置等进行可视化演示,模拟整个操作过程,并得出相应的实验模拟结果[7]。参与实验的学生均有机会亲自尝试虚拟实验仪器的操作,且可以进行全过程反复多次的实验模拟操作,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实现全程多次练习PCR技术操作的目的,从而逐渐达到熟练掌握PCR技术操作的方法。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采取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体评价内容有课前任务完成评价、实验设计及操作评价、实验成果评价、“线上”互动情况、小组任务等。通过比对过程性成绩和期末成绩(表1所示),实验班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进一步说明基于临床模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前即可熟悉实验操作过程和规范,且教师能及时把控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三、临床模拟实验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临床模拟实验的环境能给人带来逼真的视觉、听觉感受,通过计算机的简单操控即可实现逼真的实验操作。移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操作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实验仪器设备的特点,这样的虚拟实验操作对于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学生借助虚拟实验操作增强了其对真实实验操作的理解。在今天,虚拟仿真技术能将最新的科研资料和技术融入其中,虚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提示和讲解能帮助学生丰富科研知识,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意识,提高实验能力。

(一)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临床模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生物化学实验进行反复操作训练,增加学生真实实验的感受,提高实验能力。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可把生物化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例如质粒DNA提取与鉴定、目的基因克隆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拓宽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范围。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临床模拟实验,使实验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更加优化,拓展了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二)增强互动

通过模拟实验室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功能灵活,满足学生实验中的随机答疑要求。选择答疑平台功能模块,学生即可实现与教师或者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或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得相关解答,增强了互动。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实验设备的特点,使实验的效果更加生动形象。临床模拟实验中学生可根据对实验的设想,确定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进行实验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实验“基地”,在这里学生实验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又间接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临床模拟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通常面对全体师生开放,并提供较全面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随时随地的方便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虚拟仿真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利用网络即可登录平台开展实验。保障了重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克服了学生分组实验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学生可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单独进行实验操作,并能获得参与实际实验操作的感受,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四)完善实验考核体系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往往依据学生实验报告和考勤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等状况的把握。临床模拟实验教学模式不但能增强师生互动,且还能够保存学生实验的操作实录,教师借助于计算机保存的学生操作实录,全方位把握学生的实验状况,给学生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完善了实验考核体系,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验和理论的指导。

四、结语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及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构建以“导学”为目标,以学生“虚拟+真实”实验为主导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并在生物化学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生动、逼真地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使教师随时把握学生的实验动态,更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加强辅导。教学实践表明,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丰富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模式,同时有助于引领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并一定程度上弥补真实实验所需条件的不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莲,纪朋艳,李庆华,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1):47-49.

[2]赵莹莹,何剑斌,于业辉,等.高等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713–716.

[3]李佩珍,应俊,金晶,等.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99-104.

[4]孙欣,张勇,马明,等.虚拟仿真实验在食品专业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3):46-47.

[5]秦丽玮,胡原,万建,等.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140-143,147.

[6]邹家柱,程品晶.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总结[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80-81.

第9篇: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范文

论文摘要:在对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内容、学科发展、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内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对生命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生物专业的带头学科。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掌握实验课中的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需解决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程组成员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所开设生命科学的两个本科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1 改革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内容,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及经费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一直未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显色观察等方法进行组织样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含量测定,以及利用离心、沉淀等方法制备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活性分子。Www.133229.COM这些内容在80年代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本科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部分实验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以往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教师演示性实验,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学期针对这一弊病作出大胆改革尝试,并得到良好效果。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动物肝脏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植物材料并对植物进行干旱和冷冻胁迫,增加综合性实验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在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上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比如: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酶的知识来使用强碱变性,强酸变性,加热变性等方法在一定催化反应时间后使酶变性失活。

2注重学科进展,加强与科研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成为生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己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学科的各领域,而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探索生命科学服务。所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生物技术中心的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和将科研进展在实验中介绍。并将结合我院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课题相关所有用到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的生物化学内容上,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抗性相关酶测定(sod、pod、cat),植物dna的提取及其分离测定,质粒的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些实验是目前科研前沿部分也是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科研课题所要基础,开设这些实验能及时让学生了解科研动态,巩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尽早的步入科研行列,对提高生命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非常必要的。

3 革新实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这门课程难懂,抽象,给授课老师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技术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上实验课仅用黑板板书,操作也仅做一此简单的小范,生物化学挂图也很有限,这极大的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听不懂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知如何下手,对有此简单的仪器都不会正确使用与操作。学生做完实验后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更不能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视具体情况给予纠正,这样可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实验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比如在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实验中,需要反复进行离心和电泳,空闲等待时间很多。我们利用离心和电泳等待的时间放一此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教学光盘让学生观看。光盘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学生正在做的实验的原理,他们正在做的步骤有什么作用,有哪此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会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使之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4 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对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以往实验课是依附于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从生物化学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一门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但是考核方式不完善,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去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汁重实验过程.片而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和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索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考核实验.是综合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木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而的成绩。在考核方法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中的现场考核占30% ,实验理论单独考试占40%。改革后的实验课考核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又保证了成绩评定的的客观和公正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采取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教法,而是不断探索新教学方法,更注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其中,“讨论式”教学法是广大政治教师所乐于采用的一种新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其主要模式是: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发言。“讨论式”教学法如果能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讨论式”教学法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能得到很大改进,能克服应试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政治课教学实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师都能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而是有少数教师运用此法时仅仅流于形式,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比如某些教师为了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便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 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具备以下条件:(1)讨论的目的已达到;(2)所有学生,包括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3)教师的方法运用得合理得当。那么该如何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使讨论课获得成功呢?笔者想就“讨论式”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环节即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分别谈一些看法。 讨论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拟出合适的讨论题,这是一堂成功的讨论课的首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所选的讨论题应具备以下条件:(1)要具有代表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2)要选准切入点,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无所适从,无从答起(3)要有梯度,有层次,适合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全班学生都能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达到整体参与,普遍提高的目的。(4)要结合课堂实际,适时使用。如果讨论是在讲授新课前使用,那么讨论题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该堂新课的兴趣;如果讨论是在讲完新课后进行,那么讨论题要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本课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如果是专题讨论,那么教师应在上一节课后布置本节课的讨论题,并让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做好社会调查,准备好讨论提纲,以便讨论时有言可发。总之.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生命科学本科专业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是在以上的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还有很多方面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索琴.牛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生物学杂志,2004, (2):43- 45.

[2] 冯志敏,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j].高教探索,2002,(3):44- 46.